也幸亏他陪着一起了……
那天,当萨米刚刚踏进家门,一堆警察居然举着枪地冲了出来:“手举起来,不许动。”
由于是好莱坞知名的新人导演。
这一刻,好几个狗仔记者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拿着照相机就是一通狂拍。
闪光灯搞得萨米不由自主地抬手挡眼睛,又被警察吼了一嗓子。
连黑龙德恩都被这大场面给整懵逼了。
这时候,二哥邓巴站了出来。
满腔心酸和悲痛的亲哥开始了一场名为‘拯救弟弟’的喊话:“回头是岸吧,萨米!你不能就这么在黑暗中彻底沉沦啊。投降吧,不管你以后需要在精神病院住多久,哥哥都养你。”
你特么才住精神病院呢!
这是人说的话吗?
萨米气不打一处来。
这什么混账哥哥啊!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杀人、放火、吸毒了?
狗仔记者们在旁边听得一脸兴奋。
他们全都是‘终于抓到了个大新闻’的激动表情,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幕,仿佛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萨米愤怒地望着自家二哥:“哥,你他妈说啥玩意儿呢?”
邓巴悲痛欲绝:“弟,我报警了,我不能看着你错上加错。”
……
只能说,二哥邓巴真是生命不息、坑弟不止。
绝对的亲哥典范!
场面混乱到一定程度。
最终搞清楚一切前因后果的萨米只想骂街。
为了最干脆利落且快速地证明‘萨米不是什么精神病连环杀手’。
黑龙德恩嫌麻烦地干脆从‘魔法猫戒毒所’中紧急抽调迈奇,把龙拎过来,让所有人看看——没死,一个鳞片都没掉,还活蹦乱跳的呢!
一场闹剧!
但娱乐媒体们大概超爱这一场闹剧。
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
他们连夜炮制出了:[你所不知道的好莱坞新人导演——午夜屠夫萨米格里芬]、[新人演员疑似惨死,凶手居然是他……]、[警方连夜出动,新人导演萨米可能被捕入狱]、[是情杀,是仇杀,新人演员迈奇失踪数天,也许已经遇害]
一系列后来被评为‘本年度最沙雕’的新闻,被炒作得沸沸扬扬。
好莱坞格外欣赏这类惊悚、离奇的传闻,一时间所有人都像是被电击过一样,精神抖擞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也间接证明了,好莱坞确实生存着那么一批低智商的人群。
曾经被萨米很欣赏的那位演员贝尔曼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正在贝弗利山庄一个朋友家的party上。简直不可思议,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他们都说萨米导演杀了迈奇,可这太荒谬了,一听就是假话,我完全不信。]
[但Party上的好些人居然深信不疑。]
[他们信誓旦旦地说,早就看出了他们之间有一些不好的苗头了。]
[因为迈奇太爱缠着萨米导演了,他对萨米导演忠心耿耿,十分专一。所以,除了萨米导演的电影邀请,他谁的电影都不参与。]
[这种专一时间长了,也是一种负担。而萨米导演一定是被他纠缠得烦透了,又没办法摆脱……他俩可能私底下有什么不正当交易……所以,这次就爆发了。]
假如忽略理智的话。
这一套推论,似乎还挺有道理的。
毕竟,如迈奇那样当了演员后,从来不认真拍电影,面对着大好前途,却屡次拒绝名导邀约,只一门心思往萨米的电影里钻,确实很是古怪。
(迈奇:我就是为了小圆脸才跑去当演员的,当然只想演他的电影啦。)
尽管新闻报道用了各种含糊的词语,什么‘疑似、可能、也许’,使得整件事都疑点重重。
但在大家以讹传讹的情况下,迈奇已然‘被死亡’了一回,而萨米也不幸地‘被凶手’了一回。
更有趣的是……
在这期间,萨米还接到了一些传记作家的电话。
这些人也太会抢占先机了,一上来就热情地推销着自己,表示愿意免费帮萨米出传记。
当然是关于[好莱坞导演变身连环杀手]的精彩传记。
听起来挺酷。
确实是个不错的题材啊!
萨米一如既往地想得开。
他甚至还从导演的角度分析了一下,如果真的创作一个‘好莱坞导演变身连环杀手’的电影,具体要怎么做呢?是不是能够大卖?
不过,假新闻毕竟是假新闻。
很快,连警察局都主动地站出来帮忙辟谣了。
迈奇龙也趁机出现在大众面前,证明着自己‘没死’的事实。
萨米更是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大谈特谈接下来的新电影《驱魔师》,借机蹭热度、打广告。
很多记者好奇地试图把话题转回到‘网上误解他为连环杀人犯’的问题上时……
某个小圆脸总会给出犀利、狠毒、致命、强势的一击:“我需要向大家解释吗?我站在这里,没被关在监狱里,不就是最好的解释吗?”
“网上的人都是傻逼,酷的人如我,一般都是做好玩的事,再被人拿来讨论。”
“只有傻逼们,一天到晚没什么事干,才总是盯着酷的人。一旦他们发现酷的人有什么好玩的事了,就一窝蜂地冲上去讨论,偏偏智商低地分不清真假,屡屡把愚蠢的一面暴露在大众面前。可哪怕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傻逼们依然不能控制自己的愚蠢,还要继续跑来问更蠢的问题。”
‘跑来问更蠢问题’的记者们非常想当场打死他了。
但萨米板着一张小圆脸面无表情,根本不在乎。
在把捣乱的二哥邓巴暴打一顿后……
他望着推特下死灰复燃的黑粉们各种蹦跶,不动声色地看着,尽情享受着这些人气急败坏的咒骂。
第67章 最佳男主可以的
好莱坞一向是个谎言之国。
电影公司的老板们乐于用精心编制的故事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很多明星们也喜欢那些对自己名气有提升帮助的谎言,因此,很多明明是谎言的东西就会被传播得更为广泛, 最终难辨真假。
萨米作为导演, 一向自认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幕后人员。
他对走到台前、站在闪光灯下毫无兴趣。
但这次差点儿被当成连环杀人犯的经历, 实在是荒唐透顶。
哪怕已经辟谣,很多并不关注娱乐新闻的人, 在看到类似标题新闻后, 也会忍不住好奇地点进去, 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可过去那些乱写的新闻不可能完全被删除,时不时还会出现在一些不怎么正规的网页中。
于是,萨米导演和连环杀手就成了一对热门组合词组,不断地被联系在一起, 还被反复搜索。
虽然萨米状态稳定, 甚至觉得这事挺酷。
但周围绝大多数人都对此并不满意, 认为太有损个人形象了。
尤其是萨米的几个哥哥(最近罪魁祸首邓巴已经彻底销声匿迹, 不敢吭声了)。
他们纷纷打电话安慰弟弟:“我这边有靠谱的律师团队, 别怕,谁再敢乱说,我们告他!”
萨米不想打官司, 也不想家里操心,正纠结的时候……
迪士尼经验丰富的新闻官给他出了一个双赢的建议——把这件事和《驱魔师》联系起来。
事实上, 萨米之前就是这么做的,但做得不太彻底。
所以,新闻官的建议是——别试图辩解, 人们不喜欢听真话,可以试着去编一个比‘连环杀手’还要荒唐的谎话, 借这个新谎言去覆盖旧谎言,因为人们喜欢有噱头的玩意儿。
萨米想了想后,就跑去和一名业界知名的娱乐记者说:“我当然没杀人了,但我这个人有一个时不时练习屠龙的好习惯,这可能会让人产生了一点儿误解。什么,你不明白我说得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啊,这就像是《驱魔师》中的男主角,偶尔日常也会遭遇恶魔鬼怪,需要斩妖除魔,我之前遇到了一头可怕的黑龙,拿剑砍都砍不破皮,我正在研究怎么才能杀死他……”
迪士尼的新闻官:喂,我让你说个谎话,可也没让你说这么不靠谱的谎话啊。
萨米:其实,我说得有一部分是真话。
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个世界里,真话会被当成谎言,而谎言又会被当成真话。
真话和谎言之间的转换关系往往极为混乱,听起来太过不靠谱的谎话,让人们在完全不信之余,为了理清思路,反而产生了另一种相对靠谱的联想——现在的胡说八道以及之前的连环杀手事件,统统都是为《驱魔师》做的炒作。
这个结论妙啊!
然们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了电影的炒作上,并且认为,炒作太过了吧!
舆论一片哗然。
和以往的任何电影都不同,《驱魔师》这部电影是未拍先热。
在这期间,它甚至连雏形连剧组都还不存在……
可却已经有了成千上百的影迷等着要看了。
迪士尼公司因为这种情况稍稍有点儿不安,担心影迷的期待值被拉得太高,等影片真正放映了,反而达不到那么高的高度。
但他们很快就想开了,因为哪怕口碑差点儿,这些期待度也是可以转换为票房的,也就是金钱和收益。那么,既然不赔钱,影迷看了不满意有什么关系呢?演员、导演、制片,尽可以随便骂。
这样的情况,换成一般的导演早发愁了:“以后可怎么拍?”
但萨米还是很平静,也不为此烦恼。
他趁着自己没进剧组开始忙碌地拍摄,又一次跑去看守所,探望那头‘露露脸证明没死,又重新回去坐牢’的少年犯火龙。
迈奇龙看到他超开心的。
两个人互相倾诉了一番想念之情,又聊了一些周围发生的事情。
萨米自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驱魔师》这部电影。
迈奇龙没忍住地问了一句:“男主角是谁?要是没人演,我来吧。”
是的。
目前这部电影还没有男主角。
迈奇早就蠢蠢欲动地想自荐了。
可他又不好意思说,如今假装无意地开玩笑提起,其实是希望萨米能立刻就着话题,把男主角的位子留给自己。
但萨米超有原则。
他果断地拒绝了:“你不是我想象中的男主角。”
迈奇又不高兴了。
不过这一次,也许是从朋友到未婚夫的身份转变,让他不愿意再向以前那样独自待着生闷气了,反而坦诚了自己的想法,用还没过变声期的嗓音软软地抗议着说:“为什么我不是你的男主角,你已经喜新厌旧了吗?”
可是,被指责‘喜新厌旧’的萨米毫无愧疚,反而哈哈哈大笑。
他以为迈奇在开玩笑,还笑嘻嘻地哄过去:“别生气了,宝宝。我明天给你带吃快乐儿童套餐怎么样?虽然你在电影里不是男主角,但你永远都是我心中的男主角啊。”
迈奇龙被哄得开心,但依旧有一点点儿不满意。
因为不管现实,还是电影,他都想做萨米的男主角。
但快乐儿童套餐这件事。
还是可以答应的。
他想吃很久了,只是一直不太好意思和人类幼崽们抢。
他在心里计划着,一边强调,一边提要求地说:“我还是很生气的!如果,我是说如果,你后天没空来看我的话,那个……明天的快乐儿童套餐,我要两份。不过,哪怕要了两份,我还是生气的!!”
与此同时,
贝尔曼幸运地收到了《驱魔师》的男主角试镜邀请。
这位有着一定名气的男演员,刚好是萨米的影迷。
他曾在《对世界说你好》首映时,特意拜托好友米克李来帮忙介绍认识萨米。
而巧合的是,萨米对他也颇为欣赏。
这份欣赏来源于他曾出演过的一部风格小众的电影《格卢默大街的水果蛋糕》。
在这部电影中,贝尔曼扮演了一个老老实实的书呆子大学生。
但这个大学生比较倒霉,他在蛋糕店门口,遇上了一生的孽缘。从此,一个名叫安娜的美丽女孩突兀地闯进了他平静的生活中。这位自称身世凄惨的女孩,第一次见面就以‘我想在临死之前,吃一个水果蛋糕’为借口,骗了书呆子的钱去买毒品,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地去欺骗贝尔曼所扮演的角色,并将他一起拉入了滥用药物的世界。
于是,在影片后半段……
这两个角色几乎完全处于一种迷幻的状态中,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中间乱七八糟的生活情节拍了一堆,什么一起吃饭,一起在大街上神经病一样地唱歌。
期间,导演的拍摄手法也特别迷,镜头摇摇晃晃,两个人也表现得疯疯癫癫。
最终的结局是莫名其妙的开放状态,大概就是女主安娜在洗手间中突然离奇死亡,书呆子大学生在发现尸体后,茫然无措了一阵子,就迷迷糊糊地拨打了报警电话。
但在警察的严厉询问下,连他自己都说不清,这个叫安娜的女孩到底是怎么死的?
这部电影播放的时候,很多影评人给出的评价是:不知所云。
在他们看来,整部电影毫无主题。
如果说这是反应当代年轻人的现状,可剧情仅仅涉及涉及了男女主角两个年轻人;
如果说是反对滥用药物和毒品,很多画面又拍得很美,不像是全然的批判态度(也因为这一点儿,导致影片成为了限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