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生产制度在赵安看来依旧是效率低下的,完全没有办法发挥现代农业的规模优势。
举例而言,个体农户绝对不愿意购买大型的农业设备。华夏农民人均拥有1.4亩土地,仅世界平均耕地的三分之一。而在地球另一端的坚果国农民人均耕地却能达到1200亩地[2]。
在自动化耕种机械、高科技肥料与种子、市场化产业链的帮助下,坚果国才能成为世界第一的农产品出口国。
相比之下,像赵安爷爷奶奶、大伯、三伯他们这样,辛苦一年四季,只能耕种几亩地,能够赚多少钱呢?
从赵安回到下东村之后,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真的要扩大卤菜的生产线,甚至以后建立食品产业方面的公司,那必然会越过农贸市场直接向农户收购农产品。
这么做的有两个好处,首先是建立自己的产品供应链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其次是自己采购农产品的话可以保证食材的品控。
像赵母之间制作辣椒酱就因为辣椒品种、种植环境、施肥情况的不同,导致每次制作都需要依靠赵母的经验进行调整。
现在看来,以目前华夏普遍的小农经济让赵安这一想法难以实现。虽然赵安对于经济、市场有所了解,但是至于食品行业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却不知道。
看来还是需要再想办法才行,起码要先帮助大伯和三伯家的收入有所提高才行。
根据赵安的记忆,自己两位伯伯家收入很是一般,但是当赵安他们家有任何困难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提供帮助。
至少当初赵安在钢琴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家中准备买一台钢琴在家中练习的时候,赵父这边的亲戚都有帮忙凑钱。
还好赵安在得到一个国际奖项后,便在蓉城市内陆陆续续接了一些商演,这才还了欠款,改善了自家的收入、还清了欠款。
赵安一直记得大伯、三伯他们的帮助,后来赵安明里暗里都有回馈他们。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现在就能帮助大伯他们改善生活条件,那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三兄弟几乎把下东村走遍之后,肚中的饥饿感让三人回到了爷爷奶奶的家。
“妈,我饿了!”赵兴喊出了三兄弟共同的想法。
三伯母从厨房里走出来,笑骂道:“你这馋鬼,还没到吃饭的时间。这有点香肠腊肉,先拿去吃吧。”
赵兴高兴地把盘子端到客厅的大圆桌上去,已经摆放了好几道凉菜了,比如凉拌折耳根[3]、拌三丝、盐腌猪腰等。
不过这几道菜没有办法充饥,赵安三兄弟便直接用手伸向了刚端出来的腊肉和香肠。
赵安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腊香肠,其实赵安并不是很喜欢腊香肠,但是比起一旁白澄澄的腊肉而言,赵安还是选择了香肠。
在香肠界有一对宿敌,那便是川味香肠与广味香肠。广味香肠的口味以咸、甜为主,而且主要采取的烘烤、晾晒的方式,一般而言色泽更红亮、口感更加干爽。
但是赵安吃的这块香肠则是以咸辣为主的川味香肠,更重要的是川味香肠颜色明显更加深沉,外表的鸭肠呈现黑红色,而里面的猪肉则是朱红色。
香肠放入口中之后,烟熏味便充斥满赵安的口腔。川味香肠尤其是农村的川味香肠在灌制之后有一个必不可少步骤便是烟熏。
烟熏柴火的选择很多,比如花生壳、橘子皮、茶叶等等具有香气的植物,而赵大伯他们家选择的是松树枝。松树本来就是传统的熏香材料之一,通过烟熏的方式,松树那种浓郁的树木香气完全沁入到香肠外的肠衣之上。
当松树的香气还没有散去,肠衣内猪肉的口感与香气又扑舌而来。土猪肉被搅碎依然能保持着劲道的口感,而与猪肉混合在一起的辣椒、花椒末此时也在刺激着赵安的味蕾。
除此之外便是腌制食品都拥有的盐香味。大量的食盐能够让香肠储存更久的时间,而且能够为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体力劳动的农民补充盐分,具有开胃下饭的功能。
虽然赵安不喜欢吃川味香肠,尤其是不喜欢这种烟熏的感觉,但是他也承认这绝对是正宗的川味香肠。
赵安已经在思考制作香肠贩卖的可能性的,但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香肠的制作不比卤菜简单,但是市场却小很多。
看着自己的表弟吃了一片香肠之后便突然陷入沉默,大表哥赵达主动给赵安夹了一块在他看来最美味的腊肉。
看着眼前哪怕近经过烟熏,米黄色的脂肪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腊肉,赵安真的很头疼。
很多人会觉得经过了烟熏腊肉不会那么油腻,但是对于赵安来说仍然难以接受腊肉。
饮食这种东西带有太多私人的偏好,说不上什么样的口味就是高级,也说不上什么样的口味就是庸俗。
只不过赵安还是选择接过了这块腊肉,放入口中,因为他并不喜欢拒绝他人的好意。
不过赵安好不容易吞下这块腊肉后,赵达的第二块腊肉又递了过来,这一瞬间,赵安想死的心都有了。
如果不是赵父在一旁说了一句:“马上要到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少吃一点。”赵安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没一会儿,热菜就被今天的三位主厨陆续从厨房端上了桌子。
“年夜饭开始了!”
第29章 年夜饭
腊排骨、凉拌鸡、粑粑肉[1]、坛子肉、咸烧白、粉蒸肉、红烧鱼……一共十八道菜被整齐得摆放在圆桌上。
而且这可不是全部的菜, 汤菜、时蔬都还在厨房里,只不过这些热菜都不能久放, 所以暂时没有放上桌子而已。
腾腾香气把人肚子里的馋虫全都勾引出来了,赵安还能忍一忍自己的饿意。但赵达和赵兴可忍不了了,一年四季只有这一天才能看到这么多的美食。
然而两兄弟刚伸出手,就被赵爷爷给呵斥了,对于老一辈的人而言, 年夜饭可不仅仅是生者享受一年喜悦的日子, 同时也是对于先辈们的悼念。
赵家祖上是土生土长的S省人, 所以保存了一些祭祖的传统。赵爷爷在饭桌上摆上碗筷和酒杯,然后斟满白酒, 开始念念有词祭请先祖。
赵达和赵兴看着鸡鸭鱼肉就在自己眼前却不能动筷子,着实难熬。还好S省的祭祀文化并不像沿海那些省份一样礼节繁多, 几分钟后赵爷爷就把这些已经“食用”过的碗筷端了下去。
赵奶奶看着自己的三个孙子, 生怕把他们三给饿着了, 立刻说到:“快上桌吧。”
所有人都入座, 11个人让二老的客厅现得有些拥挤, 不过这种拥挤正是年夜所追求的温馨。
可惜赵安小姑一家并不在, 她跟着丈夫回夫家了。
桌上的成年人全部举起了酒杯, 包括大伯母、三伯母以及赵母也不例外。哪个农村妇女不是能顶起半边天的存在, 在喝酒方面同样如此。
而赵安他们三则举起了雪碧,赵达赵兴对于这神奇的美味液体觊觎久矣,直到现在才被允许打开。
碰杯之后,所有人的筷子都伸向了眼前美食。
一整条红烧鲤鱼, 象征着年年有余。豆瓣的鲜香、鲤鱼的细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面上撒满白糖的豆沙肉,晶莹剔透的三线肉将红豆沙包裹成花状态,中间放放着罐头樱桃作为点缀。周围则是为黄色的糯米,糯米此时泛着一层油光,人类身体对于油脂、糖类的向往从未停止过。
切成块的凉拌鸡,此时已经浇上了辣椒佐料。佐料是赵母制作的,不同于卤菜的辣椒油,而是添加了姜茸、蒜末、花椒粉,新浇制的辣椒油让这些香料的味道能巧妙的融合再一切,麻辣的香气扑鼻而来。以及最后的葱花与辣椒红绿映衬,让凉拌鸡色香味俱全……
这绝不是一顿多么豪华,完美的年夜饭,但是却让赵安感觉到舒适。
爷爷奶奶家也没有电视,大人们就从六点一直聊天到晚上十二点,家长里短,永远不缺话题。
直到十二点的时候,赵大伯来到院子里,点燃了一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几乎是同一时间,整个小山村到处传来鞭炮声响。
轰声震天,看着自己的亲人,赵安突然发现自己内心的焦虑又少了一分,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未来发展不是吗?
这一瞬间赵安突然有些好奇计嘉树此时在做什么,是不是一家人在看春节联欢晚会呢?还是已经上床睡觉呢?
可惜没有电话,不然就能和计嘉树打电话了。赵安有些遗憾地想到。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赵安的小姑赵小红就带着丈夫王怀德和女儿王婧莹回下东村了。
初一就能赶回娘家,是因为王怀德本来就是从上东村走出来的大专生,而上东村与下东村中间仅仅隔着几座山而已。当初王怀德和赵小红就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才认识了彼此。
毕竟这年头能够从农村走出去的大专学生实属凤毛麟角,而城里人看不上农村来的二人,二人偶尔会在一起聊天或者是共同返乡,一来二去也就熟悉。后来还没等双方家长给二人相亲,他们两就先确定了关系。
王婧莹便是他们两的女儿,同时也是赵安这一辈唯一的女孩,今年快要满六岁了,三个哥哥自然像呵护珍宝一样陪着自己的妹妹玩。
看到这一幕的小姑赵小红心里有些复杂。她以前就是一家里唯一一个女孩,同样也是老幺,三个哥哥也是这样护着她,尤其是二哥赵跃进。
那个时候她考上大专,但是读书的费用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并不容易。尤其是大哥刚生了小孩,三个又正在找对对象,实在拿不出钱来。如果不是二哥和二嫂毫无余力的帮助,她还真不一定能够去继续读书。
所以在赵二哥为赵安进城读书而发愁的时候,赵小红毫不犹豫地帮忙让赵安进了十四附小读书。
“小妹啊,我和你嫂子有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赵跃进把赵小红拉到了一旁的屋子,同时让赵母把赵安叫了过来。
赵小红本来心里就有事情给自己二哥说,只不过一直在纠结和犹豫,没想到自己二哥反而先把她叫了出来。离开大厅的时候赵小红和王怀德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安安,你自己和小姑说说你的想法吧。”
赵父把赵安拉到赵小红面前,自己对于学习的事情不怎么了解,还是让赵安来说吧。这半年来赵安给赵父的感觉越来越成熟了。
“小姑,我读完五年级就准备去考初中,我想跳级。”
赵小红听到这句话,突然愣了一下,心想难道二哥知道自己想要说的事情了吗?
原来十四附小和附属幼儿园突然改革了。附属小学马上要设立学前班,而附属幼儿园则取消了幼儿大班。
王婧莹今年正好六岁,本来按照赵小红的预计,赵安读完小学之后,自己的女儿正好能够读小学。没想到现在学校有这样的变化,赵小红便准备和二哥一家商量一下。
倒不是让赵安退学,而是让赵安从教师子女的身份转为普通的学生,而这就涉及到了书本费、 学杂费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是一两年前的赵小红家,她和丈夫都不会提及这件事情。而是会选择直接让王婧莹自费上小学。但是从去年开始,王怀德所在的机械厂效益就不断下降,最近几个月生产线开启的日子不足二分之一,王怀德的收入大幅度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赵小红他们家而言再拿出一笔钱给王婧莹读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赵小红便准备找自己二哥一家商量一下。
赵安也知道这个情况,上辈子的他不想再在十四附小读书,便是在小姑赵小红的帮助下,去了另外一所小学读书。虽然赵父不肯接受自己妹妹帮赵安缴纳学费,但是赵小红还是会经常买些学习用品给赵安。
这也是为什么赵安之前会认为自己小姑会同意自己跳级的原因之一。
赵小红听到赵安说“跳级”这个话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惊讶,然后再思考赵安的“跳级”是否可行。
“安安,你怎么想着要跳级呢?”
赵安再次把自己的理由说了一遍,同时告诉了赵小红自己的学习情况。赵小红已经从一些老师口中了解过赵安的成绩,所以她思考一会儿之后说到:“如果安安要读初中的话,我可以去找学校领导帮帮忙,继续就读十四中学,只不过可能就要缴纳学费了。”
现在华夏还实行的是六年义务教育,中学开始便需要缴纳学费。赵小红已经开始对赵父说学费的相关事情。
结果这个时候赵安小声对赵安说到:“小姑,我不准备读十四中。”
“安安你说什么?二哥其他中学没有蓉城的城市户口是没有办法就读的,就让安安读十四中吧,我这里不麻烦。”
赵小红对于赵安的话感觉到诧异,她以为这是二哥赵跃进不想麻烦她,才让赵安这么说。
“蓉城的三、六、八中都入学考试,只要考得够好,不是城镇户口也可以就读,而且还可免除一切学习费用。”
作为蓉城最好的中学,现在已经开始争抢优秀的生源了,同样也是给蓉城外地的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
听到赵安的话,赵小红也明白了赵安的想法。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作为一名老师,她知道这几所中学有多么难考,更别说赵安还想考取免费生的资格。
赵小红还是说:“那这样,我先在十四中这边帮你联系联系,考其他中学的事情你就先别说出来,如果到时候考取成功的话,就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