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长空(戚顾)----许维夏

作者:  录入:12-24

几县金兵看到"宗"字旗,便已是吓的魂飞魄散。
宋军势如破竹,所到之处,金贼皆抵抗不了,弃县而跑,边跑还边丢盔卸甲,扎营之地的粮草又尽收宋军怀中!
宋军愈战愈勇,一直追到滑州。
派回去通报的快马赶回来复信时,面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将军,全城百姓听闻金人败退,连收失城,群情激奋,彻夜庆祝。宗大人让我对各位英雄们说,汴梁幸有你们!"
所有人仰天长啸,一时间心中激荡,顾惜朝看时机正好,大喝一声,"今晚分兵夜袭滑州金兵营寨,且看八百年后再一次火烧连营!"
..................
是夜,宋军分成三支,王小石带金风细雨楼自南、刘衍自西,顾惜朝与戚少商自东,合并包抄滑州金兵营寨。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顾惜朝吩咐每个宋军将士,皆学陆逊火烧连营,手中带一把茅草,杀进金营边放火边猛攻。
金人正在睡梦中,守夜之人待发现之时,却是早已一片烈焰。
只见那火苗子呼呼的蹿起半天高,接着,火势越来越大,越来越猛,一片眩目的红,一片扎眼的红,整个滑州似乎都烧成一片红......
那疯狂的火势,像是要将整个金兵营寨都烧成地狱一般。
浓烟四起,弥漫了整片天--惨叫声不绝于耳,人肉被烧焦的刺鼻味道令人作呕。
宋军早有准备,边放火边向外围退去,做守株待兔之势。
金人被烧的晕头转向,死的死,伤的伤,活着跑出去的,无论逃向哪个方向,都早有宋军人马等在那里。
今夜的烟火更加盛大--滑州城方圆百里,莫不欣赏了这样一场让人刻骨铭心的烟火。
拼杀声,求饶声,搬动尸体声,收缴辎重声,一切的声音,在漫天火光中,影影憧憧,恍若身处鬼魅之地。
戚少商望过去,这血腥的修罗场中,似乎唯余一抹青色,此时能让他的眼睛不再通红。
他走过去,站在他的背后,静静的看着他的背影。
总有人觉得顾惜朝如神,如魔,隔着远远的一处距离。
尤其在此时此刻,这样的人间地狱里,望着这样一个背影,所有的人,那一刻想到的都是逃离。
逃的越远越好,一股子惊悚之意从头发迅速的流窜到了脚跟。
只有戚少商,这样安静的站在他身后。
顾惜朝就站在那里,负着手,望着前方。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极美好的,和极残忍的,交织在一起。
这样的,顾惜朝。
他就这样看着,在看不清月亮的火光中,望着他。
直到顾惜朝的声音响起来。
"大当家的,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我顾惜朝如今却敢说一句,十三年后我杀人不留情,已决不是为了千秋不朽之业!"
他在那火光中背对着他,铿锵说出上面的话。
何处英雄不杀人?几个英雄不杀人?
战场之上的铁血法则,庙堂之上的残酷算计--这就是江湖,这就是天下。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而这一刻,十三年后,顾惜朝终于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就在这杀气之中,戚少商再跨前一步,自背后抱住了他。
他用尽全力,用灵魂抱住了他。
..................
这是汴梁失陷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
因了这次胜利,举国上下皆对收复中原充满信心。
汴梁沸腾了,大宋的骨气、血脉,一切的一切,让人瞬间感觉到了春天。
宗大人在留守司中设宴,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眼泪。
"这将是我生命里最好的一个春天。"
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的老人,这一生,第一次流泪。
"顾将军,近几日,我还收到鹏举书信,他收复新乡后,正有意转回我部,这次进战太行山之后,便会来到汴梁--这一切,真是让人喜极而泣!"
"江山代有才人出,顾将军,你们才是大宋的希望。"
今夜的酒浓,今夜的月圆。
顾惜朝痛快饮下一杯酒,只觉得心中豪情百丈。
"待明日起,我们便细细研究渡河的准备,顾将军,你可有什么意见?"
"在下亦有此意。"顾惜朝举杯敬酒,"宗大人,北方抗金义军,各地农民义军。还有许多游勇之兵,都可以联系他们,一同做好渡河准备。"
"不错,顾将军,我明日起继续上奏疏,恳请皇上回銮东京,并同意我们渡河作战。这一次汴梁留守大胜,皇上也许重拾信心。皇上一回京,自是会鼓舞士气!"
顾惜朝的心沉了一下,"宗大人......"
可是终究什么都没有说。
西湖歌舞几时休?
汴梁取得了这么重大的胜利,皇上却是半句话都没有说。
朝廷中主张投降之人不占少数,他们也许正耽溺在江南的美景之中乐不思蜀了。
望着眼前的这个老人,顾惜朝几乎不忍再想下去。
他一杯接一杯的饮尽烈酒,心中百感交集,端的是说不出来的滋味。
曾经的少年意气,快马轻裘,堪笑书生,谬算狂谋,所就几何?
他望了一眼座中人,满座皆醉。
转过身去,只余身边的男子仍然白衣翩翩,不醉,只是用那深不见底的眼睛望着他。
相识遍天下,知己只一人。
这么多年驰山走海也罢,月艇烟蓑也罢,最不能忘记的,竟是一句"我拿你当知音"。
"大当家,我敬你一杯!"
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各斟了一杯酒,看着他温厚笑望自己,一如从前。
万般思绪,千种心情,都付之杯酒--
岁月里,征袍洗白,惊涛看淡,唯余不过一心不死,不过知音相伴耳。
两杯酒碰在一起,再不必多说一句。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四十 一个未完的结局

自建炎元年七月起,宗大人接连上奏疏,恳请皇上同意渡河作战并回銮京师。
第一道奏疏时,老将脸上是无比的激动与兴奋。
第二道时,依然不死心。
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
从一个夏天到另一个夏天,两河义军在宗大人的招聚下,已决定渡河之日,一同作战,里应外合。
夏天天气炎热,对于来自北方的金兵来说,正是人困马乏之际,此时北伐,胜机在握。
这时,一众良将皆在宗大人部下,共同制定了渡河作战的详细计划。
宗大人决定,一旦皇上的圣旨下来后,便开始正式渡河。
行军作战计划决定,八字军自滑州渡河直取怀、卫、濬、相等州,五马山等军由大名府攻打庆源府、真定府,顾惜朝、王小石及其他各部分头并进。
一切都准备好了。
直到宗大人含着一腔悲愤之情递上第二十四道奏疏。
恳请皇上回銮汴梁!
恳请皇上亲征!
恳请皇上同意渡河!
这是一个用自己毕生精力忠心耿耿守护大宋疆土的七十岁老人唯一的心愿。
抗金!抗金!
举国上下,都在等着皇上的消息。
整个汴梁的百姓,翘首期盼!
可这道奏疏,这道饱含着多少人殷切期盼的奏疏,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再无消息。
..................
在炎热的汴梁,老人终于一病不起。
顾惜朝的手刹时变的冰凉无比。
如果戚少商是他一生唯一的知音,那宗大人便是他一生唯一信服的人。
无论于国,于民,于义,于才学,于智谋,于将帅之能--无一不令他折服。
一年里,他驰骋战场,将自己的才学发挥着,爱才且惜才的宗大人,一直勉励他,给他机会。
他望着老人的眼睛,这个老人,让他不可以身许国,而是要留着命抗金的老人,即便病的如此严重,却仍是念念不忘那道奏疏的消息。
"顾将军,你,王楼主,鹏举,还有你们所有的人,一定不能忘记我们的中原--我未完成的壮志,你们要替我一一完成。"
忧愤的老人,咳嗽的如山倒地陷,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不声泪俱下。
顾惜朝紧紧的握起拳头,那一刻,夏日的汴梁里忽然飘起冷雨。
雨似泪,仿佛整个汴梁的百姓都在一同恸哭。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雨似泪,泪成血,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这是顾惜朝第一次肆意的让眼泪流下来。
曾经他坚信,不但江湖不相信眼泪,这天下,都不相信眼泪。
眼泪是自己的,只能是自己的。
他感受到一只手握住自己的手,那手竟不再如往日那般温热的令人浑身上下都暖起来。
他看到戚少商的眼睛里不断淌下泪珠,一串接一串,无声无息。
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
宗大人的眼睛里,是壮志未酬的悲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青衫已湿,座中泣下。
握紧的双手,如若不是还有对方,几乎就要冷透了。
那一刻,戚少商知道,顾惜朝知道,所有的人都知道。
接下来他们该做什么,要怎么去做。
他们不会忘记宗大人的托付,不会忘记。
整个房间里只有眼泪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却看到宗大人挣扎着自床上想要坐起来,将士们赶紧擦干眼泪,想要扶起老人。
却只听到宗大人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满腔热血化为他留在人间的,最后三声疾呼:
"过河!过河!过河!"
这一刻,整个天下,都为之一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长使英雄泪满襟!
..................
志气未完,托付必遵。
身可如不系之舟,心却永远不可死。
与天斗,天不为我,便剑斩长空!
在这样的,这样的一个时代!
----------完-------------


一个絮叨的后记:
《斩长空》到此完成。感谢读文的朋友,鞠躬。
十七天,十几万字,支持着我写出来的,除了爱,还是爱。
说一下《斩长空》成文的过程。
点开王道,蓦然发现,差不多一年之前的这个时候,正是某夏注册王道的日子,也是认识知音的日子。
一年了......
庆祝一下,拥抱一下,爱一下下......
于是更加决定,写这篇文,纪念一下我和知音一年来不得不说说了白说说不清楚的JQ......啊不......知音情......
本来也是没想写这么快的,大概想的是一个月左右写完。
虽然前十章呢,确实是很快很快大概两天写完的,那是因为BF在国外,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经常上网,我们便约好一个时间,好每周都能碰上头。
结果约好的那天我有事,又没法通知他换时间,所以我就拼命把前十章写完,发给他,以便他等我的时候不至于无聊。
因为他很爱我的文字,只要是我写的,一概都看。
后来本想慢一点写,谁知道知音最近病了,我就又想快点写完,赚元宝,给知音买杯子,所以就提前到了现在的十七天。
然后今天接到电话,这几天吧,我就得回学校封闭去了。11月和1月我有两个超级重要的考试。
所以,其实,本来,《斩长空》的一个外传《屠龙》已经写了大概三万字了,但是貌似才写了N分之一=,=到明年1月之前,我是再无时间来写文了,所以便不能发给各位看了。
坑人的事咱不太喜欢......所以,如果来年的春天......还有人愿意看,我还愿意写,再写吧。
至于为什么要写外传,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很想看他们四十岁的生活......被抽飞......
其实,我是不甘心小顾只止步于此的,除了宗大人,我总觉得再也无人能用的起他,或者有些朋友会说咱小顾那就是天上地下第一人......不过,我觉得,即便再喜欢再自家的最好小顾就是好......也得实际点......
况且我这篇文,已经拔高拔的够高了......
《斩长空》动笔的时候,什么都没确定,只确定了字数=,=
所以整个故事情节或者说什么布局,都是没有的--不够机巧不够华丽有的地方根本就很奇幻很那啥,这些我都是知道的。
但是没有办法了,我此后的几个月基本是没时间再上网再写文,所以,可能来年之后,连修改的心情也无法延续了。
所以,就这样吧,这并不是一篇好文,缺少好文所必须的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设计足够的修改足够的蕴染。
更何况汝之熊掌可能是吾之砒霜,各位看官看过就算吧,只当这半个月看了一个火箭速度的爆发......
但是,我有一点却是欣慰的。
比起《九万风》,这篇《斩长空》让我觉得有进步的地方是,我静下来了。
心静下来,写的东西就理智了一些。
《九万风》是我HC到顶时写的东西,所以那时基本上就是心疼小顾啊啊小7啊啊什么东西都想给他们最好的,虐待一点就心下不忍。
虽然现在看来,我自己能理解自己那时的亲妈之情,王道和晋江的一众姐妹也理解我的亲妈之情=,=不过,我还是要说,确实过于理想化,很多缺点。
《斩长空》写的时候,是发生了很多事之后,我的心静下来了,动笔写的时候,会先在心里想一想,如果彼时他们两人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会怎样?
问一问那两个人再写,是《斩长空》与《九万风》的不同之处。
虽然即便是这样,那也是我一人心中的他们,自然还是很多偏颇之处,但是,在"情"字上的处理,我却是觉得,比《九万风》好太多太多。
深思之后,觉得他们两人,知音二字,一个握手,就已胜过千言万语。
所以,这篇文里他们两人之间没有说出口一个"爱"。
可是=,=那啥,我坚信爱情那也是肯定的......要不我来王道混做啥......
只是有的人就是把感情深埋,有的人是你不说我也知道。
至于这文里小顾的爱国豪气......好吧,TV里,他是怎样,大家心里各有各的衡量。
但是让我写,我就是希望,他那样的人物,就是应该上战场的,只有战场才是最适合他的地方。
而且,在我的认识中,我觉得他们俩最好的结局,就是一起上战场。
我自是知道我在拔高他们,但是,谁又能完全的按着TV来?TV里的后面该是什么样的结局,很抱歉我真的想不出来。我觉得,最初小顾应当就是为了建功立业、史册留名。可是十三年之后的他,思想高度是可以也有理由上升一些的......(抖)
所以,我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写时间,写时光的流逝。
一十三年,谁又能在时光面前丝毫不变?
即便再桀骜,十三年之后,都不再是年少轻狂了。
不可能再轻狂了。
也许有的朋友认为,小顾是那种"大宋与我何干......"的人,当然,有道理,不过,即便看TV,我却也是觉得,从那部兵书里,从他的志向里,他是一个心向天下之人,这我们都知道。而"民"自然也是包含在天下之中。
从年轻时的想法,到边关杀敌的想法,到后来的想法,人每个阶段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不同的,中国小说的人物也是一步步自类型化至性格化、典型化的发展。
时间跨度在里面,改变是自然的。
当然,往哪个方面改,这是我写的,做不到客观。
我承认我只是想要他们可以不负彼此这知音二字。
戚少商是顾惜朝唯一的知音,后面,我希望我在历史中最崇敬的一个老人,可以做小顾最信服的人。
宗大人的人格魅力已毋须多言,我看过一句话,人一生若是没有一个信服的偶像,是说不过去的。
没有人是最好的,若是只觉得自己是最好的,那是不会进步的。
我想惊才绝艳如小顾,自然也是这样想的。
而且宗大人,我相信,值得天下英雄为之折腰。
这篇文的不好之处很多,但是这也许基本上就是定稿了。

推书 20234-12-24 :[SD同人]脱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