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在村里溜溜达达,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要试一试,他们没有上山下乡过,所以也不太知道乡下的这些事儿,看什么都新鲜,别人晒在外面的菜,都要跑过去看看,像是大观园的贾母去了刘姥姥家一样。
河边钓鱼的老人家也十分开心,坐在河边的树荫底下,身边是吃草的牛羊,河里还有鸭子游来游去,春风拂面,真是十分惬意。
卫靖泽家的鸭子已经下水了,这次有了大鸭子带着,卫靖泽也放心许多,小鸭子出去觅食,还能自己长得壮一些,肥一些。
这羊在年后陈寒杀了一只吃了,后来的就没什么时间收拾,就一直让卫靖泽养着,如今也养的挺大了,天越热,就越不可能吃火锅了,这几只小羊倒是暂时逃脱了火锅的命运。
还有几个老人实在是想上山的,卫靖泽找了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潘政给老人们带路,如果山里遇上点什么,男人也能够多起点作用。
于是老人们就愉快的进山找野菜蘑菇去了。
老人们还真是老当益壮啊!
到了中午的时候,老人们就陆陆续续回来了,一个个都玩的十分尽兴的样子,唧唧喳喳的,跟出门游玩的孩子似得,十分兴奋。
“这山村景色真好!”
“我也这么觉得,还说疗养院那边景色好,我觉得也就一般般了。”
“那河里还没长出荷叶来,夏天的时候,泛舟湖上,还是十分开心的。”
“这村里还有人养泥鳅黄鳝养虾,以后好吃的就更多了!”
对于午饭,老人们倒是没什么想法,吃着还行,但是跟陈寒的手艺毕竟差了一些,所以也没多做评价。
下午,送走了老人们,不仅是卫靖泽,连江延宗都松了一口气,这些老人家,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身份,任何一个出了一点差错,都是不得了的事情啊!
卫靖泽也没有想到,在这之后,老人们就经常三五成群地来村里玩,觉得这边很好玩,连路边跑来跑去的鸡都觉得很有意思。
趁着现在还算是比较农闲的时候,卫靖泽开始按照江延宗的计划,平整山上。
这一座山的面积说大不大,但是也不小,要一次性弄完也可能性不大,只能够慢慢来,种果树要等到来年一二月份去了。
按照卫靖泽和江延宗的想法,山上的野树莓、野猕猴桃树之类的都留下来,主要是锯掉山上的木材用的树,除掉杂草,施肥后种上绿肥,等冬天,绿肥自然枯死,也能够成为肥料等一二月种上果树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需要肥料了。
于是,除了本村的劳动力,外村也请了不少劳动力来,其中就有大泥湾的。
听说是平整山地种果树,许多人都夸卫靖泽和江延宗有气魄,包下这么大一座山,也是不容易。
山上的茅草等杂草也无需烧掉,有些的可以用来喂猪喂牛,有些的可以切碎之后倒进沼气池,包了鱼塘的也来弄草,扔给池塘里的鱼吃。
还有一些枝枝叉叉的东西,没有办法,就只能晒干了做柴火了。
卫靖泽和老汉则是将泥块弄好之后,忙活着将西瓜苗埋进地里,然后施肥,五亩西瓜地,照顾起来也是不是什么轻松地活儿。
趁着老汉不注意,卫靖泽对着西瓜苗使用了异能,确保西瓜苗能够顺利长大,顺利结出西瓜来。
最近,因为西瓜肥地,卫靖泽和老汉已经从别家担了一些肥料了,还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养猪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实在是太缺肥料。
在潘建新家忙活着盖房子的时候,大儿子潘勇又跑去上网去了,而且不是周末,是平时上课时间,连着在网吧待了三天三夜,潘建新气得要死。
“他妈的老子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就是这么回报老子的?”
“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算了,你以后别读书了,浪费老子的钱,过几天,直接出去打工去算了。”
这次潘建新直接不想管了,这孩子不听管教,就让人觉得心累。
晚上,潘建新给自家的地里施肥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卫靖泽,便忍不住对着卫靖泽吐苦水,现在的世界对孩子诱惑太多,真是不好管啊!潘建新还说起自己的小时候,那个时候每天就想着能吃饱就行了,要是能读书,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不能放在一起比,那个时候大家都是那样嘛。
“你真要送去打工啊?”
这才是最重要的。
潘建新叹了口气,说:“我也不想啊,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反正是没办法了。”
卫靖泽想了想,说:“要不,你让他来我这里干活,工钱跟别人一样,让他知道赚钱有多辛苦,看看能不能转转性子。”
潘建新想了想,好像也只能够这样了,如果是在自家的工地上干活,孩子难免觉得是自家的,就算是不要工钱或者是偷懒都可以,但是别人家的事儿,你懈怠了,就可能拿不到钱。
晚上回到家里,潘建新就跟潘勇说:“既然你那么不愿意读书,那就别去了,我跟你小泽哥说好了,明天你去他的山上帮忙干活,人家给你开工资,你也快十八了,我也不能养你一辈子,自己要有点赚钱的本事才行。等你小泽哥家的活儿干完了,你再去打工,或者是自己找别的活儿干。”
潘勇顿时就吓住了,没想到真的不让他去读书了!
回到自己房间,潘建新媳妇忙问:“你真不让他读了啊?那怎么行?”
潘建新看了看外面,压低声音把自己跟卫靖泽商量的事儿说了一遍,说:“反正他去学校也不肯好好读书,去了跟没去一个样,还不如好好磨一磨。”
“如果他真的就不肯去读书了呢?”
潘建新沉默了一下,说:“那咱们就好好教小的,大的以后能自己混口饭吃,就行了。”
潘建新媳妇顿时无言以对,如果孩子真不愿意读书了,别人逼也是没用的。
“这事儿你就别告诉妈了,她藏不住话的。”
“那妈肯定要跟你闹了。”潘建新媳妇还是很懂家里的人的性格的。婆婆就十分护着两个小的,让他们夫妻两个想管都不怎么好管。
“那随便了,大不了责骂几句,也不可能打我们了。如果她骂你,你也忍着,这事儿成不成,就看这些天了。”
潘建新的媳妇咬着牙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潘建新就把潘勇叫醒,吃了饭,就让去卫靖泽家山上干活,果然潘建新的娘不同意:“这么小的孩子,哪里能干那么重的活儿?咱们家缺那几个钱不成?”
“娘,这事儿我已经说了您就别拦着了,今天我也忙,没时间管这个事情太多,你要是没事儿,就多烧点水,天气热了,这茶水不能断了。”
尽管有奶奶护着,潘勇还是被“扭送”到了卫靖泽和江延宗的山头上,开始跟着别的大人一起割草除灌木。
早晨的时候还好,太阳不是特别厉害,干活的时候还能够说说笑笑,潘勇这个新来的也被大家调笑了几句。但是随着太阳的升高,气温也越来越高,接近入夏的时候,感觉已经跟夏天差不多了。干活的人也越来越沉默,都没了力气说笑聊天了。
潘勇本以为这活儿跟割稻子差不多,现在才发现,这可比割稻子要难多了,稻子一行行一列列排列的十分整齐,可是这杂草是杂乱无章的,可能里面有刺,可能里面藏着什么动物,突然跑出来,撞在你的腿上,真是吓个半死。
已经接近中午时分了,潘勇觉得自己昏昏沉沉,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觉了,不过他还是咬牙拎着刀,朝着一棵灌木砍去。
“诶!诶!那个不能砍的!要留下来的!”
潘勇睁了睁眼,才发现自己砍得是一棵刺泡儿树,额头上的汗珠淌下来,刚好滴进了眼睛里。
作者有话要说: 江延宗(面无表情):砍错树,工钱减半!
卫靖泽:算了,还是小孩子,下次注意就好了。
江延宗(面无表情):根据那棵树的年份,每年约可以产刺泡果两斤,一斤20元,一年四十元,咱们包山一百年,可赚的四千元……
潘勇小朋友已经哭倒在地,因为这样算他不仅拿不到钱,还要白给人家干一个多月的活!
被窝里悄悄话:
江延宗:我只是想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卫靖泽:这个教训太深刻了,你肯定成了他最怕的人。
(以上是小剧场,作者表示非正文情节,仅供大家娱乐……大家看看笑笑就好了)
75|养猪场
晚上七点左右,干了一天的活的潘勇拖着疲累的身子回到家,看到椅子,就忍不住一屁股坐了下来,就再也不想动弹了。
啊,能够坐下来,都是十分美妙的享受啊!浑身都酸软了的潘勇心里感叹。
而他的弟弟在旁边看着,还有些担心,哥哥这不会是累坏了吧?
没过多久,在外面干活的大人们也陆陆续续回来了,潘建新和他媳妇看到大儿子这幅样子,心里早就有了数,所以一点都不奇怪。倒是潘勇的奶奶,潘建新的娘,一回来就看到心爱的大孙子累成了狗的模样,顿时就心疼的不行,对着潘建新就是一顿臭骂:“你要看到他累死了你才高兴是不是?你这做爹的,怎么心这么狠?”
潘建新装做没听见,潘建新的媳妇倒是很想为丈夫辩解一下,可是想到自己之前答应了潘建新的,顿时又不敢开口了。
潘勇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了,洗了澡,才上桌吃饭。
第一次感觉能舒舒服服吃饭洗澡,是如此的幸福。
“爸,你每天这样干活,累不累?”潘勇在饭桌上的时候,忍不住问。
潘勇仔细想了想,其实自己今天干的活,就跟爸爸妈妈平时干的活差不多,如果遇上双抢的时节,那就更加忙活了,真是没日没夜的干活,所以潘勇就问你累不累?
潘建新知道这一天干活下来,潘勇应该是有了一些触动的,说:”累,当然累,活多的时候,每天都只想回家就躺下休息。不过我比你年纪大,干了这么多年的活了,也习惯了。“
潘勇不由得想起老师说过的,习惯,只是一种对无法改变的状态的妥协,是一种麻木的应对方式。
这个话本来是用来劝他们,要改掉不好的习惯,才能有所进益的,可是今天从爸爸口中听到这个词,就觉得,应该是对生活的一种妥协吧?并不麻木,但是别无选择,为了家人,只能够重复着繁重的劳动。
第二天,潘勇一大早就起来干活去了,晚上依旧累的跟狗一样,但是他一句累都没喊,最近家里在做房子,爸爸可比他要辛苦多了,担砖头拌水泥,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只是为了能够早点有自己的新房子而已。
干了三天活之后,晚上,潘勇跟潘建新说:“我想通了,我要回去读书。”
“读书干什么?”
“为了以后咱们家都能够过上好日子!”
潘建新本以为他会说,为了以后不这么累,没想到潘勇说是让家里能够过上好日子,自己的儿子,虽然少年心性,并不坚定,但是心地纯良,比许多人家的白眼狼要好多了,顿时心情好了起来,仿佛这些天的疲累都一扫而光了。
“那行,你想回去读书,那就回去好好读书,只要你好好读,哪怕最后没考好,我也不怪你。”
看着潘建新的脸,潘勇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不太了解自己的亲爹。
潘勇老老实实回去上学了,潘建新算是了了一桩大事,潘勇从去年年底就经常逃课出去上网,潘建新为了这个事情,真是伤透了脑筋,打过骂过,讲过道里,就是油盐不进,没想到干几天活就有了转机。
卫靖泽笑呵呵地说:“那是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理说得再多,自己没吃过亏,是不会觉得这道理有多真的。”
潘建新十分佩服地说:“你说的太对了!”
而卫靖泽转身上网又买了一些本子,期中考试又快到了,又到要发本子的时候啦。
这些天,卫靖泽一直在忙着种西瓜,五亩西瓜地,跟着老汉一起,花了三天时间才种好,幸好有异能,并不觉得十分疲惫。还能够帮着老汉按按摩。
如今,老汉和江延宗都喜欢卫靖泽按摩,按着十分舒服,比专门的按摩师傅还要舒服,都以为卫靖泽是学过的,事实上,只是因为用了异能而已。
西瓜种了下去,管理起来就方便多了,接下来要忙活的时候,就是西瓜开花结果的时候。
杨天健这些天也没忙别的,每天就往猪圈那边跑,帮着工人一起干活之类的,别看他一只腿是跛着的,可是并不怎么影响他干活,别人是担着水泥,他两手就能够提着走,速度还不慢,渐渐地,盖猪圈的工人们对这个跛行的男人也改变了看法。
有些人,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或者其他的打击而丧失自己的锐气的。
卫靖泽让杨天健可以不用去忙的,这些事儿都是工人们的事儿,杨天健说没什么,反正整天闲着也是闲着,还吃卫靖泽的住卫靖泽的,不太好意思,干点活心里舒坦点。
江延宗那边,收了一车的菜上来,固定有鱼虾和豆腐,一起送到了帝都,小陈在接到了菜之后,就拍了照发到了群里,那些人,只要是在帝都的,不管是在哪个角落里,都嗷嗷的去江延宗的别墅里分菜。
四月份的时候,那些鸡鸭猪鹅都慢慢的跟着就供应上了,菜地里的菜也都长出来了,开春的青黄不接的情况,好了不少。
忙活完了西瓜的事儿,老汉还趁着清明前去茶园里采了茶叶。农民们招待客人,茶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很多人趁着四五月闲散的时候,去摘茶叶,无论是卖给茶园,还是自己拿回来做茶叶,都是可以的。
老汉去摘了几天茶叶,然后自己在家制茶,用十分传统简单的办法,先是用开水泡了茶叶,然后将茶叶拿出来,放在竹编的盘子里揉搓,如此反复,据说还有些人家,因为搓太费力,干脆就用脚踩的。如此反复几遍之后,就开始晾晒,如果天气不好,就会放在火上熏烤,茶叶在这个过程中会变干变黑,成为了干干的茶叶,就是用来泡茶的那种了。
有人说这种制茶的办法是暴殄天物,但是农民们一直用这种办法制茶,自己喝着觉得很好,所以也不在意。
江延宗围观了整个过程,觉得十分新鲜,还问了老汉不少问题。
叉水村所处的这一片地区,确实是适合种植茶叶的,而且是国内的名茶产区,只是那种高大上的商业,跟普通农民没什么关系,农民们也就自己每年花点时间制作茶叶,一年的也就够了。有时候还能够送给在外面的亲人喝。
或许在一些爱喝茶的人看来,这只是粗茶,可是农民的生活本来就是粗茶淡饭。
猪圈修好大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前后有两个房间,十分通透,冬暖夏凉还是能够做到的,两个猪圈的一头,还做了一个小房子,就是专门用来煮猪食的,旁边还留了一块空地,专门用来做沼气池。
猪圈做好之后,老汉就迫不及待地去买小猪了,卫靖泽十分信服老汉的眼光,几十年的经验,让老汉看小猪的时候几乎不会走眼。
另一边,沼气池的施工队也开始忙活了,还是上次给做沼气池的施工队,也算是老熟人了。这个施工队因为卫靖泽的关系,在叉水村干活了干了半年多,如今还有订单没有忙完。因为有活干,所以这个施工队也赚了不少钱,再次接到卫靖泽的订单的时候,还给了点优惠。
老汉买了小猪回来,这猪圈每边能够养三十多头猪,一起大概能养六十多头,想要多养一些,也担心杨天健一个人照看不过来,所以先养这么多,等以后根据情况来扩大规模。
老汉买小猪也没有去养殖场买,而是上生了小猪的人家买,所以每次买回来都是几头,然后第二天又出去寻摸。
猪圈里有了猪之后,杨天健就真的忙活起来了,沼气池还没建好,煮猪食还只能靠柴火,如今正在平整山地,各种灌木杂草还是足够烧的,只是还要麻烦他自己跑去弄到猪圈来。不过现在小猪还小,就算是多,也吃不了太多的猪食,所以也不算十分辛苦。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之后,老汉就私底下跟卫靖泽说:“这小杨,干活还是很勤快的,你这战友没有找错人。”
意思是,请杨天健来照看养猪场,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