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将军作对了 完结+番外[古代架空]——BY:贺端阳

作者:贺端阳  录入:12-07

  他话说到这儿,突然顿住,因为严璟倾身凑近了他,崔嵬的大脑突然变得一片空白,只剩下严璟俊美的面容在眼前不断地放大,让崔嵬下意识地就闭上了眼睛,然后——他感到严璟用额头轻轻地碰了碰自己的前额,力道不重,却因为碰到了头盔而发出了轻响。
  崔嵬蓦地睁开了眼,难以置信地看着严璟,就在错愕之间,那人的声音在他耳畔轻轻响起,崔嵬瞪着一双眼,听见那人缓缓道:“祝我的将军逢战必胜,更祝我的将军平安康健。”
  崔嵬微怔,在瞬间回想起,那一日他们一起在春风楼共饮,这人举起酒盏,轻轻碰在自己的酒杯上,也说了同样的话。
  不,并不是完全相同——那一日严璟说,“祝我们将军……”,而今日,他凑在自己耳畔认真而坚定地说“我的将军”。
  有什么东西好像哽在崔嵬喉间,他无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或者说,自从与这人相识以来的种种经历,自己心间的百般变化,都是无法形容的。
  他先前十七年的人生里,有父母阿姐,有三军的将士,同生共死的兄弟,还有西北这些脆弱善良需要自己庇护的百姓。
  在不知不觉间,又装了这么一个人进去,并且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分量。
  他总想时时刻刻地见到这人,想要将自己的所有喜怒哀乐都与之分享,想要他平安喜乐,更想要他自在惬意。
  所以,他便一直这么做了。或许也有过刹那的惶然无措,也妄图去理清这其中的机缘巧合,但终究还是由着自己的懵懂与无畏,追寻着自己的本心一路走到了今日。
  到了此刻,看着面前这人的眉眼,哪怕他还什么都没有说,但崔嵬心下已是一片清明。他抬起头,目光一瞬不离地看着面前的人,开口:“那我也只能再祝璟哥可以自在惬意。”
  严璟弯唇:“借将军吉言。”
  崔嵬认真点头:“为将者言出必行,从不食言,所以,今后我会保璟哥永远自在惬意。”
  笑意在严璟眼角眉梢漾开,他微微抬起头,看了看愈发明亮的天色,目光转回到崔嵬脸上,而后温声道:“差不多了,阿嵬,你该走了。”
  崔嵬扭过头,朝着来路看了一眼,浩浩荡荡路过的大军也差不多走到了尾部,确实该离开了。他伸手抓住了马缰,终于还是忍不住将在心间萦绕了一早的嘱咐说了出来:“璟哥,西北不比都城,霜寒露重,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冷,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出乎崔嵬意料,严璟并没有嘲笑他的唠叨,而是点了点头:“好。”
  见他答应,崔嵬稍微松了口气,翻身上马,居高临下地看着城门前的人,目光在他身上凝结许久,最后道:“璟哥,我会记得你方才的话,等我回来,你也要记得要告诉我的事。”
  严璟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一直在这里,片刻不敢忘。”


第四十七章
  崔嵬那日说的话并不多, 但严璟却牢牢地记住了每一句,而后他便发现,崔嵬的话总是不会错的,比如, 云州城的秋日确实要比都城难捱的多。
  云州城地处西北塞外, 本就沙多风大,到了现在这个时节, 气温骤降,秋风凛凛, 吹在人脸上, 就像是刀子一样刮的人胆寒。加上自西北戍军出发之后,严璟突然就失去了出门的兴致, 索性整日将自己关在房里, 再不出府门一步。
  秋风萧瑟, 哪怕门窗紧闭, 严璟依然能听见外面呼啸的风声,他朝着窗外看了一眼, 目光落在软榻旁的炭盆上,薄唇紧抿, 手里的书也再看不进去。
  他在府里有人照料依然能够感觉得到西北的深秋的萧索, 那人在茫茫大漠之上,又不知道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其实严璟心里清楚, 在常人眼里或许十分艰难且辛苦的事情, 在崔嵬眼里或许不过是小菜一碟, 他经历过各种的艰辛,也承担过无数的苦难,疆场之上或许只要无关生死,都是小事一桩。
  可是这对严璟来说还是第一次——他的少年强大且坚韧,他却依然忍不住要牵挂与心疼。
  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发出一声轻响,凛冽的寒风趁机钻进室内,打断了严璟的思绪。他掀起薄薄的眼皮,朝着门口看了一眼,银平已经关上了房门,朝着严璟举了举手中的食盒:“殿下,厨房煮的汤好了,您喝一碗暖暖身子吧。”
  严璟将手里的书放下,从软榻上下来,赤着脚踩在地上惹得银平不由发出一声惊叫:“殿下,您怎么就这么赤着脚下来了?”
  “嗯?”严璟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趿拉上旁边的鞋子,揉了揉额角,“这屋里这么暖,没必要那么紧张。”
  “怎么能不紧张,您风寒可是才好。”银平一面收拾软榻一面道,“怪不得淑妃娘娘总说这云州不是什么好地方,这才来多久,您就病了一场。吃了这么多日的药,本来已经见好了,那一日您天不亮地出门,回来反倒是更严重了,这又养了这么多日总算是好了,当然得注意些了。”
  严璟净手之后在案前坐下,闻言朝着他看了一眼:“说得好像我有多娇弱一样,不过是风寒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他微垂眼帘,轻笑了一声,“再说,我染个风寒跟云州是不是好地方有什么关系,我在都城就不得病了吗?母妃她又没来过云州,怎么知道这里有多好。”
  “小人在这云州城也待了大半年,倒也没觉得有哪里好。”银平小声嘟囔了句,又忍不住朝着严璟扫了一眼,“不过,若非要说哪里比都城强的话,自打到这云州来,殿下的心情确实要比以前好了许多,不过,近一阵好像又变差了。”
  严璟听着他的话轻轻笑了一声,却没有回应。掀开汤盅的盖子,轻轻嗅了嗅,忍不住道:“是羊肉汤?”
  “是啊,殿下,”银平回道,“这种天气里喝点羊肉汤可是大补。”
  “是啊,”严璟轻轻叹了一声,目光落在那汤盅上,低低道,“也不知道军中有没有羊肉汤喝。”
  “嗯?殿下您说什么?”银平没有听清,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严璟摇头,“近日城中可有西北戍军的消息?”
  “没听说,”银平回过头,发现自家殿下正对着那汤盅发愣,忍不住道,“殿下您跟那小侯爷不是交情还不错嘛,若是想知道战况,写封信送去,那小侯爷总不会不理您吧?”
  严璟抬头看了他一眼,最后笑了一下,轻轻摇头,他用汤匙在汤盅里搅和了几下,才喝了一口,思绪飘散,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银平没有得到回应也习以为常,自顾收拾着东西,突然举起了一本书册,朝着严璟晃了晃:“殿下,您最近怎么一直在看兵书啊?”
  “怎么,本王不配看?”
  银平抓了抓头:“小人只是好奇,您以前不是觉得这种东西枯燥无趣,碰都不肯碰的吗?”
  “以前?”严璟喝了小半碗汤,便再没了兴趣,顺着银平的话道,“以前的许多事,与现在不再一样了。”
  银平歪着头想了想,最后点了点头:“那倒是。”说到这儿,他突然一拍手,“对了,小人虽然没听说西北戍军的事情,但是今日倒是听说了一件旁的事,还一直好奇,为何这么大的事淑妃娘娘都没有告诉殿下您?”
  “前段时日我回信拒绝那桩婚事大概惹恼了母妃,一时不知该拿我如何是好了吧。”严璟又懒洋洋地靠回了软榻上,“什么了不得的事,倒是说来听听?”
  “是前些日子皇后娘娘终于诞下了皇子,陛下龙心大悦,赐名‘玏’字,给了许多的封赏不说,还设宴长秋殿与文武百官同庆。”银平道,“消息从都城一路传到了云州,还有人说啊,陛下心中其实是想封这小皇子为太子的,只是觉得还不到时候,说不定等宣平侯从北凉大胜而归,就能将此事定下了。”
  “此事在民间都传的如此热闹了?母妃居然没有动静,倒确实是奇怪。”严璟轻轻摇了摇头,“不过没有动静才是好事,我就怕她按捺不住,再做了什么难以收场的事情。”
  银平抬起头,打量了一下严璟的神色,不由道:“殿下,您不生气?”
  “人家生了个儿子我就要生气,你以为我是严琮?”严璟笑了一声,“况且,多了个弟弟,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严璟的目光微微闪烁,不知为何突然就想起自己还生病的时候,崔嵬翻墙而来,蜷在自己身边双眼明亮,眼底满怀期待,他说:“阿姐前一阵给我来信,再有一月我就要当舅舅啦,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语气到这里,又有些许失落,“可是我不知何时才能回都城。”
  严璟对这种事情本不感兴趣,那日却还是忍不住顺着少年的话问道:“那你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
  崔嵬晃了晃头,认真想了想:“其实都可以,反正我们崔家的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可以教他们骑射武艺。”
  严璟记得自己当时被少年的语气所感染,因此没有纠正他那个孩子其实姓严,生在规矩甚多的皇城,许多事并没有那么容易。
  现下是个男孩子,别的事姑且不论,崔嵬若是想要教授他骑射武艺倒是容易实现的多。严璟可以料想的到,那少年若是收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欢喜的很。
  他思绪转到这儿,忍不住勾了勾唇,朝着银平突然开口:“我记得云州城外是不是有一座什么庙据说灵的很?”
  “嗯,好像是有那么一座,城里的百姓常常去祈愿,香火极旺。”
  “这样啊,”严璟挑眉,思索了一会,开口,“我书案上的盒子里不是有一块前段时日得的玉佩吗,你拿去那个庙里,求那住持帮忙开光,然后找个牢靠的人,悄悄送到都城崔府,就说是他家侯爷出征之前备下的给未出世的外甥的贺礼,让他们自己送到宫里去。”
  银平愣了半天,才彻底明白严璟的话:“殿下,您的意思是,您要替那小侯爷给咱们三皇子送一份贺礼?”
  “嗯,”严璟简短回道,“有何不可吗?”
  “可是那玉佩可是殿下您花高价才得来的,就这么送了……”
  “本来也是要给他的,替他送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严璟打了个呵欠,“趁着天色还早,去办吧,我要小憩一会。”
  银平咬了咬唇,将心底的诧异咽了回去,转身去书案上找玉佩,还没等他找到,房门突然从外面被人叩响,严璟在榻上翻了个身,懒洋洋问道:“何事?”
  “殿下,都城来的信。”
  严璟朝着银平看了一眼,轻轻笑了一声:“我就说母妃不是能按捺的住的人,去吧,将信拿来,看看母妃这次又要说皇后娘娘什么。”
  银平慌忙去拿了信,严璟从榻上又重新坐了起来,身上披着凌乱的外袍,又打了个呵欠之后才将那信拆开,然而,漫不经心地看了几眼之后,严璟便变了脸色,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许久之后,发出一声长长地叹息。
  银平心道不好,小心翼翼开口:“殿下,可是出了什么事?”
  严璟微微闭眼,而后轻轻摇头:“我以为来了云州,离了都城便可以避开都城的恩怨纠纷,但,还是太想当然了。”他抬眼看了看银平,“去收拾行囊准备车马吧,明日本王要启程回一趟都城。”
  “回都城?”银平惊讶至极,“为何要在这种时候回都城?总不会是为了庆贺皇后娘娘诞下皇子吧?”
  “若是那么简单,反而好了。”严璟将信缓缓折上,淡淡道,“我母妃说,我父皇已经避而不朝多日,她托了人打听才知道,是得了病,并且,很可能撑不了多久了。”


第四十八章
  永寿宫。
  五年前, 永初帝严承听信了他身边那几个道士的话, 执意将自己的寝宫搬至这里, 据说是因为这里风水极佳,能够凝聚整个皇城的龙气,延年益寿。当时崔峤对于这个说法颇为嗤之以鼻, 但她倒也不会为了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与当今圣上争辩。
  只是这永寿宫位于皇城的西南角,离昭阳宫着实有一段距离, 加上崔峤总觉得永寿宫中常年萦绕着一种奇怪的气味, 所以近几年来,除非是万不得已, 鲜少主动到这里来。
  却没想到了眼下这个光景, 每日到永寿宫来反而成了常态。
  “参见皇后娘娘。”王忠看见崔峤的软轿过来, 立刻上前施礼, 将人扶了下来。
  崔峤应了一声, 神色颇为倦怠。因为刚出月子不久, 她身体还颇为虚弱, 到了眼下这个时候, 即使是都城也能感受到秋日的萧索, 让她忍不住伸手拉紧身上的披风, 朝着紧闭的宫门看了一眼:“陛下今日如何?”
  “才吃了药,又睡下了。”王忠恭顺地回道,“太医才请过脉, 与昨日相比并无异常, 娘娘暂可放心。”
  “并无异常?”崔峤轻轻笑了一声, “就是虽并未恶化,但也不见好吧。”崔峤回过头,朝着身后巍峨耸立的宫殿瞧了一眼,“还真是个多事之秋。”
  王忠微垂着头,没有应声,而是体贴地上前替崔峤推开了殿门,崔峤看了他一眼,一面向内走,一面问道:“今日除了御医,可还有什么人来过?”
  “回娘娘,淑妃娘娘照例来过一次,见陛下昏睡着哭了一阵便又走了。”王忠说到这里,不由压低了声音,“老奴斗胆,陛下现在每日昏睡的时候要比清醒的时候多,是不是应该跟先前一样,禁止旁人来探望?”
  “禁止?”崔峤轻轻摇头,“先前陛下昏迷不醒,本宫才不得不出此下策,但消息不照样传了出去,还平添了几多揣测。不然那瑞王怎么会好端端地启程回都城?想来探望就叫他们来吧,让他们瞧着陛下还醒着,好歹也是个威慑,至于能威慑多久,就看大魏的气数了。”
推书 20234-12-06 :太上皇又在跑路[古》:简介:(入库时间2019-12-05) CP2019-12-01完结幸好路的一端有个人在等他太上皇短短三十年人生里老是在跑路,可不论跑没跑掉,总归是身不由己。三十岁这一年他才发现,幸好每次路的一端都有个人在等着他。出身皇家贵胄,以为能一世风流潇洒,却被赶鸭子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