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寂年低头看他。
谢宁昂着小脸,尽力表现出讨好,就差给夫君表演个小狗摇尾巴了。
周寂年伸手拭去他脸上的泪,轻声说:“好。”
然后就看着谢宁眼睛里瞬间有了光,得寸进尺地撒娇,“渝哥儿都没被罚跪过,我这个做爹爹的可太丢人了。”
“渝哥儿可比你听话多了。”周寂年又来了气,轻斥:“跪好!”
谢宁乖乖直起身子,扁着嘴巴,好委屈。
“渝哥儿将来会有他自己的家,可是我周寂年,只有你才是家。”
谢宁眼眶一红,眼泪又掉了下来,心里狠狠发誓,再也不擅作主张,叫夫君担心了。
两人一直跪到中午,谢宁肚子咕噜噜,才起身。
周寂年去沐浴,谢宁捧了夫君的官服,亲自去洗。
渝哥儿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跑来找爹爹,紧紧盯着爹爹的脸,看了好一会儿,那小手指着说:“爹爹眼睛肿啦。”
谢宁是第一个受家法的人,丢脸的紧,不好意思说话。
渝哥儿过来挨着谢宁,嘟着小嘴儿亲在谢宁的下巴上。
谢宁扔下衣服,抱着儿子,这才不住的后怕。
吃完饭之后,一夜未歇的两人一起回房补觉,谢宁枕着夫君的手臂,侧躺着说:“鱼群好像是被浪卷出海面的,它们一直被海浪驱赶,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
周寂年沉思,给出了答案,“海啸。”
“喔。”谢宁恍悟。
“那海怪怎么找到你的?”
“嗯?”谢宁瞪大眼睛,“啊……估计我穿着白色的衣裳,太显眼了吧……”
幸好他伤口愈合快,不然估计要跪上个三天三夜了。
周寂年动了动,偏过头看着小夫郎。
谢宁连忙闭上眼睛装睡。
周寂年捏了捏他的脸蛋儿,搂紧了人一起睡着了。
海东村的村民如数撤离,搬去了南渔县城,县城里有不怕死的跑去看沙滩上的海怪,拦都拦不住。
但是此事,也让那些传谣的人闭了嘴,甚至对周知府有了内疚之心,因此也更是听从知府的命令。
沿海渔村的村民也陆陆续续撤离了海边。
遣散了居民之后,周寂年就制定了挖渠疏溏的计划,谁让朝廷不批建水坝之事呢。
雨季一过,周寂年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八月,海啸淹没了空无一人的沿海村庄……
曾经的祖宅变成了海域,海东村的人才理解了知府大人的用苦良心。
坏事传千里,有了前面打油诗的在先,‘海东巨怪’和‘水淹海东’两件事让建州知府周寂年在江南一带,名声大噪。百姓都惊奇,这周寂年莫不是上神下凡?料事如神啊!
这回周寂年的奏贴再呈上去,终于被递到了庆元帝面前了。
九月七日,京城宫内,金顶红门,三十几个朝廷官员整齐站立,殿前台阶中间,雕刻两条金龙,再上方,就是雕龙宝座,上面坐着大庆帝王,庆元帝。
庆元帝就建州报汛一事,在早朝的时候和大臣们商议对策。
就算是朝廷命官,也还是有抬杠选手,大家都在思考对策,偏有那钻牛角尖的,从队列出来,开始抬杠。
王显:“臣有疑问。”
庆元帝用右臂撑着,倚靠龙座,左手一挥,太监大总管扯着嗓子喊:“允报~”
“建州知府奏贴用词之严重,又称无一人伤亡,自相矛盾,有欺君之意!”
历朝历代,灾情和地方官员的政绩是直接挂钩的,所以常有谎报灾情,甚至瞒报伤亡人数的情况,一旦发生,延误救灾进度,那得掉脑袋的。
庆元帝眯了眯眼,看向刚从建州回来的江南巡抚,“你说。”
江南巡抚是个老油条,不慌不乱,出列禀报:“微臣巡至建州,并无异常。周知府所奏,洪水淹没村庄,确有蹊跷……不过江南烟雨,确实雨不停歇,海水涨位也属实。”
他这话还是给自己找了条退路,小聪明是有,就是不用再正途。
不过有这等昏官,当然也有干人事的清官。
好比礼部尚书,管全国学府和科举,站出来说了一番中肯的话,“建州知府周寂年,乃庆元三十八年越州府解元。因解题优秀,一篇《务农策》而被吏部择优放官,如此优秀,不太可能谎报汛情。”
吏部被点了名,吏部尚书也只好向前一步走,一脚趟进浑水。
“这周寂年是微臣特批,不过他确有真才实干,初任建州府南渔县县令一职,短短一年内,南渔县就从最穷成为建州府最富的县城,任职第二年,也就是去年九月……”
话扯到这里,当朝宰相尹胜也不得不站了出来,他看了一眼下属中书侍郎黄敦义,禀告:“去年九月臣特指周寂年补上建州知府一职。”
原建州知府吴道因何被革职,庆元帝是知道的。
至于周寂年补位,尹胜也是听了黄敦义的举荐。这周寂年,最好是不要给他生出事端!
庆元帝咳了一声,随即怒摔奏折,“朕问你们要个治水计策,你们就差把那周寂年的祖坟都给朕挖出来了!”
“王显,你说,你给朕出个计谋!”
王显连忙弯了老腰,心里叫苦不迭,他是真觉得奇怪!这洪水淹没两个村庄?一个伤亡都没有?确定没有夸大吗?
江南巡抚低着头看前方人的脚后跟,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庆元帝也真的没追究他,抓着王显一通骂。
等皇帝气撒的差不多了,中书侍郎黄敦义才出来献计,“建州靠海,搭建水坝防范于未然,建州知府既然指出了困难,理应是要解决的,不如就派了工部水利司去。”
工部侍郎郭韬:“微臣愿亲往。”
庆元帝这才缓了口气,点了点头。
黄敦义又说:“暴雨连绵,洪水肆虐,百姓颗粒无收,再派个屯田司的一同前往罢。”
庆元帝半垂着眼皮,嘴巴开合,“郭韬去,眼观洪水,耳听百姓,所闻所见,呈报上来。”
庆元帝天性多疑,虽批评了王显,显然还是对周寂年抱了疑心,一代帝王怎允许欺瞒?
这周寂年第一次被帝王注意是以这样的方式,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了。
郭韬领命。
这事情闹大了,朝廷也终于重视了此事,庆元帝开国库拨款建水坝,安排了工部侍郎和水利司的人朝建州赶路。
……
因为暴雨加海啸,毫不意外的,庆元四十二年,春季又是颗粒无收!
周寂年得开仓赈济,但是他要计划着建州百姓吃粮,同时计划时间向朝廷申请粮食。
谢宁乖乖待在家里闲了三个月,章海负荆请罪来了。
在商言商,谢宁还是见了,依旧是府内凉亭。
章海‘扑腾’跪在谢宁面前,黝黑的脸上满是感激,“宁爷,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章某愿献上柔鱼养殖的法子,求宁爷原谅小人瞎了狗眼没识出来好人心!”
谢宁哪里会和他计较,站在他的角度,骤然被通知,即刻从祖宅搬出去,确实犹如晴天霹雳。
但是,谢宁还是不忿,“城内造谣我夫君的打油诗,你可知情?”
章海吓得额头‘砰砰’砸地,对天发誓:“我章海绝无可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
“我要如何信你?”谢宁叹气。
章海想了想,“我回去问问海东村民,我帮宁爷暗查此事。”
谢宁点头同意,“养殖柔鱼是你辛苦研究出来的,你尽管养,我来销,你我还是如常合作即可。至于这造谣一事,你需得替我查清了!”
“章海竭尽所能,一定将那背后作恶的人揪出来!”
谢宁郑重点头。
等章海退下了,绿禾才上台阶进凉亭。
谢宁看着脚下的池塘,狠狠地说:“民不与官斗,商人只图利。若真是沿海村民传谣,他们也该是求着官府不要赶他们离家,商人造此谣言也没有利益可图,我倒要看看,这背后之人,想做什么!”
绿禾点了点头,“是啊,太奇怪了。年爷入仕,一帆风顺,顺理成章。从南渔县令到建州知府,难道是吴……”
谢宁摇了摇头,“不可能,吴道之孙约束媒婆一事,得到了夫君的嘉奖,成功升职。且吴道深知自己得罪的是后宫里的娘娘,他不敢让孙子谋求高位。”
谢宁说的不无道理,吴维注定是没有多大仕途的,倘若真入了朝廷的眼,曲莹莹绝对不会放过他。
“总之,这打油诗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毁了寂年,分明是寻仇!”
寻仇?绿禾这就真的想不出来,周家和谁结仇了?
第60章
海啸之后,周寂年启动了搭建建州水坝的工程,朝廷派了工部侍郎郭韬,正四品京官来建州负责水利工程。
庆元四十二年,十一月,随工部侍郎郭韬一同来建州的,还有一个老熟人,谢尧!
原来谢尧春闱考中了进士,只因在殿试的时候,回答了中书侍郎黄敦义‘屯田’的问题,庆元帝夸了一句。
黄敦义便将谢尧分去了工部,挂在屯田司,做一个小小的京城小吏,负责的是京城农业集体耕作。
虽是小吏,但也归京城管,信件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寄出去的了,更不可能寄去给远在江南的建州知府周寂年。
这也是为什么春闱之后,周寂年再没收到大哥信件的缘故。
郭韬不声不张进了建州府,在府城内逛了一天,建州百姓安居乐业,提到建州知府,部分平民都是称赞。
郭韬又下到农田,农民更是大赞知府,评价真的太好了,郭韬还不太敢相信,又去到海水泛滥地界。
这里士兵和百姓齐心协力,共同治水,有搭建护城河畔的,有挖渠排水的,有背沙袋堵水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十分有默契。
郭韬这才叹服!带着工部一行人朝府衙去。
……
周府书房内,谢宁躺在藤椅上看账本,渝哥儿扒在他身上呼呼大睡,父子两享受惬意的午后时光。
渝哥儿能吃能睡,睡眠质量还极好,谢宁被儿子压的喘不过气,扒拉他换姿势,他都不带醒的,不耐烦了扭扭屁股,谢宁不动他了,他就接着睡。
谢宁一边给儿子拍背,一边听到书房外有脚步声。
很快绿禾就进了来,传话道:“工部的大人到府衙了,老爷邀了大人入府用晚饭。”
谢宁眉头都舒展了,“终于来了。”
谢宁坐起身来,抱起渝哥儿送儿子回房间睡觉,怕他踢被子,使了一个小丫头守着。
绿禾一直跟着谢宁身后,两人一起去了灶房。
谢宁只挑了一块瘦肉,其余肉菜都是鱼。除了要做烤鱼以外,还要做一个炸鱼饼。
刮鱼鳞剔鱼刺,片了鱼片下来,用擀面杖捶打一番,撒上盐和椒调味,最后裹上淀粉,下锅油炸。
瘦肉则剁成馅儿,塞进青椒肚子里,煎个虎皮尖椒。
汤就打算煮一个海带豆腐汤,鲜嫩可口。
谢宁正忙着,石头来了灶房门口,谢宁先开口问:“寂年回来了吗?”
“老爷回来了,和郭大人一起。”石头低头先回话,再传话:“老爷交代您独分一份儿,亲自送去书房。”
谢宁疑惑,“书房?给谁送?”
石头低头弯腰,摆了摆头,意思是老爷不让说。
“行吧。”谢宁点点头,支退了石头,继续忙自己的。
家里来了贵客,谢宁和林锦都是不上桌的,自己在屋里吃。所以安排下人们将菜一盘盘端进正厅,摆上桌,谢宁才领着绿禾端着独份儿朝书房去。
踏进书房,里面一个墨衣男子背对谢宁站着,在看墙上的画儿,那画正是周寂年画的,‘平生一顾’为提词。
这背影,谢宁有将近四年没见过了,一时间还不敢开口认。
谢尧听到身后的动静,回过身来,他的弟弟宁哥儿一身墨绿长衫,衬的肤白,藏在厚衣之下,看不出胖瘦,但是往上看,一头黑发束在脑后,脸上光滑细腻,稍细长的杏眼里满是惊喜之色,小巧挺直的鼻梁,薄厚适中的唇微笑着。
“宁哥儿瘦了。”谢尧迈步靠近。
分离的时候,谢宁生完渝哥儿九个月,因为营养太充分,所以人有些圆润,看着像个少年。时隔三年,谢宁褪去了婴儿肥,骨像尽显,气质愈发成熟了,没了少年气,倒像个温润如玉的贵公子。
绿禾放下自己端着的食物,又去接过谢宁手上的,放下后退出了书房。
谢尧两手搭在弟弟肩膀上,轻轻捏了捏弟弟的肩骨。
谢宁眼眶都红了,他跟着夫君一路远离家乡,也远离了生养他的亲人,本以为此生再相见,该是什么白发苍苍的时候了。冷不丁见面,才知道自己的思亲之情。
“莫哭。”谢尧哄弟弟,“都是当爹的人了。”
“大哥!”谢宁吸了吸鼻子,“大哥怎么来建州了?半年都不曾写信来,夫君只知道你上京赶考,也不知要将信寄去京城哪里……大哥,家里还好吗?”
“唉……”谢尧牵着弟弟去坐下,“家中一切都好,我受命来建州负责屯田……”
谢尧开始和弟弟诉说分离之后,谢家家里的事。去年十月他上京赶考,李诗怡怀了身子,他中进士之后留在了京城,等李诗怡生下孩子了,还要等孩子满周岁,所以一直未能团聚。
谢尧拿出随身携带的画像给谢宁看,“我来建州之前,家里寄来的,宁哥儿,这是你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