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 完结+番外[古代架空]——BY:竹下寺中一老翁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录入:02-24

  “则诚兄可是得了老国公的授意?”沈临谨慎道。
  赵之焕笑笑,“如今可有一批人想看着贺氏挫骨扬灰呢,且看小皇帝的手段吧。”
  承明十五年十一月十日,大司马大将军贺鞅事帝不恭,办差不力,为帝叱责。
  同日,琅琊王起兵谋逆,鞅戴罪立功,领兵讨逆,重伤不退。
  十一日,张掖侯世子肃怀恩、凉州刺史贺熙朝、广州刺史贺熙华领天子密旨,率兵勤王。
  当日,琅琊王兵败就擒。
  躲在各衙门及府邸中的诸侯百官,在十一日申时纷纷接到诏令,皇帝宣召群臣往丹凤门赴亲政大典。
  历来的登基大典、亲政大典多在含元殿,可天子犹嫌不足,竟选在丹凤门,命在京百官朝贺。
  众人或乘车驾、或骑马步行,沿着朱雀大街赶往大明宫,沿途除去人声鲜少,与寻常并无差异。直到步上天街,才隐约发觉不对——平整青砖虽经过洗刷,然而缝隙间的泥土仍是血色,道旁垂柳树干上偶有刀痕,城门有冲撞过的痕迹,城门上则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箭孔,显然一场恶战刚刚休止。
  可就在短短的时间内,整个丹凤门清洗一新,城楼上皇帝的仪仗俨然已经齐备,隐隐可见雉尾扇、五明扇,莫不是皇帝已然驾临?
  待众人按爵位、品秩在庭中一一站好,皇帝坐定,去两扇,亲政大典便即刻开始了。
  按理说“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不知是天子性情古怪,不耐这些繁文缛节,还是刚遭兵变、力有不逮,亦或是礼部未觉得皇帝能顺利亲政,整个大典都显得颇为简素,好在城楼上三步一甲胄禁军,让这场大典不失威仪。
  按周礼和天启例走了一半,众人都已经心痒难耐,有几个胆大些的四处张望,惊讶地发觉整个贺党,除去脸色惨白的叶明启依旧在列,其余尽数不见踪迹,贺氏子弟只有贺熙朝垂首肃立,就连传言中同来勤王的贺熙华都未在班列之中;宗亲那边,琅琊王嫡系自然是一个不见,从洛京赶来的洛王看着身旁空位,颇有几分忐忑难安。
  皇帝宣布赦免死囚之外所有囚徒,按例大典也将告终,众人三呼万岁之后,见皇帝依旧不曾索扇离席,心中便隐约有了猜测。
  皇帝身旁并非先前的守让公公,而是位非常脸生的太监,只见他从一旁取出黄绢,清了清嗓子,一道又一道地念下去。
  众人凝神细听,脊背上均是出了一身冷汗。
  圣旨虽长,总结起来不过三道旨意。
  贺鞅杖钺专征,亡人臣礼,本当诛,然其奋击逆王,大节不亏,赦其死罪,暂且羁留府中。贺氏之罪,本当连坐,然贺熙朝以开拓河湟、勤王救驾之功相抵,不功不过,另有任用,其余贺鞅一系,一并羁留在府。
  承恩伯贺鞘,有大义灭亲告发之功,免于连坐,其子贺熙华,仍任黄门侍中。
  其余叶明启等贺党,暂且下狱,着大理寺、御史台查明查清,再另行惩办。
  琅琊王府篡逆,削去王爵,绝其属籍,逐出轩辕氏,改姓为“恶”。
  至于杀还是不杀,皇帝倒是一个字未提。
  直到皇帝身影已经远去,众人才山呼万岁,浑浑噩噩地离去。
  这天是真的变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开国cp暗戳戳塞一糖
  本卷结束 下一卷就是收尾了


第103章 第一章:对床夜语
  当众人仍在为琅琊王府及贺党一干人性命猜测不休时,唯一能定夺的天子正在清思殿的小厨房熬粥。
  周俭昌亦是风尘仆仆,好在精气神尚好,见轩辕曜有些神思不属,便道:“陛下挂心便回寝殿吧,不过是一碗菜粥,我看着御厨做便是了。”
  轩辕曜笑了笑,待米粒熬至开花,才终于放手,“朕去看看他,待粥好了,便端过来吧。”
  说罢,他步履匆匆地回了寝殿,身后只跟着新任贴身太监守良。
  榻上躺着一人,脸色滚烫、嘴唇干裂、紧闭双目,一看便病体昏沉。
  轩辕曜在他身旁坐下,捉了他手,问一旁的林杏春,“先前宫人可为他擦身了?”
  林杏春态度与先前在临淮时无异,“烧得这么厉害,就算是擦身了,也不可能立时痊愈。”
  “也不知他烧了多久了,不会带出肺痨来吧?”轩辕曜用手背贴了贴他的额头,见比先前滚烫好上些许,心中才微微安定。
  林杏春低声道:“听周俭昌说,小贺大人先是从广州的海上乘船一路往江南,兴许那时便已经染了风寒,后来又停舟换马,不眠不休地赶到凉州,又随大军从凉州赴京勤王。风寒这病,就算是强健之人,若是不好生休养都难去病根,何况小贺大人这弱质书生?”
  轩辕曜听得心疼,哑声道:“那朕让他好生休养,再日日服药,多久可以痊愈?会不会落下旁的病症?”
  “拖得时日太久了,至少也得静养月余。臣自会每日为贺大人看诊,当下,还是让贺大人先按臣开的方子服药,再看其他。”
  正说着,太医院将煎好的药送来,轩辕曜也不顾及旁人,直接捏住贺熙华的下颚,微启双唇,直接口对口地渡了过去。
  林杏春见过世面,其余宫人几乎个个垂首看地,大气不敢喘,实在不敢多想陛下和这个贺党余孽之间的干系。
  “既如此,臣便先告退了。”林杏春木着脸。
  轩辕曜点了点头,“朕回头会派太监传口谕,日后你便每日来诊脉三次,缺药少人你就提,不必担心。”
  其实林杏春根本不曾担心过,但仍谢了恩告退。
  将所有宫人屏退出寝殿,轩辕曜和衣小心翼翼地躺在榻边,生怕碰到一旁的贺熙华。
  待他躺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他才忽而意识到——曾经让自己朝不保夕、远走天涯的贺党,真的就如同大厦将倾,土崩瓦解了。
  可回头想起来,欣喜转瞬即逝,更多的则是侥幸和后怕。
  侥幸的是,若不是他自己这些年利用海运赚来的银子养精蓄锐,招募死士细作,如何能知晓琅琊王府的动向,如何能借力打力、借刀杀人?若不是他与贺熙华生死相许,他与贺熙朝早有默契,如何能在禁军反叛时不伤筋动骨地全身而退?
  后怕的是,连续两代皇帝,治国治家早已懈怠,才闹得外戚专权、宗室离心。贺鞅打仗尚可,治国不行,无论吏治还是国库,有多少窟窿要补,他自己也不清楚。
  而这一切,还都不算迫在眉睫,如今摆在他面前最紧要之事,便是施恩和立威,之后才谈得上整顿朝纲。
  突然,他感觉手背微凉,一转头就见不知何时贺熙华已经醒了,用手指轻轻点了点他。
  轩辕曜霎时心里酸软得不可思议,慌忙道:“可有不适?要不要朕立时宣林杏春过来?”
  贺熙华似乎是有些好笑,微微摇了摇头。
  他一直不说话,轩辕曜瞬间错愕后立时会意,亲自取了茶盏,把想挣扎着起身的贺熙华按回床上,如喂药般将茶水渡了进去。
  贺熙华哭笑不得地清了清喉咙,喑哑道:“我睡了多久了?”
  “你吓死朕了。”轩辕曜将他揽到怀里,“本来还好好的,结果刚把琅琊王押解拿下,朕甚至还来不及和你说句体己话,你就往前一倒。”
  贺熙华赧然一笑,往边上靠了靠,“许是太累了。对了,日后再不可这般喂水喂药了,且不说过了病气,就说晕厥了这许久,又用了药,这气味实在……”
  “朕才不会嫌弃你,何况难道这不是同甘共苦么?”轩辕曜眼里满是欢喜,唤了守良去叫周俭昌,“周叔洗手作羹汤,那菜粥熬得着实不错,你待会多少进一些。”
  贺熙华无奈一笑,到底还是乖乖地将粥尽数用了。
  他虽未开口,但眉宇间忧色难掩,轩辕曜知晓他所顾虑之事,忍不住也叹了声,“过半个时辰,朕密召贺熙朝议事,怕是不能陪你了。待你大好了,可去看看太后,这些时日,她过得也不容易。”
  贺太后犯糊涂的事,大小贺在路上便已然听闻了,提及此,贺熙华神色也有些黯然。
  “陛下,贺熙朝大人已候在宣政殿了。”
  “让他等。”轩辕曜不耐烦道,转头就见贺熙华不苟同地看他。
  “我这边无碍,陛下正事要紧。”
  本想叙一叙离情别绪,再亲近亲近暖玉温香,顺手再让贺熙朝见识见识天威浩荡的轩辕曜碰了一鼻子灰,徒劳无功道:“朕实在放心不下你。”
  “如今人心思定,朝野上下都盼着陛下早日安定朝局呢。”贺熙华低声道。
  轩辕曜叹息起身,为他捻了捻被褥,“你且好生休养,待身子养好了再来做那贤名耀世、千古传诵的一代贤后。”
  “胡说。”贺熙华瞪他一眼,惹得轩辕曜又按着他亲昵一番,才恋恋不舍地起驾去宣政殿。
  一进宣政殿,就见承恩伯贺鞘与贺熙朝只着短衣,头顶高冠去缨,手托一盘、盘中盛水,又有一宝剑置于盘上。
  “诎缨插衽,盘水加剑……”轩辕曜缓缓落座,掸了掸袖口,“承恩伯此举大可不必,朕查的分明,贺鞅近来所为,与承恩伯很不相干。”
  贺鞘讷讷不能语地跪伏在地,“臣身为幼弟,却未能起到规劝之责,臣万死……”
  从一开始,贺熙朝便已经五体投地,低眉敛目,哪里还有半分平日的强毅果敢?
  “臣愿以承恩伯之爵赎兄长性命!”贺鞘拼命磕头,转眼便快要见血。
  轩辕曜使了个眼色,守良立时将他扶住,“朕自有打算,熙华方醒,承恩伯先去看看他。朕想单独和云升说说话。”
  他以表字相称,语气轻缓,贺鞘心中燃起微微希冀,被守良搀扶着走了。
  于是就剩曾经的竹马同窗,一在御座上,一在玉阶下,无言而对。
  作者有话要说:  度娘云
  诎缨插衽:徒冠去缨,扱衽短衣。谓罪人之服饰。
  盘水加剑:古代,大夫以上的阶层,遭遇天子谴责、质问时,手托一盘,盤内有水(喻示公平),盤上放剑(喻示法律制裁),即所谓的“盤水加剑”,请天子公平裁决。


第104章 第二章:家烦宅乱
  贺鞘退下后,轩辕曜往后靠了靠,淡淡道:“起吧,你于国有功,无有大过,不必请罪。”
  贺熙朝沉默无语,一动不动。
  “呵,你与朕自幼熟稔,再这么下去,就有些惺惺作态了,”轩辕曜话锋一转,“朕是否就可以断定,你在挟功自傲,逼朕就范?”
  贺熙朝这才抿了抿唇,微微起身,依旧跪着。
  轩辕曜打量着他,在塞北立下的功业,不仅让他更有几分底气保全宗族,也足以将他锻造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好男儿。前次见到时面上的轻狂矜傲早已褪去,剩下的唯有稳慎自持。
  若不是出身贺党的原罪,他前途自不可限量;若不是因了贺熙华,恐怕轩辕曜对他会更忌惮几分,唯恐他成为下一个邓翔。
  “臣不敢。”贺熙朝终于开口了。
  “朕看你敢得很,”轩辕曜摇了摇头,“赐座吧。”
  贺熙朝哪里敢坐,只站起身,让太监将玉盘和剑一起撤走,垂首站在一边。
  “朕确实想杀贺鞅,”轩辕曜开门见山,“就如他无数次想废了朕,兴许也想过弑君一般。”
  “弑君之念,罪臣阖家上下再如何大逆不道,也不敢生出此念,还请陛下明察!”
  眼看着贺熙朝又要跪下去,轩辕曜也懒得再唬他,“好在朕也无甚实据,若是当真以此落罪,岂不是成了莫须有的昏君?你贺氏确实有功,再加上承恩伯方才所请,贺熙华也提过数次,朕到底要给他们几分体面。”
  贺熙朝心中一宽,一时脱力,身子禁不住颤了颤。
  轩辕曜见了,又看他惨白面色,心中亦不好受,“朕明日大朝会便会宣旨,昭告天下,将贺鞅贬为庶人,命其告老回原籍,非诏不得入京;其余助纣为虐、德不配位的贺鞅一系族人,尽数免去官身,贬为庶人,有罪者另行论罪,无罪者一同返归原籍,三代之内不得考取功名。承恩伯降等为开国县男,到了贺熙华便不再有爵位了。”
  贺熙朝听闻便要起身谢恩,又听轩辕曜道:“此番对你贺氏算是格外开恩,也算的上皇恩浩荡,但你们欠朕的,还是得还。所谓父债子还,你这辈子就做牛做马慢慢替父还债吧。”
  “臣当尽忠竭力,以身许国。”贺熙朝低声道。
  轩辕曜也觉无尽疲惫,“你要记得,朕对你宽宥,并不仅仅因为熙华,更因为你自己无甚过错,是个经世济民的人才。”
  “而且,朕到底与你一同长大。”轩辕曜轻轻道。
  贺熙朝谢恩罢,走了没几步,忽而回首,定定地看轩辕曜,“臣只问陛下最后一个问题,求陛下据实告知,臣日后便无憾了。”
  “你说。”他神色凝重得让轩辕曜好奇至极,禁不住坐直了身子。
  “白雪词可是陛下派去的?”贺熙朝一字一顿,仿佛字字都带着千斤重的情意,也带着万钧恨意。
  轩辕曜莫名其妙,“白雪词?你识得她之时,朕白日被你弟弟驱驰,晚间还得头悬梁锥刺股,哪里有空去吟风弄月?更何况,你未免把朕的手段想的太下作了。”
  贺熙朝定定地看他半晌,终究再无半分侥幸,“臣误会陛下,臣有罪。”
  轩辕曜叫住他,“你若是想,就是天涯海角,朕都让人将她抓出来,送到你面前,任你处置。这等逢场作戏的蛇蝎妇人,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推书 20234-02-19 :攻玉[古代架空]—》:简介:(入库时间2021-02-19) 满京皆知,当今圣上魏绎将流亡在外的前朝皇帝林荆璞抓了回来囚禁。前朝对阵新朝,一山不容二虎,京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为了自己效忠的主上要拼个你死我活。殊不知,这两位皇帝整日在宫里一起喝茶下棋投壶斗蛐蛐,相处得极其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