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粮食产量本来就不高。除去缴纳的赋税、人头税,也就是堪堪够温饱而已。这还是田多的,田少的必须租种地主家的田地,否则一家子就得挨饿。现在粮食一减产,就是老天要绝他们的活路。
于是为了活下去,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们,唯一想到的就是求神拜佛。抚远县附近的寺庙今年香火非常旺盛,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香客去跪拜。
时节进入六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锦绣山庄早种的稻谷和土豆已经可以收获,虽然天气影响,今年收成比不上往年,但靠着山泉以及杨凡让人打的那几口井,最后收获的粮食也只是少了一成多而已。收获了粮食,杨凡立马让人赶紧下种,也不拘什么值钱什么贱,现在是哪种庄稼耐旱种哪种。
而抚远县的百姓可没有杨凡的好运气,他们地里的庄稼都被晒得蔫蔫的。特别是水稻,往年这个时候应该都抽穗了,但今年看着干枯的田里,水稻能不能成活还不一定。
眼见天上依旧没有一点要下雨的样子,抚远县百姓终于决定要去请神。由几个大户牵头,每家每户再凑一点钱,请了一位据说求雨特别灵验的道长。这位青莲道长被请回来后,好吃好喝在县城的大宅院住着。两天之后,道长布法施雨,几乎整个抚远县的百姓都出动了。
杨凡见状,不由皱眉。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他,自然很清楚这根本就是在装神弄鬼,可是他这样想,大部分人却是相信的。只是他以为很快这位道长的骗术就会被揭穿,所以并没有当一回事。
果然,这次青莲道长布法施雨并没有成功。那道长便说诚意不够,他再挑个吉日重新施法。这样又试了两次依旧没有成功,这下子百姓人心浮动,已经有人怀疑这个道长根本就没有法力。就在杨凡以为这位青莲道长即将被赶出抚远县的时候,他的第四次施法却成功了。
在青莲道长第四次施法后那天晚上,百姓们等待了两个月,终于下雨了。这场整整下了一夜的大雨简直是一场救命雨,地里即将枯死的庄稼因为这场雨重新吸足了水分,又焕发了生命力。
这下子,整个抚远县都轰动了,人人讲这位青莲道长视为神明。日子过得紧巴巴农户纷纷掏出铜板决定筹钱请神仙到他们村里布法。一时间这位青莲道长在抚远县百姓心中的地位立马超过了县令,并且心甘情愿的双手奉上钱财。
当杨凡见到连他家单纯的小孩都相信这位青莲道长有法力的时候,发觉事态有点严重。
【本章 完】
第四十七章 骗术
杨凡原本是个无神论者。即使他身上发生了穿越时空这种诡异事件,杨凡也只是心存敬畏,不会因此信奉神明。在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杨凡眼中,这位青莲道长的骗术非常拙劣,绝对是不会上当的。
但是社会环境不一样,造就人们不一样的思想。知识匮乏的古人,本就信奉宗教神明,所以也更加容易受骗。林墨竹的成长环境,注定他的许多思想都和杨凡存在着天差地别的差异。杨凡在认定他的时候,就已经仔细想过这件事,但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会面临思想分歧的状况。
思想灌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最终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对方愿不愿意配合,杨凡没有着急,只是想了想,把小孩叫到书房,和他讲了个故事。
故事大概是说在某地有一条险峻的大河,每年到夏季多雨季节河水就会上涨,雨水特别多的时候还会将附近的农田村庄淹没。后来有一位游历的道长路过,说是因为住在河中的河神没有收到村民供奉的祭品,所以才会发怒。村民听后诚惶诚恐,求道长想办法救救他们。于是道长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在附近选一块地建河神庙供奉河神,第二个条件是这几个村子每年提供五十两白银给道长购买祭品,第三个条件则是附近的村子每年都要出一对童男童女送给河神。
说到这,杨凡问林墨竹:“如果你是村民,你会怎么办?都答应他的条件吗?
”
林墨竹陷入了沉思。第一个条件合情合理,第二个条件有些艰难,至于第三个条件……太没人性。没等林墨竹回答,杨凡继续讲故事。
村民们已经连续几年受灾,实在苦不堪言,于是最终答应了道长的三个条件。那一年的雨季,河水果然没有上涨,村子安然度过,迎来了一个丰收年。于是村民们对道长奉若神明,对他极为恭敬。应村民要求,道长便在河神庙住下,每年在雨季来临前施法给河神送去祭品和童男童女0
就这样过了三年,这三年河水平稳安静,都不曾发水。但是在第四年,河水猛然上涨,大水再次席卷了农田村庄。面对村民的质问,道长说是因为河神觉得祭品不够,所以今年上供的钱财要涨到八十两,每年要给河神送两对童男童女。
“墨竹,我们来算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假如这条河附近有三个村子,每个村子有六十户人家,那就是一百八十户人家。每年上供八十两,那就是每户人家差不多要交四百五十文钱。而这一百八十户人家,你觉得平均每年会有几个新生儿?”
杨凡看到小孩脸上的怔愣,继续道:“青竹村一共是四五十户,每年大概有两个新生儿,那我们一百八十户就按每年有八个新生儿算。每年献祭河神两对童男童女,那就只剩下四个小孩。然后加上村民们正常的生老病死,你觉得十年之后,这个村子还有多少人?”
林墨竹在农村生活过,他知道每年拿出四百五十文钱对于许多农户来说有多艰难。而献祭孩童则更加残忍,谁家的孩子没有父母?有的甚至是父母千盼万盼,得来不易的孩子。如果是他,哪怕是沦落他乡吃尽苦头,也要带着孩子远走他乡逃离这个可怕的牢笼。
杨凡的算术题很可怕,供奉了钱财,村子只会越来越贫穷,献祭了孩子,村子人口则会越来越少。
看到小孩已经有些明白,杨凡最后总结:“河流发水,百姓确实受苦。但只要河道规划合理,每年农闲时,安排村中青壮力搬运石块、泥土,三五年时间也能在河岸筑堤,到时候完全可以阻挡河水肆虐。可是按照道长的要求,这个村子不出十年就会被榨干所有财力,最后那位道长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的却是已经千疮百孔、不复一丝希望的村子。”
“我们信奉的神明俱都是正义光明,保护人间的神明又怎么会让百姓受苦,甚至残忍到需要孩童献祭呢?而且神明法力无边,什么奇珍异宝没有,又怎么会需要凡间供奉钱财之物呢?信奉神明是一回事,但是鬼力乱神却要不得。”
杨凡说完,林墨竹抬头看向他:“杨大哥,我明白了,我不会再相信青莲道长。”以他的聪明当然听得出来杨凡为什么要告诉他这个故事,因此语气中还有一点做错事的愧疚。
“杨大哥,我是不是很笨?”林墨竹有些沮丧。杨凡那样优秀,他却这么笨,还让杨凡担心他上当特意找他教导。
杨凡摸摸小孩的头,安慰道:“你年纪还小,没有见过那些为了骗钱丧尽天良的骗子,所以才会信以为真。等你以后见得多了,自然就不会轻易相信这些事了。
林墨竹点点头:“嗯,我以后会更加谨慎的。”
这件事给林墨竹带来的教训不仅仅如此,一个月后,抚远县传出青莲道长要一对童男童女献祭龙神时,林墨竹满心震惊之后,自此对自称有法力的道士是深恶痛绝。
而这事的起源则要从那场大雨过后说起,那场大雨让地里即将枯死的庄稼重新焕发生命力,没多久田里的水稻纷纷开始抽长。可是就在农户们焦急等待了一个月,下一场雨却迟迟不来。一个月的高温,田里的水已经干了,正在抽穗的水稻部分叶片已经开始泛黄。
连连施了七八次法的青莲道长没有再求来雨,就在百姓们惶恐不安,甚至开始怀疑青莲道长的法力时,这位着了急道长说之所以迟迟求不来雨是因为祭品不够。之后他提出要加大贡品。并且需要一对童男童女的鲜血献祭。
整个抚远县大大小小近百个村子,自然不会缺一对童男童女。百姓愚昧,在许多人心里,只要不是自家小孩,他才不会在意献祭的是不是一个生命。最后被推出来的那对童男童女是两个小乞儿。
杨凡得知后忍不住皱眉,这事态的发展有些出于他意料之外。不过意外之余,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骗子道士真的拿两个小孩献祭。不过要出手也有些麻烦,现在的抚远县百姓大多还是相信这个青莲道长,若是自己破坏了他的施法,说不定会引来百姓们的迁怒。
想了想,他决定还是暗地里出手。既然这位青莲道长为了钱财都能提出献祭童男童女这种残忍的提议,那也不要怪他用这种不入流的手段对付他。
于是就在育莲道长布法前一晚,他忽然不见了。人都不见了,自然就没办法施法。就在抚远县百姓们焦虑等待了两天后,被揍的鼻青脸肿的青莲道长被绑在城外的一颗树上,赤裸的上身两面都被人写上两个血红大字“骗子”。被救下来的青莲道长人是清醒的,但却身体不能动、口不能言。
大家自然是疑惑是谁干的,但他们更疑惑的是青莲道长不是法力高强吗?怎么还被人揍一顿绑树上了?
一旦有了怀疑,自然就不会如先前那样相信他。之后没多久,抚远县更是流传开了青莲道长是骗子根本就没有法力的事。甚至还有鼻子有眼的说这位青莲道长在几个月前某某地方骗钱骗财,而且残忍想用童男童女献祭,结果根本没求来雨,最后被人揭露后带着钱财连夜逃跑。
?
所谓三人成虎,只是流言而已,但是传的人多了,渐渐竟被当成了事实。于是感觉自己被骗的抚远县百姓,几个性子冲动的青年愤冲进青莲道长住的宅院,把他整个房间都砸了了。这一砸不要紧,还真从青莲道长的床底下发现了一箱子白花花的银子。
这下子,所有人都相信青莲道长是骗子这件事了。
愤怒的抚远县百姓要求烧死青莲道长,青莲道长身体不能动弹但是意识是清醒的,看到自己被绑到柴火上吓得当场失禁。最后还是赶来的衙役将他救下,不过县令也没让他好过。开堂判罪那天,几乎全县城的百姓都去围观,将县衙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堂上,终于恢复的青莲道长跪在堂上痛哭流涕,大喊饶命。最终他被判流放边疆,终身苦役。
看到这件事总算尘埃落地,杨凡满意了。不用怀疑,就是他找人将青莲道长给绑了。而那些流言也是他让人放出去的,至于之后的事,他就没管了。
最后的结果让杨凡很满意。只是虽然解决了这个蹦跶的跳梁小丑,老天不下雨的难题他却没办法解决。
【本章 完】
第四十八章 裴纪大婚
在抚远县百姓的祈祷中,水稻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虽然这个时间比往年晚了半多个月,虽然收成至少比往年少了两三成,但总算不是颗粒无收。
以往,因为抚远县气候温暖,当地农户都会种第二季稻。但是今年,已经被上半年吓怕的农户们,收获了水稻之后纷纷种上了耐旱作物。小麦、玉米、高梁、地瓜、芝麻等等。就在抚远县百姓忙碌着第二季播种时,裴宁远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婚礼而忙碌起来。
不管怎么说,丰收的喜悦冲淡了百姓们心中的忧愁。于是在隆重的重阳节第二天,他们也有了八卦裴宁远和纪惜言盛大婚礼的心情。
作为裴宁远这方的傧相,杨凡一大早就跟着忙开了。林墨竹则作为纪惜言的好友,在桃花庄陪伴等待出嫁的纪惜言。这一天热闹非凡,从新嫁郎的嫁妆抬进县城大门,到傍晚婚宴的开始,都让抚远县的百姓们大开眼界,纷纷议论。
下了血本的裴宁远,给的聘礼极为丰厚。而纪惜言的嫁妆中除了这些聘礼,还有不少裴宁远私底下给他准备的嫁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做工精巧的庞大楠木家具一千工床。千工床是南绍国富人嫁女一定会有的嫁妆,千工床工序繁杂,需时漫长,有些人家甚至在女儿出生时就会开始准备。北越国并没有这个习俗,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千工床。
纪惜言出嫁的嫁妆中除了令人瞩目的千工床,还有许多珍宝、皮毛,一抬抬嫁妆从县城大门进来,一路往裴宁远在东乐街的大宅而去。长长的红色队伍十分壮观,有人仔细一数,惊诧的发现这嫁妆竟有七十六抬之多!
古人出嫁,嫁妆数量虽然没有固定要求,但却有规格限制,并且必须是双数。北越国规定庶民婚嫁嫁妆不得超过八十抬;嫁入世族宦官之家根据品阶不同规定也不一样,最多不得超过一百二十抬;而嫁给亲王世子、皇家子弟则不能超过一百五十抬;最高规格的是皇帝嫁女和皇子娶妻,嫁妆也不得超过两百抬。
商人是白身,纪惜言嫁给裴宁远,嫁妆数置不能超过八十抬,于是裴宁远干脆给他整了个七十六抬。而且不仅数置可观,大部分箱子放的也都不是普通之物。普通人家嫁女,嫁妆里都是平日用的生活用品,家境好的会有梳妆台、衣柜等家具,
最多就放一点金银首饰。像纪惜言这样大张旗鼓的放满各种奇珍异宝,自然会引起哗然。好在之前裴宁远下聘时场面也是非常壮观,已经给大家打过预防针。
令人震惊的嫁妆慢慢进入裴府,一身亮丽红裳的纪惜言坐着花轿也被抬入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