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古代架空]——BY:肥皂有点滑

作者:肥皂有点滑  录入:11-05

  有这么一个缓冲期,也正好给他商业发展的时间。
  众人:“……”
  试行吗?
  莫少珩的这个义务教育的确吸引人,说不心动是假的。
  但真突然就全国推广,的确心里又七上八下。
  如果仅仅是在凉京试行,哪怕出了再大的问题,他们都应付得了。
  金殿上,又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
  时不时提出一些疑惑和问题。
  比如,朝廷给通过了郡试的读书人先生的资格是否合适之类。
  毕竟,这么算起来,这些教书先生虽不在朝廷任职,但领的朝廷俸禄,已经算是吃皇粮的半个朝廷的人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公务员中的编外人员。
  莫少珩答道,“科举其实也是在激励我北凉人读书,但能走到京试,走到圣人当前的又能几个?”
  竞争太激烈了。
  “这最后的目标虽然美好,但多少人是看不到这最后的风景的。”
  “那么,也让他们看看半路的风景也好。”
  “不然,读一辈子的书,也见不到其中的美好,实在让人惋惜。”
  “再则,科举原来设立的那些好处,基本都是针对寒门,贵族多少不屑一顾。”
  “现在有这么一个当先生的选项,也是好的。”
  教书先生,在读书人稀少的年代,也是十分尊贵的,算得上是有身份的人了,要是出名的先生,各地贵族都得争相拜访,名望很高,对于贵族来说,家里缺少的反而就是名望。
  所以,对于普通贵族来说,当一个教书先生,也未尝不可。
  边教书边读书,也免得将人读书读傻了。
  今日的朝会,莫少珩就这么答了一上午的问题。
  连续几天的小朝会,莫少珩也被宣上了殿,继续讨论这个义务教育的可行性。
  最终,圣人决定,先在凉京试行。
  莫少珩就忙碌了起来。
  一是,朝廷准备重新开一次招聘会。
  上一次莫少珩组织的招聘会,虽然持续了三天,但还是太冲忙了,有很多人都没有顾得上,或者观望的时候直接错过了。
  所以,上一次的招聘会成了众人口中络绎不绝的事情,但多少也有些遗憾。
  这一次,朝廷早早的开始宣传了,莫少珩的三街战报也帮着宣传。
  消息一出,就传得沸沸扬扬的,加上有朝廷作保证,在招聘会上找工作和招人,更加的有保障。
  听到消息,有些意向的人,都在摩拳擦掌。
  听说,连城外户籍的县的人都赶过来了,盛事空前。
  二是,扩建工坊,因为规模巨大,肯定得在郊外,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租借农户的房子,稍微修改一下,就是一个快捷的小作坊了。
  得重新大规模的建。
  莫少珩的确准备大搞一场。
  因为……莫少珩得了一个消息。
  来凉京的外国商人也在哄抢他的纸张书籍。
  其实北凉没什么特别值钱的特产,但现在不同了,价格远远低于诸国的纸张书籍,就是最好的特产。
  等铅笔批量生产后,估计也能成为北凉特产卖往诸国。
  他听说,这些外国商人抢纸的时候可凶残了,愣是将几个不明所以的小货郎都给吓哭了,哭得哇哇的。
  生意得多好,可想而知,不光是国内的需求,国外也有需求。
  所以,小作坊生产,肯定是不行的。
  莫少珩正拉着赵棣选地址呢。
  结果等选好纸厂,印刷厂,笔场的地,回到王府一算。
  两人脸都黑了。
  买地,建厂,招人,工人的工资,直接超出了预算。
  他们前面不是大花了一笔嘛,每天还得为加盟上提供大量的商品,手上的钱愣是不够。
  但,这几个厂能不能赚钱?
  瞎子都看得出来可以啊,全国人民等着他们的纸笔和书呢。
  莫少珩有些傻眼,“这可怎么办?钱不够。”
  他都在金殿上将牛逼吹出去了。
  赵棣一咬牙,“向朝廷借,我可以将利压到最低。”
  莫少珩一愣,“还能问朝廷借钱?”
  赵棣点点头,“并非没有先例,再说义务教育也是朝廷的事情。”
  莫少珩:“……”
  他的厂子的利益可没有分给朝廷,最多也就交税钱,虽然在莫少珩看来,税可真不算低,当然比起前朝,甚至好些朝代都算低的。
  他吃了独食,有点不好意思去向朝廷借钱。
  这事儿就只得让赵棣出马了,赵棣是皇子,也好办事。
  几天后,赵棣办事也利索,直接将银票都带回来了。
  以及带回来的还有借条。
  莫少珩:“……”
  妈呀,负债累累。
  ……
  此时,义务教育法,也开始向市井传播,这是朝廷故意传播出去的,试试百姓口风。
  乌衣巷。
  一个全身铠甲的小胖子,正等在奶茶店外,抬着头,看着密密麻麻的价目表。
  后面排队的人也没有催,一是他们知道这“小铁桶”是谁,二是,他们自己每次也会犹豫,因为现在奶茶的种类太多了,选择困难。
  赵景澄一咬牙,“来一杯冰水,什么都不加,糖也不要。”
  众人:“……”
  你选了半天,你选了一杯冰水。
  赵景澄眼泪巴巴的,以为他不想选其他的啊,可是老师说,奶茶简直就是肥胖的催化剂。
  倒是卖奶茶的小伙计一点意外都没有,每天都会上演这么一场。
  赵景澄捧着冰水,依旧用麦秆喝得爽到不行,“甜的,不骗你们。”
  然后扭头向琴楼走去。
  这一次,是莫少珩召他们来的。
  赵景澄到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在了。
  莫少珩说道,“这一次叫你们来,是因为我在朝廷给你们谋了一个差事。”
  一群学生都愣住了。
  朝廷的差事?
  他们还这么小?他们就要给朝廷办差了?
  莫少珩继续道,“朝廷准备推行义务教育。”
  “其中会使用到新的铅笔。”
  “但铅笔和毛笔的使用和书写方法都不相同。”
  “所以,等郡试过后,得有人去教导有意当先生的人,铅笔的书写。”
  毛笔和铅笔都是笔,但用写毛笔字的手法写铅笔字,是十分困难的。
  得有人教,然后再由这些先生教给学生。
  “所以,你们得好生练习铅笔字了。”
  “别到时候去了地方上出丑。”
  十几个学生:“……”
  将桌上的古琴抱在了怀里,站得笔直。
  等莫少珩指导完一群学生练字后,走出楼。
  外面,已经被朝廷准备推行的义务教育法掀翻了天。
  “什么?朝廷准备让我北凉的孩子……全……全部免费读书?”
  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什么人在传谣。
  “听说先从我们凉京试行,然后在各地推广。”
  “也就是说,我凉京的小孩都要读书了?”
  “假的吧。”
  不可置信。
  他们还在感叹,莫少珩的小货郎都有书读了,特别是一些百姓有时候喜欢逗这些小货郎,让这些小货郎写几个字给他们看看之类。
  结果,这些小货郎还真能有模有样的写出来。
  当时的震惊,现在都记忆尤新。
  可是现在,他们的小孩也可以,而且还是免费读书?
  也有人将规则解释得很清楚,还是需要父母给买纸笔课本的。
  但纸笔课本,他们买得起了啊。
  再一想。
  读书人,哪怕寒门的读书人,都是可以通过科举入仕的啊。
  咕噜。
  就像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透着光的门。
  哗然之声如风吹过凉京的每一个角落,风过而留痕。


第63章 黑板,粉笔(一更)
  凉京,义务教育法将百姓的热情推到了最高。
  他们亲眼看到了小货郎的改变,小货郎彬彬有礼,哪里像他们自己家的野孩子啊。
  再加上,读书人受人尊敬。
  心里,莫名的有些期待。
  当然,现在也仅仅是传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甚至因为太过离奇,依旧无法置信。
  直到,官府的告示贴了出来,让适龄的孩子开始报名。
  一时间,整个凉京都轰动了起来。
  那种高涨的气氛是无法想象的,如同能掀起房顶的瓦。
  “竟然是真的,我的天,我北凉的适龄小孩竟然真的都要开始读书了。”
  “告示上可是说了,义务教务,务必要落实到家家户户,让我北凉下一代争做有文化的人。”
  “三街战报上也响应了,说什么文能安邦,文能治国兴天下。”
  “还说,读书是每一个北凉人的权力和义务,哪怕是父母也无权剥夺孩子读书的机会。”
  “这是其他诸国都没有的事情,说是要提升我北凉百姓的幸福感。”
  什么权力和义务,幸福感,词儿有些新鲜,但也不是听不懂。
  此时,消息也传到了准备郡试的学子那里:“……”
  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这何尝不是天大的事情。
  当先生是十分体面的事情,怎么也比平时做苦力活贴补家计要好。
  再说,一边当先生,还能一边读书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忙起来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
  而且,哪怕最终无法入仕,也是一门稳当的又能兼顾爱好的生计。
  朝廷先是科举,后是义务教育,惠及的人十分的多,竟让人看到了一点文教大兴的征兆。
  三街战报上,还有一条消息。
  乌衣巷开了一家书包店。
  听说和读书人用的书箱一样,都是用来装笔墨纸砚的。
  不过,听说价格要便宜很多,也方便使用,还能纠正小孩弯腰驼背的坏习惯什么的。
  当然,这条广告也只有一部分人关注了起来,基本都是家中有适龄小孩的普通家庭。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自然是能省一个铜子是一个。
  书包是什么?
  其实不少人也知道,赵景澄等学生一天背着漂亮的小书包,招摇过市,十分的引人瞩目。
  这群贵族少年的言行,自然会引起百姓的好奇,会旁敲侧击的进行打听和询问。
  当然,书包店的款式和赵景澄他们的又不同,多是以麻布制作而成,毕竟是面向义务教育的家庭。
  虽然是麻布书包,但款式却十分漂亮,跟大人腰间的佩剑一样,甚至能称得上是小孩的实用的装饰品。
  “莫少珩还真是会做生意,看着点机会就见缝插针一样。”
  “可不是,听说有不少人已经闻讯去给家里的孩子看书包了,这要是所有小孩都上义务教育,到时候还未必买得到书包。”
  讨论着这个,不免又要说到莫少珩欠了一大笔钱的事情。
  因为莫少珩大规模的找泥瓦匠在郊外大兴土木,自然引起了百姓的注意。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赵棣和莫少珩向朝廷借了巨款的事情,也传开了。
  那笔钱,对于百姓来说,可是天文数字。
  “按理说,世子应该赚了不少钱才对,但怎么感觉……”
  看看,乌衣巷的生意多火爆啊,又是各种工坊什么的。
  结果不仅没赚,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你说,他这到底是赚钱还是没赚钱?”
  “说不清。”
  其实,莫少珩现在的状态,有些像建国初期的企业家,多少都欠着国·家的钱,最后才能做大做强,甚至进入世界前500强企业,不然单凭个人,太难了。
  当然,作为单个的个人,这种超前消费是十分不可取的,在现代,因为超前消费引起了十分多的悲剧,毁了无数的家庭,让不知道多少原本能平平淡淡度过一生的人,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归路,痛不欲生。
  百姓或许也就谈论一番莫少珩的情况,小货郎就不一样了。
  脚儿都跑得快些了。
  “我们世子欠太多钱了,我们得多卖一点东西,让世子早日还清债务。”
  一群小货郎,乖巧得很,就是担心的东西,奇奇怪怪的。
  看在百姓眼中,这群小货郎简直太懂事了,不愧是跟着先生读过书的,不像自家那些没心没肺的讨债鬼。
  百姓逗这些小货郎,更加的频繁了。
  时不时都能看到小货郎被百姓拉着,有些羞涩地,摇头晃脑地读上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在莫少珩修建工厂的时候,凉京城内也开始在各大街头设置了义务教育的报名点。
  义务教育法,是朝廷推行的新法,朝廷自然会负责相关事宜。
  带着孩子前来询问报名的,还挺多。
  负责的官吏也说得十分清楚,除了纸笔,还需要自行购买课本,课本一共两本,一本是启蒙的《千字文》。
  《千字文》是古时启蒙最好的书籍,由千个不同的字组成,而且每一句都十分押韵,朗朗上口,还带有教育意义。
  哪怕在莫少珩看来,这都是一本神书,能将一千个不同的字按韵脚组合在一起,还能每一句都是一个故事,没有天纵之才,根本编写不出来这样的书。
  只可惜,这等奇书,在现代却被埋没了,悲哉。
  另外一本,就是《论语》。
  读书,哪里能不读圣人言的。
推书 20234-11-05 :三嫁咸鱼[古代架空》:简介:(入库时间2021-11-05) 晋江VIP2021-11-02完结总书评数:104033 当前被收藏数:120856 林清羽十八岁那年嫁入侯门冲喜,成为病秧子小侯爷的男妻。新婚之夜,小侯爷懒洋洋地侧躺在喜床上,说:“美人,说实话我真不想宅斗,只想混吃等死,当一条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