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理摇摇头:“没了,就这几种。每种菌类的生长条件和生活习性都不同,一般很难在一个大棚内培植不同种类的蘑菇。而且有不少蘑菇还不能人工培植呢。”
“哦。”张堪摸着下巴问,“那什么时候能吃上你种的蘑菇?”
施理听他说起这个,便开心得笑起来,仿佛蘑菇已经能采收了一样:“还要十来天呢,它们长起来也需要时间,到时候你过来吃蘑菇啊。”
“哈哈,好,到时候我来帮着采蘑菇。”张堪除了小时候采枞树菌的经历,还真没有摘过蘑菇,所以觉得很是新奇,迫不及待想来体验一把了。
“可以。”施理也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忙活完,两人回到屋里,张堪抬头看着满树硕果累累的黄桃:“这桃快熟了吧?”
施理笑起来:“还没熟呢,黄桃要8月份才能吃。”
张堪望树兴叹:“水蜜桃不是早就上市了?”
施理说:“黄桃跟别的桃子不一样,熟得晚。好饭不怕晚,你急什么。”
张堪咂巴着嘴:“就怕到时候没我的份了。”
施理斜睨他:“你跑勤快点,总怎么也能赶上几个的。”
张堪心跳加速起来,他这是叫我来勤快点呢,难道是嫌我这么久一直没来吗?无心的话在有心的人耳中听来,那就是完全是不同的意思了。施理的意思是,你想吃,那你就自己多来看看,总能赶上桃熟的时候,要特意给你留着,那交情还真没到那份上。张堪却觉得是施理对自己起码是当朋友看了,甚至还要比普通朋友更近一点,才希望自己来得勤快些。果然从那以后,每到放假休息,张堪只要没事,就会往苗圃来。
蘑菇的出菇情况跟预期的差不多,这让施理很是安慰,至少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实验室进行实践,效果还不错,让他对以后的路充满了信心。他决定等这一批菌种完之后,就要尝试一些比较珍贵的品种。
因为每种蘑菇的生长周期不一样,采收蘑菇的时间持续了好几天。施理终于实现了天天吃蘑菇的梦想,还是自己种的,格外香甜啊。每顿都是蘑菇,平菇汤,双孢菇炒肉片,凉拌金针肉,竹荪炖鸡等等,变着法子做着吃,他吃得美滋滋的。旁人可觉得不行了,谁能像他一样每顿都吃蘑菇啊,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会腻味的。所以每到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筷子伸向没有蘑菇的碗里,施理开始还觉得大家让着他呢,吃了两顿才发现,其实是大家都不愿意吃了。没人吃正好,我多吃点。
采收蘑菇期间张堪来了一次苗圃,充分体验了采蘑菇的乐趣。一进大棚,便看见一嘟噜一嘟噜的鲜嫩的大丛平菇缀在菌袋的两端,令人爱不释手。施理给了张堪一把刀子,教他平贴着菌袋中的料面,小心平整地割下。不能隔得太过,这样会破坏菌丝,不利于下一潮菇的生长。
“你说这蘑菇收了之后,它还会再长?”张堪问施理。
“嗯,一共能长三四茬呢。不过越到后面,菌子的质量就不如前头的好了,因为营养少了。”施理一边说,一边又快又好地将平菇旋转扭下。
“为什么我用刀子你不用?”张堪看着他的动作。
施理白他一眼:“因为你不熟练,我怕你将蘑菇碰坏了。”
张堪:“……”过了一会又问,“那等蘑菇出完了,这些基质材料都要搬出去,另外买新的?”还不错,跟着施理种了两回蘑菇,起码知道基质这个词了。基质就是培养蘑菇的养分。
“对啊,这就是蘑菇的投入了。不过这些废弃的基质可以用来种花,在我们苗圃里正好可以物尽其用。”
“这么看起来,种蘑菇的投入也还不小啊。”张堪感叹了一句。
“其实也还好,就是前期的投入比较大,盖大棚需要一些资金。如果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到家了,这些投入很快就能收回来。理论上来说,这样一个大棚,一年的纯收入有五六万呢。”施理说。
张堪算了一下:“那如果四个的话,一年收入也有二十来万?”
“是啊。如果是对于菇农来说,这笔收入很可观了。就算是我们专门做园艺的,这个收入也很高了。高级园艺师,月收入也就是上万而已,刚出来新人,月收入很低的,一千多一个月,这个行业是看资历的。所以很多人学了园艺,都不做这一行了,实在是养不活自己,除非是兴趣特别浓厚的。”施理自己学了这个专业,对这一行业的行情了解得还算是比较清楚的。
张堪盯着他多看了两眼,原先以为他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学究,没想到居然也考察过民生啊。“那你以后准备做园艺师吗?”
“应该会做,我其实还是很喜欢这个行业的,自己种种花,养养蘑菇,比跟人打交道要轻松得多。这个行业里,就跟农民种地是一样的,只要你付出了,就肯定会有收获的,收获的多少就要看付出的多少和运气了。而且竞争比较小,压力比较小一点,我这样的性格,应该比较适合这样的工作。”施理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张堪点点头:“我也觉得做园艺师挺不错的。”
第十章
施理和张堪采完蘑菇出来,王杨准备将打包好的蘑菇送去朋友的饭店。这时门外来了一辆车,施理一看,可不就是段兰平的奥迪,车子正好停在王杨的汽车前,挡住了去路。
门开了,一个高个子男人从车上下来:“小杨,要出去吗?”施理仔细辨认了一下,可不就是段兰平,不过跟他记忆中的不太一样,段兰平的大胡子没有了,没戴墨镜,头发也修短了些,显得他刀削般的脸型十分突出,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而且居然还长得十分俊朗。
王杨气呼呼地按喇叭:“赶紧给我让开,我有事去忙。”
段兰平微笑着说:“你要去哪儿?我陪你一起去吧。”
王杨翻了个白眼:“一边儿去,你是闲得蛋疼没事干吧,没看我在忙正事呢。”
段兰平不紧不慢地打开车后门,从后座端出一个花盆来:“我弄了一株绿云,你要看看吗?”
王杨面上一喜,立刻又绷起来:“你弄到的就自己养,拿过来给我干什么?”想要一株绿云的事,是他很久之前跟段兰平在网上聊天时说起过的。绿云是春兰荷瓣中的名品,花朵为绿色,如翡翠一般晶莹剔透,十分珍稀。
段兰平递过去:“我送来给你养。”
王杨努力板起脸:“太贵重了,收受不起,段先生还是带回去自己养吧。”
段兰平笑笑:“你真不要啊?我本来还想你这里环境好,空气也清新,比较适合兰花生长。所以想请你帮我照呢。”
王杨想说:凭什么让我帮你照看?但是他自己又确实心痒得紧,绿云呢,一直都想弄一株来养的,但是一般人都没有,有的人都说自家花苗太小,不愿意分苗。段兰平端着那兰花,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拨弄着那细细的叶子,上上下下地轻晃,撩拨得王杨心里痒痒的。过了一会儿,王杨便扭扭捏捏地从车上下来,从段兰平手里接过兰花苗,看了又看,笑容止不住地扬上嘴角:“果真是绿云,还是一株大苗啊。”
段兰平说:“当然是真的,从一个朋友那儿买来的熟草。这东西娇贵得很,还是熟草比较好养。先拿去放好,我再跟你说说它前主人的培养习惯。”所谓熟草,就是人家在家养了两年以上的草,熟悉了当地的气候条件,也接受了种植者的培养习惯,比如浇水、施肥等,所以养花者最好要延续相同的习惯才好,否则这兰花就会生长相当缓慢。
王杨点点头,表示同意了,端着花盆反复打量了一下:“这要花不少钱吧?”
段兰平轻笑了一下:“很熟的朋友了,给了个优惠价,还算便宜。走吧,先将它放到阴凉地里去。”兰花这东西喜阴,所以一般都放在温室里养着。王杨也不再矜持,捧着绿云往温室走去,段兰平紧跟其后。
施理一直在一旁看着师兄和段兰平交流,看见师兄往温室那边去,才出声问:“师兄,蘑菇什么时候送,还是我去送了?”
王杨回头看了一下两辆头对头的汽车:“一会儿我去吧,我先把这草安顿好。”
施理说:“那好吧,你要记得啊。”然后转身回屋去了。
张堪将这一切也看在眼里,他是个弯的,一看见段兰平,就嗅到了同类的气息,看来施理的师兄已经被他盯上了。不过不知道施理知不知道这回事,所以他故意问:“那人是谁啊?”
施理耸了下肩:“不知道,师兄的一个花友。”
张堪也不好将自己猜测的八卦告诉他,很显然,施理多半是不知道他们的关系的。
蘑菇一般每天能收两次,早上收一次,到下午还能收一次。上午的已经收好,施理得了空,去苗圃照看花木。张堪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说是要跟着他去学种花:“我上次在你这拿的那两盆文竹,有一盆枯死了。”
施理:“……”半晌才说,“我不是跟你说,每星期浇一次水啊?”
张堪抓抓脑袋:“我上回是浇死的,后来听你说不用太经常浇水,结果我就忘了给它浇水。”
施理翻翻白眼,这人是个白痴吧,那些文竹跟着他也是够可怜的,不是涝死就是旱死。
“所以我才要跟着你来学养花啊。”张堪跟着施理走进一片金桔园。
“你又不养花,学来干什么?”施理不以为然。
张堪笑:“我可以帮你的忙啊。”
施理不置可否,你能帮我什么忙啊,别添乱就好了。
施理低头检查金桔的情况,将那些长得太密的果实掐去几个。张堪看着可惜:“诶,你掐了它干嘛,不是长得好好的吗?”
施理头也不回,手里继续不停:“长太密了,掐去一些,给其他的腾出空间,长得才会更大。”这些年大家都流行过年的时候在家里摆上一盆金桔,绿油油的叶子配着红彤彤的果实,在万物凋零、天寒地冻的冬天,显得格外突出,非常吉祥喜庆,也分外地温暖。金桔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苗圃里也种了不少。
“这个是金桔吧,我家过年时也买过,喜庆又吉利,还能招财。”张堪东看看,西瞅瞅,一边跟施理说话,“这金桔要长多久才能挂果?”
“这个都是嫁接的,挂果的话前后要好几年呢。”施理说。
“啊?要好几年啊?我还以为是一年生的呢,我看好多人家过完年就将金桔树全都扔掉了,好像都枯死了。”张堪有些吃惊。
“那是他们没有照料好。其实过了年,就将果子都摘掉,然后剪去一些枝,注意供水供肥,可以继续挂果的。但是一般人都不会照料,也没那个耐性,所以就任其枯死了。”施理淡淡地说,说实话,他看着那些被随意扔在垃圾堆里的金桔,不是不心疼的,好几年的心血,出了苗圃它的命运就终结了。他想说,你们不想养了,就给送回苗圃吧,我们帮你养,但是东西已经卖了,也就没说那话的立场了。
“那我以后一定要学着照料金桔,好好照顾它,不然死了太可惜了,你们得照顾好几年才能挂果,太辛苦了。”张堪说。
施理又摇了下头,自嘲地笑了一下:“要是大家都会照料,那我们这些开苗圃的又会喝西北风了。”
“嘿嘿,说的也是。”张堪笑。
施理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我想我们其实可以提供一个业务,让买了金桔树的人们过完年后将果树送回来,我们继续帮忙照料,只要付一点照看费用就可以。或者我们回收那些用过的金桔树也未尝不可。”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样可以避免浪费啊,两全其美。”张堪兴奋地说。
施理看了一眼张堪,我们苗圃赚钱,他兴奋个啥啊。
中午王杨不在,张堪留下来吃饭,他自告奋勇说自己会做菜,施理就将做菜的光荣任务交给他了。
菜都是自己苗圃里产的,蘑菇是大棚里种出来的;黄瓜是苗圃里种的,就在苗圃边上,瓜藤都跟蔷薇缠在一块了,是老郑和小陈种的。老郑还种了一畦辣椒和一畦青菜,园子这么大,辟出两块地来种菜就足够了,反正自己不种,买着吃也是要花钱的,更何况自己种的,还吃着放心,纯天然,无污染。
张堪的手艺是真的不错,因为他一直都是个俭省的人,自己做饭菜比较省钱,也比较卫生。自从他奶奶去世后,就开始学着做饭了,他爷爷不会做饭,爷孙俩总不能顿顿都在外面吃,让他爷爷六七十岁开始学做饭,那实在是不太现实,所以还是得年轻人来学啊。刚开始做的时候,也免不了糊锅,咸淡生熟都把握不住,时间一长,那色香味便出来了,正所谓熟能生巧嘛。
张堪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做了个胡萝卜火腿炒双孢菇,黄红白三色搭配,再加上翠绿的小葱,看上去十分美味可口;用现摘的辣椒做了个农家小炒肉;拍了一盆子鲜黄瓜;弄了个竹荪汤。三菜一汤,十分家常,香味老远就传出来了。
施理一直在帮张堪打下手,看他系着围裙,在灶台边转来转去,觉得新奇无比。眼前这个男人,是个银行的经理,又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风水师,怎么还会如此娴熟地切菜炒菜,做出来的菜看起来还是如此鲜美可口,真是太令人意外了。不由得心生了妒忌,要不要这么优秀啊,还让不让我们这些人活了啊。好在这世道,男人只能娶一妻,否则他得霸占多少女人啊。
吃饭的时候,几个男人都为张堪的手艺惊艳了。“小张的手艺真好,比我们几个都强,呵呵,我们今天有口福啊。”说这话的是憨厚淳朴的老郑。
“师傅说的没错,要是张大哥多来几次就好了。”小陈吃着这一顿就开始想下一顿了。
这话说得张堪极是受用啊,心里那个舒坦啊,如喝了冰水一般,所有毛孔都舒张开来了。然后扭头去看施理,看看施理有什么表示,然而施理埋头苦吃,什么话也没有。
张堪有些不乐意了,好坏你给句话啊。“施理,我做的菜怎么样?”
施理满嘴都塞满了双孢菇:“不错!”一边吃还一边点头。
两个字把张堪夸得心花怒放,连忙主动给施理夹了一筷子竹荪,好吃就多吃点。
施理咽下嘴里的饭菜,接着又说:“比我还差那么一点。”还比划了一下食指。
张堪夹菜的手顿了一下,竹荪有一根掉在了桌子上,施理大喊浪费:“别掉了啊,怪可惜的,我们自己辛苦种出来的呢。你不用给我夹菜了,我自己来。”
张堪悻悻地将手收回去,心里有那么点点受伤。
施理看他的脸色不太好,以为自己打击到他了,连忙说:“我不是在贬低你啊,我是说我自己做的蘑菇还真的不比你的差。要不然下次我做给你尝尝。”
张堪这才高兴了些:“好,我倒要尝尝看。”
第十一章
过了几天,一潮菇收完了,虽然是第一次种,但是因为施理业务还算熟练,效果还不错,四个大棚算下来总共赚了几万块。王杨自然是做梦都要笑醒的,等两个月二潮菇出来,不又是好几万的收入?这样等收过四茬蘑菇,就有十几二十万呢,看家里那几个老家伙能奈我何!从此以后我就高枕无忧地种我的兰花啦,谁爱去跟那些当官的陪酒赔笑谁去,小爷我才不乐意伺候呢。
施理这个会计做得还是相当称职的,决不让师兄徇私,每次王杨卖完蘑菇回来,钱就被施理要过来入账了,钱要计划着用,这么大的苗圃,不然怎么维持得下去。王杨虽然不乐意,但是相信施理也是为了他好,所以他堂堂一个老板,也乖乖过起了拿工资的生活,要买什么,买了什么,都来施理这儿支取或者拿票据来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