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穿越 民国6)——来自远方

作者:来自远方  录入:10-31

说不定还能借此和高尔察克的白军搭上线,加上冬宫中的伊莲娜,潜入俄国的情报人员,楼少帅手下的军队,尼古拉二世的黄金,早晚是华夏的囊中之物。

有了钱,有了更多的人才,才会有更多的底气。

李谨言不会以为这场战争结束,世界就太平了。一战的进程足以表明,历史仍在遵循着固有的轨迹,李谨言拼命扇翅膀,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脚下的土地。若没有楼家,李谨言能把厂子办起来,别被三天两头的打秋风就算万幸。

一朝穿越,天老大地老二,自己中间站的想法,傻缺才会有。

李谨言是傻缺吗?显然不是。

三月初,几位老先生重新到大帅府中安营扎寨,还带来不少小辈和徒子徒孙。随着一艘又一艘“运宝”船抵达,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李谨言将建造图书馆的工程交给了孟氏兄弟,同时将在京城建造博物馆的计划告知了楼大总统。

楼大总统的回电也很快,答应得也很痛快。

拿着电报,李谨言蹬蹬蹬跑上二楼,在书房里找到正伏案工作的楼少帅,“少帅,大总统答应了。”

“什么?”

“博物馆的事。”李谨言几步走到桌旁,“我三月要去大连,少帅,你看派谁和孟涛一起进京比较好?”

关北图书馆由孟波设计建造,京城博物馆则交给了孟涛和四处的那位机关大拿。将这些宝贝从国外运回来费了李谨言多少心血,若是损失一件,李三少都想抱头撞墙。

比起大院深宅,博物院一旦建成,更容易被盯上。在后世,博物馆失窃案也不少见。

哑叔就提醒过李谨言,江湖上可有不少“能人”。李谨言拍拍脑袋,赫赫有名的“燕子李三”,不就出现在民国时期?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谁也无法能保证不会再出个王三赵三。

防贼的同时,也要提放建馆中途有人插手。

“请孟老上京。”

“孟老?”

“外祖父也会亲自去京城一趟,不需要担心。”楼少帅又拿过一份文件,埋头看了起来。

李谨言想想,好像也只能这么办了。总不能让楼少帅派军队进京武装建馆吧?

三月四日,许二姐接到了哑叔发来的电报,同日,俄国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游行和示威活动,被派去镇压的士兵当场哗变,加入了游行人群,大喊着“不要战争,要面包”的口号。

三月七日,局势进一步恶化,沙皇尼古拉二世彻底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

三月八日,沙皇从前线调回的士兵拒绝对群众开枪,宫廷大臣也不再支持他,尼古拉二世彻底孤立无援,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退位。

为了维持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尼古拉二世想把皇位传给弟弟米哈伊尔,却遭到了拒绝,无论是谁,在此时登上皇位都不会受到民众“欢迎”。

此时的俄国,就像是一百多年前的法国,不再需要皇帝和国王。

伊莲娜提起裙摆,在长长的宫廷走廊中奔跑,房间中,皇后亚历山德拉以及沙皇的夫妇的五个子女都在焦急的等着消息。

“尊敬的皇后陛下,皇帝陛下宣布退位。”

话音刚落,皇后便晕了过去。

沙皇退位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领导的政府,出现了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

而在俄国国内风起云涌的同时,大西洋的海面上,一艘挂有华夏的旗帜的商船,突然被一枚鱼雷击中,船上的一百二十八名船员,只有五人幸存。

这艘商船正巧沉没在德国潜艇时常出没的海域,虽然德国政府当即出面否认,但英法各国的报纸已经开始大肆宣传,称在美国商船发生的惨剧再度重演。

华夏国内的多家报纸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其中上海公共租界中的几份英文报纸最为活跃。民众开始上街游行,德国公使辛慈几次照会华夏政府,都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

经国会讨论,华夏政府终于正式对外宣告,断绝同德国的外交关系。

这一天,是民国八年,公历1917年3月14日。

正具备庆祝的英法等国并不知道,那艘被击沉的商船上,死去的虽然都是黄种人,却并不是华夏人。所以说,究竟是谁设计了谁,还真无法轻易下结论。

毕竟,在欧洲大陆,还有一个马尔科夫在发光发热。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月二十五日,德国驻华全权公使辛慈离开京城,乘火车南下,将于上海乘船返回德国。

登船前,辛慈与滞留华夏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里平进行了密谈,并授意克里平,他离开之后,继续加强与北六省联系,尤其是三所军官学校中任教德意志军人,履行教官职责之余,必须设法使这些未来华夏军官加倾向德意志,至少不要让他们倒向协约国一方。

“我已经向国内发出电报,希望能解除他们军职。”辛慈早接到华夏联合政府外交部长展长青照会当日,就开始谋划,政府断交并不意味着民间也断绝来往,多堵住了德国与华夏结盟道路。

“阁下,北六省不只有德意志帝人。”

“这一点很麻烦。”辛慈也为此感到遗憾,如果没有英法横插一脚,事情会好办许多,“为了德意志,力而为。日耳曼人从不畏惧任何困难。”

“我一定力,阁下。”

辛慈离开了,上海公共租界内一些报纸,却并未因华夏政府与德国断交偃旗息鼓,反而开始大肆鼓吹对德国进行报复。

这其中有英法等势力背后推动,也有华夏人自发行为。随着华夏对外作战接连胜利,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连续收回大片失土,国人思想也开始发生转变。

华夏再不可欺!

经受百年屈辱,一朝挺直背脊,扬眉吐气之后,这一观念比任何时候都深入人心。

很,京城和沪上等地再次出现了群众游行活动,还有人发表演说,号召群众向政府请愿,对德宣战。

游行队伍经过东交民巷,各国驻华公使都派出代表,其中英国公使朱尔典,法国公使康德和美国公使芮恩施还亲自出现游行队伍面前,随行武官一边护卫他们安全,一边向游行队伍宣传德国暴行,并出示了照片和一些报纸。

“我们站华夏这边,德国必须付出代价!”

人群中忽然有几个声音喊出:“美利坚万岁!英吉利万岁!法兰西万岁!”

一个穿着学生装青年攀上高处,举臂高呼:“政府罔顾民意,迟迟不对德宣战,必有卖国者从中作梗!声讨卖国者!”

“声讨卖国者!”

“华夏万岁!”

“华夏万岁!”

青年从高处跳下,立刻有十几个和他一样穿着学生装男女聚拢过来,他们拉起了准备好横幅,掉头朝政府官员所住街巷走去。

他们身后,三国公使互相看了看,脸上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笑。

俄国公使始终没露面,沙皇倒台,库达摄夫身份变得十分尴尬。至于日本公使林权助,朱尔典压根就没想让他露面,日本人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几个带头青年学生并非毫无目走,他们目标,明显是华夏政府外交部长兼国务院总理展长青住处。沿途所经官员宅邸,大门和墙上都被贴上了标语,街边小贩纷纷走避,店铺里伙计看得直啧舌,年逾不惑店铺老板却摇头叹息道:“这就是一群娃娃,被人给利用了尚不自知。”

“老板?”

“行了,别想着去凑热闹,到时出了事,我都保不住你。这里好好盯着。”

话落,老板转身上了二楼,雅间里,萧有德和一个二十多岁精壮汉子正临窗而坐。

“萧先生,处座。”

“都看清了吗?”

“看清了。”老板一改往日和气,眼中带上了一抹阴沉,“领头几个,有南苑航空学校里学生,也有京城大学和其他几所大学堂里,咱们人混队伍里都认得真真。”

“恩。”

萧有德没说话,坐他对面豹子开口道:“继续盯着,我带人过去。”

“是。”

游行队伍距离展长青府邸只有不到两百米距离,领头几个人加了脚步,不时号召大家一些,可以清楚看到他们脸上兴奋。

队伍中情报人员也有些急了,说好人呢?处座怎么还不来?

就这时,一名身着长衫儒雅老者出现众人面前,游行队伍中很多人都认出了他。

“陶老?”

“陶部长……”

“陶先生。”

这位儒雅老者,正是教育部长陶德佑。

陶德佑没有出声,只是负手立于街上,一改往日慈祥,目光冷峻望着眼前一张张年轻面孔。

游行人群脚步慢了下来,口号声也越来越低。

混其中情报人员暗地里松了口气,虽然和计划不一样,但总算是没让这群人冲到展部长家门前。否则他们各个都吃不了兜着走。

领头一个青年却此时高呼:“陶老为何阻拦我等?莫非想要包庇国贼?!”

“陶某醉心教育四十余年,自以为有所成,不想却大错特错。”陶德佑话声并不高,却仿似一把重锤,每一个字落下,都能撼动人心,“何谓教育?何谓学习?何谓做人?诸君可否教我?”

“陶先生……”

“教育,于立人,学习,是为做人。”陶德佑渐渐提高了声音,“诸君可否告知陶某,何为立人,何为做人?似诸君这般,大喊他国万岁,不问青红皂白,只经微言挑动便与官员定罪?”

“没有!”青年反驳道:“我们只是为了惩治国贼!”

青年话引起了游行人群共鸣,口号声再次响起。

“国贼?谁是国贼?!”陶老声音倏地严厉,“不与德国宣战,便是国贼?!不合你们心意,便是国贼?!陶某亦不赞成贸然对德宣战,尔等眼中,老夫亦是国贼?!”

这番话一出,人群中又是一静。

陶德佑当真被激怒了,面对这些热血青年,老人有心痛,也有无奈,这些年轻人,即便是学业上佼佼者,其他方面却反如稚儿。

可叹,可恨!

可恨者,唯其中挑衅滋事之人,用心险毒,该杀!

这时,展府大门突然打开,楼大总统和展长青接连走出,展长青几步抢到陶德佑跟前,深深鞠躬,“陶老受累,长青惭愧。”

楼大总统则三两步走到学生跟前,很多人只报纸和《名人》上看到过他照片,如今面对面,只觉一股杀伐之气迎面扑来,刚刚叫嚣得厉害几个青年,脸色也是一变。

他们并不知道楼盛丰也展家,若没有受到阻拦,闯了进去,非但无法达成目,反而会弄巧成拙!

多家报社记者也匆匆赶来,被游行人群堵住街尾,车子太慢,记者们只能扛起箱子撒丫子跑,对于这个时代记者来说,体力可是相当重要。

各所学堂里校长,先生也陆续赶到,他们开始劝说学生,希望大家散去。

学生们却留原地不肯走,他们或许不再如之前激动,却固执想要得到一个答案。领头几个青年,是对着展长青大骂国贼,甚至还污蔑他同德国人勾结。

“展某与德国人勾结?”展长青朗然一笑,“展某所行诸事,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天地!国贼二字,展某不敢当!”

楼大总统开口道:“楼盛丰曾于万民前发誓,为国为民,振我华夏,必不会自食其言。外战乃是国事,需递交国会,楼某身为总统,且不可自作主张,何况外交部长?”

“当真?”

楼大总统这番话一出,许多人都露出了恍然表情,确,华夏如今为民主共和国,非一人独裁,此等大事,自然要经国会商讨。领头几个青年察觉出不对,递交国会?不过是借口!北六省对外作战,哪次递交了国会?

一个青年刚要开口,腰间却被枪口抵住,侧过头,一张清秀娃娃脸正对他笑,“同学,麻烦安静点,大总统正讲话,你出声我就听不清了。”

和他遇到相同情况,还有之前就被盯住五六个人。

情报局早就怀疑京城里有不少外国势力埋下钉子,这次捞到了几条不大不小鱼,收获算不上多,却也不少。

交差没问题,想立功,就得这几个人身上再努力了……几个被抢抵住青年同时后颈一凉,背后冒出了冷汗。

楼大总统讲话不长,聚集到街上人却越来越多,许多没有参加游行学生和进步人士也纷纷赶来。

一名报社记者想往前凑一凑,听得清楚些,不想却被挤到了人群后方,刚喊了一句“我是记者”,就听身边人苦笑,“老兄,别叫了,我也是。”

转头一看,这位鞋子都被踩掉了一只。

讲话之后,楼大总统还接连回答了许多青年学生提出问题,气氛从初剑拔弩张,变得异常平和,大有街上开一场“总统闻发布会”架势。

天色渐晚,一辆黑色轿车开了过来,楼夫人摇下车窗;看了一眼窗外,对坐一旁楼二少说道:“睿儿,和娘出去好不好?”

楼二少也朝外边看了一眼,眉头一皱,“人多。”

“睿儿害怕?”

“不怕。”

“那和娘出去吧。”楼夫人下车之前再三叮嘱,“记得要和爹笑。”

“恩。”

听到这个熟悉单音,楼夫人脚步一顿,要不然,还是别把睿儿送去关北了吧……

兵哥们分开人群,楼夫人牵着楼二少缓步走来。

到了近前,楼二少突然笑得像朵花似,糯糯叫了一声,“爹。”

楼大总统浑身一激灵,表情呆滞两秒,才弯腰将楼二少抱了起来。楼二少这次很给楼大总统面子,脸上笑容始终没落。几个记者拍到了这一幕。

一个铁血总统,也是一个慈祥父亲。

历史,这一刻定格。

后世史料记载,有政治天才之称华夏总统楼睿,“成名”时间比他父兄都早。从军和从政之路,也比父兄加“顺畅”。

彻底应验了一句话,成名要趁早。

这张流传到后世照片,也引起了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楼大总统已年过耳顺,楼二少却仍是垂髫……不愧是华夏第一任大总统,果然厉害!

京城消息传回关北,李谨言正翻阅从俄国发回电报。

伟大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同志比历史上提前十天返回俄国,他乘坐火车刚抵达圣彼得堡,就有无数工人群众到车站迎接。

弗拉基米尔同志刚下火车,就发表了一场著名演说,号召工人和农民群众团结起来,要求一切权力属于苏维埃。

此时,俄国两种政权并存,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得到广泛承认。克伦斯基替代大地主李沃夫成为政府总理后,还将获得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支持。所谓一切权力属于苏维埃,此时并没有太大“市场”,只有当临时政府宣布继续参加欧战,布尔什维克接连发动几场起义之后,才会迎来一场彻底革命。

布尔什维克内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弗拉基米尔武装起义计划。要想达成目,弗拉基米尔同志需要有力支持,托洛茨基坚定站了他这一边,基洛夫率领反抗组织也成为了他“忠实”追随者。

能够掌控一支上万人武装,对此时苏维埃来说实是太重要了。

基洛夫接到命令是,立刻率领军队前往圣彼得堡。他们离开之后,得到消息华夏军队立刻从外蒙出兵,抢占了西伯利亚从赤塔到伊尔库茨克沿线铁路段。

推书 20234-10-31 :谨言(穿越 民国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