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穿越 四)——来自远方

作者:来自远方  录入:07-29

“奴婢遵命。”

白彦回抱起书卷,退出了暖阁。

翌日,永乐帝召见了道衍,君臣商谈了半个时辰,随后,宫中下旨,斥翰林所进之书向多未备,重修。

并正式下令,敕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箎,翰林院学士解缙为总裁,掌管修书一事。

道衍和尚一个人压不住这帮翰林,朱棣干脆调来刑部侍郎压阵。再敢将道衍的话不当一回事,直接去刑部大牢吃年夜饭。

又命翰林学士王景,侍读学士王达,国子祭酒胡俨,司经局洗马杨溥,儒士陈济为总裁。翰林院侍讲邹缉,修撰王褒,梁潜,吴溥,李贯,杨睹,曹棨,编修朱纮,检讨王洪,蒋骥,潘畿,王俌,苏伯厚,张伯颖,典籍梁用行,庶吉士杨相,尹昌隆,宗人府经历高得旸,吏部郎中叶砥,山东按察司佥事晏壁为副总裁。

同时,命礼部选拔朝中官吏,寻访民间宿学老儒充编撰。

除此之外,令各省布政,各边卫镇守,推举府州县学及乡间善书生员入京,充缮写。

人员召齐,于文渊阁开馆修书。

修书人等,朝官给俸,生员给米,无功名者给宝钞布帛。

永乐帝还下旨,修书期间,一应食宿皆由朝廷供给。

租房给补贴,吃饭有工作餐。一天两顿,吃不饱,吃不好,直接问罪光禄寺。

命令下达之后,解缙等人不敢提出任何异议。没见刑部侍郎都被派来了?想安生回家过年,就得照天子的意思来,修好这部书,不能出任何差错。

朝堂之上有人上疏,言此举劳民伤财,请天子三思。况翰林院之前已经进《文献大成》,天子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好大喜功不是好事,勤俭治国方为根本。

不提《文献大成》还好,一提《文献大成》,朱棣就是一肚子火气,看着朝班中的某些人,眼神很是不善。

或许是察觉到了生命危险,没等永乐帝开口,解缙先蹦出来,对着上疏的朝臣一顿开火,引圣人之言,据先贤之事,列举明君若干,甚至将修书同尧舜禹汤之治直接挂钩。

口沫横飞之下,群臣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解大才子的火力之猛,可见一斑。

永乐帝颔首,留着解缙,还是是有些用处的。

奉命盯着解缙等人的锦衣卫指挥使杨铎微挑嘴角,一身大红锦袍,修眉薄唇,即使在笑,仍令人感到一阵说不出的阴冷。

解缙火力狂猛,超水平发挥,黄淮李贯等在旁助攻,翰林集体发飙,御史给事中也要靠边站。

天子下令修书,是有利于万民,泽被后世的好事,还能解决不少人的临时就业问题,谁敢继续反对,就是和整个翰林院作对!

此言一出,修书一事当殿通过。

朝臣都知道,言官群体不好惹,惹上了,不掉水里也沾一身泥。当然,兴宁伯此等猛人除外。

比起言官,翰林院更加不好惹。毕竟言官只是朝堂上的斗士,撑死五六品到头,翰林院可是培养各部大佬的摇篮。

得罪了言官,顶多被骂得面部神经失调。得罪了翰林,就要小心了。对方不得势便罢,一旦得势,又不小心荣升内阁大学士,别多考虑,赶紧收拾包裹致仕吧。

不用大学士动手,下边有得是人摩拳擦掌,以期通过收拾某人得到大佬的赏识。

弹劾,打压,各种官场霸—凌,总之,欺负人没商量。遇上上强势的皇帝还好,换成不太管事的,后果可想而知。

朝堂上的争论暂时平息,召集贤才的诏令很快下达各地。

大宁地处北疆,接到诏令比他省迟些。

诏令到后,孟清和请来儒学和卫学中的教谕训导,讲明此事。

“诸位当在学中甄选,递送名单至都事处,符合诏令条件者,本官定会举荐。”

教谕和训导领命而去,不久,统计的名单就由都事送到了孟清和面前。

薄薄一张纸,纸上的名字,满打满算,两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其中还有一半是儒师。

孟清和看向都事,疑惑问道:“只有六人?可是他人条件不符,退了回去?”

都事摇头,道:“回镇守,学中报上的名单全在这里,卑职并未划去一人。“挠挠下巴,孟清和脑袋上冒出一排的问号。

不应该啊,以大宁儒学和卫学的人数统计,比例完全不对。刨除鞑靼和女真,再去掉准备科举和武举的,同时减掉台阁体不过关的,也不该只有这么点人。

那些从京城发来支教的犯官,半绑来的儒师,难道不想趁机回京?

还是说,大家集体提高了思想觉悟,立志扎根边疆,报效国家?

都事表示,这个下官不清楚。不过,在名单送来之后,已有两人找上他,想活动一下,将名字从呈报的单子上划掉。理由很简单,字写得不好。

“果真?”

都事点头,“果真。”

“如何证明?”

都事表情微妙,“此二人言,右手不慎被砖砸伤,三月内将以左手写字。卑职看过,的确是伤了。”

孟清和:“……”

朝廷的诏令上写的是修书,不是服苦役,用得着到自残这个地步吗?

看看都事,再看看纸上的名字,孟清和摇摇头,到底拿起笔,将两人的名字划了下去。

事已至此,人家不愿意,总不能绑去南京吧?

在核实过余下四人的各项条件之后,大宁举荐的贤才只剩下两人、名单送到北京,沈瑄沉默无语。

再看汉王和赵王举荐的名单,更加无语。

顺天八府,大宁诸卫,宣府之地,广宁开原,就举荐出十个贤才?

捏了捏额头,定国公心一横,十个就十个,照实报!

边塞之地,民风彪悍,尚需教化之功,天子应能体谅。

永乐二年十二月戊寅,各府州县举荐的贤才名单陆续送达京师。

经朝廷第二轮选拔,入选的宿儒生员,将在年后启程进京,参与修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清楚,自己参与的将是何等盛事。许多人进京的目的,不过是为今后的科举和官场铺路。

同月,日本朝贡的师团登陆宁波,在大明卫军的“护送”下,前往南京。

郑和船队已从日本起航,继续南下,奉皇命往安南一行。

船队携带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日本和琉球诸岛换回了不少的金银。

兴宁伯派来的人却有些特立独行,除了金银之外,还“换”了五六名工匠,都是制作倭刀的好手。上了船,这些倭人都被集中看管。郑和知情,特地派人询问,随船的丁千户亲自拜见郑和,取出孟清和的亲笔信。

读过信,郑公公二话不说,同样加入了换人的行列。

不换?

不换也得换!反抗的定然是倭寇,统统抓起来!

郑和的换人行动得到了王景弘的大力支持。

很快,汉王和赵王派来的人察觉了其中端倪,想跟着动手,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好在有丁千户告知,兴宁伯有言,此次换来的工匠将无偿赠送两位殿下一批。当然,大头还是要献给天子的。

几句话下来,说得众人眉开眼笑,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前武库司郎中,虽然离开文官队伍已久,一身本事却没落下。

丁千户会做人,会做生意,更重要的是,他还不晕船!

选派丁千户随郑和一起下东洋,孟清和都不得不赞叹自己有识人之能,果真是眼光独到。

于是乎,在郑和的船队中,多出了一个深得兴宁伯真传的丁千户,下西洋的历史,也将因此而变得不同。

第一百四十六章:震撼的年礼

永乐二年丙申,新年临近,金陵城内格外的热闹。城中的客栈食肆,几乎日日客满。

朝鲜,安南等番邦遣使朝拜,献上方物,以贺正旦。云南四川等地土司也纷纷来朝,又有各地藩王派遣朝贺的队伍,尤其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进献的嘉禾,主动缴纳的粮税和金银,更为这份热闹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永乐帝感慨,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处处为父皇着想,很好。

感慨完,一个个的敲打藩王,瞧见没有,侄子都有这么高的觉悟,做叔叔的是不是也该有点表示?

藩王咬牙表示,一定改正落后思想,努力向侄子学习!

永乐帝满意了,朱高煦和朱高燧再一次遭到了严重的表扬。

朱老四的兄弟们是不是心在淌血,就没人关心了。

之所以给老爹送钱,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是故意找其他藩王的麻烦,只因朱高煦和朱高燧的确有这个底气。

谁让人家有钱?

自就藩以来,兄弟俩一心忙着领地大发展,开垦荒田,种植粮食,鼓励畜牧业,开发工商业。有人在耳边念叨些五四三,直接一脚踹飞。

此举并非表明朱高煦和朱高燧对南京的那把龙椅不感兴趣,而是他们发现,与其浪费时间在这些事上,不如下地种田,到市场体察一下民情,做点有实际意义的事。

老爹龙精虎猛,挥鞭子抽人一点不含糊,成日里惦记着难以实现的期望,完全是和自己过不去。

平王的例子摆在眼前,又有孟清和不时的敲边鼓,无论是朱高煦还是朱高燧,都不想成为第二个朱高炽。

顺应心意的,未必是真心为自己好的。

明明不是自己干的,却不明不白的背了黑锅,被老爹厌弃,即便同朱高炽不和,也难免流两滴同情的泪水。

在这种思想趋势下,朱高煦和朱高燧渐渐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实干派。谁敢继续在耳边撺掇,踹飞不算,还要补上几鞭子。

回头再看早年间做的那些事,两人都感到汗颜。

那个脑门被夹了的是谁?反正不是自己,坚决不是!

汗水擦干,继续埋头苦干。

种田,开互市,效仿大宁办学。

以皇帝亲子,北疆藩王的身份,做起事来更加得心应手。

孟清和遇到的问题,在两人眼中根本就不是问题。

孟清和被朝臣弹劾,只能自辩。朱高煦和朱高燧则先发制人,不能弹劾奏疏送出,先上表向老爹抱怨,这群只会挑毛病不干事的让儿臣很是烦恼,不如老爹帮忙收拾一下?

结果自然是皇帝动手了,皇帝他儿子舒心了。

这是没法羡慕的。

谁让人家背景雄厚,上头有人呢?

臣子和儿子,义子和亲子,终究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朱棣视沈瑄如亲子,处处关照。沈瑄却不能像朱高煦兄弟一样,直接上表抱怨朝臣。纵然朱棣不介意他这么做,也会挥舞着鞭子为他出气,就沈瑄本身而言,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越过这道无形的界线。

一次两次还罢,次数多了,朝臣的弹劾奏疏就能淹死他。

孟清和十分了解这一点,做事总是会再三考量,能不麻烦沈瑄,尽量自己解决。

锦衣卫将宣府和开原的情况上报,朱棣很高兴,大笔一挥,设立汉王府和赵王府三护卫的敕令很快发出南京。

五万七千的护卫人数着实是个大手笔。在各地藩王主动裁减军备的同时,发出这道敕令,即便不是朱棣的本意,也给两个儿子拉了不少仇恨值。

没有藩王上表,却有朝臣上疏,言天子许两位皇子设立万人护卫,实为不妥。

奏疏上的言辞并不激烈,表达的意思却相当尖锐。

给汉王和赵王这么多军队,难道就不怕两位皇子拥兵自重,挑起兵祸吗?

奏疏送上的隔日,直言讽谏的刑科都给事中马桢就被请到锦衣卫北镇抚司喝茶,受到了锦衣卫指挥佥事纪纲的热情款待,随后又被移送刑部,以“欺罔天子”之罪伏诛。

马桢被定罪,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集体到午门前静坐,表示抗议。

不因言获罪,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法令。马桢也没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句句是为江山社稷考虑,为何却丢了性命?

这是草菅人命,妄杀!

没人敢公然给朱棣扣昏君暴君的帽子,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不敢。

但人多力量大,到皇宫前表示一下自己立场却是必须的。

皇帝再铁腕,也不可能将朝中言官全杀了,如果被捉拿下狱,正义之名也将留存青史。

听到锦衣卫报告,朱棣眉头都没皱一下,拿起笔,刷刷写下两道旨意。

“侯显,你去,看着办。”

“奴婢遵旨。”

侯显带着圣旨出午门,当众宣读马桢欺君罔上,家中藏银五百,铜钱千贯,宝钞无数。证据确凿,论罪当斩!

“有为其求情者,等同罪人!”

“借此生事者,罪加一等!”

“若迷途知返,天子有令,既往不咎。”

朱棣是什么性格?

软着来,尚且有一分商量的余地。和他来硬的,那就看看是你的脖子硬,还是刽子手的刀更利!

从马桢家中搜出钱钞俱为实数,无可辩驳。以正七品的年薪和马桢的工作年限,不贪污受贿,根本积攒不下这么多的家财。即使不定他的欺罔之罪,依太祖成法,也逃不掉剥皮充草的命。

侯显宣读完诏书,扫视瞬间哑然的一众言官,冷笑两声,也不多说,立刻有着锦袍,佩绣春刀的天子亲军鱼贯而出,横列成排,手按刀柄,又有大汉将军持盾牌长枪在侧,目光凛然。

除了诏令,侯显手中还有一份抓人的敕令。

如若聚集午门外的朝臣识趣,老实散去还罢,不识趣,继续给皇帝添堵,就都请到锦衣卫的诏狱里去吃年夜饭。

命是不会丢的,和锦衣卫共同探讨一下皮鞭和竹签的各种用途却是必须。运气好的,还能和锦衣卫指挥,同知,佥事做进一步的学术探讨。

这待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看到侯显脸上的冷笑,众人不约而同的后背发凉。

最终,朱棣的铁腕压倒了群臣的大义凛然。

对峙的结果,永乐帝大获全胜。

虽说午门前留下了不少豪言壮语,也洒下了许多壮怀激烈的泪水,但“保存有用之身”的思想还是成为了主流。

看着清空的场地,侯显再次冷笑。

锦衣卫和大汉将军完成任务,光荣退场。五城兵马司的军汉们正式接手,谁让他们负责城内外治安工作的同时,还兼有清扫大街的职责?

一边挥舞着扫帚,军汉们一边抱怨,本来年底就忙,还要额外加班,这群官老爷可真能闹腾!

风波看似平息,却仍有暗潮涌动。

事后提及,仍有朝臣愤愤不平。

如杨士奇杨荣等人,却对此不发一言。

马桢的奏疏看似平正,处处为朝廷着想,却犯了一个要命的错误。他忽略了今上出身藩邸,也忘记了今上是如何才登上皇位。

说汉王和赵王拥兵自重,岂不是在影射天子?

天子不会想马桢是就事论事,只会认为他在指着和尚骂秃驴。

不杀他杀谁?

朝中的明白人不少,心中都十分清楚,马桢是绝对活不成的,继续闹,被下狱的会更多。

今上不是皇太孙,不会因为是文人就网开一面。相反,酷类太祖高皇帝。和这样的天子对着干,明显就是在找死。

朝廷中的大事多会刊登在邸报上,此事自然也不例外。

读完邸报,孟清和脑中升起了和杨士奇一样的念头,马桢死定了,谁也救不了他。

永乐大帝彪悍了一辈子,但他也有弱点,更有忌讳。

哪怕在史书上写一万句老爹是如何喜欢自己,不喜欢皇太子和皇太孙,洪武帝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都是不争的事实,而他的皇位却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

皇位来源不正,就是扎在朱棣心头的一根刺。

谁敢碰,都只有死路一条。

马桢冤枉吗?或许。

但就现实来看,敢上这样的奏疏,足以证明他脑袋上有坑,躲过了这次,早晚也躲不开脖子上的一刀。

这封奏疏何止是触怒了朱棣,完全是将皇帝一家都得罪了。

朱高炽会怀疑他陷害自己,拐弯抹角在来爹跟前给自己上眼药。毕竟老爹准许两个弟弟就藩,大展拳脚,自己却困守京城,一点不满没有,那是笑话。

推书 20234-07-29 :穿越异世之崛起+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