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清(卷三 穿越)——花信风

作者:花信风  录入:12-07

胤礽心头自然也是恼火,这英国人还真当除了他欧洲是文明人其他的都是野蛮世界来的了。只是康熙大怒之下却是想要海禁,这可不成。这里的人不当海禁一回事,甚至不少臣子还鼓着劲儿的撺掇皇帝行海禁,他却知道将来的世界,准确说现在的世界,海军将会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起到什么样的决定性作用。

英国人那边好办,他们虽然自称是绅士风度,却从来都是只认一个“利”字的,只是这边康熙自觉大大被冒犯了,却是不肯松口了。

这就是今日才发生的事,胤礽现在就正为这件事为难。

弘晳也垮下脸,“这个……”

“算了,你先下去吧。此事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露出风来,你要是有心,仔细想想办法就是。”

“嗯,阿玛万安,儿子下去了。”

弘晳皱着眉下去了,一直到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他才突然反应过来,阿玛说这事一时半会儿还不会走了风声,也就是说这事是才发生的,根本就不是他想要问的事!

他被阿玛给骗了!

94.送别使臣

弘晳到底还是将自己出塞这几个月猎来的皮子都送到了他十六叔的手里。

倒不是他甘心给胤禄送皮子,而是胤礽那边,自从他第一次开口探问之后,胤礽就恢复了往常的样子,再也没有露出半点情绪不稳的痕迹。

如此,纵然弘晳满心疑问也是不好开口了——他毕竟是受着这个时空的君父观念影响长大的人,心中天然存着对胤礽的敬爱,面对着长辈的这种明显属于隐秘级别的心事,他还是没有胆气直面询问。

好在出于某种难言的心思,弘晳最近两年随扈出巡围猎时候都在学习模仿胤礽打兔子的习惯。于是这次出塞,他除了少数几张珍贵的狐狸皮子和貂皮之外,其他的十张里倒有九张都是兔皮,于是十六也不算赚到。

弘晳心理平衡了。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皇帝率领着一众皇子皇孙以及大臣还有英国使团回到了京城。回京的第一次大朝会上,皇帝垂询众臣与英吉利人通商之事,满朝大臣属意皆可。

散朝后,皇帝单独留下太子,“你就那么看重英吉利人?非要与他们通商不可?”

“皇阿玛,”胤礽盘腿坐在康熙对面,双目一点不避的迎着康熙的视线,“儿臣看重的从来不是英吉利人,而是南洋。”

“南洋?”

“正是!”胤礽一脸坦然的看向康熙,语气淡然坚定,“南洋诸岛乃是我国门户之地,如今却为英吉利法兰西西洋诸国占有,实在于我国大不利。他日若是战事爆发,我大清岂不是连个缓冲的地方都没有?况且南洋诸国本为我大清属国,我国身为宗主国,若是任由自己属国流落在外由他人欺凌,岂不有损我天朝名声?”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胤礽也有些口渴,再加上刚刚从朝堂上退回来,肚子已经有两个多时辰未进东西了,于是捧起面前的茶杯喝了半口。

康熙也不催他,静静的看着他喝茶,等待他继续。

“而且,那英吉利人,不,不止是英吉利人,所有的西洋国家,他们觊觎我大清已经很久了。别的不说,单是那澳门,本为我天朝领土,前朝皇帝大意,竟准许葡萄牙人租借,致使好好的国土落入他人之手。如今他们虽然还向朝廷缴纳租金,但是澳门土地却俨然已成另一国。幸而我朝国力强盛,不然,又是另一个印度了!”

康熙脸色马上变了,印度的事情,他之前或许不知道,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准确说自从英吉利使臣到达之后,关于南洋的各种消息就不断地送到他的面前,所以最近印度是个什么形式他也很清楚。

想到之前英吉利使臣提出的租借香港的请求,康熙脸色简直可以拧出墨汁了。

“南洋远可辖制东西两方海上往来,近可护卫我大清疆域。一旦强敌自海上来,还可以为缓冲,免使战火波及我国本土。再者,如今人口兹繁,虽说眼下还好,但是再过百年,只恐怕我国再无可供开垦之地了。”

康熙悚然,思考良久,叹道:“罢了,此事我不再管,南洋之事,以后就交由你做主吧。”

皇帝虽说说了以后南洋之事都由胤礽做主,他不会再插手,但是胤礽可没敢忘记本尊的教训。当初康熙可是说了要禅让的,可是后来呢?本尊就是太把皇帝的话当一回事了,尤其是那种爱护自己的话。

于是胤礽照旧每日跟康熙请示,凡事都务必跟康熙报备,早晚请安之类的也更加殷勤,与英吉利使团谈判的每一点儿进展都要一一报说,甚至没有进展也会通报一声。如此,康熙嘴里说着胤礽琐碎、没事找事,但是看胤礽的眼光,却是一日比一日柔和。

到了十一月,与英吉利通商的谈判终于完成了,大清准许英吉利在北京成立一个暂时的办事处。至于是否成立使馆,必须等到大清这边的使者前往伦敦见过英女王之后再说。

在原本的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四通商口岸外,大清决定增开厦门、福州、镇江、烟台四处口岸,同时拒绝了英吉利人关于在八个通商口岸派遣领事的要求。

而为了在这一点儿上表示补偿,主持此次谈判的太子同意授予英吉利东印度公司以中国武夷山顶级茶叶大红袍在欧洲的专营权,并答应在同等条件下,所有中国商品优先卖给英国商人。

相对的,英吉利方使臣则同意放弃鸦片作为日用品的生意买卖,答应不再向中国销售鸦片(哪怕作为药物)以及其深加工成品。

双方以满汉英三种文字签下通商友好条约。

条约既成,英吉利人的目的已经达到,刚好又是一年信风将起的时候,马格尔尼便上表与皇帝辞行,而后太子亲自将使臣送出东郊外。

“太子殿下,您那东方式的智慧,实在是太狡猾了。”马格尔尼头上戴着礼帽、手中拄着手杖,一副标准的英伦绅士模样,完全不见前边一个月与胤礽争执时候那愤怒阴沉的模样,“我毫不怀疑,在不远的将来,您一定会成为这个国家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谢谢伯爵大人的称赞,”胤礽毫不脸红的接受了马格尔尼的赞美,“伯爵大人的绅士风度,也让我大开眼界。”

“如果殿下愿意到伦敦来,一定会更加眼界大开的。”

胤礽微微一笑,“真是可惜,我不能离开京城。我们的国家太大了,哪怕只是储君,我也不能轻易离开国家中枢。”

这话听得旁边等候出发的使团随从人员一阵酸气冲天。相对于他们的国家,这个大清,确实可以用“太大了”这个形容词。

马格尔尼依旧笑得优雅,“确实是太可惜了!不能见识到太子殿下过人的风采,实在是伦敦社交界的损失!”

“无妨,至少北京城里的老少爷们在伯爵大人这里长了一回见识。只可惜伯爵大人此去,京城将再难见到如伯爵般英伦风采了。”

“太子殿下盛赞,臣不胜荣幸。”

……

虽说条约已经签订,但是一番送别辞说下来,胤礽依然是机锋打尽,心神俱疲。

与英国使臣团同时离开的,还有以马齐为首的大清使团。与胤礽之前派出的半路子学习经商两用团不同,这一次是真正的大清官方代表,他们手持皇帝授予的使节,身负皇帝的圣命,主要任务是回访英吉利女王并与之商量互派大使以及留学生的事情。

马齐虽然是死忠老八,但是大事上倒也不是很糊涂,而且他又是在理藩院里理过事的,虽然理藩院里那些蒙古部落以及云贵西藏土司之类的事务与此番出使英国并不具备层次上的可比性,好歹算是个熟手。

因此,对于这个人担任使者,胤礽倒是比较放心。

至少,比阿灵阿那样两面倒的墙头草好。

望着天上飘飘忽忽的浮云,胤礽长舒一口气:老八,我虽然是个半路出家的哥哥,但是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兄长对你也可算是够意思了!

95.理还乱

“外边吵什么?”

刚刚回到毓庆宫的胤礽不悦的问身侧的宫人。好不容易送走了英国人,又打发了宗室里老跟自己作对的那些老家伙,康熙也正好领着一班不听话的弟弟往谒孝陵及暂安奉殿去了,为什么这宫里头还不能安静一会儿?

高三变素来极能揣测胤礽心思,况且处在他的位子上,最重要的就是随时注意主子的意向以随时调整自己来为主子提供最好的服侍,因此他走出门外,问了外边的小太监两句,然后折了回来,“爷,是钟粹宫来人求见。”顿了一下,又低声加了一句,“良妃娘娘不好了。”

良妃?

胤礽愣了一下,脑中慢慢浮现出年末乾清宫家宴上那个无意一眼瞥见的那个总是低着头沉默寡言的容颜憔悴却不减美貌的宫妃,以及她那偶尔瞥向老八的浓浓关爱中带着歉疚的眼神,心头不由微微一怔。

他虽然与老八争斗得不亦乐乎,但是对于那个沉默温良一心关爱自己儿子的女子,却没有什么恶感。当初被老八逼迫得急切的时候,他也曾经想过在宫里头对良妃下手从而给老八以心理上的打击,只是一想到那个乾清宫家宴上那个女子看向老八眼中的浓浓关爱,终于没忍心下手。

对于一个全心关爱自己儿子的母亲,胤礽心头的敬意,让他没法下那个命令。

只是没想到她这么快就不行了,胤礽在心头发出喟叹,为良妃,也为自己。

毕竟,虽然到目前为止的一切事实都还没有显露出康熙对那位良妃的特别宠爱,但是在目前自己一家独大的情况下,难保康熙不会趁此机会光明正大的出来扶持老八。

那样的话,自己的很多计划都要改变了。

所以,现在,他得先观望一阵康熙对老八的态度。

“爷。”石氏娉娉婷婷走了进来。

胤礽缓缓站起身,嘴角浅浅带出一丝笑意,“良妃母怎么了?”

石氏在胤礽面前站定,压低了声音道:“良妃娘娘薨逝了。”

胤礽怔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石氏口中“薨逝”是指良妃死了的意思,却也没有什么意外的感觉,毕竟从今年初良妃病重的时候他就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了,因此他只淡淡道:“什么时候的事?”

“申时三刻。”石氏显然也对这位良妃没什么特别感觉,在宫里头生活久了的人都是这样,不过她受命总理宫务,有些事情她必须过问罢了,“八弟随扈在外,还麻烦爷遣人通知一声。”

“知道了,”胤礽顿了下,看着石氏那略微期盼的眼神,终于还是补上了一句,“这几日就劳烦你了,记得保重自己。”

“妾身知道了。”石氏柔柔一笑,慢慢走了出去。

胤礽揉了揉额头,一边在心头揣测着此事传到康熙耳边后可能引起的反应,一边喊来高三变,让他取令牌出宫往八贝勒府通知良妃之事。

这个时候神武门早已经下钥了,不是他的东宫令牌,纵然有天大理由,也出不了宫。所以石氏才特的进来与他说这几句话,毕竟,若是平常时候,太子妃有的是办法派人出宫。

而做完了这些事,他又继续对着面前的书本下压着的一张帖子发呆。

虽然只露出一角,但还是很容易就看到那帖子上鲜明的大红色。

那是赵凤诏的喜帖。

赵凤诏要成亲了。

说起来,赵凤诏今年也已经是三十有一了。换在那些成亲较早的满人家庭,运气好的,这个年纪当祖父也不是没有可能。就是成亲相对晚一些的汉人家庭,也差不多都是儿女绕膝了。在这个年纪还能保持单身状态的,只有那些已经成亲却又死了妻子的鳏夫才能做到。而且,就算是后边这种,他们的单身状态通常也不会保留太长时间,有的是人帮他们结束这种状态。

因此,赵凤诏这种年过而立却依旧不成亲的,可以算是这种世界里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成了他家人的一大块心病,坊间更是因此衍生出了不知多少流言。

赵家父兄为此算是操碎了心,但是按不住赵凤诏死不答应,赵申乔与赵熊诏又都是君子,做不来那种背着赵凤诏硬是定下一个然后来个生米煮成熟饭的事情,再则看赵凤诏那样子,他们也害怕随便定下来只会害了别人家的好女儿,于是也就由他去了,只赵家嫂子隔三岔五的问一次,也只是没事养成的一种习惯。

然而,就在大家都放弃了希望的时候,赵凤诏的态度却突然转变,竟然在某次赵家嫂子习惯性问起是否成家的问题的时候答应了。

于是,唯恐赵凤诏反应过来又突然拒绝的赵家父子马上以最快的速度相中了赵家在常州的世交之女,并当即定下了最近的一个日子,然后便有了现在送到胤礽面前的帖子。

胤礽自然是不知道这张帖子背后赵家父兄并赵家嫂子费了多少心血周折的。他现在只知道,这张帖子让他很不爽。

他自然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立场去要求赵凤诏不成亲,先不说他自己目前就有太子妃一人并侧福晋四人顺带庶福晋侍妾四五只,要再算上康熙时不时赐下的那些个未开吃的美貌宫女,零零总总的差不多十来个。拥有如此后宫的他,实在没有任何理由苛责女色上还算谨守本分的赵凤诏。

更何况,赵凤诏现在与他还没有什么关系呢!

或者君臣关系勉强可以算上,但是这一段关系,显然不足以支持他理直气壮的阻止赵凤诏成亲的事情。

从来没有哪个君会管着自己的臣不让成亲的吧?

当然,要改变这个情况,也不是没有办法。

胤礽不是傻子,也不是木头人。这三年来,赵凤诏暗藏在恭敬的言行下边的种种挑逗引诱,他并不是真是没有感觉到。甚至,他内心深处,对这样的情形,未必不是带着几分得意的烦恼着赵凤诏的追逐的。

所以,才会在赵凤诏决定成亲并对他冷落的时候这样恼怒。

只是这世上,没有人会愿意守着一份单相思过一辈子的吧?就是千古传颂的梁祝化蝶的爱情,祝英台在得不到梁山伯的回应之前,不是也打算接受其父的安排嫁给马文才?传说尚且如此,何况现实!

然而真要回应赵凤诏的感情,却不是胤礽所愿。

他乐于享受被赵凤诏用目光追逐的快意,但要真正陷入那种情感的泥沼,尤其是想到如果回应之后便要与一个与自己一样的男子肌肤相亲,胤礽就觉得不寒而栗。

一想着若是有朝一日,他与后殿的那些女人们施展的手段全部要用在一个男人身上,或者被另一个男子施用到自己身上,胤礽脸色更白了一层。

长长的叹了口气,自己能够到这个世界继续活着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何必贪求自己不该得的,胤礽伸出两根手指将帖子从书下夹着拉出来,再次看了一眼那上边的名字,慢慢闭上眼睛,丰州楼里与赵凤诏相识以来的种种在眼前流过,心头不由一暖,曾经有个人全心全意的念过他,也就罢了。

让高三变好生准备一份贺礼吧。

96.亲事

良妃的身后事极尽了她的位份上应得的哀荣。

在接到良妃薨逝的消息的时候,康熙当着众皇子以及近臣们的面,很是悲痛了一阵,甚至还坚持放弃了接下来的孝陵拜祭,架起銮驾当日就启程回京,只为了不错过良妃的小殓。

不管他的这番举动是真心还是假意,无论如何,满朝上下都接收到了皇帝对八贝勒之母良妃余情未了的讯息。

再加上回京之后皇帝将八阿哥带在身边几番温言抚慰以及之后亲自看顾病倒的八阿哥等种种举动,于是,朝廷上的有关八阿哥得回圣心将要东山再起的议论慢慢又传了开来。

对于这种传闻,胤禩自己作何想法暂时还不知道,只是听说八福晋的态度却不是很好,看来她倒是个难得的清楚的,只可惜城府也太浅了些,或者说脾气太直了些。

推书 20234-12-08 :重生之生活就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