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穿越 FZ 第四卷)——离尘乱

作者:离尘乱  录入:10-02

“那怎么行?殿下现在贵为太子,万金之躯,容不得半点闪失,属下……”

“好了,怎么才几年不见,你变得越来越啰嗦?叫你走就走,哪那么多废话?”朱高炽说完便朝靶场走了过去,边走还边扬声说道,“你别再跟着我啊,违抗太子的命令那也叫抗旨,你回去让厨房赶紧准备酒菜,我一会儿回去跟你喝酒。”

祁安原本还想说什么,可一听他连“抗旨”两个字都搬出来了,想着再说什么也没用。而且这里他虽然已经有几年没有回来,但总归是他自己的家,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于是便放心的转身离开了。

朱高炽走到靶场中央,感觉那风愈发大了起来,风中还夹杂着一些细小的尘沙和枯草,打在脸上有轻微的疼痛感。

耳边突然传来朱棣的声音,他说:“去吧。记住,一定要比父王强,否则,就不配做我朱棣的儿子。”

然后,他看见朱棣将手中沉重的弓箭递给了他,他伸手接过,感觉那弓弩似有千金重。

那场射箭的比试,朱棣故意射偏了一箭,为的,只是找一个留下他的理由。只是他不知道,如果那一次他没有射中十箭,朱棣会不会真的杀了他?如果朱棣杀了他,他是否会如同所有的电视小说里的情节一样,灵魂再次回到了现代,然后发现自己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可历史无法假设,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他射中了十箭,成功的留了下来,成为了燕王的儿子,成为历史上的朱高炽。那个本应该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沈皓宸,从此真正的成为了历史。

朱高炽叹口气,靶场上的风已经明显小了下去。

仰头看天,灿烂的阳光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被厚重的云层遮了去,太阳的光辉从云层皲裂的缝隙之中照射下来,丝丝缕缕的光线将云层撕开,光影分明的天空,像极了刚刚开采出来,还未经打磨的墨玉。

看来前夜骡子岭的风雪,今晚会在北平降临。

朱高炽低头看了看在自己胸前被风吹乱的发丝,不由想到昨日跟朱棣去的那个地方。

那是深藏在骡子岭深处的一个山谷,四周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除了那道自然山石形成的偌大山门,再无出路。

而让人惊奇的是,谷内不知道是什么地貌,竟然在寒冬腊月,外面风雪肆虐的季节依然能够保持温暖如春,花草繁茂。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更不知道朱棣为什么要一大早的把他从床上拉起来,带他去那个地方。他只记得两人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找到那个山谷的入口。

一进山门,便能看到正前方那棵葱郁的大树,据目测,大概得要五六个人才能环抱得过来。

朱高炽咂舌不已,这么大的老树,怕是要好几百年的时间才能长得出来。

走进了,才看到那庞大的树杆之上,竟然缠了一条足有手臂粗的青藤。青藤的叶子跟老树的叶子有几分相似,只是小了一些,随着和风轻轻晃动,仿佛是见到有人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

朱高炽伸手抚摸那条藤,那藤的枝蔓竟然像是有生命一般瞬间就缠上了他的手臂。顿时一股异样的气流瞬间从那手臂蔓延全身,他一惊,赶紧把那缠着自己的藤蔓甩开,退后了两步再顺着那藤蔓往下看,才发现那老树的根须都已经和藤蔓互相缠绕纠结成了一体,分不清楚到底哪个是树,哪个是藤。

朱棣后来告诉他,这藤和树是一种很特别的植物,叫做合衾,树和藤其实是一体的,据说是上古时期两位相爱的仙人幻化而成。藤缠树,树缠藤,生生世世都不会分开。如果有一天树枯了,藤一定也会很快枯死,而如果是藤先枯死,树也绝对不会独活。

而传说,见到合衾树的恋人,会得到这对仙人的保佑,永远不会分离。

而古籍中所记载的合衾树,一定是在盘龙踞凤的福地才能生长,而这样的地方,一向是夫妻合葬的绝佳陵址。

朱棣拉着朱高炽的手在那棵合衾树下跪倒,然后从靴子里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来,毫不犹豫的便割下了自己的一捋发丝。

朱高炽不解的看着他:“你要干嘛?”

朱棣笑眯眯的答道:“拜天地。”

“啥?”朱高炽顿时被雷了个里嫩外焦,差点儿一个重心不稳栽到地上去,“都一把年纪了,还拜什么天地?你别闹了,再闹我揍你啊!”说完就要起身。

朱棣一把把他拉回来,伸手敏捷的抓住他的头发就是一刀,顺利的将他的发丝割了下来:“不拜天地咱们怎么能算夫妻?不算夫妻咱们以后怎么能葬在一处?你小子难不成等老子归天了,要另外找人?”

朱高炽听得嘴角抽搐不已。

朱棣见他不语,自动以为他是默认了,于是很欢乐的丢下匕首将两人的头发打成结:“这才叫结发,懂不?你小子发什么愣,赶紧挖个坑,把我们埋起来。”

“哈?”朱高炽震惊了,就算是做了结发夫妻,也没必要兴奋到要自个儿把自个儿活埋了吧?

“不,是把我们的头发埋起来。”朱棣看到朱高炽的目光,惊觉自己说错话,赶紧改了口。

朱高炽再次无语,捡起匕首开始挖坑,然后在朱棣的坚持下,两人一起把那打成死结的发丝埋进了土里。

拜天地的时候,朱棣说“炽儿,父皇百年之后,在此地等你。”

“炽儿,父皇百年之后,在此地等你。”

朱棣的话顺着风再次传入朱高炽的耳膜,朱高炽的眼眶渐渐湿润起来。他穿越六百年的时空来到这里与他相遇,为的,不过就是他这句话而已。

生同衾,死同穴。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誓言更加让人感动呢?

“炽儿。”

朱棣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朱高炽转过身,看到朱棣正一脸焦急的朝他跑过来:“你小子怎么一声不吭的跑到这里来了?找你半天了。”

“父皇找我有事?”朱高炽不紧不慢的看他,实在不想告诉他,自己特喜欢看他因为找不到自己而紧张的样子。

“找你当然有事。”朱棣献宝似的将手中的东西在他面前晃了晃,“给你看样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

朱棣没有答话,径直将那东西放到他的手上,自己捏着另外一头,缓缓将那东西铺展了开来。

随着木轴的滚动,一副气势恢弘的宫城画卷缓缓在朱高炽面前呈现出来。

他震惊的看着朱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东西,北京紫禁城的原始图纸,竟然就这么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之中。

第一百零六章:永乐大帝(上)

去过北京的人几乎都会被紫禁城的气势所折服,而鲜少有人知道在数百年前的应天,有着一座跟北京紫禁城一模一样的宫城。而北京的紫禁城,其实完全是按照应天的宫城格局所建造的。

图纸中最为突出的是那条贯穿整个皇城的中轴线,中轴线上有三座大殿,分别是奉天、华盖和谨身殿,连名称都跟应天的紫禁城没有区别。而这三座大殿和建筑下面铺就的石阶,在图纸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形成了一个“土”字。

明朝时期的中国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那个时候农业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又正好是建立在土地和百姓之上的,所以这个皇宫构成的“土”字就寓意着拥有天下。

整个建设的起点,叫做承天门,它的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如同两只明亮的眼睛。承天门后,是端门,午门,向后延伸而去,出了御花园、玄武门,直通钟鼓楼,再向德胜门,形成一个长条形建筑群,组合起来就是一条横空而过的巨龙。

这条龙的西面,由后海、北海、中海和南海组成了另外一条水龙,龙头都对着一个地方,那便是整个紫禁城的正前方——正阳门。正阳门的瓮城是一个圆形的建筑,就好比一个火球。

如此一来,那条横卧的巨龙和西面这条水龙就形成了二龙戏珠的阵势。

而这样的格局,如果不是看到原始的图纸,是很难看得出其中的玄机的。

而且道衍竟然将整组宫殿建筑所用的什么砖瓦,什么规格,什么材料都一一注明出来,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只是看着这副图纸,他就已经能够想象出建成后的紫禁城是何等的壮观雄伟,金碧辉煌。红墙黄瓦,画栋雕梁,殿宇楼台,高低错落,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

这座城池,不仅宫殿重重,楼阁栉比,并围以10米多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连哪个地方该安排多少的哨岗守卫,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设计的巧妙和角度,用心和精致,足以上所有时代的设计师汗颜。

朱高炽看着那副图纸,简直是叹为观止,张着嘴巴半天没有合拢。

扬起头时,朱棣正一脸得瑟的看着他:“如何?”

“好,真是太好了。”朱高炽除了说好,再也说不出任何形容词来。因为再花俏的形容词,在这副图纸面前,也形容不出一丝半点儿的气势来。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缓缓收好图纸,站在他旁边,看着风起云涌的天际,深深吐出口气:“炽儿,此城建好之际,就是父皇迁都之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父皇不会对天下百姓食言。”

“我相信你。”朱高炽伸手握住他的手,微微用力,以行动告诉他,无论发生任何事,无论迁都有多大的阻碍,他都一定会站在他身边。

朱棣没有说话,只是转过头,与朱高炽相视而笑,将他揽入怀中,紧紧相拥。

天边翻滚的乌云被疾风吹散开来,灿烂的阳光终于冲破云层的阻碍,万道金光在顷刻之间铺洒开来,替靶场之上相拥的两人,镀上一层金属的鎏光,如同一尊完美的塑像,直到地老天荒。

几天后,朱棣和朱高炽回到了应天,而北平紫禁城的建设也紧锣密鼓的开始动工。

道衍跟他们一起回到宫中,负责修书的工程。

同时,朱棣也开始与朱高炽及一众大将商量,出兵安南的事务。

说到这个安南,那也真是让朱棣头疼的一个问题。从他登基到现在,就没有一个时候消停过。

安南在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位时期,已经是大明朝廷南边的一个附属小国,原本的国王姓陈,但国家的大权却被一个姓黎的大臣掌握在手中。后来朱允炆当了皇帝,表现得太过羸弱,那个黎姓大臣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竟然公然发动政变,将国王设计害死,杀了陈氏王族,自拥为王,改了国名为大虞,自己也改姓了胡。

他要当国王,按照规矩得向大明朝廷请示,可那个时候朱棣的“靖难之役”打得正不可开交,朱允炆根本没那心思管他,他当国王的事就这么搁置了下来。直到朱棣靖难成功,登基称帝,他又上书请求封他为王的事情。

朱棣也不了解是怎么回事,他只知道之前的国王是姓陈的,突然冒出来个姓胡的,他也有点怀疑。于是派了礼部的官员去查,可安南已经北胡氏掌控了,自然查不出什么结果来。更何况,陈氏皇族已经死了好几年,安南的百姓也已经渐渐认可胡氏当国王了。朱棣那时候刚刚登基,想的是以安稳为主,也就顺水推舟做了个人情,让胡氏做了国王。

可前段时间,一个效忠安南前国王的旧臣乔装打扮成商人,逃到了应天,向朱棣说了现在的国王胡氏设计杀害国王的真相,并告诉朱棣,前太子陈天平在他的帮助下,逃过了胡氏的追杀,被他送到了老挝,如今已经成年,希望朱棣能够派兵安南,还陈氏王族一个公道。

朱棣一听,当然是怒不可遏,立刻答应帮陈氏讨回公道,并派人将陈天平和那个忠心耿耿的老臣送回安南。

一切安排妥当,朱棣才放心的带着朱高炽离开了皇宫去了北平。

可这次一回来,竟然听说陈天平和那个老臣在回安南的路上被人给劫杀了。不用说,幕后黑后肯定是那个胡姓国王。想想看他都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国王,怎么可能把王位交出来?可那白痴下手的时候竟然将朱棣派往同行的几名官员一起给杀了。

这一下朱棣真的是勃然大怒,商量的结果便是他不顾朱高炽的反对,即可派了张玉朱能两名帝国大将兵分两路出兵安南,一路强攻关隘,很快将胡姓国王父子两人生擒到京,亲自下令处决。

气是出了,朱棣也爽了,可后头的事就更难办了。朱高炽问他陈氏真的死光了,胡氏也没了,现在安南让谁做国王?

朱棣脑子一热,直接说道:“封什么国王?让他们再给老子来个政变吗?这些天安南国内的大臣不是都上书说要内属吗?我看不如就收了安南,设立一个新的布政使司,就叫交址,你觉得怎样?”

朱高炽看着他,半天没说话。等到他要说话的时候,朱棣已经拟好旨了。把他气得哇哇大叫:“你还让不让人提意见了?”

朱棣一脸无辜的说:“你半天不说话,朕还以为你是同意了。”

朱高炽直接摔门就走了,而安南从此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内属行政地区。

可尽管内属的意思是安南国内的大臣们提出来的,但从一个独立的国家变成了别人的属地,安南国内还是有大部分人接受不了。于是,安静了不到一年,又出了各种各样麻烦的事情。朱棣实在没办法,问谁愿意去云南镇守整个南部。

朱能拖着张玉一个劲儿的往后躲,意思是“皇上你可千万别找我们,我们还想过两天安生日子”。

朱棣都懒得理他。

后来沐晟自动请缨,表示愿意前去。朱能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说:“老沐你没事儿吧?云南可是个不毛之地,交址又那么难搞,你别自找苦吃。”

沐晟笑笑没答他的话,只是告诉朱棣,他愿意前去,但有一个条件,沐昂得跟他一起去。

可是沐晟跟随朱棣起兵,多年来一直是自己的左右手,就这么离开了,还真是有点舍不得。连他自己都忍不住让沐晟再考虑考虑。后来还是朱高炽说他不解风情,明明是沐昂那臭小子想跟老哥过二人世界,所以撺掇沐晟来说他愿意去云南的。

朱棣一听是这个原因,当即哈哈大笑起来,立刻就同意了。而南方的军务在沐晟沐昂的镇守下,总算是安稳下来。

永乐五年,道衍和两千多名修书的官员,终于完成了所有图书的归类编纂。此书按照朱棣的意思,不仅囊括了那些自诩清高的文人们想要的经史子集百家之说,天文地理阴阳之学,还包含了医、卜、僧、道、戏剧、小说,甚至民间各种技艺方面的内容。继承了历史上历代帝王的传统,总汇了历代所有的着作,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

书修好的时候,解缙给这书取了个名字,叫做“文献大成”,朱棣不满意,道衍又说应该叫“今古大全”,朱棣还是不满意,因为如此浩瀚的一部百科全书,已经不是什么大全、大成所能相比的了。

后来朱棣去问朱高炽有什么意见,朱高炽告诉他:“咱们的年号是永乐,自然叫永乐大典。”

朱棣一听,直说他们心有灵犀,因为他想的也是这个名字。

朱高炽在心里汗了一下,想着我本来就是借用了你取的名字而已。这部书在历史上不就叫永乐大典么?

同年九月初,郑和的船队经过两年的远航跋涉,终于返航回到了大明。朱棣、朱高炽亲自出城迎接。与郑和一同回来的,还有数十位前来朝拜的各国使节。大明朝廷的威名也随着郑和的远航而远播四海。

九月末,郑和经过不到一月的修整,再次出海远航。

永乐七年,北蒙鞑靼和瓦刺两大部落联手,进犯大明边境。朱棣首次正式以君王的身份北巡回到北平。并再次通过反间计劝降了瓦刺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以此分裂鞑靼和瓦刺的联军。并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派重兵守卫边防,并派了使者前去鞑靼谈判讲和,给足了北蒙面子。

推书 20234-10-03 :习惯在一起——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