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活下去 上+番外——微云烟波

作者:微云烟波  录入:05-06

建造安全基地的事情也拖了下来,一开始的打算也要推翻重来,总不能刚刚把基地建起来,没几天就被天灾给祸害没了吧!

说句实话,习惯了工业时代的人,没了各种高科技工具,便几乎废掉了大半,长江流域再次出现了重大的洪灾,而之前的各项

水利设施压根没能起到应该有的作用,有的地方是本来就不是那么牢靠,还有的却是没有扛得住之前乱七八糟的灾害的侵蚀,

因此,搞到最后,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能够扛得住百年不遇洪灾的水利工程连第一波洪峰都没有抗得过去,就一溃千里。

华中那边的安全区自然要组织抗洪,然而,抗洪不是靠嘴皮子就能搞定。如今是要什么没什么,没有足够的炸药,他们连石头

都开采不出来,各种物资紧缺,不说没有足够的船,就算有船,难道开船不需要动力吗?现在还有几个人知道怎么才能手动划

船啊,何况在汹涌的洪水中,普通的船连一个浪头都避不过去。

即便安全基地距离江边还有挺远一段距离,但是为了取水方便,安全基地就建造在长江的一条支流附近,因此,洪水来袭之后

,安全基地就被泡在了大水中,之前仓促建造的那些房屋显然没有时间进行什么质量体系认证,可想而知质量如何,自然没有

抗得过几波洪峰,最终,整个安全基地的人不得不连夜转移到了附近的山上,中途损失了多少人和物资就不用多说了。

再加上安全基地或许比起别的地方,医疗条件要好一些,不过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多,医药不够,加上特权阶级的存在,自然要

做出牺牲的还是底下的人,安全基地那边人多,干活的时候自然是人越多越好,可是灾后的疫情,人越多,只有越麻烦的道理

。还有个心理因素在里面,原本以为安全的地方不安全了,房子被冲垮了,之前辛辛苦苦种的地也变成了一片汪洋,基地也没

有什么余粮了,别说医药了,就是干净的水都要限量发放了,耳边又总是听说,又死了多少多少人,心理不崩溃就是好事了!

因而,即使顺利转移,没有死在洪水中,在等待洪水退去,进行重建的那一段时间里,安全基地又迎来了一次大幅度减员。

那边的安全基地出一大堆问题,自然计划要重新调整,不管怎么样,无论如何,安全基地不能设置在不安全的地方了,东南沿

海地区固然土壤肥沃,大海也能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不过,大海能提供的最重要的资源海盐并不是中国食用盐的大头,中国

一直以来吃的盐多半是矿物盐,因此,在得知了东南沿海这边被台风祸害得不轻之后,高层自然要仔细考虑。当然,还有一个

原因就是东南地区这些年开发过度,说实话农田并不多,如今基础工业又遭到了打击,化肥的产量自然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毕竟,没有足够的机器,没有足够的原材料,除非你是神仙,要不然什么东西都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啊!因而,想要满足

基地的需求,自然需要大量的耕地,毕竟,粮食产量高,意味着对地力的消耗大,没有足够的肥料,或许一开始看不出什么影

响来,很快粮食产量就会下降,哪怕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中国人口骤减了近一半呢,那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会儿各国什么高新科技,核武器之类的,那都不顶用,没有卫星制导,没有足够的能源,重工业轻工业都受到了影响,你倒

是想要转嫁风险呢,你有这个能耐吗?也就是说,各国这会儿被老天爷强行拉回到了一个水平线上,大家都坚信,困难只是暂

时的,只看谁能够更快地恢复国力,原本视为负担的人口如今却成了最紧要的资源,毕竟,没有机器的辅助,干什么都需要人

国家之所以坚持要建立安全基地,也是为了将如今散落在各地的人口集中起来,进行重建工作。可以预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

间里面,都用不着担心人口增长问题了,这种时候,还有几个人敢怀孕啊,自己都养不活了,再生孩子,那简直是谋杀!因此

,国家建立安全基地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人口损耗的问题,要不然,一个不安全的基地,谁还肯过来啊!

陈瑾他们再次听到安全基地传言的时候已经是二个多月之后了,据说国家派遣了先头部队选定了地方,开始建造一些基础设施

了。安全基地的所在地离他们这边很有一段距离,甚至隔了一条江,新乡这边在长江北边,而安全基地却在长江南边,而且还

隔了很远,这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当然,还有很多人非常失望。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虽说新乡这边是农村,但是原本混得比较好,转成了非农户口,又搬迁到了镇上甚至是城里的人也很多,

没有了土地,这些原本过得很光鲜,在亲朋好友面前都很有面子的人在这样的境地下,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极大的落差,他们想

要活下去,就要去恳求原本他们压根瞧不起的所谓乡下人,寄人篱下,干很多的活,只能得到勉强果腹的食物,这还是厚道一

点的人家。若是遇到刻薄的人,对这样上门想要吃白食的,恨不得大扫把把人打出去。

更有一些人,为了活下去,干脆组织了起来,坑蒙拐骗偷,几乎无所不为,虽说一开始他们得手了,不过越往后,人们的警惕

心越强,这些人的日子也就更加不好过。

这些没有自己的土地,勉强度过了这艰难的两年的人,在听到了安全基地的消息之后,都有了一些希望,毕竟,安全基地并没

有说进入有什么要求,而且他们也听说了,安全基地那边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要建设基地,要开垦农田,据说还要建立工厂,

虽说要卖力气,不过,基地那边总不会让人饿死,总比在这边半死不活,朝不保夕来得好吧!有心人开始打听起安全基地的事

情,想要知道安全基地到底在什么地方,他们开始做准备,打算投奔过去,好歹也是条生路,到了这种时候,也没有那么多好

计较的事情了。

不等他们打听到消息,新建的华东安全基地也出招了,时隔两年,陈瑾再次见到了飞机,不是那种大型的客机,也不是之前经

常看到的那种直升飞机,倒是那种经常在美国电影里面看见的那种比较简陋的,好像只能乘坐一两个人的小型飞机,还是比较

原始的那种双层机翼,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比较飞机小一点的话,起码省油。

一架小型飞机在空中盘旋了一圈,遇到村庄乡镇的时候,从飞机上往下洒下了一大堆的传单,小河村这边自然也收到了,陈瑾

从地上捡起一张,看了看,这传单很简陋,就是那种普通的黑白印刷纸,上面有一副简单的地图,标注着安全基地的位置,另

外,还有一些关于安全基地的基本介绍,上面许诺前往安全基地的人们会按照年龄段,每日可以领到口粮,参与到劳动中,按

照表现,分发生活物资等等。陈瑾随便扫视了两眼,便将传单团成一团,扔到了炉灶那边,回头用来引火。

而本来就有意前往安全基地的人看到了这个,也不再犹豫了,他们将不能带走的家当都跟人折成了粮食,然后便带着家人还有

粮食,通过各种手段,跟认识的人一起,结伴上路了。

第四十三章

因为安全基地的事情,原本镇上还有不少人住着,如今是几乎看不见什么人了,村民们也没有吃亏,那些人都觉得很多东西去

了基地之后都有,因此,笨重一点的东西不好带的东西几乎全部给处理了。

那阵子,陈瑾他们着实淘换了不少好东西,旧家具、旧衣服、被子什么的就不说了,锅碗瓢盆也淘了不少,甚至还淘到了一架

老式的踏板缝纫机,这可是好东西。而这些甚至换不到等重的粮食,那些急于离开,在冬天来临之前到达安全基地的人为了换

取到足够的粮食,也只能将这些东西贱卖。这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东西质量很有保证,而且看起来也保存的很好,甚至没有

一点铁锈。

当然,村民们或多或少也换了一些东西,衣服什么的是要换的,如今没有地方买了,以后坏掉了,总不能没有换的,还有孩子

的衣服,孩子穿衣服本来就费,而且本来就是用大人的衣服改的,更容易坏,因此还不如多换点放家里,无论是要改,还是要

缝缝补补,都用得上。最受欢迎的是各种毛衣毛裤,拆下来回去自己打,天冷下来就用得上。

而近乎废弃的镇子最终也差不多没了,人们拆下了镇子上能用的东西,包括了没人住的房子上的门窗、水管、钢筋乃至电线,

甚至是砖瓦,用三轮车、板车、小推车往家运,更有一些担心没办法安全到达安全基地,因此没有跟着离开的人干脆直接就在

镇子上能找到的空地上种起了土豆红薯,原本就有人在那些用于绿化的花坛中种些青菜小葱什么的,如今自然成了留下来的人

的所有物,甚至为了一小把葱,他们都能大打出手,镇上很是混乱了一段时间。

因为在农村里面没有地或者地比较少,很多人开始拿着各种工具,将本来就不怎么结实的水泥路面给刨开,露出下面的泥土来

,整理出来,以前扔点垃圾,大家都要叫骂一阵,如今他们也不觉得脏臭了,直接就翻了地,将能够收集到的粪肥都倒到了这

些新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打算来年就用来种地。一些还算完整的房子被他们鼓捣成了暖房,从地里面运了大批的泥土,铺在地

上,在里面种上各种东西,虽说房子里面缺少阳光,但是对土豆什么的,并没有太多的影响。若是注意保暖,到了冬天,他们

甚至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

这很显然启发了村民们,村民们多半是在大棚里面干过活的,自然知道其中的一些门道,各自更是抓紧了时间,到镇子上捡了

一些砖头瓦片回来,虽说多半是碎的,不过,盖个暖棚罢了,就算用一年就塌掉,回头再盖起来也不费事,这会儿正好也没什

么事情,自然大家都开始热火朝天盖起了暖棚,陈瑾自然也跟风,在院子里面盖了个暖棚,里面直接放了两个淘回来的货架,

在货架上摆放了些装满了泥土的塑料盆、破了的搪瓷盆什么的,然后种上了一些小青菜蒜苗之类的植株比较矮的蔬菜,不过是

聊胜于无罢了。

忙活了一阵子,便到了收获的时节,收成并不怎么好,这边的玉米品种并非最好的,不过亩产一般也能达到八百多公斤,当然

,这是在条件好的情况下,有足够的肥料,没有什么病虫灾害。

事实上,玉米是极耗地力的作物,没有足够的肥料,自然长不好,而且如今也没有农药什么的,但看玉米秸秆都是甜的,就知

道这玩意很招惹虫子,也容易得一些病,没有农药,这些问题都不好处理。

科技将人类惯坏了,同样,科技的发展在导致了某些物种灭绝的同时,也促进了一些物种疯狂的进化,不说进化速度足以叫科

学家瞠目结舌的细菌病毒,单说一些人类一直在对抗的害虫,随着农药的使用,它们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如今没有农药了,更

是大肆地繁衍起来。因此红薯和土豆的收成也不如去年,明显小了很多,而且很多都有被地里的虫子啃坏了的痕迹,这样的红

薯,自然不耐储藏,只能用来做红薯粉或者是干脆切开来晒干,当然,这样做出来的红薯粉或者是红薯干自然味道不会太好,

可是到了这种时候,谁会注意口味问题呢!

大家都忧心忡忡,心里琢磨着若是冬天跟去年一样,麦子肯定是种不起来的,还不如先不种东西了,好好施点肥,深耕一下,

蓄养一下地力。按理说,这样的地应该种点豆子什么的,但是豆子的产量不高,也不怎么容易消化,因此当做粮食吃,那是不

行的,种上个半亩地,用来吃青豆,榨油,或者是自家磨点豆浆,点上一些豆腐,捂上点豆芽,那是可以的,可是真要当做粮

食来种,那就有问题了,归根结底,还是地太少了,要是人均耕地再多个一半,大家就能下定决心进行轮作了。问题是耕地不

足,大家还能怎么办呢?这边能够开发的土地资源早就开发得差不多了,想要开荒都没地开去。

无论收获多少,事情还是要做的,完好的红薯和土豆要藏在地窖里面,其余的不怎么好的也要尽快处理,该洗洗干净切片的要

切片,该磨粉的也要磨粉。地里面既然出现了害虫,自然要注意,不管怎么样,起码要深耕,正好趁着冬天的时候,将虫卵翻

出来,然后严寒的天气自然会将绝大部分虫卵消灭掉,不过这可是个大工程。没有拖拉机,只能靠人力,这实在很考验人的力

气。

在等待冬天来临的这段时间里面,大家都很忙,陈瑾他们再次跑了一趟海边,又换取了一批食盐回来。海边原本驻扎的驻军如

今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另外的人根据上面的命令,都去了安全基地那边驻防。留下的人日子算不上好过,他们手中的资源也有

限,虽说掌握着这边的盐场,但是如今除了跟周边的人交换粮食和物资之外,大半都要提供给安全基地,当然,安全基地也会

定期给他们送来一部分必需的物资,只是相比较而言,利润肯定比不上之前,因此,粮食交换食盐的兑换率又被抬高了一些,

四斤才能换到一斤粗盐,人们也没办法,只得认栽,总比直接从盐贩子手里换要来的便宜。

陈瑾和白靖跟几个驻军套了半天关系,希望他们能够帮着注意一些,是不是能够想办法找头牛,他们会用粮食来换。那些驻军

听说他们在村子里弄了暖棚种一些蔬菜之后,也希望他们下次过去的时候,带点放得住的蔬菜过去。虽说部队上物资还算充足

,饿不着他们,没有肉类,他们也能在海里面捕捞一些海鱼补充蛋白质,可是,绿色蔬菜却极为紧缺,毕竟海边上的地根本不

适合种植,他们想要补充一些必备的元素,只能通过原本储藏的一些维生素片,他们能够吃到的所谓蔬菜,根本就是海里面捞

到的海带紫菜,即使是这些,也不是经常吃得到的。

陈瑾代表村民跟那些驻军做了些口头上的约定,驻军会想办法留意他们所需要的一些资源,比如说他们会看看能不能从安全基

地弄到农药化肥之类的东西,而村民们也要尽力满足驻军的一些额外的需要,比如说,他们下次过来,可以帮他们带一些鸡鸭

猪肉,鸡蛋之类的也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加上一些新鲜的蔬菜,如果有这些,他们可以以优惠的价格向村民们提供食

盐,还有一些海制品。

村民们对海制品不在乎,让他们心动的还是农药化肥之类的东西,他们自然满口答应了下来,决定回去之后,让村里的人多养

些鸡鸭什么的,自家日子可以困难一点,不过,若是能弄到化肥农药,就能够保证下一年的粮食收获,如今紧巴一些,也是值

得的。

这边跟那些驻军磨着嘴皮子讨价还价的时候,村子里的人也闲不下来,已经有了两年严冬的经验,他们如今自然准备得更加充

分,火炕已经被折腾出来了,炕上还要铺上厚厚的棉花胎褥子,农村里的被子大多沉重,都是实打实的棉花胎,如今几乎没人

种棉花了,暂时也找不到会弹棉被的人,大家只能拆了被面,然后往里面再塞上一床棉胎缝好,多加几床棉被,虽然盖在身上

重一些,不过这样才不会将热乎气给漏出去,睡觉才暖和。

毛衣毛裤也要重新织,款式什么的都不用考虑了,那些所谓的流行款式看着中看,其实四面透风,穿身上不被冻着才怪,直接

都织得密密实实的,棉衣棉裤也要准备,以前买的那些什么羽绒服之类的,如今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还不如传统的棉衣保暖

就在大家还在忙着准备的时候,温度再次骤降,冬天来了!

推书 20234-01-28 :蓝天——速川ほ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