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生认为,自己贷款给他们,要是今年还发生了风雪灾害,导致不好收款,那就归为自己的错,是自己看走了眼,后面单位最多扣他的钱。无论如何,他们都可以度过目前的难关。
第二天他做好手续,跑去一家三口那里说明了情况。
一家人满脸惊喜,非常感谢他。
而邱生又是低下头:“其实本来我们信用办事处就该帮助你们,但是……”
他没有说下去,眼神就变了。因为他一向混沌的大脑仿佛触碰到了什么禁忌,令他浑身一冷,头皮发麻。
一家人没有察觉,还给他准备很多作物作为伴手礼。路上其他农户看见了,咯咯笑,说出了邱生听不懂的方言。
这些农户就是农场的雇佣工,一到下午就来帮手。她们原来跑到小镇的工厂打工,结果工厂倒了,她们只得回家务农了。
如果没有贷款,农场办不下去,他们也就没了工作,有人家里还有地,有人没有了,不知道怎么过活。
邱生了解了下情况,便匆匆回去了。
他这个决定已经是非常冒险,被上面知道免不了责罚,但他也知道他的上司从来不看这些东西。
回去路上他又忍不住咳嗽起来。
同时思考,坏账还少吗?
他们利用空子给自家亲朋好友的公司送钱,然后又以各种说法做成坏账,等同于直接拿钱走了。这些人真的是拿去办企业了吗,不,恐怕不是。
邱生从来不想这些,也不想想,但是此刻,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大脑。
他的视线穿过公交车的玻璃,他看到一座座高楼大厦。
是房产。
他想起很多人,包括李平安都在买房产。
“钱都去那里了呢。”
他回到信用办公处,重新审核昨天那人的资产。一般情况下,以那人质押的资产,他已经到了最高的举债,可是邱生有一定的权限。
“事情败露,我会被革职吧,可是我那时候还在乎吗。”
“死人还会在乎这些吗。”
他眼框青黑,面色憔悴的可怕。他本想今晚就过去找对方,可是他真的太累了。
精神上的压力还有病痛……
情节紧转,观众恍然发现这个“废物中年男人”变了。
他快死了,怎么反而活了?
人之将死,总得尝试不同的事情了吧……
沉重的剧情似乎随着他的转变开始明朗起来。
邱生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嘴里念着:“或许我在死前,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天,到了小饭馆,邱生发现饭馆还没有开门。
他没办法,只好在门口等着,但等到九点,仍然没有人开门,他到处一看,忽然心生不详的预感,一推门竟开了。
一双死白的脚在他面前晃着。一看就已经没了生息。
前几天才来找他借贷的男人上吊自杀了。
邱生的视线定住了,震惊、不解、后悔、自责……一大串情绪涌出,他顿时跪倒了,眼角湿润滚滚流出泪来。
小饭馆桌椅整洁,男人一直经营在这憋屈的地方,最终憋屈地死了。
他好像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
因为男人和他一样,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可惜经营不善,连续几年亏本,他已经负债不起更多。
即使暂时贷到钱又能怎么样,他还是照样过不下去。
他的死是因为他太窝囊。
该区的时代背景下,这并不是少数的案例。
可是邱生站在门口,他肯定是后悔的,肯定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快点过来。
他们还不到死的时候。
他们的生命还不到结束的时候。
至少他们没有像他那样,已经被写定了死期。
“邱生”的演技实属有点恐怖,他演的太活了。有些观众不忍直视。
邱生死死地盯着尸体,眼泪滚滚流下。
随后,警察来了。
他们没有问邱生太多话,很快就放走了邱生。
这些人的塑造太具时代特征,让人触目惊心。
邱生漫无目的地走着,又走回了那个公园。
观众以为他的人生至少要在死前明朗了,没想到故事再次把他踢回低谷。
有的观众很奇怪,可是他为什么要哭呢?就算看到死人,也不至于哭吧,也不是他的错。
不,不是这样的。
有的观众看出来了。
这个人为什么哭了。
因为他看见人好苦。
他知道自己苦,看别人也这么苦,所以他哭了。
他开了慈悲心。
接下来,观众注意到邱生的眼神变了。
如果说他以前的眼神麻木不仁,那么他现在的眼神便仿佛带着一层泪光。
邱生不再低头,正视了周围。
他高大的身躯一旦挺直,仿佛自带着一种威迫,无论他的脸色有多差,周围人都不敢轻易招惹他。
他一路走回家,视线定定地看着周围的事情,看过每一个擦身而过的人。
对于他的视线,人们或是感到厌恶,或是感到好奇。
看什么看?
疯了吗?
这一天开始,邱生说话态度也变了。
他开始拒绝父母,拒绝着周围的任何事。
他的母亲发怒了,父亲疑惑不解,都是觉得他老来疯了。
可是邱生不在意了。
他总是定睛望着高处,天天格外地关注新闻。
他那么关注新闻做什么?
邱生是一条线。
时代是一条线。
世界在变化,无比激烈地变化。
以前的邱生很少走出办公室,现在他经常走出来,甚至出差到更远的大城镇。他的工作只是个放贷的,但是“资金”对于任何行业都很重要。
他或是因为工作去做调查,或是借着职务去了解更多情况。经常一群人围着他讨论,好像他是什么多大的官。
他变得很沉着。
可能是因为半身踩进了棺材里。
活人怕的东西,他都不带怕了。
这种无所畏惧的死志尤其可怕。
信用办事处给人的印象从来都是一群狗眼看人低的人上人,冷漠无情,咄咄逼人,实际上也就那点工作量,邱生一个人都能顶得过整个办公室。
李平安:“他是怎么了,突然这么积极是做什么?”
有人说:“他不会是以为这样做可以升职吧?”
办公室顿时笑声一片。
不过,既然有人喜欢工作,那就给他工作啊。
一日,邱生突然敲了经理的门。
那是他顶头上司。
经理一看见是他,刹时一脸莫名。
可邱生开门见山就说:“我觉得我们的城镇可以办……”
他走进办公室,满口的经济发展策略。
你一个小员工,上哪学这么多乱七八糟,那是我们能管的事情吗?
经理怒了,当即呵斥他走。
可是邱生不放弃,还更大声了:“郝经理,以前隔壁区是……”
他举例了隔壁区的飞速发展,认为他们这里的地理位置优越,比隔壁区好上太多,大可引进外资办工厂,一定能实现经济腾飞。
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只要是读过初高中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那个时代呢?肯定没有吧。
这个人的想法居然这么超前吗?
可他只是一个信用办公处的小员工吧。
观众心想。
郝经理恼怒道:“胡说八道,我们这里的地理条件一牧一田一海才是最正确的!你说的这么大,你能决定什么?就凭你!”
邱生盯着郝经理,视线仿若凝固,虽然没说话,但意思太明显了。
“郝经理,我不是越俎代庖,但是也许我们真的可以转变一下策略,我经常跑去农田、牧场……去过很多地方,我知道农产品很重要,可是农产品不够让我们真正富裕起来。请您看一眼我写的方案书,这是我跟很多农户、个体商讨论出来的结果,请您和高层参考一下,倾听我们真实的声音。”
好大的胆子!
郝经理当着他的面撕碎了他提交的文件。
邱生仍是定定地望着郝经理。
郝经理气死了,忍不住派人赶他出去。
“发什么鬼疯,难道想让我带这个垃圾方案给上级看吗?”
“想让我死啊!”
办公室的人知道后,也是一波嘲笑。
不过,李平安的表情略微变化。
偶尔发疯还算正常,可是邱生这是图什么?
城镇经济发展关他们什么事吗?那都是大人物的事情。
这天,李平安约了邱生吃饭。
“你在想什么,那方案是认真的吗?”
邱生:“你也可以看看,我今天又改进了。”
说时,他又拿出一套文件。
李平安傻眼了,仿佛看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傻缺。
“你不会以为你能改变什么吧?”
“你先看看。”
李平安蛮不相信地翻了一翻。
这份计划书写的很外行,看得出来完全不是经济专业的人写的,但是思路却异常清晰,真的写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
电影用一段插入视频表现了这个朴素的方案。
可以预想到只要按着这份计划发展,他们的小城镇将会一举飞跃成世界级大都市。
且不评论计划的可行性,李平安震惊的是,邱生居然能有这么大的想法。
区域规划,那可是大人物的工作。关我们什么呢?你以为他们会在意我们吗?
李平安因为是煤老板的儿子,所以知道更多内幕。
李平安看了看周围,他们来的是一家大型饭店,来往的人很多,热闹非凡。李平安老实说了这一场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
表面是抽象的“供大于需”,实际是决策失败导致的系统性混乱,以及外部财阀连续袭击。
李平安:“这是一场经济战争,不是你我这种小人物能左右的。”
邱生盯着李平安良久,直问:“那我们就是炮灰吗。”
李平安面色变了:“你也不用说的这么难听,时代要发展,总有人要成为牺牲品。”
邱生:“只要路线正确,很多人都不用牺牲。”
李平安:“那是你太理想了。”
邱生视线转动,全片第三次的看向高楼大厦。
他的眼珠仿佛带着泪光,干皱的脸面像被郝经理揉烂的纸。
他说:“我不觉得。”
李平安愣了。
“只要经济好,很多人是可以活得更好的。”
“怎么也不至于……死啊。”
说着,邱生低下了视线。
他浑浑噩噩的一生,忽地在别人的死亡中惊醒了。
他被迫走进真实的世界、被迫看到活生生的人。
这些事物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刺激。
刺激中,他被迫活了。
所以,他觉得自己要做什么,可是一旦要做什么,总要搞定更高层,因为障碍总在上面。他跑了很多地方,跟很多人交谈过,其中包括海外的教授、破产的企业家、逃亡的官员,等等。
这段戏拍的很快很好,把故事推向了高潮。
你仿佛真的看见一个人的向上前进。
他走出憋屈的文件堆里,走到了农场牧场海低,从孤僻寡言,到积极交谈。
这个人“活”了之后,仿佛有一种巨大的能量在内爆发,让他不顾一切地向外行动。
邱生的学识有限,很大程度上理解不了专业人士说的话,但他记住了几个关键词。
而最后,讨论的人都看向了更高处,下面的混乱,无疑来自于上面。
所以邱生才写出了这个方案。
里面凝聚了太多人的期盼与智慧。
可是,李平安还是忍不住说:“你们能想的,上面肯定都想到了啊,还是别乱来了,乱也就乱这几年,迟早会变好的,迟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总有人是来不及的。”
“明明可以更快过上好日子,为什么非要推迟呢?”
邱生盯着李平安,亦是盯着观众。
那道视线仿佛洞穿了时空,刺激着屏幕外的所有人。
让人不禁心生联想,是否真的有过这些事情,真的有过这种小人物。
他有着超越时代的卓越见解,有着一双邱生般的犀利眼神。
可是他能怎么办?这个时代就是这么压抑,我们小人物就是这么一文不值,我们的观点再好也没有人听,也没有任何渠道告诉更上层的人,有的是人说我们无知愚蠢而自作多情,有的是人告诉我们天太高远我们参不透。
这段讨论刺中了太多观众,就连刚刚学了点政治的初中生都皱紧了眉头。
他们不仅担心邱生的命运,还担心起了整个城镇……乃至整个时代的命运!
邱生死死地盯着李平安。李平安不知是羞愤还是什么,忍不住撇开了视线。
“随便你吧。”
邱生站了起来,转头便走下了饭店。此刻正值晚餐时间,楼下餐桌的年轻客人洋溢青春活力。而又老又丑的邱生与他们擦身而过,在李平安视野里?蒊越走越远。
李平安真的不理解,一个小员工,怎么还关心起了城镇命运。
而接下来,邱生的做法变本加厉。
他一个小员工,带动农民写了大量的请愿书。
他一个小员工,带动工人静坐公园。
一天天的,他的想法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逐渐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信用办公处的高层知道之后,半是勃然大怒,要开除了这疯子,半是态度飘忽,觉得这疯子说的也不无道理。
“你看过他们的计划书吗?”
“没有,难道你看过?”
“看了点,想法还行,只是有点异想天开。”
“不过,他都把事情搞大了,我们也不好对付他吧,免得成为外区的把柄……”
“你就让他们成天在公园坐,他们能搞出什么事呢?”
“也是。”
办公室内一众的嘲笑声。而会议结束后,有个高层拿着计划书,视线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连一个小员工都知道了问题所在,可是他们呢。
时代浪潮在激烈翻涌,无数的鱼在水中溺死。
观众都替他们急了,这么好港口城镇,不抓住时代风口发展工业,还等个屁啊!
而邱生的脸色越来越差了。
死人相的他,现在几乎跟死人没有两样。
由于邱生经常来公园,公园的流浪汉都认识他了,那个曾经抢过他钱的流浪汉知道他的事迹,经常过来围观他。
有一次邱生遭不明人围着打,还是流浪汉带着几个人打跑的。
有些流浪汉是犯罪逃亡的恶人,有些流浪汉是破产没钱无家可归的窝囊废,他们是属于后者,但是好歹留着几分力气。
而邱生跟他们几乎没有对话,经常是看了一眼就背过身走了。
邱生已经是一颗脱轨的生命。
他就不可能再走回小员工的原路了,他也看不见路了。
一次,财务局副局长来到附近城市开记者会议,大致讨论区域发展方针。
财务局副局长是相当大的官员,周围几个城市的大人物都争相过去了。
当天,副局长回记者提问,碰见了身高异常高的男性记者。
该记者的问题极其犀利,问得副局长冷汗直冒,正想做眼色让人把他带下去,可是一想,这正是他政绩表现的关键时间,更高的人物看着呢,连个小小的记者会议都控制不住,恐怕会大大失分。
副局长于是顶着压力,竭尽所能地试图回答记者的问题。
然而,记者的问题太犀利了,说的极其详细,甚至不像提问,而是在阐述方案。
更奇怪的是,他的眼神异常沉静,带着一种触目惊心的洞见。
副局长不禁在众记者之中,正视了这个灰色外袍的男人。
一种不该在此时出现的热血冲动在副局长心中涌现,他竟与对方辩了起来。
戏剧的高潮在此发生。
邱生伪装的记者将副局长辨得哑口无言,记者会发生了大混乱,这可是一场直播啊!
副局长深深记住了邱生,要问他是哪里的记者,邱生却是递上了他们的那套计划书。
“来不及了,请您一定要看这份计划书。”
“我们修改了很多遍,把心里想的所有东西都写在上面了,请在决策前,看一眼我们真实的心声!”
“你到底是……”
副局长皱眉,这才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
这个人没有记者证,根本就不是记者!
该事件被以一场闹剧定性结束。
邱生因寻衅滋事被关在了冬天的拘留所三天。
出来后,他瘦骨嶙峋,已经完全没有人样。
他摇摇晃晃地,没有回家,最终走到公园,睡在了那条长椅上。
次日,新闻报道一名不知身份的流浪汉冻死在公园长椅上,后来尸体是被几个定居公园的流浪汉认出的身份,是一家信用办公处的基层员工。
他一生碌碌无为,但是这一年可能发了疯,干出不少大新闻,让公园的兄弟们成天讨论。
这条新闻很快被失业率的报道淹没。
再接着是农民感谢信用办事处的新闻。
有个农民说:“今年还好没有雪灾。”
他后面好像还说了什么感谢谁的话,但是新闻掐断了。
李平安看着空缺的座位,表情凝固了很久。随后,他走去经理办公室,无意义地痛骂了一顿,最后自己摔碎了铁饭碗。
那年底,副局长提出了新经济发展战略,称之为新十二年计划,将快速实现沿海城镇工业化,带动人民走向富裕。
十二年间,该城镇的经济迅速腾飞,机械化走进农田,无数高楼建起,出现了一个个区域性大企业甚至是世界级大企业。
人们感叹于城镇的快速发展,而新闻上谈到此,无不说这是当年那位副局长的功劳。
他们都说啊,要不是副局长的英明决策,他们绝对会错失良机。
当年的副局长现在已经位居更高位,关于当年的事情,他已经很少跟人说。
那份发黄的计划书几乎无人知晓,而里面的种种思想都成为了管理局的功劳。
十二年后,邱生的墓地上长着野草。
邱生死前的那一年,结识了很多朋友。
他们偶尔会来给他扫墓。
而这一年,来的人格外多。一家三口、公园的几个流浪汉、李平安等人都来了。
众人守着他的墓地,讨论着他死前的种种荒唐举动。
电影就此走入了尾声。
有的观众哑口无言。
有的观众泪流满面。
有些人却是怒不可遏。
为什么?
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是故事的具体背景。
但是越到后面,他们看得越清楚。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这是真正有过的时代!”
甚至,“副局长”其人,他们也猜到了究竟是谁!
有人更是惊觉,振声道:“邱生呢,邱生是不是也曾经活过?!”
这正是《邱生自传》冲上热搜的原因。
是不是曾经有一个为民请愿的人,被世界忘了?
作者有话说:
《邱生自传》是震撼人心的。
自传电影, 一般从一个人的出生讲到最后,而《邱生自传》却是从人生的切面讲起,因为邱生被宣布死期将至的那一刻, 他的人生才终于开始。
他活了。
他只活了一年。
但是他活的太精彩。
无数人心中都想到了这一点。
放映结束, 全球网热度顿时爆发, 两个最大的话题共登榜顶。《诬告》、《邱生自传》,转眼间全网都是它们的话题。
一方面, 人们激烈讨论剧本背后的真实。
一方面, 人们也在分析着电影的水准。
《邱生自传》的拍摄水平自不用说,摄影师宗秋不仅稳定发挥了原来的水准,与黄月清的联手更是表现出了真正的电影摄影艺术,镜头的故事性与艺术性都达到了一种巅峰。
同时, 服化道、灯光等也到了当下的最高水平, 每个人物的服化道都是那个时代的原汁原味,灯光方面灯光师陈四丝毫没有懈怠,每个镜头都追求着“自然”的灯光之美,这些基础层次的东西真的不用多说了, 经常看舟导电影的人都能知道, 舟导从来都是稳扎稳打,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重视。
音乐上, 电影从头到尾都很少用到配乐,而极度真实地还原了“原声”场景。这与上一部堪称舞台剧的《星舞》完全不像同一个风格的电影, 却异常的合适, 因为这个故事就是如此,压抑的、沉闷的……当演员的情绪都已经满溢出屏幕的时候, 他们自然就放弃了其他形式的情绪表达, 因为好像已经不需要了。
不少电视剧滥用bgm来掩饰自身讲故事的能力的差劲, 而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没有这种考虑。
文翠玉为邱生写了一首钢琴曲,讲述他这一生的起起伏伏。该曲后来成为莱丽美金曲奖。
有人说:“毫无疑问,剧组为影片搭建了一个真实世界。故事内容涉及个人与时代、生存与死亡、虚无与意义、麻木与觉醒等等,涉及面太广,不同人可以从中看到太多东西。只要是用心去看的人,必然有所领会。”
是要生存,还是要生命。
全网范围内,影评家们一齐出动了。
他们说,故事以邱生为主角,展现了时代背景下各个小人物的命运,种种的善恶是非掺杂其中,既有无奈、可悲可叹之处,又有可恨、令人愤怒不已之处。
其情节一方面是对经典电影的致敬,一方面又有一个时代的独特厚度。
邱生是个小员工,本来世界对他而言不过是逼仄的办公桌周围,在生命的最后他却走出了办公室。
在那段时间里,影片以小见证,通过邱生的见闻展现了种种的时代光景,农田、牧场、海地、工厂,十几二十个场景的切换,同时展现了成千上万的人的面孔。
该片段仿佛浓缩进了一个时代纪录片的内容,其中没有评判,没有观点,只有邱生不断加快的步伐,以及很多人很多角度的声音。
舟导拍这部片子,起码动员了几万人。
在影评家眼里,这部片子几乎没有刺激人眼的画面或技巧,有的只有沉重的气氛,还有时代裹挟下的人们。片中还涉及了较多文戏,习惯于快短画面刺激的观众必然会感到陌生,理解起来甚至会可能感觉吃力。等等这些都是明显不利于高票房的“缺点”。
但这个故事必然如此,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呈现形式。
也许有人说,大可以加点喜剧元素,缓解一下故事的沉重气氛,或者加点惊险的武打戏等等。
但是,都不适合。
有一些故事、有一些人,就是应该严肃对待,你不能随便拿他们开玩笑,更不能消费他们。
不过,也有人说:“不,怎么是沉重呢,我分明看到了生命的激情,这是一部激愤人心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