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咽下那股腥甜,向皇帝表明了自己坚决的意志:“臣与太子一起去泽州治疫。”
于志宁也紧跟着表示:“臣愿同往。”
李世民:这俩家伙是准备咬着承乾不撒嘴了。
但那是疫区啊,就算是会有现代的治疗和防疫,李世民也不舍得让自己和观音婢的长子过去。
“父皇,儿臣愿去。”
正在李世民想要装作没有听到这两句话的时候,清朗的声音从殿外响起,一个身姿挺拔穿着杏黄色太子袍服的面如冠玉的少年阔步走进。
太子殿下不应该正在大学上课吗?
想起这个群臣就很骄傲,他们的太子可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现代的重点大学,遥想一年前太子殿下的成绩下来,长安城张灯结彩了小半月。
而且太子殿下入学,比小仙人那会儿的,群臣和唐朝百姓更有参与感,因为太子要学的专业都是他们经过了三天的朝会商议,最后结合太子本人的喜好确定下来的。
才十八岁的李承乾身上都是青春气息,这就是在现代念书的影响了,英姿勃发笑容朗朗,虽然肩膀上在去现代上学那一天就被放上了一副担子,但在那么多同年人的影响下不可能会阴沉。
只不过比起同龄人,李承乾身上还有些沉稳的气质。
李世民看见儿子回来了是开心的,但儿子的话又让他很担心,怒道:“胡说什么,你怎么来了?这边的事不用你管,回去上课去。”
孔颖达立刻头铁起来:“陛下,太子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机构一种民意的代表,此时的泽州正是需要太子的时候。”
李世民气得直接怒吼:“闭嘴。”
皇上从来没有这么对待过臣子,更不要说孔颖达是孔子直系后,他站在朝堂上代表的就是儒家。
这一下脸都没有了。
孔颖达震声表示:“陛下如果不听劝,臣不得不死谏。”
李世民很想说想死你就去死,看看你流传下去的是清诤之名还是骂名?
魏征再次和孔颖达对线,骂他以死求诤名,其实就是个杠精。
看到吵作一团的重臣,李承乾特别同情自己父皇,为了扭正玄武门之变可能带来的影响,多少有点矫枉过正了。
“儿臣愿去,”先给了自己父皇一个安抚的眼神,少年太子才与众臣说道,“孤得知泽州疫情便心忧如焚,已经与明亲王商议了具体的防疫步骤,孤先回来筹集物资。至于孔祭酒乃文人之首,留在长安做好后方舆论才是最好的。”
明亲王是许森在唐朝的封号。
这话说的虽然客气,但大家都看得出来,太子殿下是根本不想跟孔颖达这家伙同处一屋檐下。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有这么个家伙整日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这个不许那个不行的,自己不一定有太子殿下这么好的态度。
孔颖达更加铁硬,“既然如此,太子殿下一定要记着做到以民为先。”
一脸的慎重忧虑,好像等太子殿下长大了就能理解他的苦心一样。
群臣退下后,李世民还想再劝劝儿子,但被已经抽条长大有了坚韧性格的小树苗挡了回来。
“父皇放心,儿臣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李承乾拿出来一小瓶消毒液和一包口罩,“有这些防护措施,儿臣又不深入疫病发起区,不会有事的。而且森哥最迟后天就能到泽州,很快就会有对症药方的。”
这天下午三点半,右上角的别墅直播屏幕中出现了许森的身影,风尘仆仆的一到家,他就出去蒲县附近的口罩加工厂采购了好几大包口罩和消毒物资。
因为刘彻跟着许森一起去采购的,唐朝人都能看见小仙人和汉武帝为他们忙碌的身影。
泽州府府尹更清楚事情的进展,因为小仙人买完口罩就送来泽州一批,还跟他问了大概有多少人染疫,这之后一整个下午小仙人都在现代和唐朝的泽州之间两头跑。
泽州府上下官员都看得眼眶发热。
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大疫,却第一次有种大疫也并不可怕的感觉。
他们应该为瘟疫采取积极措施。
高府尹想了想,安排好人接应随时可能送东西来的小仙人,他就万分珍惜地拿着一个口罩去了府城郊外的一个棉纺厂。
现代的口罩轻薄还有一个透明塑料包裹着,他们不可能做出来相同品质的,但是找这个样式做出来具有相同效果的却没有问题。
也怪这几年发展太顺,自家能生产一些简单的治疗发热头痛的现代药品之后,百姓们面对小病小灾基本上都能自疗自足,天镜上每到秋冬季节那种流行感冒在他们这里出现都没有出现过。
即使见过现代人冬天出门戴口罩,泽州发现疫情后高府尹也没有想到需要制作口罩来防疫。
天快黑的时候得知许森从北京回来的周勋来接他。
现在他们俩在市里有个单独的住所,许森大学毕业后读到博就回来蒲市工作,只不过偶尔会去北京出差,跟周勋在一起这些年也是聚少离多。
还有个原因吧,政叔他们是直到许森博士毕业才接受了周勋这么个“儿媳”。
刘彻一看周勋来还有点不乐意,他是最看不上森森男朋友的,其实森森喜欢男的,他觉得他都可以试试了,哪里能让周勋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家伙捡漏。
可惜森森一直只把他当哥。
就很遗憾有没有。
周勋知道许森回来的原因,主动接下了去食品厂采购能快速补充能量的简便物资的任务。
这一点上倒是让刘彻没话说的,无论什么事这周勋第一时间的反应都是和森森一起去承担。
三人采购到半夜回家,又收到了很多捐款,是别墅里的皇帝们给唐朝捐的,已经满头白发的刘邦还表示明天可以和他们一起去买可能需要的物资。
这一幕被唐朝众看到,皇帝在长安城及其周边发起的募捐活动有了些推进。
其实李世民已经让户部准备好抗疫银两了,但是想着唐朝发展这么多年,总该有些进步的吧,便没用皇家权威而是单纯宣传呼吁大家捐款。
的确是有人捐的。
没让李世民这个皇帝太打脸。
但是跟现代那种连捡破烂的拾荒老人都想捐款“灾区”的群情是完全没有办法比的。
当得知捐款在看到小森和现代皇帝都在为他们奔走时有了明显的推进时,长孙皇后安慰李世民:“已经很好了,等我们的百姓越来越富有的时候,遇上这种事情还不用你宣传就会有各种捐助呢。”
李世民表示自己也很想得通:“朕知道。其实还有咱们这里交通不行的缘故。我听主持募捐的人说了,有很多普通人家愿意捐蒸饼和菜的。只是这些东西运送到泽州都会坏了,主持捐款的官吏才没有要。要不然咱们能收到不少东西。”
国情如此。
不是百姓们不善良。
长孙皇后笑着点头:“的确是这样。”
经过天镜中历代皇帝们的带头作用,第二天的长安城才出现了捐款热,主要是一些富商都下场了,很多普通百姓也都愿意捐个一文两文的。
第362章 番外四 盛唐风华(2)
至晚,这一天没少收到捐助款,户部负责此次的捐款事宜,这时大家就看到了希望,想让太子殿下再等两天拿到更多的善款再出发去泽州。
然而第二天一早李承乾就启程,至于后续善款,他让户部换成物资再运往西北。
因为泽州确切需要的是物资,而且想要捐款的百姓中直接拿着家里馒头来的不少,户部这边商量一下,直接在各处接受善款的地方放上了粮食袋子。
馒头蔬菜什么的不能要,一碗半碗的面还是可以的。
在李承乾离开后,长安城的援助泽州捐款活动又进行了两天才结束。
可以说一句成果喜人了。
与此同时,现代别墅迎来了五位来自北京的抗疫医生,因为情况特殊,这次是没有派护士协助的。
领头者有两位。
一位是现在世界上的知名病毒研究学者方中行,他带了一个助理医生,助理医生放在国内三甲医院也是能够当主治医师的,但这次唐朝之行中甘愿给方医生当小助理。
另一位则是从十几年前被调到蒲县当医生之后就一直在蒲县工作的廖医生,如今五十多岁的廖医生才开始秃头,有个私心想去唐朝找点百年何首乌。
因为他不仅是早就知道情况的组织人员,还有着丰富的防疫经验,廖医生成功申请称为唐朝泽州抗疫的总负责人。
他可以带两名助理医生。
消毒药品和消毒宣传手册若干。
早晨这些人汇合了,来到别墅与皇帝们见了见,就跟着许森去往唐朝。
至于药品这些,因为还不知道唐朝的疫病属于哪类型的,还没有给到,只不过廖医生和方医生都给列了一些基本的防疫现代药物。
中药这些就不用现代的了,相信唐朝的药材比现代的更好,凭唐太|宗的治理能力,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州府的疫情就造成药材的价格虚高。
泽州府。
高府尹擦了擦额头的汗,从看到那五个脚步如风、身上带一股莫名凌厉气质的人出现在别墅区之后,他就站在书房外面等着,这是前两天小仙人离开时他们约好的开设时空通道的地方。
和渴了很多天的人就看见眼前一条清凌凌的泉水时的急迫心情一样。
这越是要接近的时候越是焦急。
突然,那间静静关闭的书房门从里面被推开。
高府尹马上急急地迎上去:“小仙人,各位医生,你们好,你们好。”
说着伸出手来。
把五人都给整愣了,廖医生知道的多一些也万万想不到人家唐朝人都这么时尚。
“您好您好。”
方医生廖医生一同伸出手,高府尹直接两手来握。
泽州府的胥吏差役亲眼看到了来自现代的医生,激动不可抑制。
方医生和他的助理医生手里都提着一个明亮的结实的正面有这一个红色加号的箱子,而那位廖医生和他的两位助理医生,提着的却是一个打药桶。
对,就是打药桶。
唐朝众都认识这个东西。
小仙人那个亲戚明家有电动的和手动的打药桶,每当春天都能看见现代的农人背着这样的桶走在田中打药。
前两年朝廷送技术人才去现代学习,就是医农工商四个方面的人各派一个代表去的,学习一年回来,他们唐朝也就有了适合本时代的打药桶。
“医,医生,你们要在我们府衙打药吗?”
得知泽州府已经有感染病历出现时,廖医生决定先在府衙进行消毒,他们正在配消毒剂的时候,被高府尹派遣来帮他们打下手的几个差役才忍不住问了出来。
廖医生其实也紧张着呢,跨时空抗疫他绝对是第一个,而且马上就能看到原始的病毒形态,整个人都是绷着的。
唐朝差役这一问,廖医生才笑了道:“算是打药吧。不过咱们这个药,是专门防止病毒扩散的。”
又一个差役道:“我们这里也有打药桶,我们可以帮忙。”
“唐朝就有了打药桶啊。”一个助理医生惊讶。
“我们都是跟着天镜学的。”
“哦哦。”
医生们仰头看了下,天镜?什么都没有啊。
又一个差役解释说:“为了不影响我们劳作,如今天镜开启都是有特定时间的。”
两位助理医生:你们这过的比我们现代人还高科技啊。
很快的,其他差役取了几个唐朝药桶过来,和现代的不同,唐朝的这个药桶因为是竹制比较笨重,底下还有木座和轮子,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才可以。
廖医生他们三个看见了,非常佩服现在这个时候人的智慧,同时对唐朝这个药桶也很感兴趣。
差役们看出来了,忍不住开心地给他们试验使用方法。
廖医生问道:“这都是干净的药桶吗?”
“是的是的,”差役中的班头回道,“我们做出来的土农药也有好多种不能混合,我们便猜想要治病毒的药肯定也不能与治虫子的药混合,特地去街上的农药局拿的干净的。”
廖医生向他们竖起一个大拇指,“这就好了,我们分工合作。老秦,你去找森森多拿一些消毒剂。”
许森这时候正在转移顾老那边给申请的消毒剂,他自己也买了很多,跑了两趟之后高府尹这个书房就被靠着墙垒起来很多箱子。
秦医生说要消毒剂,许森抱起一箱子跟他出去了。
消毒从府衙开始的,一个时辰就把整个泽州府消毒完毕。
桐树巷子外多了一个临时点,三个差役正在桌子上摆放各种医药用品。
外面站着十几个年轻人,他们都是刚才从桐树胡同征召的志愿者。本来差役都说有他们就能把活儿干完了,廖医生说事情还很多,必须征召志愿者,而且这样也能加强居民抗疫的参与感,这才有了给巷子里普通小年轻接触现代物品的机会。
此刻年轻人们都穿着那种现代的一次性防护服,带着帽子和口罩,三人一排站得跟方阵一样在听前面的现代医生讲话,双手张开不舍得碰触身上这种神奇的衣服。
年轻人们都觉得他们桐树巷子运气好,有机会听现代医生教他们如何进行消毒剂的配比。而且这种不怕水的一次性防护服,真的好好啊。
他们很激动,听得也很专心。
这一下午,桐树巷子都没有停下来忙碌的步伐。
消毒消到家里,家家户户按人口发放了三天的口罩,接下来又通知他们晚饭前去巷子口排队,间隔一米的量体温。
府衙里的胥吏还拿着现代的充电小喇叭满街吆喝:“第一,封控期间不能窜门子;第二,每天早辰八点准时有物资车停在各胡同巷子口,需要菜蔬米面的人家派一人出来购买;第三,家中出现发热起红疹情况的不要慌乱不要隐藏,廖医生带着药来的,及时上报及时治疗。第四,保守封控时间为半个月,请做生意的众位暂无忧虑,耐心等待下一步通知。”
这么着,已经人心惶惶好几天的泽州府终于被注入了活力。
当一个报名志愿者的年轻人拿到了现代的补充能量巧克力脆饼,舍不得吃带回家给才两岁的女儿之后,消息都不知道怎么传出去的,各胡同巷子报名志愿者的人数激增。
而廖医生他们也真切的见识到了种花国真谛。
他们以为每天的物资会造成拥堵疯抢,然而并没有,出来买菜买米买面的人家每天都很少,各类刚需物资中只有肉和豆腐的消耗最大。
跟人家差役一打听才知道,现在春天还没有过去,家家户户都应该有冬储菜,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的。
也是现在天灾威力太大,就算是看了这么多年的天镜也没有改变他们的作法。
丰年必储粮。
这些年丰年多,那就在第二年把原来储存的粮食卖给朝廷的平准仓。
现在的唐朝完全能够用杜甫那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来形容了。
廖医生等人看看这里的人文环境,有那么一瞬间的冲动都想来唐朝养老。
城内的情况还算稳定,待了一天廖医生他们就带着各种物资直接赶去疫情首发地,其他地方的消毒,都让高府尹安排了。
听说他们也要去疫情首发地,高府尹好不容易稳定的三魂又去了七魄,骑上马就去追。
这些事情都可以让他们唐朝的人来做的,廖医生他们如果出事了,只愧疚就能压垮他们。
那方医生,可是在来的第一天就带着他的助理医生去了疫情首发地,高府尹差点吓死的说有什么需要做的他们只需吩咐下来让府衙的人去做就行。
当时方医生只微微一笑,说道:“我要直接提取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唾液,甚至是皮肤组织,高大人放心让什么都不懂的人把病毒带回来?”
然后高府尹直接吓得双腿发软,晚上做梦都是现代的医生有多可怕的。
他一直以为,留在城里做消毒工作的廖医生是个稳重的人,但是为什么廖医生也成了方医生啊。
高府尹追到城门外,苦留不住时,十几辆马车渐行渐近。
“孙神医,孙神医来了。”看到马车上挂的牌子高府尹激动万分,拽着廖医生的手,“您去跟孙神医谈谈再决定去不去。”
廖医生笑道:“正好,我对中医是半路出家。”
孙神医来的正好。
这次一定要跟老药王要神奇的生发水。
不过目前重要的是,唐朝疫情最好还是同唐朝药剂来控制。
孙神医他是见过的,六年前孙思邈药王千年纪念周会,是他带着去现代了解现代医学的药王去的。
那次纪念会,药王分享了十几个没有流传下来的一级药方,还讲了很多他自己炮制中药的心得,一下子就成为所有与会者都非常尊敬的中医巨擘。
到现在还有人跟他打听老人家呢。
“孙老。”
马车停下,看见孙思邈下来,廖医生就激动地上前见礼。
孙思邈也很开心:“廖医生,劳烦你们了。”
他紧赶慢赶也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到,猜着必是现代医生早到的,果然如此。
廖医生不大乐意道:“您还是叫我小廖吧,对了,这是秦医生,呼吸科一级医师,这是赵医生,发热科一级医师。”
秦医生赵医生一下子就把廖医生挤到后面去了。
活着的药王啊,握了手这一个星期都不洗。
这跟粉丝见面会一样的现场让孙思邈的弟子们都看呆了,想来师父说的他之前去现代学习现代医学的时候那些人对师父的狂热尊敬应该不是假的。
好一会儿才有高府尹说话的机会,“孙神医啊,这廖医生他们都要去疫情首发地,您可得劝劝。”
孙思邈:“明府大人啊,我也打算去疫情首发地看看。”
高府尹直接晕倒。
他们泽州府这是被上天赋予了多大的福气啊。
“方医生,前面就是我们村子的河流发源地了。”
方医生和他的助理医生陆医生正在深山中穿行,上好的运动鞋在这两天里都踩得又破又烂了,前面是疫情首发地武陵村没有感染的一个村民,后面是高府尹派出来的八名府兵好手。
前后两拨人都带着口罩身穿一次性防护服,中间相隔三米之外的走着。
王大虽然是可能已经被村里面的人染上了,但在双方的距离间隔上他是最自觉的那个,如果有可能,他甚至不想给方医生带路。
因为他不想方医生被他们传染上这种可怕的疫病。
在水源地取了一些样本,十几人就回去了,走了七八个小时才看见武陵村村口。
不过这个村子跟他们前两天出去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外面支起了一个个帐篷和大锅,在其间忙碌的人都带着口罩身穿一次性防护服。
村中生病的人被带了出来,一位老人正坐在桌子后面沉思摸脉,而在另三个队伍前的棚子里,廖医生等人正在给病人量体温分发基础抵抗药片。
每一个村人站在电子体温计前面等待着那轻轻的一声滴鸣时都像是在接受神圣的洗礼,捧着一片剪下来药片离开时,几乎每人都忍不住抬起手背抹眼睛。
方医生沉默了一下,才笑着说道:“好了,我们的帮手来了。”
他的东西带的齐全,有国家最新研发的一款测试精密小巧的测试仪器在,他能就地检验样本。
晚上廖医生和方医生才碰面。
方医生的检测还要等明天才有结果,就问廖医生现在的情况。
廖医生喝了抠养生茶,摇摇头:“不怎么好,武陵村虽是首发地,但这一个小县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感染了。刚才府差送来的各地消息,这天死亡了百数。”
沉默缓缓蔓延。
方医生说:“我尽快研制出疫苗。”
疫苗出来还要拿到现代大批量生产,这边的防护有非常差,中间的时间可能耽误不起,但廖医生还是点点头。
“你的检验结果出来给孙神医一份,我觉得还是靠中医治疗最有把握。”
“行。不过,唐朝时,我们国家的山水是真的好啊,这个地方我在现代的时候来过,那片山早没有了。我们采集样本的时候还看见一头猛虎呢,真的是斑斓猛虎,有时候不亲眼看见,你都不知道古代的先人们为何如此称呼。”
“小赵,你是不是拍了照片,拿过来给老廖看看。”
这是他们用现代装备临时搭建的一个密封性很好的二十平小实验室,消毒换气系统齐全,生活在里面的人说一句完全与世隔绝都可以。
要感谢来回跑趟拿物资的许森,他们才能在这里有片刻自在。
而外面的人看到透明窗户上一闪而过的方医生脸上的笑容,对这个先来到这里的医生更有认同感的武陵村人,感觉未来有些光亮终于冲破迷雾洒到了现在的他们身上。
第363章 番外四 盛唐风华(3)
现代医生们在武陵村外忙碌的场景,被一个刚刚发热的小孩拿着小小的铅笔头,用稚嫩的线条画在了乡间最廉价的草纸上。
廖医生第二天给确诊者查体温的时候看见了这么几幅画,只见那线条虽然稚嫩,却把他们的特点都给画了出来。
比如他,就是一个和尚差不多的光瓢脑袋。
廖医生指了指上面的小人,问小孩子:“这是画的我吗?”
清晨的阳光从临时茅草顶上面漏下来一缕一缕的,似乎直接照在小孩的眼睛里,小孩用力点点脑袋:“是您,廖医生。”
秦医生看了眼,顿时哈哈大笑。
小孩的父母看见了,连忙道歉。
廖医生:“看来你们都知道头秃对现代中老年男人的伤害性啊。”
小小的一个玩笑话瞬间拉近了众人的距离,本来就喜欢廖医生的武陵村村民此刻更加喜欢他。
应该庆幸的是,古代的病毒对于现代人来说没有那么难以克服,只是两天时间方医生就找出了导致这次泽州疫情病毒的谱系,特效药都能直接用现代疾控中心现成的。
此时也在武陵村封控区的许森就又去了一趟现代,搬来好几箱子特效药,这次就全是唐朝这边用真金古物向现代购买的。
孙思邈方面正在根据方医生的报告调整中药抗病毒方子。
李世民之所以决定依然向现代购买疫苗,为的是那部分此时已经病重的确诊者。
而且李承乾就在泽州,李世民必须给儿子准备好各种防护。
现代也很大方,基本上是买一送一,一箱子特效药赠送一箱疫苗。
这种疫苗许森等现代人都是自出生那一刻起就有打,用谨慎科学的态度来说,这款疫苗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不会对用药人产生什么副作用。
特效药就放在廖医生这边,让他们根据各村重症情况分发,至于疫苗,则由许森送到孙思邈的本地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