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床底下把箱子拿出来,“你的衣服在这儿,以后不准不辞而别。”
郑山辞笑了笑:“好。”
虞澜意被郑山辞这样应了,心里还有些不好意思。郑山辞寻了一件青色的袍子穿,他去脱官袍,露出修长的腿型和结实的后背,他的脖子长长的,侧脸轮廓清晰,唇角微翘,五官优越,白皙中透着一股冷漠,现今却是带着温和。
虞澜意想起第一次见到郑山辞,是由于小丫鬟带他去了厢房,他还以为那个人是叶云初。直到郑山辞要水时,他才发觉这个人不是叶云初,但还是有一时的恍神。
因郑山辞的样貌实在优越。
他不仅是皮囊长得好看,气质也是出众,这样的气质并非是属于寒门子弟,这样的人瞧着温和有礼,实则疏离众人。身姿修长,行礼时行云流水,说话有条有理,做事有分寸,不谄媚不露出锋芒,让他相处很舒服。
这样的人,就算他们没被关在厢房,虞澜意想他或许还是会喜欢。
郑山辞穿好袍子了,他走过来,虞澜意看向他,目光从他的面上一直流连在他腰上。郑山辞的手臂好像更有力了,能一只手把他举起来么?
虞澜意心思婉转,他挽着郑山辞的手,把自己的头靠在他身上。
郑山辞摸了摸虞澜意的头。
侍从们给郑家买了一头牛来,还抱了三个小猪崽,让郑夫郎笑得合不拢嘴。还请了工人在给他们修缮屋子,修一个青瓦白墙。
村子里的人都看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羡慕得不行。郑山辞做了县令后,郑山成跟林哥儿,郑清音离开了,他们心里羡慕着,郑山辞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家里的情况。郑父跟郑夫郎没去,他们都身上还没有明显的变化。农家人最在意的就是自己住的房子,还有到手的产业,现在这般郑家都有了,他们心里才有实感。
“这郑小子真有出息,看见没,郑家的那头牛肥肥壮壮的,走在乡里老威风了。”
“我悄悄去问老郑,说这头牛要十两银子。”
众人一听这个价格,心里更羡慕,巴不得郑山辞是自家养的儿子。看了家里不争气的儿子心里就来气。郑家那边修房子的人也是热火朝天,侍从们想他们早点住在新屋,请了三个队的人来修。这里的请三个修房的队,还不如在京城请一个呢。这侍从也类主,想着要替大人跟少爷长脸,便没有吝啬钱财,再说,少爷身边的金云还给了他们不少银子,够花的。
“这房子要是修成了真气派。”
“我都不敢想,我要是住在里面,我该有多高兴。”一个妇人语气中泛着酸气。
“谁说不是呢,这山成跟清音去了新奉县还不知怎地了,估计也是过着城里少爷公子般的日子。”一个哥儿唉声叹气:“早知道这么回事,我就该让我家的哥儿同郑山成成亲的,不然我们也能沾点好处啊。”
“说这话做甚,当时山成的腿瘸了,村子里有姑娘跟哥儿的人家哪个把姑娘跟哥儿送过去了,也不能把自家的孩子推进火坑啊。只有林家的哥儿愿意嫁给山成,这遭享福了,也是他应当的。”说这话的人正是跟林家沾亲带故的。
什么便宜都想占,看见别人有出息了,连带着家里的人也有光了,什么都不想便想去摘桃子哪来这么好的事。要说郑山成当时也是长得好,村子里不少姑娘跟哥儿都喜欢,只是他是家中的老大,老二又要去镇上读书,老大在家只是个老大根本没得半点好处,银两全贴在郑山辞身上了。
村子里的姑娘跟哥儿们都犹豫着,怕自己生生一辈子都为郑山辞做贡献去了。等郑山成的腿瘸了,这是彻底没人上门说亲事了,跟躲瘟疫一样的躲开。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当时谁知道郑山辞那么有出息,人也长大了,知道接亲人去过好日子,知道孝顺了。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的早知道。
这人把话说得明明白白的,这些心里泛着酸的妇人跟夫郎心里尴尬,也觉说得有道理,心里的热切冷了冷。
他们各自散了回去了,回到家里也没说什么郑家的事了。
说着羡慕,要真让他们无怨无悔的供养一个儿子去读书,每年还要那么些银子,他们还是不舍得的。这些银子要是考不上就当打了水漂,还不如攒起来给儿子娶一房媳妇,然后把儿子留下来在乡里种地,这样安稳一些。
何里正喝了一杯浊酒,何婶子正在灶房里收拾。何田吃了饭就躺在床上,他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想到郑家的牛、猪崽、新房,还有侍从们,他心里就痒痒的。
他知道郑清音这个年纪,郑山辞还不可能这么快给他定下亲事,至少也要等他十六岁才能嫁出去。所以他想去新奉县,让郑清音向郑山辞开口为他谋一个差事。
他今天去找侍从打听了,一想要走那么远的路,他还是有些犹豫,再加上还要自己费钱。他想依郑清音的性子,这两年他是一定会回村子里来的,所以他还不急。
至于对待父母上,何田暂时屈服了,但他还是没有议亲,还是拖着。
他的梦里都是过上城里的好日子。
至于郑清音怎么想,谁在乎。
郑山辞从乡里回来,晚上一家人在一起用膳,林哥儿说道:“山辞,你大哥的腿还有救。”
林哥儿把宋大夫的话告诉给了郑山辞。
“那就好,吃什么补什么,大哥多吃些鸡腿肉、猪蹄。”
厨房今晚做了红烧猪蹄。猪蹄上的毛刮得很干净,吃起来很有劲道,色泽红亮,一咬上去猪蹄就跟骨头脱离了,炖得软烂,外皮软糯有弹性。
在孟家,郑山辞吃得也不差,但还是在乡里,吃得没有在家里的好,而且家里的厨子厨艺也是比不上的。郑山辞就好这口吃的。
虞澜意今晚也多吃了一碗饭,心情好了。
郑清音吃完后,他站起身打算去花园走一走,虞澜意薅住一串葡萄递给郑清音,“饭后吃点葡萄。”
郑清音点点头,也习惯了二嫂的投喂。
这样的日子郑清音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如果真能这般过一辈子的话,郑清音都不想嫁人了。他对男人终究还是有些怕。像是何田刚开始对他像哥哥一样,后来就不一样了。
他有些抗拒。
他欲言又止想问问虞澜意的想法,二嫂毕竟是京城里的哥儿。虞澜意的目光若有若无的在二哥身上,二哥在跟大哥喝酒,说着话,二哥很认真在听大哥说话。
郑清音看见二嫂这般他便不好意思再说了。二哥跟二嫂今天才团聚,他还是不要去打搅了。
郑山辞喝了点酒,衣袍上也有点酒气,他喝得不多,没醉。
虞澜意作势扶着郑山辞,飞快的把他扶着走,“喝这么多酒作甚,快去洗漱。”
郑山辞的脑子有些混沌,呆呆的任由虞澜意把他带走了。
他还不想这么快就洗,他还想去院子里走一走,喝酒喝了有些热,他想吹吹风。
郑山辞被虞澜意扶到了屋子里,夜里还未点蜡烛,虞澜意让金云点了蜡烛,又喊人加了热水。
烛光摇曳起来,郑山辞捏着眉心,把手撑在桌子上。
热水也好,氤氲着雾气。
郑山辞进了浴室去洗漱,虞澜意坐在床边。他发现郑山辞忘记拿里衣进去了,他心中一跳。
这人喝酒还是把脑子喝晕了,不会醉死在浴室里吧,所以他还是要进去看看。
虞澜意说服了自己。
第67章 生辰
郑山辞自己洗漱好了,他闻不到自己身上的酒气了,正打算从浴桶里面起来了。浴室的门打开了,虞澜意拿着白色的里衣进来了。
郑山辞这才发现自己没有带自己换洗的里衣进来,虞澜意帮他送进来了,郑山辞心里还有些不好意思。要说两个人都是坦诚相对过了,按理说郑山辞不应该这么在意,可在浴室里又不一样了。
“你衣服忘记拿了。”虞澜意瞅了郑山辞一眼,看见他上身流畅的曲线,心里有些热。
郑山辞正打算让虞澜意帮他把里衣挂起来,等虞澜意离开后,他再从浴室里出来去拿里衣穿好,结果虞澜意还没等郑山辞说这话,就自己把他的里衣挂在衣架上了。
还没等郑山辞感到欣慰,虞澜意说:“要不要一起洗?”
……怎么一起洗?
郑山辞的喉结上下滚动,他已洗完,这个浴桶只能装一个人,不然就会变得拥挤起来,水汽也变得热起来。
浴桶里的水溅落在地,发出水声。
郑山辞抬手吻上去,指腹往下磨挲。手指间的皮肤带着水的润滑,也有细腻。他的头发也湿透了,从头发上的水珠滴落在他的鼻尖,郑山辞顺着水珠亲,一路往下。
虞澜意撑着身子,用手轻抚郑山辞的脸。
翌日一早,郑山辞今日休沐没有去上值,跟虞澜意睡到了晌午,直接在屋子里用了午膳。虞澜意有时自己一个人在家睡觉也会一直睡到晌午,他又懒得起来收拾自己,金云就会在床上支使一个桌子,让厨房的人把饭菜做好端过来。
这样的时候并不多,因是从小到大在家养成了习惯,虞澜意很少会睡觉一直睡到晌午,因没有吃早膳的话,会对身子有损害,所以虞夫郎在作息方面对虞澜意很严格。只要把一日三餐都吃了,晌午还可以午睡。
他是侯府尊贵的嫡哥儿,以后出嫁了,也有侍从丫鬟去处理琐事,他并不会太过操劳。
“郑山辞,我要去酒肆看看,对了,你给酒肆起个名字吧。”虞澜意想要一个好点的名字。
郑山辞思忖片刻。“就叫云客渡吧。”
虞澜意念了两遍,觉得这个名字好听。
郑山辞跟着虞澜意去酒肆里看看。酒肆里的宋掌柜见了郑山辞跟虞澜意一起来了,忙不迭上前见礼。
“你去忙你的吧。”虞澜意摆手让他退下。
他在酒肆里有一个专门的位置,现今已经放好了刚出炉的糕点,还有一壶热茶。椅子一看价格就不菲,上面还垫了柔软昂贵的垫子,这垫子上面的金线勾勒出财大气粗的富贵,还有一个大靠背,累了,直接躺上去也是舒服的。
这不比他在县衙里办公更舒服,虞澜意简直把享受表现得明目张胆。
“我要看账本了,你随便找个地方坐坐。”虞澜意睨看了一眼郑山辞。以前都是郑山辞在忙,现在郑山辞是个闲人了,他就是个大忙人。
郑山辞笑吟吟的寻了一个位置坐下。
虞澜意轻咳一声,开始看账本。
英国公跟英国公夫人正在花园里散步,国公府的花园跟一座宅子似的,里面的花各种各样的,花团锦簇,只两个人的心思都没放在这花上。
英国公头发半白,五官依稀还能看出俊美的影子,他身姿修长,并未有大肚腩,走起路来还是稳稳当当的。
“我看陛下的意思是想让我们这辈老勋贵退下来,让年轻人顶上。”
昨日武明帝引据经典,说是要让他们这老一辈的勋贵归家养老,这话说得好听,说是养老实则就是夺他们的权。老一辈的人脉关系复杂,小一辈还需要老子在朝廷上撑着,不然白白的顶上去就要吃亏。要是犯下什么错处,别看武明帝总是笑着,他会毫不犹豫的收回勋贵的权利。
而且在武明帝的制衡下,勋贵们也并非是一块铁板。
英国公是想退下来,他的儿子英国公世子还算顶事,他并不担心自家儿子会犯糊涂。家里的庶子庶女,已经分家了,以往在家里是安分守己的,分家出去要靠着国公府还算聪明没作什么妖。
英国公有两门妾室,在大燕已经算少的。一个妾是通房抬上来,还有一个妾是国公夫人主动给他纳的。
庶子有两个,庶女有三个,庶女都嫁到地方大族去了。
“公爷的意思是想退下来?”英国公夫人沉吟道。
他是国公的爵位,这般退下来是对朝中有些震荡,但儿子顶上去也没甚事,只是终究是儿子还是比他弱了一些,这也没办法。一代一代传下去,皇帝怎么还会让勋贵一直厉害下去。
除非是虞长行那样的从龙之功。
当初京城里的勋贵子弟都要去任皇子皇女的伴读,当时的武明帝还是皇子,已有些显眼,他就单单挑了虞长行。
英国公夫人:“公爷要是退了,总不能让勋贵看出来你是顺着陛下的意退的。”
英国公是想卖皇帝一个好,给儿子留点底子,但又不能做得太明显,不然勋贵们还是不满的。
过了几日要上朝时,英国公告假,说是身子不适,皇帝还亲自过问。又过几日,英国公的身子好了,还去上了几天朝,脸色苍白着,把朝臣们都吓到了。英国公的身子骨一向硬朗,这一病病如抽丝,身子似乎已经不行了。半月后英国公在一次骑马时,不慎坠马。
这次英国公身子就彻底不好了,他只好向皇帝告老。皇帝拒绝了三次,最后还是同意了。
英国公世子变成了英国公。
世子看见英国公躺在床上,脸色还是惨白的,他刚把来探望父亲的勋贵打发走了,他心中担忧,“父亲,就算是要退下来,对自己怎么这般狠,这条腿要不是及时救起来,以后走路就不利索。”
英国公皱眉:“你当这些人都是好糊弄的,要是不做真点,怎么退下来。再说了,我一条腿要是走不利索就不利索,总比最后被杀鸡儆猴强,你的性子顾虑太多,又不能狠下心肠,以后怎么做事。”
英国公世子应下,因是家中嫡长子总是被寄予厚望,英国公也是一个严父,世子总会受到父亲的指责。
所幸他已经长大成家,也理解父亲的心思,想着父亲还是在为自己铺路。
等英国公喝药躺下后,世子才回到自家的院子里。世子夫人早就在等着他了,听闻公公退下来后,世子夫人虽为自家公公受伤的腿伤感,又听闻相公可以承袭爵位了,心中大喜。
这喜在国公府是不能露出来的,在她相公面前也不行。
她见世子回来了,便轻柔的去捏他的肩膀,世子面容松了松,却还是半句话不曾透露。
世子夫人也不曾问。
武功明帝到了盘龙殿,稍稍一想便觉英国公退的正是时候,之前都做了铺垫,自己身子不硬朗了,这回直接从马上坠下来,摔了一个正着。
不管是怎么想的,终归是个聪明的人。武明帝心中一乐,也不建议抬一抬。
“冯德,拟旨。”武明帝沉吟片刻,“……擢英国公世子为新的英国公……”
“你再去国库里拣拣看有没有上等的药材,冬虫夏草,人参,还去挑些珠宝赏赐下去。”
冯德应了一声,陛下这是在给英国公世子抬价呢。
冯德去国库里把药材准备好了,他带了几个小太监一起去英国公府走一趟。
国公夫人跟世子跟世子夫人得知是冯德亲自来的,心中更加谨慎。
“陛下有旨……”冯德把武明帝的旨意说了,把圣旨交给老国公夫人,虚扶了一把老夫人。
冯德让小太监把国公的服饰,还有玉印端到世子的面前。
英国公世子让侍从接过来,他心里还是有些感叹和激动,但他的面上风平浪静,“多谢陛下垂恩德。”
“国公爷,这还有些珍贵的药材是陛下赏赐给老国公的,陛下让老国公珍重自身。”冯德笑着说道,底下的小太监又把药材带过来了。
世子朝着皇宫的地方拱手恭敬,“陛下的恩德,英国公府一辈子都记得,愿为陛下效死忠。”
冯德满意点点头,把武明帝的旨意带到后,他也要带着身后的小太监回去。老夫人冲着贴身侍从使了一个眼神。她让人准备了荷包纷纷递给冯德跟小太监们,那荷包的样式都是稀罕的,瞧着针线功夫也不差。
小太监们还是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丝讶然跟喜意。冯德却是不动声色的收下。
在回京城的路上,小太监们拆开国公府给的荷包,握在手里就觉手里的银子沉甸甸的,这一看竟有三块银锭,这成色也是极好的,瞧着漂亮。
他们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太监,一次打赏哪有这么大的,这般竟是白得了三块银锭。冯德手里的荷包倒是轻飘飘的,不如小太监们的荷包重,冯德捏了一下就知道这里面装的是银票。英国公府还是这么会做人,这也难怪陛下待他们的态度都是宽容的。
年轻时为大燕打下江山,镇守山河。老了需要给人让位置了,老国公也是没有给陛下一点难堪,自己找借口退了。
老国公的伤哄哄其他的也就罢了,却是哄不得他们的。前几个月春猎,老国公还是老当益壮的,怎地就变成这样了,那腿却是实实在在伤到的。这就是老国公的精妙之处。
“行了,瞧你们那副没有出息的样子,还不快收收,马上要进皇城了。真是眼皮子浅的,以后莫说是咱家教出来的,丢人啊。”冯德做出一副嫌弃的样子,他在马车上喝了一口茶,一个小太监钻进来给冯德捶腿。
“干爹,这是国公府给我的荷包,我给您。”小太监的荷包拆都没拆,就这么巴巴的上交给冯德了。
冯德拍了一下小太监的脑袋,笑骂,“你这个鬼机灵,咱家还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把这法子还用到你干爹身上来了。我还贪你这个荷包不成,说起来咱家也太不大气。自己留着,好好买几身衣裳拾掇拾掇。”
“谢谢干爹。”小太监把荷包收回来,笑着继续给冯德捶腿。冯德见他聪明又会来事,心中还有些怜爱,说道:“以后你就跟咱家一起住吧,好好当值,干爹保你有个好前程。”
“多谢干爹,我一定好好伺候干爹。”
“磕甚头,仔细把头磕破,陛下还说咱家心狠呢。”冯德把来人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英国公世子已经变成新国公爷,他这几日除了上朝还是去老国公榻前侍奉。
老夫人让下人把她跟老国公的东西搬到西院,国公爷跟夫人都劝了话,老夫人还是坚持搬出主院。
“现今国公府是你们当家做主,你们还住在东院像什么话,这东院该腾出来给贺同,我们也该把主院腾出来给你们小夫妇。”
老夫人伸手招了招国公夫人,握着她的手,老夫人的手指干燥温润,她的声音如丝丝细雨抚平了国公夫人心中的忐忑。
她说:“以后你们小两口当家做主,国公府的荣辱系于一身,你不再是世子夫人,要管着国公府,万事小心谨慎,不可露怯,也不可露喜。国公府的人情来往,你嫁入国公府这几年我已教给你了,往后你们夫妻要相扶相持,把国公府经营好,这才对得起列祖列宗。”
国公爷听了老夫人的话,面容肃静起来。新的国公爷拱手弯腰应是。
“儿定不坠了英国公府的百年声誉。”
国公夫人望着老夫人,她忙不迭也是应声要好好做经营国公府,不让祖上蒙羞。
“那便好。我跟你爹就搬到西院去,那边的院子已经收拾好了,屋前还养了竹林。我们当时就想着以后就住在那边,你们且不再劝。”老夫人让丫鬟扶着她离开了。
等国公夫人忙着使唤侍从丫鬟搬着老夫人搬东西后,她才回到自己的屋子里。
她的奶嬷嬷听说老夫人把主院让出来,心中悄然松了一口气。国公夫人刚喝了一口茶,她喝得有些急切,仿佛很口渴一般。等喝完一杯茶后,国公夫人这才冷静下来。公公跟婆婆的身子骨硬朗,相公是古板有学识的,是一个好兄长也是一个好相公。只是她嫁进来后便明白想要成为国公夫人还要等很久,没曾想现今就当上国公夫人了。
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跟国公夫人根本就不是等级的。老夫人又说把国公府的事务交给她,她心里又怕又期待。她怕自己做不好,让人看了笑话。又期待作为国公夫人,掌握这权力。
奶嬷嬷:“夫人,老夫人把库房的钥匙跟账本交给你了么?”
国公夫人:“这事不急,婆婆她会给我的。”
奶嬷嬷心中一阵焦急,今天陛下有旨意,要不趁着这段日子把库房的钥匙跟账本要过来,以后怕是没机会了。
奶嬷嬷知道这些高门大户里的腌臜事多着,这样的婆婆霸这管家的权利也是常见的事,她们放不下手中的权力,只想把权力捏在手心里。
“夫人,你要当心。”奶嬷嬷给国公夫人说了一个恶婆婆霸占管家权的事。
国公夫人心中一沉,心思有些动摇起来。
这时老夫人身边的贴身侍从把库房钥匙跟账本送过来了,她福身说道:“夫人,这是我们老夫人让我交给您的钥匙跟账本,这里还有阖府上下管事们家里的情况跟名字,还有他们现今任什么职,都写得清清楚楚,这也一并交给夫人。”
国公夫人心中感动。
待老夫人身边的侍从走后,国公夫人拿着库房的钥匙跟账本,她叹道:“嬷嬷,我这个婆婆不是什么寻常的人。”
奶嬷嬷羞愧的点点头认错了。
英国公府的权力平稳的交接下去,武明帝还是重用了新任的英国公,恩宠不减当年。
京城里的惊心动魄,新旧更替没有影响到新奉县。郑山辞把给虞澜意准备的梳子做好了,明天就是虞澜意生辰的日子。
虞澜意打算请几个好友,跟家里的人一起吃一顿便饭就好了。新奉县的乡绅、商人巴巴的赶过来,虞澜意还懒得应付。在京城里,要被父亲跟阿爹压着不能不应付,自己到了新奉县可以做主,他就想依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事。
再说他的生辰,他要去招待客人,还要过生辰,这也太没意思了。虞澜意的话,郑山辞也是认同的。他提了一个法子,让乡绅、富商可以送礼,但不要送太贵重的礼,金云把这些礼品登记,等他们有什么喜事,再用同样价值的礼品送回去。
修路还在继续,通过水泥路,新奉县的丝绸跟辣酱、烈酒已经在外边渐渐打出了名声,最近三个厂的订单很多,大多都是行商的单子,他们先是拿了一点量去看看效果如何,效果很好,他们便敢大着胆子来新奉县拿货了。他们行商赚的就是这中间差价,只要货物是受欢迎的,他们就能赚不少银子。现在他们只在青州的范围里进行兜售,其他的州县还没有售卖,所以市场还是很大的。
还有不少商人把目光落在了水泥路上,听说是县衙里修的,他们的心思百转,打算跟人打听后,再跟新奉县的县衙联系。
他们想要这门技术。
只是怕郑山辞不肯舍弃。
新奉县热热闹闹的,客栈的人赚的银子多,店小二脸都要笑烂了,账房里的先生也是拿着算盘,啪啪啪拨动。
他们新奉县好久没有来这么多的人了。
郑山辞踩着余晖回去。
他刚回到家里,虞澜意看了他一眼,“吃饭了。”
今晚有他喜欢的红焖大虾,他等着郑山辞给他剥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