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by端瑜

作者:端瑜  录入:02-10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漂亮得像是一个小少爷,但郑山辞知道虞澜意已经变了,他是一个有善心的小少爷。
“我去给你收拾包袱。”
虞澜意推开郑山辞,给他收拾了六个大包袱。
虞澜意还是舍不得郑山辞,京城出了这事他要留在这里照顾爹跟阿爹,还有小平安在,不然他是能做出跟着郑山辞一块去赈灾的。
“我会平安回来的。”然后给你争一个诰命。
晚上郑山辞摸了摸小平安的头,翌日一早趁着天还没亮,他就起身穿上官袍,拿着包袱。手里差点拿不下了。要不是这些年他一直在锻炼,这般也没这么大的力气,这手上的包袱有三个小平安那么重。
郑山辞临走前亲了亲虞澜意的额头,他带着旺福离开了府邸。
“大人,这是包子跟豆浆,您先吃点垫垫肚子。”
郑山辞应了一声,低头先把肚子填饱。
这次没甚随行的官员,只有他一个人,还带了许多小吏去押送粮食跟水泥。
马车缓缓在路上走,很快就出了京城,郑山辞又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半月后,郑山辞到了颍州。
颍州太守接待了他。
“郑大人您可算来了,颍州的情况很糟糕,当地修屋子的人不尽心,颍州有三分之二的屋子都塌了,我给朝廷写折子的时候是发生了一次地龙翻身,过了三五日后,我们以为已经没有地龙翻身了,结果在晚上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次,本来第一次就死了许多人,这第二次又是在晚上,死得人就更多了。”
郑山辞闻言默然不语。
颍州太守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他谈起这件事有几分感伤。
郑山辞去看了在帐篷里的百姓,百姓们大都都失去了亲人,他们整日都是麻木的。
颍州太守说要不是他们来了,这五日后府城的粮食就没有了。
“工房的人在么,我想先跟他们商量事宜。”
颍州太守喊了工房的人过来。
郑山辞跟工房的典史边说边走,郑山辞看了工房目前砌的墙,都是用的实心的砖头,郑山辞让他们用水泥再抹在砖头上。
晌午颍州的粥铺就多设了几个粥铺,有百姓知道是朝廷来人赈灾了,有人骂道,“现在知道来了,早的时候做什么去了,现在还有什么用,我的家人都死完了!!!”
有人一边骂一边崩溃大哭。
“没等到啊,等到了晚了……”
有的百姓只是端着碗筷喝粥,喝完后就坐在一个角落里。他们的手指都有伤口,有的血迹凝固在他们手背上,那是被尖锐的石头划伤了。
当地震来的结束的那一刻,他们顾不上其他用手指去挖,有的人挖出来了还有一口气,但大多数挖出来的人都已经没气了。他们吊着一口气,把人挖出来的时候,这口气就断了。
没娘的没娘,没孩子的没孩子,没爹的没爹,当发生的那一刻,他们才知道什么是思念。
灾区里一片哭声。
更多的人是已经麻木了。
侥幸一家人都团聚的人,他们更加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日子。
“把你们这的户籍册子给我看看。”郑山辞说。
“还在府衙,郑大人这边请。”
颍州太守把他们带到府衙,工房的人得了郑山辞的令阻止民众们一起修建房屋。
郑山辞拿到了颍州的册子,他翻看几页问道,“把统计这次地方翻身死亡的册子给我看看。”
统计户籍的人把册子交给郑山辞。
“这次地龙翻身一共死了十二万人,有的人没找到尸体便报了死亡,在这样的境遇下也不能活下来了。”
郑山辞看见这本记录死亡的册子,手指顿了顿才接过来。
像是瘟疫,雪灾还能给人反应的时间,但是地震不会。本来是给百姓提供安全的房屋反而成了危险本身,没有一点征兆就会塌陷下来——
跑不掉。
“先组织他们祭奠亲人吧。这里有的小孩子还活着,看看能不能把他们跟孩子死去的人配在一起。”
颍州太守疑惑出声:“郑大人,您是来赈灾的,怎么还要做这些?”
郑山辞:“他们身上没病,麻木了,他们的心病了。”
众人露出错愕的神色。
郑山辞趁着天还没亮就走了,实则虞澜意是知道的,他只是在装睡。早上天亮了,虞澜意也不敢把小平安一个人留在家里,他带着小平安去空旷的地方玩,让金云照看着他。
街道上的衙役跟刑部,大理寺的人都在拿工具挖废墟,他们挖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一阵就起来继续挖。
他们能闻到腐尸的味道,浓浓的血腥味,闻着就想呕吐,挖出来的大多是残肢。
叶云初也是灰头土脸的,他身为大理寺卿以身作则,跟着他们一起挖,多一个人来挖就多一分希望。
全城的大夫被都朝廷征用了。
有的江湖侠客也一道来帮忙挖人。京城一般是不准这些江湖侠客来的,怕扰乱了京中的秩序,这次京兆府尹就当自己瞎了。
虞澜意设立了粥铺。
“有人!世子,这石板下来有人!”一个大理寺官员惊喜的说。
听见这话的人,立马跑过去,这石板下来应该支撑起了一个狭小的空间。
“挖,快挖!”叶云初这时也不顾上形象,他大吼一声。
他全身都是泥土,脸也不再干净,拿着工具疯狂的挖。虞澜意听见大理寺官员的话,他上前拿了工具去帮忙挖。
叶云初看见虞澜意,什么也没说。
其余的已经获救的百姓闻言还有人活着,他们也各自拿了工具来帮忙。
在废墟里还活着的人太难了。
“你们不要怕,我们马上就救你们出来!”叶云初边挖边说。
他们挖了半个时辰,一刻都没有停止。还剩下最后一个石板。他们知道不能动石板,不然这边很有可能引起二次坍塌。梅淮是工部郎中,他喊了几个人做了勘测之后让众人把四个角固定住。
“现在可以把石板慢慢拿开。”
叶云初把石板慢慢的拿开,他的心开始剧烈的跳动起来,蹲得太久了,脑子还有些眩晕。
石板下面有四个孩子,还有一个昏迷的母亲。
“太好了。”有官员高兴的说。
是啊,太好了,虞澜意露出一个笑。

第146章 救灾回京
虞澜意拿着工具又帮忙救了几个人出来,京兆府尹这边见了他要留他吃晌午饭,这饭都是大锅饭,虞澜意摆手,“我先回去了。”
他回家吃好吃的。
小平安玩了一会儿肚子也饿了,跟着虞澜意一块回家。
家里就剩他们两个人,四菜一汤正好够吃。小平安很喜欢吃饭,他让侍从给他夹菜,然后自己就把脸埋进碗里。吃完后跟他一样有习惯了,要喝一碗汤才圆满。
郑山辞不在,小平安从椅子上跳下来,把碗捧到虞澜意面前,“阿爹,我要喝汤。”
这回厨房做的虫草花乌鸡汤。
虞澜意给小平安舀了小半碗,还给他舀了小块小块的鸡肉,没骨头的那种,可以混着汤一并喝下去。
京城来来往往的商人很多,户部每年都会囤积粮食跟药材,现在还能供应整个京城,况且这里的商户在天子脚下是不敢乱来的。经过地龙翻身后,京城的物价上涨了但还在控制的范围内。再者,像是他们这样有庄子的人家,吃食一般都由庄子供给,这般也不用受到集市物价的影响。
小平安捧着碗把汤喝完了,他自己跑出去逛园子。
小孩子吃的饭少,今天虞澜意耗费不少力气,胃口变得大起来,拢共吃了三碗饭。
虞澜意喝了一碗汤就叫侍从把饭菜撤下去。
“府邸还有一些练家子,府邸如今也没甚事,让他们去帮着朝廷救人吧。”
侍从应了一声去传达虞澜意的意思。
这厢虞澜意还开了粥铺,若是以前他决计不会设粥铺甚的,他是富贵窝里出来的人,以前也不会这般关注甚么灾的,只当自己真真切切经历过才有了行动。
万般的人都有难处,他能帮一些就帮一些,大不了少吃些鸭子,少买些衣裳。
他如今倒是喜欢吃郑山辞做的炸鸡起来,改日等他回来,定要让他做几回给他尝尝。
皇城里王凤君也做了表率,把自己穿旧的衣物跟不要的物件捐出去,这样上行下效,官眷们也要跟着凤君捐些物件出去。
魏夫郎实在,把自己的旧衣还有孙儿的衣物捐了,余下的就是衣柜跟箱子这物。他们作为官眷衣裳多,许多衣裳只穿过几回,过时了便没穿了,正好捐了去还博得一个好名声。
虞澜意的衣裳有些也不得穿了。大多是他出嫁前的衣裳,如今他在内室里试一试,只觉得颜色太艳了,这款式也过时了。
腰肢还是没变,身形跟以前都是一样的。
虞澜意哎一声,“这些衣裳就捐了吧,我穿着也不大合适了。”
金云瞧见虞澜意放在床上的衣裳,笑着说道,“少爷这几身红色的衣袍衬少爷的肤色,这袍子大人还未见过,何不留着穿着大人看看。”
虞澜意眉眼一动,郑山辞确实没瞧他穿过这几身衣裳,他们还未成亲时,郑山辞还未瞧过他几眼,真真是他没这个福分多瞧瞧还未出嫁的美人。
“好吧,这几身就留着。”
余下的金云拣起来放进包袱里,屋子里还有旧书桌跟椅子。小平安大了一些有些玩具已经失了宠爱,这些玩具一并捐出去。
官眷们有的人卯足劲的捐东西,想凭此在王凤君面前得脸,王凤君确实夸了人,这让官眷们又捐了不少东西。
又给百姓们做了一回好事。
这灾后重建的事交给工部来做,梅尚书并户部的官员来算要给工部的银子,这厢拢共就要拨出去一百万两银子,这还是刚开始的,若是没修好,还要继续拨款。
修民居还算好,修宫殿才是费银两,还有荆州跟颍州两个州府要拨银子。
荆州跟颍州是要免赋税的,今早在金銮殿上魏大人提了话头,武明帝接了过来就免去了荆州跟颍州两年的税,他们所在的豫州也是要免了税,这样下去往后两年就短了三个州府的税了。
这户部的日子是越发不好过了,当值的官员恨不得一两银子当二两来使。
这就只能再精准的计算,把银两算好了。这找人去赈灾也要找合适的人去,免得这银子一层一层的剥下去,到了百姓手里就没甚钱了。
这样还好,武明帝派去赈灾的人性子直,清廉的,还未曾贪污银两。
京城的事还是有条有理的,郑山辞这边在颍州睡了一晚,就让衙役去买些纸钱跟香烛。
“多买一些,另跟我说说颍州哪座佛寺最有名气,让百姓信服?”郑山辞穿上靴子,衙役在他跟前听令。
“我们这的西香寺最得香客的喜欢,百姓们都晓得的,每年的庙会都有许多人要去。”衙役老实回郑山辞的话。
郑山辞让衙役去办事,他吃了早食,瞧见工房的人速度还是快,听了他的话已经把水泥用了起来,他随行的还有两个工部的小官,由着他们带头,还能就地取材多做一些水泥。
郑山辞拿了那本死亡的册子带着人去西香寺。
颍州出了大灾还未缓和过来,这寺庙又塌了几间屋子,目下这寺庙冷冷清清的。有一个小沙弥拿着扫帚在扫树下的落叶,扫帚在地上轻轻的扫着跟石头摩擦,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郑山辞走进西香寺。
今日郑山辞未穿官袍,小沙弥只看见他身后跟着衙役,停了扫地,问郑山辞来做甚。
“我是来找主持办一桩事。”
小沙弥见郑山辞气度不凡,这跟在他身后的人又散发着凛然的气势,这公子说话倒是温温润润的。
他带郑山辞去找主持。
了空主持见了郑山辞说一句阿弥陀佛,问他缘故。
郑山辞只把自己想为颍州的百姓做一场大的法事,让他们心中宽慰。
“大人心善,这事我们佛寺接下来了。”了空主持说道。
郑山辞让旺福把银两奉上,“大师不要推辞,这行走世间都要用银子,光是修缮佛寺就要用上不少银两,这法事是我来找大师做的,大师切不可便宜了我。”
了空主持叹了一声,“大人生了一颗玲珑心。”
郑山辞把事情交代清楚后,这便下山去。
颍州的商铺已是开了几家,郑山辞采用的办法还是以工代赈,让百姓们自己去修房屋,有了水泥这般工房的人做事更加得心应手。做活的人可以吃上两菜一汤,没做活的人只是薄粥可以吃。对小孩跟老人不做束缚。
让妇人跟哥儿都可去洗衣做饭,召集颍州的商户跟乡绅聘灾民们去做事,这样也能消化一些人。
“这处州府里需要做饭的婆子跟媳妇的,也可让他们去做。还有另置一纺织坊,叫妇人跟哥儿去做事,如今男子就是把房屋修好才是正事。”
颍州太守点头,让自己的副手去置一纺织坊。像是他们穿在身上的官靴跟官帽的,每年都有磨损,有了纺织坊倒也轻便,余下在民间接点活还能赚点钱。
颍州太守一拍脑袋,怎地他之前没想起这茬来,如今得了郑山辞的点拨,才觉这事的好处。
灾民们吃得好一些,做活有力气。商户们得了府城的告示,为了给太守面子,给朝廷跟太守卖一个好,便在灾区里聘了几个人回家里做活,这签的年限一般是五年,等这五年安生日子过了,以后这府城就恢复过来了,还怕找不到事做。
“让大户们再捐一些不要的旧物过来,这事还要太守夫人出面为好。”郑山辞给颍州太守支招。
“这、郑大人这事夫人能偷偷透露是您的意思么?”颍州太守以后还要在这地界做事,不敢同这府城的大户有龌龊,这样就胆小怕事起来。
“就说是我的意思又如何。你胆子忒小,这事怕不好我回京之后还不知道会说甚话,我这嘴看见什么就说什么。”
太守不说话了,知道自己这性子讨了郑山辞的嫌。他心中懊悔,心想要把这事办得漂亮一些,不能得罪钦差。更何况这人还是户部侍郎,轻易开罪不得。这朝中的六部中最得罪不得的就是吏部跟户部。这两个部门天底下的官员都要打交道。
太守夫人应承了相公的话,把这事倒是做得漂亮,让颍州太守松了一口气。
“多亏夫人帮我,不然我还不知该如何向郑大人交代。”
太守夫人拿着茶喝了一口,“夫妻一体,相公说这话就见外了。再者我觉郑大人说的话也有道理,相公是此间的太守,哪怕是这些大户也该依附着我们,我们平日里给他们几分薄面就是了,这遇见大事,相公还要立起来才是。士农工商,这些人该知点分寸。”
太守闻言神色若有所思,“夫人说得是。”
太守夫人费了口舌,见相公把这话听进去了,她这心里就舒坦多了。只要人听得进去话,这就不算坏。
过了几日,西香寺的小沙弥传信来说事情已经准备妥当了,问郑山辞何时来。
“明日我带百姓们上山,有劳了。”
小沙弥吃了一盏茶离开府邸去回话。
郑山辞出门去灾区,这厢百姓们虽说还是没什么精神,但府衙的人让他们做什么他们还是跟着做。这几日就修了三间水泥房出来,等灾后把房屋修好,又免去了赋税这日子就会慢慢的好过。
一小孩拿了一块糖在吃,郑山辞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
晌午吃饭时,郑山辞就把事情给百姓们说了,“明日我请西香寺给在这次地龙翻身中死去的百姓做一场法事,那里有香烛跟白花,明日不干活,你们若是有心就送他们一场。”
有人张了张口却没说出什么话。
翌日,天色蒙蒙着在下雨,郑山辞直想说倒霉。旺福给他撑着伞出门,郑山辞还想着法事的事,这般下了雨点子要不要延迟一二。
“大人。”旺福低声提醒。
郑山辞回过神来,抬起头来便看见百姓们穿着蓑衣,有的戴着斗笠,他们静默着没一个人说话,郑山辞愣了愣。
他也去穿了蓑衣跟着百姓们一块上山,这街道上零零散散的都是人,他们在雨色下上山。
有的人还带了一些小孩子的布老虎,有巴掌大的鞋子也带上了。
郑山辞联想到小平安,不敢再去看。
这到西香寺的路还算好走,只是距离城中颇远。从城里走到西香寺就要走上一个时辰,百姓大多是虔诚的,他们不嫌累。
郑山辞在京时常锻炼这般把体魄练出来了,跟着百姓走上一遭也没甚。府城的官却是不成,这还是下着雨,这雨斜着下,飘到面上去,让他们狼狈不堪。像是郑山辞这样年轻一些的郎君,颜色又好,这雨敷面上,反而显得清俊文雅起来。
颍州太守便是喊人叫了马车坐上去,他年纪大了经不住折腾。
其余的官员脸皮厚的蹭了太守的车一并上去。
郑山辞是不曾管他们这些的,一路到了西香寺。了空主持见来了这么多人,整个大殿都是满满当当的,大殿站不下就去外边站着。
了空主持就着做法事,郑山辞把颍州百姓死亡的册子交给他。他便拿着册子念名字做法事,这遭有百姓听见名字受不住啜泣出声。
这般每念一个名字就有百姓哽咽几声哭出来,佛寺里一片哭声更添哀伤之意。
只念了百来个人,这死亡的册子郑山辞请人誊写了一遍,了空主持当着百姓的面,把这册子烧了。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可以把东西烧给他们。”
佛寺里升起了四个火炉。
百姓们哭过一场了,又把自己带上的东西烧给亲人,这般心里好受多了。这般下去,他们心里好受多了,这么些天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郑山辞是不信佛的,但在灾难来临时,或是有些事看不开就把希望寄托在神佛上也省得。这些神佛只要对己身有用就可信一信。
这般算是把颍州的人心稳了一半了,还剩下一半就是要把房屋修好,还要让这些活着的百姓有个念想。
这处修一个院子把失了父母的孩子养起来,若是有百姓想领养他们得经过流程,还需要每月都让孩子回来让官府的人细细盘问有没有不妥之处,这般才算是安顿好了。
他在颍州府城耽误不少时日,又带着几个人去了县城。到了县城这光景还要好上一些,光说县城的人少,再者房屋并不拥挤这般下来死伤就少一些,到县城来赈灾比在府城要轻便许多。
要说乡里的伤亡还要少一些,这一般出了什么大灾都是去乡里躲避。乡里种了蔬菜,还有粮食,人也少,躲在乡里避难有不少好处。
给他们水泥盖屋子,又给了粮食,县令就组织着人去办事,这处比府城里还要顺利一些。这县城里的人气恢复过来还算容易,只商户的损失惨重一些。这铺面坍塌了,一家的生计就落空了。这厢他们在县城里做惯了这活,要去码头上扛沙袋,身体又不成。
郑山辞给县城提了建议,“县城给商户借一些钱,不要利息,三年为期,等三年后再让商户还回来。”
县令觉这法子好,古代对人口的管控很严格,不怕这商户跑了,到处都要通关文牒,没有县衙给商户通关文牒,他们在大燕境内寸步难行。
让商户缓一口气,这铺子做好了,又能让他们招揽工人,又要交税,日子一长就是双赢的事。商户难了,又不想舍了铺面,容易走上歪路去找人借高利贷,这厢有县衙借给他们钱,又不要利钱,他们就不会铤而走险想去借高利贷。这厢也是县衙的一桩功德事。
县令自己没想到这茬,心里很是佩服郑山辞。不亏是京官,这处处都想得周全,什么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也难怪这郑大人年纪轻轻的就身居要职,可见这做人是要聪慧一些。
县衙贴了告示出去。
商户们瞧了告示心中欢喜。
“县令说了,可以给我等借钱,三年为期,还不要利钱,三年后把银子还给县衙就好了。”有商人大声喊道。
这处来的都是些商户,有些大商户现今家里也周转不开只想咬牙去借高利贷去了。他们这些做商人的,知道借了高利贷,一时半会就还不上,这高利贷还是利滚利,可能一辈子就栽进去了。可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买卖又做不到。
如今看见县衙的告示,心里有分寸了。他们可以向县衙借钱,不用去借高利贷了,这便是他们的一线生机,这是他们的曙光。
不少商户预备着去借高利贷,还有的打算关了铺面回老家了。这般县衙愿意给他们借钱,他们就还想在试着做一做,看能不能恢复过来。
有的商户见了告示,激动之处竟是抹着眼泪,一群大老爷们哭噎起来。
这世道是难的,但朝廷终究是体谅他们的难处,留给他们一条活路。
有年轻的商户之前已经让家人收拾包袱准备回去,得到消息后去县衙借了五十两银子,这般高兴的回去了。
“我们还能开一开铺子,若是实在不行再回去。”
这头夫郎跟孩子都收拾好了包袱,哥儿跟小孩听了商户的话,把包袱放在地上,直直的看着他。
年轻的商户傻笑,“我们再试一试。”
“那我不用会乡里了!”小孩欢呼一声。
县衙里还有银子一个商户顶多借给他们三百两银子,多的就没有了。
县城的房屋修了十座后,郑山辞就觉在县城停留的时间差不多了。这房屋用水泥做了,这般确实比寻常的屋子要牢固一些。百姓们脸上浮现出笑意,有了这房屋,若是以后出了什么差错,至少还能多撑一会儿,让他们先逃出去。
“多谢钦差大人!”百姓们念着他的好,知晓他为了自己的事不曾歇息过。
“多谢钦差大人!”
郑山辞只觉让他们的生活步入正轨便好了,日子也会慢慢便好的。
郑山辞兀自在颍州待了两个月,等房屋修建得差不多,又看着太守把纺织坊置好了,这才带着人一并回京。
回京后先去回禀武明帝,才得空回到家里。
这来回有三个月,把夏日度过去了。郑山辞单单是在路上坐马车,身上就出了好些汗。如今回来了,府邸坍塌的房屋已经修好了,虞澜意瞧见他回来,面上带喜,“瞧你这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我让人快去给浴房里倒热水,你先去洗一洗解解乏。”
郑山辞面容柔和轻应一声。
郑山辞进了浴房,里面已经把里衣挂好了,他先脱去衣物进了浴桶里,顿时只觉浑身的肌肉都放松下来了。
这长发也是泡在浴桶里。郑山辞以前还不习惯这头长发,特别是到了夏日心里就更加抱怨这头长发。
虞澜意在里间拿了桂花香料来,这是他最近新得的香料,珍贵着。虽说香水也是一样的香,但在浴房里,虞澜意还是喜欢把这香料拿上一截溶在水里去。
推书 20234-02-09 : 被失忆竹马认成男》:[近代现代] 《被失忆竹马认成男朋友后》作者:揽山【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2-05完结总书评数:340 当前被收藏数:2149 营养液数:184 文章积分:21,937,844文案:■闷骚冷淡总裁攻x外冷内热贵公子受■竹马x竹马与前男友分手后,简怀意一不小心跟人睡了一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