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by兔月关

作者:兔月关  录入:02-11

这也正常,任谁被偷家,还被偷得连跟毛都不剩,还笑得出来?
尤其是楚国使团此次前来,是绑着他们陈国使臣来的,陈国皇帝整张脸都快黑成锅底灰了。
“楚国使臣,你们这是何意?为何把吾朝派遣到贵国的官员,绑着回来?还打成这般模样?你们简直欺人太甚!”
陈国一位老臣站出来,生气地替自家陛下质问。
真是太过分了。
见过两国交战,把来使杀掉的,但还没见过把人揍了送回来的。
楚国简直就是挑衅啊。
谢文齐表示,他们楚国不是想挑衅,他们就是想耍赖皮。
面对陈国官员气势汹汹的质问。
谢文齐也挺起胸膛,用比那官员还要大的声音,做出愤怒生气状道。
“到底是我们楚国欺人太甚,还是你们陈国想要挑起战乱?你们陈国的官员说好是向我朝陛下送贺礼,结果竟在宴会上,当着我朝百官的面,辱骂我朝亲王和陛下是猴子,简直过分气煞人也!”
陈国皇帝:……
陈国百官:……
事情太过骇人听闻,荒唐离谱,他们有点没反应过来。
被绑着还堵了嘴的陈国使臣羞愤。
楚国这群不要脸的东西,空口白话,血口喷人,造谣!造谣!

谈判的时候你要是真讲道理,那就输了。
在双方国力相等的情况下,拼的就是谁更不要脸,谁更稳得住!
之前楚国还有顾忌,但现在他们把陈国国库都给搬空了,短时间内陈国想要出兵攻打十分困难,谢文齐底气足得很。
但陈国这边众人,就气死了。
“胡说八道,吾朝官员受命前去祝贺,诚心诚意带了那么多珍贵贺礼,怎会在大庭广之下辱骂你们陛下?”
又不是脑子有病,或者想撕破脸。
很明显,这就是楚国胡说八道,栽赃陷害。
“唔唔!”被绑着的陈国使臣含泪点头。
可不,他们就是被冤枉的。
别说辱骂楚国陛下了,他们连尊亲王都没有骂好不好,纯粹就是楚国自说自话,故意造谣,简直无耻阴险。
“如此说辞简直错漏百出,吾朝官员怎会蠢到这个地步,你们楚国想开战就直说,无需这般冠冕堂皇!”
陈国官员们愤慨道。
虽说他们因为丢了国库东西,现在心里虚得很,但不能表现出来被人拿捏。
老话说得好,输人不输阵嘛。
可谢文齐已经知道他们底细,闻言半点不着急,也怒笑。
“我们怎知你们陈国官员脑有何疾?他们辱骂我们陛下,这就是事实,难不成我们陛下还能给自己泼脏水?”
“陈国陛下,别以为你们陈国如今兵强马壮,我们楚国就怕了,想开战,好啊,我们楚国奉陪到底便是。”
谢文齐表情比他们还愤慨。
旁边随行的楚国官员,立马配合做戏,露出为难之色拉了拉他袖子,眼神不断示意。
好像在说:兄弟,别冲动,这战不好开啊。
陈国皇帝见此,当即冷哼道,“你说战便战?你是什么身份?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也能代表你们楚国皇帝?”
其实谢文齐的身份,他们是知道的。
毕竟对方要是没点特殊身份,又或者深受自己国家帝王圣宠,怎么可能如此年轻就担任一国使臣的重担。
谢文齐是谢文彦养父母家相处多年的兄弟,他们相信对方说话的分量,但不相信谢文齐真能做主开战之事。
所以,陈国众臣绝不会因为心虚,就轻易松口。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
下一刻。
谢文齐就从怀里拿出一本奏折,愤怒道。
“不管我是什么身份,我确实能够代替我朝陛下做主。”
“这是临行前,我朝陛下给的战书,上面有我朝国玺印章,倘若你们陈国不对羞辱我朝之事做出交代,今日我们前来,便是下战书!”
此话一出,陈国众人脸色微变。
有太监上前接过战书,呈到陈国皇帝面前。
对方打开奏本仔细查看,发现上面国玺印章确实是真的,并且战书内容,言辞及其犀利,颇有一旦开战就绝不罢休的架势,顿时又气又慌。
好个楚国新皇,当真是狂妄的年轻人!
若不是国库的金银和粮食莫名其妙丢失,就这狂妄劲儿,他非得给楚国新皇好好上一课,让对方知道陈国的厉害。
可惜……
如今国库没钱没粮,短时间内不敢有大动作,这口气只能忍下。
“朕不相信吾朝官员会犯如此蠢事,你们说吾朝官员辱骂,就真辱骂了?有什么铁证吗?没有证据的事儿,吾朝绝不认此罪……”
陈国皇帝开始打口水战。
就算心里决定暂时把事情忍下来,可为了不给楚国狮子大开口的机会,这个明摆着就是栽赃的罪名,是如何都不能认下来的。
谢文齐也知道陈国的想法,所以也没在认罪之事上纠缠,直接以陈国使臣出言不逊借口,进入赔偿谈判阶段。
双方你来我往争吵,双方脸色都不好看。
全都吵得面色或涨红、或铁青,一国大殿就跟菜市场般热闹。
陈国到底因为国库东西丢失,底气不足示弱。
而谢文齐则没有后顾之忧,以死皮赖脸,油盐不进的态度谈判胜利。
双方以“友好邦交”为遮羞布。
陈国割让边境两座表面荒凉,实则暗藏矿产的城池,赠送祝贺楚国新皇龙凤胎之喜;
楚国则回赠高产粮种,以及留下张和尚这么个“人才”帮陈国建设国家;
双方对此都很满意,结果算是皆大欢喜。
被强行冤枉栽赃要好处的陈国众人,脸色也终于好看了些许。
“虽说割让城池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但那两座城池不过荒凉之地,能够为我陈国换来高产粮种,也不算太亏。”
“只要把高产粮种迅速推广下去,我们就能很快恢复元气,倒时有了粮草,再跟楚国算这笔账……”
下朝后,陈国皇帝和官员们相互安慰。
谢文齐则是给张和尚留了几个人,按照谢文彦交代的叮嘱一番,停留半个月后,就收拾行李启程,前往其它国家。
然后在剩下的南国、吴国、黎国继续如法炮制谈判。
其余三国虽不情愿,可看见比自己强盛的陈国都低头了,想想高产粮种的重要性,也就都没反抗太厉害。
毕竟,他们就算可以想办法去楚国偷粮种,能偷回来的数量也有限。
倒时等他们慢慢把偷到的粮种,种出足够普及全国百姓的数量时,人家楚国早就不知道兵马吃得多么膘肥体壮了!
落后就要挨打,诸国现在都不敢浪费时间。
因为诸国国库被盗,没有立马开战的底气。
谢文齐此次出使谈判非常顺利。
只不过,每次谈判完,他都会以多日奔波劳累为借口,在诸国停留半个月的样子。
谢文齐此举当然不是真的劳累,他留下自然是搞事情的。
楚国想要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光是安排郭明熙他们在各国内部捣乱还不行,还需要外部压力,才能让各国相互争斗起来捡便宜。
而黎国,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黎国靠近海边,主要经济来源和生活支撑,就是贩卖海盐,一旦海盐生意出问题,整个黎国就将大乱。
诸国皇帝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哪怕昏庸的南国皇帝都不例外。
只要黎国露出明显颓势,诸国绝对会蜂拥而上,瓜分黎国的疆土和财宝,特别是如今诸国国库被盗的情况下,大家急需发一笔横财。
黎国依靠海盐生活,而谢文齐手中正好有更加先进的制盐办法,可以轻松扰乱黎国的重要经济。
所以,黎国就只能成为被祭天的倒霉鬼了。
此计划不宜声张。
谢文彦除了乔玉景和谢文齐谁也没说。
因为靠盐赚钱的不止黎国,还有诸国世族,贩卖私盐是世族们一大命脉,一旦被这些人知道他可以轻松掌握了盐价,这些人恐怕会再也坐不住发飙。
谢文齐趁出使诸国机会,在诸国倒卖低价细盐的行动,就连同行的官员都不知道,全是他和十几个暗卫单独完成。
也亏他有空间这个利器,无需考虑细盐的携带和运送问题,不然这事情,还真不好办得如此轻松。
等谢文齐携使团众人开始返回楚国的时候。
诸国民间突然出现大量走商,悄悄贩卖低价私盐。
那私盐不仅价格极低,而且质量还很好,竟是往日只有贵族才能吃到的精细好盐!
百姓们碰到这种好事,全都买疯了。
也不怕买私盐被抓。
毕竟这细盐价格,比大家平时吃的粗盐,都还要便宜好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在抢购,被发现了也是法不责众。
现在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大部分百姓都跑去走商那里买低价细盐,城里的官盐和世族手中的私盐,销量自然就受到了严重影响。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世族,因为他们卖的是私盐。
走商的低价细盐也是私盐,肯定最先冲击他们。
当月底世族盘账的时候,看到这个月私盐收入,竟连上个月的零头都没有,直接眼前一黑。
“这个月的私盐怎会半个铜板都没赚到?让各地大东家过来!”
诸国世族族长暴怒又心慌。
抓破脑袋都想不出好好稳赚不赔的私盐生意,怎么会突然出如此大纰漏,实在荒唐。

为了确保此次搞事顺利。
谢文彦并未控制楚国的情况,所以诸国受到盐价冲击,楚国自然也在范围内,盐价市场受到影响。
楚国的世族比其余几国世族还要着急。
因为他们一直被谢文彦打压,近几年楚国出现的纺织厂、新酒楼、香皂、玻璃……等等生意,都导致楚国世族产业不断衰败。
私盐生意是他们最后一个大命脉,若是出现问题,就真的完了。
三大世族众人聚集起来商讨。
“到底是谁在贩卖私盐?那么好的细盐,价格竟然比粗盐还要低数倍,对方莫不是疯了不成?”
王族长难以接受现实,眼睛都出红血丝了。
王家是三大世族中势力最差的,若不解决私盐问题,他们肯定最先扛不住,到时候原本的盟友说不好就会翻脸,掉头落井下石吃掉王家。
所以他是最急的。
但此事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解决策略,因为他们就算降低自己的盐价,成本也比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低价细盐贵。
吴族长也是神情憔悴,“那贩卖低价细盐的人不是疯了,恐怕是有比我们更加厉害的制盐工艺。”
“如今我们着急抱怨都无用,当务之急,是找出幕后之人,以及拿到对方的制盐工艺,否则我们世族的辉煌,恐就到头了。”
石族长气道,“找人说得轻松,对方能够瞒过所有人,在短时间把低价细盐卖遍诸国,这一股势力绝对不比咱们世族差。”
“而且对方来势汹汹,一时半会儿人肯定是找不出来的,真正的当务之急,是想办法稳住局面,限制低价细盐的流通。”
“否则继续拖下去,咱们的私盐生意亏损就罢,动摇家族人心才事大!”
一旦家族人心溃散,就容易被人钻空子。
别忘了,当今陛下时时刻刻都在盯着他们,等待蚕食世族的机会。
吴族长深吸口气道。
“想要限制低价细盐流通,只有让皇帝下令才名正言顺,低价细盐的流通不仅影响我们,也同样影响皇帝,盐税可是国库每年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谢文彦不是很能耐吗?咱们先看看他如何处理,看情况再做打算,咱们先稳一稳……”
世族虽势大,可到底是私底下,想要号令天下百姓,还得是皇帝才行。
如今诸国皇帝和世族都在为此事烦恼,他们想不出办法,不代表别人不行,只要稳得住,到时候就可以抄作业。
所以,如今是比拼家底的时候了。
如同吴氏族长说得那般,朝堂上大臣们也的确同样着急不已。
众人商量好几天都没个头绪,只能眼巴巴看向龙椅上的谢文彦。
毕竟,他们这位陛下向来鬼点子多。
谢文彦环视众人冷哼,抓住机会就开喷,“往日鸡毛蒜皮的事情,你们指着朕鼻子,骂得倒是欢,如今真正需要你们办事时,一个个就全成哑巴了。”
“朕给你们高官厚禄,你们就是这个样子?你们自己说,朕要你们到底何用?养着吃白饭吗?”
让你们平日跟朕作对,看朕现在骂不死你们!
谢文彦小气地抓住机会耀武扬威。
众臣:……
不服气,但没办法反驳。
谁让他们确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应对此次危机。
众臣只能憋屈跪下,“臣等惶恐,是臣等无用,请陛下息怒。”
“知道自己没用往日还敢与朕作对?此事想解决也不难,扰乱诸国盐价的幕后之人暂时不急,现在稳住百姓民心,以及无法让人拿捏才是重点。”
“只有稳住局面,腾出手脚,任由那幕后之人如何躲藏,朕就不信他还能在诸国一起动手的情况下,半点马脚都露?”
谢文彦理直气壮,半点都没有说自己的心虚。
众臣拱手追问,“臣等愚笨,还请陛下细说。”
“开办国有钱庄。钱庄的存在,事关民生,朕觉得钱庄应当由朝廷开办才是……”
没错,谢文彦想开钱庄。
这是他很早之前就有的想法。
想要统一诸国,彻底抑制世族势力,他就必须掌握绝对的政权和钱财。
所以,钱庄这种存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掌握在私人手中。
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去开钱庄,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最大原因是经济体制,古代是小农经济,资金流通需求不大,钱庄的主要作用,是借贷和兑换。
谢文彦开钱庄目的,也不是为了单纯聚财。
而是想以钱庄为据点,更加深入掌控全国各地民生情况,削弱“山高皇帝远”的影响,宣传树立朝廷形象。
“高额印子钱屡禁不止,饶是朕已对贪官污吏加大审查,但民间还是有无数人因此家破人亡,朕对此甚是心痛。”
“由朝廷开办钱庄,规范借贷,不仅能让百姓免遭迫害,还能树立朝廷的正面形象。”
“届时,由钱庄盈利贴补盐价,暂时控制目前低价私盐带来的局势影响,各位爱卿觉得如何?”
如何?这太不如何了!
在时下人的眼中,钱庄属于经商,如今国策乃是重农抑商啊。
有老臣当即反对,“陛下,此事不可,朝廷怎能带头经商,与民争利,这实在动摇民心和国本啊……”
“请陛下三思,朝廷开办钱庄,实在荒唐……”
投靠世族的官员更是着急不已。
因为一旦由朝廷开办钱庄,规范了借贷问题,他们就没办法继续迫害底层百姓,吞并底层百姓的田地。
钱庄是世族贵族们,兼并土地的利器!
而谢文彦要的,可不就是要抑制他们这点么。
谢文彦摆手道。
“不必再三思,朕都对此事思好几年了。朕开办钱庄,是为了不让百姓陷入那些黑心商户的迫害,乃是正义之举,又没有高额借贷利率,如何就是与民争利了?”
“有了钱庄,朝廷还能更方便调动全国各地的财富,提高各地因每次朝廷拨款速度慢,导致差事延迟,赈灾款被山匪劫盗……等等问题。”
“还是那句话,你们劝朕也没用,朕不听!”
“你们阻止朕开钱庄,莫不是都在私下放印子钱,朕断你们财路了?”
众臣:……
看破不说破,才有朋友做!
朝臣们苦着脸,皇帝太过强势,又理由充分,他们根本没有反驳余地。
可不反对,他们又少了一条来钱路。
这日子,真是要没法过了。
谢文彦也不是真的自己吃肉,连汤都不给下面人喝。
所以下一刻。
他话头就转道,“钱庄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朕之前派遣出海的船队,明日就将抵达码头,各位爱卿明日准备好,与朕一同前去迎接。”
“听先锋船带回来的消息说,此次出海收获非常大,明日见了若当真不假,各位爱卿定要好好帮朕重新计划出海事宜。”
说罢,挥手退朝。
将一个独断专行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朝臣不住叹气,大逆不道暗想。
他们真是生不逢时啊,当初先帝就已经够强硬了,没想到当今陛下更过之无不及!
真是羡慕前朝那些臣子,皇帝真正能与士大夫同治天下,臣子指着皇帝鼻子骂都没事儿……
前朝皇帝:所以我们亡国了。
群臣心里不服气,憋屈得慌。
但等第二天。
跟着谢文彦去码头迎接出海归来的船只,看着那些大船上满满当当的金银珠宝,香料珊瑚象牙……等等东西时。
一个个眼睛都直了,什么私盐印子钱利益,都抛到了脑后。
“陛下,这,这些东西都是此次出海赚的?”
朝臣们激动难以置信。
之前谢文彦派遣出海船队,携带的货物数量,他们都是知道的。
就那么几船瓷器丝绸,竟然就换了这么多好东西回来?
以前出海没这么赚吧!
谢文彦也很惊讶,此次出海船队的收获,比他预估确实多了不少。
“舅舅,此次怎会带回如此多东西,您快与朕说说。”
谢文彦亲热上前握住此次出海任务的邹家家主,也就是乔玉景血缘上外家的亲舅舅。
不过几句口头青睐,就能换人忠诚好感。
别说舅舅,利益到位,再认个义父他也是可以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文彦:我,认爹狂魔,打钱!

此次邹家家主带队出海做生意,之所以能够带回比以前更多的收获。
当然是因为楚国的造船技术,因为谢文彦从边境捞回来几个义父的贡献提高,以及邹家乃是江南巨富,擅长经商的结果。
“此次能够有这么多收获,还得多亏陛下提供的大船,让我们用比以前更短的时间,到达更远的海外国家做生意。”
“那些海外国家好东西真多,可他们也太不会用了,吃穿用度粗糙得很,看到我们带去的瓷器,茶叶,丝绸……一个个眼睛都摞不动了,挥着大把大把金银来交换……”
邹舅舅满脸红光,想起那些海外蛮国拿着大笔金银,疯抢瓷器丝绸的模样,简直乐得合不拢嘴。
他们邹家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还真没做过这么简单,还这么好赚钱的。
海外可真是个捞金之地,真真是去捡钱啊!
一群楚国官员们听着也是热血澎湃。
他们在这边为了点利益,整天斗死斗活,没想到出海天地竟如此广阔。
陛下能成为陛下不是没道理的,到底是他们格局小了啊。
“陛下,这出海实在大有可为,臣觉得事不宜迟,咱们商议下再尽快派遣船只继续出海吧……”
“陛下果真高明,以前是臣狭隘了!臣对出海之事有点拙见,您听臣瞎编……哦不,听臣给您建议……”
“陛下,陛下……”
世上圣人是少数,普遍俗人才现实。
在利益面前脸皮就是扯谈,一群官员对出海的利益全都眼馋上了。
比起冒着抄家流放的风险,去放印子钱、去贩卖私盐,当然是跟着谢文彦掺和出海赚钱更好。
只要跟着陛下能吃肉,他们就算憋屈点听陛下的话又如何?
大部分人辛辛苦苦当官,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么!
楚国朝堂的官员,除去投靠世族的那些,基本都对谢文彦彻底臣服了。
谢文彦也没有再计较众人之前的小动作,只要是真心给他办事,他都不吝啬重用,以及给好处。
毕竟,没有人谁会无缘无故为谁白白奉献。
以前这些人跟他作对,是他的价值还不够大,现在他的价值足够,众人自然也就奉上忠诚了。
世上没有永远不变的忠心,只有永远不变的利益。
有海外赚钱门路吊着,楚国官员们对谢文彦的政令,基本都不再阻止,开始积极配合了。
在所有人齐心协力,和谢文彦的提前准备下,朝廷高效运转,楚国不到半个月,所有县镇及以上的城池,就全部铺设好了国有钱庄。
并且下发圣旨:凡在国有钱庄,存款达到1两银子的百姓,就能在官府购买低价官盐。
此举一出,楚国因私盐造成的动荡瞬间消失。
“真的假的?在朝廷钱庄存款达到1两银子,就能买低价官盐,跟咱们之前偷偷买的那个低价细盐,价格精细都一样?”
“肯定是真的啊,这是衙门亲自贴的告示……”
“虽然要在钱庄存1两银子,但如果能够一直购买这么便宜的细盐,倒也挺划算,我去试试看……”
百姓们喜出望外讨论着。
若是能够用买低价私盐的铜板,正大光明在官府买官盐,大家还是很愿意去钱庄存上1两银子做抵押金的。
毕竟购买私盐终究不合法,若是朝廷铁了心要追求,就算他们人多,也难免被收拾。
要知道,前朝为了镇压百姓,又不是没有屠村屠城的例子!
谢文彦的解决办法,传到王氏、吴氏、石氏三大世族耳中。
还等着抄作业的他们全都傻了。
万万没想到,谢文彦竟然如此豁得出去,没有强行镇压百姓,而是选择开办钱庄,自己拿钱贴补民间盐价。
这简直比出现低价私盐还可怕!
若是楚国的官盐价格被控制下来,以后一直都是这么低,那他们三大世族在楚国还有混的余地吗?
“谢文彦,这是一点活路都不给咱们啊……”
王族长气得差点没喘上气。
吴族长深吸口气道,“倒也不是没活路,既然谢文彦可以出海赚钱,咱们也可以,看来私盐的事情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了,咱们想要活下去,必须另辟蹊径,重新寻到一条稳定的来财路。”
“出海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谢文彦虽然狠辣,但他的确聪明,我们不妨效仿一二,慢慢以待时机……毕竟谢文彦的敌人,还有诸国呢。”
“此言有理,那就这么办。”
石族长点头同意。
他们家族现在内忧外患,不适合与谢文彦硬碰硬,慢慢等机会才是最好的选择。
谢文彦得到世族那边的消息,并未阻止。
只是轻笑摆摆手,“他们想组织船队出海,让他们出便是,无需阻止。”
反正这些人捞回来的金银珠宝,最后都是他的。
牛羊不养肥,哪里来的肉吃?
楚国情况迅速稳定。
其余几国就恼火头痛了。
推书 20234-02-10 : 刀尊今天也在当辅》:[穿越重生] 《刀尊今天也在当辅助[星际]》作者:八爷党【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1-31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5737   总书评数:612 当前被收藏数:3999 营养液数:1385 文章积分:128,507,568文案:渡劫失败后,差点魂飞魄散的刀尊转生成了一个无法觉醒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