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的?”
严律没有回答,墨镜之下的半张脸看起来非常严肃,嘴角轻微下压,是可以被解读为“生气”的一种表情。
林意乔不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让严律生气,但他知道让别人生气的问题最好不要再问下去,所以他非常善解人意地闭嘴了。
他解开安全带,准备下车。
严律又长长地呼了一口气,隔着衣袖握住林意乔的手臂,林意乔回头,“嗯?”
墨镜已经被取下来了,露出的眼睛里有林意乔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林意乔听见严律说:“林意乔,我们重新交朋友好不好?”
第3章 一个湿吻
掌心温度透过棉质衬衫传到手臂的皮肤上,林意乔觉得太热了,轻轻挣了一下,严律便松开了手。
“交朋友很麻烦的,”林意乔皱眉说,“而且我没有时间。”
严律问:“你为什么会没有时间?”
林意乔说:“因为我要照顾毛姆、加缪、马尔克斯和茨威格。”
严律努力用林意乔的思维来理解这句话:“你在学习文学?”
“不是,”林意乔摇头,解释说:“他们是我养的大西洋水母。”
接着林意乔用了七分钟时间,给严律介绍了大西洋水母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他们的饲养方法
“必须严格控制海水的盐度、温度和pH值,必须定期换水,而且必须用刚孵化出来的丰年虾幼体喂养他们。”林意乔在自己的兴趣领域总是有很多话要说,“他们的捕食能力很弱,所以要用滴管将丰年虾挤向触手,得小心一点不能把他们碰伤了,还得戴上仿刺手套,因为他们本身也有毒。”
可是严律似乎对水母太感兴趣了一点,在林意乔说话的时候,他无意识地微微前倾,视线牢牢锁在林意乔的脸上,那目光专注得近乎灼热,带着一种林意乔无法解读的情绪。
属于严律的气息因此被拉近,虽然没有身体接触,但那种存在感本身就带着强大的压迫力。林意乔承认严律身上的味道很好闻,像是雨后日出的森林,但这样的视线和姿态让林意乔感到被审视、被入侵。
由于和大多数人不同的神经特质,林意乔本来感官就过于敏感,这样近距离的压迫更是让他心律失常、喘不过气。
“你离我太近了,”林意乔抬手抵住严律的胸口,想要把严律推开:“你让我很不舒服。”
严律马上退开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林意乔“嗯”了一声,“以后别离我这么近了。”
严律说:“好。”没有分辨他们曾经离得更近过。
林意乔又继续讲他的水母:“不过他们四个里面,马尔克斯的捕食能力要强一点,每次它都吃得最饱。”
严律好像很喜欢水母的样子,问他:“我可以去你家看看他们吗?”
林意乔摇摇头,拒绝道:“不可以。”
“因为马尔克斯他们怕生?”
林意乔用诧异的眼神看着严律,觉得严律说了非常没有常识的话,“水母连大脑都没有,怎么会怕生呢?”
林意乔说:“我只是不想让你去我家而已。”
两个人下车走进餐厅,位置和菜品已经安排妥当。原来刚才严律在地下车库发消息时,就已经跟餐厅这边交代清楚了。
位置是不被打搅、没有噪音、通风良好的小包间,菜品也都是林意乔喜欢吃的,而且颜色只有黑色、绿色、红色、白色,没有黄色。
“不吃看不出原型的食物,不吃汤汁粘稠的食物,不吃辣的、不吃烫的、不吃有小骨头或者小刺的。”严律对林意乔的喜好如数家珍,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了一下,语气里带上一丝试探,“你现在,对食物还是这些要求吗?”
林意乔说:“是。”
严律叹口气,耐心引导地问:“你看,我过了这么多年还记得你喜欢什么,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林意乔说:“你是一个记性很好的人。”
严律:……
严律用小碗给林意乔盛了半碗饭,推过去说:“吃。”
这家餐厅的菜味道非常合林意乔的口味,他吃完半碗饭之后又添了半碗,但是他发现严律没怎么吃。
“你为什么不吃?你是觉得不好吃吗?”林意乔问。
“我有点累,”严律说,“我才坐了很长时间的飞机。”
“那你觉得好吃吗?”林意乔又问了一遍。
严律只得正面回答:“好吃,只是我有点累,所以没有胃口,不怎么吃得下。”
如此结构清晰的回答让林意乔很满意,他就没有再继续提问了。
吃过饭,严律送林意乔回到公司,把车停在地下一层的电梯口,方便林意乔直接坐电梯上去。
“我不回办公室了,”严律说,“你自己上去吧。”
林意乔看他很疲惫的样子,按照社交规则,自己似乎应该说点什么,但是林意乔不懂得该如何对别人表达关心,在脑子里检索半天,最后说了句:“你辛苦了。”
严律笑起来,是今天林意乔在他脸上看到的弧度最大的笑,他说:“是挺辛苦的,所以你要不要跟我交朋友?”
林意乔还是觉得交朋友太麻烦了,养水母也很麻烦,他已经做了一件很麻烦的事了,不能同时再做另一件。
“不要。”林意乔回答他。
由于吃了一顿好吃的饭,林意乔回到工位的时候心情很不错。
整个下午工作效率都很高,到五点五十分,林意乔准备收拾东西下班了。
这时,一下午没有和林意乔说过话的蔡东把他叫了过去。
“天才,”蔡东把一份分析报告拍在桌上,用非常严厉的口吻对林意乔说,“你选这个合金材料的时候,评估过它在连续运动中的温度变化和热电效应吗?”
林意乔诚实地说:“没有。”
蔡东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皱眉看向他:“以前没做过脑控项目?”
林意乔又诚实地说:“没有做过。”
“这种微伏级热电噪声,平时不算什么,但我们的机器是脑电信号控制的,如果这种噪声跟运动节律耦合,很容易被误判为有效的神经指令。”蔡东曲起右手食指,在报告上连续敲了几下,“力传导做得再好,脑子指挥不了腿,还是白搭!你拿回去研究一下看怎么解决,解决不了你的方案就作废了!”
林意乔在做优化方案时确实只考虑了机械性能,没有考虑到热电效应可能会影响到生物电信号采集。可是如果方案作废,他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就全部白干了。
他没说话,拿起那份报告,一边翻看,一边慢慢踱回工位。
看完资料,林意乔去了神经科学实验室。
为了分析热电噪声的影响程度,他需要知道目前EEG信号采集的基线噪声水平和BCI解码器对噪声的容忍阈值,这些数据只有神经科学实验室有。
此时已经下班了,实验室还有一位研究员没走,林意乔说明来意,那位研究员面露难色地说:“我们内部测试数据保密级别非常高,要我们严总亲自授权才可以调阅。”
严总这个称呼,对林意乔来说过于陌生了,他确认地问:“你是指严律吗?”
“对啊。”研究员觉得林意乔怪怪的,林意乔离开的时候,他还多看了林意乔几眼。
离办公楼十五公里以外有一家艺术酒廊,严律和他的几个朋友在这里小聚。
酒廊位于一栋商业综合体的顶层,可以俯瞰城市天际线,此时夕阳的余晖为整个空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酒廊一角,严律陷在舒适的扶手沙发里,透明半框眼镜架在高挺鼻梁上,勾勒出眼尾微微上挑的线条。他刚刚花了一整个下午补眠,现在精神好得能去参加最强大脑。
“恭喜你,五千万美金,”林纨朝严律晃了晃酒杯,“你现在是科创圈大明星了,投了你的天使轮,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正确的事。”
严律也端起面前的杯子示意了下:“主要是我们的团队给力。”
林纨喝一口,把酒杯轻轻搁在矮几上,顺手捡了一颗海盐柠檬糖剥开含进嘴里,刚想开口说话,就被旁边的祝驰舟捧着脸一个湿吻,吃进去的糖果也被卷走了。
林纨脸一红,推开人说:“在外面呢,这么多人,你疯了。”
严律简直没眼看,想把手里的加冰气泡水泼到自己发小脸上:“祝驰舟你跟狗似的!”
祝驰舟笑嘻嘻地又凑近林纨的耳朵,用远高于悄悄话的音量悄悄跟林纨说:“我们这儿有一个人求而不得,你猜是谁。”
林纨故作惊讶地看严律一眼,说:“真的吗?我可猜不到。”
严律拿起一颗糖果,准确命中祝驰舟的狗头。
桌面上,手机屏幕闪了闪,是公司内部通讯软件的消息提醒。
严律拿起来解锁,看到发来消息的是一个趴着的卡通水母头像,脑袋圆圆的,眼睛也圆圆的。
发件人:机械工程组林意乔
[蔡组长刚才指出,我的膝关节设计有一个问题。选用的材料在动态工作中会产生热电噪音,这可能干扰EEG信号采集和解码。请你在三分钟之内,将EEG系统的实际噪声容限、信号特征以及相关干扰测试的历史数据授权给我,否则后果自负。]
第4章 安全边界
林意乔对自己发出去的信息很满意。他用了“三分钟之内”、“后果自负”这种词加强紧迫感,可以促使对方尽快回复。
这是他在小红书上学来的职场小技巧。
发出去没多久,他看到信息状态显示“已读”,就盯着对话框等严律回复。
等了两分三十二秒,对面才发来消息。
严律:[你要的是核心数据,授权给你之前,我需要和你深入沟通一下。]
机械工程组林意乔:[我把报告发给你。]
严律:[你的方案很大胆,这个项目刚融了A轮,任何核心技术改动都需要慎之又慎,你最好当面给我阐述一下。]
机械工程组林意乔:[好,你来公司吗?]
严律:[我还没吃晚饭。]
机械工程组林意乔:[要我请你吗?]
严律:[我过来接你,去中午那家餐厅,边吃边聊。]
机械工程组林意乔:[我请你吗?]
严律:[我请,因为是我提议的。]
严律:[那么想请我,下次你自己提。]
机械工程组林意乔:[哦。]
机械工程组林意乔:[我不想请你。]
林意乔在办公室等了三十多分钟,严律给他发消息叫他到负一楼,他就背上双肩包,装着蔡东给他的那份报告下去了。
走出电梯,看到玻璃门外严律的车已经等在那里了,林意乔拉开副驾驶坐进去。
严律侧过头,笑了一下,“你好,林意乔。”
林意乔面无表情:“你好,严律。”说完他看着严律的脸愣了几秒钟,睁大眼睛,喃喃地说:“你还是戴眼镜啊,我还以为你不戴了。”
“平时戴隐形,”严律发动汽车,“刚睡了起来,就懒得戴了。”
“刚睡了起来?你下午在睡觉?”林意乔的注意力立刻被抓走了,“你请假了吗?”
严律老实交代:“没请。”
林意乔眼睛睁得更大了,质疑道:“员工手册第三十一条,工作时间未经批准离岗超过四小时,视为旷工。”
“嗯。”严律点点头。
林意乔语气严肃地补充:“要扣一天工资的。”
“好,”严律平稳地将车开出地下车库,转头看林意乔一眼,目光带着笑,接受处罚,“知道了,我明天去跟唐晓晓说,让她扣我一天工资。”
由于刚好是下班高峰期,这个时间点的交通比正午十二点嘈杂得多。
特别是拥堵路段,令人难以忍受的喇叭声此起彼伏。
这种突然爆发的尖锐声音让林意乔感到疼痛,就像他给景心描述的,“有锥子在刺穿我的耳膜”。
他从背包里拿出降噪耳机戴上,闭上眼睛希望快点抵达目的地。
严律在下一个红绿灯从主干道驶出,把车拐进了一条安静的背街小路,语音导航一个劲儿要他掉头,他抬手将导航关了。
感觉到环境噪音突然变小很多,林意乔取下耳机,睁开眼睛分辨了一下道路两旁的景观,疑惑地问:“你不是说去中午那家餐厅吗?不是这条路。”
“那边太堵了,”严律随口说,“我们绕一下。”
林意乔“哦”了一声,拇指无意识抚摸耳机外壳上的Logo。
主干道虽然拥堵,但并不是完全没办法通行,林意乔判断绕行小路肯定会更慢。但是他喜欢这条路的安静,所以便狡猾地没有提醒严律决策有错误。
他们比预想的时间晚了二十多分钟才到达,车停在餐厅门口的地面停车位,熄掉火,严律转过头发现林意乔正看着他。
林意乔脸上没有什么情绪,眼神很专注,似乎带着探究。当两人视线接触时,林意乔顿了一下,但没有把目光移开。
严律胳膊搭在中央扶手上,挑眉问:“看着我做什么?”
林意乔认真地说:“我在想,你戴眼镜好看一点,还是不戴眼镜好看一点。”
“那么,”严律凑近他,“你觉得我戴眼镜好看一点,还是不戴眼镜好看一点?”
林意乔微微蹙眉,好像很难抉择,“结论是都很好。”
严律笑:“是么?”
林意乔建议:“你可以单号戴眼镜、双号不戴眼镜,这样喜欢看你戴眼镜的人,和喜欢看你不戴眼镜的人,都可以看到他们喜欢看的样子。”
严律又问:“那你喜欢我什么样子?”
林意乔重复自己的结论:“都很好。”
严律说:“这是一道单选题。”
林意乔皱眉苦恼了一会儿,“戴眼镜跟高中一样的,但是不戴也很帅。”
严律似笑非笑地看着林意乔的脸:“我长得很普通,哪里帅了?”
林意乔援引别人的证词加强论点:“温维他们都说你长得很帅的。”
“他们跟你说的吗?”
“不是,是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听到的。”林意乔说。
“哦……”严律拖长声音,镜片背后的眼睛眯起来:“上班时间,你不好好工作,偷听别人聊天?”
“我,我没有偷听!”林意乔一着急,脸和耳朵都红了,显得很局促,“是我听力太好,他们又经常在办公室聊天。”
严律笑起来,大发慈悲地放过他,替他解开安全带,“知道了,下车。”
由于订位的时间太晚,餐厅只剩下一个二十人的大包间。林意乔觉得餐桌过于巨大,而且周围放满空椅子感觉也很奇怪,所以他们去了顶楼的露天卡座。
虽然附近有其他人说话的声音,但茂密的绿植作为屏风隔开卡座,是林意乔可以接受的轻微嘈杂的环境。
他们面对面坐下,林意乔从包里拿出报告递给严律:“这是记忆合金材料的初步测试报告。”
严律接过来,翻了两页,指着页面上的图表说:“这里的几组数据关联很复杂,你坐过来一起看,方便你解释给我。”
林意乔闻言动作一顿,他不喜欢这样。另一个人的体温和呼吸会打破他的安全边界,让他感觉不舒服。
他看了一眼严律,对方的表情很认真,似乎完全是在讨论公事。他又低头看了看那份报告,上面的曲线和数据确实需要指着说才清楚。
他无声地吸了口气,站起身,在严律身边坐下了。身体有些僵硬,刻意保持着一些距离,但卡座的沙发柔软,还是让他们挨在了一起。
属于严律的气息,比在车里时更清晰地传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戴着眼镜的严律令他感觉很熟悉,他这个时候竟然并没有太多不适。
为了看清纸上的小字,林意乔凑过去一点,指着数据对严律解释说:“这是材料在模拟膝关节运动时的电特性测试结果。”
他全神贯注在数据上,没有发觉自己的头发蹭到了严律的脸,而严律只要微微偏头,就可以闻到林意乔洗发水的香味。
高中时就用这款洗发水了,到现在也一点没变。
林意乔又伸出手,轻轻点在纸面上,“这条曲线是材料在承受动态应力和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微小电压值。”
他依然没有注意到,他的肩膀已经贴在了严律胸口。
严律坐直了,稍微拉开他们两人之间的距离,喉结滚动,淡淡地“嗯”了一声。
林意乔完全专注在技术上,毫无所觉地继续往前凑:“在模拟膝关节最大负载和运动频率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压峰值,大约在几个到十几个微伏的范围内。”他仰起脸去看严律的反应,想从严律那里得到答案:“你觉得这个程度,对生物电信号的影响大吗?”
林意乔眼睛睁得很大,亮晶晶的。温热的呼吸若有若无地拂过严律的下巴。一脸的毫无防备。
严律从他清澈的瞳仁里看到自己。
“林意乔,”严律透过镜片看进林意乔的眼睛,却没有回答那个技术问题:“你的洗发水,还是这个味道。”
林意乔“啊”了一声,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整个人都快要贴在严律身上了。
他耳根一热,慌忙往后挪了挪,和严律隔开一点点距离,懊恼地小声说:“……对不起。”
严律好像没注意到他的窘迫,目光仍然平静地落在报告上,仿佛刚才那句话不是他说的,“热电噪声在实际系统中会被放大几十倍,远超脑电信号的幅值。”
“……果然是这样,”林意乔有些沮丧,“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也不是没办法,”严律说着,身体懒懒地向后靠进沙发里,手臂很自然地舒展开,搭在沙发靠背上,“你试试加个静电屏蔽层。”
“对,所以我才需要你们的数据……”林意乔的话说到一半,忽然疑惑地抬起头,眼睛眨了眨,看向严律:“咦?你不是说……你不懂这个吗?”
“听蔡组长提过一次。”严律把手臂收回来,低头翻着手里的报告,没再多说。
他的目光扫过图表,忽然停住了。图表的右上角,有一串很模糊的日期数字。虽然模糊,但也能辨认出是三个月之前。
严律认得这个图表的样式,是仿生运动实验室的测试系统导出来的,右上角的时间就是测试日期。
——这个材料的测试结果,三个月前就出来了?
可林意乔来公司,才两个多星期。
严律不动声色地往后翻了几页,在另外几张图上也看到了同样的时间。
原来蔡东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了。
蔡东看着林意乔为这个方案忙碌了两周,看着他建模、测试、验证,然后在林意乔快要做完的时候,才“恰好”点出这个问题。
严律从不怀疑蔡东在专业领域的权威,如果这材料他考虑过又放弃了,那就说明材料本身的缺陷是无法克服的。
想明白这点,严律心下一沉。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人情问题。
这是冲着林意乔来的。很可能,也是冲着自己来的。是自己顶着压力,一定要把林意乔招进来的。
严律的指尖慢慢收紧,捏着纸页。
是蔡东一个人,还是整个机械组都在排挤林意乔?
要告诉他吗?告诉他……你被人针对了,你做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是个死局。
林意乔像一根笔直的线条,他能理解这种弯弯绕绕的人心吗?他会不会……很难过?
严律深吸一口气,把报告递还给林意乔。
“怎么了?”林意乔伸手来接。
严律却没松手,身体朝他那边倾过去,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又缩回了刚才那么近。他修长的手指点在纸页那行模糊的日期上,低声说:“你看这里。”
他的声音很近,气息好像都拂在了林意乔的耳廓上。林意乔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眼神里还是不解。
“有个日期,看到了么?”严律视线落在林意乔微微蹙起的眉头上。
林意乔把报告拿近了些,凑在眼前努力辨认,终于看到了那串数字,他说:“看到了。”
“这是测试日期,”严律的声音又低又缓,像怕惊扰到他,“三个月前的。”
林意乔还是没明白过来:“然后呢?”
“你提这个方案,是这两周的事,对吧?”严律耐心地问。
“嗯。”林意乔点头,更困惑了。
严律看着他,一字一句,把打碎的逻辑链重新拼给他看:“意思就是,蔡组长在跟你说这个材料有问题之前,他早就知道了。”
“他早就知道这个方案不行,”严律的语气很平静,像在单纯地陈述一个事实,“但还是看着你,在这上面花了两个星期。”
林意乔的眼睛缓慢地眨了一下,好像在努力消化这些信息。
过了一会儿,他才转过头,怔怔地看着严律,表情从困惑变成了错愕:“这样啊……所以,蔡组长他一早就知道材料有问题?”
“嗯,”严律温和地回应他,“从日期上看,是这样。”
林意乔的眉头拧成一团,又低头去看那份报告,手指在那个日期上用力地划来划去,好像想把它擦掉一样。
“会不会……是引用的别人的数据?”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小声问。
“不会,”严律很确定地告诉他,“图表的格式我认识,是我们自己实验室的。”
“可是……为什么啊?”林意乔的声音里带上了点孩子气的委屈和不解,“如果早就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我这两周……做了上百次模拟,这些不是都白费了吗?”
他有点急了,手里的报告被他捏得皱巴巴的。
“林意乔,”严律伸出手,把那份皱巴巴的报告从他手里拿走,然后用温热的指腹碰了碰他的胳膊,“我没法替他回答为什么。人的心思很复杂,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因为个人好恶,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
林意乔呆了呆,慢吞吞地说:“哦。温维说蔡组长不喜欢我,原来是真的。”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严律说,“但是我喜欢你。”
“我知道,”林意乔低着头,声音闷闷的,“温维也说了,是你坚持要招我进来的。”
严律沉默了一下,又安慰他:“就算材料不能用,你这两周的工作,你的能力,也很有价值。”
林意乔却说:“机械组其实不需要我,所以他才敢让我浪费时间。因为我本来就是多余的。”
这就是林意乔的逻辑,林意乔的逻辑就是,人做任何事情都一定有逻辑。
“你这个想法,是错的。”严律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机械组需要你,项目需要你,我需要你。你的专业能力,是我们最需要的。这一点,我希望你记住。”
林意乔的睫毛轻轻颤了一下。
“人做事的动机,不总是理性的,”严律想用林意乔能听懂的方式,解释那些幽暗的人性,“有时候,那可能是为了一种……很私人的,甚至恶意的满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