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因为于镇浩下落不明,时时担心,因此在各处都暗布哨卡。要调动一千精兵,那也是件难事。
五十九、
"虽然并非易事可是也不是没有机会。"于镇浩道,"虽然太师掌权,但仍然是于姓一族,所以新君上台,依旧规必定要举行仪式、调动兵马。将军可趁那个时候将您手下一千精兵带近京城,只是难为将军要狗腿一下太师,让太师放松戒备。"
匡则面有难色,他一向是个正直之人,做不来查颜观色、吹嘘奉承这一套,如今于镇浩要请他去狗腿太师,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将军,这可是关系到我朝存亡的时候,少不得要勉强您一番。"疏月笑道,"您也不必说多少话,若奉承太过,只会反招太师怀疑。将军您只送些薄礼去太师府,略表归顺之意,也不必亲自前往。"
匡则想了又想,终于点头,"为了朝廷安危,老臣也豁出去这张老脸了,总好过一直在太师下面被压制,终身不得伸展抱负。"
众人又秘密商议,定下在三天后,新君继任大典上活擒太师。并委托将军把这事情告诉各位可靠的老臣子和老王爷。
匡则叹道:"先帝颇有智慧,若不是身体羸弱,断不会将这江山落到太后那贱人手中。老臣之前也曾叹息,觉得皇上在太师面前过于软弱,没想到皇上这次竟然亲身涉险。再加之前皇上以智平定边境之乱,百姓无不称颂。皇上仁爱圣明不在列位先帝之下,老臣也不由得不信服。"
于镇浩微微欠身,"朕必不辜负大家厚爱。"
君臣谦让一番,又喝了几杯酒,匡则才离去。
四个人又商议了一下,方才准备离开。小清荷忽然抛掉手里古琴,跪倒在于镇浩面前。
几人都吓了一跳,除了贺洪钧,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女子,不知道这个人的秉性。见到小清荷做出这种举动,只怕她心有他念,不由心惊胆寒起来。希月忙做出防御的姿态。
贺洪钧也吓一跳,忙扶起她,"小清荷,你有什么事情起来说。"
小清荷却不肯起来,仍然跪在几人面前,道:"奴婢本是山里贫苦人家的女孩,因遇强盗洗劫村寨,杀我全家,还将我掳来卖给妓院。我努力学习琴棋书画,希望能自赎自身,虽然已经挣够了钱,但鸨母却又不许我自赎,请皇上为奴婢做主。"
于镇浩苦笑摇遥头,"姑娘,你看朕自己现在已是自身难保了,便是想为你做主也是力不从心。"
小清荷仍然不起来,"奴婢愿意一博,若皇上能扳倒太师,也请皇上帮奴婢赎出妓坊,还奴婢自由之身。"
于镇浩叹道:"姑娘今天帮朕隐瞒,朕也欠姑娘一个人情,朕便答应你,若朕有造化这次能顺利,定将姑娘移出妓籍。"
小清荷忙叩谢不已。
十日后,便是太师举行继任大典的日子。因为时间仓促,所以并不像之前历朝皇帝那样大兴财力。宫中加紧布置,才总算将外面布置的略有了些模样。
新帝仍是皇族远亲,原本已是贫困之家,父母双亡,不过三岁年纪,竟被太师挖来做了这傀儡的皇上。
太师也收到了匡则和其他几位老臣,送来的贺礼。
太师与太后猜测几位老臣到底是什么意思,太后道:"想必,见于镇浩那小子被赶下台,他们也怕了,因此才来巴结着你,免得你一个不高兴杀了他们。"太后冷笑,"那些老东西,多年不问政事,早就吓破胆了。"
太师闻听,不由哈哈大笑,"果然,偏又拉不下脸来,所以才送了这些来摇尾乞怜,看来我倒是多虑了。"
六十、
各位老臣也有了归顺之意,太师自觉离谋朝篡位的计划又近了一步,心中自然喜不自胜,倒将警戒之心放下了几分。
这次登基大典准备的虽然与历代比仍嫌简陋,但是宫内外却也是热闹非凡,太师为了要在登基大典上体现自己超出皇帝的权力真正是费尽心机,以至其他诸事都交付下面人处理,包括京城安全、内外摆设。
匡则是朝中老臣,虽然并不得势,却没人敢得罪,因此得以顺利的在京城私下活动。
登基大典前夜,匡则怕消息走漏,从地道出城,又亲自带一千精兵进入地道,并把自己的目的坦诚的向这些兵士说明。这一千精兵曾与匡则共生死,视匡则为他们的统帅,而且又因为是匡则直属的派系,一直被其他兵士排挤,因此对于匡则的话一呼千应,表示誓死追随将军,力擒太师。
匡则将这一千人以各人能力之长分成几个队伍,分别去往太后住的宫殿、太师府、准备登基的新皇帝所住寝宫。每个人都专门负责突破一处,各司其职。
午夜时分,于镇浩也与希月一同进入地道。希月带了贺宏钧特别配制的迷魂粉、迷魂香和解药,只要点上一根,百米之内的活物都会被迷晕。
匡则所带的一千精兵忙向于镇浩施礼,于镇浩亲自到来也给兵士们心理极大的鼓舞,人人擦掌摩拳。
太师在大铜镜前整理好行头,前后观瞧,身着玄色刻金丝冕服,金丝头冠,白色长髯齐整飘逸,看一切妥当,然后吩咐人去看看小皇帝有没有收拾好。
因为太师已准备将大权渐渐转至自己家中,所以太师的两个亲生儿子--当朝国舅爷也按照最高制式仔细妆扮起来。
父子几人正边梳理边毫不忌讳的谈论着谋朝篡位的计划,忽然听到外面脚步纷乱。刚要起身开门去看看怎么回事,忽然有人急匆匆拉开门跑进来,从打开的门看外面忽然多了许多兵士。太师府原本护卫森严,完全不知道这些兵士从哪里出来的,简直仿佛天兵。
"不......不好了......"来人脸色灰白,"有......"忽然咚一声摔倒在地上。
太师心中大惊不由向后退了几步,眼见已经有几个明显外面进来的兵士向这里涌来。
忽然一个家丁模样的人跳了进来,脚步轻盈,显是练家子。太师连忙高呼,"快挡住外面的人,重重有赏。"
却听得那人冷笑一声,"你让我挡住谁?"
太师定睛观瞧对方面容,不由大吃一惊,这人面容精秀,竟是自己一直以为是娇弱女子的贤信王爷的女儿。
"你......"太师连连后退。
两个国舅爷因掌了兵权,也会些功夫,于是抽出挂在墙上的佩剑,欺上来欲与希月一斗。希月一声冷笑,从背后抽出金环大刀,一面观察着太师举动,防止太师逃跑,一面与那两人打在一处。
而皇宫之内,文武百官身着官服,整齐站立于大殿之外,不闻嗽声,静的似乎连针掉的声音也能听到。
墙外似乎隐约有兵械声音,有人互相看了看,不敢说话,仍然躬身肃立。
终于,听到"咚"的一声巨响,仪式官大声道:"吉时已到,请陛下登--基--"
六十一、
全部官员垂首肃立,静候登基。
在仪式官报信后,就应该有从清宁宫来的太监抬着坐在步撵上的皇帝来到大殿前。但已经过了许久,却仍然却不见步撵影踪。
所有人都有些着急,官吏们垂首而立,却又不敢抬头,不知发生什么事情。静寂无声,就是仪式官额上的汗掉在地上摔碎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大家都感觉心焦,时间仿佛特别漫长,已经有些人耐不住性子偷偷抬眼四处观瞧。
忽然,听到太监拉长声音的传话,"皇--上--驾--到--"
所有人连忙低下头,肃立静待。
于是听着一队人的脚步声音,有人偷偷抬眼,见一队仪仗中,四个太监抬着一个玄色厚纱围幔的步撵慢慢走了进来,看不见步撵的玄色围幔里面小皇帝的相貌、妆扮。
步撵从午门一路抬入,最后,被放在大殿前的石阶下。
玄色围幔左右分开,有人走了出来,慢慢抬阶而上。从背影看,身着明黄色龙袍,却并非三岁幼童。
有偷看的人心中吃惊,却不敢声张,怕人看出又忙低头。
着龙袍人走到台阶"众爱卿平身。"声音成熟沉稳,却又异常熟悉。
众人大惊,竟然是传说已经不知去向的于镇浩。
于镇浩微微一笑,道:"既然朕尚未仙去,这登基仪式恐怕也名不副实了吧。"
众人不敢说话,见只有于镇浩,不见太师与太后,心下暗道必然是太师与太后已经被他们擒获,大家都抖若筛糠,汗从额上一滴滴掉落下来。
顿了一下,于镇浩看一下下面的文武百官,又道,"朕自四岁登基以来,大权旁落。前几日竟然有人发动士兵叛乱,在京城刺杀朕,甚至企图再设傀儡皇帝,进而谋朝篡位。幸亏朕得天神护佑,方能转危为安。"
于镇浩在大殿前面来回走了几步,仿佛在等待什么。
没过一会儿,外面层层高声禀报,从午门外有人匆匆而入,"陛下,臣等在太师府搜出龙袍皇冠及太师自制御玺一枚。太师等人企图谋反,证据确凿,臣等已经将他捉拿并已经关押了起来,请陛下亲自定夺处置。"
于镇浩满意的点点头,挥挥手,报信的人垂手退到一旁。
"各位爱卿可听到了?"于镇浩冷冷一笑,下面众人多数都是由太师亲自挑选的,此时见太师已被擒拿,一个个都汗如雨下。
于镇浩看看下面,玩味一笑,道:"即日起,朕亲掌朝政。太师与江太后妄图谋反,打入死牢。念在江太后为先帝之母,故改将其打入冷宫。其余同党交付刑部,刑部速将太师谋反及营私结党之事调查清楚。另外,各部即刻将各部所管辖职责范围内积年要事列册呈上。各部要职暂不作变动,但朕将亲自派人监督各部工作,若发现有任何人敢营私舞弊,严惩不怠。"
文武百官面色灰白,特别是原本以为太师倒台,自己肯定也要被皇上处死的,听到于镇浩说暂不作调整,简直如捡了条命回来,大家齐呼万岁。
"登基大典"在百官对于镇浩高呼万岁声中结束。
再次回到久别的清宁宫,希月已等在那里。
太监林千忙向于镇浩道贺,于镇浩顾不上林千,伸臂将希月紧紧抱入怀中。
"这江山,也有你的半壁。"
希月也反手抱住于镇浩,微微笑道:"江山是你的,我就来统领江湖吧。"
后话、
史官记:XX年X月X日,慧帝于镇浩亲政,在位时兢兢业业,与四方合亲,并于边境开设市场,边境百年无战乱。朝风严谨,百姓安居乐业,众人无不交口称颂。慧帝一生与贤信王爷之女于希月虽然情投意合,却并无子嗣,令人痛心不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