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 完结+番外完本[美食传奇]—— BY:浮云素

作者:浮云素  录入:03-07

“确实是菹法所得,与常法不同,是我从北方行商那里习得的法子,只需要有盐与形状合适的陶罐,还有干净的鹅卵石便可腌制。”
慧远和尚一听,惊了:“容易至此,可有什么弊端?”
“弊端当然是有的,此法腌制出来的菜不可多吃,一天吃一小碟便可,若经年累月过分食用,难免腹部不适,生出疫病。”
“此外,以菹法腌制所需外物虽少,对手法的要求却很高,腌制的缸不可不洁净,时间更是要超过一月,缸中的菜也要被压得严严实实,不得有空隙,封缸的纸也要足够厚实……”零零总总说了一堆要求,慧远和尚听后也不觉得麻烦,相较于价格高昂的油渣法,只用盐巴便可腌制出美味酸菜的方法实在是太实惠了。
他听莫文远说完后沉思道:“若少量食用,对人身体便无碍?”
莫文远道:“若腌菜在菹的过程中未发生霉变,应是无害的。”
腌菜的害处还是在现代,人们认识到菹亚硝酸胺与胃癌的关系之后才得以为众人所知,但即便知道腌制食品对人身体并不好,家家户户逢年过节还是会做咸肉咸鱼灌香肠,老一辈人甚至会自己买坛子腌制酸菜,而年青人则青睐老坛酸菜牛肉面与酸菜鱼调料包。排除其延长蔬菜保质期的根本作用,酸菜作为不可多得的美味,在中国活跃已久。
在充分认识到腌菜品种丰富且十分美味后,慧远和尚心下有了决定,他将莫文远留下来,细细询问其利弊,以及莫文远规划的推广方法。
……
李三娘食肆推出了几道新菜,有的贵有的便宜,便宜的甚至可以在豆花旁的小窗口买到半成品,而贵的不仅只能在酒楼里买到,甚至还限购。
像是佛跳墙,一天只有五十罐,多了都没有。
沈煜同一众交好的郎君走进酒楼,位置是他几天前就定好的,他大刀阔斧坐在上首,昂首挺胸,倍感有面子。食肆的佛跳墙不好定,据说才推出此菜时,不少人都被一百文一罐的价格给吓到了,什么菜要卖到一百文一罐?但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过后,说其味名动京城都不为过,世家的郎君争前恐后定菜,更有大家豪奴替家里女郎跑腿的,一天五十罐的限购让众人争的头破血流,佛跳墙简直就是千金难求。
沈煜能订到十盅,还是仗着他和莫文远有在洛阳聊过天的交情,再加上他是李三娘食肆的忠实客户,什么新吃食出来都要买上一大堆,说说好话后莫文远就同意帮他把日期往前提一提,安排了八盅佛跳墙。
这荣耀,这排面,寻常郎君哪有?
李三娘食肆的伙计经过专业培训,什么时候上菜,什么时候掀开盖子都能精准到秒,他同几人配合把佛跳墙的罐子放在人眼前,掀开盖子,后又送上两小碟子道:“此乃我们东家送的小菜。”便默不做声地退了下去。
沈煜哪里听见伙计说什么,眼睛都埋到罐子里了,吸饱了汤汁的扇贝被按在最上头,颜色浅淡几近于白,筷子尖在它面上戳一下,便颤巍巍得晃动,不比果冻更有弹性。他迫不及待夹起扇贝,塞进嘴里,其特有的内部结构让汤汁充分浸润在贝类中的每一个角落,十字纹中绽开的皮肉裹挟着猪油煎过的焦香,丝滑的触感不同于任何食材,很有嚼劲……
再从边沿上夹起一搓火腿,火腿丝颜色深沉,猪肉的香味中混杂着酒香、鱼肉香、豆子香,瓦罐中的食材从内至外,层层叠叠堆砌在一起,文火煨制让罐中残留的酒香更容易挥发,五成以上都被火腿丝吸了进去。
鲍鱼美味、鱼唇美味、鱼翅美味、炸过的芋头也很美味,荤菜与蔬菜的鲜美被发挥到极致,难怪佛跳墙横空出世后就风靡长安,它的味道早就超过了人的想象。
同行郎君吃得诗兴大发,偏偏才疏学浅,憋出了一首打油诗:“三娘食肆美名扬,小葱豆腐伴鸡汤,今生食得神仙味,肉美汤鲜佛跳墙。”
周围人疯狂大笑道:“好诗好诗!”
那造歪诗的郎君很以为荣,还一边点头一边道:“好说好说。”
几人中唯一有点真才实学的沈煜翻了个大白眼,又磨刀霍霍向小菜,佛跳墙他们已经吃了精光,但上李三娘食肆不可能只吃佛跳墙啊,其他菜还林林总总摆满桌,所有菜他都吃过,唯一没有尝试的就是送上来的小菜,看外表,略显寒颤,不过是芦菔菘菜,也只有穷人才会吃得,不过既然是李三娘食肆上的,同寻常小菜肯定有所区别?
抱着对李三娘食肆的盲目信任,沈煜咯吱咯吱咀嚼酸菜,他的眼睛越睁越大:嗯嗯嗯嗯嗯嗯嗯?
怎么是这个味?!
……
伙计淡定面对癫狂的郎君们,后者犹如在沙漠中行走三天三夜发现绿洲的旅人,眼中满是病态的渴望:“新菜有卖否?给我来一盘,不,两盘!”
自打将小菜送给客官试吃后,每日都能迎来无数疯狂的买家,伙计一开始还会瑟缩,修炼到今天早21" 大唐第一厨20" > 上一页                  23 页, 就见怪不怪:“有卖是有卖的,但此菜我们不是按盘卖,而是按罐卖,买了之后最好也不要过分食用。”
其实腌菜只要腌过一个月,参与的亚硝酸胺对人体就是无害的,莫文远所制作的腌菜肯定超过一个月,不仅如此他在制作时还添加了葱蒜等物,这些食物都能起到溶解亚硝酸胺的作用,然而,就算是化学成分上保证对人体无害,过分摄入盐还是会导致各种疾病,吃多了对身体依旧没什么好处。
沈煜道:“按罐卖?什么罐,拿给我们看看!”
伙计弯腰直接把陶罐从脚底下搬到台面上,众人看了之后表情空白,这么大罐的?
“还有小罐,客官若需要的话……”
“不,就大罐,大罐很好!”他如同火烧屁股般把酸菜摊子搂进怀里道,“我要了,多少钱?”
“承蒙回顾,十五文,若吃完后把罐子还回来,还能给您两文。”
“啊?”
把十文钱一枚胶冻当成日常零食的沈郎表示,也太便宜了吧?
……
慧远和尚、李三娘、莫文远就腌菜推广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谈话,以慧远和尚来看,俗讲固然能够帮他们传播腌菜方法,但传播的方法却同《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那样,语焉不详,并且会随着俗讲往外传播而变得更加模糊,用不确定的方子制作腌菜,安全不过关的可能性很大。
更何况,想要推广一种菜,起码要让百姓先知道它的好才能进行二次推广,如果连腌菜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便是寺庙出手推动,民众也不一定感冒。
三方会谈之后,他们确定了近期的发展路线,那就是现在李三娘食肆推出腌菜买卖项目,让食客们知道其存在。
“物美价廉,滋味甚美,不愁无人上门购买。”佛跳墙这种价格高昂异常的食物名动京城也不过花了几天,腌菜价格便宜,前期又能免费试吃,想要火遍全民,不出一月就能达到效果。
莫文远看着食肆门口排起的长龙队,非常无语,别说是一个月,就算是一旬都没有撑到啊!
宽抛广袖的世家郎君,穿戴整齐的小吏,手持瓦罐手臂粗壮的妇女,购置腌菜的队伍中能够见到长安城任何一阶层的人,便是他也想不到,短短时间内,腌菜就受欢迎至斯。
现在他所担心的并非推广缓慢,而是……
“莫大,腌菜要卖完啦!”
第42章
莫文远是个未雨绸缪的人, 在发现家里腌菜迅速消耗后,他就赶忙加紧定陶罐, 顺便腌制了新的菜。开卖之前, 腌菜的去向有几处, 一是自家家里连同在店里工作的伙计带回去吃,二则是往大兴善寺供应, 自打用腌菜配粥喝,和尚们就疯狂爱上了品种多样的腌菜, 菘菜、酱瓜、水萝卜,莫文远提供了各种不同种类的菜,总有他们喜欢的一款。
还有一去处真是想都想不到,西天取经组已经成为了李三娘食肆的忠实客户, 出于玄奘法师要节俭的吩咐, 孙悟空也不好购置那些奢侈的吃食,就变着法的买咸菜,今次买腌萝卜, 下次买腌黄瓜,再下次买酱瓜,真是不亦乐乎。
各方的订单让李三娘食肆供不应求, 他不得不扩大了生产线,专门雇人来帮忙腌制咸菜。与制作面筋还有杏仁豆腐等菜色不同, 腌制咸菜的步骤并没有要求人保密,李三娘一早就同上门的帮工说好,他们只需要在店中帮忙工作一旬, 就可以带走腌制咸菜的方法,当然,工钱是不给的,他们只供应一顿饭。
帮工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不满意,相反,他们几乎是欣喜若狂,做十天工就能从李三娘食肆学得技术,是什么好事!
一时间,主动上门的帮工络绎不绝,一大缸一大缸的腌菜堆满了院子角落。
……
莫文远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指挥众人腌制:“不同种类的菜,腌制时间不同,其中需要时间最长的是酸菜,也就是菹菘菜,需要腌制一个月以上。”
光德坊木工王复愿家的媳妇也来做帮工了,市民对冬日能够延长蔬菜保存时间的方法很是垂涎,都争着抢着来帮忙,她胆子比较大,直接问道:“若没到一月就吃了,会有什么后果。”
莫文远道:“会对身体有恙,菜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毒素,此毒素需要过一月才能完全消散,吃得时间早了,菘菜中就有残留大量毒素,食用后对身体很不好。”他丝毫没有危言耸听,“中毒且不说,严重会对寿命有碍。”
帮工听得一愣一愣的,看向腌菜的大缸,眼含畏惧,莫文远注意到他们的表情安慰道:“只要摆放时间够久,就不用担心出问题,所以我们腌菜时定要规范操作,不能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众媳妇老人将他的话深深记在脑中,协同他工作。
此次他共研制了三种菜,发酵时间最长的白菜,以及放上半旬就能吃的黄瓜与芦菔。
黄瓜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当时称其为胡瓜,在五代十国时期改名为黄瓜,因其爽口水分多又容易种植,不少人家在后院搭架子让黄瓜爬藤,莫文远现在腌制的是秋黄瓜,而且还是放了不少时间水分有点流失的秋黄瓜。
好在黄瓜的腌制方法与白菜不同,大量的盐分本就会让其失去水分变得蔫蔫的,先流失水分虽对其口感会造成改变,影响却不是很大,除非是饕餮等级的食客,都吃不出有何问题。
莫文远对黄瓜质量还怪不满意的,他是个炊金馔玉惯了的人,对自己也好对食材也好都高标准严要求,以次等料做菜的事,他是万万不想做的。然而李三娘等人却不以为然,甚至是帮工,都撺掇着他把秋黄瓜腌了,它们耐不住放,再不腌,就真吃不了了。
无奈之下莫文远只得传授做酱瓜的方式,还说这批酱瓜就送人的了,怎么都不愿拿到店里卖。
蔫蔫的秋黄瓜放在棚里,他与院落中的妇女坐在条凳上,动手洗黄瓜。
“将黄瓜连皮切成黄瓜条,不用太长,中指长度即可。”精湛的刀工让他切黄瓜都好像和其他人不同,弯弯扭扭的黄瓜被从肚子中间剖开,分成均匀的两半,手起刀落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不管黄瓜的形状大小如何变化,莫文远切出来的条状都体积相仿,充分表现出他在份量上的精准控制。
在场的妇女都勤做家务,洗与切难不倒她们。
黄瓜条被放在食盐中腌制,晶莹剔透的盐粒均匀地撒在黄瓜面上,腌制两个时辰后手动将其中的水分拧干,半干的黄瓜条被暂时放置在一旁。
大鼎、生姜片、蒜头,还有从街坊处买来的豆酱按顺序依次摆放在灶台上,鼎中的水已经沸腾。
按理来说做酱黄瓜最好用酱油,但谁叫莫文远实在是太忙碌些,现代的千万种食材他只能先挑荦荦大者研制,特别是唐代已经有了与酱油略有相似之处的替代品酱清,此外还有略显浓稠的豆酱,他决定先功课其他难题,把酱油暂且放置。
“在水中加入姜蒜盐酱料一同熬制,酱料的话豆酱即可,自家制的和酱屋买的都可以,不同的分量以及不同的酱料配方会使最后的味道发生改变。”
“莫大郎用的是何家酱料?”
“我用的是自己做的。”
酱料在唐代十分常见,尤其是在秋冬时令,没有蔬菜与其他副产品可食,酱料是唯一的配菜,寻常人家吃的是豆酱或者十日酱,世家除此两种百姓常用酱料外,还掌握着肉酱或是鱼酱的配方。在日常生活中,酱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蘸蒸饼吃之外,许多人家还用来蘸水煮过的蔬菜吃。
莫文远实验多次后找出了可用豆酱代替酱油,并且寻常人都能使用的配方,他传授给众妇女的腌制方法可以保证酱瓜的味道不错。
酱料兑水在鼎中烧开,浓稠的汤汁呈现出红棕色,待在院落中放凉之后便可用,腌菜的缸一字排开,众人程序化地加入了汤汁姜蒜,以及盐腌过洗干净的去水黄瓜段,随后将盖子封好,一旬之后便可食用。
“完工!”
……
长安城中掀起了腌菜热,连同自恃其高的世家郎君娘子也被卷入其中,平头百姓趁着冬日未过,距离春耕甚远,迫不及待把他们储存的菘菜芦菔给腌制了,有味道的酸菜总比干巴巴没有水分的冻菜要好。
世家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掌握了菹法,菘菜过油炸了,瓜茄存在罐子里,平民迟来的菹法革新对他们造成不了冲击,初言此事,打扮贵重的大家女郎都不屑一顾,甚至讥笑出声。
很显然,她们的鄙夷止步于李三娘食肆的酱菜罐进门,见自家郎君扛着菜缸,形容粗鄙,家中长辈皆目瞪口呆,盯着黑陶罐,推敲琢磨,似能看出花来。
推书 20234-03-07 :我家小爸爸你惹不》:本书总字数为:1373601个 《我家小爸爸你惹不起》作者:席未来文案:敲黑板:主攻,美强,年下颜攻X直男强受年龄差十二岁,神仙眷侣,齁甜,腻歪死你[真-颜值-热搜体质-我们火过.jpg]谁能想到,当年的热搜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