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 完结+番外[古代架空]——BY:竹下寺中一老翁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录入:02-24

  “可惜,他们看不见秀才的品貌。”周俭昌似乎是真心在为朝廷诸臣可惜。
  孙熊笑了笑,“无妨,日后他们有的是时间看。”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才发现 小熊同学回了长安之后明显端着了 哈哈
  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梦熊之喜 都是祝人生儿子的吉利话
  至于这个字,史记五帝本纪“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所以这个词常用来夸皇帝聪明


第64章 第十章:桂林一枝
  三月初一,第二日便是殿试,孙熊心境却迟迟难以平息。
  于是刚用过午膳,孙熊便牵了孟精,准备偷偷出城。
  周俭昌想起贺熙华嘱托,却是不让,坚持要跟,孙熊无法,也只能与他一道。
  二人纵马出了城门,一直往西走。
  “秀才,咱们这是去哪?”即使孙熊已中了进士,可周俭昌这口癖却难改,孙熊心中又有自己的小心思,仿佛叫他一声秀才就能回到往日时光,便也从不纠正。
  孙熊心不在焉地游赏灞桥烟柳,“去明陵和肃陵。”
  “什么?你要去哭陵?”先前孙熊与王庐等人的龃龉,周俭昌也是知晓的,此时不由得打趣。
  孙熊却点了点头,“差不多吧,我给你的提篮,可带了?”
  “带了。”周俭昌见孙熊心绪不佳,便也不再开腔。
  明陵离长安城稍近,天启年间修筑的陵寝,因有世代相传的护陵军守护,即使在邓氏之乱时也不曾遭到劫掠。
  作为闲杂人等,孙熊自然无法入内,只能在陵园外面祷祝以全心意。
  周俭昌看着他从提篮中取出一杯水酒,一碟前一日亲自做的小菜,还有一篇手抄地藏经,恭恭敬敬地三拜九叩,那礼数自己从未见过,神情端肃,无尽虔诚。自己在一旁站着实在尴尬,便也跟着磕了三个头,心中默念望圣祖爷爷保佑孙熊高中状元,若如愿以偿,明年再来给你老人家还愿云云。
  孙熊将一套祭仪走完,又将那地藏经烧了,才见周俭昌局促模样,不禁笑了笑,“走吧。”
  出了明陵,周俭昌方感慨道,“人家科举之前都是烧香拜佛,唯有我们秀才,竟是拜祭诸位先帝,果然是儒门子弟,日后定是个大忠臣,大清官。”
  孙熊心道我自家祖宗可比那天竺佛陀厉害多了,面上却仍是一派谦逊,“其实也应去祭拜文庙的,但先前会试时诸位考生已一同拜过了,所以此番只祭扫皇陵。”
  虽说天启、玄启都是轩辕氏,可到底中间断过代,肃陵作为玄启开国烈祖和文圣皇后的合葬陵,礼部自然不敢怠慢。虽不能进去,但远远可见碑楼、享殿檐宇恢弘,透过宝城依稀可见当年文圣皇后手植银杏。
  孙熊顶着护陵军诧异目光,在正对地宫的方向跪了下来,正欲三拜九叩时,门口那军阶较高之人急匆匆而至,对着他打量许久,目光闪烁,“请这位公子入内祭拜。”
  孙熊知他认出自己,起身作揖,“若是不连累你,自是最好。”
  那参将哪里敢受他的礼,匆忙避开,“请。”
  周俭昌一边觉得这肃陵守卫也太不严密,竟然就让他们堂而皇之地进了,又觉得不可思议,像自己这般人物,竟也能到皇陵里头看上一看,此刻也不知祖坟是否已冒了青烟。
  孙熊先祭扫了烈祖与文圣皇后陵寝,又专程绕到陪葬的博陵侯崔静笏坟前,恭恭敬敬行了个礼。
  “这大官很出名么?”周俭昌不明所以。
  孙熊怅然:“他是我母亲之祖。”
  “那你为何不跪?”周俭昌更糊涂了。
  孙熊一时和他解释不清,叹了声,“过了明日,你便明白了。”
  他拍了拍那棵银杏的枝干,在一片银杏叶落地之前接住,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
  “心事已了,走罢。”
  到了玄启,殿试程序已颇为复杂。好在从前孙熊自己也看过好几场殿试,心中自是有数,自不会像其余举子般忐忑不定。虽说如今上诸位举子都可被称一声进士,可仔细品味又略有不同,中一甲、二甲、三甲,可有天壤之别:就说一甲出身,直接可进翰林院,再清贵不过;二甲略次,可好歹也是堂堂正正的进士出身;而若是殿试失利,只得了三甲,那便只能是同进士出身,不仅授不得什么好官,日后的仕途也会打上这个烙印,处处低人一等,故而方有“如夫人不如夫人,同进士不同进士”的笑谈。
  三更天刚过,所有会试中举者均着黛蓝襕衫站在含元殿外,不少人正偷眼向孙熊望去。说来也可笑,从前见他灰头土脸,众人便看他不起,后来他不畏强权、讥讽贺党,更高中会元,那些从前看轻他的人,便纷纷换了一副嘴脸。如今大家换上一色衣衫,洗净颜面,再见孙熊龙凤之姿,顿时又自惭形秽起来。还有些人暗自庆幸,幸好隔着屏风,否则就凭孙熊这惨绿少年的模样,当场就能点了探花。
  宦官唱名,诸位考生走进大殿,空荡的大殿空无一物,唯有数百张黑檀案几,案几前均摆上了素色屏风,案几上早已摆上了上好宣纸和笔墨。众人在案后向主考官赞拜、行礼,孙熊垂着头匆匆走到屏风后,抽空扫了眼,惊讶地发觉贺鞅作为主考,本人却未至,冷着脸站在阶上的乃是副主考御史中丞孟平。
  孙熊在案后坐下,满意地检查了纸笔,惊讶地发觉竟和贺熙华平日里给自己的文房四宝如出一辙,不禁再度感慨其心细如发和体贴入微。
  “依旧例,今年殿试依旧只考策论,”孟平呆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考题只有两字,赈灾。”
  一听这题,孙熊先是一愣,紧接着忍不住要笑出声来,他是真的开始相信天命了,须知他在泗州两年,什么都未做,就忙着救灾了。他仍是思索良久,方缓缓下笔,大灾分水灾、火灾、旱灾、蝗灾、瘟疫、地动等等,每一种从六部到州府县乃至于乡里各属于哪些官员的职司,如何预防、如何疏散、如何上报、如何求援,如何抚恤亡者、如何安抚民心,万一出现民变又该如何处置,等等等等。这些都是策,他也未忘了论,灾祸乃是天意,说明天子失德,若是发生灾祸,从天子到官吏都应三省吾身,是否顺天应时云云。
  一直到日暮时分,他才堪堪停笔,满意地吹去未干的墨迹。
  宦官悄无声息地入内收卷,低声道:“请诸位举子先行退下,明日前来传胪。”


第65章 第十一章:飞龙乘云
  这一夜,不仅举子们辗转难眠,更苦了批阅卷子的各位考官。每年殿试阅卷官共有十五名,各评等次,随即将最优的十本交予主考官,主考官再择其优者上报给皇帝。从三月二日暮交卷,到三月三的辰时必须批阅完毕,随即传胪、唱名、赐进士服,跨马游街,午膳皇帝还要赐宴曲江,时间不可谓不赶。
  这一科较为特殊,皇帝被流放在云中,太后垂帘听政,故而由主考官贺鞅将考卷呈送太后,由太后来定。故而京中有个笑话,说是这届考生不是天子门生,乃是太后门生。
  于是三月三日,卯时刚过,贺鞅便带着考卷入宫觐见,贺太后方起身梳洗罢,正逗弄鹦哥,逗着它叫“千秋万岁”,不耐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通经史,大将军定夺便是。”
  贺鞅无奈地看着堂妹,“娘娘还是看一眼罢,最起码挑个字顺眼的?”
  贺太后这才舍得那鹦哥,随手挑起一份策论,“名字都糊住了,卷子又全都被专人誊录,有什么顺眼不顺眼的。”
  “是,殿试时还用屏风遮住了脸,当真是云遮雾罩,头绪全无。”
  太后将手中那本放到一边,“辞藻华美,然而言之无物,这种卷子是如何选出来的?”
  贺鞅瞥了眼,那份不过是写的隐晦些,太后这般妇孺看不出其中真意倒也不奇怪,又递给她一本,“这本我是想评为状元的,娘娘过目。”
  “是不错。”贺太后放在另一边,又挑起下一本,咦了一声,“凤、鸦……这人倒是让我想起皇帝来了。”
  她不提还好,一提起皇帝,贺鞅又是浑身不自在,“这卷虽也不错,可臣总以为过于……”
  “嗯,言之有物,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贺太后看着卷子,“前头的策考虑的很周全,法子也有用,看得出是真的做过事的,最后这段论,引经据典,文采斐然,哀家也甚是喜欢。有十四名考官都给了最优,那为何不点他做状元?”
  贺鞅尴尬一笑,“娘娘有所不知,此番有好几名乱臣贼子也在举子之中,比如姑苏王庐,煽动举子去哭陵,比如泗州孙熊,曾做反诗讥讽朝廷,余杭钱循,其父便是弹劾臣的钱桑斋。听闻这些人各个才学出众,此人……”
  “你啊,瞻前顾后,实在做不得大事。”贺太后倒是想得开,“你又知晓你挑的那个便不在他们之中了?就算是又如何?不正好说明你有容人之量?”
  贺鞅无奈道:“娘娘教训的是,只是臣先前挑的那本……”
  贺太后猛然回头看他,“难不成有什么哑谜暗号不成?若当真是,岂不是公然科举舞弊?”
  “臣不敢,”贺鞅赶紧道,“只是……”
  贺太后不耐烦道:“你手上那本确也不错,给他个二甲第一的传胪便是了。哀家以为,就依各位阅卷官的,他们都是当世大儒或是能吏重臣,自然不会走眼,总比哀家一介女流、你一介武夫强些。”
  贺太后看了看卷面上的记号,将最多人推举的三篇挑出来,“就这么定吧,要哀家用印么?”
  贺鞅无奈,只得领旨出宫。
  离辰时尚差一刻,太极殿外新科进士们站的满满当当,又有乐部奏韶乐,诸王诸开国侯立于丹陛之上,文武各官按品级立在丹墀内。
  到了辰时,礼部鸿胪寺官携黄榜准时而至,待太后与摄政大将军仪仗进入大殿后,文武百官与新科进士行三跪九叩礼,鸿胪寺官方出列宣制曰:“承明十二年三月三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所有人都屏息,生怕在此时听见自己的名字。
  “李吾归,周纪,吴知行……第三甲共一百六十三名。”
  听闻自己名字的面如土色,还得叩拜谢恩。第三甲并不出班,只在原地叩首。已有宦官前来引路,自二甲开始,便依次出班,在御道旁跪下,就这么一路往前跪,到了第一甲那三人,便可传至丹墀之下。
  “第二甲钱循等七十二名,赐进士及第,钱循、叶胥朝,柳存序,杜维贤……”
  孙熊一路听着,听到了不少人的名字,意外地发觉就连王庐都榜上有名,看来文圣皇后当年改制科举,确实收效颇佳,不仅避免以貌取人,竟连仇人都剔除不了。
  越往后听,孙熊发觉有不少人都在偷眼看自己,这才后知后觉地领悟到,场上当前只剩五人,一甲那三名必然就在他们之中。
  “王臣任,陈如希。”鸿胪寺官念了这么多名字,早已口干舌燥,但想到念完剩下三人便功德圆满,不由得又振奋了起来。
  孙熊垂首不语,心中又是恍惚又是惊喜,轩辕皇室极其重视教导皇子,从开蒙起,便命当世大儒为太傅,故而自己能中举,一早便知。只是能中一甲,却是有些意料之外,想来与其余闭门读书的举子相比,在泗州那一遭,让自己不论法典还是策论均显得出挑了。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名赵之灿、赵之灿、赵之灿!”鸿胪寺官连唱三遍名,同时有宦官引着依旧满脸端肃的赵之灿往丹墀而去。
  孙熊松了口气,心道看来不是榜眼就是状元,此番重回京师也不算难堪。
  而其余众人此刻心头浮现的都是一个念头——孙熊已经连中两元,若还是状元,那便是玄启朝开国以来,第二个连中三元之人。
  “第二名马不疑、马不疑、马不疑!”一沉稳青年也被引着入内,仍在原位的同进士们隐隐有些骚动。
  孙熊直了直身子,昂然正视前方,一双重瞳亮得惊人。
  “第一名,”鸿胪寺官激动得有些破音,“孙熊,孙熊,孙熊!”
  此刻殿内王侯贵胄们也是神情各异,贺党众人知晓诗会之事,想起这三元及第的状元不能为己所用,难免遗憾;勋贵士族均在盘算自家女儿年纪,想着如何认下这东床快婿;清流士人则有些雀跃,只因听闻这孙熊是个不畏强权的寒门贵子;知晓内情的沈临下意识地看了贺氏兄弟一眼,只见贺熙朝蹙眉,贺熙华面如止水。
  “不错,出了个三元及第的魁首,正说明我朝文风之盛。”贺太后正与诸王议论,却突然发觉大殿之内先是一片喧哗,紧接着鸦雀无声。
  她抬眼看过去,那少年逆着光悠然自得地从殿外走来,对她三拜九叩。
  “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万福。”


第66章 第十二章:名分已定
  贺太后立时起身,仔细端详阶下那人,她已有两年未见皇帝,只觉那人比皇帝要高些瘦些,眉宇间倒是皇帝的模子,可想到这两年皇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有些拿不准。
  她几乎已经认定了阶下这人便是皇帝,可一旁的贺鞅却冷声开口道:“你可知假冒君上乃是死罪?”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毕竟长相相似之人并非没有,若这人真的是假的,与皇帝未免也太像了吧?尤其是当年曾每日觐见皇帝的阁老重臣,此时均觉得眼前这青年与皇帝起码有八、九分相似,就算是假冒的,也定然有亲缘,否则绝无可能如此相类,更有如此气度。可若是真的,大将军却拒不承认,岂不是有动摇国本之嫌?
推书 20234-02-19 :攻玉[古代架空]—》:简介:(入库时间2021-02-19) 满京皆知,当今圣上魏绎将流亡在外的前朝皇帝林荆璞抓了回来囚禁。前朝对阵新朝,一山不容二虎,京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为了自己效忠的主上要拼个你死我活。殊不知,这两位皇帝整日在宫里一起喝茶下棋投壶斗蛐蛐,相处得极其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