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用有限的食材,做了十二道菜,两道汤品,四样主食。
这几日,两位武师父也累坏了,他们要负责保护赵仁河的个人安危,在赵仁河看不到的地方,已经为他解决了好几次偷袭。
李四觉得张三更累一些,所以在经过了祭祀啊,放鞭炮烟花之后,吃年夜饭的时候,他就毫不客气的给张三夹菜:“你多吃点。”
“嗯。”张三享受的心安理得。
李四还给他挑鱼刺,旁若无人的秀恩爱。
反正都是自己人,何况,他们并不在意昭亲王怎么看,俩人同甘共苦一辈子了,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赵仁河是真的忘了两位武师父的关系,因为他也习以为常了。
他还给两位武师父夹菜:“这是人参鸡汤,多喝点,这几日两位武师父累坏了。”
“可不是么,没想到那些人的骨头还是挺硬的,砍的我的大刀片子都卷刃了。”张三故意这么说。
赵仁河翻白眼儿:“我知道当时我犯怂了,可谁第一次抄刀子砍人不犯怂啊?”
照顾一下新人好不好?
张三将一个剥好了的大虾仁儿,放到了李四的碗里头:“吃饭,这小子就不适合打打杀杀,以后慢慢磨练吧。”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日后你就负责动脑,我们负责冲锋。”李四将大虾仁儿吃了。
李钊看着俩人的举动,若有所思。
“对了,王爷,明天开城门,是不是能将太夫人跟小虾米接回来了?这会儿没事了吧?”李四还惦记着海夫人跟孩子,甚至是走了的那一群妇孺。
也不知道在外面担惊受怕成什么样子了。
“可以。”李钊道:“只东大门不开。”
其他三门开了,其实就代表没事了。
“来来来,尝尝这道香酥炸带鱼,这可是胖厨子的拿手好菜之一,都尝尝哈!”赵仁河听说明天能开城门,接了老娘跟儿子回来,顿时就开心了,用公筷给三个人,每个人都夹了一块香酥炸带鱼。
他还真没有说错,这香酥炸带鱼的确是胖厨子的拿手菜,这带鱼清理干净之后,要用调味料腌制上半天的时间,才能入味,然后裹上蛋清液调和的煳煳,入油锅炸制,火候要掌握到位,炸出来的才香酥入味。
李四自觉地给张三将鱼刺挑了出去。
李钊看了看赵仁河,赵仁河则是在低头,给自己那块香酥炸带鱼去刺。
李钊低头,看了看自己碟子里的香酥炸带鱼……。
今天江湖生日,早上出去了一趟,耽误更新了哈!
312事情还很多
312事情还很多
赵仁河吃完了炸带鱼,又夹了一筷子的果仁菠菜吃,这道菜凉拌的,多吃点青菜。
还有一碟子的肘花拍黄瓜,清香味儿十足。
李钊就看他左一筷子,右一筷子吃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再看对面那俩,甜甜蜜蜜的撒狗粮……不自觉的就心口闷闷的!
他不高兴了,脸上就更冷了,其实他高兴不高兴,也没人看得出来。
但是赵仁河就是觉得气氛不对,于是端起酒杯:“来,祝大家新年快乐!”
他这个祝酒词说的一点都文雅,俗气的很。
但是大俗即大雅,还真是说的没错儿。
“干!”李钊抬起手,就被跟他的酒杯碰了一下,清脆的响声,像是小猫儿的爪子,挠在了人的心上。
李四跟张三对视一眼,俩人碰杯,干了!
酒不多,赵府没有人爱喝酒,菜很好吃,外面的烟花绽放,像是漫天的乌云都散了一样。
四个人吃饭,也很热闹,赵仁河是个活跃气氛的高手,什么行酒令啊,一个人说一句诗词啊,连句之类的,即便是两个武师父是个大老粗,也能玩得很愉快。
等到年夜饭吃完了,就该守夜了。
虽然有守夜的习俗,但是大家都累了好几日,这守夜不守夜的也就那么回事了,过了子时就都回去睡觉了。
李钊在自己的房间里,看到了一双红袜子!
“这是谁送来的?”李钊皱眉,一看这袜子就是给他准备的,红色的袜子,底下还用手工绣了“踩小人”三个字。
田公公赶紧道:“这是三爷派人送来的,说是您明天就穿着这个……讨个吉利,讨个吉利!”
殿下的衣服,很少有艳色的,最多的是黑色,其次是宝蓝色,宝青色,蓝色或者是青色。
紫色的都少,何况是这种正红色。
一般只有他的战袍是正红色,据说那是用敌人的鲜血染的红色,乃是出征最吉利的颜色。
同时,正红色也是正室的颜色。
所有皇子都有战袍,太子殿下的战袍是杏黄色,那是太子的颜色。
其余皇子的战袍都是紫色,或者是黑色,唯有他伺候的九殿下,战袍的颜色是正红色。
但那是战袍的颜色。
可这是袜子,穿在里头的袜子。
一般的袜子颜色都是白色的,或者有轻薄厚重之分,但是颜色都是白色的没跑儿。
这个是红色的,看着还挺显眼。
“哼!”李钊哼唧了一声,就去洗漱休息了。
没说这东西要不要穿,田公公身边的小内侍想将东西拿出去,却被田公公给拦住了:“留着。”
“可是,王爷的袜子都是白色的,这个……合适吗?”小内侍有些拿不准了。
“让你留着就留着。”田公公指了指旁边的地方:“就放在那儿,明天看王爷要不要穿。”
小内侍想了想:“哎!”
麻利的将这双新袜子,放在了靴子旁边。
李钊一晚上都在做同一个梦:抓住赵仁河,让他给自己挑鱼刺。
这个梦一点都不旖旎,一点都不香艳!
早上起来看到那红袜子,李钊面无表情的穿上了,让伺候他洗漱的小内侍吓了一跳,还以为王爷会不穿,谁知道竟然穿了,真的穿了啊!
李钊穿戴整齐之后,就出门去了饭厅,今天的早饭主食就是饺子。
不过不是蒸饺,是水饺。
但是士兵们的早饭就是蒸饺了,芹菜牛肉的蒸饺。
一个蒸饺大的有手掌那么长,非常饱腹,另外就是两个人一只烧鸡,羊汤管够。
一碗羊汤,里头不止有羊肉,羊杂,还有一勺子的圆葱碎,半勺的香菜碎,以及一点胡椒面儿。
热乎乎的吃饱喝足了。
昭亲王亲自去了北门,打开了城门;又去了西门,打开了城门。
租后去的南门,打开了城门,放城里城外的人来回进出。
赵仁河则是第一时间去了西门,去城外接应自己的老娘跟儿子回来。
还有不少人,也跑出城去接人。
不过,有两队人马很特殊,他们是直接压着一大家子人,进城的!
每一个路过他们的人,都非常生气的朝那些人吐口水,当然,不是朝官兵,而是朝被他们押送的人:“呸!败类!”
“不是人的东西。”
“该,跑得再快还不是被抓了回来。”
原来这两家人,就是城里头那两个里通外敌的人的家人。
提前将家里人送走,但是李钊却派人将人给找了回来。
一家十三口,一家十口人。
包括他们俩在外面的外室,包养的青楼头牌。
回来的任小旗跟李钊禀告:“没跑多远,一个藏在了山上的废弃的土匪寨子里,一个藏在了辽阳县旁边的一个村子里,一下子就都找到了。”
其实这些老弱妇孺们,要是走的太早,或者走的太干净,会引起人注意的,都要过年了,不见他们家人出来张罗新年,那才扎眼呢。
趁着过年人流量多的时候,送出去,就说回老家过年,或者去老家祭祖之类的,借口有的是。
另外,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把某些证据,让家里人带走,如果他们出了事情,就拿这些东西去找幕后主事人,不给他们安顿好了,这些证据就会被爆出来。
“所以属下不仅带了人回来,还带了证据回来,您放心,绝对是铁证如山。”任小旗说这话的时候都直呲牙:“见过蠢的,没见过这么愚蠢的,那些东西真的是铁证啊!”
李钊将他呈上来的东西看了看,是一些亲笔信,还有两面令牌,一个是敏郡王府的,一个是宁郡王府。
令牌也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而是出门办事,那些奴才们揣着的,能证明这是给王府办事的令牌。
以免有人假冒王府中人。
“带下去,跟那俩人关在一个监牢里,但是不要关在一起,关在对门就行了。”李钊吩咐道:“这些证据就放在那里,让他们能看到,摸不到。”
到时候,他们该怎么说,自然会怎么说。
这是最简单的方式,都不用刑讯,供词自然就有了。
而赵仁河一路去了温泉山庄,发现这里的气氛还好,大家都很轻松的样子,一问才知道,除夕夜看到府城那里放烟花了。
“要是真的有事情,你们肯定没有心情放烟花爆竹。”海夫人道:“后续是有没清理干净的流匪,不方便开城门,不然不就是放他们出去了吗?那就白费功夫了,所以啊,肯定是没事儿的,我就让人在这里过除夕,包饺子,还切了不少青菜下来,我觉得这两日就该开城门了,赶紧的给送进城里去,那芹菜、韭黄、蒜苗什么的都有,对了,还有那黄瓜啊,角瓜之类的,我还让人往辽阳大营送了点。”
海夫人其实往辽阳大营送东西,是想着跟人打好关系,万一儿子需要人家去救援呢?
所以海夫人非常大方的将菜棚子里出的那些青菜,就给人家送去了。
搞得辽阳将军感激不尽,说太夫人太客气了,他们这些大头兵都能吃上半碗青菜了,这个年过得,好啊!
虽然还有一点麻烦事,但在他们看来,那不是麻烦,那是军功啊。
别看辽阳城被流寇冲击了,可辽阳大营还稳如泰山,且辽阳将军派了一个总旗的人马,守着温泉山庄,保证他们的安全。
现在看到城门已经打开,进进出出的百姓们是一脸的喜气洋洋,从百姓们口中知道,城内已经肃清了流匪,城门开了,百姓们能随意进出,这个年虽然过的有些意外,但是正月里,该走亲戚的走亲戚,该接老人孩子媳妇儿回家的就去接回来。
赵仁河也同样如此:“娘,可以回去了,家里一切都好,连只鸡都没丢。”
至于被人围着府邸打转、他们轰隆隆血战的事情,就没必要说了,反正这两日,已经将所有痕迹都抹去,现在看起来就是有些凌乱而已,但是什么残肢废渣的都清扫干净了。
温泉山庄上的人,不管是青壮,还是健壮的妇人,都自发的形成了巡逻队伍,尽管有外面的兵卒帮忙守卫,但是他们自己也立了起来,甚至还在后山开发出一个不大的小山洞,说万一真那啥了,就将孩子们跟太夫人,以及小少爷,都放在这里头,外面用大石头块子堵上入口,保证每人找得到。
赵仁河哭笑不得之余也就剩下了感动,没的说,一户人家给补发五两银子,权当这过年的钱了。
佃户们欢唿雀跃,负责保护温泉山庄的总旗人马赵仁河也没怠慢,让他们拉了三大车青菜回去辽阳大营。
海夫人跟人打听家里的情况如何,丁大力也是来接老婆孩子的,就跟海夫人道:“都没事了,其实就是一伙流匪,主要是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跟那些流匪里应外合,才开启了东大门,不过啊,开了也白费,进来人还不是都被抓到了?昭亲王说了,抓着一个活的给二两银子呢,死了的也能得一两,听说有几个女眷……。”
他把这个事儿说的非常有意思,让海夫人放松了不少。
赵仁河在一边添油加醋,逗得海夫人终于展露了笑容。
至于围着赵府那些人脑袋上带着的什么银珠子,金珠子的都被撸下来,换成银钱,给自家的看家狗们买了肉吃。
狗狗们立功不小,应该得到奖赏。
“好,回家,回家!”海夫人也激动的很,抱着大孙子就上车回家。
“祖母,不用担心,爹爹没事。”小小的小虾米,用小手儿给海夫人擦眼泪:“我们回家。”
“嗯,回家。”海夫人自己也擦眼泪:“这里再好,也不是家,只是个庄子,吃的再好,住的再舒服,也不如家里,过年就该在家里过才对。”
跟赵仁河一样接了老人孩子回家的不少,路上的车子川流不息。
比起仓皇出来躲避的一脸惊慌样儿,这次回家可就喜气洋洋的了。
赵仁河早上来的,晚上天都黑了才到家,幸好因为百姓们返家的多,城门晚一个时辰关闭。
这才没有被关在外面。
但是刚到家里,就听人说,镇北王府派人来了!
其实,李钊通知了两家王府。
镇北王杨家的人是第一个到的,来的是个熟人!
那人风尘仆仆的来了,第一个就递拜帖,拜访的不是李钊这位昭亲王,而是赵仁河这个“苦主”。
而且他来的很巧,李钊正在赵仁河家里吃晚饭。
是来看望安信太夫人跟孩子的,索性坐在一起吃顿饭。
313两家王府的反应
313两家王府的反应
进来之后,这人快速的给昭亲王见礼,并且还给赵仁河鞠躬,一脸的赔不是的表情。
一张嘴就是诉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