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古代架空]——BY:初吻江湖

作者:初吻江湖  录入:03-24

  “滚滚滚!给我滚出我家去,告诉你,安东王府,跟我赵府,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赵仁河直接摔了手里头的茶盏子。
  那边,赵瘸子身为管家,当然要跟主家同仇敌忾了:“我就说他看着不像是个地道的人,来人啊!给我把他拖出府门去,日后不许他再进大门半步!”
  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管家。
  赵瘸子别看人腿脚不好,但是心可跟赵仁河是一条心。
  马六子已经被拖出去了,赵仁河安稳的坐了下来,自然有负责卫生的婆子将地面收拾干净。
  “这火发的莫名其妙啊?”张三瞥了赵仁河一眼。
  “不发火,他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赵仁河呲牙:“何况,他们这边也太轻慢了,来个管事的,还不是当大头儿的,看不起谁呢?”
  “也不一定。”李钊却道:“王府里几代同堂,枝枝蔓蔓那么多,这个什么四房的二爷,还是二房的四爷啊?八成是自己被算计了,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这件事情,小不了,小事也要变成大事。”
  他不是给人消灾解难的,这事情不闹起来,怎么能拖敏郡王跟宁郡王下水呢?
  揭露他们的算计,两家王府对他们肯定深恶痛绝。
  就算不成为敌人,也不会成为对方的助力。
  这就是李钊的目的。
  “这我不管,能闹多大闹多大,我是受害者。”赵仁河乐了:“他们家越是这样我越高兴,到时候说起来,看谁家有理。”
  那当然是他有理了。
  李钊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东大门一直关闭,守城的将士们也没有撤走,而是继续守住,开启的三座城门,有衙役检查过往行人,主要是外族人,汉族人可以随意通过,但是外族人就要接受严格的检查。
  结果第二天,又是在吃早饭的时候,又有人来求见了。
  这次来人身份不低,乃是安东王世子。
  这次找人也没跟两位武师父与李钊坐在一起吃饭……他们师徒三人都吃好了,剩下李钊在慢条斯理的喝豆浆。
  这不是还没出正月么?油条大果子的固然是好吃,但是也少不了饺子样式的锅贴。
  酸菜肉的锅贴最顺口了,但是油条就该配上豆浆才好吃。
  所以当这位世子爷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昭亲王正在优雅的喝豆浆。
  桌上摆满了明显是吃剩下的早饭,但是早饭质量很高啊,光是青菜就占了半张桌子。
  很是奢侈啊!
  安东王世子心想,他父王每日也才有四道青菜。
  还都是绿叶子菜,果蔬类的很少,再看眼前,桌子上的肘花拍黄瓜、角瓜鸡蛋,这都是冬日里很少见的蔬菜。
  其他的就不用说了。
  “安东王世子张耀,张广宗,见过昭亲王。”张耀行礼很标准,哪怕是在人家的饭厅里,他的举止也很优雅。
  “嗯。”李钊点头,他喝完了碗里的豆浆,就放下了饭碗,拿起旁边的湿毛巾擦了擦手:“跟我去府衙,这是人家赵府的饭厅,不是府衙的大堂。”
  这就是想要公事公办了。
  “昭亲王容秉,此事是王府四房的二小子个人做的事情,臣已经将人捆绑带过来了,请昭亲王处置,另外,安东王府愿意给赵府赔礼道歉。”张耀虽然是安东王世子,却将姿态放得很低。
  李钊有些纳闷儿了,安东王府不说气焰嚣张,可也绝对不会如此低三下四。
  还给赵府赔礼道歉?
  如果是平南王府的“赵府”,还有可能让他们安东王府低头,毕竟安东王府不占理。
  可区区“赵府”他们也这么客气,赵仁河身上只有功名没有官职,海夫人那是外命妇,女人的官职,跟男人的终究不一样。
  本来一边看热闹的赵仁河都有些傻眼了。
  不由得开口:“安东王世子殿下,您这也太客气了吧?”
  言下之意,安东王府没必要如此吧?
  好像他欺负了安东王府似的。
  张耀苦笑了一下:“虽然说你跟平南王府没关系了,但是我们曾经也算是亲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里四房的二小子,本来就不是四房的嫡长子,日后无法继承家业,这人啊,自视甚高的结果就是他选错了路,想要出人头地干点什么不好?哪怕是跟安东大营麾下的士兵们一起去高丽走两圈呢,那也比窝里横强,这小子自诩聪明,又短视,还有野心,这就被人勾搭上了,我张家跟东边的高丽、东瀛甚至是渤海等国都是仇敌,高丽被我张家压制了上百年,恩怨是无法解开的,勾结高丽人,这是想要我们张家的祖宗基业啊!”
  安东王府坐镇东边这些年,朝廷几次想要动手都顾忌重重,结果他可到好,主动将把柄递给人了。
  何况如今储位空悬,太子失踪,几位皇子都封了郡王,谁知道哪个是潜底的游龙,哪个是怒吼的囚牛?
  真龙都不知道是那条,就敢下水,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你们家想的倒是明白。”李钊淡淡的道:“怎么?这是认罪了?”
  “不认罪不行啊!”张耀低眉顺眼的道:“那小子犯了事儿之后还不敢敢家里明说,偷摸的派人出来,想要自己摆平,要不是您的人去了,我们都不知道他竟然犯了这么大的事情!”
  更让人生气的是,区区一个妾室,就把他弄得五迷三道,被人耍了都不知道,现在惹了这么大的事情出来,全家都要跟着吃挂落儿,父王已经决定分家了。
  要他说,早就该分家了。
  六房人口住在一起,各种事情每天都有发生,不是后院妯娌发生口角,就是前头有人给他这个世子爷下绊子,整天勾心斗角,有那口心气儿,去打高丽人啊?去压迫女真人啊?反正建州女真一直是不安分。
  结果他还联系建州女真,还跟高丽人眉来眼去,傻了吧!
  “高丽人要是会帮我们张家人,太阳都得从西边升起。”张耀愁眉苦脸:“何况,我们安东王府一心只当忠臣,皇上是谁,我们就效忠谁,从龙之功不可求,只希望我们安东王府能流传千载,伴随国朝万万年。”
  这话说的就有些掏心窝子了。
  “放心,有高丽、渤海、东瀛在侧,安东王府需得镇得住他们,还有女真、鄂伦春、哈珀这些族群在,只要安东王府谨守做臣子的本分,我大顺朝不杀功臣。”李钊说话口气淡淡的,脸上也是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张耀世子就是觉得,他说的话,算数。
  一怒千金,不外如是。
  “那请昭亲王带臣去府衙吧,还有些东西要交给您。”张耀知道这是在赵府,所以有些话可以毫不顾忌的说,姿态也摆得很低,但是在府衙的话,他就不会如此了。
  “走。”李钊带头往外走。
  赵仁河没跟去,他还有好多事情要忙呢。
  建州女真既然不想在他这里买东西,只想抢劫,坐享其成,他不再跟建州女真谈什么仁义道德了,以后就不跟他们做生意,什么生意都不跟他们做了,海西女真就不错,且有四个部族,人口也多,比起建州女真的花花心眼子,海西女真就淳朴多了,而且他们比东海女真更聪明,东海女真有点死心眼子。
  跟他们做生意,只能是实打实的来,要是赶上年头不好了,你都不敢涨价。
  可海西女真不同,这四个部族的人他都接触过,大家谈事情的时候感觉还行,都是明白人。
  于是赵仁河一边清点损失,一边吩咐人手,以后不招待建州女真。
  倒是鄂伦春跟哈珀还有赫哲族等部落,那几个人他也问过了,都是部落里的败类,他们的部族没有攻打辽阳城这样的妄想,他们是真正的流匪成员,从来都是拿钱办事的人。
  至于是谁给的钱……。
  府衙大堂上,张耀世子一派王府世子风范,不仅押来了自家不肖的堂侄子,还从袖兜里,掏出来一面令牌。
   刚从医院回来,做了核酸检测,明天去给江湖的哥哥陪护……江湖的哥哥,急性阑尾炎,因为发烧的关系,还得做这个核算检测……


315态度这个问题
  315态度这个问题
  那令牌金灿灿的,乃是铜掺了金子所打造而成,上面祥云纹边,背面三爪游龙,正面一个大大的“敏”字。
  不用说,这是敏郡王福的令牌啊!
  李钊也有自己的亲王令牌,他的亲王令牌跟这个差不多,不过背面是四爪团龙,正面祥云纹,中间一个“昭”字。
  “这是家里从他的房间里搜出来的东西。”张耀世子将令牌轻轻地放到了桌子上:“这些事情我们张家不参与,人交给您处理,家里已经开了祠堂,将其逐出家门,以后这张帆就不是我安东王府张家的人了。”
  这种类似壁虎“短尾求生”的处理办法,也是世家大族常用的一种方式。
  只不过,也要李钊这个昭亲王点头才行,不然的话,也用不了这一招。
  安东王府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他们安东王府这下子,肯定是要欠昭亲王一个人情了。
  要是钱财关系,那个好还。
  可是人情债么,就难了啊!
  就怕昭亲王将自己家划入他的麾下,毕竟在诸多皇子里,昭亲王最特殊。
  你说他有意皇位吧?
  可是他七八年都没有回京了。
  光跟皇帝书信往来可以维持盛宠吗?
  你说他无意皇位吧?
  这么多年来,多少忠心耿耿的大臣们,对“嫡子”还是很推崇的,而且昭亲王在军中的名声非常好。
  其他的皇子大概是觉得从军辛苦吧?竟然没有一个跟昭亲王一样,是下到军中,与兵卒们同甘共苦。
  军伍上跟文臣那套不一样,他们讲究的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一起打过仗,一起分过战利品的那都是亲兄弟。
  所以别看这位昭亲王在外面像是流浪一样,但是他走过的地方,多少都有些军心了。
  比起还在京城那么屁大点的地方,争权夺利的几个郡王,可要强多了。
  只不过没想到,这敏郡王手伸的挺长,竟然摸到了他们安东王府的门上。
  既然他敢摸上来,就别管安东王府给他下绊子。
  令牌是物证,肯定还有人证,那张耀就不关心了。
  “好,此事我会如实上报给父皇,安东王府的忠心,父皇会知道。”李钊甚至当着他的面,就写了奏折。
  他在奏折上说的都是实情,包括安东王府派了世子张耀过来说明。
  写的事无巨细,看的张耀世子嘴角直抽抽。
  这写的也太细致了,包括他说的话,俘虏的供词,以及俘虏的出身,有的的确是流匪,但是有的却是号称“流匪”的训练有素的人,不知道是士兵,还是私兵?还是外族的军队?
  明明是很朴实无华的叙述,但感觉像是在危言耸听啊!
  结果写了一天的奏折,傍晚本来李钊要去赵府用饭的,可是这里杵着这么一个世子爷,他总不好把人撇下自己去吃饭吧?
  正在犹豫的时候,王旭进来了:“王爷,镇北王府的女婿来了,那个叫王亮的族兄,真正的镇北王府的女婿王烈,他带着一些东西,说是给王爷提供的证据。”
  “请他进来吧。”李钊只好又继续办公。
  这王烈来了不能不见,还得见的及时,他估计跟安东王府一样。
  果然,王烈比安东王府世子张耀还不如!
  他只是个举人而已,而且还是个武举人。
  一进来就跪地磕头,然后就全都撂了:“王氏一族已经将他们这一支全部除族,以后绝对不会打着什么人的旗号,干一些为非作歹的勾当,请王爷明鉴!”
  换言之,王氏一族是冤枉的!
  这个跟安东王府简直是异曲同工啊!
  只不过他们王氏一族没有人安东王府这样的地位和魄力,更没有那个底气。
  所以一来就跪了,跪了就啥都招出来了,还有一面令牌,竟然是宁郡王的令牌,还在这个族弟老家的宅子里,抄出来辆大车的铁锭。
  要是两大车的银锭子,他们都不吃惊,毕竟做买卖两代人,怎么说也有些积蓄。
  两大车的金锭子,族里可能会大吃一惊,毕竟没见过这么多的金子啊!
  小老百姓没见识。
  可是两大车的铁锭啊。
  这玩意儿除了铁匠铺子,也就军中能用上了。
  铁匠铺子每次进货也就三五个铁锭,而且打造什么器皿,都需要登记造册。
  这种东西不说遍地开花,可也是朝廷掌控的物资。
  你一个做买卖的人,不储藏点金银留给后代子孙,你藏了两大车的铁锭干什么?
  何况这铁锭的外面包裹的是布料,还是他们要“外销”的布料。
  也就是卖给外族人的东西,因为民族不同,这审美的观点也不一样,大顺朝的人喜欢冬日穿的深颜色,肃静一些,可关外不管这些个,他们外族人的眼光就是特别,他们热爱显眼的颜色,尤其是越是部族头人之类的,越是喜欢大红色、大金色这种颜色,像是汉人喜欢的小清新颜色,在那边是没有市场的,所以一大堆鲜艳的布料里头裹着的是铁锭,吓人不吓人?
  族里都怕被灭九族,所以非常利落的将这一支给分了出去。
  以后你们是荣华也好,富贵也罢,都跟王氏一族没关系了。
  都这么处理,李钊也见怪不怪:“令牌,证物跟人本王收下了。”
推书 20234-03-24 :我在北宋国子监那》:简介:(入库时间2021-03-24) 晋江VIP2021-01-18完结总书评数:3538 当前被收藏数:13170庆历三年,范仲淹主持新政,着手教育改革,国子监为最高学府。穿越者叶安机缘巧合下被破例安排进去读书胸无点墨又身无长物的他在贵族子弟、学霸考神、名臣大佬的包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