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乘风雪[古代架空]——BY:弃吴钩

作者:弃吴钩  录入:08-07

  谢从隽也在他身边,想将他从地上扶起来,他刚站起来一点,又跌了回去,这样他还没哭,只有胃里在疼。
  谢从隽没再扶他,伸手将他死死抱在怀中,手指摩挲在他后颈处,“长淮。”
  面前不远处是他的父亲裴承景,曾在他眼里像天神一样威严、不容冒犯的父亲,也顾不上他的尊严,他的颜面,直挺挺地跪倒在灵堂之前。
  几个老将军含泪扶着他,裴承景却慢慢地、慢慢地躬下身来,像个无能为力的孩子一样伏在地上痛哭不已。
  ……
  “我大哥生前极善音律,吹笛抚琴,连宫中的乐师都自愧弗如。小时候我做噩梦,吓得睡不着觉,大哥就倚在床头为我吹笛,一整宿都不离开。这样的人,死前还被砍去了十根手指……”裴长淮声音很沉静,即便有那么点泪意,也是死水微澜,“我当时看到他的手,心里就在想,往后这一生,我再也听不到他的笛声了。”
  郑观听着,眼中涌上泪,抬袖擦了擦湿润的眼角。
  崇昭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有些出神,却瞧不出有什么悲痛之色。
  “我二哥勇冠众军,人人都看他威猛刚烈,但他也有害怕的东西。他害怕飞虫,怕丢脸,最怕我嫂嫂。”裴长淮苍白地笑了一下,也只这一下,而后再道,“先锋队里有逃回来的士兵,他们告诉我,屠苏勒砍掉二哥的右腿时,他还没死,在北羌人的嘲笑声里,朝着来时的方向一直爬、一直爬……臣不知道他死前最后一刻想了些什么,只知道他的尸体运到京都时,手里还攥着要送给他妻子的发钗……”
  崇昭皇帝听着他的话,没敢想那样的惨景,他反而想到裴文、裴行还在世的模样。
  那大概在先帝还是王爷之时,裴承景为先帝的辅臣,崇昭帝身为嫡长子,经常随先帝一起面见裴承景、宋观潮这些谋士辅臣,因此,他也常常能看到他们的家人。
  裴承景当时只有裴文、裴行两个孩子,都是十多岁的年纪,比崇昭帝要小很多,裴文性情沉稳一些,裴行更直爽。
  裴文说话漂亮,连谋士宋观潮都夸过他辞令滴水不漏,未来将大有作为;裴行爱笑,笑得还不拘束。
  兄弟二人感情很好,连走路都勾肩搭背,有说有笑的。
  见着他,裴文、裴行会一齐躬身,道:“世子爷好呀!”
  他们的声音仿佛犹在耳畔,崇昭皇帝微微垂下首,眼窝处隐着一片浓重的阴影。
  许久,崇昭皇帝道:“所以你就因此来恨朕么?他们是大梁的将士,为社稷而死,为百姓而死,为朕而死,是他们的归宿,他们的荣耀!裴昱,你既有恨,当年怎么不去战场上替你兄长报仇?朕给你机会,命你随父出征,结果呢?敏郎,敏郎,他是朕的……”
  崇昭皇帝话音蓦地一沉,随后,他的肩膀也往下沉了沉,声音却很轻很轻:“那么好的孩子,再也没有回来。”
  “臣每一日都在后悔!”
  裴长淮一点一点握紧手掌,咬了咬牙,道:“……后悔自己那么懦弱,舍不得杀人见血,那不动刀剑就好了,永远在父亲和兄长的保护下,在京都里长大就好了……失去两个哥哥才清醒过来,才知道懊悔,明明自己可以做那么多事,却在那时候什么都没做。后来父亲挂帅出征,我却连去走马川为兄长报仇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不能让裴家所有的孩子都断送在战场上,所以父亲宁可打断我的腿都要我留下。
  从隽愿意替我出征,是因为他重情义,更是因为我自私、卑鄙!明知道以他的性情根本不会放任不管,却还是求他了……”
  求他帮忙,求他救命。
  谢从隽出征那日,裴长淮还自欺欺人地相信着他虚无缥缈的诺言。
  京城下过太多场的初雪,梅花年年开得那样好,什么会回来的?
  根本不会回来了。
  只剩下他一个人,平日里装得清高孤傲,谨言慎行,连赵昀都讥讽他是坐在武陵军高位上的木偶。
  一点也不错。
  他就是如此,只有木偶才不会犯错,他比谁都怕犯错,怕丢了裴家的脸。
  是以裴长淮那么讨厌赵昀,因为一见到他,裴长淮就会意识到自己活得多么不堪,多么狼狈。赵昀生性里的潇洒,让他又爱慕又嫉恨,他也想如赵昀所言那样逍遥自在,但是他不配。
  连活着都不配。
  如果是他大哥和二哥还在,正则侯府绝不会是现在这般光景。
  裴长淮日日都在想——
  死的为什么不是他啊?死的为什么不是他!
  ——
  全是刀。
  有点写不下去了,缓一缓,明天再继续。


第81章 云飞扬(四)
  崇昭帝看着面前失魂落魄的裴长淮,慢慢扶着龙椅站起来,背过身去,去看屏风上的锦绣山河。
  山河间还绣着一个小小的人影,一斗笠一蓑衣一马一人而已,山高水阔,不知所踪。
  崇昭皇帝看着这屏风,恍惚就想起谢从隽向他请命出征那一日。
  那孩子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站在御前,满身少年郎的骄矜,还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胆勇。
  他道:“皇上不必担心,一个宝颜屠苏勒而已,教他洗净脖子,臣这便取他项上人头回来!”
  崇昭皇帝听他一言,热血难抑,大笑道:“好!不愧是我大梁的好儿郎!”
  随后,谢从隽单膝下跪,请求道:“出征之前,臣唯有一愿,还望皇上成全。”
  “你说,朕都答应你。”
  “请皇上保全正则侯府,善待长淮。”
  谢从隽生前唯一一次恳求他还是为了别人。
  崇昭帝看着谢从隽长大,如何能不知他的性情?
  剑胆琴心,侠骨柔肠,只要有人相求,他决不会坐视不理。
  何况求他的人是同他有知己之交的裴昱。
  裴长淮心下也越来越沉,道:“后来父亲在战场上中箭,重伤难治,从隽又被北羌围困,下落不明。臣率兵赶到走马川收拾残局,却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从隽也兵败被杀,屠苏勒为了击溃大梁将士,就将他的尸首挂在旗杆上示威……”
  憎恨和悲愤就像烈火一样烧得他浑身疼痛,浑身颤抖。
  “当时虽然我方失去主将,军心溃散,可屠苏勒亦是强弩之末,臣与他交战,他兵败如山倒,带着残部一退再退……差一步,就差一步!臣就能手刃屠苏勒,为父兄、为从隽报仇雪恨,可谁知,皇上一道谈和的圣旨送到了走马川!”
  “你是大梁的臣子,难道不明白朕因何下旨谈和么?”崇昭皇帝沉声道,“朕是一国之君,不光有你父兄、从隽,天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朕必须要以大局为重。”
  “是,大局,大局……臣又何尝不知?臣失去了家人,千千万万如臣一样的百姓也失去了他们的家人,死了太多的将士,流了太多的血……”
  谈和的圣旨送到走马川的军营时,裴长淮一腔仇恨难消,他恨不能直接褪去战袍,哪怕违抗圣旨,哪怕不要这身与名,哪怕只是单枪匹马,他都要杀进北羌军营,杀了宝颜屠苏勒。
  当时满营帐的人都出手阻止,安伯夺走他的剑,几位老将军更是直接上手,将他按跪在地上,喝令着让他不要冲动。
  裴长淮怒吼着,拼命推开所有人,提着剑,冲出帅帐之外。
  一出去,刺目的日光当头打了下来,裴长淮一时目眩,短暂地失去了视野,唯有耳朵里在嗡嗡地响。
  他胸膛像是炸裂一般,连喘气都困难,半晌,他才逐渐看清立在帅帐之外的士兵。他看到他们身上累累的伤痕,再高昂的斗志也无法掩盖鏖战数月的疲惫。
  裴长淮也清楚,不能再继续了。
  于是他狠狠地咬住牙,收了剑,僵立良久良久,才对士兵宣告:“北羌降,谈和。”
  ……
  “正是因为臣明白,臣不曾为此怨恨过皇上,臣怨恨的只有自己。”裴长淮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神色恢复平静,但这平静之下似有暗涛汹涌,“但臣的父兄死在走马川上,这些年臣没有一刻敢忘记,从隽……从隽也战死了,皇上还记得他么?在春宴上,原谅谢知钧、准他入朝为官时,您想过从隽吗?以大局为重,犹豫着要不要向北羌出兵时,您想过替他报仇么?”
  崇昭皇帝没有回身过来,面朝着屏风,闭了闭眼,缓缓握起拳来,面对裴长淮一声声的质问,他始终沉默着,没有回答。
  “皇上贤明,是大梁百姓之福,臣也愿为一个明君鞠躬尽瘁,百死不悔。但对于从隽而言,您从来、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父亲。”
  此言一出,整个望天阁的气氛猛地凝重起来。
  崇昭皇帝回头看向裴长淮,那黑漆漆的眼珠里沉着莫大的天子之怒,那么不动声色,又那么凛然生寒,如似狼顾虎视。
  郑观大惊失色,赶忙跪下,伏地道:“小侯爷慎言!别再胡言乱语了!”
  裴长淮所言问心无愧,又如何肯低得下头颅?
  但崇昭皇帝什么都没说,只是死死地瞪着他。
  气氛就像一根无形的弦,越沉默,弦绷得越紧,紧到不知何时会断。
  忽而间,望天阁外的太监敬声通传:“启禀皇上,太师到了,正在殿外候旨,请皇上示下。”
  沉默良久,崇昭皇帝慢慢地转过身来,重新坐回龙椅之上。
  他无视裴长淮,冷声道:“宣。”
  太师徐守拙同一干大臣觐见,肃王也在被宣召之列,十多人进来以后,行礼平身,而后各自分站,一列以太师为首,一列以肃王为首,皆在御前站定。
  徐守拙瞧见了尚且跪着的裴长淮,未理会,神情肃穆。
  崇昭皇帝面沉如水,又恢复素日威严的模样,心平气和地说道:“想必诸位爱卿已听闻北羌三公主来我朝请援一事,战与不战,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太师,你以为如何?”
  徐守拙回道:“北羌内乱,非同小可,况且屠苏勒与我大梁交过手,恕臣直言,屠苏勒其人骁勇善战,手段狠辣,要想从他手中救回宝颜图海,绝非易事。臣以为,与其损兵折将,不如静观其变。”
  他说话很慢,无形中有着泰然沉稳的气势。
  另有一个臣子则反对道:“北羌一分为四,形如散沙,散沙不足惧,倘若放任屠苏勒一统四部,等他势力雄厚,说不定连大梁都要忌惮。此时与宝颜图海里应外合,平下北羌内乱,斩杀宝颜屠苏勒,才是正道!”
  两派各有己见,争执不休。
  崇昭皇帝看向肃王,“老五,你说。”
  肃王拜了一拜,道:“臣弟以为,战。凡事杜渐防萌,那个宝颜屠苏勒野心勃勃,今日敢夺大君之位,明日就有可能再犯我大梁边疆,不如现在就将他诛杀,以防后患之忧。”
  崇昭皇帝问:“如果要战,派谁统帅?”
  裴长淮正要躬身请命,那肃王却先他一步,道:“臣弟瞧着,北营都统赵昀就是绝佳的将才。”
  崇昭皇帝静静地望着肃王,眼神晦暗不清,看看他,又看了一眼徐守拙,好久,他又问:“太师,赵昀是你举荐的人才,你最了解他,如果朕让他领兵,他可否能胜任?”
  “臣坚持主和,但若皇上决意开战,臣认为唯有赵昀方能掌得了这个兵权。”


第82章 云飞扬(五)
  赵昀先前在西南平定流寇,为崇昭帝解决掉一块心头大患,正受宠信,如今又有太师和肃王举荐,望天阁中的其他臣子也皆认为赵昀是不二人选。
  裴长淮叩首道:“臣与宝颜屠苏勒有交手的经验,此次愿作为副官,与赵昀一同出征,请皇上恩准。”
  肃王哼笑一声,道:“正则侯,亏你还是将门出身,怎么连一个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呢?让你堂堂正则侯做副官?这些年你在北营主事,多少也是有些威望的,对战期间,假使你和赵昀有了分歧,那么武陵军是该听你的?还是该听赵昀的?”
  听赵昀的,武陵军的士兵或许更信任裴长淮一些;听裴长淮的,赵昀这个主帅岂非形同虚设?
  群臣当中也有人附和道:“是啊,正则侯报国心切,我等可以理解,但行军最重要的是上下一心,从令如流。”
  另有户部侍郎道:“宝颜屠苏勒曾在走马川折杀裴文、裴行两员大将,说不定他早就摸透你们裴家行兵打仗的策略了。连你的哥哥们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小侯爷,您又能有几分把握?”
  言语中的羞辱令裴长淮一下变了脸色,“你说什么!”
  “怎么?”户部侍郎冷道,“战死是事实,战败也是事实,难道因他们死了,别人就说不得了?当年宝颜屠苏勒南下时,裴文为主帅,裴行为先锋,足足损失两万兵力,却还是丢了走马川防线,短短三个月,教我大梁毁了多少城,死了多少人?!”
  郑观听着,倒是一声笑:“大人这话说的,真不知要寒了多少将士的心。裴家两位小将军为社稷、为百姓而死,皇上且感念他们的忠心英勇,表于哀荣,怎么到大人嘴中,这些人的功都不似功,只有过了呢?”
  郑观面容和蔼,说话也有种毕恭毕敬的温吞。
  对于政务他是不会主动张口的,但对于圣意他是揣摩得准的。
  裴承景自先帝在潜邸时就成了先帝身边的重臣,崇昭帝一手好箭法也少不了裴承景的指点,对于裴家,崇昭帝向来厚爱,否则郑观也不敢在御前一次一次为裴长淮说情。
推书 20234-08-07 :风月一场 完结+番》:简介:(入库时间2021-08-05) 废文2021-08-01完结春日里赴了一场风月宴,从此人生全改变。主CP:杨烨(攻)vs 段山雪(受)副CP:小虎(攻)vs 阮阮(受)BL - 长篇 - 完结 正剧 - 古代 - HE - 轻松 天作之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