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穿越 FZ 第四卷)——离尘乱

作者:离尘乱  录入:10-02

如果换做是他,做了皇帝之后一定不会为难这帮遗臣,但就他们激动的心情和文人的气节而言,他敢保证自己就算将一腔热血都洒给了那些人,估计也没人会领他的情。

而朱棣做起来却不一样,这么一张一弛之间,便轻而易举的将满朝文武和天下民心都收入囊中。

毕竟太子才是天下的继承人,是大明王朝的未来。不管怎么样,建文帝都已经不在了,现在是永乐朝,而宽厚仁德的太子便是天下臣民的希望。而那群大臣效忠太子等于是效忠了朝廷,这一点对朱棣来说无所谓。

这样一来,在朝中就成了朱棣唱黑脸,高炽唱红脸。一个打,一个哄,恩威并重,法儒兼施,将满朝文武牢牢掌握在手中。不管是拥护朱棣的武将,还是爱戴高炽的文臣,都对他们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这才是朱棣最终想要的结果。

朱高炽安抚好那群大臣,转身回寝宫穿好衣服,去御书房找朱棣。

由于乾清宫被朱允炆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还在修缮当中,朱棣便将自己的寝宫安排在了奉天殿以东的文华殿。但因为他忙于政事,一般都要到半夜才能回去。有时候事情实在太多,也就在御书房的配殿中对付一宿,反正第二天四更就得起床准备上朝。久而久之,负责他起居的宫人也就习惯了两头跑。所以,一般情况下,要找他,去御书房准没错。

朱高炽到的时候,一如既往的看到朱棣在埋头看折子,旁边伺候的太监见到他的到来,毕恭毕敬叫了声“太子殿下”。

朱棣听到声音才将头抬起来,挥挥手让伺候的太监宫女都下去,然后放下笔看着朱高炽,温和道:“你怎么过来了?身体可好些了?”

朱高炽也不答话,走上前直接噗通一声跪了下去,把朱棣吓了一大跳,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你这是给朕唱的哪出?”

朱高炽规规矩矩磕了个头,认真的说道:“儿臣多谢父王替儿臣做了那么多。”

朱棣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将脸色缓和下来,伸手将人扶起:“父皇什么都没做,还害你在御书房外无故跪了三天三夜,你不怪父皇,反倒谢父皇,是怎么个意思?”

“父皇别装糊涂。”朱高炽撑着他的胳膊站起来,顿了一下才说道,“那些建文遗臣刚从武英殿离开。”

“哦。”朱棣点点头,继续装傻,“他们啊,朕看着不顺眼,你要觉得有用就留着,没用的就让他们滚蛋吧。”

朱高炽无语失笑:“你就不怕我东宫官员太多,势力太强,把你这皇帝老子逼退位?”

“那你快点儿吧!朕都等不及了。”朱棣转身指着御案上日复一日堆得高高的折子,整张脸皱成一条苦瓜状,“朕要早知道做皇帝这么辛苦,死也不会坐上这个位置。你也别费那事儿了,只要你点一下头,朕就马上把皇位传给你。”

朱高炽额头挂上无数黑线:“你舍得让你儿子我忙到三更睡觉,四更就起来继续忙?”

朱棣一脸哀怨:“你老爹我正在过这样的生活,我看你倒很舍得。”

“能者多劳嘛。”朱高炽笑眯眯,“过些时日,等科举的结果出来,咱们就能多选拔些有用之才,为朝廷补充官员,让他们各司其职,很多事也就不用你再亲力亲为了。”

“说到科举……”朱棣眉头紧皱,转身走回御案前拿起刚在批阅的折子递给朱高炽,“你看看。”

“怎么了?”朱高炽接过折子打开来,只看了几排字,眉头就皱得跟朱棣一样深了,“科举的皇榜都发出去两个月了,各地参加乡试的学子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人?”

朱棣点头叹气:“朕这两天就在愁这个事情。两百人,乡试刷掉一批,会试刷掉一批,殿试再刷掉一批,能留下来几个有用的人?你说说,天下读书人那么多,怎么就没人肯为朝廷效力?”

朱高炽合上折子,缓缓摇头:“他们不是不肯为朝廷效力,是不敢为朝廷效力。”

朱棣挑眉:“什么意思?”

朱高炽转过身,将折子放回御案之上:“父皇想想,建文帝去世不久,永乐朝才刚刚有了个雏形,他们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朝廷,是否值得他们远离家乡,踏上仕途。加上黄子澄、齐泰被杀,牵连九族,建文朝大部分文臣因为反对你的登基而遭到陈瑛的残忍迫害,但建文朝的武将却没有遭到过分的对待。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传达着一个信息,你这个皇帝重武轻文。而读书人自然都是文人,在这种局势下,他们不敢出仕,也是人之常情。”

朱棣听得一脸凝重,想着也是这个道理,沉默了半晌之后才蹙着眉头问道:“那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读书人都自愿参加考试?”

朱高炽低头想了想,很快抬起来看向朱棣:“办法不是没有,只是……”

“只是?”朱棣挑眉,“跟父皇还用支支吾吾?”

朱高炽笑笑:“也没什么,只是不知道那个人愿不愿意出面。”

“那个人?”朱棣这下是真的好奇了,“谁有那么大本事?”

朱高炽思索了片刻,才缓缓吐出三个字:“方孝孺。”

“方孝孺?”朱棣的眉头再次拧起,“他真有那本事让天下读书人甘愿为朝廷效力?”

“父皇难道忘记在我们挥师南下之前,道衍大师说的话么?”朱高炽见他眸光一闪,知道他没有忘记,遂继续说道,“他说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如果杀了他,读书人种子绝矣。”

“所以朕不是没杀他吗?”朱棣一脸不悦,“他天天在朝堂之上骂朕,朕也只是贬了他的官。要不是因为道衍那话,那老家伙早死一百次了。”

朱高炽看着他咬牙切齿的样子,不由叹气:“方孝孺是大学者,知天文,识地理,清正廉洁,学问渊博,门生遍及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将他当作楷模。而且,他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每届的京试都是由他主持。如果他愿意出面为朝廷拟一篇纳贤任能的诏书,呼吁天下学子积极参加秋试,为国效力。我想,咱们就不用再愁朝廷无官了。”

朱棣摸着下巴点点头:“听起来是这么回事儿,可是你觉得他会同意写诏书吗?”

朱高炽被问得心里一寒,暗自忖道,他要是那么好说话,历史上就不会被你灭十族了。但当务之急,朝廷要选拔官员,除了他没人能拟这诏书,也没人拟的诏书能起到他那么大的作用。

所以,朱高炽耸耸肩,无奈道:“总得试试。”

朱棣点点头:“行,明天朕就宣他上殿。”

两人总算达成了共识,朱高炽心里的石头却怎么也落不下去。因为他实在拿不准,方孝孺的骨气到底有多硬。朱棣又是条喷火龙,两句话不对就能惹出火来,他可不想亲眼见到历史上的十族之祸发生。

于是,一整个晚上,朱高炽都在朱棣耳边千叮咛万嘱咐,让他明天不管方孝孺说什么都不能动气,大不了就不让他写那个诏书。

起初朱棣还老老实实答应着,可到最后实在是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朱高炽还在唠叨。朱棣没办法,只能用自己的唇将他的嘴给堵上,将他压在身下,让他除了呻吟再也说不出其他话来。

翌日早朝,朱棣下旨宣方孝孺进宫。可连续派人传了三次,方孝孺愣是没来。

朱棣也倔,说如果方孝孺不来,今天这朝就不散。

百官自然不敢有意见,陪着朱棣在奉天殿等。

朱高炽更是频频向外张望,紧握的手心儿全是汗。

从辰时到巳时,再从巳时到午时,满朝文武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朱棣硬是没宣布退朝。

朱能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上前一步,抱拳朝朱棣行了个礼:“皇上,让臣带二百将士,去方家将方孝孺绑了来。”

朱棣侧着身子,斜斜靠在龙椅之上,一只手撑着脑袋,一只手执着一本不知道是什么书的书,研究得正起劲儿。突然听到朱能的声音,不由得睨了他一眼。

朱能等了半天没听到他的回音,忍不住抬头看了看他。

朱棣轻蹙眉头,似在思索这办法是否可行。

朱高炽正要上前说话,不料朱棣竟然吐了一句:“去吧。不过是请,不是绑。”

朱能得到命令,兴奋的高声回了句“遵旨”,转身就朝大殿外跑了去,叫都叫不住。

“父皇……”

“行了。”朱棣打断朱高炽的话,“朕只是让朱能去请他来,没说要把他怎么样。”

说完话,又低头开始看书。

在朝堂之上,他这个做儿子的实在是不好跟朱棣说什么,只能心神不宁的等着朱能回来。

半个时辰之后,方孝孺终于在满朝文武盼星星盼月亮望穿秋水的眼神中姗姗来迟。

朱能跟在他身后走进大殿,朝朱棣跪拜道:“启禀皇上,方孝孺带到。”

朱棣放下书,坐直身子,摆了摆手示意朱能退下。

方孝孺一身素服,站在大殿之中,不跪拜也不说话,如同一棵刚直的青松,别说腿了,连汗毛都不会弯一下。

朱棣也不在意,勾起唇角尽量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温和一点,起身从龙椅上一步步走下来,站到方孝孺面前:“多日未见,先生可安好?”

方孝孺仰头直视着他,不卑不亢:“燕王殿下逼死了自己的侄子,这皇位坐得可安好?”

一句话出,满朝皆惊。

跟随朱棣起兵的武将同仇敌忾,恨不得将方孝孺剥皮抽筋;而建文旧臣更是吓得面如纸色,魂不附体。

要知道,就凭他这一句话,就足以让自己满门罹祸,死无全尸。

朱高炽为方孝孺捏了把冷汗,看着朱棣越来越难看的脸色,胸腔里的心脏差点儿没直接跳出来。

可朱棣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愣是将满腔的怒火给压了下去,保持着一张笑脸,继续说道:“朕是粗人,不会说话。可朕没想到,先生这个大文人,也不会说话。朕没想过要逼死建文帝,朕只不过是想要效仿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效仿周公辅佐成王?”方孝孺冷笑一声,“那请燕王殿下告诉草民,成王在哪里?”

朱棣叹息:“朕进入皇城之时,他点火自焚了。”

方孝孺又道:“既然成王不在了,你这个周公又为什么坐了成王的位置?难道不该让成王的儿子继位吗?”

朱棣的怒火再次因为他的话从心底窜起来,却被他再次压了下去:“朕进入皇宫,找遍了所有角落,并没找到建文帝的儿子。”

方孝孺咄咄逼人:“既然没找到建文帝的儿子,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就该让建文帝的弟弟继位,你凭什么坐上龙椅?”

“这是朕的家事,先生管得也太多了。”朱棣知道自己说不过他,他也懒得跟他再费唇舌,免得自己被气死。遂招手让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纸笔端上来,忍住即将爆发的怒火,指着笔墨道,“今天让先生来,是想让先生替朕拟一道招纳贤能的诏书,替朝廷选拔可用之才。先生学识渊博,桃李天下,如此造福于万民的事,先生不会不答应吧?”

“造福万民?”方孝孺一听这话,破口大骂,“你这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还好意思说什么造福万民?你起兵造反,扬起兵祸之时,怎么就没想过天下苍生?如今夺了皇位,便想以此收买人心?做你的春秋大梦!就算我死,也不会替你拟这诏书,以免害得天下文人的性命都断送在你这燕贼之手!”

话音落下的同时,方孝孺激动的转过身,抓起太监端着的笔墨纸札,全数朝朱棣砸了过去。

“父皇!”朱高炽第一时间冲上前,护在他身前。

张玉大喝“护驾”,门外值守的侍卫忙跑了进来,扣住方孝孺的胳膊将他往后拖开。

黑色的墨溅到朱棣金色龙袍之上,终于将他的怒气全部激发。

方孝孺还在哭天抢地的骂着“燕贼篡位”之类的话,声彻殿宇,闻者心惊。

朱棣忍无可忍,一把将面前的朱高炽推开,指着大骂的方孝孺,咬牙切齿:“你就不怕朕灭你九族!”

“灭我九族?”方孝孺仰头哈哈大笑,“就算你灭我十族,我也绝不向你低头!”

“说得好。朕倒要看看,是你的骨头硬,还是朕的刀硬!”朱棣怒极反笑,瞬间变脸,“将他给朕拖出去,凌迟处死!亲人九族,以及所有方孝孺的门生友人,只要是跟方家有一点关系的,连同十族,通通诛杀!”

“父皇!”朱高炽心下一惊,忙跪倒在朱棣面前,“父皇息怒,父皇息怒!”

“皇上息怒!”张玉朱能对望一眼,也跟着跪了下去。随即,所有文武百官纷纷下跪求情。

古往今来,最残酷的刑法莫过于诛灭九族,从来就没有诛杀十族之说。方孝孺虽然大逆不道,罪大恶极,但也绝对不至于牵扯十族。更何况他的友人门生遍布天下,真要严格执行,那得牵连多少人?这简直比美秦始皇焚书坑儒还要残酷。要这么干,以后就真的没有文人能够再为朝廷效力了。而一个国家,只有会打仗的将士,没有会治国的文臣,那也绝对是行不通的。

朱高炽知道朱棣在气头上,现在任何人说任何话他都不会听得进去,但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方孝孺被杀,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跟方家有关系的那些无辜之人被杀,所以就算知道没有用,他依然要开口。

“父皇,方先生杀不得,杀不得啊!你难道忘记自己答应过道衍大师的话了吗,父皇贵为一国之君,金口玉言,怎能言而无信?”

“朱高炽!”朱棣怒不可遏,手指几乎要指到他的鼻尖儿上,“朕警告你,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朕的极限!不杀方孝孺,不足以平朕我心头之恨。你也看到了,他根本就是块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这种人,死不足惜!”

朱高炽还想说话,可朱棣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直接瞪向钳制住方孝孺的侍卫:“还愣着做什么?朕的话没听到吗?拖下去!”

“遵旨!”侍卫领命将方孝孺拖出殿外。

方孝孺的笑声愈发大了起来,近似癫狂:“燕贼,你心虚了是不是?你也知道自己得位不正,所以你害怕别人说?哈哈哈哈……我告诉你,就算你杀了老夫,杀了老夫十族,杀了天下所有文人,也堵不上苍生黎民悠悠之口。建文朝的遗臣会记得,建文朝的百姓也会记得,历史更会记得……记得是你,逼死了自己的侄子,残害建文忠臣,记得你是一个窃国的强盗!哈哈哈哈……”

朱棣双拳紧握,指关节被捏得咯咯响,听得朱高炽胆战心惊,几乎是手脚并用爬到他面前,抓住他的袍子,做着最后的努力:“父皇,父皇,方孝孺不能杀……求父皇看在儿臣的份儿上饶他一命……”

“朱高炽!”朱棣真是恨不得一脚将他给踹出去,可终是不忍心,“朕已经看在你的份儿上饶了很多人的性命。这一次,别说你跪三天,你就是跪上三十天,方孝孺十族的命,朕也是要定了!”

第九十四章:舌战孝孺

朱棣这一次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杀方孝孺,任凭朱高炽和满朝文武软硬兼施,声泪俱下,跪地求了半天的情也没有用。

诛杀全族的圣旨一下,禁卫军很快将方氏一门在京城的族人全部捉拿归案,绑缚刑场。其中包括方孝孺的两个孙子,一个三岁,一个才刚出生两月。

推书 20234-10-03 :习惯在一起——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