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诗人看看可怜巴巴的小西,又看看天花板,“因为——我五行里面缺土。”
好吧。为了诗人能顺利活到死,小西忍了,同时暗下一个不能实现的决心,下首歌,一定要换个人填词。
作曲家很奇妙,刚开始一段时间,做出的曲子都听不了,可是一旦创作出一首好曲子之后,立马来了状态,按照一星期一曲的平均速度,已经为小西写出十首曲子了。
公司的音乐制作人,就像蜂农,把作曲家和诗人完成的“蜂蜜”都割走,拿回制作室进行稍加修改,然后霸道的在每首曲子上都把自己冠上了合作者的名号。
十首歌曲经过公司筛选,留下八首,之后又从外部著名音乐人处购买两首,一张专辑的雏形就出现了。名字还没定,在公司内部就暂称为《C》。
明知道自己的孩子——《C》,会被趣生模特廉价抢走,但是艺术家们还是甘愿为之继续付出。小西隐约从团长那里听明白公司的意图,感到很对不住画家的这个小圈子,但也无能为力,暗自白日幻想“等音乐成功后,在参加访谈的时候,一定要大力推荐一下这些才子们。”而眼下能做的,就是在服从的基础上,对他们更加服从一些,配合一些。
对于小西这般乖顺的态度,傲娇的诗人都感动了,忍不住“夸奖”小西比小狗还好,并且大发慈悲把“地”都换成了“的”。
小西问:“你不怕缺‘土’了吗?”
“没事。诗人都短命。”诗人大义凛然的说着,然后暗地里用小小荷包装满黑土天天带在身上。
对于缺土版的歌词,小西唱起来顺当很多。在唱功方面,团长给小西安排了一个声乐老师。之前唱歌,多是本能,还有小D的指点。现在,有了专业声乐老师的系统训练,小西在气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这是小西最为在意的。
然而,突破气息关卡之后,小西就停滞不前了。对于声乐老师的各种专业要求,小西总是学不得法,有些懊恼。作曲家和诗人听小西试唱的时候,两人凭着“艺术家的嗅觉”发现了小西在唱歌方面的变化,建议小西不要再学了。甚至,诗人还跟团长交涉一番,最终把团长都说服了。诗人认为,现在声乐老师的专业训练太过标准化,如此急训下去,恐怕小西以后唱任何歌都是一副腔调,背离了艺术的初衷。于是,小西的实力派梦想破灭了,不过能把气息练好,小西也觉得很满足。
时光向前,漫长的夏天终于过去。秋天只有那么一点点,像是附在夏天身上的小尾巴,在十一月里猛劲的吹过几场大风后,也就过去了。十二月刚一露头,就有赶早的商铺挂出“年终大促”的红色条幅了。
小西的课业渐结,正到紧张时候,专辑进入后期,画家做封面插画等美工,激进导演录制MV。越忙越有事情,前好几个月接下的天价广告终于要开拍。
小西只是听团长说过,接下了一条8位数的广告,但是一直没有后话。直到如今年终,厂家要宣传新品,才通知公司做准备,产品是高端商务手机。
三件大事摆在面前,小西面临取舍。音乐是自己的爱好,不能推。手机广告要违约,想也别想。那么三门课业怎么办?有一门最棘手,要求做足50小时的实践才能结。要说,小西对考试看得最轻,可是,爸爸又打过几次电话,都是关照小西要好好读书。以至于小西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提到考试,就想起爸爸。而爸爸,自然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于是,三件事情都“傲娇”的坐在小西头顶上,谁也不让谁。
两岸网络交流的时候,小D教训小西道:不许因为自己笨就放弃寻求出路!
小西觉得小D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小西的小脑壳只好转啊转,终于找个破口打进矛盾内部。
要求50小时实践的课程叫“营销技巧”,本来同学们都打算去摆地摊的。可是,小西“灵基一动”,把眼界放开,豁然发现——广告不就是营销吗?
然而老师说拍广告不算。
小西忙问:策划广告算不算?
老师点点头。
于是,小西恳求团长让自己加入到广告策划小组。团长口上说“你去了只能碍事”,实际上却满足了小西的请求。
广告策划小组里面干事的只有两个漂亮姐姐,同时也是小西的粉丝,借着“发掘广告创意”的幌子,孜孜不倦的打听小西“不为人知的往事。”
小西没干过策划,只好按照两位姐姐的要求,把从小学到现在的状况简单描写了一下,对于和爸爸以及陆叹家的复杂关系,都没有说,只是简单说自己一直被养父抚养。
“养父?”两个姐姐很“基警”的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作为小西的专业粉丝,她们都看过《父子相煎》三部曲以及至尊典藏版(该版为小更出版社暗中出版,因为团长不许小西写番外,也不许小西再跟这家出版社有任何业务往来,所以,至尊典藏版除了定价和平装书不同,其它的都一样= =)。
回味着《父子相煎》里面的情节,两个姐姐围绕“养父”问了一大堆问题。
小西只挑简单的、外在的,回答了几个,诸如爸爸的外貌、职业。
于是,两个姐姐用自己强大的脑补功能,立刻勾勒出一个英武霸道又柔情侠骨的高大年上攻形象。
为了耽美向主流文化的渗透大业,两个姐姐终于把广告的最终主题定为“父子年上”——咳——当然,对小西以及广告部主管,只说叫“父爱”,并且列出了诸如“商务手机的目标消费群体是中青年商业男士。他们往往对家庭特别是孩子有所疏忽。用父爱为主题,不但可以烘托中青年男人的高大形象,还可以有公益效果……”等说辞。
广告的最终方案是这样的:
场景一、除夕这天(广告打算新春播出),小西饰演的学生仔,手捧着一个扎着花结的手机盒子,悄悄来到爸爸背后,然后把手缓缓探向前。爸爸看到盒子后很开心。
场景二、除夕夜深了。爸爸来到小西的房间。小西已经入睡,一只小腿伸到被子外面。爸爸握住小西的脚温柔的牵进被子,同时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在直者看来,是父亲疏于对儿子照顾显现出的惭愧;在弯者看来,就……)同时,房间的布置上要凸显男性的干练,墙壁上只挂一张父子合照,暗示这是一个离异家庭。
场景三、新年一过,父亲忙于公事,频繁出差谈生意,发现这款手机的商务功能很强大。并且,一用手机的时候,嘴角就会翘起,联想到自己乖乖的儿子。
场景四、在一次呆板的商务会餐时,爸爸的手机响起,是儿子打来的,而且还有一段有趣的专属铃声,小西的照片也在宽大的屏幕上闪啊闪。爸爸表面上很无奈,其实很炫耀把响动的手机显示给大家看,立刻就让在座的商务人士开怀大笑,气氛一下子就融洽了。最后,ending在爸爸接通电话说“喂”的点上。
由于都是室内常规拍摄,熟练的广告导演驾轻就熟,只用三天时间就把样片拍完了,总时长有五分钟,用于网络投放,精简之后的一分半版本,将投入电视平台。如果厂家吃不消,剪辑高手还可以继续剪。并且有平面版供商务杂志采用。
两位策划姐姐对广告样片很满意。她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所谓“直者见直,弯者见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呐。
广告完成,同时也把最棘手的一门课搞定。小西的时间又富裕不少,专心开始准备自己的新专辑。
每首歌都要配MV,但是不必兴师动众。由于资金有限,而且激进导演更偏好挖掘演员内在,没有要求任何华丽场景。有一整支MV,就是在一张公园的木椅上完成的,小西要做的,要么是仰躺在椅子上发呆,要么是坐在椅子上发呆。倒是导演指挥摄影师总是转来转去的,一会儿拍这面侧脸,一会儿拍那面侧脸。
还有一支MV,是画家帮忙完成的,算是一个简单的动画,很纯真很美好。
《C》中总共十首歌。小西只身演三首的MV,其余需要剧情的,都由专业演员来演。团长说这是为了避免观众审美疲劳。即使小西很耐看,但团长决定现在就要开始爱惜羽毛,让小西的每一部作品都成为精品,拒绝出现“紧与赶”,不能让任何一个观众看过专辑后产生“为了出专辑而出专辑”的感觉。
就像做一桌子菜。作为食材的十首歌已经选定,但具体的菜式必须精彩纷呈。这期间,小西自己,还有作曲家、诗人、画家、导演,都提供了许多智慧的点子,精雕细琢这张小西的处女秀——《C》。《C》叫得久了,成了专辑的小名。
等到专辑制作完成,该想一个闷骚的大名时,各位才子与策划们反倒是犯难了。用外语音译,借故诗词典故,用网络流行语……转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原点——每个人都表示干脆就叫《C》得了,既简练,又国际化,读起来也好听,还跟小西同名,如此佳偶天成,何必再欲求不满去苦苦寻觅呢?!
“你说是不是?!”诗人问小西,就好像是小西不守妇道似的,并且大家都要听小西最后来作决定。小西自然是十分狗腿的点点头。
大家都满意了,只是数落小西太没有巨星风范= =
新专辑投入工厂,印制起来很快,按照近来实体市场不景气的现状,趣生初步只生产了5000份。
元旦刚过。专辑生产完毕入库,当天,小西刚好结束全部考试,之后无所事事的休息了一段时间。
距离新年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商务手机广告投入媒体。厂家出天价买这条广告,自然要有一些特权,除了小西要跟着在全台几座大城市参加新品发布会,小西的专辑上市时间也由厂家订。
厂家希望专辑在广告投放一周之后上市,这样专辑可以延续广告的影响力,产生二重唱的效果。同时,如果专辑反应好,由于专辑在广告之后出现,也可以给人以“厂家选人好眼光”的错觉。
于是,过年前一周,辞旧迎新之际,小西团队精心大碟——《C》,台湾香港同步上市!
第六十三瓶
新碟上市,适当宣传必不可少。《情同竹马》那阵,求着节目上,如今大逆转,几乎各大电视台都伸过来橄榄枝,要求拍封面做专访的杂志报社更是排起长队。
熟谙娱乐推广之道的团长,自然是重视这次宣传的,但是不想搞出太大声响,否则在专辑上市之前,就应该展开宣传攻势。如今,专辑已经进入销售终端,新歌早已开始打榜,按照常理,宣传已经晚了。
而团长是这样规划的:事前宣传,如果把专辑捧得太高,等到顾客真正听见专辑的时候就会因为过高的期望而有一些负面感觉;如今,专辑的第一批顾客已经在网络上做出反馈,普遍呈赞誉态势,最次的也表示“可以听上一听”,而从销售终端反馈过来的销量信息看,三天内台湾本土已经售出2000张!这是专辑受认可的最有力证明!
于是,团长打算让小西做一期类似“庆功会”这样的节目。当然,“庆功”二字要有节目方说出。生路不如熟路,团长安排小西还去原来的节目。
这次,小西不再做任何人的陪衬,自己独挑大梁,而且是跨年特辑!
泼辣女主持依旧大牌,但是看小西的眼神明显有了变化,显然已经认可了小西的人气,觉得小西恐怕有朝一日会比自己还红= =
然而做节目吗,如果只是夸来夸去、煽来煽去,那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女主持依旧走泼辣路线,以“嫉妒小西、叫板小西”为节目的主线。这也是女主持一贯使用的上位方法——要大胆与红人产生关联,这样别人一提红人就会提到自己,顺带着就越来越红啦。
女主持自称娱乐圈全面手,能歌善舞,况且凭着知名度也出过一张专辑,今天碰到小西,说什么也要比试一下唱功。
男主持假装拉着。两人挣扎了半天,女主持终于如愿把外套撕破,舔舔嘴唇,把小西“请”离嘉宾席站到舞台中央。
小西一点儿也不恼,很配合也很自在。
女主持风情万种的朝小西白一眼,大方的说:“看在你比我小一岁的面子上,我让你先选。”
插科打诨的男主持立刻揶揄道:“谁比你小一岁啊?”
“嗯?”女主持假装不明白,“难道比我还大吗?”说着,就要开始扮萝莉。
“好啦好啦。”男主持赶紧打住她,“快开始选歌吧。”
女主持变回正形,递给小西一张CD,“任你挑。”
小西一看CD,傻眼了——自己确实出于专业考虑,听过许多许多歌,但是看着CD上的歌名,怎么一个比一个陌生啊?
女主持解释道:“这是我自己的专辑啦。”
怪不得啊……
“怎么?”女主持摆出悍妇状,“这么红的,你居然没听过?”
小西哪敢啊?虽然诚实在上,但小西也没敢摇头,只是把头低得更低了,仔细把两排歌名看个遍,终于发现一曲眼熟的。
小西在台下是做过功课的,在网上仔细搜索过女主持的资料,她就有一首红一点儿的歌,还是跟人对唱的,其他的歌都没法听,于是小西就把这首对唱歌学会了。
“这一首啊。”女主持面露为难状,追忆似的说:“当初跟我对唱那个死鬼都不知道跑到哪国去了。”不过,她表面癫狂,内心也知道自己的斤两,看到小西能指出一首就已经很满意了,指示音乐老师可以放前奏了。
前奏特别长。女主持一边酝酿情绪,一边跟小西交待了几句,但外人听不到。
进入正曲,两人都来了状态,一入Key,就搭调得很好,如同事前演练过一般,但确实是第一次合作,这档节目有个特色,虽是录播,却从不演练,顺利就顺利、尴尬就尴尬、出丑就出丑,关键就是要给人以新鲜真实的感觉。
两人越唱越投入,不知不觉已经牵起手来。女主持眉目传情,小西害羞红着脸(真是第一次跟女生牵手啊),别有一份少年初长成的韵味。摄影师拍摄角度好,两个人看起来还真是挺般配的。
小西在台湾这一年,长高了2厘米,肩宽了些许,看起来,确实是翩翩美少年。骨架天生就细,如果脱下衣服来,会发现小西其实是有些肌肉的,薄薄的、嫩嫩的,但穿上衣服之后。纤韧立显,美好而干净。
对唱收尾,女主持的ending音有些急促,因为她——她——她跳到了小西的怀里,小西居然还接得很稳!
在前奏的时候,女主持就交待了这一步,搞得女主持一首歌唱得都很期待,现在终于满足了,好舒服啊……
“喂,你坐够了没有,有你这么对待嘉宾的没?”男主持训斥道,并且十分同情的看向小西——这女主持看起来瘦,其实还是有点儿肉的。“小西,你还抱得动吗?”
小西光顾着怀里充实的感觉害羞了,经男主持这么一提醒,才发现还真有些蛮吃力的。
女主持也吃够豆腐了,一脸幸福状,心想“还真是好久都没吃过这么嫩的豆腐了”,嘴上则一本正经的说:“看来我又瘦了。”
之后,女主持表示:“这一首歌算合作,根本没比上,一定要再比一首。”
还要比试?小西觉得倒也不错,总比坐下来聊八卦要好很多,而且,小西发现自己真的真的很喜欢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