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场TOP1by月寂烟雨

作者:月寂烟雨  录入:02-07

等爬到半山腰,看着云雾缭绕的青山,楚彦桓说道:“我读书的时候,跟同学去索村徒步,当时就想,为什么别人的村庄那么漂亮,我们的村庄一般般?现在看来,又不是我们的村庄不漂亮,收拾整齐了,都挺漂亮的。”
卿孟祝说道:“我们这里漂亮的村庄还真挺多,当人和自然找到了一个平衡的时候,就很漂亮了。”
楚彦桓:“对,你们就是帮助找到平衡的那群人。”
卿孟祝拍拍他的肩膀:“你也是。”
大家站在半山腰吹风,春天了,迎面吹来的风都是柔和的,带着湿润的气息。
卿孟祝给他们介绍:“那边的山种的是竹子,茶园在那边,现在茶园的规模还不大,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扩大三倍。”
周晏:“那岂不是要很多茶苗?”
卿孟祝:“对,采完春茶之后,我们就要将枝条切割下来培育,到时候拉村民进来一起种。”
周晏:“那可不容易。”
卿孟祝:“多摸索一下,应该不会有问题。到时候,我们提供茶苗和技术,合作户出土地和管理,并且负责采摘。我们按茶叶的品相收购,然后设立一个保底,保证合作户的最低收入之类的。”
周晏:“这样真好,大家肯定也想在山清水秀的家乡工作,不想出去打工。”
他们正在这边说着话,有穿雨鞋的村民从山上下来了,看到卿孟祝他们,过来打招呼:“卿老板。”
卿孟祝来得最多,大家都认识他。
“你们好。”卿孟祝点头跟人打招呼,笑着问道,“上山摘野菜去了吗?”
“对,采香椿、蕨菜去了。哎,你们吃不吃?尝尝我们这里的香椿?”
卿孟祝看对方要把香椿给他塞过来,连忙摆手:“我们不用,你留着自家吃。”
“吃不了这么多。”
卿孟祝:“那冻起来或者晒成菜干?”
“哈哈哈,这倒也行。你们这次过来是?”
卿孟祝:“看看今年这茬茶叶怎么样了?顺便看有没有竹笋?”
“有竹笋,那天我们都看见了,山上的竹笋还挺多,顺着竹鞭跟下雨冒泡似的冒,就是可能竹子种下去不够久,竹笋也没有很大。”
卿孟祝:“那我们上山去看看,大不大也不要紧,好吃就行。”
卿孟祝他们辞别了村民,继续上山。
周晏说道:“没想到大家还挺热情。”
卿孟祝:“村里就是这样,大家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见到了就会多聊几句,是挺热情的。”
他们先去种竹子的山上。
去年种下去的竹子,现在长出了许多枝叶,不过还是不够高,枝叶也比较细弱。
山上的竹笋确实也长出来了,只是不如村民说的多,只是零星长出了一些。
卿孟祝看了一下,说道:“小的竹笋太小了,留它们在这里,长出来的竹子质量也不好,可以掰了回去吃。”
楚彦桓兴奋起来:“掰竹笋的标准是什么?”
卿孟祝想了一下:“你伸出手指,要是比三根手指并起来还细的竹笋,长度又超过了手掌的长度,那就可以掰了,这样的竹笋长不大。”
楚彦桓比划了一下:“我知道了,那我们分散来掰吧?”
卿孟祝看其他人,见大家都没有意见,点了点头:“那就分散吧。”
卿孟祝跟明春晰一起,其他人各找了一个方向,沿着山林掰竹笋去了。
掰了半个多小时,大家集合,卿孟祝跟明春晰掰得最多,掰了一小捆,其他人都只掰了十几根。
不过周晏找到了一些蕨菜。
周晏:“这里的野菜还挺多,除了蕨菜之外,婆婆丁、折耳根、小蒜之类的都有,用来作为特色菜应该不错。”
卿孟祝:“那到时候跟村里的人说一声,看有没有人愿意采了野菜下去卖。我们的笋也可以采来吃了,虽然质量比较一般,但也可以尝尝春天鲜嫩的味道。”
这批竹子的质量不如他们自己种的竹子好,不过要比市面上的好,竹笋大概是“精品-”的品质。
作为蔬菜来说,这个品质的蔬菜已经很不错了。
等它们再长两年,品质达到“精品”甚至“精品+”的品质应该没问题,到时候就可以给农庄稳定供货了。
周晏:“是不是还有茶叶?等会儿我们去看看茶叶,我看能不能用茶叶来做一点菜?”
卿孟祝:“现在就去吧,刚好沿着这条小路下山,就可以走到茶林里了。”
他们沿着小路去茶林,刚好看见穿着雨衣跟雨鞋的周敏玥在茶林里侍弄茶树。
周敏玥见到卿孟祝他们,笑着打了个招呼:“老板,你们过来了?”
卿孟祝点头,说道:“我们过来看看茶树。”
周敏玥:“今年的茶树长得挺不错,没怎么招病虫害,等下完这阵子雨,再给它们埋一点肥,它们就能长得更好了。”
卿孟祝过去托着茶叶仔细看了看:“是长得不错,我们摘一点茶叶回去做菜。”
周敏玥:“好嘞,你们忙,我就在这边,你们要是有什么事,直接叫我就行。”
卿孟祝带着周晏过去采茶叶。
周晏做菜的时候用茶叶比较多,却很少亲自采茶。
周晏将枝头的茶叶拉下来闻了闻:“还挺香的,没有炒就有一股独特的清香气。”
卿孟祝:“对,这批茶叶就是香味最特别,为了保持它的香味,我们种的时候全部采用扦插的模式,就是为了培育特殊的茶种出来。”
周晏点头:“我就说你们种茶怎么种了那么久还没有把茶园给弄出来,原来是这样。”
卿孟祝笑:“采用扦插的话,种植的周期是比较长,要是直接买茶苗回来种,速度就快很多。不过我们想要保持茶树的性状,就只能慢慢扦插,没别的办法。”
很快,他们采了竹笋跟各种野菜回去。
陈美妹和易藕生为了招待他们,已经做好了饭。
桌上八菜一汤,分别是茶叶炒小河虾,竹笋炒腊肉,茶叶老鸭煲,肉末炒笋丝,蒜蓉辣蕨菜,香椿炒蛋,蒸腊猪肝,小炒青菜,还有一个排骨萝卜汤。
基本从卿孟祝他们上山开始,陈美妹和易藕生就开始做饭了。
陈美妹的手艺自然比不上身为大厨的周晏,可乡村柴火饭自然有一番滋味。
周晏尝了,面露佩服之色:“阿姨的手艺真好。”
陈美妹有些不好意思:“就是普通的菜,你们喜欢就行。”
赵和曦:“喜欢!我今天要吃三碗饭,阿姨你做的菜太香了,每一道都好开胃,尤其这个茶叶老鸭煲,里面放的朝天椒真是灵魂。”
陈美妹:“卿老板给我们带的辣椒种子,这个辣椒是比我们这里的好一些,又鲜又辣,用来做鸭子、炒下水、炒鱼干之类的特别好吃。”
赵和曦竖起大拇指:“阿姨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美食理念了,好厉害。”
易岩柏在旁边骄傲地说道:“我爸妈拜了做宴席的大师傅做师傅,等过一段时间他们学成了,以后就去做宴席菜去了。”
大家听到这话,齐齐发出惊呼的声音。
卿孟祝笑着说道:“阿姨好牛,叔叔也好牛!”
陈美妹十分不好意思,一个劲地去抓衣角,眼睛却很亮:“大师傅说让我们当学徒,等我们学成了,也是要跟大家一起去做菜才行,光我们两个人忙不过来。”
卿孟祝:“那也很厉害了,来干一杯。”
卿孟祝他们吃完午饭,又喝这几天新炒出来的茶叶泡出来的茶水。
周晏喝了一口,低头看了看杯子,问道:“这是谁炒的茶?也是随便炒的吗?”
卿孟祝笑着摆手:“随便炒的茶没这个水准,这是我们新请的一位大姨炒的。”
给他们炒茶的大姨也是寨前村的人,大姨家只是跟他们合作种茶叶,并没有想过还可以帮忙加工茶叶。
卿孟祝刚成为中级种植者那会,对种植有了新的理解,就过来指导种茶和种竹。
当时他看见大姨,发现大姨在炒茶方面有着“精通”的水平,就请大姨帮忙炒了。
那位大姨没系统地学过炒茶,纯属自学成才,现在开始学,以后的水平还会再提升一些,卿孟祝他们也算是捡了个漏。
周晏听了,忍不住说道:“这地方还真是人杰地灵,什么人才都有。”
赵和曦插话:“厉害的人本来就很多,得看有没有人发觉?孟祝看人方面就特别准,公司好些人才都不知道他在哪里找出来的,一上班就特别专业。”
卿孟祝笑:“要不怎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这也是运气。”
周晏:“茶叶陆续长出来了,采茶炒茶的人也就位了,公司是不是就可以上架了?”
卿孟祝:“有,我们已经上架茶叶了,特级茶还没出来,一级茶299半斤,现在卖得还不错。”
周晏有点意外:“你们这次的定价意外地亲民啊。”
赵和曦:“是吧?我也觉得,当时就说可以稍微定高一点,是孟祝说,什么品质就什么价位,这个茶只有299半斤的品质,那就不能乱开价,要不然名声很快就臭了。”
赵和曦嘴里虽然抱怨,脸上却满是骄傲:“现在买我们茶叶的人不是很多,不过评论全都是好评。”
周晏笑道:“这个价位能买到这个品质的茶,要是我,我也会好评的。”

第233章 黑麦草就是平替版本的地力恢复剂
周晏回去之后还真关注了一下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们那个网店的评价。
大家对他们茶叶的评价都是好评,不仅茶叶,周晏翻看了好几种产品的评价,发现都是百分之百的好评。
周晏看评价的时候,他的小徒弟乌羿从后面走过来,探头看了一眼,问道:“师父,你看什么呢?店里是要上新什么菜吗?我们这几天卖的茶叶菜和野菜评价都挺好的,感觉可以多卖一段时间。”
周晏回过头来:“你怎么知道?谁说的?”
乌羿:“我们店里不是有顾客群吗?我在顾客群里潜水的时候,顾客们说的啊。”
说起这个,乌羿脸上不由露出骄傲的表情:“大家对茶叶老鸭煲的评价最好,说茶叶跟老鸭的配合简直是天才的想法,里面的大蒜子跟鲜辣椒更是点睛之笔。”
周晏:“这也不是我们的特色菜,是人寨前村的传统菜。”
乌羿:“跟顾客解释了,反正顾客们就是很喜欢这道菜,来订餐的人订这道菜的也最多,我之前都不知道能吃辣的人这么多。”
“现在大家本来就是比较喜欢刺激的菜式。”周晏点评道,“口味融合了,尤其以后大堂的菜,可以多选味道相对刺激的菜。”
他们现在的菜单每个星期都会更新,主要选择本季的特色菜。
不过,如果顾客订了包厢,就有机会能点出隐藏的特色菜,跟大堂的菜单不完全一样,这也是他们营销的一个思路。
正好乌羿来了,周晏便跟他讨论起下个星期的菜单来。
乌羿一下子抓耳挠腮,非常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嘴贱凑这个热闹,不过师父的考察都下来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一边报菜名,并说自己的想法。
周晏自从看过卿孟祝他们网店上顾客的评价之后,就多了一个爱好,平时闲着没事就会上网店看看。
他连续看了几个月,发现网店的口碑越来越好,生意也越来越好。
在细心地观察之下,他还发现,网店的商品也不是每一种都能受到顾客百分之百地欢迎,但是要是有商品顾客不满意,客服就会及时安抚并反馈,网店也会迅速把有问题的商品下架。
周晏管理餐厅的时候,遇到某些问题,他自己还不一定能反应得过来。
现在看着网店的评价,再对应他们餐厅的营销和管理,他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主要看着别的店学东西比抓着自家的问题使劲反思要好受一点,周晏挺喜欢这个方法。
在周晏的观察当中,一晃几个月的时间过去。
从二月到五月,卿孟祝他们陆续在网店上架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
同时,这些蔬菜水果也供应到他们的餐厅这边。
周晏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公司那边五月供应过来的蔬菜品质要比之前的好上一小截。
不仅他感觉到了,味觉灵敏一些的员工乃至顾客都感觉到了,大家都对蔬菜品质的提升感到不可思议。
周晏去问卿孟祝,卿孟祝说,他们用黑麦草调理了土壤,又用了改良的种植方式,所以这一季的蔬菜品质好了一些。
卿孟祝:“这才只是开始,我们的蔬菜会越种越好的。”
周晏拿着一个番茄抛了抛:“我有点想象不到了,对我来说现在的蔬菜已经足够好了。我以前都不知道,有些蔬菜的味道能这么丰富。”
卿孟祝:“现在的蔬菜味道变得丰富了吗?”
周晏点头,将手里的番茄给卿孟祝看:“就拿番茄来说,以前主要吃的是番茄的酸甜,现在我再尝这些番茄,就能尝到番茄特有的果味,尝到汁水的那股水当当的感觉。”
周晏说完,感觉有点说不清楚,又说道:“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以前尝到的番茄也是番茄味,也挺好吃,但是现在尝到的番茄,就好像一个近视的人,突然戴上了眼镜一样,世界忽然清晰起来了,才发现还有好多细节。”
卿孟祝听明白了:“蔬菜的味道更鲜明了,也更有区分度了。”
周晏:“对,大概就是番茄有番茄味,黄瓜有黄瓜味,怎么都不会弄乱的那种味道。”
人的味觉非常灵敏,哪怕不会刻意去感受,大部分人都能分辨出吃到嘴里的东西好不好。
不仅周晏有这种感觉,顾客们也有这种感觉。
他们蔬菜的品质提升了之后,网上针对他们蔬菜的讨论一下子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
大家都很好奇,这些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为什么这么好吃。
【他们种菜的本事是真的牛,我吃遍国内外那么多蔬菜,就他家的蔬菜最符合我的胃口。】
【说实话,去年我是没什么感觉的,尽管大家都说他家的菜很好吃,我感觉也是那样,今年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家的菜好像从普通的有机蔬菜中脱颖而出,一下子就没有对手了。】
【他家的菜怎么说呢?一尝到,就好像灰蒙蒙的生活中突然出现了一抹亮色,一下子就感觉到了蔬菜的生命力。】
【对对对,我也是这种感觉,吃他家的菜,觉得味道好鲜灵啊。】
【祝晰网店的蔬菜跟祝晰农庄的蔬菜是同一个供应商吗?我最近好馋他们农庄的油盐炒豆苗,可惜他们的生意太火了,订不到位置。】
【他们家在中心区那边还有一家分店,那边的人好像少一些,可以考虑去分店那边订位置。】
【之前是人少,现在已经火出圈了,分店那边也订不到位置了。我想问问,他们要是同一个供应商,我就直接在网店上下单蔬菜自己炒了。】
【下单吧,都是同样的菜,要是不放心,就买他们那个优选蔬菜,优选蔬菜的味道要更好一些。】
【强烈推荐他们的优选蔬菜,我经常拿来做沙拉和煮面条,感觉非常棒!】
【谁懂啊,我居然会觉得祝晰卖89一斤的番茄卖便宜了,真是太惊艳了,甚至担心他们挣不到钱以后不卖了的那种惊艳。】
【我也是,特地多买了一些冻在冰箱里慢慢吃,就怕他们哪天下架了。】
【他们家还有49一斤的番茄,那个也很好吃。】
【对,49的也很好吃,我以为他们那个49的番茄就是天花板了,没想到出来89的,简直刷新了我的想象。】
【我那天看到他们新推出的89一斤的番茄,还以为他们专门推出来割韭菜的,没想到还真是贵得明明白白,一个价位一个味道,一点都不糊弄。】
【我都有点好奇了,他们这么拼命卷自己是为了什么啊?就算没有推出新的蔬菜,他们家的菜在国内也是顶级的那一批吧?】
【说不定是想做全世界范围内顶级的一批?】
【啊啊啊,我也吃过一次,真的好好吃,就是好贵,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大规模推广,把价格打下来?】
【我之前听说他们的菜种得特别精细,估计是一分钱一分货吧?】
【价格战还是别了,之前也有些特别好的蔬菜水果,一旦开始卷价格,质量就下降了。】
【主要是,人家开公司嘛,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
【还真别说,别的公司不知道,他们公司好像要跟村民合作,将蔬菜划分成各种等级,他们等级低一点的蔬菜,价格说不定还真能卷下来。】
【他们低等级的蔬菜一直都不贵,甚至比市面上同等级的蔬菜要便宜一点。】
【我也发现了,他们家的标价挺良心的,从不乱标,虽然贵,但是不会坑。】
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部也刷到了各种消息。
大家都对网上的评价感到很自豪。
赵和曦特地跑过来将他收藏起来给卿孟祝看:“我们今年做的真不错。看,我们今年的战果,网民们都夸我们的菜很好。”
卿孟祝仔细看了一下:“真挺好,我们继续保持。”
赵和曦搓着手,期待道:“种完这茬菜要再种一茬黑麦草吗?”
卿孟祝:“等冬天的时候再种吧,估计一年种一次修复土壤就够了。”
赵和曦:“那我们今年冬天种的时候可以早一点种,多收集一点种子。”
卿孟祝笑:“应该不用特地种来收集种子,等果园那边的黑麦草结种子就行。”
“那恐怕不够。”赵和曦认真说道,“你别忘了我们边疆那边还有几千亩农场。”
卿孟祝:“记着呢,够了,而且果园那边产出来的黑麦草种子质量会高一些。”
赵和曦对黑麦草非常重视,还特地让留守在果园的平林他们好好管理黑麦草。
平林他们也没想到黑麦草在修复土壤方面这么有用,连忙答应了。
赵和曦不放心,特地让平林他们多招点人,好好管理黑麦草,把黑麦草提到跟山竹和榴莲同等的位置。
他们的黑麦草跟市面上的黑麦草有所差别,卿孟祝特地让人申请了专利,还让许绮琳他们抓紧研究。
等成果出来了,他们可以推广黑麦草并售卖黑麦草的种子。
卿孟祝不指着卖黑麦草种子挣钱,不过希望这些黑麦草能有效地修复土壤,尽他们的一份社会责任。
卿孟祝对明春晰说道:“没想到黑麦草这么好用,当时拿到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意,就想着找个地方随便种了。”
明春晰:“不管当时我们是什么想法,现在都把它开发出来了,没有埋没它。”
卿孟祝:“幸好没有埋没,我现在越发觉得,黑麦草就是平替版本的地力恢复剂。”

今年,卿孟祝家要种十亩水稻,都是去年收的稻谷育的种。
他们搞精细化种植,没上机械,直接请公司的人帮忙种水稻。
种水稻是辛苦活,外面请人种水稻,需要四五百一天,卿孟祝直接给公司的人算了加班费,大家对这份活很满意。
现在天气已经热了起来,白天的气温能达到30℃,因此大家都高高挽起了裤脚,直接赤脚下田,一行行地插秧。
为了保证间距,卿孟祝直接让人拉了绳子,将农田分成一格格,插秧的人只需要按绳子的标示,将秧苗插到指定地点就行。
这份工作不难,也不需要太多的个人判断。
大家干着活的时候,还能聊天。
有人问卿孟祝:“老板,田里是不是没怎么埋肥啊?”
卿孟祝抬头:“埋了啊,前段时间种黑麦草的时候埋了,肥料都深翻到底下去了。怎么这么问?”
那人说道:“我是看田里的水还是很清澈,我家插秧的时候,田里的水全浑了,就想问一下,种水稻是不是不用这个时候埋肥?”
卿孟祝:“要埋的,我家这田只是把底肥翻到泥土下面去了,所以看不太出来。”
有人打开了话匣子,其余人纷纷跟上,都在询问卿孟祝水稻的种植技巧。
卿孟祝也挑本地水稻的种植注意事项深入浅出地讲了讲。
他讲得仔细,又好操作,有些原本没来插秧的人也跑了过来,专门听他讲。
来听讲的人一个喊一个,来得越来越多。
后面,一大群人围着水稻田,都在听卿孟祝传授水稻种植的技巧。
赵和曦来找卿孟祝的时候,发现这边围得水泄不通,他挤都挤不进去,只得坐在外面的草地上休息,顺便撸撸两只躺在这边睡大觉的狗子。
等卿孟祝他们插完秧讲完课出来,赵和曦跟在他后面:“我发现崇拜你的人越来越多了。”
卿孟祝去河边洗手洗脚:“算不上崇拜,就是觉得我还算靠谱。”
赵和曦:“反正我觉得是崇拜,等哪天藤城大学的人请你过去讲课,我也不意外。”
卿孟祝:“别贫了,找我什么事?”
赵和曦将手机拿出来:“跟你商量边疆那两个农场的事情,那边也快要种水稻了。”
卿孟祝:“那就种吧,明天我得上山挖一天春笋,后天我飞过去吧。”
赵和曦:“行,那我先让人买机票。”
卿孟祝今年来过边疆这边好几次,对这边已经相对熟悉了。
他们农场所在的边疆城市名叫叶尔钦格勒,离藤城非常远,好在藤城是国际大都市,航班多,有飞机直达叶尔钦格勒,过去并不麻烦。
今年,他们在这边承包了两个农场,招了不少人,其中包括大部分本地人和小部分巴蜀那边过来讨生活的人。
大家都会讲普通话,沟通起来还算顺利。
他们还在这边拉起了一整套班子,也算是在这边开分公司了。
他们过来主持今年的种植工作,分公司的负责人戈玉田亲自过来接他们:“卿总,赵总。”
卿孟祝跟戈玉田握手:“这阵子辛苦了。”
戈玉田笑:“不辛苦,现在正是开疆拓土的时候,我每天都干劲十足,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大家寒暄几句,很快进入了正题。
今年他们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边承包了两个大农场、
其中一百三十四公顷的那个农场,他们种了八百亩番茄,六百亩辣椒,三百亩洋葱和三百亩胡萝卜。
剩下的那个一百七十八公顷的农场全都种上了水稻。
也就是说,他们今年在叶尔钦格勒市一共要种四千六百八十亩土地。
对于大公司来说,这几千亩土地不算什么,多的是经营十几万亩土地的大公司,但对他们这个只有种植几百亩土地的新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
赵和曦为了做各种种植计划,头发都掉了不少,就怕哪里错了,会亏本。
推书 20234-02-06 : 说好的离婚呢?b》:[近代现代] 《说好的离婚呢?》作者:不吃姜的胖子【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2-03完结总书评数:612 当前被收藏数:2989 营养液数:788 文章积分:135,308,016  文案:  1.宋遥是个小有名气的游戏主播,拥有一口少年音,打游戏粗暴蛮横,还喜欢噼里啪啦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