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by兔月关

作者:兔月关  录入:02-11

“父皇向来喜欢提拔寒门子弟,他有如此才华,只要后面会试、殿试不出岔子,以如今朝堂官位空虚的情况,必会受到重用。”
“先生,谢文彦此人绝不能留,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太子满是阴鸷道,丝毫不复人前的贤名君子。
大家都说二皇子性格阴晴不定,手段毒辣,其实太子比之也不逞多让,只不过太子都隐藏了起来,暴戾的本性只在私下而已。
谢文彦之前猜测得没错,张长明确实没有背叛太子,依旧对太子忠心耿耿。
上次被策反的事情,张长明回头就跟太子说了,并且商量决定了暂时虚以为蛇,调查他背后“主子”的计划。
毕竟突然知道还有隐藏对手,谁不得惊吓重视?
此刻看见谢文彦这个不稳定因素崛起,年轻的太子难免有些沉不住气。
张长明倒是稳得住,一边继续下棋,一边温和劝说。
“欲速则不达,太子,您的养气功夫还得多练练……”
“先生,我们这么多年,竟然都没发现还有一股隐藏的夺嫡势力,您让孤怎么冷静得下来?孤那些兄弟可真是会装得很呐,一个个看上去不堪大用,竟然在背后打着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主意!”
太子生气道。
他们不觉得谢文彦是二皇子的人,虽然谢文彦怂恿张长明投靠二皇子,看上去是二皇子得利,但他倒台,其余兄弟也能从中获利。
如果二皇子想要挖墙脚,早就对张长明下手了,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所以此事,只能是挑拨离间,让他与老二两虎相争之计!
太子又烦躁地灌了口茶水,“先生,孤总感觉这个谢文彦对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听到对方名字,他就心慌得厉害。
但直觉这种事实在玄乎虚无缥缈。
张长明还是更相信智慧,他拍拍焦躁的太子肩膀,和蔼道。
“殿下莫要烦恼,就算拼了这条性命,老夫也会把殿下送上位的。”
“既然有人隐藏在背后,没有谢文彦,也还会有李文彦、张文彦……与其敌在暗我在明,不如把已经暴露出来的这颗棋子放在眼前。”
“谢文彦确实很有能力,但他想挑拨离间我们,我们为何不能利用他的价值?”
“何况,谢文彦已经进入陛下的视线,直接将人杀了,殿下必更遭忌惮……”
“如今南安王已除,正是陛下大权在握之时,君威不可触!”
张长明将一颗白棋放到棋盘上,瞬间将一片局势大好的黑棋,杀得片甲不留。
年迈的老虎,终究也是虎。
“孤知道了,多谢先生指点。”
太子仍旧焦躁,但张长明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也不好再反驳。
毕竟对方的话确实是对的。
可心中实在难安。
于是,太子只能去找郭皇后倾诉。
因为母后不仅聪明,也是他唯一能够全部信任的人,他们母子利益绝对共体。
郭皇后听完后沉思道。
“既然张先生那般说了,你就听他的,不要做多余的事情,坏了张先生替你筹谋的大局。”
“母后,你就这般信任张先生?此事我们不跟舅舅商议吗?母后您别忘了,当初张先生的妻儿父母,的确是您派人杀的!”
太子想不通母亲为什么信任张长明。
郭皇后闻言露出自信的笑容指点。
“张长明可比你舅舅更加可信,咱们若全靠你舅舅,事成之后,我们母子就是你舅舅的傀儡而已,有张长明在,皇儿你才能真正掌权。”
“放心,母后自有克制张长明的法子,他定会全心全意帮你的。”
“可是……”
太子还是不敢相信,忧心忡忡。
见儿子如此担心。
郭皇后想了想,只能透露一点消息,“放心,张长明妻儿父母之死真相,他一直都知道,我儿无需担心他背叛。”
“这?!”
太子不可置信,张长明知道真相还对他们母子忠心耿耿,疯了不成。
“……”
郭皇后没再说话,只露出一个嘲讽笑容。
***********
谢文彦高中解元的消息,让京城权贵好一番议论。
让桐树村的村民和谢家众人,更是高兴不已,若非里正和谢氏族老们还有些理智,差点都要宴请十里八乡庆祝了。
如此热情,让见多了大场面的谢文彦都差点难以招架。
还好有乔玉景帮忙应酬,处理这些杂事,谢文彦才能躲安静,有时间继续用心准备会试。
以谢文彦两辈子的学识,还有考前一丝不苟的认真复习。
会试放榜结果不出意外,谢文彦再次力压众考生,拿到了头名会元。
让京城权贵官员们目光再次集中了过来。
因为只要最后的殿试不出岔子,皇帝为了自己在史书上的名声好听,肯定会点他为状元,凑个三元及第的祥瑞出来!
谢文彦也清楚这点,所以对于殿试准备更加不敢马虎。
为了让乾元帝更加看重他这个流落民间的“儿子”,此次科举他不仅要拿到三元及第,他还要在殿试上大放光彩。
以最为强势的姿态进入朝堂,把所有人目光都拉到他身上。
如此他安排的自己人,才能苟着悄悄成长起来。
声东击西,釜底抽薪。
待他上位之时,才有底气和那些不听话,恃才傲物,觉得自己不可替代的老文官集团硬碰硬。
到时候谁敢跟他对着干,那就脱下官服滚蛋,他这里不缺干活的人!

会试放榜后的第三天,就是殿试。
不同于乡试和会试需要困在狭窄的贡院几天几夜,殿试的过程就轻松多了,几个时辰就能解决。
但不代表殿试没有压力,反而因为考场在金銮殿,被当今皇帝和百官亲自盯着,心理压力剧增。
往年因承受不住天子威严,而殿前失仪倒霉蛋可不少。
毕竟科考是选能办事的官员,考验不仅仅是学问,还有心理素质,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被残酷淘汰很正常。
考生进入皇宫的顺序,是按照放榜名次排列的。
谢文彦是第一名会元,理所当然走在所有考生前面,他低头谨慎地跟着领路官员,缓缓走进威严的金銮殿,不敢有半点马虎。
他如今吸引的目光太多了,若是不小心在这最后关头被阴一把怎么办?
再次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谢文彦心中感慨万千。
不过更多的还是兴奋,上辈子针对过他的那些混账东西没想到吧,他谢老贼又回来了!
当然,兴奋归兴奋。
谢文彦还是时刻不忘演戏,行走举止间依旧保持着与乾元帝的相似之处。
在听到乾元帝叫“众爱卿平身”的声音时,耳朵更是明显动了动,就仿佛听到了熟人声音疑惑的样子。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过目不忘,既然当初在寺庙和乾元帝见过面,还详谈过一番,以他的记忆力,怎么可能忘记相熟之人的声音呢?
果不其然。
龙椅上的乾元帝见此,眼中尽是愉悦之色。
心里特别想让考生门把头抬起来,看谢文彦看见自己的惊讶神情,但为避免影响儿子接下来考试的状态,终究还是忍住了。
简单说了几句场面话,就挥手道,“开考吧!”
殿试的考题没什么可多说的,还是老生常谈的【治国论】,学子们只要不脑子犯浑,写什么大逆不道之言,基本都没问题,能够轻松过关。
毕竟几轮考试下来,众人的水平都很明显了。
最后皇帝的临时出题,才是真正的考验。
这一关是帝王为了防止下面朝臣蒙蔽自己,做出舞弊之事的流程,也有考察当界新科进士们的临场应变能力之意。
乾元帝道。
“我朝南方地势偏低,常年遭受水患之害,朝廷虽有心修建水利治理,但奈何种种原因不得实施,只能年年派遣官员前往赈灾,治标不治本。”
“尔等新科进士大多来自民间,深知百姓民情,不知对此事有何看法?”
这问题出来,原本跃跃欲试的新科学子们顿时全都丧了脸。
南方水患这个问题存在多年,连朝中无数当官多年的老臣,都没能想到解决办法,他们这群嫩瓜蛋子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最好的主意,肯定就是兴修水利工程。
但如今的建筑技术有限,想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其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根本不是现在朝廷能够承受的。
毕竟楚国还有好几个边疆外敌,国库大半银子都花在了边疆军队上,实在拿不出太多银子做其它事情。
别说新科学子们苦着脸。
就连大臣们都面面相觑,有些想不明白,陛下为什么把这种难题拿出来。
难不成是对今年的考生们不满?
不应该啊,听说陛下看过今年考生们的试卷后,好几次龙心大悦呢!
所有人都在愁思。
只有谢文彦能露出笑容了。
原因无它。
因为自从上回在寺庙中,与乾元帝相谈甚欢后,他和乾元帝就一直保持着通信状态,聊天内容中便涉及过南方水患的问题。
他当时在回信中透露过,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毫无疑问,乾元帝现在把问题抛出来,完全是在给他造势。
既然青云梯都搭好了,谢文彦自然要接住。
他等了一下,见确实没有学子愿意出来,这才恭敬开口。
“回陛下,针对南方水患,学生倒是有一点拙见。”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尤其是朝中的大臣,看向谢文彦都不知道是该震惊好,还是该嘲笑他黄毛小儿自持甚高好。
今天可是殿试,他若开口后说不出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计策,那不仅是把自己之前积累的才名往地上踩,还要落得个急功近利的评价。
他们这么多老臣,这么多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这小子跳出来说自己有办法,真是显得他了!
其余考生们心里也又嘲笑又佩服。
嘲笑的是谢文彦仗着有几分才学,就真觉得自己要上天了;
佩服的是谢文彦勇气可嘉,真是计策都敢献啊。
只有霍明朗、封祁瑞、赵洪章、周云庆四个了解谢文彦的人,满心喜悦怦怦跳。
暗道谢兄不会真有法子吧?
若真被谢兄解决了南方水患问题,谢兄定能名声大噪,青云直上,他们也能跟着喝汤了。
而谢文彦也确实有一个不错的办法。
他站出来拱手道。
“陛下,想要解决南方水患,最根本的办法只有兴修水利,但学生也知道,以朝廷目前国库的税收,恐怕难以支持此事,所以学生觉得,不如另辟蹊径。”
“哦,如何另辟蹊径?你且细细说来。”
乾元帝表情看不出喜怒,可语气还是能够听出他并未生气。
大臣们虽觉得谢文彦是个有点才华,就不知好歹卖弄的显眼包,但还是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因为经过之前南安王事件的大清洗,朝中尸位素餐的臣子,已经赶走了不少,如今剩下大半朝臣,不能说清清白白,但也比较干实事。
谢文彦恭敬低头,继续道。
“自古世人追求的,无非就是生前建功立业,死后享受香火。”
“陛下乃是真龙天子,紫微帝星,您的圣旨不仅仅是我等人间臣子,地下阴差也当听命才是,我等臣子兵将无论生死,也只会认陛下一位明主。”
“如今南方水患经久祸人,为了天下百姓,陛下何不祭祀上苍,请封阴臣,镇河山,护子民?”
啥玩意?
封阴臣?是他们理解的那个阴臣吗?
众人有些明白又不明白的感觉。
谢文彦不动如山解释道。
“陛下可以下旨,在需要兴修水利的地界,分段立庙,让受封阴臣的官员,或者愿意慷慨解囊的仁善商贾,承包当地的水利修建。”
“因为此事并非朝廷徭役,承包的官员和商贾需要花银子,雇佣百姓作为劳力,也让百姓们多了一笔生计银子,改善生活。”
“有此造福百姓功德,该官员或商贾逝世后,便可将牌位置于庙中,塑像享受百姓香火供奉。”
“如此,既能解决南方水患,兴修水利之事;朝中官员们百年之后,有百姓香火供奉,也不枉生前为国为民操劳一番……”
这办法还是借鉴前世堂兄为了全国修路,用立功德碑忽悠商户们出钱的灵感。
立庙供奉香火,可比简单的石碑名声更吸引人。
“……”
沉默,是今天的朝廷大臣。
惊喜,是今天的乾元大帝。
这哪里是拙见啊,分明就是空套白狼!
倘若真的施行成功,朝廷完全就是不费一分钱财和人力,浪费几道圣旨,就可以把巨大的水利工程给搞定了。
而此事施行成功的可能性还非常高。
尽管大家都明白这是空手套白狼,但古人最在乎死后香火了!
如果能够立庙享受百姓供奉,就不用担心后代子孙不孝,逢年过节忘记给老祖宗上香,自己在阴间凄凄惨惨了。
再不济也能流芳百世,谁能不心动?
不就是花一点银子么,他们这些朝廷官员,有几个真的穷了?
而为了自己日后的香火供奉,承包水利修建的官员和商贾,肯定会自掏腰包尽心尽力完成任务,绝不偷工减料,质量有保证。
否则,那工程坚持几年就坏了,百姓还不得来砸自己的牌位和塑像?
立庙塑像诶……
享受百姓香火诶……
简直跟土地神一样。
大臣们表示很心动,非常心动,疯狂心动!
乾元帝也表示,他都想掏空自己私库单干了,等百年后让全天下的百姓都供奉自己,九泉之下那些历朝历代的皇帝,还不得羡慕死他?
反正不够再抄几个盐商添砖加瓦就是。
想到这里。
乾元帝突然咳嗽下,一本正经道。
“此言有理,不过朕的爱卿们,都是忠君爱民的两袖清风之士,让他们请封阴臣,承包管辖范围的水利修建,恐怕心有余力不足,朕的私库……”
话还说完。
一个没有亲儿子,只能过继旁支血脉的官员,就赶忙着急跳了出来。
“陛下,为了黎明百姓,臣愿慷慨解囊!”
那官员满是激动和期待。
开玩笑,若是能够立庙塑像,享受万千百姓的香火供奉,不比把家财留给过继的儿子,指望过继子孙在自己死后,还能继续孝顺烧香强吗?
其余家财丰厚的官员,见状也赶紧跟风拱手。
“陛下,香火不香火的,臣等不在乎,臣等就是想为天下百姓造个福。”
乾元帝:……
当初说筹集银子兴修水利的时候,你们一个比一个哭得穷。
如今朕准备自掏私库了,你们竟敢跟朕抢供奉,当真厚颜无耻之极。
作者有话要说:
谢文齐大为震惊:堂弟,你竟然卖坟!

第79章 皇帝老爹的偏爱 1更
立庙享受百姓香火供奉的诱惑,别说对看重视身后名的古代人,就是很多现代人都难以抵抗。
谁能拒绝单开一页族谱的魅力?
谁又能拒绝名留青史的机会?
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确实消耗巨大,连朝廷国库都无法承受。
可把这些工程分段,每个人负责一小部分,难度压力就小多了,毕竟有句话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力量巨大。
朝廷官员有钱的不少,如今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仅愿意积极支持兴修水利了,而且还会竞争上岗!
且从此事还能延伸出更多的灵感。
比如说日后再有什么天灾,又需要筹集银子,依旧还可以用这一招。
楚国那么大,能够立庙的地方多着呢……
谢文彦这一招空手套白狼,不仅仅是阳谋,还是能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入套,事后还得感谢他想出如此好办法的阳谋。
乾元帝有些不高兴大臣们往日哭穷,结果现在一个比一个富得流油的真相。
但今天可是他皇儿的好日子。
所以,在短暂气闷后,乾元帝就露出了龙心大悦的笑容。
“好好好,此策甚妙!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江山代有才人出,大楚能得爱卿这般年轻儿郎,是朕之福!”
“传朕旨意,今界恩科一甲状元为谢文彦,榜眼肖明,探花卢世博。”
“状元谢文彦于南方水患献策有功,特赐琼花街四进状元府一座,黄金千两,布匹十车,金银珠宝若干……”
噼里啪啦一串赏赐下来,直接砸的众臣耳朵嗡嗡。
不是,陛下您清醒点,虽然谢状元确实献策有功,但也没必要如此厚赏吧。
自古哪个状元府有赐四进院这么大的?
而且还是琼花街那种权贵聚集的好位置!
当下就有朝臣忍不住道,“不可啊陛下,这实在不符合规矩……”
真的不能怪他们眼红。
要知道京城土地寸金寸土,一个大宅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还得找关系,很多当了多年官的三四品老臣,都没能住上琼花街的宅子,还是四进院落那么大。
除此之外还有黄金千两,金银珠宝若干的好东西……
谢文彦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凭什么?
众臣不服气。
其余新科进士们也是羡慕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乾元帝却是心中冷哼。
这可是他亲儿子,他没办法让儿子认祖归宗,享受属于皇子的尊贵,赏赐一个四进宅子怎么了?
若不是考虑到大家心情,他都想直接赏赐一个郡王规格的府邸了!
“这有何不符规矩?谢爱卿不仅是大楚历代科举第一个三元及第,更是为朝廷解决了南方水患这种难题,直接加官升迁都不成问题。”
“如今朕不过赏赐一个宅子,和一些金银财物而已,如何就不行了?还是说尔等根本就是心胸狭窄,容不下新人入朝?”
“看来南安王之事,尔等是半点都没被警醒,今日朕便告诉你们,只要是有才之人,无论资历深浅,朕都会重用,朕不需要尸位素餐的臣子!”
乾元帝沉声呵斥,身上杀意尽显。
别以为他平日好说话,就忘记了他当初是怎么铁血上位的。
大臣反应过来脸色发白,赶忙闭嘴跪地,齐声惶恐道。
“臣等不敢,陛下英明,是臣等迂腐……”
见此,乾元帝这才满意。
但随即想到,自己对谢文彦如此圣宠,怕是要给儿子遭嫉妒受陷害。
想了想又道。
“既然兴修水利之策是谢爱卿提出来的,想来此事谢爱卿最为清楚,如此,谢爱卿进入翰林院后,便先不做其它,全力辅助礼部尚书尽快商议章程吧。”
以前兴修水利的事情是个烫手山芋,如今有了两全其美策略,就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负责此事的官员必定炙手可热。
让谢文彦成为此事负责人之一,短时间内朝中就没有大臣会针对他了,甚至还会反过来讨好他。
当真是一番良苦用心。
其余新科进士们:……
他们真的要长红眼病了!
这下,朝臣们也算是看出来了,他们陛下是铁了心要扶持人上位。
而谢文彦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自然是喜形于色,没忍住激动抬头,一副感动到要对自己大力提拔的君主至死效忠的模样。
然后这一抬头。
他就瞪大眼睛懵了。
显然没想到龙椅上的君主,就是曾经与他相谈甚欢的故人!
乾元帝看着他好似震惊傻的模样,不由露出笑容,直接当着众臣的面笑道。
“怎么,谢小友不认识老夫了?”
“老先生,不,陛下,我……”
谢文彦不知所措跪下,似是想到自己当初的大言不惭,满脸涨红。
不管他怎么聪明,终究还是个刚出茅庐的青年,哪能碰到这种事还稳如泰山。
让乾元帝没忍住帝王威严,露出发自内心的捉弄人得逞大笑。
也让朝臣们惊了。
陛下对谢状元态度竟如此熟稔,还称呼小友……两人莫不是早已认识?
而乾元帝也确实没打算瞒着此事,他环视众人语气炫耀。
“谢爱卿大才尔等今日不过只见冰山一角罢了,当初能够兵不血刃解决南安王谋反,亦是多亏了谢爱卿与朕的灵光。”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诸位爱卿,朕希望你们不要因一时偏见,就忽略了底下年轻官员的建议,朝廷需要年轻人才能更加朝气磅礴,蒸蒸日上。”
“如今先帝老臣都已经辞官回乡,朕需要你们撑起大梁,朕相信朕的肱股之臣们,一定都是胸有沟壑,心胸宽阔的……”
乾元帝实在心疼自己流落在外多年的儿子,不愿再因为顾忌这,顾忌那,而让有才华的儿子坐冷板凳,慢慢熬资历。
他要告诉所有人自己是多么看重谢文彦,大大方方把人捧上高位。
让大家选择讨好拉拢谢文彦,而不是嫉妒猜疑下黑手,让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儿子半途夭折。
当然,他也确实很想扶持年轻官员。
以免将来新帝上位,没有好用的人手,又像他一般被先帝老臣掣肘……
大臣们听出乾元帝想要表达的意思,心中叹口气。
自古帝王和臣子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
以前有先帝老臣撑腰,他们这些臣子什么都不用怕,但如今陛下大权在握,他们若还敢嚣张,就真的是愚蠢找死了。
只是没想到,他们还真是小看了谢文彦这个寒门子弟。
当初兵不血刃弄死南安王和先帝老臣的主意,竟然也是对方出的。
这小子鬼主意怎的如此多?!
大臣们心中憋闷不已。
而这不过才开始,将来还有他们阴影的时候。
朝臣没人再反对,其余新科进士就更没说话的地。
于是,钦点谢文彦为状元,并且丰厚赏赐的事情,就这么愉快决定了。
次日皇榜张贴。
除了谢文彦这匹黑马,其余考生的名次基本都在大家预料之中。
谢家得到衙役报喜,谢奶奶和谢爷爷当场高兴地差点晕过去,里正和谢氏族老们,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仰天直呼。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的谢氏小家族,终于能够改换门庭了。
乔氏这边。
因为族里在朝中有人,乔老族长得到的消息更为具体,知道谢文彦不仅仅是三元及第的状元,还是备受陛下看重,为陛下出了良策的能人。
眼看这前途无量,青云直上不成问题。
顿时也坐不住,赶紧把其余族老叫到一起商议此事。
如今他们乔氏看着还行,但其实因族中人才青黄不接,一直在走下坡路,谢文彦这么一个得力姻亲很重要。
推书 20234-02-10 : 刀尊今天也在当辅》:[穿越重生] 《刀尊今天也在当辅助[星际]》作者:八爷党【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1-31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5737   总书评数:612 当前被收藏数:3999 营养液数:1385 文章积分:128,507,568文案:渡劫失败后,差点魂飞魄散的刀尊转生成了一个无法觉醒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