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音舫四面临水,仅舫首以一座小石桥,与水岸相连。石舫内的动静,全都透过雨帘,清清楚楚地落在了他的眼前。
斜风忽地散去……
宋明稚的脚步,不由一顿。
慕厌舟随手拿来一张丝帕,拭走了指间的雨珠。
石舫内的气氛稍有一些尴尬。
片刻过后,方才有人干笑道:“开,开玩笑而已……”
廖文柏也不懂发生了什么,只得结结巴巴地打着圆场:“对,大家,呃,没有对殿下和王妃不敬的意思。”
“对对,是误会,都是误会!”
三言两语过后,众人脸上的表情,逐渐轻松了下来。
同在此时,慕厌舟终于重新端起了酒盏。
他淡淡地笑了一下,末了,意味深长道:“你们不懂。”
纨绔甲乙丙:“?”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廖文柏也不禁疑惑道:“不,不懂什么?”
殿下今日,难道不是成婚后,来这里抱怨他日子过得不尽如人意的吗?
这些他们都懂得啊!
慕厌舟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含着笑,开口道:“你们后院里的那些男男女女,只不过是图你们手里面的钱财罢了,所以才不会管你是病是死,只要有钱能花就行,更别说在意你们的前程,管你们吃喝、读书。”
纨绔甲:“不,不是……”
慕厌舟:“你死了,他反倒清静。”
纨绔乙:“殿下,话不能这样说……”
慕厌舟闭上了眼,笑道:“但是王妃,和他们那些人都不一样。”
廖文柏的榆木脑袋,还是没有转过弯来:“这有什么不一样啊?”
天于不知不觉中放了晴——
雨雾,一点一点地散了个干净。
隔着一座小石桥,宋明稚清清楚楚地见到,慕厌舟正轻笑着道:“我虽然……的确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但是我心里很清楚,爱妃他让我读书、喝粥、戒酒,这些全部都是因为他关心我,为了我好。”
“所以说,你们都不懂。”
几杯黄汤下肚,桌上的几人,泛起了糊涂。
听完了慕厌舟的这番话,也不知究竟是谁,默默地问了他一声:“……所以,殿下您究竟是想说?”
慕厌舟旋了旋手指间的那只酒盏。
忽然睁开眼,认真道——
“他在意我。”
桌那头,也不知是谁低声道:“邪门。”
据说西域盛产蛊毒,难不成那个自述兰来的王妃,给齐王殿下下了什么蛊?
要不然……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就变成了这样?
慕厌舟的话实在太过诡异,众人竟不知该如何接茬。一片死寂里,不知道是谁,牵起了一个新话头:“不过,侧妃一事,殿下也不是不能考虑。”
廖文柏回过神来:“是啊,人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在他看来只有万花丛中过,才能片叶不沾身,殿下这是见得太少。
正巧,前阵子有人托他同齐王探探口风。
廖文柏端起了杯道:“殿下,我听说礼部康大人,有意与您结亲,将他家的二小姐——”
没承想,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便见慕厌舟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惊愕。
他缓缓地看向舫外,迷惘道:“……爱妃?”
说话间,他还不自觉地将手里的酒盏,藏到了一边去。
众人的视线随慕厌舟一道,缓缓地落在了悦音舫前——
雨刚停下,水面上还浮着一丝淡淡的薄烟。石舫前,宋明稚穿着一身雀蓝的窄袖长衫,踏过小桥,朝此处而来……满湖的碧色,似乎全部,都凝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廖文柏瞬间便愣在了此处:
自己,自己或许懂了……!
色令智昏!
单单是他这一张脸,的确就足够殿下忍着痛苦,学到子时,还说出这样莫名其妙的一番话了。
真是不怪齐王殿下会迷糊。
眼看宋明稚已走上悦音舫。
廖文柏还没来得及招呼他,想到慕厌舟口中,宋明稚那“僭越、无礼”的行为后,已有一名纨绔带着醉意,挺身而出道:“齐王殿下他贵为亲王,今日只是想在这里吃一顿饭而已!王妃想要干什么——”
说着,便拦在了他的面前。
慕厌舟迅速缓过神来,将那人拨到了一边。
接着便清了清嗓子朝宋明稚道:“爱妃放心,我可没有娶侧妃的意思,都是他们在瞎说。”
众人:“?”
兄弟如衣服。
宋明稚:“……”
自己不应该插手侧妃之事。
但是——
礼部的康大人,阴险狡诈、心术不正,是本朝的知名奸党,早将恶事做尽,齐王殿下怎么能够与这样一个人扯上关系?
宋明稚缓步走上前,朝齐王行了一礼。
继而转身看向众人,僭越到底:“公子,康府二小姐的事,还请莫要再提。”
廖文柏点头如捣蒜:“是是是!”
他可算是看出来了,眼前两人是一条心,自己劝殿下娶侧妃,非但捞不到什么好处,反倒有可能会得罪齐王妃,甚至得罪殿下……
不,是害了殿下!
害他回府后更惨。
话音落下,宋明稚已迎着众人敬佩的目光,坐在了慕厌舟身旁的空位上:“殿下素有胃疾,我只是放心不下,过来看看,请各位公子,不要见外。”
行云流水,不带一丝迟疑。
临近午时,阳光渐烫。
悦音舫下那一片湖水,也被春风拂出了一片又一片,鱼鳞一般的波光。
“呼……”
作为那人手下的奸细,王妃果然没有放任殿下与权臣搭上关系。
元九不禁长舒一口气,敬服地看向舫内:
若不是自己早就知道,殿下是故意将这番话说给王妃和这群纨绔听的,竟然也差一点就被他骗过去,以为他是认真的了。
实在是会演啊!
波光随风轻晃,落入宋明稚的眼底。
那双水蓝色的眼睛,似乎也随着它,泛出了层层涟漪。
美人在侧——
纨绔们突然注意起了自己的形象。
几句闲聊之后,不知怎的,便假模假式地指点起了江山来。
宋明稚原本就是来寻找蛛丝马迹的。
见状,他不由手握着茶盏,悄悄地竖起了耳朵。
身为后世人,宋明稚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全部来自史书……他并不确定真正的时局,究竟是何样。
饭桌旁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
不多时,就有一名身着红袍的公子,激动道:“再过一段时间,就是陛下的寿辰了。我爹他说,最近这一阵子,朝廷里,正一边准备这月底的万寿节,一边商量着立储一事。”
立储是近来朝堂上最大的一件事——
按理来说,此事关系重大,且格外敏感,是绝对不能在外面乱说的。
但是眼前的人,显然对此毫无所知。
他如竹筒里倒豆子,噼里啪啦便将自己听到的所有事,都倒了出来:“朝中的那群人说,陛下登基已经有二十年了,朝中不能没有太子。还说大皇子年岁最长,又已经有了好几个子嗣……是最合适的人选。”
大皇子表面正儿八经,暗地里花天酒地,一向与这群纨绔不对付,随即,就有人瞪大了眼问他:“然后呢?”
朝臣竟然推举大皇子?
宋明稚不由攥紧了手边的茶盏……
历史上那昏君,明明是几年后,才顺应百官推举,直接将齐王立为太子的。
现如今,时间和事件全都不对。
正午的阳光照得宋明稚肤白如纸,唯独握着茶盏的手指,泛起了浅浅的红。
慕厌舟缓缓将视线落在了他手上。
听得果然很认真。
见众人看向自己,身着红袍的纨绔,随即清了清嗓子:“陛下听完了之后,格外不悦。我爹他说,陛下应当是不喜欢让人逼着他做事,因此……还对大皇子,生出了意见。”
说完,众人便哄然大笑。
宋明稚缓缓垂下了眼眸。
原来如此……
奸党向来拥簇在大皇子身边。
康家这时想要与齐王府结亲,恐怕也是见风使舵,想两头下注。
宋明稚刚想到这里,便见有纨绔突然看向慕厌舟:“诶我说!怎么没有人推举齐王殿下啊?”
随即便听人附和道:“对啊!齐王殿下虽然是三皇子,但却是皇后娘娘的独子。再者说了,殿下他的外祖父,当年还有从龙之功呢!要不是有他出兵,皇上那时怎么可能……”
世人皆知,当今天子当年就是靠“贤平皇后”父亲手中军权,杀了他的皇兄,依靠宫变夺位的。
这虽然都是事实,但是还没说完,那纨绔也突然意识到此言不妥。
硬是将后面的话,全部咽了下去。
然而,宋明稚这一口气还没有松。
廖文柏竟然又端起了酒杯——
叹气道:“可惜殿下既没有子嗣,又不像大皇子……明明也好男风,表面上却装得一本正经。啧啧,好像是觉得旁人不知道,他私下的那些破事一样。”
宋明稚:“!”
快些闭嘴吧!
立储不是可以随便乱说的事情。
担心这群人再说出什么不应该说的话,他当即抬手,喝掉了杯中早已经冷掉的茶水。接着,状似随意地斟满一杯,重新端在了手中——
灼烫感如针,钻出了薄薄的杯壁,热气瞬间自他的指尖,蔓延了开来。
宋明稚轻吸了一口凉气,重重地茶盏放回了桌面上:“砰——”
……这,这是什么情况?
舫内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方才还在高谈阔论的几个人,瞬间面面相觑,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桌上都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慕厌舟已蹙起眉,凝重道:“怎么,手指被茶烫到了吗?”
见那几个人已经停下了交谈。
宋明稚赶忙摇了摇头,低声朝慕厌舟道:“是我不小心,殿下不必担忧。”
说着,便缓缓将手指,收了回来。
——他的指尖,只有一点点红痕。
怕是要不了几息就会消散。
见宋明稚面色如常,今日的东道主廖文柏瞄了一眼,也没有太过于在意。
哪想,他刚移开了视线,紧接着竟然见……慕厌舟转身,朝自己府上的侍女吩咐道:“去拿一些烫伤药来。”
侍女慌忙应道:“是,齐王殿下!”
说完,她便迅速行礼退出了石舫,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烫伤药?
廖文柏:“……”
不是,这也未免太过夸张了吧。
只不过是手指被烫红了一点,值得用什么烫伤药吗?
色令智昏,果然是色令智昏啊!
闹完了这么一出,以廖文柏为首的几人,终于没有什么心情,再去讨论“朝堂上的大事”。廖文柏垂头丧气地举起筷子,默默开口道:“……算了,吃菜吧,大家都快些吃菜吧。”
宋明稚长舒了一口气。
他正欲重新端起茶盏——
却看见慕厌舟的手腕,突然间轻颤了一下,由于手中握着象牙筷,这一颤,变得尤其明显。
宋明稚下意识开口,关切道:“齐王殿下?”
慕厌舟揉了揉手腕,默默触向酒盏,朝他眨眼道:“没事,不过是酒瘾犯了而已,让我喝杯酒,压一压就没有事了。”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这一刻——
宋明稚立刻警惕:“殿下。”
话音未落,他的手指,竟已轻轻地按在了慕厌舟的腕上。
宋明稚坚定道:“不能喝酒。”
王府内的藏酒的确有一点多,但是齐王向来自律,怎么可能有酒瘾?更何况……假如殿下真的有酒瘾,那用酒来压制,也只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慕厌舟垂眸轻轻地笑了一下:“好吧,爱妃在意,那本王就不喝了。”
说着,便格外配合地收回手。
纨绔甲乙丙:“……”
果然不出所料。
慕厌舟迫害了众纨绔大半天。
吃饱喝足了以后,终于随宋明稚一道,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崇京城修建于前朝,道路皆是由土、石等材料,一点一点地夯成。哪怕是雨后,城内道路也没有出现泥泞、难行的情况。
皇室贵族用的马车,内部非常宽敞。
宋明稚虽然与慕厌舟坐在同一辆车内,却仍然保持着远远一段距离。
慕厌舟读了一夜书,刚一上坐马车,倒头便睡了过去。宋明稚则屏声静气,仔细地整理着他方才听到的信息……
纨绔们方才说的那番话,也不是一丁点的道理都没有:
要想当皇帝,后宅虽然远比不上前朝,但是也很重要。
历史上的齐王殿下,登基的那一年,原主已经去世很久。因此他虽然没有子嗣,但也同样没有什么“男妃”,甚至于更加不伦不类“男皇后”。
宋明稚默默道:……完了。
自己该不会变成阻碍殿下登基的绊脚石吧?
马车疾行,穿过了街巷,一路朝着齐王府而去。忽地碾过石子,发出“吱呀”一声轻响。车厢的那一边……慕厌舟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末了,笑道:“爱妃想什么呢,怎么这么严肃?”
宋明稚:“!!!”
午后的天光,穿过薄薄的车帷,直直地照在了宋明稚的脸上。
慕厌舟醒的,实在是太过突然。
没有及时藏起脸上表情的宋明稚,只得同他实话实说道:“回殿下的话,我在想今日之事……”
慕厌舟好整以暇地用手指,在车壁上轻点了两下:“今天怎么了?”
说完,又缓缓地闭上了眼。
话既然都已经说到了这里。
宋明稚索性决定表明心迹,让他未来不会有后顾之忧——
这桩婚事虽然出自那昏君之手。
但是好歹关系到两国,绝非儿戏,不能想结就结,想离就离。文武百官,说不定也是纠结于此,才不像历史上那样全力推举殿下。
这亲或许得早早和离!
担心齐王未来会被自己束住手脚,宋明稚当即开口,隐晦道:“无论何时,只要殿下需要和离……不管做什么,我都会全力配合殿下,绝不会耽误了殿下的正事。”
马车路过高楼,闯入了阴影之下。
车厢蓦地变暗——
马车那一头,背靠软枕的慕厌舟,忽地睁开了双眼。
需要,和离?
这是……在试探自己,可有野心?
慕厌舟坐直了身,像还没有彻底清醒过来似的重复了一遍,“我们,和离?”接着,无比困惑地朝宋明稚看去,“爱妃怎么突然说这个?”
宋明稚答道:“大皇子他……”
薄薄的车壁,隔不住多少声音。
慕厌舟的话,全落在了不远处,负责驾车的元九耳朵里,他不禁用力,攥紧了手中的缰绳,仔细听慕厌舟打算如何应对。
与此同时,马车内——
听到“大皇子”三个字,慕厌舟突然摇着头笑了起来。
“放心,我可不是大皇子,才不会像他那样娶妻生子,装正经……”说到这里,慕厌舟突然睁大了眼睛,一脸震惊地垂眸看向宋明稚,“等一等,难道说,阿稚你就是喜欢像大皇子那样,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嘶,这个好像有点难办啊,我……”
慕厌舟瞬间就带偏了话题。
车内原本有些严肃的气氛,也被他破坏了个一干二净。
听到这,宋明稚立刻纠正:“殿下,我并非这个意思……!”
他知道,大皇子此人非但道貌岸然,历史上还曾经因为嫉妒,而派人刺杀齐王殿下,简直是恶劣至极,自己怎么可能欣赏这样的人?
慕厌舟拖长了语调道:“哦,那就没事了……”
马车在“吁”声之中,缓缓地停在了齐王府内。
慕厌舟低头笑了一下,撩开车帘,走下了马车:“我在意的,只有这个。”
说完,没给宋明稚留下反应时间——
便叫转身朝元九吩咐,直接驾车送他回酌花院,补昨夜的觉。
元九:“……!”
他默默地拽紧了缰绳:
高,殿下实在是高啊!
季春时节,草木初萌。
东风一荡,便有一室花香。
身着黑衣的侍从,将密报送进了徽鸣堂中:“……启禀殿下,吾等已在尚书府附近打探完毕,近几日来,并没有人在附近,见到过身着素衣、头戴帷帽的男子。”说着,他便行礼上前,将密报送到了慕厌舟的手中。
慕厌舟随手接了过来。
话音才落下,又有一名侍从,上前道:“启禀殿下——”
“王妃已经回到酌花院中,暂无异样。”
慕厌舟斜倚在榻间:“继续去盯着吧。”
说话间,慕厌舟的手腕,突然重重地颤了一下——他只垂眸看了一眼,便随意移开了视线,不再去理会腕上的不适。
“是,殿下。”
侍从差事已了,对视了一眼,准备退出徽鸣堂。
然还不等他们向慕厌舟行礼、告辞,却见对方突然开口道:“等等,还有一事。”
侍从立刻行礼:“还请殿下吩咐。”
慕厌舟随手便从榻边取来了一物,朝着其中一人丢了过去:“接着。”
方才从府外回来的侍从,赶忙上前将它接在了手中,继而,蹙着眉念道:“治…治世方略……”
这是什么东西?
慕厌舟随意拍了拍手道:“去,把这本书誊抄一遍,记得学学我的笔迹。”
侍从:“……?”
他在齐王手下当差多年,还从来都没有做过如此奇怪的事。
但见齐王发话,侍从还是立刻应下:“是,殿下!”
说完,便行礼:“是。”
郑重地拿起《治世方略》退出了屋内。
齐王府,酌花院。
宋明稚没有想到,他上辈子的习惯,竟也被带到了这一世来。身为暗卫,昼夜颠倒惯了的宋明稚,昨夜半点都不累,但是到了白天,却不自觉地便泛起了困来。回到了酌花院以后,宋明稚原本只想随便眯上一小会,不料竟然一觉从中午,睡到了傍晚时分。
夕阳垂暮。
宋明稚并不着急唤人传膳。
而是在酌花院,同几名侍从询问着有关齐王“酒瘾”的事情。
——今日,齐王说他有酒瘾,宋明稚始终有一些放心不下。
此时,一名身着霁青色罗裙的侍女,正在树下仔细回忆着:“……回王妃,齐王殿下他确实是喜欢喝酒,殿下的胃疾,也是几年前因为喝酒而落下来的。”
酌花院里的众人,只当王妃是在关心殿下的身体状况,纷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侍女话音刚落下,又有一人开口道:“殿下白天还好,就是每天晚上在睡觉之前,总是喜欢小酌上两杯,从未断过,但是他也从不会喝到酩酊大醉……”
听到这里,又有侍女跟着点头道:“对对!我来齐王府里已经好几年了,还从来都没有见殿下喝醉过呢。”
宋明稚突然蹙起了眉:“几年?”
侍女愣了愣,她似乎没有想到宋明稚会问这个问题,回忆了一会,方才回答道:“……大,大概三年吧。”
宋明稚喃喃道:“三年了……”
天色逐渐变暗,齐王府内亮起了灯。
见再也问不出其他有用的信息,宋明稚终于起身,朝着周围人道,“好,我都知道了,”接着,他又转身看向院外,向那几名侍从吩咐道,“再过上一会,记得去地窖附近看一看,若是有徽鸣堂的人去那里搬酒,记得回来告诉我。”
侍从当即应下:“是,王妃!”
然而——
还不等他们行礼退下。
宋明稚竟又突然开口:“等等!”
侍从疑惑地转过身:“王妃?”
宋明稚缓步朝着院外走了过来,朝几人道:“不必麻烦了,稍后我自己去看便是。”
王妃果然是在关心殿下!
众人随即行礼退下,劲头十足道:“遵命!”
王朝末年,山河破碎,
达官显贵却只顾享乐,一个个沉溺酒色,不问政事。
宋明稚或许没有见过明君、忠良,但却见多了嗜酒如命之人……
他们往往眼神暗淡、无光,且精神萎靡不振。
就算不论未来的历史。
单看外表,齐王殿下也一点不像是这样的人。
夜色沉沉,如浓墨难化。
阿琅挑着一盏大红灯笼,随着宋明稚一道,走到了齐王府的地窖旁边。夜风一吹,阿琅不禁打了一个哆嗦,朝他道:“公子,我怎么觉得这个地方,看上去有一点点阴森呢。”
宋明稚用铜匙打开了地窖——
不过几息,他便嗅到了一阵极为浓烈的酒香。
亲王府内的“地窖”自然不同于寻常百姓家。
阿琅挑起灯笼,朝窖内照了进去,宋明稚垂下眼眸便看见:这口地窖,大约有四丈见方,内部空间极为宽敞。里面除了杂物以外,就只有酒坛,几乎没有任何能够落脚的地方。
见状,阿琅也忍不住惊叹道:“公子,齐王府里有好多的酒啊!”
说着,便忍不住默默地咽了一口唾沫。
西域自古以来,便有“尚酒”的习俗。
与宋明稚不同,阿琅是土生土长的述兰国人,浓烈的酒香,瞬间便将他的馋虫勾了出来。得了宋明稚的允许,阿琅立刻自窖中取来一坛酒,顺带着摸出了两只小碗,给自己与宋明稚,分别倒满了两碗。
哪知,刚喝一口——
他便重重地咳了起来。
宋明稚被他吓了一跳:“怎么了,阿琅?”
阿琅咳个不停:“公子,这坛酒,咳咳也太辣了吧……!”
宋明稚端起杯盏,随他轻抿了一口,紧接着,竟然也被狠狠地呛了一下:“咳咳……”
辛辣而灼热的气息,好似一把利刃,顺着宋明稚的口腔、食道划了下去,一杯酒下肚,他竟然连半点酒香都没有尝到,只尝到了灼痛。
是烧刀子——
这种酒价廉、性烈、味冲、似火烧,一般只有平民百姓,才会喝这样的酒过瘾。
齐王府的酒窖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劣酒?
阿琅的瘾算是彻底过够了。
他一边咳一边道:“奇怪,地窖里面的酒坛,全部都长一个样子……是我拿错了,还是什么情况啊。”
地窖里的酒实在是太多了,二人自然不能一坛一坛试。
宋明稚默默将它记了下来,接着便对阿琅道:“好了,你先回酌花院吧,我一个人在这里守着就好。”
——他也不确定齐王究竟会不会来,因此也不好让阿琅陪自己一直守着。
阿琅震惊道:“啊?”
公子方才说,要看看齐王会不会来地窖取酒,他还以为只是来这里随便看一眼就好,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蹲守!
虽说如今公子的荣华富贵系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