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舒舒服服在家进账,总比从别人嘴里抢食来得舒坦,哪怕为了自身图存,这些宗主焉敢不尽心尽力。
一样一样地处理下来,便用去了一个多时辰。
卫觎中间听簪缨说得喉咙微哑,为她添了两回茶。
最后一位禀事者,是簪缨从江南带来的吕掌柜。
他认得大司马,看着卫觎和簪缨两人之间虽无昵态却自成一脉的氛围,虽不比杜掌柜详知内情,也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心道除了此等独步天下的英雄,也没别人堪配东家,真真是再好不过。说完了正事,吕掌柜借着东家的光和大司马小心搭话:
“大司马,咱晋人真把洛阳给打下来了!嘿,解气!大司马是特意来接东家的吧,仆还记得,您从前去西市给东家买酪……”
卫觎耐着性子听他说完,方漫淡点下头,“出去时带上门。”
吕掌柜顿悟,一拍自己的碎嘴,抛给簪缨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是半为长辈半为从属的神色,赔着笑扭身出去了。
不忘给小年轻阖上堂门。
堂内阒静了,簪缨失笑地揉了揉微微僵酸的脖颈,“我的人都被你吓了个遍,哎——”
她话音未落,被卫觎托住腰臀抱上了案几。
几本账册子囫囵地掉了下去,卫觎视若不见,抵膝贴上去,视线向下,落在簪缨潋滟生色的眸子里。
他眼神水亮锋锐,呼喘着热气:“刚刚笑什么?”
簪缨眼前光线一暗,全落在他的遮挡中。她没明白话意,愣愣吃笑地推他,觉得这样姿势发羞。“什么……”
“刚才,”男人一双英气丽昳的剑目勾着她,扣牢她纤窈的细腰,挺胸故意挤压她胸.脯,另一只手捏上她的后颈,像是惩罚又似给她按摩解乏,按得簪缨酸酥又松快,很快
出了层薄汗。她听见他用轻若羽挠的语调问,“阿奴笑谁呢?”
簪缨恍然明了,是方才在庭院她拿他和狼作比的心思,没藏住。
看看这不遑多让的霸道,簪缨忍笑低头在他肩头顶了一下。
过了会,她抬起鹿儿般盈盈水润的眼眸,凝视眼前这双深黑色的眼睛,兰香轻吐:
“小舅舅,你当初对我说,我还不曾见过世间更多更好的俊彦儿郎,我还有许多选择的余地……那时候,我理解你待我的好,但心里有些生气,觉得你看低了我的情意。”
卫觎呼吸微沉,定定看她。
簪缨崴在他怀里,不是谈公事时的明利口吻,找回了改掉许久的软侬声腔,喁喁诉说着:“可自别后,我越往远走,见到的人、做成的事越多,越能体会到你不肯与我约定,让我身后无牵绊,是在给我多大的自由。”
她眼睑红赩赩的,冶艳而娇美,“我想告诉你,这一年多我看过了千山万水的风景,也结识了许多俊采有识的男子,看来看去,还是最喜欢你了。”
卫觎眸底的漆黑四散涣开,顺着鼓动的血液流进四肢百骸,把他一身的劲都酥散了。
他拢着她的手从指尖开始战栗,改为以腕相抵。
他曾怕他是她少年懵懂时的误判,怕自己蛊发时控制不住伤到她,可现在卫觎只想牢牢留住她不放。
他目光在簪缨甜美如蜜的唇上飞掠而过,嘴里咬出一点血,强迫自己清醒些,闭眼抵住她的额头,哑声道:“说你想我。”
簪缨半阖上眼,与他呼吸与共,霎动着长睫,“我想你。离开你的第一天,第二天,很难熬,因为我的眉心发痒。分别后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也是很难熬的,因为我怕北地苦寒,你的裘衣不够厚……
“春日时,我收到你寄至的亲笔,说要赶来给我过生辰,我十分欣喜,却又担心你行军的进程被我耽误。初夏时,听闻你大获全胜,那一日我整夜未眠,那是我收到最好的生辰礼物……
“观白,小舅舅,我拜每一座佛像时,心中念的都是你。你说,我有多想你。”
卫觎揽紧她,“为什么这样会说情话?”
因为是他,她的一腔心事便皆成皎月。
簪缨情到浓时,不是想忍便能忍住,自然地仰头亲了下他的下颔。
卫觎受了,簪缨又贪恋地去亲他的脸,吻他的嘴角,卫觎丹田里着了火,却始终一动不动地随她高兴。
直到簪缨迷迷吻向卫觎嘴唇,卫觎克制地仰起头,绷出轮廓分明的喉结。
溢出的笑音沙哑:“这里真亲不了,会出事的。”
簪缨水雾弥漫的眸子蓦然清晰了,才发觉卫觎的身子在抖。
那不是寒冷,也不是恐惧,他垂低的眼神散发着雄兽锁定了猎物的侵掠与兴奋,却用漫不经心的笑意掩饰得温和些。
簪缨顿时懊恼自己,退出他的怀抱,紧张道:“对不起,你怎样了?”
耳听她道歉,卫觎痛惜,松开绊着她的手,漫淡甩了两下麻入骨里的腕子。他目含赤色,却无进犯的举动,温和地看着她,答非所问说:“从没低估过你,我是怕高估自己。”
·
当晚,杜掌柜殷勤地将卫觎安排在与簪缨相隔几排屋宇的房间住宿。
杜掌柜是个人精,小娘子这次赶回来身边连侍女都没带,在路上夜宿时和大司马是怎么样的,他不问,心里也有数。但只要在他眼前时,两人只要一日没成婚,就得分开睡,否则他心里那关过不去。
老掌柜是用心良苦,卫觎则顺水推舟,应下了。
簪缨被白天的事吓了一回,警醒自责,嘱咐亲卫好生照顾好他。
亲卫连声答应,结果转头到夜深人静,就听
从大将军的吩咐偷偷弄来了两坛酒。
卫觎喝得很急,喉咙不停急促滚动着,像是涸澈之鱼的挣扎。一坛饮尽,再接一坛。
过后,卫觎敞着酒水淋湿的衣襟,盘膝坐在灯下望着那两只空坛子。
本该是餍足的神色,却流露一种无声的疲懒。
“别告诉她。”明知他的人不会多嘴,卫觎还是多此一举地道了一句。
到了第二日,簪缨交接事毕,同卫觎赶赴洛阳。
任氏的身孕月份大了,受不了急赶路的颠簸,簪缨就让杜伯伯陪她徐去洛阳,留下人手护卫他们。余下能带走的属秩,她皆带上。
她的汗血宝马已经成长得很骨相神峻了,她提出要自己乘马,卫觎点头没说什么。
两人保持着心照不宣的默契,沿途过峄山坞时,簪缨抽空又去拜访了沮坞主,同他达成继续合作的共识,而后顺利地赶到巨野泽,和已经在那里等候的王叡、沈阶、春堇等一行人马汇合。
这一路顺风顺水,舟车两不误,簪缨本以为便会如此一直到洛阳。
不想过了济水,卫觎安置在黄河北岸的一路斥侯突然快马来报,道从洛阳逃逸的一股魏军据住了青冀交界处的陵川城,在那里屠害百姓,掠粮为资。
卫觎听后立刻握缰望北,眉宇间渗着丝丝寒戾。
他们所在之处,离陵川一日便至。
“多少人?”卫觎沉声问。
斥侯道:“不足千人。”
勒马与卫觎并齐的簪缨一身红色斜衽骑马装,一听卫觎的话音,便解其意,听到人数先松了一口气,转头看向卫觎,“我这里有五百骑,小舅舅带着去。”
当初入青州时,卫觎说要给她两千骑压阵,结果临行时一算,足足点了三千。簪缨留了一千人在泰山郡压服赫连堡主,一千人在尹家堡,还有五百铁骑守鸢坞,剩余的都带出来了。
这些精骑皆是北府旧人,跟着卫觎作战算是榫找到了卯,必定顺手。
卫觎望着簪缨如墨出岫的湛清眉眼,本来说好,要陪她一同去洛阳,一日也不分开的……很快,他收回视线,道:“三百足矣。你一行先去荥阳等我,若六日内我赶不回,你便联系当地太守,护送你径入洛阳。谢东德,点兵!”
再向南便是兖州的地盘,耳目谍探密如蛛网,不会有胡人渗入,他也可放心些。
谢榆应诺一声。丁鞭是个会来事的,对大将军笑道:“将军心里急,末将等努努力,去一日回一日,中间用三天打下来也不是不行!”
卫觎没有骂人,眼里泄出些笑意,目不瞬睛看着簪缨。
簪缨原想对卫觎道一声小心保重,但看他手下的人还有心思玩笑,便知这场仗不很艰险,故意挪开目光,不语了。
一时兵勇点齐,卫觎又深深看她一眼,话不多说,领兵即刻出发。
只是扶翼策出半里,马上高拔傲岸的身影又勒马折回,逆着光,绕簪缨的红马转半圈,“等我不等?”
簪缨怔怔地看着他回来,对上那双英锐无俦的眼睛,红着耳垂道,“等。”
卫觎去后,簪缨命王将军调整了护卫的队形,在原地歇息一刻钟,继续上路。
结果还没行出半日,后头一匹快马四蹄翻飞追赶上来,伴随一声耳熟的呼唤:“优昙华、唐娘子,等一等!”
簪缨回头一望,只见来人竟是昙清方丈。年过耳顺的老和尚腿脚没那么利索,但为了赶得及,还是让一个武僧载着他骑马追至,见着簪缨的面,昙清不及爬下马,白着一张风尘扑面的脸喘息道:“佛、佛睛黑石有下落了。”
簪缨心中蓦然一震,“当真?”
“是啊。”昙清方丈把簪缨的事当作佛祖降下的考验,一刻不敢或忘,
匀着气息道,“此前娘子托老衲寻找,都是朝有大德高僧坐化的庙宇去寻觅,今朝老衲的一个弟子来禀,打听到三川郡的一个县里,有座尼姑庵,曾坐化过一名独目比丘尼,圆寂后独目化为舍利存世。”
“大师辛苦了。”簪缨心绪翻涌如潮,向昙清方丈打个佛礼,而后忍不住看向小舅舅不久前离开的方向,含着颤音,向大队人马吩咐:“掉头,去三川郡!”
第127章
根据昙清方丈得来的消息, 那间尼姑庵就坐落在三川郡重霄县的里坊内。
乍然得到佛睛黑石的下落,簪缨的心如云翳破散,激动难言。但她并未忘记警惕, 进城之前,先遣王叡带人潜入县城中探查是否有异。
她非信不过昙清方丈, 而是这里离叛军作乱的陵川很近。
卫觎前脚才走, 这个消息便至, 难免惹人生疑, 簪缨再怎样急不可当,也须得小心行事。
王叡带人经过一番查探,未见城中有异样, 回来向主子禀报。
簪缨听了, 一颗悬紧的心微松,命手底的二百北府精兵下马卸甲,随她入城。
这样的阵仗, 自然惊动了当地县令。傅则安擅与公门打交道的优势突显出来, 由他出面应对。簪缨则雇了个当地乡人领路, 直接朝尼姑庵的所在赶去。
沈阶随行,途中转目望见簪缨唇白若雪, 呼吸轻屏的神情。
他已经很久没见过如此形色紧张的女郎了。
佛睛黑石。他心中默念道, 女郎这一年里下尽苦功寻找的, 便是这个。
“唐娘子,慢些。”昙清方丈才被快马颠簸了一路,跟不上趟,气喘吁吁道, “既来之, 则安之, 庵寺就在那里跑不掉,唐娘子不必情急啊。”
他越安抚,簪缨步伐反而越急,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比当初听见金鳞薜荔的下落时也不遑多让。这小县中的寺庙,不比南朝京都中刹寺如林,义筵如市的盛况,规模中下的小寺院往往坐落在里坊之中,左邻右舍皆民居,沾染了烟火气。簪缨一路脚步不停,左行右绕,到得庵前,见是一处清静平常的小庙,抬目只见黑地匾额上书有“普慈”二字。
簪缨深吸一口气,闻到淡淡的佛香味道。
但她没有马上进去,打发了乡导,先命影卫入内探察。
普慈庵平常多是信女居士往来,忽然间有这许多矫捷大汉涌进来,且还如入无人之境地内外翻查,顿时引起庵中尼姑的恐慌,响起几声低呼。
普慈庵的住持是位五十岁上下的比丘尼,身材高大,着一袭素布宽袍禅衣,闻声自禅房出,袍脚带风,见状皱眉,问所从来。
昙清在庵门外也蹙眉心,他虽奉簪缨为主,可同为沙门中人,心有戚戚,无奈地看向簪缨:“唐娘子,未尝谨慎过头了。”
簪缨不置可否。
她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价几何,也知道佛睛黑石是小舅舅性命所系。虽然关于佛睛黑石的用处,她连昙清方丈都未透露分毫,应当不会被人察觉,但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小心驶得万年船。
直至影卫出庵,向主子轻轻摇头,示意没有危险,簪缨方命姜娘卸刀,带人入庵。
进了院,簪缨向这位不怒自生威仪的高大住持拈一个标准的佛揖,歉意地说:“在下唐氏,听闻贵庵中有神迹,特意远道来拜会。”
她低下头,露出斜衽领下一段洁白后颈,恳声道:“冒犯之罪,只缘自身有些难言之隐,绝非有心亵渎神佛,敬请师父谅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