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夜雪 完结+番外[古代架空]——BY:芳菲袭予

作者:芳菲袭予  录入:06-26

  咬牙掀开窗帘张望,入目之景依旧萧索,河堤上随风摇曳的树影不时晃过,张牙舞爪令人心底生寒;周边空旷,几乎不见村落人家。看来天黑之前抵家还果真是奢望了。
  叹了气,正要放下车帘,隔岸一闪而过的两个人影却令他倏然顿住,眨眨教寒风吹得有些模糊的双眼,心头疑云堆聚……
  一如所料,到家天已暗。
  受了半日冻,荀渺进屋才欲饮盏热茶驱驱寒,晚膳便送到了。
  看了眼将食盒置于桌上转身欲去的小僮,荀渺忽似灵光一闪,唤住之,打开食盒端出碟油光闪亮的酱酥鸭送到他面前:“拿去吃罢。”
  后者未接,满目警惕看着他。
  荀渺讪笑:“我只想问问,那个秦官人此刻在屋中否?”
  撇撇嘴,小僮咽下那句“我就知道”,抬眼看天:“我只侍奉将军,他人如何我怎知?”瞥了那鸭子一眼,满面不屑:“此物太油,我吃不惯。”
  荀渺暗叹一气:这便怪不得送来的膳食中寻常少去的多是粥果点心……着实看不出他于饮食竟还这般精细!忖了忖,放下鸭子进去内室,出来时手上已多一串铜钱,留意到小僮眸光忽亮,心知计已无差,便开门见山:“你与秦官人院中的小厮当也熟稔罢?去探问一番总不难。”
  小僮挠着脖子作态片刻,慢吞吞:“方才我去后厨时,遇到秦官人的小厮也前往取膳,说秦官人方才到家,此刻饥肠辘辘,遂要快些回去。”
  荀渺点点头,作势递上铜钱,小僮毕恭毕敬接着,孰料那人却不放手:“他可说秦官人午后去往何处?”
  小僮讨好一笑:“我去问问便知。”言罢便觉手上一重,这钱终是他的了。
  “莫要令人生疑,也莫说是我问的。”荀渺端出食盒中的盘碟置于桌上,一面漫不经心,“否则今后,此物——”眸光点点其人手中,“可就没了。”
  “此我自知!”将钱塞进怀中,小僮点头如啄米,转身去了。
  用过晚膳,荀渺本应将前两日汇集来的消息理一理,以备来日编纂小报所用。
  话说经历数月苦心经营,《晏京闻见录》已然声名鹊起,从一众只会捕风捉影、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的小报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探听风月场事为长的小报中的佼佼者,着实令人欣慰。另则,小报每卖一份,他可取一成之利,照此下去,不出三年五载,他一年入账或便与当朝宰相无差矣!这般,荀渺偶为思及却也为难——果真还须谋求外任么?照此月进斗金,似乎就此老死在秘书省也无大憾……
  外间“笃笃”数声,将人由富贵梦中拉回,对着面前一字未落的白纸,荀渺心下几分懊恼,却也只得搁笔起身。
  “荀省丞可在?”门外响起秦柳直的声音。
  荀渺一怔,忙回身将案上的小册合拢收起,才去开门。
  秦柳直双手笼于袖中瑟瑟发抖,连作揖都已走形,荀渺忙将之让进屋,在炭盆边烘烤好一阵,才缓将过来,回头赧然一笑:“多谢省丞容我在此避寒。郭将军前日道府中有些抄录誊写之事或可交于我,吾遂趁隙前来一询,孰料他当下往大娘子处去了,吾于院中待候了片刻,却终敌不过这夜寒甚甚。”
  放在以往,荀渺或也对其人的知趣守礼心生几分钦佩,然而当下,总觉他一言一行皆有作态之嫌,遂随意应付两句,就话锋一转:“这般冷天,闻听你午后却还出门了?可小心着凉。”
  秦柳直显未体会他言中的试探之意,尚怀感激:“我今日出门,是往近处买些助考的诗文书籍。且说午后天色晴好,孰料出门不久便遇风雨,着实不顺遂。”
  荀渺拨弄着火盆,似随口:“就只去了书斋?”言才落,门又被推开,传来小僮的声音:“荀官人,我已去打探过……”
  荀渺重重咳嗽了声,故意让开两步,以令风风火火的闯入者一眼能瞧见他身侧之人。
  “唔……”发觉不对,小僮即刻噤声,眼珠转了转,便一摊手,“我去打探过了,李家那母狗着实暴躁,已咬伤了几条教借去配种的公狗,官人可千万莫让喜福去!”
  荀渺作势叹口气:“看来也只得如此了,明日你代我去向李大娘子陪个不是,便说喜福近时有些暴躁,不宜配种,望她体谅。”
  小僮自应下,且道郭偕已回来了。秦柳直便告辞要去,荀渺则顺水推舟,道:“正好,我也尚有些事要与郭将军商议,便与你一道去罢。”
  二人进屋时,郭偕正自独酌:方才去陪老娘用晚膳,为应付其于赐婚之事上接二连三所提的别出心裁之问,已然精疲力竭,当下回来,自要浅酌两杯压一压惊。见那二人前来,自邀了一道坐下。秦柳直不饮酒,便以茶为代,只是拘谨一似往常,吞吞吐吐提起前事,好在郭偕不至忘记,当下践诺,命小厮明日便将所需誊录抄写的账目文书等与他送去,然也劝其量力而为,莫要过分操劳。
  见此荀渺倒似忧心:“秦兄本是病孱之身,况且明年还须再赴秋试,如今用功之余,尚要抄誊此些,却如何顾得过来?”
  秦柳直忙道无妨,称如今已将病愈,白日里抽一两个时辰抄誊并不为难,况且距离明年秋赋(1)尚有时日,总也须寻些活计以自营生。
  此话在理,荀渺便也不再多劝。倒是说起秋赋,其人兴致乍起,借着酒兴侃侃而谈,于当年登科后,金殿唱名,策马游街以及琼林宴盛景津津乐道。秦柳直一介落第举子,于此自沉迷,一时听得入神。
  终于说罢琼林宴,荀渺自饮一杯,便转话锋:“吾记得上届科试,录进士共两百二十人,此在我朝开科以来实算极少,乃因彼时策论,问羌胡定后,朝廷于西北的兵政、教化、财税等处施政之不足,并令献策。试子们大多不晓边事,遂无从答来。以此为例,吾以为秦兄苦读诗书外,亦须多探听朝政国事,才于应试有利。”
  秦柳直自点头。
  荀渺又问:“不知当年省试,策论乃是问何?”
  秦柳直忖了忖:“吾记得策论乃取梁武平燕、秦文伐晋旧事,问事同而功异,出于何因。”
  荀渺好奇:“则,你是如何答的?”
  那人回想片刻:“此题实是令吾等就君上之独断作议,吾试举两周文、献二帝为例作比,以为独断专行多时并不可取,只是事有例外,譬如长垣之战中,若非文帝力排众议,专任魏宣,则恐怕北周一朝就五十载而止矣!”抬起的眸中流露自嘲:“在下才短思涩,见识肤浅,二位见笑。”
  看他沮丧,郭偕自宽慰:“此文实则颇有见地,不如改日好生回想并将之复誊下,与荀省丞过目一览,好与你指点一二。”
  荀渺自无不可,秦柳直当下谢过二人,又饮了一盏茶,便起身告辞。荀渺随郭偕送客出门,走到半途忽觉衣袖一紧,回头见是消失了半日的小僮。心下会意,一时驻足,眼看那二人已走到门前,小僮才轻声:“午后秦官人独自出门,说去了书斋。”荀渺点点头,作无事跟上,恰及与客作别。
  “知微寻我有事?”看着跟随自己回到屋中之人,郭偕明知故问。
  荀渺点点头:“此回送来的文稿我已看过,其中不少牵涉朝臣仕宦的私隐,郭兄可知?”
  郭偕点头:“《晏京闻见录》欲更上一层楼,广为人知,自不能仅限于传播坊间轶闻,相较此些,达官贵胄、王室宗亲之私隐,甚是朝政秘闻,世人才更喜闻乐听。”顿了顿,“知微莫忘了,办发这小报初衷所在。”
  “此我自知,只未想……”荀渺叹了气,看去怅然,“当初郭兄所言,上令办此报,乃为惩处朝中一干不知自重者,然而事到如今,我却忧心……”
  “事已至此,你我还是来之则安之,好生尽到本分。”郭偕打断他,“余则,无须多想,想来也无用。”
  “也是……”荀渺苦笑,此事既从头至尾皆未由过他,则纵然懊悔又有何益?还不如晨起多烧三炷香,逢节多化几叠纸,勉为其难求个心安。
  “……知微?”那人似乎说了什么,荀渺回过神来只唯讪然,“吾方才走神,郭兄说甚?”
  那人无奈:“我是问你,为何疑心秦柳直?”口气之恬淡,似在问他为何区区三杯两盏后便面红一般。
  荀渺踱到桌前自行斟了盏清茶,不答反问:“郭兄以为,秦柳直文才如何?”
  郭偕摇头:“此实难说,吾毕竟未尝与之深论过诗赋文章,只看其人文质彬彬,倒似读书人。”转头看过去,半嘲讽半打趣,“倒是你与之谈论诗词文章多些,想来是有见地?”
  荀渺无心与他绕圈:“荀某看来,秦柳直只是通些文墨,至于文采见地,可谓捉襟见肘,要说其人竟还中过解试,我着实不甚敢信。”抱臂沉吟,“实则,与其说其人文质彬彬,倒不如说他行止言辞皆多强作……”
  郭偕知他言下之意,却不赞同:“我已彻查过其人身份,并无作假!”坐下又与自斟了一杯,“难道你未想过,其人困病日久,才致学业生疏?且你方才也亲为验证,若未应过省试,他但不得那般对答如流。”
  荀渺摇头:“然其人才思之浅薄,绝不似生疏所致!再言来,就算他知晓省试试题,且能答上一二,不定是生怕吾追问,早做过功课而已。”
  郭偕看去已不耐烦:“说到当下,彼些皆是你一心之所猜,然而仅凭一时半日浅论诗书,便断定其人可疑,未免草率罢?”
  荀渺略见踌躇,转身踱了几步:“吾并非无端猜疑,而是事出有因。今日傍晚,吾自城外归来时,见秦柳直与一人在郊外荒僻处逗留,然而方才我借机问起,他却说午后只去过近处的书斋。”
  “这般……”郭偕叩叩额角:“万一是你看错了呢?再说,人皆有些不欲向外道的难言之隐,就算他果真于出城会友一事上有所隐瞒,也不见得是出于恶意罢?”
  “然而,若他所见那人与你也熟稔呢?”荀渺目光执拗,缓慢道出三字。
  天寒地冻,北风呼啸。
  不远处的邵家西院内。
  “阿嚏!”邵景珩揉着鼻子,不安的目光投去对面,“吾今日伴净妃与婶母出城去福泉寺时或受了凉,陛下还是回宫罢,莫要染了这风寒去。”

  第三十九章

  日光入户,照得人目眩之余,某种熟悉而令人欲罢不能的欲望又蠢蠢欲动。闭目收心,驱空杂绪,双唇微启----
  “阿嚏!”酝酿半日的喷嚏终于喷薄而出,顿觉通体舒畅。
  “陛下沾染风寒这几日,着实消瘦不少呢。”对面的老者看去几分不忍。
  穆昀祈嗅嗅终于通气的鼻子,浅露恼色:“还不是那谭殊,身染风寒偏要上殿不说,竟还近前争论,涎沫几乎飞溅到朕脸上!那日下朝朕便觉不适,当夜寒热上身,至今五六日未愈,实是恼人!”
  老者自与天子同仇敌忾:“此着实太过放肆!陛下自今起便当诰令朝中,但染疾者,无论轻重,痊愈之前一律不许入见,纵然宰辅亦不例外!”
  穆昀祈悻悻:“卿果真要在此时打趣朕么?当下因了立新后一事,朝中已是争论不止,教朕在疾中亦不得安生,若果真出那诏令,后果如何朕连想都不敢想。”
  老者捋须:“陛下重下议而避专擅,着实仁君之风。不过中宫虚位日久,也是时当做定夺,此举打消邵党妄念之余,亦可平息两派纷争。”言罢看坐上人抚额不语,一双昏黄老眸轻轻一转,黠光浅露,“还是说,陛下实则,已有意中之人?”
  言落便闻一阵急促的咳嗽。
  啜了口茶好容易平复,穆昀祈揉揉太阳穴:“朕不急于定夺,乃因净妃回宫不久,虽不能得册,然此毕竟对邵家是番安慰。再说邵党对净妃复位已不抱希望,另为推举了人选,而以张仲越为首的中书众臣则荐故相郑博之孙郑氏,此间苦心朕自领会,一则为收拢人心,二则也可将邵党势力挡于宫禁之外。”顿了顿,看老者未流露反驳之意,又道:“朕并非以为此计不可,只当下时机未至,忖来须先安置好净妃,令邵家放下戒心,再作后计。”
  老者点头:“陛下思虑周全,乃是好事,只是万一邵忱业、邵景珩叔侄并不为天恩所动,执意与陛下为难,则此事越拖,岂非越难为?”
  景珩……穆昀祈暗叹一气,自己染了风寒这几日,还未见过他,朝中请立新后之事他自已得知,想来以其人秉性,绝不会妄言一句,只是这般,却果真是自己所乐见么?
  “陛下?”老者唤了声。
  穆昀祈愣了愣,抬眸显踌躇:“朕思来,当下与邵家是好容易才得相安,若因立后一事而前功尽弃,并不值当。”
  此言也在理。老者思量片刻:“此事须行,却也须谨慎,便待老臣再忖一忖,与陛下取个两全之策。至于当下,陛下还须步步为营,笼络人心为上,但最终目的,还是解去邵景珩手中兵权。”
  穆昀祈缄默。好一阵,音色彷徨:“卿所见,若果真有一日,朕解去邵景珩兵权,邵家亦随之失势,则邵忱业、邵景珩叔侄,当如何处置?”
  老者声色不动:“当初□□伐定江南,是如何处置吴、陈二国主,陛下记得罢?”
  穆昀祈面色黯下:“吴主英武沉静,颇有智慧,入京后太|祖下赐鸩酒;陈主愚昧孱弱,颐养京中,直至终老。”
  老者捋须,神色淡漠:“邵忱业年老昏钝,不过倚仗父兄及邵后之势苟延残喘,一旦邵家势去,其人不足为患,寻个安逸处令之颐养天年,可显陛下仁厚豁达。”言至此,不再多话,只那双看似淡漠的眸中透射的光芒却令人不寒而栗。
推书 20234-06-24 :不负明月兮[古代架》:简介:(入库时间2020-06-24) 晋江2020-6-21完结【白月寒】“我从小就喜欢表哥的。”三岁听到世人夸赞的太子殿下。六岁朱红宫墙一角的惊鸿一瞥。十四岁竹林里的第一句对话。上元节两个少年的误打误撞。十六岁少年心慌的认知感情。十八岁让少年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