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元嘉的眼角无意识地一抽,甚至有了不自觉的杀气。程勉也不等他作答,直截了当地说:“元嘉,你若以为避而不谈、视之不见是顾全他、或者彼此的脸面,恐怕大错特错。别人的真心,你不知道就罢了,知道了,要是不要,自己想清楚。你可以一时说不明白,但若是想不明白,就是自欺欺人。你认他是程勉,他认你,从来都是瞿元嘉。”
“五郎,正是我知道他的心意,我才回来。他以前说过,不是一心一意,他是一点也不要的。”瞿元嘉的心疯狂地跳动着,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程勉,苦笑着接话。
“这是孩子气的话。也是情话。”程勉摇头,“这‘一心一意’到底是什么意思,最清楚的人应该是你。其实,你既然知道叶郎君的心意,就不该来找我谈论此事。但此等事上谈般配亏欠纯属无稽之谈,尤其是有时以为是顾全了体面,实则谬之大矣。你心里要是认定了,得失之事,皆是虚无。”
瞿元嘉目不转睛地看着程勉:“不可怖么?”
“如临深渊。可哪怕只能看一眼,也会欣然而往——这是死而无憾之事。”
瞿元嘉被这盆冷水泼得猝不及防,但羞愧之意又无端消失了。程勉既然有言在先,瞿元嘉没有再提起叶舟,不知不觉之间,又谈起了对这场迁葬真实所想,他忍不住感慨:“我永远做不到你对崔夫人一般。芦城的瞿氏宗亲以为我是衣锦还乡,可我内心知晓,我绝做不了常人眼中的孝子。”
“我当年太负气。可是如果当年没做成,时过境迁,也许不舍得将母亲和阿初葬在平江。她在平江没有住过几年,那几年,恐怕也不是她最舒心的日子。”程勉诚恳道,“这几日我正好在想,幸好母亲和阿初的葬礼是我本人经手,尽了一点血脉的本分。父亲和其他兄弟姊妹想来是朝廷收葬,陆槿则是幸而有元嘉你。不知我自己的身后事,能否有幸也能托付元嘉?人死如烛灭,连州有的胡人,去世后会将尸骨烧作尘灰,我将来也愿意如此。不必费时费力安葬,随意扬洒,才合我意。”
“五郎这是说到哪里去了。”瞿元嘉深觉不祥,又不知该如何劝解,安慰之语一说出口,也觉得未免过于苍白了。。
“元嘉还忌讳这个不成?”程勉笑了起来。
瞿元嘉静了静,思忖良久,摇摇头,又缓缓一点头,也跟着笑了。
如不是又听到孩子们的哭声,他和程勉的无言相对恐怕还会更长久些。他们都知道这是小孩子发现费诩走了,程勉对瞿元嘉报以歉意的一笑,就离开了正堂,帮忙哄劝小孩子去了。
起先瞿元嘉也跟了出去,可他还是在廊下站定了脚步。他默不作声地注视了程勉的背影许久,待小孩子的哭声慢慢平复下去,不声不响地离开了费宅。
他很顺当地回到了民部。几年下来,公务已经称得上得心应手,每日按时点卯当值,碰到要值夜也不推脱,尽职尽责一如寻常。到了休沐,不是去照顾马,就是一个人去跑马,要是同僚请他饮酒,他偶尔也去应酬。安王府上下都在忙世子的婚事,无人能顾得上他,哪怕是娄氏,仿佛也不曾觉得自己的儿子和去杨州前有何不同。
到了二月底,瞿元嘉下值回了家,如往日一般,他换下官服后立刻去向娄氏请安,母子二人坐在一起喝茶闲谈之际,下人送来了即将用在萧恒婚礼上的礼服和首饰。抚摸着冰凉的锦缎,娄氏对瞿元嘉一叹:“……我这是麻雀占了凤凰巢。”
瞿元嘉随手拣了一枝金钗,簪在母亲发间:“殿下与母亲正是夫妻,此言差矣。”
珠光映照着娄氏的容颜,她一凝神,望向儿子:“元嘉,我知道,夫妇之间若是不能情投意合,永远意难平。你……”
她眼中满是恳求谅解之意,瞿元嘉停住了一切动作,对母亲说:“阿娘为我受的委屈,我永远不会忘记。”
娄氏按住他的手:“不对。你都该忘记。”
瞿元嘉心里一动,在看见母亲的泪眼之际,第一次看见她发间的银丝。
从母亲那里出来后,瞿元嘉径直去了王府的马厩,又恰好和萧宝音迎面碰上。
她穿着男装,布满了薄汗的脸上霞光遍布,是少女独有的光彩。见到兄长,她扬了扬手腕上的马鞭,兴致高昂地说:“我刚从大内回来。哥哥你要去哪里?”
话到嘴边,瞿元嘉改变了主意,伸手擦去妹妹额角的汗,温柔地说:“我去南方。”
萧宝音疑惑地问:“不是才回来,你又要去公干了?”
“不是公干。”
“……你阿爷的墓不是还有什么没办妥的事情吧?”
瞿元嘉摇头。
萧宝音迟疑了一下:“……你……是不是要去找五郎?”
“为什么这么觉得?”瞿元嘉反问。
“他走得蹊跷。那天他来向母亲辞行的时候,他和你都很伤心。”
瞿元嘉愣住了,略一思索,告诉妹妹:“我不是去找五郎。他不在杨州。”
“那……”
“我要去见另外一个人。下次回来,我一定将原委说与你听。”
萧宝音似懂非懂,不自觉地攀住瞿元嘉的衣袖,压低了声音:“阿爷和阿娘是不是不知道你走?”
瞿元嘉轻轻一点头。
“是好事么?”
“不知道。”
“有凶险么?”
“没有。”
“非今天去不可?大哥要娶新妇了……”
“不是非今天不可,也不是非明天、后天、或是大后天去不可。”
“那……”
瞿元嘉对着妹妹一笑:“可是非去不可。”
萧宝音一个机灵,紧张而郑重地点头:“那你要保重呀。你要回家呀。”
瞿元嘉挪开她的手,又紧紧地握了一下,随后,再次伴随着响彻全城的暮鼓声,离开了这座与他羁绊至深的城池。
就在瞿元嘉星夜南下的那天晚上,萧曜也秉烛前往永寿坊,与程勉相会。
只要不在年节,入夜后的永寿坊就如同浸没进了无边的沉寂之中。已成荒邸的齐王、曹王府投下的巨大的阴影,也在夜色中遥遥对峙。
隔窗看见远处的一星光亮后,程勉也举着烛台,迎向暗夜里的另一丛光。这个夜晚无月无星,然而对于已经习惯了在深夜相见的两人而言,这正是漫长也短暂的一天中最好的时刻。
因为再没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相处也就更加随心所欲,他们有时会彻夜不眠,有时又好像变回了孩童,一沾到床铺就睡得天昏地暗,只有一方醒来,另一方才会苏醒。
这天晚上,回到了灯明火亮的室内后,两个人的手还是交握在一起。萧曜的视力更好,但总是程勉先一步适应明暗交替,所以程勉很快地发现了萧曜身上那点微妙的不同——他喝了酒,没有醉,懒洋洋地坐在灯下,看起来异常放松。
程勉觉得萧曜周遭的光芒仿佛新发叶子上的绒毛,轻而柔软,教人忍不住想拂一拂。手刚贴近,萧曜扣住他的手腕,贴在自己的脸颊和颈子之间,又侧过脸亲了亲手心:“嗯,我喝了一点酒。”
话尾的音调有一个微妙的上扬,像枚小小的钩子,引得程勉一笑:“有什么好事?”
“喝来壮胆。然后斗胆来找你求好事。”
他抓着程勉的手来到圆领袍的系带处,程勉一滞,轻轻拨动着系带的结扣,却不解开。邀约之意昭然至此,程勉的动作和神情还是好像迟了半拍,萧曜知道他的犹豫源自几次都没有成事,笑了起来,转去亲了一下程勉的下巴,然后和程勉一道,解开自己的衣襟。
微凉的手刚贴上胸前的皮肤,萧曜忍不住叹了口气,呼吸间都是酒的香气,尖锐的钩子又化成了柔软的蛇,不紧不慢地缠住程勉,接着,索性反客为主地盘住程勉的腰,索要情人的慰藉和亲吻。
程勉下意识地推开他,察觉到程勉的意图后萧曜摇头:“帐内太暗,我要看着你。你不想看着我么?”
他又引着程勉的手探向身后,湿润而柔软的触感教两个人一时间都顿住了。萧曜揽着程勉的脖子笑了起来,他像是一尾光滑的大鱼,可没有鱼会是这样滚烫的。
两个人花了很长的时间接吻,时断时续,身体的摸索倒成了次要的。明亮的灯火下肉体的缺憾与美固然纤毫毕现,也让情欲的真切无从藏匿,箭在弦上之际,萧曜还是不肯去帐内,他眼中的火光轰轰烈烈地烧到了程勉的心头,于是萧曜的话只听了一半——他将萧曜翻过身,困在几案和自己之间,按住他的后颈,理直气壮地得到他,如同在一个温暖的春夜踏入一条河流。
这一夜直到睡着两个人都没有吹熄灯火,所以后半夜惊醒时,程勉起先以为又睡到了日头高起。但这并非他转醒的源头,程勉摸了摸湿透的颈窝,又摸到一缕不属于自己的头发,沉默良久,故意问:“痛?”
闻言,萧曜翻上程勉的身体,又让开胸口的位置,不用力地压住他半边肩膀,咬了一下他的鼻尖,哑声说:“嗯,痛死了。”
程勉没有睁开眼,揽住他,听着彼此的心跳,问:“那怎么办呢?”
萧曜一动不动地伏在程勉身旁,也沉思许久:“要是真有下辈子,我去找到你,你赔我一个一样的春夜。”
第77章 明朝复更出
步入春天之后,元双最先发现了程勉的“异状”。
如果萧曜不来永寿坊,白日里他几乎在昏昏欲睡中度过,只要和萧曜在一起,立刻又有了精神,谈吐举止都如常,有时元双恍惚起来,觉得又像是看到了在连州时的程五。但是明明春风一日暖过一日,程勉的身体也日渐恢复,两个人反而更不出门了,甚至连元双也弄不清楚萧曜来去的时辰,有那么一两次,是无意中碰见程勉送萧曜出门,才知道人已经要离开了。
后来有一天,元双给他们送点心,敲了门起先没人应声,转去东窗下一看,日影将婆娑的树影印在窗上,人的影子也在窗上,她以为他们正在下棋,隔窗说做好了点心,两个人先后也都答应了,说正在下棋,留在门口就是,因为语气一切如常,元双也没多想,到了晚上一看,神态举止还是和往日无二,就是衣裳全换过了。元双哪怕已经做了几个孩子的母亲,也不由脸一红,再联想到女儿神神秘秘的“五郎在屋子里藏了猫”的耳语,此后再不准小孩子不经自己允许就跑去程勉住的那一侧。
元双认识程勉十载,近身照顾过他,也在终于知晓内情后认真地观察过二人的相处之道,不止一次为程勉的忍情暗自惊叹,曾经自以为已经很熟悉他那过分自持的性格。可这次,程勉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元双的谨慎暗示,他比任何时刻都要松弛,无所避讳,整个人散发着从未有过的炽热光彩,哪怕是在孩子们的面前,也会长久地凝视着萧曜,过分忘情、以至于恍若无人的姿态反而让知情人不好意思直视。两个人常常前一刻还在低声说笑,下一刻就不见了踪影,留下目瞪口呆的元双和惟有干笑的冯童,心照不宣也绞尽脑汁地应付孩子们关于两人去向的疑问。
那燃烧似的光彩并非程勉独有,萧曜亦是不遑多让。他不止一次地错过常朝,甚至偶尔会推延内朝。勤勉自律曾是萧曜最为重臣们赞许的品德,他的懈怠自然也引来了群相的忧虑。一日内朝结束后,赵允又请求单独觐见天子,他无法掩饰自己的忧虑,但不得不严守君臣的分际,婉转地劝诫:“陛下为大行皇帝守孝三载,克己守礼,天下敬爱之。如今有了殊宠,实乃是天下之幸事……只是九州社稷均系于陛下一身,还望陛下多珍重……”
萧曜却心不在焉,赵允的话音停下很久后,抬起眼,一笑道:“舅父想说什么?”
望着外甥急剧消瘦的面孔和令人目眩的神采,赵允不禁想到那个已经成为莫大禁忌的传闻——但他再清楚不过,那流言是何其恶毒,他这唯一的外甥,分明有着和他的母亲、自己的妹妹如出一辙的五官和神情。
他也不免心生疑虑,家族内部流传的“情种”之说是否并非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自嘲。可在如日之耀、如月之皎的天子的注视下,赵允只是克制地问:“陛下有什么想与我说的么?”
萧曜轻轻笑了:“不要去问池真了,舅父。她不知情。”
赵允抿着嘴,目光却委实不客气地停留在了萧曜明亮得异于常态的眉眼处。但这样的光彩如同烈焰,势必能烧尽一切,即便是沉稳权高如赵允,也不能长久地与之对视。他低下头,沉声说:“恕臣僭越。故太子的前车之鉴,陛下不可忘记。”
“我早告诉过舅父,我没有服丹药。仙丹、壮阳药、春药,统统没有沾。这些对我没用。”萧曜一边说,一边打了个哈欠,“舅父也不必担心我沉迷女色……”
他一改先前的漫不经心,随着一个微妙的停顿,萧曜眼中的慑人光芒消失了,幽深的通澈取而代之,接着,他恳切而直白地说:“中书令不要再过问了。让朕过完这个三月罢。”
两个人就像两只烧起来的火把,无论谁烧不动了,只要从另一方借一点火,又能重放光明。这样决绝以至于失常的态势终于让元双觉得害怕,一日眼看着萧曜和程勉又避不见人,她吩咐保姆带走孩子,不掩忧心地对冯童说:“……饮食作息统统乱了。我这些天每天都心惊肉跳,睡不着觉……”
“你不要胡思乱想。” 冯童忙打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