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沉碧玉(包子)上——白眉煮酒

作者:白眉煮酒  录入:08-18

凌嫣勉强弯了弯唇角,心道究竟是知母莫若子,捏了捏温暖的垫被,竭力道:“能杀则杀,不杀则乱我宗裔,杀之……”

萧佑安心底一沉,忽然回想起御前对答,太子与萧韫曦的暗涛汹涌,针锋相对,只觉得太后所言一针见血,正中自己的隐忧,不禁催促道:“杀之则怎样?”

凌嫣闭上双眼,叹惜道:“杀之,则毁我宗裔啊。”

萧佑安大吃一惊,呆愣了片刻,缓缓直起身,扭头朝小厅张望。两人促膝对坐桌边,萧韫曦神色淡淡,亲手倒茶,闻静思眉间隐有忧色,浅浅啜饮。再寻常不过的情景,萧佑安如何也辨不出这个文弱的世家公子,哪里有毁乱宗裔的能力。

闻静思在太后宫中待至傍晚,由萧韫曦陪着出宫。

宫殿林立,白雪皑皑,四行鲜明的足印直直地由远及近。

闻静思看着扫雪的宫奴三五成群将积雪扫至一侧,露出冷硬的青石地板,偶尔有宫奴看向这边,也快速低下头,继续挥动扫把。他思量了片刻,终是开口道:“殿下可否听我一言?”他甚少这样强势的和萧韫曦说话,自然引得侧目。他见萧韫曦愿意倾听,左右瞟了一眼,慎重地道:“太后沉疴难遇,太医院已无计可施,徐谦师承妙清和尚,医术自然不差,不如请他暗中诊视。”

萧韫曦眉峰一挑,肃声道:“你不信太医院?”

闻静思道:“无路可走,不如另辟一径。”

萧韫曦站定,垂头沉默了许久,才道:“让我想想办法,医畜者医人,这事让父皇和太子知道了,我难逃一劫。”

萧韫曦既然说了想办法,自是不会失言。他亲自前往徐谦处说明了情况。徐谦得他承诺,当即答应下来。三天之后,萧韫曦带着越国王爷慕云鸿相赠的珍贵药材,送往太后的寝宫,奉药的太监便是徐谦伪装而成。待萧韫曦摒退侍女,他趁太后昏迷之际,仔细诊视了一遍,又让萧韫曦派人暗中盗来太医院内太后骨折之后所有脉案与药方记录,甚至连废弃的药渣也取来一一分捡鉴别。再三确认后,不禁心底大呼不妙。萧韫曦见他脸色凝重,心知有异,一言不发,立即带他出了皇宫,直奔闻静思处。

三人入了闻静思的书房,关严了门窗,围着圆桌各占一角,徐谦自知逃不掉,反而放松下来,不待两人发问,语出惊人道:“年老之人骨折,确实遗症猛于虎,只是太后之疾并非遗症所致,而是出自人祸。”

闻静思大吃一惊。萧韫曦心中早有准备,因而还算平静,只沉了脸,冷声道:“说下去!”

徐谦看了看两人,继续道:“我观太后症状,联系脉案所记载与这几日的药渣,唯有中毒才能解释缘由。药渣之中,有一味叫做‘甲子桃’,太后骨折,本不应使用,太医院所开药方中也并无这味药。因此,这药应是有人另外加入。”

萧韫曦双眉紧蹙,怔怔出神,不知想起了什么。闻静思忽道:“甲子桃?莫不是高祖建国时,天竺使臣进贡的花卉?”

徐谦点头道:“闻公子果然博学强记。甲子桃时人又称夹竹桃,产自天竺。性苦辛,全株有剧毒,医治心病确实有效,只是药量十分难掌握。而太医院怕落下藏毒之名,非太医令一级,也不敢入方。一旦入方,必要上报皇帝,写入药案,存入卷宗,以备后查。”

萧韫曦沉默良久才道:“你可有方法检验糕点中是否含有甲子桃?”

徐谦道:“殿下有多少?一块恐怕不行。”

萧韫曦道:“一笼呢?”

徐谦慎重道:“我尽量。”

萧韫曦点头道:“我会派人将糕点送往你处,事关重大,务必查实。”

徐谦心道:“牵扯了官家暗斗,哪件事不重大。”只因有求于他,也只能尽心尽力。

闻静思担忧道:“徐大夫精于医道,太后是否有救?”

萧韫曦缓缓扭过头去,目光落在博古架中一支绘了寒梅傲雪的瓷瓶上。

徐谦见闻静思的双眼,包含了期待与惋惜,显得清透又真挚,一时竟不忍如实以告。支支吾吾了半刻才道:“以太后现状来看,定是少量久服,中毒已深。我虽有延命之法,也不过是一、二日的晨光。”

闻静思心中一惊,转眼去看萧韫曦。而萧韫曦似是早已知情,并无多大反应。

书房静谧,满室墨香。徐谦走了许久,萧韫曦仍怔怔地盯着瓷瓶出神。闻静思不敢打扰他,只静静地坐在一旁陪伴。屋外偶尔传来几声鸟叫,光影暗移,一捧雪从屋顶滑落,碎在地上,发出“噗”的响声。萧韫曦才缓缓回过神,疲惫万分地紧紧按着太阳穴道:“静思,他们是要断我羽翼啊!”

闻静思记忆中的萧三皇子,永远是胸有成竹,帷幄天下的自信神情,哪里像现状这样脆弱无依。不禁心中大恸,再也顾不得尊卑之礼,君子之仪,站到他身边,一把将他揽入怀中,心痛道:“殿下,我虽力薄,也愿为殿下出生入死。”

萧韫曦枕着单薄的胸膛,鼻间皆是闻静思身上清淡的香气,心中虽有无限柔情,也都被悲伤尽化开去。他闭上双眼,双手紧紧环抱着闻静思的腰身,心头无比清明,镇定道:“你放心,我有凌家,史家,卢家,河西范家,东海薛家。我不会输,我输不起!”

建昌四年,一月三十日,皇太后凌嫣在一场大雪中闭目长辞。萧佑安令举国治丧,大哀三日。太后遗体葬入先帝寝陵的那一日,萧佑安率后宫、皇子、公主、皇室宗亲着丧服送行。

萧韫曦双目赤红,素整的齐衰之下,双手紧紧捏着徐谦亲手送来的密信。竭力压抑的仇恨与怨毒,仍是透过双眼,如刀似剑般钉在了宗皇后与太子的背影上。心中重重起誓:“凡有所欠,十倍奉还!”

太后之死,给萧佑安的打击不可谓不重。他原本心中向道,这下更是一心沉浸在上面。甚至提前将吏部交付萧韫曦,自己则日日钻研长生不死药,连早朝都慢慢懈怠了。宗维乐见其成,进献了四方招揽的修道名士,在宫中飞天阁陪萧佑安日日炼丹,配制五石散。朝中大臣见此情景,纷纷集结上书,以萧韫曦已至弱冠为由,要求上亲王号。萧韫曦冷眼旁观,心知这些大臣下一步定是逼父皇令他离京,管理封地。

萧佑安虽醉心修道,儿子的事还是分出心来管上一管。

年中六月,萧佑安命钦天监择了吉日,给萧韫曦行了冠礼,又赐封宁王,画了殷州为封地。太后刚逝,一切礼仪从简,冠礼与封王虽不张扬奢靡,却也冗长繁复。一切均如萧韫曦所料,封王后不到半个月,就有朝臣陆陆续续递折,要么奏说:按制受封后的皇子必须离开皇宫,在京中另建府邸。要么是:亲王已有封地,宜尽快赴任,为君解忧。萧佑安面对这些来自宗党各家的声音,并不像以往,费力一一驳回。而是在早朝上,极其沉痛地道:“古人言‘父母在,不远游’。人在尽孝是应当,人去便急着出走,连丁忧也不遵守,如此怎符合朕的忠孝治国之道?诸位爱卿说得好‘按制遵循’,‘为君解忧’。请问诸卿,你们哪一位父母离世,不是自己上书停职三年,或因夺情请至亲替自己守孝三年,以求孝名?何以到了皇子这里,便是‘按制遵循’,封了王就要赶赴封地?”他这一番话,在情在理,将殿上一众上书的大臣说得哑口无言,不敢辩驳半句。萧佑安缓缓审视了一圈,目光回到立于太子身后的宁王身上,沉声道:“宁王年幼失母,全凭皇太后一手养大,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在京城守孝三年亦合情合理。”

宗维立于文臣之首,见皇帝坚定难移,虽有计谋可令萧韫曦离京,又怕自己名声有损,权衡再三之下,只有暂时放一放手。于是叩拜下去,三呼万岁。他一示弱,党羽也纷纷跟从。萧韫曦对身后众臣的顺服之声充耳不闻,目不斜视,直直盯着父皇背后的九龙皇座。他有名有誉,有权有财,只是能入得眼的,从来只有两件事物,不曾更改。

请离一事迅速平息,宁王府邸却修缮缓慢。萧韫曦以守陵便宜为由,择了日头搬到先帝的颐陵旁,一边处理来往公务,一边正正经经地麻衣粗服,茹素守孝,早晚抄经诵读,日月不改。长年驻守的仆役见他勤勤恳恳,言行如一,结合广传的求贤纳才,聪颖仁善之名,愈发对他敬畏,凡他所需,无一不照办。因而守陵虽清苦,萧韫曦在百姓中的声明却越来越好,呼声也越来越高。

闻静思日日乘月而来,踏星而归,与他同饮同食,同素衣,同诵经。看似安慰陪伴,实则一同守孝。他的到来,不仅给萧韫曦带来了各方民意,也给他清寂的生活带来一丝温婉之情。

十月底,宁王府终于修缮完毕。这座府邸与闻府一样由前朝王府改建而成,两府只相隔两条街。依着萧韫曦的意思,仅修缮了年久腐坏的地方,清理了池塘与花圃的泥草,打造了一批崭新的家具器物,其余并未有大的改动。户部拨下的银两尚余一半,被他按闻静思的意思,尽数划入维修禹州弁州河堤的款项,“市义”去了。

十一月初,秋高气爽,千里碧空,万物更替。宁王乔迁新府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京城,百姓早早起床,吃过早点,三五成群或蹲坐或靠立在宁王府周围,都想一睹这位新王的英姿,几乎将宽阔的街道给堵了个水泄不通。

巳时刚过半刻,街头就有百姓高声呼喊:“来了来了。”报讯声依次传递开去,果然不出片刻,萧韫曦白马当先,在侍卫的簇拥下,从街头缓缓行来。他身后事太监总管木逢春领着四个小太监,其后是十二个妙龄侍女,再后是杂役与侍卫押送装有衣衫、书画、玩器用物的大木箱,整整十车,前后近百人,浩浩荡荡地占据了一条街。萧韫曦来到正门前,门侧挂着的两条火红的鞭炮噼噼啪啪响了许久才停。碎纸纷纷扬扬,艳丽如红梅,掉落在他白狐裘上,将一身的素净生生装扮出几分动人的妩媚来。而地上点点腥红,混入雪泥,被马蹄一踏,陷进深处,污浊难辨了。

萧韫曦亲手揭下正门上方覆盖匾额的红绸,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站立片刻就进门去了。太监侍女鱼贯而入,十口木箱依次卸车,四个杂役两前两后小心抬进门内。看热闹的百姓没想到如此简单,大失所望,三三两两地四散开来。有几个文士摸样的男子聚在一侧,低声议论。

其中一人道:“上次太子大婚,骑马游街,身后的小婢女随手一撒,就是银叶金花,疯抢的人几乎把整条街都掀翻了去。怎么这次宁王迁新府,一个子儿都不赏呢?两兄弟行事倒是差天共地。”

另一个头戴暖耳的人笑道:“太子张扬,宁王低调。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人好不怕出名迟。太子那等奢靡,只能哄老百姓一时欢喜,宁王务实,才是治国栋梁。”

站在一旁的绿衣文士听后击掌赞道:“这话一点不假,太子哪个月不要出城游玩狩猎几回,哪次出城身边陪同没有十来个?个个锦衣玉冠,看上去潇洒,可是一入山庄,四周的村民不是上供鸡鸭鱼肉,就是出门为他们准备木材,所得也不过一丈锦缎料子。而他们快马穿梭闹市,也不懂收一收缰绳。你看宗太师,弄走了杨丞相,连御史,自己一个人掌权,真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手捂嘴边偷偷地道:“听说每年外地官员恭奉贡品,都要备两份,一份送皇宫内库,一份悄悄送进太师府。”此言一出,四周哗然。

最边上一位胡服男子怒道:“宗老鬼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前几天,宁王联合御史台将大理寺卿李承告上御前,指他贪污枉法,滥用私权十余罪状。李承当年诬陷韩正贤,谁都知道是宗琪恨他不肯与自家联姻,私下指使。这次李承倒了,正好可以将宗琪牵出来,一同论处。”

这几个文士学子低声议论,一字不漏地被坐在一旁的闻静思听入耳中。他虽知这些传言之中有不尽详实的地方,也没有一一纠正他们的必要。看够热闹的雁迟坐回闻静思身边,颇有意味的道:“他也算是说到做到的守诺君子。”

闻静思知道雁迟所谓何事,点头笑道:“他一贯如此,从不轻易承诺,但是凡有承诺必然遵守。”

雁迟又道:“依你所见,宗琪这次会不会倒霉?”

闻静思微微低头,思索了片刻,轻轻摇了摇头。

闻静思觉得萧韫曦绝不会现在去动宗琪,然而事实确实如此,他的弹事上只列举了李承的十余罪状及合伙同谋,一字未提宗琪。萧佑安看后,当即交由闻允休处理,凌云将掌握的所有证据全送往刑部。

三日后,闻允休递了审理案卷,次日,萧佑安亲自批复。处理之快,比当年李承诬告韩正贤更为迅速。宗琪战战兢兢的过了几日,直到李承及一干同伙下了死牢,才终于回了魂。

半个月后,西市口,李承满门抄斩,涉案的另外三个人也丢了头颅。

徐谦委托之事到此已毕,魏玉英也顺利升迁为大理寺卿。宗家在此事上一反常态,并未为难。萧韫曦这边一帆风顺,闻静思闭门苦读也渐入佳境,却不料年关未到,竟被一张喜帖将喜庆之气给生生变成了心头的一片痛惜之情。

闻静思一心读书以备明年科举,自然对文人士子之间诗会茶会这类的邀请能推则推。萧韫曦知道他全心投入,忍着不去打扰。有时实在思念,便悄悄从闻府角门进入闻静思的小院,也不敲门入内,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小院的石凳上,越过窗口看着他低头吟诵,提笔书写。鼻尖充盈着院子里冬季花木的清芬,一如记忆中闻静思肩颈的味道。有时闻静思抬头看见他,他也只淡淡一笑,一言不发起身便走。次数多了,闻静思隐约意会过来,即便眼角余光发现了,也当做没看见。屋里的人看书,屋外的人看人,彼此心照不宣,谁也不扰谁,十分和谐。

直到有一日,史逸君的书童前来拜见,递上一张大红喜帖。闻静思展开一看,竟是史逸君的喜宴。他微微一愣,谢过书童,盯着喜帖怔怔出神,满脑都是当年清涟的欢喜和史逸君的哀戚,连雁迟走近身边也未察觉。

雁迟见闻静思面带惋惜之色,顺着他的手将帖子中的字句一一看完,担忧道:“依我所见,范家地位不如闻家,父子在朝中也不算才华横溢之人,出嫁的大小姐有几分才气,但这二小姐只有贤淑之名,才华品貌都配不上你。等明年你考得了状元,说不定宁王将公主说给你,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闻静思不知道他怎么会说自己与范家小姐,听得是目瞪口呆,半天才回过神来,正色道:“阿迟,我与范家小姐并不相识,只是觉得史大哥娶妻,太突然,太快了。”

雁迟微一愣神,满脸尴尬道:“我见你面色不佳,以为史公子横刀夺爱。是我误会你,真是对不住。”说罢,拉过椅子在他身旁坐下,劝慰道:“史公子今年二十有一,不算小了,我二师兄就是这般年纪娶了小师妹。莫非史公子另有佳人在心头,不能此时娶妻?”

闻静思心下觉得史大哥或许有苦衷,又不想将他旧事宣扬出去,模拟两可地道:“史大哥心上人前几年意外去世,我以为他会晚些再娶她人。”这话说出来连自己都觉可笑。记起当日史逸君因清涟之死哀恫至极,陪葬了数样心爱之物,连家传长子的碧玉戒指都亲手戴在清涟的手上,一同入土。他几乎是一边惋惜清涟的早逝,一边为史大哥的终生不娶至死不渝而感慨。如今四年尚未满,史大哥就广发喜帖,昭告天下喜结良缘,怎能不让他感到世事无常,人心不恒。

为了避开来年科举,史逸君的婚宴定在十一月底,府中的鸣泉院举行。嫡子大婚,喜庆之极,场面隆重,请的人并不涉及官场皇家,除了自家旁系的长辈晚辈,两家交好的世家也一并请到。闻家作为史家姻亲,送了几件重礼,族中地位颇高的几位也被请来观礼。十五桌人将诺大的鸣泉院占了个满满当当。史逸君一早出门迎亲,喜乐震天,隔了几条街都能隐约听见观礼百姓的欢笑。

推书 20234-08-18 :海绵宝宝与蟹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