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还有重工业区的痕迹,彼时的钢铁巨兽此刻看上去有些垂垂老矣,此时是秋季,路上的行人都裹紧了衣服,整座城都透着一些微妙的萧条感。
而他们的车越是往东北开,这种感觉越明显,直到楚孑看到了不远处波光粼粼的海,才觉得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楚孑刚想再问问教授关于这次考古工作的情况,车就停下了,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黑壮男人向他走来。
“屠銮教授果然把你也带来了,”秦铎吹了声口哨,“快下车吧哈哈哈哈。”
“小秦哥好啊,”楚孑也眼睛一亮,在陌生的地方遇到熟人总是开心的,也不客气就直接把行李都塞进了秦铎手里,“好久不见。”
好久,指两天。
秦铎笑着把二人的行李都搬到了另一辆小巴车上,帮他们告别了司机,就亲自驱车带他们往海边开去。
“你应该也猜到这是哪里,是什么遗址了吧?”他问道。
楚孑点点头。
本来他还有些不确定,但到了这里,就算想不知道也不可能了。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辽宁绥中姜女石遗址。
“孟姜女的故事你很熟悉吧?”秦铎又问。
“当然。”楚孑也并不谦虚。
毕竟这个故事大概是个华国人,从小到大就都听说过。
“那讲讲吧。”屠銮教授忽然开口。
楚孑疑惑看向他,屠銮教授却看向远处的海,颓闷道:“来了这,就想再听听这故事。”
“好。”楚孑压抑住自己内心的疑惑,开始讲了起来。
在秦代初期劳役繁重,始皇帝大修长城,征集了很多年轻力壮的青年来到山海关等地。
那是一个没有劳动法保护劳动人民合法权益的年代,所以那雄伟的长城就成了很多青年人的埋骨地,直到被累死的那一刻都还在修筑。
孟姜女的爱人,一位羸弱的书生,也是其中之一。
他就死在了山海关附近的某处。
孟姜女听到此班噩耗之后,便赶往了山海关,在长城前痛哭三日,不知道是感化了哪位神仙,铜墙铁壁般的长城竟然轰然倒塌出一个缺口,而孟姜女的爱人正被埋在那之下。
于是,孟姜女将爱人的尸体带走了,好好掩埋,在尘归尘、土归土之后,投海自尽。
而这投海之处,正是眼前的这处海滩,辽宁省绥中县止锚湾水域。
秦铎停了车,二人下车,看到不远处的海面上,伫立着三块礁石。
“传说,那三块礁石就是由孟姜女的尸首演化而成,”楚孑说道,“也就是后世所称的‘碣石’。”
关于碣石的说法,在很多古书中都有记载,最早出现于《与贡》,记载所谓碣石就在渤海附近。
但学者们争议不断,谁也说不清碣石是山还是礁石,直到查证在河北昌黎有一座山就叫碣石山,才确认单独的碣石二字应该就是指礁石。
自古以来,便有很多名人骚客来这最东边的海湾看这处碣石,至今仍是辽省绥中的著名景点。
“当然,这个碣石没什么可考古的,重要的是我们脚下的东西。”秦铎说道。
楚孑看向足下,很快便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在距离海岸十余米的地方,凸起了一片长二、三十米的夯土台。
“在80年代末的时候,这里的村民在附近发现了一个瓦片,经辽省考古所的专家坚定,那是一个瓦当。”
“瓦当”是指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在东、西汉时期用的格外多。
“这立即引起了一众专家的重视,他们形成了工作组,在附近细致搜查,就发现了这片夯土台。还有附近的一个砖瓦窑遗址。”
“在旁边的瓦子地地区,专家们还捡到了更多的瓦当,上面有明显属于汉代的灰陶绳纹饰式样,还有‘千秋万岁’的字样,基本确定,这里是一片汉代遗址。”
秦铎边说,边带着二人在附近走了起来。
楚孑也注意到周围已经站了不少专家学者样貌的人,都在说着些什么。
“但专家们就觉得有点奇怪了,毕竟这种有灰陶绳纹的瓦当应该只出现在衙署一类的比较高级的建筑上,这里离咸阳那么远,还在海边,为什么会有这种东西呢?”
“而这个夯土台更是蹊跷,要知道古代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建设在高台之上,那这里原本会是个什么建筑呢?”
“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瓦当,普通的瓦当也就一二十厘米,而这块瓦当足足有五十厘米,看上去有脸盆那么大,上面还有夔(kui2)龙纹饰!”
“这样的瓦当只有秦始皇的咸阳宫出土过一片样品,这个残片可以说是开启了辽西地区秦汉考古的新纪元!”
“辽省考古所的专家立即把这块瓦当送去了燕京,经过苏秉琦教授的查验,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这里可能就是秦始皇著名行宫,碣石宫所在的地方!”
史料记载,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霸业,进行了第四次东巡、
他一路从咸阳向北,最终到达了渤海处的碣石,并在这里着人修筑了碣石宫。
秦铎指向不远处,继续道:
“当时,姜女石遗址旁边有一个工程刚刚动工,辽宁省考古所赶紧上报,这才把工程停了,然后对这片区域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和发掘。”
“很快,他们便发现,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遗址,而是有足足六处。”
“它们分别是石碑地遗址,瓦子地遗址,黑山头遗址,止锚湾遗址,还有离得更远的周家南山遗址和大金丝屯遗址。”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这里是一个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群了,一切都很符合碣石宫的描述。”
“勘探结果表明,最大的石碑地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墙基宽2.8米,围墙内有南北贯穿的大道,宽约6米。”
“宫殿就在最南边的夯土台上,北边还有一些建筑,几个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说到这里,楚孑向四周环视,只觉得伴随着不绝于耳的海浪拍击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看上去颇有气势。
“但奇怪的是,专家们并没有在如此广大的碣石宫的建筑群中发现一丝一毫的生活器具痕迹。”
秦铎看向楚孑,挑了挑眉:“你猜这是为啥?”
楚孑思忖片刻,答道:“因为秦始皇修筑碣石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居住。”
秦铎笑笑:“那你觉得会是因为什么呢?”
“考虑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楚孑不确定道,“可能是为了修仙吧?”
“没错!”秦铎揽过楚孑的肩膀,“当时的学者们也都是这么猜测的,直到最近发现了更为确凿的证据。”
楚孑立马警觉:“什么证据?”
秦铎指了指海岸上,楚孑这才发现那里站了一排人,而他们似乎正拿着一些潜水设备。
“我们在海岸通向那三块碣石的海底,发现了一条由鹅卵石铺成的道路,”秦铎嘿嘿一笑,“那似乎是一道修仙之路,不知道楚同学有没有兴趣,亲自去看一看呢?”
一说海底可能存在一条鹅卵石铺成的甬道,楚孑就来了精神。
古人经常迷信求神,也想象着自己能羽化而登仙,就连君王将相也不例外。
秦朝当时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是“海里有三山”,即海上三神山,神仙居住的地方。
《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有这段记载:
“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徐福这个人大家也都很熟悉了,基本上秦始皇干出的那些神神道道的事都和他有关系。
但稍微了解一些我国地理的人都知道,我国的辽东、胶东这些地区外面的岛屿是不多的,更遑论有山了。
专家猜测,这三山说的最靠谱的地方就是如今的台湾省了,可惜台湾省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高山。
所以不能怪秦始皇没找到三山,就连现世的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们也都没找到呢。
但姜女石却正好是三块。
会不会秦始皇找不到三山,就决定找个平替,用姜女石的三块来代替了?
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
其实距离发现这里的遗址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因为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所以就搁置了。
别说水下考古了,就连地面上的考古也是困难重重。
当时上头叫停隔壁的开发工程都费了不少周折。
试想一下,一个开发工程少说也要投进去几千万上亿,却因为挖出了一块夔纹瓦当而叫停,如果你是地产开发商,你也不乐意。
华国考古确实面临诸多困境与局限,但地面上的考古还是有价值的,至少摸清了此处遗址群的一些基本特征。
因为之前的建筑工程对位于石碑地西侧的黑山头遗址造成了破坏,所以先对黑山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沿着夯土台下挖,竟然发现了保存良好的柱础石,还发现了一个用砖石垒砌垂直向下一米的窖井。
而且还发现了黑山头遗址的房间都是由两个房间、两个房间组成的相连的建筑群。
这些房间里面,有的是一口井,有的是圆坑。
这样的组合在古代被称为“一井一窖”,所以专家们推测这个建筑主要是储物的,很可能是食物之类的。
没有生活物品,却需要储藏这么多食物,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为了祭祀什么贡品而准备的。
而位于石碑地遗址东侧的是止锚湾遗址,里面则是能见到摆放家具、器皿的痕迹。
也像是为了祭祀活动而筹备所用的。
黑山头遗址、石碑地遗址、止锚湾遗址,由西向东沿着海岸线排列,以中间正对着姜女石的石碑地遗址对称,正好符合秦汉时期常见的“一宫两阙”的建筑排列。
黑山头遗址和止锚湾遗址都比石碑地遗址小一些,就像是两个阙楼一样。
这也让考古学家更坚定了,石碑地遗址前面的海域,就是这次水下考古工作的重点。
“那条海底甬道大家都已经听村民说过很多次了,”秦铎一边带着楚孑往海滩走去,一边对楚孑解释道,“但是因为水下考古最近才刚刚发展起来,所以只能现在才来看看了。”
说着,二人也走到了海边,登上了用石头砌成的一个小小的码头。
前面围着十几个人,还有另外二十几个人正在分别向两艘快艇上登去。
秦铎很自然地和他们打了招呼,并将楚孑和屠銮教授介绍给了一会要负责水下考古工作的领队,何世达先生。
何世达原本是武警,负责海岸巡逻,也是机缘巧合才加入了考古学这个大家庭,算得上是华国最先开始了解水下考古的人。
他皮肤黝黑,中等身材,坚毅的面庞看着就有种说不上来的靠谱。
“你好啊,小楚,”何世达握了握楚孑的手,也没多说什么,“晕不晕船,要和我们一起出海吗?”
楚孑当即摇摇头:“不晕船,我出海!”
何世达见楚孑答应的这么爽快,哈哈一笑,用宽大的手掌拍了拍楚孑的后背,“好啊,年轻人,有闯劲儿!”
秦铎也笑:“何领队一定要带上小楚,我们在挖海昏侯墓的时候这小子简直像一个吉祥物一样,到哪旺哪。”
“哈哈哈哈,”何领队笑得更开心了,“要是小楚会潜水就好了,我们可以一起下去。”
“我会!”楚孑秒答。
“真的?”何领队一脸惊讶,“会潜水的人可不多啊。”
楚孑点了点头:“我真会。”
其实他之前也不会,全是刚刚聊天的时候在系统里学的。
有些机会,绝对不能看到它们在眼前溜走。
“今天风和日丽,海面也十分平静,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何领队想了一会,“你要是会潜水可以一起下去,跟在我们后面看看就行。”
“没问题。”楚孑满口答应。
何领队这就把楚孑带上了船。
秦铎面露担忧:“行不行啊,不行别勉强,潜水这事也不是说来就来的啊……”
何领队点头:“嗯,我看他要不行就把他送上来,凡事都有第一次嘛。”
能做水下考古的人本来就不多,年轻人就更少,因此何领队看到一个好苗子也不想错过。
更何况,楚孑这小子看上去很沉稳,也不紧张,感觉也不像是在说谎。
秦铎又跟一众队员都打好招呼,然后转过头,又跟另一船的队员都说多多照顾。
要不是年龄看着不太合是,还以为秦铎是楚孑的家长呢。
嘱咐完一通,秦铎这才回头,和岸上的专家也打招呼。
但他忽然见到了一位女士,整个人愣了一下。
这位女士大约四五十岁,个子不高,一直安安静静地站在人群里,看上去并不起眼,束着利落的短发,眼神却很是锐利。
她一直就带着一点微笑,站在那里。
楚孑也捕捉到了秦铎这一点微妙的卡顿,看向他们。
不料那个女士上前,大大方方地和秦铎打招呼:“我是鸠山美和子。”
然后,她走到了屠銮教授面前,伸出一只手,“好久不见,你们叫我万怡也可以。”
她的中文丝毫没有口音。
屠銮教授却并不惊奇,只是伸出手:“幸会。”
二人一时无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彼此。
何领队看场面有些尬住了,主动开口介绍道:“鸠山美和子女士和鸠山直人先生是来自霓虹国早稻田大学的专家学者,二人都可以讲中文,协助我们的水下考古工作。”
楚孑方才明白为何会有两个霓虹国的人出现在这里。
要说水下考古的专业程度,在东亚地区,霓虹国可能算得上是最强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做水下考古做的最多,发现成果也最大,华国水下考古的发展也少不了多和别人家偷师学艺,在1987-1990年之间,几乎都是通过派人出国学习和与外国水下考古研究机构合作的方式,才培训出了一批水下考古专业人员。
何领队也是当时出国学习的人之一。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以及工作强度的问题,如今整个华国还可以进行水下考古作业的人员一共也只有50位左右。
目前在这两艘船上的20来位,已经算得上是半壁江山了。
怪不得船上还有些武警随行保卫,可以说每一位都是国宝级的人物了。
不过,楚孑虽然明白这两位霓虹国学者出现的意义,却不明白二人和屠銮教授之间这种微妙气场是怎么回事。
他蓦地想起在来这的飞机之前,屠教授对他问关于以前到底发生过什么的回答——
“你很快就知道了。”
会和这两位学者有关吗?
楚孑在心底打上了一个小小的问号。
“我们二人由于国籍问题不能和大家一起潜水了,”鸠山美和子说道,“相信大家按照计划行事,一定会有所发现。”
等她说完这些话,那点奇怪的气氛才算被打破,一众人马该检查装备的检查装备,该登船的登船。
楚孑也收敛了思绪,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会儿的潜水上面。
两艘快艇相继出海,楚孑他们的这一艘其实也并没有开很远,大约一分钟就停下了。
另一艘快艇则是开到了姜女石附近才停下。
等船停稳后,何领队一声令下,要下水的工作人员就换上了潜水服。
他本来还想帮帮楚孑,但楚孑自己熟练地穿衣服,便也没上手,等楚孑穿好了衣服,才帮他检查还有没有疏漏。
楚孑背上了氧气瓶,一切准备就绪。
“位置差不多了,我们就在这里下去吧,按计划三人一小组,楚孑跟着我,”何领队做了最后的吩咐,“咱们这次的目的,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探查甬道的情况,都清楚吧?”
“清楚。”一众队员回答道。
“好,下水。”何领队言简意赅。
随着几声清澈的“噗通”,队员们像是下饺子一样进入了水底。
楚孑也不例外,照着之前系统里学的样子翻身下海。
幸亏系统提前解锁了实践功能,他经过了多次练习,也算没有露怯。
但水下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奇怪。
首先就是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其实海水还是比较冷的,这件潜水服虽然有一定的保暖功能,但并不能完全抵御寒冷。
其次就是能见度的问题。
虽然在海面上看海水还算清澈,但潜到四五米之下以后,光线就比较昏暗了,他们只能打开头戴的灯,才能勉强看到自己面前几米的距离。
而且楚孑还有点迷失方向。
幸亏何领队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跟着自己,楚孑这才不算走丢。
等他们终于潜到水底,也就是十米左右深度的时候,楚孑其实觉得自己的耳朵已经有点不舒服了。
但待他看清眼前的场景之后,难受的感觉瞬间烟消云散……
很多白色的石块平静地躺在水底。
石块大多都是方形,显然有人工雕刻的痕迹,而它们的摆放也十分规矩,几乎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围栏模样。
看到楚孑停下了,何队长和另一位潜水考古人员老高也迅速向他靠拢。
三人一起盯着这一片石头看了半晌,终于确定,这就是他们要找的“古怪”。
它们每两块之间相隔了大概五米左右,中间的就应该是那条“飞升之路”了。
可惜,等他们再下潜一些,看清海底的情况时,并没有发现那所谓的可以通天的鹅卵石路,只有零星几块鹅卵石,散布在海底。
楚孑猜测,一来,这里距离海岸比较近
,海水也没那么深,可能是在潮汐运动的裹挟之下,将本就比较轻的鹅卵石推向了别处。
二来,之前有很多村民见过鹅卵石的路,很难确保他们不会将这些鹅卵石捡走。
但能发现这些像是“围栏”一样的大石块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老高赶紧掏出尺子在水下测量起这些石块的大小,又用电子经纬仪测量了此处的位置、温度、海水流速等等信息,然后将这些用太空笔记录在了专业的pvc材质的书写板上。
而何队长就忙着那水下相机对这里进行拍照,也辅助着老高进行测量之类的。
这样以来楚孑就成了闲人了,给何队长打了个手势,就在附近游荡起来。
虽然他很努力地在搜寻着附近的蛛丝马迹,但很遗憾,并没有什么收获。
不过,潜水的感觉真的很奇妙。
就像是飞起来了一样。
他的身体很快适应了水下的压力,游动愈发游刃有余。
不时有些叫不出名字的小鱼从他身旁经过,水底还有不少礁石,里面都住着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
楚孑方才意识到,其实这个世界,也是这些动物的。
人类在兴衰荣辱,交替不停的几千年之中,这些动物也在地球的这些角落里生存繁衍,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如果用带有一些宗教意味的说法,那么可能在某一世,我们会变成它们,在另一世,他们也会变成我们。
楚孑看到有两只褐色的小鱼在前后脚的互相追赶、驱逐,直到一只小鱼落荒而逃,游向远方深不见底的海水之中方才结束这场争斗。
获胜的小鱼耀武扬威地游了一圈,才停在礁石处休息。
楚孑看到了它身上的伤口,新旧叠加。
是在争夺领地吗?
它们也有种族、也有斗争、也要对抗环境啊。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或许它们和我们人类并没有什么不同。
秦始皇当年结束了多年的战国纷争,建立起帝国霸业,东巡之时,望着这些碣石,可曾想过之后大厦倾颓、王朝覆灭的样子?
应该……不会吧?
这想法就像是一根极细极轻的针,直直扎进了楚孑的脑海之中,让他忽然想起了些什么。
彼时的秦始皇正当壮年,壮志已酬,如同一只刚刚获胜的猛兽。
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难道是修仙吗?
楚孑忽然对这条“登仙之路”有了一点不同的看法。
很快,何队长和老高结束了工作,三人再在周围探索了片刻,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现,便上潜,回到了快艇之上。
一次水下考古的探索时间大约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许多队员也陆续回到了艇上,小艇很快就带着队员们回到了岸上,大家换好衣服之后,交流起各自的收获。
除了确定有一条通向碣石的甬道之外,距离礁石比较近的组员还称在海中三块礁石的底部,有一个石头堆砌而成的地基。
众人猜测,这很有可能这是一个观景台。
这让楚孑心中的更加确信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楚孑想了片刻,对何队长说道:“我们能不能去黑山头和止锚湾遗址前面也进行两次水下考古?”
何队长愣了一下:“为什么?”
楚孑说:“我怀疑那两片遗址对着的地方也有海底甬道。”
“是吗?”何队长不确信道,“怎么怀疑出来的?”
楚孑看了自家屠教授一眼,笑道:“因为考古学需要有些想象力。”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何队长又带着大家进行了两次水下考古的勘探工作。
结果正如楚孑所说,在石碑地遗址东侧的黑山头遗址前海域的底部,也发现了一条甬道。
而在石碑地西侧的止锚湾遗址前海域,也发现了甬道。
这两条甬道上的鹅卵石更多一些,显然是之前没被村民发现过。
“神了,”何队长看着潜水技术更加精湛的楚孑,忍不住赞叹,“你小子真是神了,这都猜得出来。”
而更神的,是在这两条甬道的尽头,还发现了两块沉没在水底的碣石。
东侧黑山头遗址甬道尽头的叫作龙门石,西侧止锚湾的则被称为了红石崖(ai2)。
这样以来,整个海湾的布局就很清晰明了了。
三个遗址对着三块碣石,正好就是一宫双阙的样子。
不可不谓是一种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极佳融合。
而三处碣石都有观景台的发现让考古学家纷纷推翻了之前说这是为了登仙而修建甬道的说法。
毕竟就算始皇帝再求仙心切,也不太可能认为彼此间距离不过几百米的三组礁石会是三座仙山。
那会是什么呢?
而楚孑一早准备出了平面图,简单的连上了几条线。
从平面来看,这就是秦始皇的行宫俯瞰着大海,似乎在和大海相拥,而三个宫殿前甬道的尽头是礁石,链接起来构成一道“防线”,与海洋融为一体。
“这造型……”秦铎横看竖看,都觉得似乎有点眼熟,“像是汉代建筑中的一个结构诶……”
楚孑点头,看向诸位老师:“这像不像是一道门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