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场TOP1by月寂烟雨

作者:月寂烟雨  录入:02-07

播种完,他再用泡种子剩下的水兑了井水,浇到育苗杯上当定根水。
大家忙了两天,总算把所有的番茄种子和辣椒种子种下去了。
两种作物的数量跟卿孟祝想象中的差不多,番茄一共播了六万七千多粒种子,辣椒一共播了两万四千多粒种子。
他们家的番茄苗跟辣椒苗都能长得比较大,一亩地大概也就种两千棵。
辣椒还好说,种十二亩地对卿孟祝来说也不是很困难,番茄要种三十四亩,他就实在抽不出那么多精力,也没有那么多土地可以种了。
这天,卿孟祝在大棚里看过已经开始发芽的番茄和辣椒,回去对明春晰说道:“过完元旦,我想去边疆看看,租一个农场下来种番茄辣椒土豆之类的,我们这边的土地实在不够了。”
明春晰坐在他旁边:“现在番茄苗和辣椒苗的品质能看出来吗?”
卿孟祝点头:“这批番茄苗的品质大部分都能达到‘精品-’,辣椒苗的品质还是‘精品+’,不过距离‘优品-’很近了。”
他们的番茄种子在泡种子基因剂之前是“良品+”,泡完种子基因剂,品质提了一个小品阶,辣椒种子之前是“精品+”,现在还是“精品+”。
可能因为种子要越过一个大品阶需要比较多的物质积累,种子基因剂残余的那点药性不够。
他们只能在种植的过程中多花心思,看能不能突破。
卿孟祝:“我想在这里种辣椒,番茄种一两亩,用来育种,其他的番茄都挪到边疆去。他们那边挺适合种番茄,说不定过两年,我们能成立一个番茄基地。”
明春晰没意见:“我安排一下,过完元旦我们就出差去。”

他们家一共有两座山,都种满了竹子,两座山也都要修路。
工程队从靠近他们家这边的山开始修路,现在路已经修到半山腰了,他直接开三轮车就能上到半山腰,大大节省了时间跟体力。
很快,卿孟祝就左手提着发酵的竹叶,右手提着茶水,来到牛棚。
牛群就在牛棚里等着他,看到他后,齐刷刷地抬头朝他看过来,又大又圆的眼睛里闪着温驯的光芒。
卿孟祝放好竹叶跟茶水之后就去检查牛群的情况。
母牛们都怀孕了,现在肚子比以前要大一些,身体状态却不错。
卿孟祝一头头检查过去,看没什么问题,才打开牛棚让它们自由活动,而后去看榛鸡。
他们家一直在捉大的榛鸡吃,也一直补充鸡崽,现在榛鸡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所有榛鸡加起来已经有一万三千多只。
它们就在竹林里活动,天天从这座山跑到那座山,卿孟祝只要上山来看,无论到哪座山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卿孟祝去看榛鸡的时候,阴沉沉的天下起了雪粒子。
天气这么冷,榛鸡却精神抖擞的,一点都不怕冷。
它们还是满山跑,用爪子刨着竹林的土地,找里面的蚯蚓和草籽吃。
榛鸡也没什么问题,卿孟祝便上山顶看母竹。
可能因为天气比较冷,没到竹子生长的节令,母竹的变化不大,竹节处依旧只长出两根细细的枝条,枝条也没怎么变化。
倒是他下山的时候,顺路去看母竹原本所在的地方,看见了之前挖母竹的时候留下的空地里长出了新的竹笋。
可能是周围的竹鞭长了过来,新的竹笋明明是冬笋,笋尖却冒出了地面,长得肥壮粗大,一看生命力就很顽强。
卿孟祝围着这根品质为“优品+”大冬笋检查了一圈,并没有挖掉它。
想必等夏天的时候,它长成挺拔修长的竹子,就会取代母竹,成为这一小片竹林中的王竹。
当然,泡过种子基因剂的母竹会在山顶,同样长成大竹子,牢牢占据两座山的竹林中品质最高的那根竹子的地位。
卿孟祝一边想着,一边脚步轻快地下山。
走到山下,他刚好遇上过来察看山路的工程进度的赵和曦。
赵和曦看着他说道:“想什么呢?一脸笑眯眯的样子。”
卿孟祝:“想山上的竹子啊,还能想什么?”
赵和曦也笑:“那可说不准。”
卿孟祝:“你要下山吗?坐三轮车下去?”
赵和曦一点也不嫌弃地挤到三轮车边上的小板凳上:“下!我要去地里看看。”
卿孟祝:“我也要去地里看看,萝卜好像可以吃了。”
赵和曦:“可以了,前天我还跟周哥拔了萝卜腌酸萝卜,腌好的萝卜又甜又脆,还没拌任何调料的时候就很好吃了。”
卿孟祝瞬间有点馋:“那我等会也拔几个回去炖牛腩。”
赵和曦看看天空:“要吃牛腩吗?都下雪了,不吃铁锅炖大鹅啊?”
卿孟祝想起了挺久没有吃的大鹅,改口:“炖大鹅也行,一样能放萝卜下去炖。”
卿孟祝他们没养大鹅了,都交给公司养,鹅群在田里跑来跑去,吃各种杂草菜叶,全年散养,味道应该比去年还好一些,确实可以宰只大鹅尝尝。
卿孟祝直接将三轮车开到鹅群边上,跟赵和曦两路包抄,直接逮住鹅群里最大最肥的一只鹅。
鹅被追得到处乱飞,被逮住的那只鹅也在赵和曦怀里拼命拍着翅膀,弄得赵和曦不得不用力往后仰,避免被鹅扇脸,在附近干活的人看到这情景都笑。
赵和曦:“孟祝你好了没啊?!”
卿孟祝举着手机给赵和曦跟鹅拍照,嘴里安抚:“好了好了,拍到了。”
拍完,卿孟祝发给公司的财务那边,告诉他们,抓了一只鹅走,并让他们做账。
开公司就是这点不好,想要吃地里的蔬菜和养的禽类,要做的步骤多了许多。
不过不开公司,还是让卿孟祝自己养的话,他并没办法抽出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养鹅。
像现在养鹅,公司只需要将鹅放到地里,在附近干活的员工顺手就能帮忙看管一下,能节约许多成本。
个人养的话,一天之中要分好些精力到鹅上面,并不划算。
卿孟祝拍完照,顺便通知了周晏,让周晏傍晚过来家里吃炖大鹅。
周晏赶快打电话过来:“今年还是吃炖大鹅,不想吃点别的吗?”
卿孟祝笑:“周哥,你是不是有别的建议?你要是有别的建议,吃别的也行。”
周晏:“最近我们厨房跟南部省份的卤菜师傅交流,学到了几手卤鹅小技巧,你们要是感兴趣,中午我拿材料过来,卤一下午,晚上就可以吃了。”
卿孟祝完全没意见:“这个好,我觉得可以。卤鹅是不是还能顺带卤蔬菜?我们要准备一些蔬菜吗?”
周晏:“行啊,卤完鹅的卤汤用来卤蔬菜就不错,蔬菜豆干鸡蛋,你们看看喜欢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就可以准备什么。”
卿孟祝:“好嘞,等会我回去的时候顺便把蔬菜带回去。”
卿孟祝挂完电话,抬头喊不远处的赵和曦:“周哥说晚上不吃炖大鹅了,吃卤鹅。卤鹅也好吃,还能卤我们喜欢吃的蔬菜。”
赵和曦:“好吃我就没意见!要捞一点虾回去卤吗?”
卿孟祝:“捞!我过去捞,我顺便挖一根藕。”
他们的藕今年也还没收,卿孟祝打算等开春的时候,找一天收了,顺便把藕芽取出来,移栽到别的地方去。
那样的话他们就不用短时间内下两次塘了。
天气冷,卿孟祝特地骑三轮车回家拿了防水裤,然后才下池塘挖藕捞虾。
现在的虾又长大了一些,每一只都比他的手掌长,快赶上小臂长,这还是在没算虾须的情况下,算上了,那得更长。
池塘里的藕也长得好,随便一根藕都又粗又长,鲜嫩洁白。
卿孟祝用脚探着淤泥,查看底下的情况,很快就捞出一条快赶上他大腿粗的嫩藕。
赵和曦蹲在旁边看:“这藕真好,明年继续移栽到公司的其他池塘里去?”
卿孟祝:“栽!今年挖藕的时候可以清理两口池塘出来。”
去年他们就移栽了一部分藕芽出去,移栽的藕芽刚好种满一口池塘。
今年底下的藕芽长得更多,移栽到两口池塘里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赵和曦:“行,到时候可以配到会员们的蔬菜包里面去,上上个星期给在蔬菜包里给会员们配了藕,会员们就挺喜欢的,全给了好评。”
卿孟祝想起来:“公司里这么多口池塘,这些藕怎么分配?随机配的吗?我记得我家藕种长出来的那些藕,品质要更好一些。”
赵和曦掏出手机给卿孟祝看:“那口池塘的藕没放到蔬菜包里,直接放到网上卖去了,99块一斤,卖得还挺好的。”
卿孟祝看着那一溜好评,点点头:“挺好的,分开来卖,我们不吃亏,顾客也不吃亏。”
赵和曦:“对,这口池塘里面的藕品质特别好,煮出来的汤特别香,我们送检的时候就发现了,后面就拿出来单独卖了。原本不想定那么高的价格,后面迈可说,我们的银耳莲子羹都卖那么贵了,藕卖便宜了不合适。”
卿孟祝赞同:“这种贵价蔬菜吃的就是口味上的差异,会有顾客愿意支付溢价的,没必要便宜。”
卿孟祝原本只是想挖一根藕,最后说到公事上去了,只好跟着赵和曦去公司上班。
等上完班回来,周晏已经过来家里将大鹅卤上了,明春晰给开的门。
天冷,明春晰回家里居家办公,后面捎上了楚彦桓这个跟屁虫。
楚彦桓笑嘻嘻地对卿孟祝说道:“听说有好吃的,我就过来蹭饭了。”
卿孟祝也笑:“随便蹭。等会和曦他们也会过来,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楚彦桓:“那太好了,我还怕打扰你们的二人世界,师兄明天就因为我左脚先迈进公司开除我。”
明春晰踢他的脚:“去帮忙。”
鹅已经卤好了,现在满院子都是香味,他们要接着卤蔬菜,需要人帮忙洗切。
周晏虽然不喜欢人跟他一起挤厨房,但是他今天太忙了,需要人帮个忙。
除了卿孟祝之前说的萝卜、土豆、莲藕之外,大家还准备了木耳和野蘑菇。
野蘑菇是卿孟祝夏天采了晒的,因为要晒干储存,不方便清洗,所以当时他们只是稍微择去杂物就拿去晒了,现在清洗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周晏把清洗的工作交给了赵和曦跟楚彦桓。
卿孟祝和明春晰在旁边给萝卜、土豆、莲藕、冬笋等去皮切片,他们的厨艺不错,更适合做这些需要一点技术的工作。
起码这些活交给他们来干,他们不至于切到手。
大家忙碌着,卿孟祝切完最后一个萝卜,收拾完砧板,忽然想了起来,问明春晰:“要吃芦笋吗?我特地留了一点芦笋。”
明春晰还没说话,耳朵十分尖的赵和曦在旁边说道:“要要要!!!怎么这个季节还有芦笋?”
卿孟祝:“春晰喜欢吃啊,前几天稍微暖和一点的时候,我看到芦笋冒出了芽,就在上面盖了稻草保暖,现在芦笋应该已经长出来了。”
赵和曦:“见者有份,我们也要吃冬天鲜嫩的芦笋。”
楚彦桓在旁边嚷嚷:“就是!我们也要吃!”
周晏在旁边笑。
卿孟祝只好拉着明春晰站起来:“那我们去后院采。”

第220章 你们这酒真是又香又烈
经过一年多的生长,篱笆下的石刁柏已经长得很茂盛了,秋天的时候长了很大一丛,直接将篱笆变成了绿篱笆。
天气越来越冷后,石刁柏地上部分的枝叶枯萎了大半,卿孟祝就找了个晴朗的天气把上面的枯枝清理掉了。
现在他们过来,已经看不到地上的部分了,原本长着石刁柏的地方被卿孟祝盖上了厚厚的稻草。
他们拨开稻草,底下胖乎乎的嫩黄芦笋才露出来。
明春晰观察片刻后说道:“比今年开春那会长出来的芦笋要大多了。”
卿孟祝:“品质也提升了,当时才‘良品+’,现在已经‘精品-’了,明年开春,应该有希望提升到‘精品’的品质。”
明春晰:“希望我们能够如愿。”
两人将芦笋采下来,放进小篮子里,又带回院子里。
刚采下来的芦笋带有一股清香味,在这个下雪的冬季闻着特别好闻。
周晏拿到芦笋,放在眼前看了看:“自己种东西就是这点幸福,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好东西。”
卿孟祝:“谁说不是?周哥,你给芦笋和冬笋焯水吧?剥鸡蛋我们来就行。”
周晏:“马上就剥完了,我将一部分虾和鹅肉煮出来了,你们先拿去喂小家伙们?小狐跟小獭还在洞里,没冬眠吧?”
卿孟祝抬头笑了笑:“没有,它们不冬眠。周哥你要过去看看吗?冬天它们长出了新的毛,那身毛可厚实了。”
周晏的眼睛都亮了:“可以吗?”
卿孟祝:“当然可以啊,它们吃了那么多你开的小灶,摸摸怎么了?春晰,我带周哥去撸小狐和小獭啊。”
明春晰在旁边点头:“这里交给我们。”
于是,卿孟祝带周晏去院子后面,将赤狐和水獭叫出来,喂它们虾肉和鹅肉的同时也撸它们。
这次赤狐跟水獭都很给面子,尤其赤狐,还躺在地上露出了肚皮。
护法跟护卫不知道怎么得到消息,也汪汪叫着跑回来了,看到卿孟祝后,冲过来用脑袋顶他,跟他挨挨蹭蹭,亲热够了,才过去周晏那边讨食。
周晏从狗子到赤狐到水獭,将毛发厚实的毛茸茸撸了个遍,这才斗志满满地去洗手卤蔬菜。
晚上七点多,大家在院子里点起了火盆,烤着火吃晚饭。
今天的晚饭就是卤蔬菜跟卤鹅,为了保持温度,周晏特地在底下放了炭,那样吃到最后也不会冷了。
不然这个天气,他们吃饭吃慢了油脂都凝固了,吃到肚子里恐怕会不舒服。
周晏做卤菜跟别人不同,除了桌子上放的各种蔬菜,他还特地准备了两种蘸料,一种以油辣椒为主,口感香辣,一种以鲜辣椒为主,口感鲜辣。
大家喜欢哪种蘸哪种,要是都不喜欢,不蘸也可以。
今天的主菜卤鹅就在锅里。
周晏的刀工十分优秀,一只鹅斩件了,还能保持鹅的形状,看着色香味俱全。
大家抬头互看一眼,二话没说,纷纷伸筷子夹鹅吃。
卿孟祝夹了一块带皮的鹅脯,只一入口,鹅肉的鲜美立刻在舌尖中释放了出来。
鹅皮紧致爽滑,鹅肉柔嫩多汁,吃起来非常鲜美,卤水的香气也很足。
他吃完一块,忍不住夹了第二块。
再品尝时,他看了边上的周晏一眼,不愧是厨师长,这手艺真是一绝。
周晏卤的鹅好吃,边上的配菜也好吃。
冬笋和芦笋各有各的鲜美爽脆,各种各样的蘑菇比鲜蘑菇的味道还浓,萝卜的软烂和土豆的软糯也各有特色,其他配菜也都很好吃,他们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楚彦桓就着蘸料吃了好几块土豆和冬笋,忍不住说道:“这个跟吃火锅好像啊,菜好多,也好好吃。”
卿孟祝:“我感觉比较像吃串串。”
赵和曦:“对对对,我也感觉比较像吃串串。可惜你家的辣椒苗都拔了,要不然用你家的辣椒做出来的鲜辣椒蘸水才最好吃。”
卿孟祝:“新一批辣椒苗已经在育苗了,等夏天,辣椒红了,肯定比今年这批辣椒还好吃。”
赵和曦:“我也觉得,我前两天还去看过,今年的辣椒苗长得可好了,番茄苗也长得好,我都没想到这么冷的天气,菜苗还能长得这么好。”
大家随意聊着天,呼呼的北风从院子外面刮过,却并不影响院子里的温暖。
楚彦桓听着他们聊天,“嘶嘶”地倒吸凉气。
他属于那种不太能吃辣,又非常爱吃的人,现在嘴唇已经辣红了,非得吸几口凉气才能缓过来。
周晏看他这样,将放在边上的巧克力酒酿拿过来,给他倒了一杯。
最近天气冷,巧克力酒酿比以前还受欢迎。
周晏改进了一下配方,添加了更多顺滑的巧克力,奶味也比以前更重了一些,酒酿则带来复杂的香气,里面的坚果碎依旧是点睛之笔。
楚彦桓喝了一大口,满足地叹了口气:“就是这个味道,太好喝了,吃完咸咸的东西,喝一口,加倍好喝。”
赵和曦顺口说道:“要不怎么叫甜咸永动机?”
对上楚彦桓不解的眼神,赵和曦解释了一下:“就是吃完甜的吃咸的,吃完咸的吃甜的,互相解腻,可以一直吃下去,所以叫永动机。”
楚彦桓有点明白了。
赵和曦也喝了一口巧克力酒酿,而后问道:“孟祝,你家的甜酒酿还剩多少了?之前酿的普通酒呢,还在酿着吗?”
卿孟祝点头:“甜酒酿还剩半缸,能再喝一段时间。普通酒酿一直没动过,还放在楼梯下发酵着。”
赵和曦吃惊:“这么长时间你们都没打开来看看吗?一点都不好奇里面的状态?”
卿孟祝:“就是发酵的状态,应该不会有别的了,毕竟天气这么冷。”
周晏在旁边说道:“发酵的时间长一点也好,很多名酒的发酵时间都要两三个月。”
卿孟祝:“我也看到了相关资料,资料上说,发酵的时间比较长,有利于发酵出香味,等蒸出来,酒的口感也会更加醇厚。”
赵和曦掰着手指头在旁边算:“就算这样,时间也差不多了,马上都要一月了,你家的酒总发酵时间应该有小三个月。”
卿孟祝:“那我找时间看看。”
赵和曦:“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看看?”
卿孟祝看他实在好奇,干脆同意了:“要去看先洗手啊,别把杂菌带过去。”
他们的卤鹅卤菜本来就吃得差不多了,卿孟祝这么一说,大家纷纷站起来表示要去看酒。
卿孟祝带他们洗完手,拉着明春晰在前面带路。
他们家的酒就放在楼梯底下,上面还盖了一件军绿色的大棉袄。
赵和曦用手碰了一下棉袄:“哪来的棉袄?怎么盖这个?”
卿孟祝:“我爷爷年轻的时候穿的,上次跟文磊叔聊天,听他顺嘴提起,天气冷,酒不好发酵,让我盖个棉被什么的,我就把这件军大衣找出来了。”
赵和曦在旁边嘿嘿笑:“这军大衣可真够厚实的,传家宝啊。”
卿孟祝一抬下巴:“那是。”
周晏在旁边说道:“打开来看看。”
酒要密封发酵,卿孟祝打开酒缸的盖子,底下有一层塑料膜封住酒缸,得解开绳子打开塑料膜,才能看见酒缸里的真正内容。
绳子绑得有点久了,卿孟祝跟明春晰两人联手将绳子解开,解得有点艰难。
然而,他们一把上面的塑料薄膜揭开一条缝,里面浓郁的酒香就扑鼻而来。
实在属于未见其面,先闻其香了。
等塑料膜全部打开,露出里面的酒酿,他们发现,酒酿中间留出来的那个坑里灌满了米白色的酒液不说,整个酒缸都是米白色的酒液,酒酿飘了起来,飘在缸里。
卿孟祝看到这情景,有点意外:“居然出了这么多酒?”
周晏仔细察看:“出的酒是比一般的酒酿要多,有干净的勺子吗?我们尝一尝。”
卿孟祝马上道:“厨房有,我去拿过来。”
周晏强调:“要无油无水的勺子。”
卿孟祝人已经跑出去了,声音传过来:“知道。”
卿孟祝很快去而复返,拿了一把陶瓷勺子和五个干净的碗上来。
明春晰接过他手里的碗,他便拿着勺子,给每个碗里舀一勺酒,分给大家喝。
新酿出来的米酒闻着很香,尝起来却又香又苦,跟甜米酒不是同一个味道,却意外地不错。
卿孟祝尝了一小口,又尝了一小口,感觉味道有点淡了,要是浓一点,可能会更刺激。
他抬眼,跟明春晰对视。
明春晰猜出了他的想法,说道:“是有点淡,蒸馏一下更好喝。”
周晏在旁边听着他们的对话,问道:“你们会蒸酒吗?”
卿孟祝还真不会,摇了摇头:“我只小时候看过我爷爷奶奶蒸酒。”
明春晰:“我也不会。”
卿孟祝:“周哥你会蒸酒?”
周晏:“看别人蒸过,不过我没试过。你们要是想找人蒸酒,我去问问有没有会的?”
卿孟祝:“应该不用,我问问村里的老人就知道了,正好找他们借一下相关的器具。”
村里好些人都在他们公司工作,就算不在他们公司工作,也有好些人用过他们的种子,平时来他们公司做过散工。
卿孟祝现在在村里的人气可比以前高多了,问点蒸酒的事情,根本不在话下。
卿孟祝正琢磨着要找谁问一问,听到消息的卿国致主动联系他:“孟祝,你们家要蒸酒,怎么不找我?”
卿孟祝笑:“您这不是不在村里吗?”
卿国致:“离得又不远,我打个车很快就赶过去了。你们要蒸酒吗?要的话我过来看看。”
卿孟祝:“您会蒸吗?”
卿国致:“这话说的,我一个正宗农村出身的老头,哪能不会蒸酒啊?我老家还放着全套的蒸酒工具,你那边也没有吧?到时候用我家的工具,应该没坏,洗洗就能用。”
卿孟祝立刻答应下来:“那可就帮大忙了。”
卿国致好多年没有蒸酒了,听到卿孟祝他们真的要蒸酒,兴冲冲地赶回来,亲自回家取了工具,搬到卿孟祝家。
卿孟祝看他搬那么大一个蒸锅,都怕他把腰给闪了。
卿国致自己倒觉得还可以。
蒸酒不难,利用酒精的沸点跟水的沸点不同,将酒精蒸出来,再冷凝成酒就行。
卿孟祝跟明春晰在卿国致的指挥下,很快就蒸出了第一滴酒液。
卿国致另外拿小碗接了,对卿孟祝他们说道:“我们蒸酒讲究头酒跟尾酒都不要。”
卿孟祝连连点头:“这个我听说过,头酒含有低沸点杂质,尾酒含有高沸点杂质,喝了都对人的身体不好。”
卿国致:“哎,你讲得比我们老一辈的人清楚。这头酒尾酒是不能要,不过接了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不要浪费啊。”
卿孟祝点头:“好。”
酒开始蒸出来后,后面的酒就很快了,酒精变成水蒸气,又通过冷凝管,一滴滴地滴到他们用来装酒的坛子里,仿佛泉水叮咚。
整个厨房内外都是酒香气和水蒸气。
卿孟祝吸吸鼻子,对明春晰说道:“好香啊!我一个不爱喝酒的人都感觉到香了。”
明春晰也闻了闻:“确实很香,还是烈酒。”
卿孟祝:“等再接一点,我们倒出来尝尝。”
卿国致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加进来:“别说,我活到七十多了,里里外外尝了几十上百种酒,还真没有那种酒这么香。”
推书 20234-02-06 : 说好的离婚呢?b》:[近代现代] 《说好的离婚呢?》作者:不吃姜的胖子【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2-03完结总书评数:612 当前被收藏数:2989 营养液数:788 文章积分:135,308,016  文案:  1.宋遥是个小有名气的游戏主播,拥有一口少年音,打游戏粗暴蛮横,还喜欢噼里啪啦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