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段时间不忙着种果树,他再嫁接一批,团芸薹还能结出更多的种子。
数完菜籽,他用了一张纸,将这些菜籽包起来,暂时储存。
而后,他去看团芸薹。
这株团芸薹在经过一个生命周期之后,现在已经算老死了。
不过,它里面富集的污染物倒是比较多,卿孟祝看了一眼商城助手给出的扫描结果,大致认出来了,它里面的成分包含了重金属和农药。
卿孟祝知道它能富集污染物,不过不是很懂学术方面的意义,他干脆打电话给顾本树,决定把这株团芸薹连同底下的土送去给顾本树他们团队研究。
之前黎跋就检测过土壤,顾本树也知道卿孟祝种了一株能富集污染的蔬菜。
现在得到消息,顾本树骑了个电瓶车亲自跑过来:“老板,那芥菜在哪啊?”
卿孟祝:“不是芥菜,是团芸薹,我给它起名团芸薹。”
顾本树一点都没挣扎就改了口:“团芸薹在哪?我来看看。老板,最近我们发了好几篇关于蚯蚓的论文,你看见了没有啊?”
卿孟祝:“看见了,还拜读了。之前我在琼蔚的时候,打算多养一点蚯蚓,你提醒我了,等会我就挖点蚯蚓放到堆肥的池塘那边去,让蚯蚓多繁殖一些。”
顾本树早就看中他那堆肥的池塘了,闻言立刻说道:“要我帮忙不?我今天还有空。”
卿孟祝笑:“你有空?”
顾本树将手机掏出来给卿孟祝看:“快到下班时间了,实验室那边没什么事,我可以帮忙义务加班一下。”
顾本树最近研究蚯蚓出了不少研究成果,现在对蚯蚓正是热情的时候。
卿孟祝理解,于是将团芸薹收起来,先带他去挖蚯蚓。
顾本树以为要去田里挖,没想到卿孟祝直接带他往山上走,一时懵了:“我们要去山上挖蚯蚓?”
卿孟祝想去母竹那边挖:“对,山上的蚯蚓质量好一些。”
顾本树也想起来了:“你们送过来的蚯蚓,有些蚯蚓的品质特别好,有些蚯蚓的品质比较一般。品质特别好的蚯蚓是不是都是在山上挖的?”
卿孟祝还真没怎么注意:“应该是的,我让人送了好几次蚯蚓,山上挖的比较多。”
他们提着锄头往山上走。
卿孟祝有一段时间没回来了,对山上还真有点陌生。
现在山里的竹子长得更加粗壮了,竹林里的落叶也更多,还多了很多杂草。
往山里一走,生机勃勃的,卿孟祝有时候会看明春晰发过来的视频,不过视频和现实中看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他们一直走到母竹那边。
母竹这边用了许多地力恢复剂和肥料,土壤格外松软,里面充满了腐殖质,一看就是好土。
不过挖起来却不是很好挖,因为底下有很多横七竖八的竹鞭,竹鞭非常坚硬,一锄头下去,震得人手疼。
当然,他们并不需要挖竹鞭,相反,挖的时候还得注意一下,得尽量避免挖到竹鞭。
竹子的根系太发达了,他们想要不挖到竹鞭也挺难。
在又一次挖到竹鞭的时候,卿孟祝感慨:“这竹鞭长得也太快了。”
顾本树在旁边一起挖:“谁说不是?不过里面的蚯蚓也很多,我看见蚯蚓了。咦?”
卿孟祝看顾本树用两个手指头捏起一条蚯蚓,问道:“怎么了?”
顾本树看着蚯蚓:“我好像发现新品种的蚯蚓了。”
卿孟祝看了顾本树手上的蚯蚓一眼,见怪不怪。
全球一共有近三千种命名了的蚯蚓,国内也有两百多种,发现新品种的蚯蚓可太正常了。
卿孟祝对顾本树说道:“你把新蚯蚓带回去看看是不是尚未发现过的蚯蚓,要是确实没有发现过,给它取个名发个文章吧。”
顾本树答应了:“我等会回去加个班。”
卿孟祝:“都随你,不过我感觉不是很急,不加班也行。”
卿孟祝他们在山上挖完蚯蚓,带去堆肥的池塘那边。
最近他们一直在用肥料,没怎么堆肥,池塘这边的肥料都快挖空了。
卿孟祝看了一眼,决定趁这几天天气晴好,请人把牛棚和鸡舍后面堆着的粪肥运下来,放进池塘里。
另外,挺久没正儿八经地卖蔬菜给星际商城了,这几天也要抓紧时间卖一下,把七月的销售额完成。
越盘点,卿孟祝发现手头要做的事情越多。
他原本还想回到家就好好躺一躺,休息一下,看来现在是不可行了,起码得把手头的事情忙完才能抽空出来休息。
卿孟祝很忙,公司的人也很忙。
现在公司的生意好得很,大家都在积极地忙碌当中。
不仅公司,农庄,那边也很忙,周晏又招了一批人,还找了师弟过来当助手,说要是再不招人,他得零零七了。
农庄的营业额摆在那里,卿孟祝和明春晰都没意见,全权交给周晏管理。
就在卿孟祝忙碌的时候,顾本树将蚯蚓的检测结果发了过来,说发现的蚯蚓果然是新品种蚯蚓。
此外,团芸薹和泥土的检测结果也出来了。
团芸薹富集了许多金属,泥土里残余的有毒有害物质却很少。
顾本树那边建议种第二茬团芸薹,看看新一批的团芸薹的表现,要是有新成果,这说明这是一种成功的新植物,可以往市场推广。
同时,顾本树还在研究蚯蚓和弑虫杆菌,他和黎跋都不太擅长土壤方面的内容,建议卿孟祝再招人。
卿孟祝听从建议,决定招一位土壤学方面的专家。
很快,黎跋推荐的一位专家过来公司任职,专门组了一队人马研究土壤。
推荐过来的那位专家是位女性,在国内的相关领域有点名气,在高校留任多年,最近辞职出来。
原本她不会到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小公司来,是看了他们的论文,又打听了一下,很看好他们的前景才果断跑过来。
卿孟祝对这位专家很重视,和她聊了几次,感觉她确实渊博又踏实,便想将团芸薹这块的事情交给她来弄。
新官上任的柯姝雯第一个建议就是:“我们之前跟藤城的一家化工厂有接触,他们的厂子要搬迁,相关部门责令他们将厂址的土壤和水源治理好,我们可以接这个项目。”
卿孟祝对这行完全不熟:“化工厂?那他们的污染应该挺严重,我们的团芸薹种植才刚刚起步,估计很难处理这种大型项目。”
柯姝雯:“对,他们那个项目又难又复杂,正因为这样,根本找不到人来接。团芸薹的数据我看了,我很看好它,用它来治理普通的土壤太浪费了,我觉得它可以试一试化工厂那个项目。”
卿孟祝看着面前的柯姝雯,看她眼里全是光:“化工厂那个项目安全吗?别我们的人过去,最终出什么事。”
柯姝雯保证:“我会全程在第一线,不会乱来。”
卿孟祝没预料到这位女专家会最有冲劲,他自己都有点小农思想,只想着慢慢来,没想着一步就冲到陌生的领域大干一场。
想了想,卿孟祝说道:“我们的团芸薹一共也没多少种子,我还是倾向于接一个小项目。”
柯姝雯则坚持:“我跟化工厂那边的负责人聊过了,可以分区域承包治理他们的土壤,而且他们不要什么违约金,就算治理得不好,我们这边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相反,这是一个挺好的练手机会。”
卿孟祝还在犹豫,柯姝雯又道:“我已经看过公司的土壤资料了,我们公司的土壤都很不错,完全用不着治理,起码用不着专门进行专项治理。”
顿了顿,柯姝雯认真地说道:“我认为培育团芸薹改善我们的土壤质量,不如直接把它培育成一种能治理污染的特殊植物,到时候我们把它推广出去,无论经济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比单纯改善土壤高得多。”
柯姝雯的口才很好,提出的建议也完全为了公司。
卿孟祝最终拍板:“你先把资料给我,我亲自去化工厂那边看看。”
卿孟祝一直很谨慎,柯姝雯也不意外,很快就把他想要的资料送过来了。
除此之外,柯姝雯还贴心地准备了很多参考资料。
卿孟祝让明春晰帮他交叉验证过,柯姝雯给的资料确实是业内经常引用,并且经过了验证的资料。
有人为了达到目的,会专门搜罗一些比较偏的资料论证自己的论点,柯姝雯明显不是那样的人。
明春晰和他一起看资料:“新来的柯女士比较注重团芸薹的科研价值。”
卿孟祝:“我知道,要不然这位有点名气的青年大佬不会来我们公司。我只是之前没想过把团芸薹正儿八经地用到土壤修复上面去,我更多地是想用来提升土壤的质量。”
他最初种团芸薹,就是想把它当低配版的地力恢复剂来用,是为了种植服务的。
明春晰:“不得不说,土壤修复的潜力很大,应用场景也很广。如果我们能将团芸薹往那个方向培育,说不定会将它培育成比弑虫杆菌更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卿孟祝点头:“是,前提是成功培育出来。”
明春晰:“我对星际商城的产品有信心。”
卿孟祝没有随便同意,他翻着资料,嘟囔:“我还是多看看资料,依靠我自己的能力判断吧。信心什么的,也不是很靠谱。”
明春晰莞尔:“那你看。“
卿孟祝连续恶补了好几天资料,将国际和国内的土壤修复工作大致了解了一遍。
最终,他觉得可以用团芸薹试试。
正如明春晰跟柯姝雯所说,团芸薹要是能作为土壤修复的特色植物,比作为单纯的提升土壤质量的植物,应用场景大多了。
市面上也缺少类似的产品。
卿孟祝决定做这个工程,于是带着柯姝雯亲自去跟化工厂的负责人谈。
他得确定化工厂有哪些污染物,有什么修复目标,修复的价格和违约金到底是多少,谈清楚了,他才能确定要不要接这个单。
这种比较重大的事情,他不放心直接交给别人谈,还是得自己把控才比较安心。
他这边很认真,化工厂那边的领导也很认真。
对方不仅把资料给他看了,还同意他们先修复一小块地做实验。
至于修复目标,达到国家的相关民用标准就行,不要求达到农业用地的标准。
卿孟祝对这片地区不熟,明春晰回来后,看了资料告诉卿孟祝,这片地方以后可能会开发房地产,修复也是为了方便以后在这里生活的人。
听了这话,卿孟祝就明白了。
不过,要消除土壤里的一项项污染物,达到能住人的标准也并不容易,估计他们得花大力气。
确定接下这个项目之后,卿孟祝让人再做一遍详细的检测,确定土壤里污染物的种类。
让别人检测,他不放心,他还悄悄地带了一部分泥土样品回家,亲自用商城助手扫描了一遍,确定土壤里的主要成分。
弄清楚污染物后,他才给团芸薹育种。
团芸薹的种子收回来没多久,还没有度过休眠期。
他需要用一系列手段打破种子的休眠期,而后将种子泼洒到育苗盘里,等团芸薹长成了小苗,再统一移植到他们要治理的土壤中。
那样比较好把控团芸薹的生长状况。
他们现在用的修复方法属于原地生物修复方法,成本低,见效较慢,至于修复效果,那得等他们的团芸薹种出来后再看。
星际商城出品的团芸薹,按理来说,最后的修复成果应该不会错。
不过他们这是二代种子,还是嫁接到芥菜上才种出来的种子,种子的品质也没有很高,究竟是什么情况,得真正将团芸薹种一遍后才知道。
卿孟祝将团芸薹种下去,又洒过井水,而后将它们挪到后院,等它们发芽。
他看着后院里的一个个育苗盘,感觉他也需要一个实验室。
要不然这地方都不够他折腾了。
团芸薹发芽发得很快,短短几天,就长成小菜苗了。
赵和曦站在旁边看卿孟祝给团芸薹洒水,说道:“你还真别说,看起来挺像小菜苗的,我有点想吃菜苗汤了。”
卿孟祝:“地里不是有菜苗?”
赵和曦盯着团芸薹:“只有豌豆苗、红薯苗、空心菜苗,没有我想吃的这种小菜苗。”
这个天气,来点菜苗煮稀饭,再打点蘸水就很好吃了。
卿孟祝浇完水,站起来:“过两天种点?正好这批团芸薹要种到化工厂去,到时候富集了污染物,可能没办法开花结籽,还要另外种一批芥菜,嫁接一下。”
赵和曦:“天气那么热,种芥菜行吗?”
这两天确实很热,最高温度快突破40℃了。
卿孟祝不太确定:“行吧?实在不行我把它种到山上去,山上的温度总会低一点。”
赵和曦:“是不是要挖笋了?那天周哥还说你不在家,不好上山挖笋,这个月都没怎么泡酸笋,也没什么酸笋做成的菜。”
卿孟祝:“还真可以了,我今天就上山挖,这个月竹子也要砍出来,得交给段老总那边。”
赵和曦:“需要我找几个人跟你一起上山砍竹子不?”
卿孟祝摆手:“不用,我自己一个人去就行,正好巡视一下竹林。”
除了巡视竹林之外,他还要挖一部分笋卖给星际商城。
至于卖剩下的笋,在山上随便挖个坑埋掉就行,也不用带下来处理了。
涉及星际商城,带人上山不方便,还是他慢慢弄吧。
卿孟祝浇完水,把水壶放回家里,很快拿着小电锯上山。
在外面玩的护法和护卫看他往山上那边走,也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跟在他身后。
现在是覆盆子成熟的季节。
最近村里的生态好了,到处都是覆盆子。
卿孟祝上山的时候经过小路,顺便摘路边的覆盆子吃,这个季节的覆盆子酸酸甜甜的,还挺好吃。
吃多了覆盆子,卿孟祝在挖笋的时候,挖断了笋,嫩白的笋肉掉出来,他干脆也捡起一块扔进嘴里。
他们家的笋品质好,吃起来甜甜的,味道很不错。
不过,笋的草酸含量比较高,不适合空口多吃,吃一两块尝尝味就算了。
卿孟祝吃完笋又吃路上见到的野草。
竹林管理得好,土壤比较肥沃,这边的野草都比山下的野草长得好,卿孟祝吃的苜蓿草就酸酸甜甜的,叼着吃还挺好玩。
卿孟祝正在山上干活的时候,接到周晏的电话。
他夹着手机:“周哥,找我吃饭吗?”
周晏笑:“你要是想吃饭,等会儿过来吃就是了,不过先说好,现在没有正经的座位,你要是过来吃饭,得到后厨来吃。”
卿孟祝之前还没想过,听他这么说,忽然有点馋:“今天有什么好菜?”
周晏:“油封鸭、酸菜鱼、粉蒸肉、黑松露奶油烤肉、酸笋榛鸡汤,看你想吃什么?”
卿孟祝:“粉蒸肉下面是不是垫南瓜?我听和曦说地里的老南瓜已经成熟了,又粉又甜。”
周晏爽朗地笑:“这都能被你猜得出来?对,粉蒸肉就是为了配着南瓜和红薯吃,和曦他们新挖出来的红薯也又粉又甜,还有股外面的红薯所没有的香气,是我们的主推菜品之一。”
卿孟祝馋了:“那我中午过来,我要吃油封鸭和粉蒸肉。对了,周哥,你找我干嘛?”
周晏:“被你这么一打岔,我都快忘了,就是有道新菜要用到花椒,听说你已经上山了,想问问今年有没有花椒?”
卿孟祝不确定:“应该没有吧?一共也没种下去多久。”
周晏:“那你给我带点花椒叶子过来?我看花椒叶子也挺清香的。”
卿孟祝一口答应:“行。竹笋要不要?我现在正在挖竹笋,现在的竹笋也很清甜,吃起来不错。”
周晏来了兴趣:“那你给我多带几根,拿竹笋做时令小炒也很不错。”
竹林里已经有好多“优品”品质的竹笋了。
卿孟祝一边挖一边辨别,遇到品质特别好的竹笋就留下来,打算等会儿带下去,品质一般的就卖给星际商城。
同为“优品”的竹笋,星际商城给的价格相差不大,不过人吃起来,味道的差别还是能尝出来的。
味道好的竹笋,拿到农庄吃要比直接卖掉划算。
忙了半上午,卿孟祝感觉有点饿了,去看花椒。
他们家的花椒种到现在也就种了大半年,还是从种子开始种的。
没想到种植的时间不是很长,花椒却长得很不错,还真有一些花椒苗结了零星的花椒。
只不过花椒还小,结出来的花椒也小小的,有点不起眼。
卿孟祝摘了一些花椒和花椒叶,打算给周晏带过去。
卿孟祝到农庄的时候,农庄里已经来了很多客人,除了他们的停车场停满了车之外,门口的路边也停满了,还有人在排队。
怪不得周晏说要吃饭只能去后厨。
生意这么旺,身为老板总不能跟客人抢桌子。
卿孟祝跟迎宾小哥点了点头,很快提到材料往后厨走去。
周晏接到迎宾小哥的报信,正出来找他,一看到他的花椒叶,迫不及待的伸手抓了一把,放到鼻子底下闻。
卿孟祝赶忙提醒:“哎,花椒带着枝条,上面有刺。”
周晏随口道:“没事,我皮糙肉厚。”
说着,周晏又深深地嗅了一口:“这花椒叶子真带劲。”
卿孟祝:“也不完全是花椒叶子,底下还有小花椒,不过花椒结得少,我一共也没有采多少。”
周晏惊喜:“已经有花椒了?我闻闻。花椒也好闻,香气又纯正又猛烈,我之前还想让你拿点花椒叶子来炼个花椒油,要是有花椒,你多采点?我用花椒炼油,味道会浓郁一点。”
卿孟祝:“现在采完了,后面可就没办法采成熟的花椒了。”
周晏又改口:“那你留一点,等到时候我们采熟花椒。”
在周晏闻花椒的时候,卿孟祝打量后厨。
后厨现在人更多,不过大家都有条不紊地干着活,并没有人多注意他们这边。
正是午饭的时候,大家都忙着出菜,真没心思东张西望。
卿孟祝闻到了油封鸭的浓郁香味,看来油封鸭就是今天的主角。
油封鸭本来就是周晏的拿手好菜,现在闻起来,好像做得更好了,香味一阵一阵的,卿孟祝原本不是很饿,现在肚子都咕咕叫了。
看来,进步的不只是他们种植这块,农庄这边,周晏带领着手底下的人,做出来的菜也更好吃,成品更稳定了。
第193章 井水泡的莲花茶好香啊
卿孟祝在农庄吃完午饭,三点多的时候,开车运着团芸薹去化工厂。
他们今天要把团芸薹种下去,在太阳下山这个时间点种,成活率会高一点。
卿孟祝到他们要治理的那片土地外面时,柯姝雯已经带着人在等他了。
大家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
一看到卿孟祝过来,所有人齐刷刷地转头看他。
卿孟祝不由嘴角一抽。
虽然他自己要求,过来这边要做好防护,不过在将近四十度的天气穿这么一身,该有多闷热啊?
柯姝雯一看卿孟祝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卿总,我们专门采购的轻便型防护服没传统的防护服那么热。”
卿孟祝:“那也热,你们在车上开着空调等我就好,下来做什么?”
柯姝雯笑了笑:“也是刚刚才下来的。这套防护服给你,180的,你先套上?”
卿孟祝见大家都在看他,想着要起带头作用,便硬着头皮把这套防护服给穿上了。
穿上后,卿孟祝意外地发现还行,仔细查看,才发现后腰等几个地方塞了薄薄的冰垫,冰垫明显冷冻过,现在正散发着凉气。
看来柯姝雯他们早做好了准备。
既然装备没问题,那就可以去种团芸薹了。
他们先处理化工厂的一小块地。
因为要处理,化工厂已经提前把地上部分的建筑清除了,现在看起来断壁残垣的,地上还长了许多杂草。
他们光用肉眼看,也看不出这里的污染有多重。
只有在看到检测报告的时候,才能发现,这里的汞、镉、铅等多种重金属含量都是超标的,要是不治理,直接转为居民区,对人的危害会很大。
卿孟祝打开后备厢,示意大家搬菜苗。
他一共才培育出了四千多棵团芸薹苗,对于一个化工厂来说,简直少得可怜,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先种一小块地。
大家将菜苗搬到要种的地方。
卿孟祝教这群研究员整地、挖坑、而后种菜苗。
因为要种的菜苗数量过少,卿孟祝没带耕地机过来,打算手动种植算了。
他们这里这么多人,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将菜苗种下去了。
卿孟祝没要化工厂里的自来水,而是让人去他车后座那边搬了几桶桶装的井水过来,拿喷壶给这些菜苗浇定根水。
等他们浇完水,已经下午五点多了,此时夕阳西下,阳光变得非常柔和。
绿色的团芸薹种植在浅褐色的泥土上,小小的植株排了几排,因为天气热和种植,它们的叶子软趴趴的,倒伏在地上,看着很没精神。
柯姝雯的眼里露出一丝担忧。
卿孟祝看她一眼,猜出了她在想什么,说道:“别担心,能种活的。”
柯姝雯盯着这片团芸薹:“希望它们能早日长大。”
卿孟祝:“会的。”
他们离开的时候,在关上篱笆的门前,柯姝雯又回头看了一眼刚种下去的团芸薹。
卿孟祝种下的那棵团芸薹的检测报告和土壤的分析报告都在她的电脑里。
正是那两份亮眼的报告让她对团芸薹的治理效果充满了信心。
希望新种下去的团芸薹也能健康成长,拥有同样耀眼的表现。
他们离开污染区域后,将防护服、口罩等脱下来。
接触到清凉的晚风,大家都松了口气。
卿孟祝将穿过的防护服卷好交给柯姝雯他们处理,挥挥手:“你们也赶紧下班吧,我先回去了。”
柯姝雯他们都答应了:“我们回公司整理一下就下班。”
卿孟祝:“辛苦了。”
化工厂在藤城的郊区,要开车回村里需要一个多小时。
现在又赶上下班的高峰期,好几段路都挺堵。
卿孟祝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晚上七点了,太阳早已落山,幸好还有晚霞,天还没彻底黑下来。
就在这么想的时候,卿孟祝看见明春晰的身影从家的另一边走过来。
明春晰抱着一大捧莲花,半开的跟花苞都有。
深红带黑的莲花颜色饱满浓郁,配着绿色的莲叶和莲花中心嫩黄的莲台,特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