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花的人尤其好看,花衬美人,衬得美人更要美上三分。
卿孟祝眼睛都要看直了。
明春晰过来,将手上的水珠弹到他脸上:“回神。”
卿孟祝这才回过神,然后发现,两只狗子跟在明春晰身侧,此时正冲他摇尾巴。
看他迟迟没回应,护法还不太高兴地“汪”了一声。
卿孟祝不太好意思地去撸狗头:“你怎么摘了那么多莲花回来,插瓶吗?”
明春晰:“留一部分插瓶,另外一部分用来做莲花茶。”
卿孟祝这才想起来:“今年还没有做过莲花茶,用我们自己炒的茶叶做莲花茶,味道一定会很不错。”
明春晰:“我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回家洗手,然后拿出茶叶,准备做莲花茶。
跟去年不同,他们现在有了烘干机,不用再拿小火炉耐心烤莲花,直接将茶叶塞进花苞里,捆好之后放进烘干机,设定好含水量就行,比去年简单许多。
两人处理完莲花,又插了花瓶,而后一起去厨房做饭。
卿孟祝说道:“挺久没吃藕带了,过两天我去抽几根藕带用来炒牛肉。”
明春晰:“那得抓紧,我看底下的藕已经开始长,多过几天,估计只有嫩藕,没有藕带。”
卿孟祝立刻道:“那我明天一早去抽,泡椒好像泡好了,就用我们家的泡椒炒藕带。”
说完,卿孟祝又嘀咕:“说得我自己都馋了,我现在去抓一把,我们炒个牛肉吃吧?”
明春晰莞尔:“去吧。”
两人一边做饭一边交流今天各自遇到的事情。
等他们慢悠悠地吃完饭,烘干机里的莲花茶也烘好了。
卿孟祝拿着篮子去装烘干机的莲花茶取出来,取了一个,便忍不住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又给明春晰闻了闻:“烘出来的莲花茶好像更香。”
明春晰:“可能因为在密封的环境里烘干,香味损失得少。我去打点井水,我们泡一壶茶。”
两人喝了茶都不会失眠,晚上喝也是可以的。
正好今天有星有月有风,适合品茶。
明春晰特地挑了一个适合泡花茶的茶壶,将拆了棉线的莲花苞放进茶壶里。
他也没有捏碎花包,就这么用开水冲泡。
井水是灵泉水,甘冽清甜,滚烫的水冲进茶壶里,颜色金红的茶汤立刻被冲泡了出来。
明春晰将茶汤倒到公道杯里,再倒到他和卿孟祝的小杯子里。
此时茶水微微晾凉,喝的时候还热着,却不至于烫伤。
卿孟祝端起茶杯,先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浓郁清幽的香气瞬间唤醒了他的整个感官。
暑日和事业带来的燥好像一下就被茶水抚平了,他的心也变得宁静了起来。
他轻轻喝了一口茶,等浸润口腔的茶水咽下去之后,忍不住说道:“今年的茶果然比去年的更香。”
明春晰已经喝完了小半杯:“我们用来泡茶的井水也比去年的好得多。”
卿孟祝:“对,好茶配好水。”
卿孟祝说着往后面的躺椅上一躺,吹着风看天上的星星:“这日子真好。”
明春晰脸上带着笑意。
两人在院子里喝茶,两只狗子趴在他们附近睡觉。
喝着喝着,卿孟祝也有点困了,想去睡觉,但是在满院子的茶香中又舍不得走。
他决定多喝两轮,等莲花茶冲泡出来的茶水淡了再说。
就在他们安静地喝着茶的时候,院门被轻轻敲响了。
卿孟祝不想动,问道:“谁啊?”
赵和曦的嗓音传进来:“我跟周哥!你们是不是在喝茶?我闻到香味了。”
卿孟祝:“哎,狗鼻子啊你?”
赵和曦:“周哥也闻到了。周哥,孟祝说你是狗鼻子。”
明春晰迈着长腿去给他俩开门。
两人走了进来,赵和曦走得尤其快,一下就窜到桌子前面:“你们真的在喝茶!快给我个杯子,我也要喝。”
卿孟祝:“你现在又不怕喝多了晚上失眠?杯子在消毒柜里,自己去拿。”
赵和曦跑进厨房拿杯子:“有新茶,失眠我也认了,要是喝不到这茶,估计我也会后悔得睡不着。”
赵和曦跑动的时候发出咚咚的响声,卿孟祝这才注意到他的装扮不一样。
他跟周晏竟然都穿着防水裤,硬橡胶鞋底踩在地上,发出的声音格外响。
卿孟祝在椅子上换了个姿势,问道:“你们刚刚去了哪?怎么这个穿着打扮?”
赵和曦:“你应该问我们要去哪,我们想去抓黄鳝来着,还没来得及去,路过你家,看你家院子里开着灯,又绕过来想找你们聊聊天,没想到你们在院子里悄悄喝茶。”
卿孟祝懒洋洋:“今天烘了莲花茶,我们先试试,明天就给你们带了。”
这点赵和曦倒不怀疑:“明天的茶明天再说,今天我们先试试。周哥,给你杯子。”
周晏接过杯子,拿起公道杯分茶。
看了眼茶色,周晏忍不住问:“这茶冲泡了几回,看起来挺经泡啊。”
卿孟祝:“这是第四回了,前面泡了三回,我估计泡个六回应该不成问题。”
周晏忍不住:“这茶真好。等会多给我点茶?我拿一点放到农庄去,要是有重要客人就上这个茶。”
他们农庄现在的名气大了,偶尔也会有名人过来,确实需要一点好茶镇场。
卿孟祝没意见:“等会你再打一点井水过去,这茶要用井水泡了才好喝。”
周晏:“你不说我也要打井水的,用一般的水泡这茶,简直就是糟蹋。”
说着,周晏喝了一口茶,满足地喟叹了一声:“果然还是这莲花茶对味。”
莲花茶冲泡到第六泡,汤色才淡得差不多。
周晏不舍地揭开茶壶的盖子嗅了嗅:“茶味淡得快闻不到。”
卿孟祝在旁边说道:“能泡六次,这茶已经够优秀了,算了。”
周晏:“也是。”
周晏他们喝完茶要去抓黄鳝。
卿孟祝本来有点困,喝了那么多茶,又聊了那么久的天,现在人已经清醒了,便说要跟他们一起去。
卿孟祝要去,明春晰必定要跟着。
家里的两只狗子麻溜地站起来,跟着一起出门。
他们这边的动静比较大,住后院的水獭和赤狐在洞穴里探出头来。
观察了一会儿,颠颠地跟在他们后面。
于是,原本只是两人出来抓个黄鳝当夜宵的活动,变成了难得的集体活动。
他们打着手电筒走在田野上,腿碰到路两边的杂草,发出沙沙的响声。
夜晚蛇虫多,这边生态好,草非常密集,这样走容易被咬,不过穿上防水裤就没什么问题了。
厚厚的防水裤可以阻隔大部分的伤害。
卿孟祝他们四个人,只提了两个桶,抓了两把铁钳。
等到茭白田里的时候,卿孟祝打着手电筒看茭白田里的情况,心中充满了怀疑:“这样行不行啊?真的能抓到黄鳝吗?”
赵和曦:“保证没问题,黄鳝就是夜里出来活动的,被光一照,它们根本反应不过来,只有任人钳起来的份。”
没等卿孟祝他们再说什么,赵和曦又道:“我问过文磊叔他们,都说田里有的黄鳝已经肥了。”
周晏:“我听文磊叔他们说,田里除了有前阵子放下去的黄鳝苗,还有外面溜进来的野黄鳝,不抓它们,它们会吃小黄鳝。”
卿孟祝没意见了:“多走走,我们找大的。”
茭白田里好多小黄鳝,都是他们之前放下去的,现在还没有成年,浮在水里细细的,跟筷子一样。
手电筒一照过去,卿孟祝能看见好几条。
不过成熟的大黄鳝确实不多,卿孟祝跟明春晰一组,走了好一会,也没看见,卿孟祝都要怀疑里面究竟有没有大黄鳝?
周晏他们先找到大黄鳝,在夹到的时候,招呼卿孟祝跟明春晰过去看。
赵和曦有些得意:“怎么样?我说底下有大黄鳝吧?”
卿孟祝看着夹起来的大黄鳝,感觉都比得上吕春开他们田里的大黄鳝了,不由惊叹:“这大黄鳝究竟是哪里来的?”
赵和曦:“野生的呗,我们这里本来就有野生黄鳝,之前环境没那么好的时候,它们藏起来,现在环境好了,自然就冒出来了。”
卿孟祝沉吟:“看来这里的野生黄鳝还是有一些的,我们继续分头找吧。”
于是,四个人继续分成两组,在茭白田里逛来逛去找黄鳝。
卿孟祝他们也发现了大黄鳝,黄鳝被电筒照到果然不怎么动,他们悄悄拿铁钳从大黄鳝的背后伸过去,对准脑袋后面一夹,就能将大黄鳝夹起来。
小家伙们跑前跑后地围观,看了一会儿,发现了他们对夹的黄鳝的大致要求后,便开始帮着找黄鳝了。
有它们出手,四个人的效率一下就高了许多。
大家越抓黄鳝越兴奋,田里的野生黄鳝太肥美了,每抓一条都沉甸甸的。
人的兴奋感染了小家伙们,小家伙们也变得兴奋起来。
尤其两只狗子,它们难得出来“打猎”,激动得尾巴都快摇飞了,嘴里更是汪汪叫着,激动的狗叫声传出老远。
卿孟祝抬头看了一下,发现村里人被惊动,都有人专门开灯走到院子里看了,连忙伸手抓住两只狗子的嘴筒子,不让它们继续扰民。
两只狗子都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纳闷地看着卿孟祝。
护法嘴里“呜呜呜”的,试图拿前爪去刨卿孟祝的手,让他放开。
卿孟祝蹲下来跟两只狗子讲道理:“我松开你们,你们可别再叫了,再叫,村里的人估计得以为贼来了。”
两只狗子看着他,护卫显得尤其乖巧。
卿孟祝默认它们听懂了,先松开护卫的嘴筒子。
护卫果然没叫,就舔了舔卿孟祝的手腕。
卿孟祝再慢慢松开护法的嘴筒子,护法小声地叫了两声,也没叫了。
卿孟祝拍拍它们的脖子:“好狗!”
明春晰也伸手过来,各拍了两只狗子的脖子以下:“好狗。”
这下赤狐不干了,硬将脑袋伸到卿孟祝手下,要让他拍拍。
卿孟祝只好雨露均沾地又和赤狐、水獭玩了一会,才平息它们的醋意。
在小家伙们的帮助下,他们的黄鳝抓得越来越多,等抓完这一片茭白田里的黄鳝,两个桶都装满了大半。
除了有黄鳝之外,他们还在田里看到了鱼,鲤鱼和板鲫都有。
此外,最让他们意外的是,沟里有好些大螃蟹,看起来又大又肥,不输市面上的螃蟹。
周晏颇为感兴趣地说道:“我都不知道这里什么时候多了那么多螃蟹?”
赵和曦:“原本就有,只是生态环境没这么好的时候,螃蟹也没这么大,今年螃蟹才大起来。村里的人不爱吃这个,觉得壳太硬了,费牙,肉也不够鲜。”
周晏:“没事,我会剥,等会把蟹肉剥出来给你们吃。”
卿孟祝低头看:“这些螃蟹有黄了吗?”
周晏:“当然有,每一只螃蟹都有的,只是没那么满。”
螃蟹都已经捉了,黄鳝和鱼也多。
周晏干脆说道:“要不然再摘点蔬菜吧?等会儿我调个烧烤料汁,光吃肉也不行,烤点蔬菜会比较清新,吃起来没那么腻。”
赵和曦举双手赞成:“就摘菜地里的蔬菜,要摘什么?”
周晏:“茄子应该有吧?摘几个嫩茄子,等会儿做个蒜蓉烤茄子,这个季节的蒜蓉烤茄子特别好吃。”
卿孟祝:“有。茄子都有了,要来个大虾跟河蚌吗?蒜蓉烤大虾跟蒜蓉烤河蚌应该也好吃。”
周晏:“你们不嫌麻烦就捞一点。另外,有土豆吗?豆角和冬瓜、南瓜、蒲瓜、青瓜之类的也来一点。”
赵和曦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快晚上十二点了,摘那么多菜,我们吃得完吗?”
周晏:“要不你找几个年轻人?就老顾他们,他们应该会有兴趣出来吃烧烤?”
赵和曦:“我看行,我先叫人。”
于是,赵和曦几条信息发出去,把还没睡的年轻人都喊起来吃烧烤。
大家一听周晏这个大厨师将会亲自出手烤,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等卿孟祝他们回到家的时候,顾本树他们已经在他家院门口等着了。
财务部的部长符迈可举起手中的饮料:“不知道你们喜欢喝什么,我专门多买了几种饮料过来,椰汁、橙汁和可乐之类的都有。”
赵和曦感动:“幸好有你,女孩子就是细心。”
卿孟祝:“先进屋,我把炭拿出来,应该很快就能开始烤了。”
来的人多,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把食材给清洗出来了。
卿孟祝将木炭点上,号召大家开烤。
周晏已经将调好的烧烤料放在一边了,新出炉的蒜蓉酱闻着特别香,每个人都忍不住吸鼻子。
烤肉比火锅好的是,蔬菜和肉菜可以一起烤,不像火锅那样,得先吃肉,要不然蔬菜会把里面的味道给吸掉。
大家拿着边上串好的小串,喜欢什么烤什么。
卿孟祝烧的是之前熬鲜竹沥的木炭,炭火特别旺,烤起来也特别快。
卿孟祝先把茄子放上,然后把刚刚串好的牛肉放上去,烤了起来。
周晏亲自烤黄鳝、大虾和螃蟹,哪怕一个人烤多个串,还是有条不紊,动作一点都没乱。
底下的炭火比较猛烈,黄鳝很快就烤熟了,上面刷了好几层周晏秘制的酱汁,香味“腾”一下就上来了,香得围坐在炭火边上的人眼睛都亮了。
符迈可本来有点怕这些,等拿到一串鲜嫩多汁的烤串时,忍不住闻了闻,然后咬了一口。
现烤出来的黄鳝串又鲜又嫩又香,因为格外肥美,骨头很细,一口咬下去,满满都是肉。
符迈可忍不住说道:“好香啊,比我以前吃过的烤鳗鱼还好吃,鲜味全出来了。”
周晏:“今天抓的黄鳝质量比较高,你们喜欢就多吃几串。”
黎跋在旁边竖起大拇指:“周哥你这手艺真是绝了,烤螃蟹也好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螃蟹。”
卿孟祝挨着明春晰坐,闻言连连点头:“这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螃蟹,以前吃螃蟹我总觉得有点腥,没想到烤出来的这么香。”
周晏:“有些螃蟹适合清蒸,有些适合味道重一点的烹饪方式,今天的螃蟹就适合重口味。你们再尝尝虾,壳我已经烤酥了,今天的虾个头比较小,不过应该会非常鲜嫩。”
卿孟祝喝了一口蜂蜜水,而后接了两串虾,分了明春晰一串,自己尝了一串。
虾肉非常鲜嫩弹牙,吃起来的感觉和大虾不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鲜味。
卿孟祝感慨道:“我都不知道小虾居然这么好吃。”
周晏:“大虾有大虾的好,小虾有小虾的好。”
周晏不仅给人烤,还给四只小家伙烤。
给小家伙们烤的肉上面只薄薄地刷上一层调料,不过看起来应该很美味。
卿孟祝发现小家伙们的眼睛都亮了,看向周晏的眼神骤然变得炽热,就知道小家伙们一定很喜欢今天的烤肉。
卿孟祝对周晏说道:“周哥,小家伙们都要爱上你了。”
周晏低头看了小家伙们一眼,哈哈笑起来:“那我再给它们多烤点。”
第195章 上面想组织人过来我们这边参观
卿孟祝他们吃烧烤吃到很晚,第二天,卿孟祝根本起不来。
明春晰要起床上班,他半睡半醒之间滚过去抱着明春晰蹭了蹭,权当说过早安了,就裹着被子继续睡。
明春晰也不吵他,轻手轻脚起来,洗漱完,去做了早餐,给他留了一份,然后就上班去了。
卿孟祝听到院门响了一声,他从床上坐起来,透过窗户看了一眼,很快又躺下了。
太困了。
他一直睡到中午才起床,吃完午饭才精神了。
下午,他去地里给番茄和辣椒浇水。
他们今年有抽水机,浇水的时候直接抽池塘里的水。
先拿个箩筐,再把抽水机放到箩筐里,抽水机就不会吸到鱼虾和莲叶了,浇水的时候比较安全。
浇水不能选太阳太大的时候,不然水珠落在滚烫的叶子和地面上,容易浇死植物。
卿孟祝特地等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过去浇。
还没浇两亩地,卿孟祝就感觉背后有人在看自己。
他转头一看,发现站在背后当背后灵的正是赵和曦。
卿孟祝有点纳闷:“你今天没事可做了吗?站在这里干嘛?”
赵和曦:“就是找你有事。”
卿孟祝给他递了个眼神,让他快说,别支支吾吾的。
赵和曦:“那什么,这两年我们不是经常开会吗?就相关部门组织的惠农讲座什么的。”
卿孟祝点头:“然后呢?又要开会?你选个人去开就行,我这几天都很忙。”
赵和曦轻咳一声:“这次不是要开会,相关部门想让我们当主办方。”
卿孟祝没太听明白:“让我们组织开会?”
赵和曦:“不是,是想组织人过来我们这边参观,让我们授课,并解答疑问。上面觉得我们的菜种得非常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卿孟祝顿了顿:“什么时候来?”
赵和曦:“这个得看我们的时间,那边只是提出这个请求,希望我们能组织一次,最好在九月之前组织好。我觉得组织了也挺好,能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知名度,还能在领导那里留个好印象。”
卿孟祝想了想:“有说授课内容大概是什么吗?”
赵和曦摇头:“由我们这边决定。我想了一下,我们的肥料、土壤、水源、农药、管理方式、采摘时间、物流包装等方面都有挺多内容可讲的,全部讲完也不太现实,我们可以把方案报上去,由上面的领导决定。”
卿孟祝看他都考虑好了,便同意道:“那你报上去吧。”
赵和曦:“成,我让秘书那边做个方案。不过,孟祝,讲课你来讲行不?你对这些内容最熟,容易真正讲出老农业者的心得,要是换一个人过来,估计就得按照教科书照本宣科了。”
卿孟祝爽快道:“行!你们先把方案确定下来,再做个讲稿,我自己根据讲稿适当增减,到时候随机应变。”
赵和曦竖起大拇指:“还是你靠谱,那我就这么回复领导了。”
卿孟祝挥挥手,让他赶紧去,自己则继续给番茄辣椒浇水。
今年的番茄辣椒比去年长得更好,等会可以摘两个回去,挺久没吃辣椒炒番茄这道下饭菜了。
这道菜得用猪油炒,先爆香切碎的碎米辣椒,再下番茄炒香,起锅的时候放一点盐、酱油和蚝油,用雪白的盘子装了,热腾腾、红艳艳的,舀一勺放在白米饭上,酸香浓辣,最是开胃下饭的一道菜。
卿孟祝将领导想组织人过来他们这边参观的事情跟明春晰说了。
明春晰说道:“正常,我们的蔬菜品质那么高,销售额那么亮眼,哪怕相关领导没注意到,同行们肯定也注意到了,大家都会想过来看看,探个究竟。”
卿孟祝:“那我得精心准备一下讲稿。”
明春晰:“还得多安排几个人跟着,来的人应该会比我们想象中要多。”
卿孟祝将这点记了下来:“行,到时候我多安排几个人,免得来参观的人有的过于好奇,祸害了我们的菜就不好了。”
明春晰:“就是这个意思。”
赵和曦很快把方案递交了上去。
上面的人比他们想象中还要积极,他们一递交方案,立即派专人过来跟他们接洽,商量带人来参观的流程。
都已经八月了,天气热得不行。
卿孟祝为了尽量让大家有个舒适的体验,特地选了个阴天让人来参观。
参观的内容主要是他们的蔬菜,重点是番茄、辣椒的种植和茭白田里的套养方法。
至于讲解内容,则主要讲解肥料的发酵与使用,发酵肥发酵不当,很容易爆发虫害,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尤其容易暴增,还容易造成烧根,土壤板结等其他问题。
卿孟祝决定讲讲什么是好的发酵肥,发酵肥要怎么配制禽畜粪便、秸秆等材料,还想讲讲引入蚯蚓参与发酵的好处,不同的蚯蚓对肥料发酵的影响等等。
这些内容是他这一年多来积累下来的经验,基本都是干货,还是深入浅出的那种干货,哪怕学历不高的老农来听,应该也能听懂个七七八八。
赵和曦跟卿孟祝说,领导们看了他提交上去的讲稿,都觉得这份讲稿很棒,对这份讲稿非常欣赏。
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名气本来就大,这次又有领导推动。
最后,来参观的人多达两百三十多人。
赵和曦将名单交给卿孟祝的时候,悄悄对他说道:“我去的时候还想跟领导说我们管饭来着,后面一看名单,吓得我赶紧把没有说的话咽回去了,这么多人,管不了。”
卿孟祝看着名单:“人要是多,我们去订盒饭也是可以的。”
赵和曦:“那不行,这么多人,订盒饭也不便宜。再说,由我们这边订盒饭,要是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这边就吃不了兜着走,还是别揽这个活好了。”
卿孟祝也没什么意见:“行,那就等着人过来参观吧。对了,你到时候记得带人过来,这么多人,你跟我一起把控一下。”
赵和曦:“知道了,我们难得举行这种大型的活动,我肯定是要在的。”
正式参观那天,卿孟祝一早起来,站在衣帽间里选衣服。
——这个衣帽间原本是个客房,后面客房的利用率实在有点低,他们又需要个衣帽间放大量的衣物,明春晰就将客房收拾出来改衣帽间了。
明春晰做好了早餐进来喊他吃早餐,看他站在衣帽间里纠结,从后面抱住他:“昨晚不是选好了?”
卿孟祝:“感觉有点过于正式了,天气那么热,我们还去地里,穿着一身好像挺奇怪。”
明春晰一手抱着他的腰,另一只手从衣柜里拎出一套轻薄的长袖长裤:“那穿这套,要戴墨镜吗?”
卿孟祝想了想:“不戴,没眼神交流感觉不礼貌,我戴个帽子。”
明春晰便从一堆帽子中帮他选出一顶:“这顶。”
卿孟祝松了口气:“那就这顶。”
卿孟祝很少主持这样大型的活动,心里有些紧张。
然而,等活动真正开始,他看到底下无论男女老少都睁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心里一下就放松了。
他带人从田埂走,给大家看他们的规划,讲解组合种植和轮作的好处。
走到番茄田里的时候,他让大家摘又大又红的番茄解渴,跟大家说这是他们的第三代番茄,等明年,要是条件合适,他们公司会推出番茄种子。
现在黎跋他们已经在研究番茄和辣椒的种子了,辣椒种子有点困难,因为涉及年辛斐那边的专利,他们这边又暂时没有突破,算不得新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