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by羽春

作者:羽春  录入:02-09

乌平之说他一顿,他没回话,乌平之就不说了。
他们往学舍去,学舍在后院。
厢房做了隔断,一共有八间房,每间房住两个人。
谢岩过来看了,地方小小的,胜在干净。
他还是想走读,尝试说服乌平之:“县城小,我们早晚走一趟都来得及上课,做什么要住这里?”
乌平之在小屋子里转圈圈,问他:“我拿银子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个教官的神态?他表情都柔和了,看我们的眼神,尤其是看我的眼神,别提多友善了。”
谢岩没注意。
乌平之让他以后注意着点:“人活在世上,少不了吃喝拉撒。县里住着,哪一样不要银子?银子是个好东西,人再嫌弃它,一天天奔嚼头,也是为着它。这附近就能租小院子住,我们不去,我们就在这儿,随是添置纸墨还是灯油,一日三餐将就着吃,还能点小菜、让人跑腿,给他们一些油水。好处在后头。”
谢岩从前没干这些事,一样的读书。
他让乌平之把心思放正道上。
乌平之摇头:“私塾跟县学不一样。县学教官只指着你取中以后给他们加政绩,私塾这里,你多熬两年,他们挣银子。你早点考出去,为他们扬名声。怎么都有好处,怎么对你都成。我们下一步就是考举人,说白了,是跟私塾老板打交道。银钱开路,少一些弯绕。你回家多跟你夫郎学学吧。”
谢岩真想回去了。
乌平之对他很无语,抓紧把屋里各处都看过,念念叨叨跟他说要添补什么东西。
谢岩两耳朵敞着,却不听。
他想着,东西不够才好,拿不齐全,他正好回家。
看过学舍,他们再无旁的事,可以各回各家了。
谢岩还想去县学把这个月的廪膳银粮领了,跟乌平之不同路。
乌平之找到机会臊他:“哦,在银米面前,夫郎都得往后靠啊?”
这当然不是!
谢岩两腿打架,一时不知往哪个方向迈步子,把乌平之都逗笑了。
“先拿银子再回去,你以后每天吃饭都是钱。”
他能请客,又不能请到谢岩的心坎里。
以前的谢岩,肯定会直接开口点菜。现在的谢岩有夫郎教了,不会那么直白。手里会留点银子,想吃什么,自己买。
银子的来处就那几个,不拿白不拿。
谢岩兴冲冲去了。
拿完银米,就能回家了!
家里,准确的来说,是铺子里。
陆杨忙过早上那一阵的生意,就让陆林在前头招呼,他则回后院,跟婆婆一起收拾行李,把谢岩住宿要用到的东西都拿上。
家里过日子,什么都不会多准备。
像牙刷、牙粉,这些都是按人数算。
带走了,家里就没有了。
陆杨想想,能拿走的,都给谢岩拿上。
他俩是两口子,嘴也亲了,鸡汤也喝了,不讲究这些。
等谢岩休假回家,就用他的东西,他们共用。
被褥有,陆杨成亲的时候有带陪嫁的被子,都是新的。
他们后来都盖的新被子,旧被子正好给谢岩带走。
他还拆了一件旧棉衣,给谢岩做了一对棉护膝。
护膝用两条袖子做的,余下的部分,陆杨裁剪缝补一番,又是个小背心。他也给谢岩捎带上。
这个季节还没转暖,按照往常的日子,得到清明节以后才转暖,还有两三个月呢。
厚棉衣脱下,也要穿夹袄。谢岩读书,久坐不动,穿个背心在里头,正好护着心窝。
他家状元郎很容易沉浸到书里,回神之前,手脚冻得冰凉都不知冷热。身边没人照顾,陆杨心头记挂。
鞋子也收拾出来了,他早抽空洗晒过。
都在一个县城,今次少拿一些,下次回家,脏衣服脏鞋袜拿回来洗晒,再带两身干净的衣裳过去。
不过刚开学么,陆杨就把看起来比较新的鞋子先给他捎带上。
之前乌平之给他们送了两身棉衣靴袜,新衣裳他们都穿了,鞋子还留着一双。
都说穿新鞋,走新路。他们过年穿了一双,谢岩明天正式开学,也穿一双。
余下的就是零碎物件。
谢岩不挑笔墨,毛笔开叉了,他拿剪刀修修继续用。
用他说法,卷面只要整齐干净就好,字体难度不高,随便什么毛笔,捡一根就能用。
他还有一支好笔,偶尔兴致来了,练字用的。
私塾也有书法课。写字不过关,考卷都到不了考官桌上,这是很重要的一节课。
刚去上学,不好显摆,态度得端正。陆杨把这支笔拿小盒子装好了。
砚台嘛,嗯,是家传的,不知道算不算好东西。
谢岩的爹就用这个砚台,很普通的样式,巴掌大,中间凹陷,四周微挺,没一点特别之处。
他随身带的砚台还要再小一些,只够放手指粗的小墨条。
陆杨想了想,平时上课写字多,还是把大砚台带上,大砚台积墨多,写起来方便。
改天攒下银子,给他家状元郎再买块大砚台放家里用,不然写个文章什么的,小砚台实在不够。
纸墨都给他拿一半。
乌平之说这些东西他全包了,陆杨没那么厚的脸皮,家里有的,就先用上。
过阵子手头紧巴,就让乌少爷接济接济。
再就是书了。谢岩说了好多次,他不想带书。
陆杨觉着吧,刚去上学那几天,还是把书带着,摆桌上,自己不看,给先生看。不然他桌上空空的,这叫什么态度啊?
多的不拿,四书五经全带上。
他最近有所了解,参加科举的人,只需要选一本经书学,相等于是四书一经。
不过谢岩仗着脑子好,也说触类旁通,都看完了,读通了,大致会背。
陆杨听到他说“大致会背”的时候,心都提起来了。
怎么叫大致会背呢?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能模糊回答。
谢岩就说,他以前背完了以后,都是把书拆了,随便拼装,他喜欢的文章放一堆,不喜欢的放一堆。
如今书籍都乱乱的,他也不知道记得什么,不记得什么,但问他哪个句子,他基本都能说出前后文。
可怜陆杨没看过这些书,识字量还没增长到能随意翻阅的程度,没法考他,只好委托乌平之帮忙。
今天收拾书籍,陆杨翻开看看,他不知书内文章原来是从哪本书里拆下来的,但他隐约看懂了标记。
谢岩在书上划线句子,在后边夹了试卷。卷子不知何人所写,被他一起装订成册了。
陆杨:“……”
没见过这样子读书的。
因为谢岩胡乱拆书装订的行为,陆杨分不清四书五经散落到了哪些书册里面,他就按照封皮来拿。合计九本书,他都拿上了。
全都收拾好以后,装了三只箱子。
等赵佩兰去灶屋,陆杨还爬到炕上,从炕柜里拿出一套里衣放到被子里卷卷叠起来藏好。
这套里衣是他平常穿的。他觉着以他家状元郎的黏人程度,新入学肯定会想他,这也没别的东西解相思,就让他抱着衣裳睡吧!
往下再收拾,就是水杯、碗筷之类的东西。
水杯平时用,碗筷就放屋里加餐用。
陆杨给他炒面粉吃,炒好以后拿竹筒装起来,一竹筒有个一斤多,他装了两竹筒。再拿一包糖。
夜里熬灯油,要是饿了,就拿开水冲泡搅拌,加点糖,又营养又好吃。
再抓了些核桃、红枣,平时解馋。
瓜子就不用了,这东西嗑着上瘾,影响学习。
等明天,再给他装两笼肉包子带上。
万一小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他们中午就热包子吃。
别的就没有了。
陆杨收拾妥当,到前门转悠。
陆林跟他一块儿张望:“奇了,不是说中午之后就回来了吗?”
说是今天第一天报道,不用上课,最多午饭后回来。
陆杨说:“可能是去县学了。”
元宵节没领到廪膳银,谢岩心里惦记。
过了节气,也出门了,肯定会顺带领了。
等天色再晚一点,生意淡了,他们哥俩儿就搬凳子坐门口,揣着手看着过路行人,时不时吆喝一嗓子,吸引客人。
主要还是聊天。
陆林说:“我爹找我聊了个事,问我记不记得三姑,以前老给我拿豆腐吃的那个姑姑。我有点印象。他说好多年没见,三姑嫁到县里,我现在也在县里,让我帮忙打听打听,我去哪里打听啊?”
陆杨笑道:“有缘自会相见。”
陆林也这样想的,等着缘分吧,他反正不找。
什么好亲戚,这么多年不联络,人家还住县里,做豆腐。
他以前不懂生意,如今在铺子里忙来忙去,银钱过手,对比地里刨食那点收入,心里算得出差距。突然找过去,人家指不定把他当穷亲戚赶。
陆林要脸,不愿意打听。
“就在县城,说起来也不远,要是记挂着我们,平时没空,过年休市总有空吧?这就是不想要穷亲戚,凑过去做什么?”
陆杨想跟他挑明了说,这两天也是忙着,没空。
他今天含糊带过去,想着谢岩入学以后,他得了空,就找机会跟陆林说说认亲的事。换亲是可不能说的。
再聊一会儿,天色暗了,他们两口子要下工回村了。
陆杨让他再打听打听房价:“手头紧,真心想买,分月给钱也行。”
村里那个房子,早点出手早点拿钱。
陆林记下了。说起来,他跟张铁想要那个房子。
他们现在一家人住着,实在太挤了,两口子夜里办个事,都不好意思动弹。闹出点声音,满屋子都听得见,他都臊得慌。
他回家跟张铁对对账,看看手里攒下了多少,再跟家里长辈商量商量,哪怕他们跟大哥或者二哥一家子住一起也行啊。
这样可以凑钱,压力小,两家都宽敞。离得也近,互相还是有照应。
陆林跟张铁下工之后,他们铺子再开一会儿,就要关门。
谢岩还没回来,陆杨不放心,晚饭交给婆婆弄,他趁早下幌子、上门板,关了铺子,打算趁着天色没黑透,出去找找谢岩。
再晚一点,宵禁了,就没法找人了。
他刚跑出街,拐了弯,就见谢岩蹲坐在别家铺子外头的台阶上,眼圈是红的,嘴巴抿着,拳头握着,不知受了什么气,像个被抢了到嘴的红烧肉的孩子,委屈得只能怒在心头。
陆杨顿了顿,过去蹲他面前,牵他手,问他:“怎么了?有人欺负你?”
他往后看,附近几家铺面空荡荡,街上也没乌平之的影子,又问:“乌少爷呢?”
谢岩见了他,眼泪就落下来了。
他想憋着,最后只能把脑袋埋在陆杨的掌心,躲着哭。
他中午跟乌平之分开后,就兴冲冲去县学领廪膳银。
有旧同窗找他搭话,问他复学的事。他说他在私塾入学了,不来县学上课了。
就这一句话,招来好多人。
他都没能出县学,被闹到了教官那里,说他没资格拿廪膳银。
廪膳银是给名列前茅的秀才的,这些秀才都会到府学、县学读书。不在官学读书,银米就不发给他们。
谢岩之前退学,严格来说,是丁忧休学,几位教官给他留了余地。
也有其他廪生在外读书,属于民不举、官不究。别人要闹,他没道理,不拿这个银子就是。
哪知道退了银米,还有旁的事情。那些人又说他孝期未过,拿他爹去世的日子做文章,说他孝期上学科举,再谈之前被亲族闹出来的坏名声,想要他没法科举。他当即怒了!
他爹什么时候走的,他心里清楚,这件事可查可证。教官们信他,让他开口说话,事情说清楚了,他还不能走,他担保的五个童生也来控诉他,说他不是廪生,还跑出去作保害人,要县学惩处他。
事赶事的来,谢岩这样不通人情世故的人,都看明白了,这是有人故意找麻烦。
教官也压着不让人闹事,只说谢岩去担保的时候确实是廪生,如今还没造册,上报给学政,实在不放心,就让谢岩退钱,把担保费还了。
担保费有八钱,谢岩没带够银子,还是教官垫付的。
他今天去一趟县学,没拿到廪膳银米,退了担保费用,还差点被人弄到不能继续科举。
他心中又憋屈又愤怒,坐街头想了很久,调整心情,想把事情瞒一瞒,不想让陆杨担心。
没想到刚见着陆杨,听到他的声音,一句话还没说,眼泪就先流出来了。
他以为搬来县里,好好读书就行了,原来读书也好难。
再抬头,他眼睛更红了些,哭得不像个小汉子,和陆杨面对面的,他才像个梨花带雨的小夫郎。
他努力压住了倾诉欲,跟陆杨说:“我今天没领到廪膳银米。”
陆杨问缘由,拿帕子给他擦脸。
谢岩支支吾吾解释原因,“不在县学读书了,就不能领了。”
陆杨没听过这规矩,真是这样,乌平之怎么没提醒?
还在街上,陆杨不深究多问,就哄他说:“我说什么事呢,把我家状元郎委屈成这样,小银小米的,拿不了就算了,我们回家吃饭!”
谢岩被他拉起来,夫夫俩手拉手回家。
到了家里,他揉揉脸,自以为藏好了心情,展颜吃饭。实际上,在陆杨和赵佩兰眼里,他的嘴巴翘得能挂茶壶。明摆着生气。
赵佩兰悄悄看陆杨,陆杨轻轻摇头,脸上只是笑:“这不是要去私塾住宿了吗?他不高兴。”
赵佩兰就看向谢岩,劝了一句:“你该以学业为重,成天围着杨哥儿做什么?你是能给他吃,还是能给他穿?”
这话劝到了谢岩的心窝里,他果然振作了一些。
等吃过饭,夫夫俩回屋,谢岩还当这件事揭过了,从书包里拿出他今天画的几幅画像,给陆杨看。
“我给你画的。”这是他给陆杨准备的礼物。
他还说:“我本来想画杨树或者杨树叶子的,一时没想起来它们长什么样,就画了你的样子。”
陆杨挨着他坐,把他挤到了炕柜边,还要再挤挤,两人胳膊挨着胳膊,腿挨着腿,姿态很是亲密。
画像都是巴掌大,谢岩没上色,白底黑线,数笔勾勒出一张人物画。
陆杨照镜子的次数少,平时都用水镜。这阵子常见弟弟,又看过门神画像,他对自己的样子了然于心。
这画像简单,却足够传神。他家状元郎有把他放到心上,才能随笔画出来。
陆杨心里喜欢,嘴上偏说:“这画像你不该送给我,我看我自己做什么?你应该自己留着,想我就看一眼。”
谢岩今天嘴甜,他说:“你在我心里。”
想的时候都在,不用看画像。
陆杨笑了一阵,看谢岩神态放松了些,问他:“说说看,今天还发生了什么事?”
谢岩又抿唇不愿意讲,只摇头说没事:“就是没领到银米。”
陆杨把画像都放好,凑过去搭他肩膀,戳他脸蛋,又摸摸他的嘴唇:“这件事能把你委屈成这样?你这嘴巴翘到天上去了!我还头一次见你这副表情,你可别藏了,你告诉我,我知道了,骂两句算了。你藏着不说,我就一直琢磨。老郎中让我少琢磨事情,你想我劳心吗?”
谢岩不想让他劳心,也不想惹他生气,两害相权取其轻,陆杨要问,谢岩就说了赔钱的事。
至于同窗想让他不能参加科举的事,他瞒下了。
他说:“今天赶巧,我刚退了廪膳银米,人还没出县学,之前我担保的五个童生就找过来,找教官告状,说我不是廪生还出去骗钱害人。我身上银子不够,教官帮我垫补了。”
他说到这件事,也真实情感的气愤羞愧。
陆杨抱抱他,又问:“怎么突然闹到教官那里了?谁欺负你?”
谢岩不讲欺负,只说规矩。
“取中秀才之后,会分到府学、县学读书,我当时名次第一,该要分到府学的,是主考官找我说话,我太木了,他让我回家,留父母身边多待两年,就把我留到了县学。县学也是官学,在县学上课,才能拿朝廷给的银米。”
不在县学上课,就拿不了。
陆杨眼珠一转,听明白了。
他家状元郎可以去府学读书,偏留在县学里。他占了一个名额,就有人被挤下去。
廪膳银按月拿,一个月五钱银子,听起来不多。按年算,则有六两。普通人家,可以温饱过日子了。对书生来说,也是几本书、一些笔墨的开支。不是小钱。
单纯为银子,他家状元郎不至于委屈成这样。
陆杨再试探着问一句,谢岩就跟他车轱辘委屈。
“我没用,出去一趟,没拿到银米,还把担保的钱也赔出去了。”
上学第一天,哭着回来了。
陆杨见状,知道他是不会说了,也不逼他,只贴着他安慰道:“没事没事,吃亏是福嘛,现在被人捅出来,总好过你考试的时候被人拽去拉扯的好。照你说的,这终归是个隐患,不拿这个钱就算了。”
又鼓励他,跟他占同一条线上:“那些人多管闲事,分明是嫉妒你。有才之人才遭人嫉妒,我家状元郎是个厉害的、有本事的人!”
再说赔钱的事:“也没关系,他们这种品性,你去担保,我还担心你被拖累,退钱就退钱了。担保还要起早贪黑的,不如多点空闲陪陪我。”
谢岩一个劲儿的擦眼睛。
他跟陆杨说:“我眼睛进沙子了。”
陆杨看破不说破。
银米事小,赔钱也不紧要,能把他家状元郎委屈成这样,定有别的大事。
改天他要去县学看看,都是什么牛鬼蛇神,厉害得很。都不在一处读书了,还要欺负人。
当他们家没人了啊。

第69章 舌战群儒
陆杨夜里有一碗水药喝, 喝完以后,就等着医馆的丸药制好,再不用煎煮药汤了。
他为着喝药, 又空出肚子又熬时辰消食。
说来没吃什么东西, 天天胀得慌,躺着不消食,得走走。
他带谢岩看行李,该收拾的都已经收拾妥当了,从今晚开始, 谢岩就要跟他共用一个牙刷了,洗脸巾也是。
“我们院子小, 这这那那的东西又杂,被子我还没晒, 你到了私塾,找地方晒晒。”
都有学舍了,晒被子的地方肯定有。
谢岩应下了,出去提来热水, 两人先收拾洗漱。
陆杨泡脚的时候,就坐小凳子上拿着画像看。
图画不会动,是静止的, 陆杨看着,却感觉画上人像是活的,在做什么动作, 他都看得出来。
谢岩落笔时, 也把他美化了。每一张画像,都是笑眯眯的,眉眼间都是朝气。
陆杨问他:“我在你眼里, 是这样子的吗?”
谢岩给了肯定回答:“是的。”
很活泼,很可爱,安静坐着时眉眼都有股蓬勃的生机。动起来像小旋风,他很难捕捉到陆杨的动态。
仔细观察,才能追上他的脚步,观察到他的动作规律。
陆杨看过两遍,小心把纸放好,只可惜纸张太小、太薄,他不好保存,不然也能放到小荷包里贴身带着。
他想贴身保存,谢岩就说帮他装裱好。
装订、装裱的功夫,谢岩打小就会。他自小喜欢拆书,书很贵,拆了以后,爹娘都心疼,他爹还常打他手板。
以前他不懂,反正都是看书,拆了看还不是一样的?他又没乱扔,他都重新装好了。
后来知道了,这样拆过的书籍,拿到书斋卖,哪怕是卖给同窗,都没人买。
所以家里最艰难的时候,都是典卖田地,没法卖书。
不然这些他早就背下来的书籍,留着做什么?
这些年练出了好手艺,他装订熟练,做工漂亮,自己做的账本都齐整。
陆杨跟他说:“我想要小卷轴,你都给我弄到一起,这就巴掌大,把它们竖着贴,一起卷起来,我可以带身上,时不时看看。”
谢岩答应了。
擦过脚,陆杨可以上炕窝着了。
谢岩去倒了洗脚水,回来时拿了小盆备着,过会儿,陆杨感觉肚子空了,就跟谢岩说要喝药。
谢岩又去灶屋,从灶眼上取来温着的汤药,另泡好了半碗糖水,取了两碗温水漱口用。
陆杨一口气灌完一碗汤药,喝两口糖水压苦味,再反复漱口数次,今天算完。
早上出去时,谢岩还缠磨着想要走读。
晚上伺候一番,这些话说不出来了。
陆杨这个身子,操心那么多事,他读书的事,就自己抗起来。
明天就搬走,谢岩睡不着觉,夜里给陆杨揉腹好久,陆杨睡意沉沉,手心压着谢岩的手背,不让他揉肚子了。
“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
谢岩“嗯”了声,终归还是没睡着。
炕上多垫两张席子以后,烧炕的温度刚刚好,不用再翻来覆去的挪窝,像摊煎饼一样翻身折腾。
他安静躺着,呼吸逐渐平稳,心中思绪难平。
以前在县学读书的时候,他很孤僻,一心读书,除了课业,还爱看县学的藏书。
那时他不爱动,骑射课都是先生们催着他去。得了空闲,也没参加诗会,不去交友,爱往书斋里跑。
县城几家书斋,他都熟悉。哪家有好书,他就去哪家看。
他们家那时条件还不错,一个月能给他买一本书。
他不爱买,因为喜欢的文章实在少,很多东西,他过眼看看,都当普通积累。喜欢的才会多看两遍,多看两遍,他就记下来了。
他写字也快,记下来就不去花钱买书,自己找纸写下来,随是批注还是修改都方便。攒攒纸张,他又装订成一本书。
所以他桌子上书少纸多,许多废稿,他也不会轻易扔掉,偶尔看看以前的杂思,翻阅过去的心思想法,他都感觉有趣。
那时日子过得糊涂,身边的人和事,他都没有注意。感觉世界很安静,他只需要读书就好了。
现在不一样了,世界很吵闹,也有很多坏人。
他愿意去看,就能发现很多细节。今天在县学发生的事情,绝非偶然。
他也真的动怒了,银米的事,守着规矩来,他不会说什么。但他们有什么仇怨,非得让他不能继续科举?
谢岩想了很多,对那些人的日常行为没什么印象了,反而是他们的文章在脑子里还崭新的一样,想得他脑袋发疼,一篇篇的从记忆深处拽出来。
是读书的事,那就用读书人的方式解决。
这一晚上,谢岩都没睡着。
次日清晨,他起得早。
和以往一样,他没叫陆杨,轻手轻脚下炕,摸黑穿衣出门,先到灶屋,跟娘一起生火,把包子馒头都蒸上。
今天不用煎煮水药了,最后一副喝完了。他们空出一口锅,做早饭吃。
推书 20234-02-08 : 猫猫侠饲养手册b》:[玄幻灵异] 《猫猫侠饲养手册》作者:醍醐鱼【完结】晋江VIP2025-01-26完结总书评数:293 当前被收藏数:1423 营养液数:342 文章积分:16,237,042简介:【人类攻×奶牛猫受】绵竹是一只八百岁的小猫精。本体乃是鼎鼎有名的警长奶牛猫。他这一生行侠仗义,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