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by兔月关

作者:兔月关  录入:02-11

老李又开始生气地诉说当年。
边境流放多年,当年的斯文读书人也因常年干活打仗,变得匪里匪气了。
“就是就是,大侄子这点就不对了,宁死不屈是气节,怎么就是顽固迂腐呢,看人脸色下菜碟,那是小人行径……”
杜仲期几人连连点头,丝毫不觉得老李的骨气不合时宜。
毕竟他们都是同类人,受苦多年依旧不改本质,脾气照样硬,嘴巴照样臭。
周围众人听到:……
所以说,这几个老头被流放边境,现在孤家寡人无人搭理,不是没道理的!
几个老头厉害也是真厉害。
通常文官流放边疆,因为体弱很多都死得很早。
但杜仲期几人硬是凭着聪明才智,以难以言喻的低武力值,和随时随地得罪的臭脾气劣势,在边疆安安稳稳活到现在。
谁来都得说上一句,老天爷瞎眼啊!
“杜老头他们,又在那边蛐蛐谁呢?”
“谁知道,反正肯定没好话。”
“得了,等会儿干活千万离他们远点,不然官差鞭子落下来,误伤咱就惨了,这几个倒霉死老头……”
旁边的犯人们吓得连忙躲远。
没办法,杜仲期几人在背后说人坏话,十次有八次都会倒霉被别人抓现行,然后闹事被官差打。
他们站在旁边,实在太容易殃及池鱼了!
今天显然是杜仲期几人的幸运日。
他们在背后蛐蛐老李儿子不靠谱,不仅运气好没被老李儿子听见,还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圣旨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刑部和大理寺旧案重审查证,杜仲期、李高良……免除罪责,恢复功名,归还部分家财,择日回京觐见陛下,以待分配官学任职。钦此。”
带着圣旨的官差终于抵达边疆,宣布旧案重审的结果。
旨意宣布后。
现场一片哗然,其余犯人们全都羡慕嫉妒看向杜仲期几人。
以往被流放翻案回去的例子不是没有,但那些无不都是家族厉害,又或者压根就是来走过场躲祸的。
真正无权无势一旦被流放,哪怕是冤枉的,也不可能再回去。
因为没人愿意费力气捞你。
没想到杜仲期这几个倒霉老头,流放边疆这么多年了,竟然还有朋友亲戚愿意捞他们,真是傻人有傻福!
“翻案了,我真的翻案了?”
“我就说我没错吧,都小人作祟冤枉我,苍天有眼啊,苍天有眼……”
“哈哈哈,京城的滚犊子们,你们李爷爷我又回来了。”
杜仲期几人原地蹦跳狂笑,就差出去跑几圈了。
人在激动过头的时候会发疯,这话真没假。
宣旨官差嘴角抽抽,但有上面专门叮嘱,还是带着和善笑容上前。
“几位大人,陛下说了,你们乃是朝廷肱股之臣,陛下还等着你们回去效力呢,还请几位大人尽快通知家眷收拾行李,择日启程回京。”
这般说后。
发疯的杜仲期几人才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暂时平静下来。
“对对对,得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夫人、夫郎他们……”
几人虽然脾气又臭又硬,说话很不中听,但也并非不辩是非之人。
反而因为性格过于固执,比寻常人更加嫉恶如仇,恩怨分明。
这些年陪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儿,自是要一起带回去弥补享福,至于那些抛弃嫌弃自己的白眼狼,就通通滚蛋吧。
哪怕是刚才说死也不再认“不孝子”的老李,此刻都把那些话抛到脑后,高高兴兴跑去找还在和自己闹别扭的妻儿。
“娘子,娘子,我翻案了,我们可以回京了……”
“臭小子,赶紧收拾包袱,你老子我翻案,要回京了! ”
老李咋咋呼呼大喊。
母子俩听到声音,满脸不可置信又惊喜跑出来。
李夫人喜极而泣,“夫君,你真的翻案了?谁给你翻的啊?”
老李儿子难以置信,“死老头,你还有朋友帮你翻案?!”
老李:……
他咋就没朋友帮忙翻案了?
他虽然脾气不好,嘴巴也臭,经常嘴贱被打,但他还是有很多朋友的好不好!

杜仲期几人被流放边境差不多十几年,早就待腻了。
现在有回京机会,他们比来传旨的钦差还要着急,两天时间就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背着简单包袱赶紧启程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处理的,不过就是当初落难时,抛弃他们的那些白眼狼听到消息,又厚脸皮跑回来,想跟着回京而已。
但杜仲期几人性格固执记仇,怎么可能答应?
曾经那些白眼狼对他们弃之敝履,现在他们也是对方高攀不起!
好在当初闹掰时,白眼狼为了甩开他们做得很绝,双方直接签了断亲书,所以如今想反悔,根本没有余地。
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杜仲期他们离开,悔地肠子都青了……
因为是急召回京。
杜仲期等人流放多年身体不好,还有不少妇孺家眷,不能快马赶路,所以钦差直接准备了船只,让众人走水路。
众人既高兴终于脱离苦海,可以回到繁华的京城,又忐忑此次突然翻案,不知又会卷入什么阴谋诡计中。
没错,虽说杜仲期几人自我感觉良好,但到底心里还是有数。
就他们的人缘,京城若不是有需要他们办事的地方,不可能会有人费力不讨好的来捞他们。
现在让他们回去,背后之人肯定有所图谋!
几人聚在一起讨论。
杜仲期沉吟道,“不管帮咱们翻案的人有什么图谋,此次回京的机会都不能放过,继续留在边境只有死路一条,回去才有生机。”
“就算不为咱们自己后半生着想,也要为夫人夫郎和孩子们挣一条出路,不能再让他们跟着咱们吃苦了……”
其余闻言点头叹气,“老杜此言有理,这些年,终究是咱们对不起夫人夫郎他们。”
老陈忧愁忐忑道,“但咱们离开京城多年,贸然重新加入朝堂,路怕是不好走,就怕重回京立足不成,反而落得比当初下场更糟如何是好?”
说实话,他有些怕了。
因为他们这种性格实在不适合继续做官,已经连累全家流放过了,实在不想再成为九族罪人。
老李也点头愁道,“虽然老子不觉得自己当初有错,可这官老子也确实不想再做了,实干办差老子没问题,但跟人玩阴谋诡计,老子甘愿认输。”
“所以咱们得想个办法,回去后既能留在京城,又无需掺和朝中之事……”
“啥办法?老杜你有话直说,别磨磨唧唧。”
急性子的老李催促。
杜仲期道,“我刚才跟同行的官差们,打听过近期京城的消息,当今陛下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赏罚分明,注重务实的皇帝……”
“老李之前不是发现一种很是特别的树汁材料吗?倘若我们能想办法将其运用,做出一件有利朝廷的好东西。”
“就算功劳不如那谢家进献高产粮种巨大,定然也能让当今陛下龙心大悦,届时咱们提出些什么要求,陛下应当很容易应允。”
老李道,“老杜你可是有了什么想法?”
“嗯,我觉得你发现的那种树汁材料,很适合用来造船……”
然后杜仲期开始讲述自己的想法。
他本就擅长木工制造,以前又在工部任职,在这些方面脑子比较灵活,很清楚这些东西价值。
老李和老陈虽不擅长木工,但他们学富五车,知识涉猎极广,也能给出不少实用建议。
觉得此事大有可期的几人,开始兴致勃勃商讨起来。
等到一个月后抵达京城。
谢文彦召他们觐见的时候,他们就送上了一个惊喜。
当时穿越堂兄也在场。
看到杜仲期他们献上的东西,谢文齐没忍住当场惊呼。
“橡胶?!!”
没错,老李发现的特殊树汁,就是后世应用十分广泛的橡胶材料。
当然以现在的技术,老李他们制作出来的橡胶,品质肯定有些粗糙,但这已经不妨碍运用到造船上,提高船只的质量了。
“这确实一种新的胶,乃是我们在边境时,收集一种树的树汁做出来的……其中具体暂不详说,总之这种胶,非常适合造船,造出来的船浮水比寻常船只更好……”
老李点头道,简略讲述了一下东西的作用。
他们流放的地方在颠洲,当地地域条件和云南很像,橡胶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在那边发现并不奇怪。
谢文齐越听眼睛越亮,激动地跟谢文彦道。
“五弟,橡胶可是个好东西!用这玩意儿造出来的船,安全性比咱们目前普通的船只要高数倍,而且橡胶还能制造其它很多东西……”
“有了更好的船只,我们就可以轻松派遣船队,去海外做生意,把海外的好东西弄回来……”
“如此,楚国很多东西就都不需要再依靠其余几国输送,将来诸国战争打响,咱们也不需要再愁军费和补给,可以痛痛快快的干了!”
想到自己能够辅佐堂弟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饶是追求咸鱼生活的谢文齐,也不免热血沸腾。
谢文彦闻言大喜,“当真?那此事就劳烦堂兄帮忙主持了。”
谢文齐:……
笑容戛然而止!
不是,兄弟,不带这么当周扒皮的。
他要当咸鱼,不要当牛马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谢文彦给了他一个‘朕看好你的’眼神,这才继续看向杜仲期几人,声音温和感叹道。
“几位爱卿不愧是父皇临终前,告与朕的忠君之士,不仅对大楚忠心耿耿,更才能出色,即便在苦寒之地,也不忘为国效力,此次朕给你们翻案,当真没看错人。”
虽说是为了还前世恩情,但他做好事可不会默默付出。
别人记不记恩无所谓,就怕有人阴差阳错顶替他的功劳,那才气死人。
对杜仲期这些人来说,想要获得对方的好感,十箱金银珠宝都抵不上一碗鸡汤来得有效。
果不其然。
几人闻言霎时眼眶就红了,惊喜不已,“先帝竟记得我们?”
“自然。当初党争严重,父皇虽有兵权在手,可朝中那些逆臣你们也知道,一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外加还有世族虎视眈眈。”
“你们的才能父皇都看在眼中,但你们的性格实在憨直,不是那些阴险狡诈之徒的对手,即便父皇有心,也实在难以保全你们所有人。”
“所以,将你们抄家流放实乃父皇无奈之举,希望借此让你们远离朝堂纷争活下来……这些年,父皇心中一直愧疚,临终前千般叮咛,万般嘱咐朕一定要让你们回京。”
“朕之前刚刚登基,政务繁忙一直拖到现在,实在是让几位爱卿吃苦了……”
“不过几位爱卿放心,朕定会替父皇好好补偿你们,尔等才能如此优秀,怎能与朝中那些阴险小人浪费心力?”
“所以,朕打算安排你们去官学,掌管普及教育之事,这等关乎楚国未来,名垂青史的大事,也只有交给几位忠心正直的爱卿,朕方能放心。”
说着,谢文彦便露出深深愧疚之色。
这番唱念做打的解释,让杜仲期几人感动得不行,多年流放的憋屈埋怨瞬间消失,只剩下激动热血。
原来,先帝让他们流放,是为保护他们!
原来,他们在先帝心中,竟然是如此重要,临死都还念着!
原来,他们的才能,先帝都看在眼中!
已逝·乾元帝:……
有没有可能,朕压根就不记得有你们几号人?
杜仲期几人感动不已,一碗鸡汤下去都灌醉了。
耿直地砰砰抢地磕头,大声道。
“臣等愿为陛下刀山火海,犬马之劳!”
“好好好,有几位爱卿,是朕的福气……”
谢文彦也感动地眼眶微红。
仿佛他只有这么几个忠臣良将可用,杜仲期几人就是他离不开的左膀右臂,他失去他们,这个皇位就要坐不稳了般。
顿时让杜仲期几人,有种天降大任的责任感。
满脸都是只要陛下开口,下一刻他们就能去赴死的鸡血状态!
谢文齐:……
说好风光霁月,君子无双呢?
这个传销头头绝对不是他亲爱的堂弟。
把杜仲期几人安抚笼络好。
又安慰了一会儿不想干活的穿越堂兄,谢文彦把剩下奏折批完,就高高兴兴回后宫,把今日得到的好消息分享给夫郎。
顺便还有跟夫郎打听江南邹家的情况。
江南邹家,就是邹氏(乔玉景的亲母)娘家。
邹氏虽然是个不靠谱的恋爱脑,但邹家人却并不蠢。
当初没能阻止恋爱脑女儿犯傻,也考虑到伯府的庇佑,尽管答应了亲事,可之后给女儿陪嫁大笔嫁妆后,这些年和永昌伯府交际并不深,只维持在扯伯府虎皮办事的关系程度,可见其理智头脑。
邹家是江南巨富,擅长做生意。
倘若真的要组织船队去海外,让邹家参与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邹家和他夫郎有血缘关系,在这个动不动就牵连九族的时代,天然就比其他人更可靠,因为利益性命绑在一起。
提起邹家。
乔玉景突然反应过来,“夫君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此次皇儿满月宴,邹家好像并未送贺礼。”
“没送贺礼?这怎么可能,虽说你一直没有和邹家联系,还过继了出去,但到底有血缘,你如今成为君后,邹家不过商户,只要他们不蠢,无论如何都会抓住机会上来攀关系才对。”
谢文彦脸色沉道。
一个能在江南成为巨富的商户之家,怎么可能犯如此蠢事。
那么现在如此,其中必然有问题。

第174章 江南邹家
乔玉景这些年一直没联系江南邹家,倒不是因为母亲的缘故迁怒,而是不想太高调引人注意。
邹家在江南距离京城太远,有什么事情都不好联系,他们暂时用不上邹家,就没必要把邹家拉进京城的权利漩涡。
毕竟之前夺嫡之争实在太过激烈了。
而且上赶着不是买卖,邹家并非他们必须拉拢的势力,如果双方要绑定,自然是邹家主动示好才行。
否则,一国皇帝和君后向商户低头,传出去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我娘虽然不靠谱,但我外公和舅舅却是聪明人,他们当初愿意成全我娘的痴心,纯粹是因为商户身份低贱,和永昌伯府联姻有利。”
“所以,他们也知道以前伯府那些人不是好东西,这些年除了借势之外,并不怎么与伯府来往,我娘丧仪都只派了一个管家过来,以示分割。”
“他们就是典型的商人,如今我成为君后,即便不来攀关系,定然也会奉上厚礼表敬意,绝对做不出不送贺礼如此得罪人的事……”
乔玉景皱眉疑惑。
但凡是个脑子正常的,都不会如此蠢。
谢文彦敲着桌子思索道,“看来其中猫腻不小,得查查看。”
一个命令出去,下面的人就行动起来。
原本以为其中还有多复杂,有什么厉害的阴谋诡计,结果第二天暗卫就呈上了前因后果。
看完调查结果后,两人简直无语了!
真相很简单。
不出意外,此次两位小皇子满月宴,邹家为了和乔玉景这个外孙攀上关系,是用心准备了厚礼的。
可惜现在宫权还在曲太后手中,曲太后目光短浅又贪财,看见邹家送的金银珠宝眼珠子都摞不动了。
于是,便不顾心腹嬷嬷劝说,将东西全扣了下来。
按照曲太后的想法就是。
“君后和邹家多年都没联系,又已经被过继出去,肯定是不想再认邹家这个外公,不会亲自召见。而邹家不过商户,没有召见就不能入宫,东西被扣下他们也只能吃暗亏。”
“到时候,咱们稍加引导,让邹家以为君后收了东西不办事,邹家必然记恨,乔玉景不仅失去一个娘家帮助,还与邹家结仇,两全其美……”
只要乔玉景君后的位置不稳,曲家就有机会送女儿进宫博富贵。
曲太后想得很美,一意孤行之下,心腹嬷嬷即便觉得不妥,也不敢违抗主子命令,毕竟主子就是主子。
而曲家那边,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只能一边气骂这个脑子简单的姑奶奶,一边帮忙擦屁股。
如今谢文彦的势力也不小,邹家派来送礼的邹舅舅也是个沉稳之人,并未因一时被冷落就生气拂袖回去,而是继续留下,准备找机会和乔玉景见上一面。
没办法,邹家虽然是江南巨富,可归根究底还是商户。
时下士农工商,再有钱的商户,在权势面前也不值一提,一个不好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业,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邹家很聪明,能够和君后攀上关系,便是受辱他们也能咽下去。
邹舅舅还在京城呆着,事情自然好调查。
“摊上皇祖母这般拖后腿的人,当初父皇竟然还能杀出重围登基,也是辛苦父皇了……罢,夫郎如今身子养好,宫权也是时候拿回来了。”
谢文彦揉揉太阳穴。
曲太后此人,要说她有多坏吧,她也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要说她不坏吧,膈应的人小动作又不少!
也就是对方运气好,生了一个好儿子,这些年不管乾元帝对他的父子之情,是不是有利益掺杂,总之这份好确确实实的存在。
临死前的几个月,乾元帝更是毫无保留的给他铺路。
看在乾元帝的面子上,他不能因此就把曲太后给弄死,毕竟乾元帝对这个母亲很是在乎,他那样做,实在有些白眼狼了。
但曲太后实在拎不清,所以这老太婆,还是老实呆在自己宫殿荣养吧。
左右他现在已经稳固皇位,不需要再对曲太后孝心维持名声。
“日后除了正常用度供给,无需再给皇祖母留面子,当初先皇怎么做,日后咱们就怎么做,夫郎不必委屈自己,有事为夫担着。”
谢文彦心疼地握住爱人手叮嘱。
乔玉景露出暖暖笑容,“知道了夫君,那邹家那边……”
“你直接召人入宫便是,邹家现在日子怕是不好过,急需你表态。”
谢文彦点明道。
夫夫俩又商议了一会儿,第二天便让人去邹家在京城落脚的宅子宣旨。
就像谢文彦猜测的那般。
邹家现在日子确实不好过,自从几年前永昌伯府的丑闻传出后,一直扯着伯府姻亲办事的邹家,在江南处境就有些下落了。
期间,邹家不是没想过再找一个靠山。
但问题是,好的靠山也不是那么好找的,稍有不慎找到的就不是靠山,而是土匪,直接整个家业都被抢走。
好在危机之时,谢文彦竟然成了皇帝,乔玉景成了君后。
这泼天的权势富贵降临,邹家的处境才得到改善,他们说什么都要死死抓住这次机会。
宫里去宣旨时。
邹舅舅和几个邹家叔伯正聚在一起发愁。
邹大伯愁眉不展道,“你们说君后到底什么意思?东西都收下了,人却不见咱们,莫不是真瞧不上咱们,要来个拿钱不办事?”
其余叔伯摇头,“咱们是商户,他瞧不上咱们是正常的,何况当初景哥儿在伯府受了那么多冷待,全是慧慧那不孝女的缘故,咱们也未曾照拂过他,他不想搭理邹家,也不奇怪……”
说到这里,邹家众人就后悔得不行,也对邹氏埋怨不已。
早知道邹氏不靠谱,但他们没想到对方竟然对情敌的哥儿,都比对自己亲生的哥儿好啊,简直糊涂之极。
现在,因为邹氏拖后腿,邹家想攀关系也千难万难。
邹舅舅叹气。
“事已至此,后悔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见到君后,亲自为当初的事情道歉赔礼,才好说以后的事情。”
“否则,让外人知道君后如此嫌恶邹家,邹家怕是不仅家业保不住,恐还有其它大祸……”
上位者想要教训谁,很多时候根本无需亲自动手,自会有人帮忙代劳。
“可君后在宫里,咱们是商户,对方又是如此态度,咱们怎么亲自赔礼道歉?根本没人帮咱们牵线搭桥啊。”
众人满脸愁苦叹气。
他们不是没有花银子打点,但有曲家在其中作梗,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官员,都并不愿意帮他们传消息。
这就是有钱和有权的区别。
在权利面前,金钱的作用不值一提。
好在,乔玉景并没那个意思,今日之事都是曲太后的骚操作。
就在他们愁眉不展时。
宫里的宣旨太监终于到邹宅门口。
小厮激动跑进来,“老爷,老爷,宫里来人宣旨了……”
“当真?快,快准备香案更衣,迎接圣旨!”
邹家众人闻言顿时惊喜,激动地换衣服去接旨。
不管君后对邹家有多少怨怼,只要君后愿意见他们,那就是好消息。
毕竟这些年,他们虽没照拂过君后,但也未曾得罪,这关系想办法还是能够缓和的。
邹家人领完旨意,高高兴兴进宫。
福康宫。
曲太后听到消息大惊失色,满脸都是难以置信。
“什么?君后宣邹家人进宫了?他怎么会宣邹家人进宫呢?他不是不待见邹家吗?”
心腹嬷嬷:……
心腹嬷嬷很心累。
就算人家真的不待见邹家,但不可能不待见邹家的银子啊,一个江南巨富的外公,君后只要不蠢,肯定迟早会想起来的。
之前她就极力劝说主子,说邹家的贺礼不能贪,可主子实在眼光短浅,非要贪那十几箱的金银珠宝,她一个奴才也没办法。
好在她早有准备。
心腹嬷嬷赶紧道,“主子莫要慌,邹家的贺礼老奴都好好收着,还没有开箱动用,若是君后问起,就说下面人办事不利,偷懒还没把东西送过去。”
“那就好,那就好。就是那么多好东西,真要还给君后吗?其中好些珍品,哀家活了这把年纪,都还没用过呢!”
曲太后先松口气,接着又不甘心。
曲家以前地位不高,家底薄,乾元帝又崇尚节俭,她虽身份尊贵,但享受的好东西有限,因此难免小家子气。
碰到这样的主子,心腹嬷嬷很想摆烂,但打工人身不由己。
“主子,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宫权在手,以后有的是机会把东西拿回来。”
“现在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应对君后,君后肯定会借此生事,夺您宫权,您一定要稳住,如此君后才拿您没办法……”
曲太后着急又茫然,“稳住是个怎么稳住法儿?你仔细与哀家说说,君后伶牙俐齿,哀家说不过他呀。”
“还有皇帝,他上次在产房门口把哀家吓惨了,哀家现在见到他就发憷,不敢说话!”
推书 20234-02-10 : 刀尊今天也在当辅》:[穿越重生] 《刀尊今天也在当辅助[星际]》作者:八爷党【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1-31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5737   总书评数:612 当前被收藏数:3999 营养液数:1385 文章积分:128,507,568文案:渡劫失败后,差点魂飞魄散的刀尊转生成了一个无法觉醒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