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新获得的第一壁材料直接减少了损耗,从而使得风险进一步降低。
两相叠加起来,羲和仿星器的进步可以预见。
于是,在获得批准后,羲和仿星器项目组于9月1日启动了新一轮的点火试验,结果却远超他们的预期:
磁约束时间从75分钟,直接突破至100分钟!!!
这个结果比实验开始前大家想象得还要强!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起热议,直登榜首。
媒体纷纷用“历史性跨越”“新的里程碑”等词报道此事,将这项技术突破视作对重大纪念日的献礼。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并不只是喝彩,还有很多的质疑。
东夏在仿星器项目上短短时间又有了如此重大的突破,引起了非常多外国媒体的关注。
很快,有外媒发文质疑。
《东夏磁约束时间从75分钟突破至100分钟,是确有其事?还是弄虚作假?》
报道对东夏近几年来“羲和仿星器”和“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关注,指出东夏在托卡马克装置上领先优势的情况下,突然转向对仿星器的研究,才过了三年时间,便频繁宣称技术突破,但从未对外披露完整的实验数据。他们认定这种情况不符合常理。
其中还引用了一位核聚变领域专家在相关论坛上的评论:“目前我们尚未看到足以支持任何仿星器磁约束时间到100分钟的数据,要实现这一实验时间,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精准预测等离子体湍流的参数模型,并配套高效稳定的核心控制系统,这样才能确保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作。
另外,长时间的实验势必会导致对第一壁材料的损耗,而从目前现有的材料来看,并不能支撑100分钟的稳定运行。
考虑到75分钟的突破,东夏也没有披露完整的数据……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尽管因为东夏两次实验数据的缺失,我对此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但如果东夏真的能把磁约束时间突破到100分钟,对可控核聚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作为一名研究者,我衷心希望这是真实的。”
但媒体只引用了这位学者质疑的片段,这段发言不止被这一家媒体引用,一时间关于“东夏的羲和仿星器在磁约束时间上取得的突破是否可信”,“东夏为什么不披露完整的实验数据”讨论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甚至还有驻外媒体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的例行记者会议上问出了这个问题。
9月2日下午三点,外交部照常召开例行记者会议。①
有外媒记者举手提问:“你好,关于东夏声称羲和仿星器已经实现100分钟磁约束时间的实验,国际社会对此普遍关注,但东夏方面始终没有披露相关数据或实验细节,请问这是否意味着东夏在刻意隐瞒这些关键信息?”
“可以认为东夏不公开数据是在掩盖此事的真实性吗?”
“东夏作为ITER成员国,是否有义务向其他成员公开原始数据?”
“……”
接连好几个问题都是和羲和仿星器最新的实验成果相关,所有人都在等外交部发言人的答案。
外交部发言人按照提问的顺序,不紧不慢地看了一眼问第一个问题的媒体,神情不变,语气也很平稳:“首先感谢外界对我国仿星器项目的高度关注,同时,我们也理解大家的质疑,但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提问的记者。”
第一个记者手里拿的话筒贴着漂亮国著名报纸的标记,听到东夏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赶紧道:“请问。”
发言人的眼神快速掠过记者话筒的铭牌,笑道:“你的国家是否曾主动向外界公开过你们最新型战机的实验数据?”
“……”记者无语凝噎,“我认为我们没有对外公开军事核心机密的义务。”
发言人点头:“那就对了,我认为我们国家也没有公开关键性科技的义务,下一个。”
第一个记者败退,第二个记者接上:“请问这是否可以认为东夏不公开数据是在掩盖此事的真实性?”
面对这个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表情依旧从容:“东夏从未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夸大其词,我们发布的信息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那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公开实验数据?”
发言人轻轻一笑:“目前我们的技术尚未成熟,仍需要保护,等实验堆建成后,会邀请各国参与实验堆的首次实验,但在这之前,羲和仿星器的所有数据属于我国的核心数据,我们没有义务,也不会贸然对外公开。”
可能觉得太过严肃,最后发言人还看向这名记者,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想知道你的银行账户存款,你是否愿意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这名记者一怔,下意识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有多少存款?”
“既然你不愿意告诉我,我是否可以说你的存款是不存在的,是不真实的?”
“……”这名记者明白过来,这是在反驳自己刚才的问题,瞬间不说话了。
发言人却继续:“同理,我们又为什么要向你们披露我们的核心数据呢?我也想反问一下大家,因为没有披露数据就要被质疑科技的真实性,请问你们是何居心?”
“某些国家口口声声说要‘透明’‘共享’,却从未主动执行过这一‘原则’,反倒要求别人毫无保留地展示一切数据,那我倒要问一句,某些国家之所以有这个表现,是因为东夏的强大让你们感到不安了吗?”
“……”
全场都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发言人才继续叫下一个。
这个记者是有备而来的,知道大部分记者同事都会问羲和仿星器突破的问题,他反其道而行之,开口就是:
“首先恭喜东夏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据我了解,东夏之所以能频频突破,据说关键在一套全新的可以预测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参数模型,传言该模型是攻克了NS方程的东夏青年学者提出,请问确有其事吗?”
发言人闻言,微微一愣,像是没有想到这个记者会问这个问题,过了一会才点头:“嗯,没错。”
一点也没有犹豫,回答得很果断。
如果是以前,可能还会遮遮掩掩,即使承认也会想办法把聚集在简昀身上的目光给引开,但是现在对简昀的策略变动后,发言人毫不避讳这一点,并大肆夸赞。
“简昀,我是说这位青年学者确实参与了数学模型的构建,该模型基于NS方程的通解,构建出一个能预测并约束等离子体湍流的模型,在仿星器的运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们很欣慰,新时代的青年人中,有这样一位沉得住气,有天赋的年轻人,是东夏新青年的榜样。”
但发言人的夸奖并没有打断记者的思绪,该记者接着问出下一个关键问题:“据我所知,这位青年学者年仅21岁,让我感到好奇的是,在此之前,该学者的领域与偏微分方程无关,却攻克了世纪难题,并构建出重要模型,请问……”
记者停顿了一下,道:“这样的经历究竟是天赋异禀,罕见的天才,还是……人为塑造的呢?毕竟,毕竟我了解到,简昀的老师是菲奖得主,至今仍活跃在数学领域的赵教授,赵教授是否为简昀的研究成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呢?”
“……”
后面这个记者还说了什么大家都不太记得清了,但就是这个视频,这个记者的这个问题,让简昀的粉群爆炸了!!!
按理说,不管是“羲和仿星器”的突破,还是“外交部例行记者会”,都和娱乐圈的人没有太大的关联,简昀的粉丝刷到这个成就,有养号想法的转发官方媒体的微博点点赞做做数据就行了。
外交部的记者会更是只能在视频平台偶尔刷到,看一眼点个赞再刷下一个视频就结束了的操作。
偏偏就是这样一次非常普通的记者会,每一个记者问的问题都不普通,最后更是提到简昀。
谁懂简昀的粉丝在这样的记者会里听到自担名字时的震撼……
平时也会关注这方面消息的粉丝看记者会,听到熟悉的名字先是惊讶,然后是紧张,紧接着是听到外交部发言人夸奖时压不住的笑容,以及……最后听到那个问题的愤怒!!!
虽然外交部发言人的夸奖让粉丝给听爽了,但是!
这个记者到底在问什么问题,什么叫“人造天才?”,什么叫“赵教授对简昀的成果贡献了力量”?!!!
还没等刷到的粉丝反击呢,舆论便先行一步。
#简昀人造天才#
#攻克NS方程的简昀被外媒质疑成果#
#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简昀的贡献#
三个词条里,正面的词条在最后面,上面两个高位热搜是黑词条!
粉丝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洗词条都没有办法,这两个词条就像是焊在热搜上面一样。她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两个热搜的讨论度和阅读量上去。
点开词条一看,实时的内容更是触目惊心,她们眼中怀疑是对家和黑子倾巢出动。
一夜之间冒出了很多“我早就说了”、“我早看出来了”、“我就知道”的句式,出现了特别多的“懂哥”和“懂姐”,还有很多对家和黑子混迹其中,浑水摸鱼。
【卧槽,终于有人说了,我早就知道不对劲了!】
【看到这个我才知道当初我不粉他的原因!绝对是人造出来的,不然怎么可能有人这么完美这么强,在做明星的同时还能兼顾学业,听起来就很假好吗!】
【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我朋友是某某学校数院的,他和我说圈子里早就有这种传闻了,只不过我们普通人不关注这些事情不知道而已】
【是啊现在想想好可怕,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就轮得到你解决?再天才也不能这么天才吧?】
【细思鼻孔啊!现在想想简直毛骨悚然了,他这个成就绝对有其他人的帮助!不然怎么能解释呢?】
【有种我讨厌的人被全世界发现的感觉,能说吗,这个明星真的很喜欢立学霸人设,看人的眼神就好像看不起所有人一样,从一开始我就讨厌他!!!现在终于被全世界发现啦!】
这种马后炮的言论很快就赢得了很多点赞,明明只是一记者的问题却被这些人当成了“简昀塌房实证”,简昀从“学者和明星双强”成了“有心机,抢别人成果”的人。
粉丝们哪里受得住这个,纷纷下场维护自担,却被打成“维护塌房艺人”。
简昀:我塌房了????
粉丝:什么意思呢???就一个问题,没有任何证据,我崽就成了“塌房艺人”?,信不信我们削你?
即便很快,东夏数学界的教授先后公开发表言论,试图平息质疑。
最先出面的是简昀的导师、菲尔兹奖获得者赵朴元。
【@赵朴元:无论是NS方程的攻克,还是数学模型的构建,都出自简昀个人之手。作为老师,我很骄傲能教导这样有天赋的学生,并为他取得的一切成就感到骄傲!】
言简意赅,没有废话,就是奔着给简昀解释来的。
接下来发言的还有现任东夏数联会的主席齐志学教授、长江学者鲁怀山教授、中科院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钱新阳院士等等专家替简昀发声。
【@齐志学:在质疑之前,可以先去看看简昀在普林斯顿做出的报告,有点门槛,但是看完的人都不会有“人造天才”的疑问。21岁的青年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是东夏之幸。合理怀疑是有必要的,但不能丧失个人的观点。】
【@鲁怀山:21岁解决世界难题确实罕见,但只能证明简昀是当之无愧的天才。而天才不应该被群嘲,无论如何,简昀在普林斯顿做出的NS方程的通解,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证明过程严密完整,不用怀疑。我们应该讨论这件事对我们的影响,而不是怀疑这个成绩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钱新阳:我并不熟悉这位学者,但对此种现象感到痛心。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用“人造天才”等词汇来形容东夏本土青年才俊的研究成果,相当不负责任!!我们对青年才俊要抱有期待和包容,而不是肆意诋毁。】
本以为这些专家教授的发声能够止住越来越沸腾的谣言,但现实却刚好相反。
很多人并不认识这些发声的教授,或者说,即使百度过,也对这些教授在学术界的地位缺少认知,只把这些教授当成为简昀站台的“沽名钓誉”之辈。
一些极端黑子直接攻击了教授他们的微博。
【你们是师徒关系,当师父的当然要护着徒弟,你说的话一点可信度都没有!】
【学术界的山头主义不是一天两天了吧,谁知道会不会有假(抠鼻)】
【点了,专家的名声就是被你们这些人败坏的!说不定就是你的成果,只是你交给了简昀,让简昀立个人设而已!】
不过也有一些路人没有被这些人的言论给带歪,他们搜了一下发声的几个教授的信息后,有点摸不着头脑,回复道:
【等等等等,你们质疑的不会是,目前来说唯一的东夏籍菲尔兹奖获得者,赵朴元教授吧???我又搜了一下简昀,没看错的话,简昀解决的是NS方程,这妥妥的菲奖预定啊,没有人会把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成果拱手让人吧?】
【谁知道呢(抠鼻)赵朴元已经得到了菲奖,这个成果对他来说也不会让他重新拿一个菲奖,但是给自己的弟子,反而能有新的营销点,一门双菲奖,这么大的噱头,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有些人就是擅长造神,我看了简昀之前的成果,确实和那位记者说的一样,和偏微分方程领域关系不大,再天才也不可能一年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吧?况且,如果没有证据,这个漂亮国的记者怎么会盯着简昀呢?这么多人他不盯,就盯着简昀?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总之,即便专家发言了,但这些人还是捂着耳朵不听,就听自己想听的。
其实这样就算了,毕竟有些人是说不通的,但是架不住这些人他还去其他地方发散这个消息,到处宣扬“简昀的天才人设翻车啦!”
甚至还有一些人自认为掌握了真相,说“这不过是资本造神的戏码,东夏太需要一个天才了,这个天才就算不是简昀,也可以是赵昀,张昀……只不过简昀刚好撞上而已!”
粉丝:气成河豚!!!
粉丝气啊!
如果真的有路人质疑,他们还能好好解释一下,毕竟这个东西确实是有门槛的,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就连他们自己都是一知半解,只是知道简昀做的事情好像很重要。
可是,大部分质疑的并不是“路人”,而是带各种粉籍的粉丝。
要是敢带自担粉丝出来骂,他们也就算了,偏偏还要用队友的id和头像,是生怕他们和队友粉丝打不起来啊!
不过简昀的粉丝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挑拨的,他们几家粉丝之间的关系固然算不上好,偶尔也会争强好胜,想把对方给压下去。但顾忌他们偶像的关系,粉丝之间的打架都是浅尝辄止,很有分寸。
况且,他们有一个共识,内部之间打再凶都行,但有外人来打了,那是要得一致对外的。(当然,这种说法对毒唯并不成立)
所以,简昀的粉丝看着一堆顶着队友头像的披皮黑子真的气不打一处来!
面对黑粉的各种攻势,粉丝自然也不是被动挨打,有理有据地回击。
【EXM?所以,你们的意思是,上到东夏高层识人不明,下到学术界都被糊弄,一个个都没有你们清醒?】
【你是觉得你比赵朴元教授懂数学,还是比这些教授院士懂数学?】
【你是说“人造出来的天才”在数学界那么多大佬面前做出了完整的报告,回答了那么多的问题,是剧本?是人设?】
【也就是国家发展好了,滞涨也能上网了,你这么懂要不要解决一个NS方程试试?哦,我忘了,这些人懂什么NS方程】
【叽里咕噜说什么呢,我只知道我橘三专拿下多个第一哦(亲亲)不要以为顶着我们队友头像发疯就能装成队友姐挑拨关系了哈,我们七家的关系还轮不到外人搅合,有空还是让你家哥哥搞一下业务能力吧嘻嘻】
粉丝和黑子吵得昏天暗地,各执一词。
黑子说:【简昀不过是运气好,被推出来了而已】
粉丝就说:【他要是靠运气走到今天,那你呢,只能靠嫉妒活着了】
黑子说:【谁知道那什么方程是不是老师代写的呢?学术界的学阀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哪有这么年轻的人这么厉害?】
粉丝就说:【好了,知道你不止没有智商,你还没有见识的事了】
【我支持你们有证据的去实名举报哈,没有证据的请闭嘴,提醒一句,乔盛的法务部从来不是和你开玩笑的】
黑子:【法务?谁还不知道明星只会发个律师函告个名誉权啊,那玩意()都能赢好吗?】
【……】
各自都有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他们把目光放在路人身上。
但路人又不是傻的,围观他们吵架就行了,没必要自己下场,这年头瓜这么多,谁知道什么时候反反转了?
再说了,普通网友对208万的明星可能没有好感,但是简昀入选万人计划的热度还没下来呢,他们心里有杆秤,就像粉丝说的“总不可能国家瞎了吧”,就算是有菲奖老师推荐,但没有实力能入选吗?
再就是,他们点开看过争议焦点的采访视频,看完直接无语了。
这里面也就是一个外媒记者猜测了一下,外交部发言人又不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直接承认了简昀的贡献,更是直言“简昀是东夏新青年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质疑?
网友们有点没有搞清楚这个逻辑关系,有几个路人在大家打起来的时候,小心翼翼评论:
【纯路人,我想请问一下,这个视频不是说了简昀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吗?为什么一些人宁愿相信外媒的话,也不相信外交部发言人的话呢?】
【啊……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有这个疑问呢,看到热搜我还以为简昀学术不端被发现了,但是看完视频,就这?就这?现在不是外媒说什么都对的年代了吧,怎么还有人相信外媒?】
【我稍微看了一下质疑的人的逻辑,外交部发言人夸奖的是简昀的成就,他们质疑的是“简昀这个年纪不应该有这种成就,别人21岁不可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怎么简昀就能解决了?”,可能因为是外媒问的吧,还有的人说“这个记者为什么不盯别人就盯你,别人没有证据为什么要说你,一定是你哪里有问题”,不说这个逻辑对不对,也不说到底有没有这个证据,就是他们听话只听一半的吗?后面外交部发言人不是还否认了这个说法吗?所以到底哪里来的断章取义和谣言啊!】
【等等等等,原来是这样?所以简昀没塌?】
【塌不塌我不知道,但是他的成就和奖项都是真的,退一万步来讲,就算真的有运作和学阀,难道没有人爆出来?看了这么多质疑的话,只听到几个模糊的“我朋友是xx数院”,“我亲戚的儿子在xx数院”……没有一个出来现身说法的,说句难听的,如果我是简昀的经纪公司,这时候就要去固定证据了,这种东西一告一个准。】
看到这话,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心虚,之前几个含沙射影提到“学阀”和“山头主义”网友默默把评论给删了。
但是很搞笑的是,他们删完后,还被误会成被公司胁迫了,支持他们言论的人在他们的微博下面留言:
【xx老师,你要是被威胁了就眨眨眼】
【支持你,不要怕资本的力量,我们都在!说真话的人永远不会孤独】
【删了代表你说对了,懂得都懂,我们会集中注意冲这件事,一定会让真相水落石出!】
发评论的人:“……”
不啊,我就是口嗨随便说说啊!
在路人发言后开始不占优势的黑子,在一些评论“被删”后,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战斗。
不过,东夏网络上的纷纷扰扰,隔着距离和时差,暂时没有传到欧洲大陆和漂亮国。
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本土没有收到外媒的消息。
留学生更是先一步听到了风声。
尤其是学术论坛上,欧洲大陆和漂亮国本就活跃着很多东夏的本土留学生,他们平时就挺关注国内消息的,这时候看到东夏网上的言论后,在专业的学术论坛上特意开帖子讨论这件事。
【你们刷到了东夏网上的帖子没有?简神被网友质疑是人造天才,还说NS方程可能是赵教授解决的,这言论我都看笑了。】
【刷到了,redbook上也有人发帖子,我看了几个发现他们还是真情实感这么想的,我就好奇了,这些人是真的没有去看过吗?简神在普林斯顿做报告的时候,我导师刚好也在现场,听完了简神的报告,回来夸了好久。如果这个成就是赵教授解决的,简昀只负责背下来口述,自己不理解的话,怎么解决报告厅之后延长了的回答问题环节啊!这个证明报告从头到尾都很严谨,简神的讲述也很清晰,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是选择性不看吗?】
【还有一点,可能是看不懂吧。有人质疑简神的年轻和偶像的身份,只能说这些人没有见识,21岁确实年轻,但数学界本来就不缺天才啊!!!数学就是天才的世界,只不过天才也分等级而已,简神的履历又不是在网上查不到,他小时候就表现出对数学的天赋,拿了很多奖,这都还有人误会,我是真的没话说。】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感觉这种言论多半是简神另一个圈子的身份惹的。说实话,我很敬佩简神的精力,能一边当偶像,一边还能兼顾学业,厉害是厉害。但这个圈子不正常人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厉害的人被喷成这样,是我我都要被气死。还不如退圈好好搞科研呢。】
【点了,其他人不知道这个含金量,难道我们的还不知道吗?简神这个成就,即使接下来两年没有什么成果,也能妥妥预定2030的菲奖好吗?可是热门候选人,他们不会以为只有他们是清醒的,全世界都是傻子吧!】
【别说外交部发言人夸了,这种级别的大神到哪里都是宝贝好吗?据说Q大还为了他和普林斯顿签了特殊人才培养计划,如果他同意了,就能立刻去普林斯顿攻读研究生,最快只要几年就能拿到国内外双博士学位。现在还没有到普林斯顿已经是“四青”了,到时候回国的待遇不敢想得有多好,何必要在娱乐圈呢。】
【……】
和东夏国内网上的质疑不同,这个学术论坛上的网友基本上是觉得质疑的评论离谱的。不管怎么想,他们的质疑都站不住脚啊,还有人干脆说简昀不如退圈算了……言语间充满了对一些圈子的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