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参与讨论的人太多,很快这个帖子就成了论坛里的热帖,到后面还引来了真的大神。
【@Terrysu:我听你们在说简昀,请问你们是在说攻克NS方程的YUN吗?】
其他人:“卧槽?!!是苏神!!”
苏睿,华裔数学家,出生在瑞士,很小就展露了在数学上的天赋,是当之无愧的天才小神童。
如果说简昀的履历还只是有点夸张,那些质疑简昀的人看到苏睿的简历后才知道什么是夸张。
11岁有“小神童”之称,12岁进入xxx大学学习,当年获得学士学位,15岁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岁获得普林斯顿博士学位,24岁起在麻省理工大学担任教授……
期间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包括但不限于:菲尔兹奖、拉马努金奖、阿贝尔奖、沃尔夫数学奖……
现在才40多岁,仍活跃在数学领域,经常在各大学术论坛回答网友们的问题。
但苏睿会出现的帖子多半是学术问题相关,所以这会,苏睿一出来,大家都有点惊讶。帖子都安静了一会,过了好几分钟才有人陆陆续续回答。
【是的,苏神,我们就是在说那位东夏籍青年学者简昀!】
【@Terrysu:YUN的报告我也在现场,他的证明过程非常严谨,回答了大家问题的时候也很从容,可以说,哪怕是我,我也没有想到可以通过构建一种新的模型,从而借助这个工具,去解决ns方程。这个思路是新的思路,毫无疑问是他自己的成果,我不知道为什么会传出来不是他的成果的这种话,这对YUN,乃至整个学术界都是一种侮辱。】
很多留学生都没有想到苏睿会这么直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直接站在简昀方。
他们看到这些话,心都在颤抖。
他们颤抖的事情还在继续。
继苏睿之后,还有其他的大佬也纷纷出现,替简昀发声。
【@麦基·贝尔:在当时的学术交流会上,我有幸与YUN交谈过。关于NS方程的通解,我认为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对各种质疑的回答也很有逻辑而且不失谦逊。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但是我要说这确实是YUN的成果。】
【@莱安·米尔斯:我关注到该媒体还说YUN构建了一个可以预测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模型,对这个模型我十分好奇,不知道这个模型东夏是否愿意公开,这个问题困扰了数学界和物理界很久!不过好像也确实只有YUN能做出来,因为他最熟悉NS方程,运用起来也很得心应手?东夏语应该是这么说的吧?】
【@哈里森·奥尼尔:我认为这压根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看到有同学说YUN要来普林斯顿大学进修,我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在普林斯顿大学是不会遇见这种情况的。说起来,YUN的NS方程通解论文数学年刊应该快审完稿了,建议这些质疑的人买一本回来看看,究竟是哪里来的勇气质疑一个天才数学家!如果YUN在东夏国内的处境如此危险,我建议YUN来普林斯顿,入不入籍都可以,离开那个环境可能对YUN的科研更好。】
【@莱因哈特·摩尔根:米尔斯提到这个数学模型,我好像知道了为什么媒体会提出这个问题,关注核物理的应该清楚这个数学模型的重要性。毫无疑问,这个媒体是想要知道更多这个模型的相关信息,但作为研究者,看到这种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攻讦非常厌恶。科学家或许有国界,但是科学没有,数学更没有!】
【……】
这些学者都是各个领域的教授,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加起来说不定有臂展那么高。
此刻,他们不约而同出现在这个帖子下面为简昀发声,看得网友都燃了起来。
有留学生直接去问,能不能转载他们的回复发到东夏的社交平台上。
这些教授大多欣然同意。
有几位教授提出来的观点也让一些网友耳目一新,恍然大悟,是啊!他们不应该关注外交部发言人亲口认证的“简昀构建了可以预测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模型”这件事上吗?
到底是为什么变成质疑简昀的成果和人设???
到底是什么人在带这个节奏???
本来就清醒的路人,在看过留学生转载的几位数学领域教授的言论后,更清醒了。
【???这些评论让我怀疑外务省是不是发力了,明眼人看完外交部发言人的视频都知道重点在哪里,偏偏他们却硬要带节奏质疑】
【这黑热搜也是故意的吧,这明明是一件非常值得拿出来夸奖的事情啊,而且国家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多家官媒都发帖称“简昀是青年榜样”,怎么外媒一出,有人就吻上去了?拿了多少钱啊,做这种事情?】
甚至还有路人实在看不过眼,亲自做了一个逻辑图,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都列了出来。
@MOMO(上岸版):看不下去了,根据现有的信息做了一个逻辑图。
我们能看到这件事情的大背景是:简昀攻克NS方程和羲和仿星器的突破。
根据查到的资料和一些专家的看法:NS方程的解决为羲和仿星器(甚至可以说是可控核聚变)的突破提供了条件。(P1:搜集的资料)
从例行记者会上,我们知道简昀还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有网友贴出教授的发言,教授指出这个数学模型对核物理很重要(划重点)(p2:记者会外媒记者质疑截图和教授发言截图)
知道这两个大前提,今天发生的事情就可以用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了。
首先是东夏“羲和仿星器”新的突破。(p3:羲和仿星器新的突破的新文)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几位外国媒体的问题,不管是询问仿星器实验数据,还是质疑事情的真实性,亦或是最后这个记者突然提到的简昀……这些问题都和羲和仿星器昨天的捷报有关。(p4:几个外媒记者的问题)
但接下来的舆论很奇怪,不管是仿星器的捷报,还是外交部发言人对外媒的强硬态度,和外交部发言人对简昀的夸赞,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度。
我也不知道平台是怎么想的,上热搜的反而是断章取义,截取了外媒质疑简昀的片段。(p5:黑热搜截图,断章取义截图)
想必看过这个视频的人都能清楚简昀的重要性,即使没有看视频,那看了我贴出来的分析,应该也看懂了吧?
不管大家怎么质疑简昀的成果,但有一点他们忽略不了,那就是简昀曾在普林斯顿报告厅里,面对无数数学领域方面的大佬,亲自证明了NS方程的通解,并回答了一切质疑。(相关视频指路某站)
我不认为这样的成就是他们口中的“人造天才”能做出来的,更不认为东夏对简昀的重视是他们说的“东夏需要一个本土天才,所以用国家的力量帮忙造神。”
我从这种说法里看到的不只是无知,还有对国家的侮辱。我不清楚这种说法最先是从哪里开始的嗯,但是我很怀疑他们的立场。
不然如何解释只是外交部一次很普通的例行记者会,刚结束没多久,消息就满天飞了呢?
而且还不是对科研成果的赞扬,不是对国家突破的庆祝,不是对外交部发言人话语的感叹,而是集中在简昀身上,尤其截取外媒记者质疑他的片段,而不放外交部的回应,这是什么意思?
我是相信简昀的另一个身份招惹的对家让他有黑子,但黑子这么巧会关注这些新闻?
黑子也是被节奏带偏了,觉得可以用这个点来黑简昀。
我认为简昀的粉丝也别急着打黑子,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查最早带节奏,和最早离谱发言的人背后是谁。
我不是简昀的粉丝,即便你们粉圈需要查成分,我的号也经得起查!
但是我不是傻子!这个节奏就是不正常,放在一个刚刚入选万人计划,为国家重要科技提供了贡献的人身上,更不正常!
再此之前,我也确实不太喜欢简昀,和他的实力这些都无关。仅仅是因为我不关注娱乐圈,我认为他有这个天赋,就应该好好做研究,进娱乐圈反而浪费天赋。
但我还是要出来说句公道话。
全民反间谍行动还在持续,警惕一切别有用心的“带节奏”!
不要低估一个青年学者在科研上的价值,不要让自己成为攻讦贡献者的工具人!
清醒一点,用脑子想想,不要寒了科研人员的心。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剩下的你们自己想一想吧。
#简昀人造天才#、#攻克NS方程的简昀被外媒质疑成果#、#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简昀的贡献#、#简昀#
这条长微博可以说振聋发聩,提出的观点直接震醒了一些人。
【卧槽卧槽?这才是细思极恐的事情吧!现在想想,这些热搜真的是一下子就铺天盖地,而且还不停发散到其他平台,奇怪,太奇怪了!】
【可能的确有一些黑子,但这件事情就不是普通的粉圈的撕头花!搞不好他们闹这么一通,就是想要我们公开这个数学模型。】
【你们想想,现在简昀受到了质疑,NS方程的结果是公开的,但是那个媒体提到的数学模型是没有公开的啊!这样会不会被逼着公开,真的不好说!】
【天呐!你不说我还真的没想到这个方面,看前两个外媒的言论也是围绕羲和仿星器,外国人在知道简昀的模型对我们的研究很重要后,肯定会想办法搞到的!搞不好这些人真的当了枪!】
【全民反间谍行动刻不容缓啊,博主说得没错,这件事就是很奇怪,确实要小心谨慎,可以不喜欢简昀的偶像出身,但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喜欢就随意诋毁,我站简昀!】
路人经历了太多反转,现在也早就不是当初听风就是雨的时候,即便没有这条微博,他们也能很快明白,不过,这条微博加快了他们的进度。
“……”别有用心的人看到网上舆论的反转,差点没有把牙齿给咬碎。
更让他们措手不及的是,数学顶级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新一月的期刊出来了,封面刊登的正是简昀两月前在普林斯顿报告厅做的NS通解报告的完整论文。
简昀在去普林斯顿做报告前,这篇论文便已经写了出来,并投递给了《数学年刊》,只是因为涉及到的是7大千禧难题之一,于是他们才邀请简昀做了一个公开报告。
报告结束后即使通过了学界大部分学者的认可,也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就真的被攻克了。
论文还要经过多位教授仔细审核校对,确认无误刊登后,才能真正说“简昀攻克了NS方程”。
而现在,这篇论文已经正式见刊。
几乎可以认定,简昀的成果被认可了!数学界达成了共识,盖棺定论。
简昀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确实攻克了NS方程!
原本这个数学期刊不关注数学的人不会这么快注意到,但谁让近期的热点就是简昀呢?
刊物一发行,很快就被转发到东夏国内,给这个热搜再添了一把火。
简昀的粉丝欢欣鼓舞,除了最开始以为是粉圈的争斗,他们出了一点力之外。
接下来不管是教授的力挺还是路人的醒悟,亦或是留学生转载的教授评论,和最后盖棺定论的期刊刊登,都没有让他们费心,他们全程喊“666”。
他们越看这些言论心里越喜滋滋,只能说粉一个自己争气的偶像真好,完全用不着粉丝去澄清去挽尊,知道内情的会第一时间出来说话。
不过粉丝们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们把所有发言挺自家偶像的学者和教授,还有路人都记了下来,在他们的微博评论和私信里留言感谢他们的愿意站出来。
看到他们的微博,或者说其他地方有人嘲讽这些人的言论,一点也没有客气直接上去撕咬。
总之就是维护这些人的形象。
后援会更是给这些人准备了礼物,只等合适的时机给他们送过去。
国外的专家学者他们接触不到,但是也想办法在粉丝的圈子里问有没有能接触到这些教授的粉丝,帮忙把他们的谢意带过去。
可能这些粉丝的谢意对那些发声的人来说并不重要,尤其是一些教授,他们平日里忙着研究,但是对粉丝们来说,是必须要做的。
只是吧,粉丝们能给这些发声的人准备礼物,却并不能给“国家”准备礼物啊。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要给国家准备礼物呢?
那当然是因为,国家出手了。
并且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选择低调处理。
一出手就是雷厉风行的操作。
甚至都没有等这件事情过去,东夏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深夜发文,明确表示将对“恶意造谣、操控舆论、蓄意引战的账号进行严肃处理”。
很快,几个词条直接炸掉,搜都搜不出来。而最早发布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剪辑视频的账号直接被封禁,他们发布的内容也全部消失。至于下面恶意揣测的评论,网信办也没有姑息,全部封禁处理,没有任何辩驳的余地。
严重者还会打电话给本人,邀请本人去派出所配合调查。
肃清完网络的舆论后,多久官方媒体发文,内容是:《警惕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煽动舆情,造成信息渗透!》
公安部更是发布公告,将成立“网络舆情操控和境外信息渗透”的专项调查组。
这些举动基本上是把这件事钉死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组织的一次行动”上。
不过,东夏倒也没有冤枉背后的组织。
他们虽然自诩“拿钱办事”的水军,这件事情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做。之前靠着同样的套路盯上了多个科研人员,倒逼他们接受舆论的监督,频繁回应反复自证,不断消耗他们的精气神,直到崩溃。
最好是不能工作,或者换一个地方工作,比如说欧洲漂亮国之类的……
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卖国”,毕竟他们又没有泄露任何国家相关的情报,他们只是借此谋生而已。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会栽在这件事上。
事实上,他们看到那个网友提到的内容已经有跑路的想法,再看见网信办发文和多部门联合转发内容后,出国的机票都买好了。
但他们注定是出不去了……
他们的住处早就被监控,公安部对他们展开了抓捕行动,在他们收拾东西的时候,把他们一网打尽。
这还不够。
9月3号,所有人都很好奇OZ7的行程。
即使NS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他们都没有发声,明明官方微博也没有公布OZ7七人最近的行程,但就是没有消息,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究竟去哪里了。
直到这一天晚上的文艺晚会,才揭晓了答案。①
本来2028年是非逢五逢十的日子,不应该举办国家级文艺晚会。但这几年东夏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有了重大突破,因此羲和仿星器首次运行成功后,上层便做出决定,向全国展示东夏在科技领域的跃升,民生领域的前进。
因此,最能象征时代的文艺晚会便被临时提上议程,确定在今年9月3日举行“特别纪念晚会”。
虽然时间有点紧张,但邀请的导演是经验丰富的导演,而邀请名单又不用导演操心,他主要根据确定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砥砺前行、共赴未来”的主题,安排一些歌曲就好。
OZ7的粉丝也看到了这个晚会,并且有空的粉丝还会和家人一起看,不过他们绝对没有想过自担会出现在这个舞台上。
毕竟这种国家级别的晚会不适合邀请流量明星,虽然他们不愿意承认,但爱豆在很多人眼中就是空有流量的明星而已。
她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自担做到了!!!
这场文艺晚会主要是介绍这几年的东夏的科技成就,分为民生的和前沿科技方面。
民生方面主要展现不同的科技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多以轻松的歌曲和相声小品的形式展现。
前沿科技则通过最新型的科技成果展示,邀请了不同科研团队上场做介绍。中间也有比较激情的歌曲。
但粉丝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在晚会上看到OZ7全体成员!
他们上场时,已经是后面的前沿科技方面了。
粉丝听见主持人的介绍,心里就有了猜想,只是这个猜想有点狂妄,她们不敢想啊!
你听听!你听听!
什么是“他,是数学竞赛的满分选手,也在东夏的科技答卷上交出了满分。”
娱乐圈里,能在数学全球竞赛上拿满分的艺人,除了简昀还有谁!
什么是“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青春不用被定义,梦想也不局限于科研,还有肆意挥洒汗水的舞台。”
同时提到科研和舞台这两个关键词,除了简昀!除了OZ7!还有谁!
什么是“NS方程的攻克者,预测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的构建者!”
这就差没有把她们崽崽的名字说出来了!
而除了介绍简昀之外,主持人还介绍了他们团。
听听听听,这话粉丝听着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但这位年轻的学者在梦想的路上,并不孤单。
七位青年共同组成了一个团体,他们携手并进,在这条路上所向披靡,创造了新的奇迹。
Origin Zero Seven,从零开始,零是他们的起点,七是他们的集合。出道以来,他们不止唱跳舞台,更是投身于各个领域的建设,用自己的方式回应‘偶像与责任’。
他们是偶像,却又不仅仅是追星人眼中的偶像,更是东夏青年人的偶像!
今晚,他们也不只是歌者舞者,而是新时代东夏青年的缩影!
让我们有请偶像团体——
Origin Zero Seven,我们带来歌舞表演《future》!!!”
粉丝们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了,她们并没有听见舞台现场的欢呼,你也知道,像这种严肃的场合,很少会有观众忍不住欢呼出声。
但是没关系,她们可以叫。
“啊啊啊啊啊啊啊!!!”
“OZ7牛逼!!!”
“崽崽他们太太太争气了,所有人都不看好你们,质疑你们,偏偏你们最争气!”
第154章
简昀的眼睛眨了又眨,问了一句:“好吧,彭哥,邀请我饰演的是什么角色,这个剧本是讲什么的你还没说呢。”
林彭笑道:“我这不是马上要说嘛?”
笑完后他却正经起来,正色道:“这部电影叫《伟业》,听名字就能听出来讲的是哪个时期的事情。只是比起其他的献礼片,这个剧本拍摄的是解密的人物。正是那句‘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他们的名字鲜有人知’话里说的隐蔽起来的,同样为了国家伟业奋斗牺牲的科研人员。”
他看向简昀:“这部电影以颜绍清颜教授为主,通过颜教授的生活,展示那个年代具有共同理想的,一同奋斗的科学家们的生活。颜教授的名字你们可能不太清楚,我也是接到这个剧本后,针对性查了一下颜教授的资料,才知道他的生平。颜教授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科学家,他的事迹虽然已经解密了,但是还有很多工作细节仍是保密内容,你们就知道他有多厉害了。至于具体的行业呢,我也不太了解,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
这下轮到其他小伙伴一脸茫然了。
但简昀却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我知道!彭哥,我知道颜教授!”
或者说,研究数学和核物理的没有人会不知道这个名字。
颜绍清教授是一个传奇人物。
当年战争时期,漂亮国的两颗原子弹震惊世界,科学界也为之震动。吸引了当时的颜绍清教授,随后他奉命前往漂亮国学习相关知识。期间遇见了很多艰难险阻,在异国他乡遭受了很多精神上的排挤、监视和孤立,但他始终咬牙坚持,坚定的信念并没有因此动摇。
学成之后,漂亮国用重金留他们一行人,颜绍清教授却毅然拒绝,带上所学的知识,踏上归国之路。
当时的祖国刚刚建国,百废待兴,一切都从零开始,国防科技处于准备阶段。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想要研究核武器,研究核物理,简直痴人说梦!
实验室设备简陋,资料缺乏,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但是,颜绍清教授没有退缩,没有放弃研究。
在组织的要求下,先后在多个大学的物理系任教,为国家培养基础人才。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工作,他始终毫无怨言,空闲之际,他会自己反复翻看从漂亮国带回来的珍贵的资料,一点一点搭建自己的知识树,完善理论体系。
几年后,组织成立国家级核武器研究所,任命他为研究所主要负责人。从此,他隐姓埋名数十年,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科学家一起,走进深林、走进荒漠、走进戈壁……
听到这里,好像觉得就是一个隐姓埋名的科学家,也不过如此。
简昀就要说了,真正的传奇之处还没到呢。
之所以说研究数学的没有人会不认识颜绍清教授,是因为颜绍清教授还是一个数学家!!!
好几个定理都用颜教授的名字命名,所以简昀怎么会不知道颜教授呢?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颜绍清教授不是研究核武器和核物理的吗?怎么又成了数学家呢?
是因为,当时设备太简陋,而众所周知武器是很精密的东西,尤其设计核武器,很多计算特别复杂。当时很多计算都需要他们反复验算,后面颜绍清教授觉得这样不行,于是自学了数学,为自己的研究创造了很多新的方程和工具。
最后,这些方程和工具都以“颜氏”命名,沿用至今。
当然,这些消息是解密后才更新在教材上的,据说最早的教材只有“颜氏定理”、“颜氏方程”,而没有介绍这个“颜氏”到底是谁。
解密后,才在下方的备注里写上了颜绍清教授的名字。
简昀简单给小伙伴介绍了一下颜绍清教授的生平和事迹,引来了几声欢呼。
不过,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问题:“不对,彭哥,你还没说我演谁呢?”
林彭摸了摸鼻子:“难道我说得不够明显吗?小昀,邀请你饰演的是青年版颜绍清教授。”
“……等等,彭哥你说谁?”
“你,简昀。”
“我演谁?”
“青年版颜绍清教授。”
“嘶……”简昀再问了一遍还是有点没有反应过来,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我这是在做梦吗?”
这么一个传奇色彩的教授,青年版由他来演绎?
“不是做梦,是真的,不信你看。”林彭好笑地看着简昀傻乎乎的模样,把手机里的邀约递给他看。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其他几位成员,在简昀看邀约的时候,他对其他人说:“你们拿到的虽然是个试镜资格,但是要知道这个剧本不管是编剧,还是整个团队都是顶级的团队,而且这是明年国庆的献礼片,注定关注度不会差。想要进入这个剧组的人如过江之鲫,你们能有试镜资格已经很不错了,具体的角色我发给你们,你们记得多去了解一下,这段时间你们的重点就是准备这场试镜!其他的都可以往后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