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整条街道陷入短暂的沉寂几个拄着扁担的汉子腿一软,直接跪坐在地。那个抱着丈夫的妇人终于放声大哭,泪水砸在丈夫渐渐恢复神采的脸上。
崔大夫双手合十,颤声念道:“阿弥陀佛,天尊庇佑!”
铁横秋嘴角扯出一丝故作轻松的笑意:“你这话,是信佛还是信道?”
崔大夫捻须笑道:“谁灵信谁。”
周围百姓中不知是谁先发出一声抽泣,一个拄着断扁担的汉子突然朝铁横秋跪下:“多谢恩公!”
这声呼喊像是打开了闸门,陆陆续续又有几人跟着跪了下来。
铁横秋没见过这个阵仗,神色僵硬。
人群中,几个百姓脸上带着淤青,眼神却格外清明,他们依旧有着自己被操控时的记忆。
他们记得自己如何抡起擀面杖砸向铁横秋的后背,记得铁横秋明明可以一剑封喉,却宁可用剑鞘格挡,被逼得步步后退也不肯伤他们分毫……
铁横秋只觉得喉头发紧,这些跪拜像千斤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向来觉得自己不过是乱世中的一株野草,行事也从不以君子自居。
偷奸耍滑、趁人之危的事他可做得多了,莫说是君子,说是小人都很恰当的。
他忙摇摇头:“快起来,我哪里受得?”
崔大夫注意到铁横秋的尴尬,忙上前说:“都别跪着了,让一让,先让我给这位公子看诊。”
他们把目光转向铁横秋怀里的汤雪,也想起来这位独臂的纤弱公子也曾立在铁横秋身侧,一起对抗魔修偃师。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跪着的百姓手忙脚乱地让开道路。
铁横秋抱紧汤雪快步穿过人群,随崔大夫回了医馆。
把汤雪放回床上后,铁横秋问崔大夫:“这城里众人还好吗?”
“多亏你了,你一走,那偃师也走了,撤了偃丝,我们才恢复过来。大伙儿虽受了惊吓,但因着你的好心,大多人都是受些小伤,不妨事的。”崔大发把手搭在汤雪腕子上,“还是你这位朋友的状况更紧急。”
铁横秋听了“多亏你了”四个字,反而觉得心虚:还真是多亏我了,若非是我,这些百姓也不会遭这趟罪!
铁横秋突然想起那个瘫坐在地还爬起来给自己磕头的妇人。
她根本不知道,她丈夫遭遇的这场无妄之灾,全因他铁横秋招惹了那邪修。
想到这些,铁横秋重重叹了口气。
当然,他也不至于觉得自己是罪魁祸首。
究其原因,最差劲的还是柳六那厮,对待凡人如同孩子对待蚂蚁,用开水烫着玩儿也只当趣味。
然而,修真界大多人不都这样吗?
铁横秋扶住单弱的汤雪,睫毛微动:或许正是见惯了修真界的凉薄,他才从未觉得月尊的苛待有什么不妥。
就像常年生活在冰川极地之人,哪里知道世间有春天?
崔大夫一声叹息,把铁横秋飘远的思绪拉回。
“怎了?”铁横秋问,“还有救吗?”
崔大夫摇摇头:“即便我拼尽一身医术,可能也拖不过一个月。”
这句话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铁横秋心口,震得他眼前发黑。
汤雪却神色沉静,仿佛早有此料。
可崔大夫突然话锋一转,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不过……老朽观你修为大涨,莫非是拜入了什么名门大派?”他打量着铁横秋周身涌动的灵力,“若是如此,不如早些赶回宗门,大宗门里的医修或许有办法。”
“是啊!”铁横秋猛地抬头,眼中迸发出希望的火光,“我们回云隐宗去……云隐宗一定有办法!”
崔大夫闻言手一抖:“你竟然拜入云隐宗了吗?这可是一流的大宗门,高手无数,仙丹也多,想来是转圜之机的!”
铁横秋心中也亮起希冀,急忙要动身。
崔大夫又说:“这位公子气血两亏,此刻贸然赶路只怕会加重伤势。等吃了些补血益气的药剂,到了明日天亮再启程也不晚。”
“好。”铁横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焦灼,小心翼翼地扶着汤雪重新躺下。
他替汤雪掖好被角,手指不经意擦过对方的指尖,触手是仿佛没有生机的冰冷,不免心头一颤。
崔大夫看出铁横秋精神紧绷,叫他先换下干净衣裳,再到旁边歇着。
铁横秋换好干净衣裳回来时,厢房内只剩一盏如豆的油灯还在跳动。
崔大夫不知何时已离去,床榻上的汤雪静静躺着,呼吸轻缓,似是睡熟了。
窗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他望着窗外暗沉的天色,第一次觉得黑夜竟如此漫长。
他轻手轻脚地在床畔盘膝坐下,本想调息守夜,可连日积累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真气刚运行半个周天,眼皮就不受控制地发沉。
沉入梦想之际,他恍惚被什么东西拢住了。
像是潮汐温柔地包裹着礁石,又像总爱晒太阳的猫,明明想亲近人,却偏要端着架子用尾巴尖儿扫你的手背。
这触感太过真实,让他下意识往那热源处靠了靠。
朦胧间,有什么如游蛇一般入了他的唇。
抵开他的齿关,带着淡淡的血腥气,在他舌尖轻轻一掠。
那触感柔软却固执,像是某种小心翼翼的试探,又像是不敢宣之于口的隐秘渴求。
他含糊地呢喃出一个字,却连自己都不确定是否真的发出了声音。
听着他模糊的呢喃,汤雪眼神微暗:是在叫谁的名字吗?
是汤雪?
还是月薄之?
他不想探究了。
因为,无论是哪一个……
他好像都开心,却又都不开心。
他看清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独臂的轮廓扭曲如鬼魅,哪有半分值得仰望的模样?
铁横秋沉重的眼皮终究没能抬起,只隐约感觉到有指尖替他拢了拢散开的衣襟。
床幔沉默地垂落,将最后一点月光也隔绝在外,把铁横秋完全覆盖在黑暗之中。
铁横秋睁眼醒来,迷糊了一瞬间,当看向空荡荡的床铺时,猝然惊醒。
“汤雪!”他赤着脚冲出房门。
却见庭院里,汤雪独立微雨之中,清瘦料峭。
微雨沾湿了他的衣衫,空荡荡的袖管随风轻晃,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孤绝。
那一瞬,铁横秋恍惚看到了月薄之——那道永远立在雪峰之上的身影。
可随即他便回过神来:汤雪明明比月薄之瘦削许多,肩背也不似那人挺拔如松,反倒因受伤微微佝偻。
但此刻雨幕中的轮廓,偏偏透着一股相似的、令人心悸的寂寥。
就在这时候,却见一个妇人牵着孩童,来到汤雪跟前。
那妇人用雨伞遮住汤雪头顶:“哎哟,公子,你这身子骨单弱,可别淋坏了。”那妇人踮着脚,努力将油纸伞举高,伞面因吃力而微微发颤。孩童躲在母亲身后,小手攥着汤雪的衣角,奶声奶气道:“哥哥,你的头发湿了。”
汤雪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或者说此刻披着“汤雪”皮囊的月薄之——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这般窘迫的时刻。
若是往日,一个眼神便能让旁人退避三舍,可眼下这具温润公子的皮囊,让他无法熟练地摆出冷脸,还不得不露出和气的态度。
就算面对元婴大能也不屑一顾的月尊,居然在凡人面前虚伪逢迎,也是说出去也没人信的荒唐。
“公子今日身子可爽利些了?那位铁公子可还安好?”妇人又向前挪了半步,抬了抬手中的竹篮,只见篮子里腾起袅袅热气,“新烧的炊饼,虽不是什么金贵物什,却是刚出锅的,香软可口。公子若不嫌弃,权且当个早点。”
话音未落,门口忽转出个身影,正是昨日那包子贩子。
那小贩也提着篮子:“你也来了?”他笑着对汤雪道,“我记得两位公子是喜欢我家肉馅儿的包子的。”
“不必!”汤雪脱口而出,语气仍是月尊式的冷硬。话一出口便知失态,他生硬地使用软和的语气补了句,“怎好意思……”
孩童仰着小脸:“娘亲说公子是仙人!”孩儿一双眼亮晶晶地盯着汤雪湿漉漉的发梢,“仙人也会被雨淋湿吗?”
月薄之素来厌恶孩童。
尤其憎恶那些被母亲捧在手心里疼爱的孩子。
他冷眼看着那孩子红扑扑的小脸,而那平凡无比的母亲正用粗糙却温柔的手指为他梳理被雨水打湿的乱发。油纸伞完全倾向孩童那边,雨水顺着母亲的背脊浸透衣衫,她却浑然不觉。
他移开视线,只觉得那对母子平凡得令人厌倦——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不起眼的一对。
世人皆道他母亲月罗浮是修真界第一美人。
可讽刺的是,月薄之自己却连亲生母亲的模样都记不清了。
只有在搜魂苏悬壶的记忆碎片时,他才得以窥见月罗浮的真容。
那的确是一个出尘绝艳的女子,容貌气度都让人移不开眼。更难得是身为高贵的修真大能,却也有一份从骨子里透出的温和。
月薄之不禁想,若是自己也有生母亲自抚养长大,定会比眼前这个孩童娇贵千万倍。
铁横秋瞥见汤雪微微僵硬的背影,心中纳闷:怪了,这人平日里分明最是温和好说话,怎么今日这般不自在?
莫不是……身上实在是不爽利?
铁横秋心思一转,当即上前两步,不着痕迹地挡在孩童与汤雪之间,笑吟吟地接话:“岂止会被雨淋湿?仙人也会生病,也会疼痛,淋过雨了若是不喝姜汤,也会染风寒呢!”说罢,又朝周围众人拱了拱手,朗声道:“多谢各位乡亲挂念,只是我这朋友得先回屋换身衣裳,免得真着了凉。”
众人还未来得及挽留,铁横秋已一把拉住汤雪的肩膀,带着他快步往屋里走。
汤雪望着铁横秋随意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铁横秋对待汤雪的方式,与对待月薄之时,果然是截然不同。
把门关上后。
铁横秋仔细端详汤雪的面色,眉宇间掠过一丝松快:“看来老崔说的不错,过了一夜,伤势的确稳妥多了。”他抖了抖袖子,“事不宜迟,我们抓紧回百丈峰吧。”
汤雪却站定不动。
铁横秋蹙眉看他:“怎么了?”
“我不想回去。”汤雪轻声道。
“你说什么?”铁横秋不理解。
昏暗的光线中,汤雪半张脸浸在阴影里:“回百丈峰了,你就只看得见月尊了。”
铁横秋身形一滞:“你……你说什么……”
铁横秋:……就算我不回百丈峰,我的心里也满满都是月尊啊。
离开他久了,我连瞧着你都觉得像他!
啊,我真是一个罪恶的男人!
——但这些话铁横起当然不敢说出口。
铁横秋叹了口气,对他说:“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你的伤势……”
汤雪语气执拗:“那便让我高高兴兴地死了,也比伤心愤懑地活着痛快。”
“什么死呀、活呀……”铁横秋太阳穴突突直跳,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
这位向来持重端方的师兄,此刻竟显出几分少年人才有的任性来,倒让他束手无策了。
铁横秋上前半步,放软了声音,像是哄劝一个闹脾气的孩子:“汤雪,你素来最是明白事理。这伤若不好生将养,日后可怎么好?”说着,伸手欲扶,却在触及对方衣袖前顿了顿,“你放心,即便回去了,我也……我也会常看你。”
“当真?”汤雪抬眸看他,“你保证?”
铁横秋艰涩答道:“嗯……当然。”
他想:咱们二人同住在百丈峰,每天见面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铁横秋见汤雪神色稍霁,正欲趁势带他离开,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顿住脚步:“夜吱喳也不知如何了。”
汤雪倒是一脸无所谓,月薄之打小就散养朱鸟,根本不觉得朱鸟飞走几天是什么大事。在他记忆里,有的时候朱鸟甚至会离开一年半载,一个回信都没有。但终究还是会回来的,尽管有的时候是带着伤回来。
然而月薄之从不为此挂怀。天地间的灵宠异兽,本就该在荒野中成长,受些风霜雨雪、磕磕绊绊,不过是修行路上的寻常罢了。
铁横秋头一回养灵宠,却是十分上心,又用血契寻踪。
大抵因为铁横秋修为上了一个台阶,此刻血契相连,识海比往日清晰了许多。
他启动血契:……吱喳?吱喳?
半晌,便听得朱鸟醉醺醺的回应声:好好吃啊……
铁横秋额角一跳:……你还真乐不思蜀了?
朱鸟答:铁子啊,初霁城这儿太棒了,好多……好多好吃的,那哥哥说话又好听……
铁横秋:……我的担心果然是多余的啊。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朱鸟打了个饱嗝:我再玩两天……三天……嗯,十天八天……行不行?
铁横秋扶额,无奈地叹了口气:……随你吧。
铁横秋收了灵识,回头无奈看向汤雪:“你说的对,这小家伙在外头确实逍遥得很。”
“你们血契相连,他所属归你,若有大难,你也会有感应的。”汤雪温和道,“不必太担心。”
铁横秋一顿,却问道:“那为什么我昨夜有难,他不曾有什么感应?”
“你是契主,他是灵宠。”汤雪解释,“他之安危系于你,你之祸福却非他所能察。”
“那我有事,他也不能主动赶回来帮忙!”铁横秋觉得这灵宠有点儿太不智能了。
“其实昨夜,你想的话,也可以随时召他,但你却没有。”汤雪微笑,“是不是也怕他受牵连?”
铁横秋一怔。
汤雪便道:“这也是主宠之情。”
铁横秋嘟哝:“我只是没想起来。那小鸟儿吃我那么多东西,早该叫他还了。”
说罢,铁横秋又摆了摆手:“既然吱喳乐不思蜀,咱们先走一步吧。”
“走罢。”汤雪温声道,“待他玩够了,自会回峰。”
铁横秋带着汤雪先去找崔大夫告别。
崔大夫替汤雪把了脉,颇为惊讶:“确实稳定多了。”但又不敢掉以轻心,给二人一些丹药在路上带着:“虽然比不得你们大宗门的仙丹珍贵,但胜在药性温和,路上若有不妥,暂且应应急也是好的。”
铁横秋郑重接过,正要道谢,却听汤雪温声道:“崔大夫不必自谦,您的医术,便是放在我们宗门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话说得动听,倒让老大夫连连笑了。
崔大夫送铁横秋和汤雪出城。
城里百姓见他们要走,有的要不舍挽留,有的又慌忙要拿土产相赠。
“使不得。”铁横秋连连推拒,却见四面八方涌来更多乡邻。
汤雪比铁横秋还无措些。
月尊平日在修真界身居高位,连元婴修士都摸不着他的衣角,如今竟然在凡人的包围下进退两难,真真是破天荒第一回。
身为仙尊的他居然感到局促。
偏生那些百姓毫无所觉。
“仙长尝尝我家的蜜饯……”
“公子摸摸我家娃儿可有什么仙缘……”
七嘴八舌的热闹里,汤雪下意识后退半步,目光微扫,还是拿走了一个漂亮的纸鸢。
铁横秋望着汤雪:“怎么要这个纸鸢?”
“你知道横秋二字,是什么意思?”汤雪忽而问他。
铁横秋一愣:“老气横秋?”
汤雪好笑道:“‘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横秋’二字,原不是说别人老气,而是指秋日气象万千,很合这纸鸢的意象。”
“是么?”铁横秋看着汤雪,“横秋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铁横秋,”汤雪指尖轻点纸鸢,“铁器横贯肃杀秋空,也十分合你剑修的身份。”
铁横秋摇头失笑:“说来惭愧,这些典故我竟全然不知。这名字不过是村口一个落魄秀才随手所取……”他顿了顿,语气染上几分感慨,“如今听你这般解释,倒像是一种预言一样了。”
二人谈笑间已行至城外。
崔大夫拦住欲要远送的乡亲们:“诸位请回吧,莫要扰了仙人清修。”
人群却仍驻足不去,对着渐行渐远的身影遥遥拜别,口中念念叨叨,或是念佛,或是感恩,或是祈福,或是许愿……
汤雪蓦然回首,却见百姓已跪成一片,乌压压的身影被朝阳勾勒出毛茸茸的金边,如风吹倒伏的麦穗。
汤雪眉头莫名一跳:他们……还真当我们是救苦救难的神仙么?
他心下冷嘲:凡夫俗子何其愚昧,见了些神通便生出可笑的妄念,妄想求得庇护。却不知,对凡人而言,比起福祉,修士带来的更可能是灾祸。
然而,鬼使神差间,他袖中手指却悄悄掐了个诀,将一道驱邪解厄的咒诀化作风,拂过整座城池。
他转身而去,把那一道风留在身后。
手中掂了掂那五彩斑斓的纸鸢,他想:堂堂月尊,自然不能白拿凡人的东西。否则算什么?
百丈峰,白雪红梅依旧在。
铁横秋和汤雪来到听雪阁门前。
铁横秋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让汤雪先行。他记得,汤雪进出听雪阁从不需要通传。
而铁横秋,却习惯要在此止步等候。
待汤雪入门之后,铁横秋便站在红梅树下,看着这些灵梅。
看来在他离开的这些天里,这些梅花也被照顾得很好。
他自嘲般的摇摇头:想什么呢?在他未上百丈峰前的那百余年光阴里,这些梅花不也年年绽放如故?
他也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盯着寒风吹落枝头积雪,他不由出神:那么说来,这些梅花想来都是月尊照顾的?
那个素来清冷矜贵的月薄之,究竟是如何俯身为这些梅树松土修枝的?
想象着那人白玉般的手指沾上泥土的模样,铁横秋心头莫名一颤。
沉思了不知多久,风中微微又裹挟起雪,吹上他的眉和眼。
听雪阁的雕花木门倏尔吱呀一声。
汤雪白着一张脸出来。
“汤雪,你……”铁横秋话未说完。
汤雪却先轻声说:“你先进去吧。”
“是。”铁横秋颔首,拂去肩头落雪,抬步跨过了那道他向来需要请示才能进入的门槛。
和门外如同两个世界。
铁横秋有些意外:他分明记得,月薄之虽常年病骨支离,裹着雪裘,却素来不喜在屋内生暖。一个念头蓦地刺入心头:是他病更重了,所以更怕冷了吗?
他立即关切地抬头寻找月薄之的身影。
只见月薄之斜倚榻上,靠着一个药枕,身上披着雪裘,眼睛微微一抬,恰好就和铁横秋四目相对。
视线交接的瞬间,铁横秋下意识要垂下目光:直视月尊,终究是僭越。
却在他要低眉顺眼之前,月薄之就先开口了:“你把身上的雪抖一抖,屋里生了火,雪化了倒更冷了。”
铁横秋一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月尊是在关心我会着凉吗?
这个念头让他呼吸都滞了滞。
铜炉里炭火噼啪作响,他几乎要生出更荒唐的妄想:莫非这一室的暖意,也是因着我才特意燃起的?
铁横秋指尖微颤,强自按捺住心头翻涌的波澜,仔细拂去身上残雪。
待稍稍平复,才缓步移前,在距离软榻三步之遥处站定,从芥子袋中取出得来不易的千机锦。
他双手捧着千机锦,姿态恭谨得近乎虔诚:“月尊,这就是千机锦了。”
神物在他掌心泛着似金似玉的光晕,映得他眼底也泛起涟漪。
面对这足以令修真界疯狂的续命至宝,月薄之倦怠地抬了抬眼,神色却淡得如同在每个朔日递上来的雪魄汤一样,只是淡淡一句:“搁着吧。”
铁横秋的唇线不自觉地抿紧了:当初苏悬壶提议千机续命的时候,月尊也是兴趣缺缺。
只说活着没什么意思,续命没有必要。
如今看来,并非虚言。
掌心的千机锦忽然变得沉甸甸的,其上流转的光华都成了刺眼的嘲讽。
他忽然意识到,或许在这人眼里,无论是雪魄汤还是千机锦,都不过是漫长岁月里又一个无谓的循环罢了。
而他呢?
他铁横秋对于月薄之而言是什么?
心思万千间,铁横秋默默把千机锦放到了案几上。
案几的瓷瓶上放着新摘的莲花,露水滴在千机锦面上,在流光溢彩的锦面洇开深色痕迹。
铁横秋眉心几不可察地蹙了蹙,却见月薄之只是倦懒地微眯着眼,对那滴落在无价之宝上的水痕浑然未觉。
瓷瓶里的莲花开得正好,花瓣上还沾着晨露,充满夏天的气息,在这常年积雪的百丈峰里显得格外不合时宜——就像他此刻无处安放的那点心疼。
月薄之轻轻抬眸,倦怠的眼神在触碰铁横秋的刹那变得清亮,像是霜雪被这一屋的暖意融化成水滴。
他手指一抬,嗓音里带着几分慵懒:“怎么离我这么远?”
铁横秋愣了愣,忙答道:“弟子在风雪里走了一路,身上带了寒气,怕沾染了月尊。”
“‘弟子’?”月薄之伸出手来,“奇怪,你什么时候拜我为师了?”
铁横秋愣住了。
看着月薄之朝自己伸手。
在他愣神的时候,月薄之的指尖已经握住了他的手腕。
铁横秋下意识想挣一下,却发现被缠得更紧了。
像一尾冬眠初醒的蛇,将误入领地的猎物一寸寸缠紧。
铁横秋只好呆呆答道:“可是……弟子……不是,‘我’……我一直都这么自称‘弟子’啊。”
从前月薄之也没有反驳过。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
在月薄之面前自称过“弟子”的不止铁横秋一人,整个云隐宗除了宗主和掌峰,都是这么说的。
细究起来,月薄之是客居于此的散修,门徒们喊他弟子的确不妥。
月薄之也从来没把自己当成过云隐宗中人,更不认可任何人是自己的弟子。
想来这些年,月薄之听着满山弟子这般称呼,也不过是倦怠得懒得纠正。
就像他不会在意案几上沾了露水的千机锦,不会在意暖阁里不合时宜的夏莲,自然也不会在意铁横秋自称“弟子”,是藏着怎样小心翼翼的敬慕。
铁横秋的手腕顺从地垂落,任月薄之握着:“月尊教训得是。那么,我该如何自称才合适?”
月薄之眉梢微挑,指尖散漫勾着铁横秋的手腕,像是把玩一件新得的玉器:“那还用教吗?”
铁横秋一怔。
下一瞬,他感到手腕上被一阵大力收紧。
他猝不及防向前扑去,整个人几乎半跪着跌进了月薄之怀里。雪裘的绒毛扫过他的脸颊,带着梅香的温热吐息近在咫尺。
“记性这样坏吗?”月薄之的声音低低地落在他耳畔,指尖仍轻描淡写地摩挲着他的腕骨,“不是说好了……千机锦送回之日,便是你我结为道侣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