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偶像—— by铁马倦倦

作者:铁马倦倦  录入:01-28

史学界一直都吵来吵去的,不少省份都想让自己被冠上“火锅发祥地”的称号,但这些都缺乏真正的证据支持。
如果眼下楚孑挖出来的这个器皿真的是火锅,那么足以将火锅出现的历史再往前推200多年!
这是一个三组器皿,口小肚大,正好适合放水。
而其下面还有一个托盘,如果不是为了放炭火,实则想不出别的意义。
更绝得是,在楚孑他们把这个器皿完整发掘出来,送进实验室之后,竟然在火锅内发现了板栗等残留物,而托盘上也有使用痕迹,还有碳残留!
听到这个消息,连见多识广的梁广发都有点诧异。
陪葬的不仅仅是一个火锅,竟然还是一个用过的火锅,海昏侯老兄,看来咱的命都有点苦啊……
不过,也正是这些使用痕迹,让专家组基本可以确定,这就是火锅了!
因为整个器具是用青铜打造的,所以专家组也给它起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名字——“青铜火锅”。
虽然还不能断定这是否是火锅这种美食的起源,但却足以将火锅的起源年代推至汉代中期了。
而就在一众考古学家因为挖掘出了青铜火锅而感到兴奋的时候,在这个位于东南方向的坑中也挖出了更多的器具。
比如成摞的漆盘、巨大的铜鼎、还有底部能一直加热食材的温鼎。
足以看出,这块区域应该是一个存放厨具及宴会器具的“厨具库”,而这些纷繁的器皿也足以证明西汉时期皇宫贵族的生活有多么丰富。
就连楚孑、杨华和秦铎他们几个每晚喝酒吃火锅都不香了,没想到更大的吃货就躺在下面呢!
在挖出青铜火锅之后,楚孑也正式开始了在“厨具库”和“乐器库”两边跑的生涯,别问,问就是梁广发和秦铎都不想放楚孑走。
幸亏楚孑是个体力好的,现在就是在梁广发这边挖两周、再去秦铎这边挖两周,谁也不得罪。
厨具库的发掘渐渐接近尾声,而就在它的东侧,梁广发他们又发现了一个摆放着各类酒具的“酒具库”。
这个库的大小几乎和厨具库一样。除了一些放小型食物的器皿之外,还有一大堆的“储酒器”,比如龙盘凤碗、耳杯、樽、卮(zhi)等等。
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个带着凤凰纹路的“提梁卣(you)”,即形状类似挎包,上面有个方便拎起的把手,充分显现了墓主人的尊贵豪横。
还有很大一部分酒器是佐酒的酒具,比如染炉、席镇等等,再加上之前乐器库出土的编磬、琴、瑟、排箫,足能想象出西汉时期贵族社会的佐酒之礼有多么的风雅。
这种文化到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所以才弥足珍贵。
而数量如此庞大的餐具酒器,也从侧面证明了西汉时期的贵族的确主要采用分餐制,为史书的记载也提供了证据。
多重证据法的必要性再次得到了体现。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梁广发越看楚孑越觉得亲切,因为他们被分配到的厨具库及酒具库(并称“食官库”)不仅仅是目前发掘出来物件最多的,更是面积最大的,几乎每一件出土文物都具备了以小见大,能体现当时文化风俗的作用。
别的史书记载暂且不管,就说海昏侯这“吃货”的人设,看起来是屹立不倒了。
楚孑现在每每轮转到他们组,梁广发看他的目光就像是看待亲儿子一样,是越看越亲切,越看越喜欢。
他本来都想送给楚孑一把手铲了,这在考古界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仪式,代表着前辈对后辈的完全认可。
但楚孑现在毕竟还是屠銮的学生,他也不能越俎代庖,屠教授还没送,他当然不合适了。
所以,梁广发这几天也没少动心思,不如把楚孑挖过来?
“小楚啊,”梁广发给楚孑泡了杯茶,递了过去,“尝尝,这是我老家种的白茶,我媳妇刚寄过来的,香不香?”
楚孑停下手里的活儿,呷了一口,果真茶香四溢,竖起一根大拇指:“好茶。”
梁广发开始自己的游说:“你看,我们海青大学虽然不如璞兰大学,但我们的导师都很好啊,我的师父也是秦汉考古学界响当当的人物,而且行的端做得正的,你只要申请,他保准收你!”
见楚孑不动声色,梁广发继续道:“而且,你来我们这就直接给你本硕博连读算了,没什么不能操作的,而且我导师的孙女正好比你小两岁,长得好看极了呢,怎么样,来不来嘛!”
这边楚孑还没说话,路过来帮忙的秦铎忽然从隔梁上探出个脑袋,用力嗅了一鼻子,微笑道:“真是好茶啊,梁队!”
梁广发:“……”
感觉有被影射到。
“你们海青大学位置比璞兰还偏,走两步就上青藏高原了,”秦铎嘟囔道,“学考古本来就够吃苦的了,还让我们小楚驻扎边疆地区,你好狠的心啊,梁队!”
梁广发:“啊这……”
他泡的是白茶吗?怎么绿茶味这么冲啊!
梁广发本来还想再回两嘴,但一看楚孑这边一幅挖着土岁月静好的样子,倒也不好意思再开腔了。
楚孑这边听着俩人斗嘴,其实还觉得有点好玩,但手底下又有不一样的触感了,他不得不严肃起来。
而且,这次是个大家伙。
梁广发也发现了楚孑看上去似乎忽然严肃了起来,于是也赶紧过来支援。
这一帮不要紧,越挖越觉得蹊跷。
蹊跷到后来这片工地的人都不看别的了,专门过来看他们挖土。
梁广发和楚孑这即使是在合作,也过了整整两周,才把这玩意的全貌挖出来。
然后,俩人更傻了。
眼前的是一个椭圆形的大容器,和小型的酸菜缸一边高,但周身都是青铜的,怎么看怎么像个煤气罐。
而且这东西两边还有两个方便提抓的“铜环”……
这下连经验十足的梁广发都不确定了,“这是个缸吗?”
但显然不是。
因为他们将这个青铜器倒转过来,发现它的底部有菱形的栅格纹箅,并有一个收拢的圈足。
意思就是这底下能漏水,显然盛放不住什么东西。
这下二人都懵了。
楚孑继续发掘,但没想到,就在这个青铜圆柱体旁边两侧,还放着两个釜。
就是两个像是青铜制砂锅的东西。
这三个玩意离得这么近,还都有铜环的设计,像是一套。
可这是一套什么东西呢?
楚孑完全想不出来。
周围围着的一圈考古学者也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常言道,遇事不决呼唤大佬。
于是楚孑立即向着自己的摄像头说了一句:“麻烦帮我们呼叫一下屠銮教授。”
片刻后,屠銮教授带着满身泥土,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食官库中。
他也没和楚孑打招呼,径自下了坑,开始端详起这个器具。
“整体应该是灶上甗(yǎn)的结构,下部为圆釜,上半部类似甑(zèng)却不尽然……”屠銮教授嘟囔了几句,然后推了推眼镜,回头问道,“你们这个库,目前出土的都是酒器吧?”
楚孑:“是的。”
屠教授思忖片刻,点了点头,问向楚孑:“你还记得我和你说,考古工作要有想象力吗?”
楚孑还记得这是他第一次见屠銮教授面试的时候,屠銮教授说的,这话还引起了一众其他教授的嘲讽。
“你想想,有储酒器和佐酒器了,还缺什么?”屠銮伸出三根手指,“三……”
楚孑脑海开始飞速运转。
“二……”
楚孑瞬间只能想到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答案。
“一。”
“酿酒器!”
楚孑和屠銮的声音一起出来。
“握草?”
工地周围的围观群众发出了一阵惊呼。
本来没看这边的人也都支棱起来脑袋,朝这边望着。
屠銮点头:“我推测这是一个用来酿酒的蒸馏器,你先收拾一下,准备送实验室吧。”
说完,他也不顾众人目光,径自翻上隔梁走了,头也不回。
留下一众震惊的人,看向这个圆柱形的青铜器。
这要真的是用来酿酒的蒸馏器的话,那是什么概念……
不仅仅改变了酒文化的历史,更是改变了科技史!
竟然在西汉,我国人就掌握了蒸馏酒的技术了吗……
这比现如今记载的,提前了一千三百年啊!
梁广发呆滞了。
他望向屠銮教授的背影,脑海中只有一个字。
面对这么大的发现都能毫不留情的离开……
而楚孑也立即收敛了心思,准备这个青铜器的交接事宜……
他也好酷。
梁广发的心中忽然升起了大逆不道的想法。
他也想考考屠教授的博士生试试。

在认真的打包之下,像是酿酒蒸馏器的器物很快被打包送进实验室了。
之后考古基地应该还会请一些蒸馏酿造方面的专家,过来看看能不能用该物件酿酒,如果可以的话,这个东西就是迄今为止发掘出来的最早的酿酒器了。
但楚孑也有一点点担忧。
因为西汉时期不仅仅是酿酒这个行为非常风靡,还有另一个行为也需要用到蒸馏器。
那就是炼丹。
再加上西汉皇室本就都有服食丹药的习惯,所以刘贺的陪葬器里出现炼丹的物件也很正常。
具体的,就要交给实验室的朋友们了。
而他们也不负众望,短短几天就传过来了好消息。
经过化验,他们确定,圆罐型青铜器的底部有碳残留物,初步断定,来源于芋头!
听到这个消息,梁广发小组才是彻底兴奋了。
因为古代的酿酒技术与现在比算得上是非常不先进,只能酿出低度数的酒,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用芋头来酿造的。
除此之外还有些菱角和板栗的残留物,全部都是淀粉含量很高的农作物,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这个蒸馏器是用来酿酒的。
而时至今日,芋头仍然是霓虹国很多清酒的酿制原材料,史学界一直都在讨论霓虹国的蒸馏酒技术会不会是从华国传过去的,海昏侯墓中出现的芋头和蒸馏器,显然能作为一些关键的证据了。
但这还没完。
海昏侯似乎是要把自己吃货的人设立足。
梁广发小组还没从挖掘出蒸馏器中缓过神,就又发现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
在旁边的另一个椭圆型青铜器的地步,还有一些农作物的残留!
而其中最为罕见的,是花生。
梁广发看到那个依稀还能辨别出形状的花生,人都傻了。
“这真的是花生吗……”
有点难以置信。
因为现在世界上主流的学术意见所说,花生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热带地区。
但其实国内有不少的考古资料和文物,可以证明我国才是培育花生最早的国家。
比如1980年,在我国广西就发现了距今1500多年前的花生化石。
化石上网纹清晰,果粒比较小,和南美洲的野生花生极为相似。
还有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原始社会遗址中,也首次发现了两粒碳化的花生种子。
经过碳14测定,两粒种子距今大约4700年(误差100年左右),这足以证明我国在新石器时期,花生就已存在。
而这比南美洲所发现的最古老的花生,提前了1000多年。
楚孑知道,研究这些其实不是为了“凡事都要争个第一”。
说到底,花生到底是从哪里最先培育的,到底有什么要紧呢?
但这证明了,花生并非只有南美洲一个发源地。
至少在华夏,也在用花生当做主要的粮食,只是这段历史似乎断裂了,我国从汉阳陵之后就没再发现花生的踪迹了。
如果这次再从海昏侯墓中发现花生,那么学者们猜测的,华国近一千年来都在食用并驯化花生的猜测,将成为现实。
这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完善我国自己的饮食文化。
意义颇为重大!
虽然说,现在这种小颗粒的花生已经绝迹了,但想来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应该是一种贵族间常会吃到的美食。
没准就和他们这帮人每天晚上一样,都是用来下酒的呢。
但具体的消息,还是要等古植物专家来确定才行。
其实一座古墓发掘出这些东西,已经算是非常厉害了。
可这还没完。
梁广发小组用完了楚孑,把他还给了秦铎的小组。
而秦铎他们也基本上搞定了乐器库,于是往旁边挖了挖,又有了新发现。
这里,按专家推测,应该属于“粮库”的位置。
但大家也都知道,粮食是很难储存的,更何况已经过去200多年了。
不过,有楚孑这双手,没什么不可能。
他们竟然在一个青铜容器里找到了一些类似种子的物质!
楚孑看着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大气也不敢喘,赶紧把植物学的老师叫过来了。
“您看看,这是什么?”
植物学的老师也吓了一跳,很少能在古墓里见到这么……完整的植物种子。
于是,她辨别了半天,才不确信道:“我觉得,可能是麻。”
“麻?”楚孑好奇。
麻又称苴、枲,《诗经·豳风》写道:“九月叔苴,食我农夫。”说的其实就是这种作物。
不过到了现在其实已经很少见了。
楚孑发现的这一盆是□□,是椭圆形棕褐色种子状的物体,表面光滑,具有不规则网纹。
汉代有很多出土的文献里都有记载,麻是当时常见的粮食之一。
这还是楚孑第一次见到“麻”,非常自然的吞了下口水。
植物学老师笑了笑:“别想了,这玩意真的不怎么好吃,得像炒黄豆一样炒熟,吃起来干蹦嘎嘣的,油脂含量很大,还容易拉肚子。”
“好吧……”楚孑想尝尝的心只能作罢。
老祖宗也不傻,现在还能流传下来的主要作物肯定都是最美味的了。
而除了麻之外,旁边还有几个盆子,里面也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植物学老师又看了半天,才分辨出来:“这分别是甜瓜籽、梅核、栗和水稻稻谷。”
通过这些东西,也基本能还原当时汉代常见的食物了,而汉代的墓葬还有一个说法,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所以说,能在海昏侯的墓中发现的,一定都是他生前比较喜欢的。
到了晚上,秦铎、杨华和楚孑他们几个又登高聊起了天,觉得有些恍惚。
考古到了这个时间段,几乎能勾勒出半个海昏侯的模样了。
他也喜欢喝酒,喜欢吃花生,喜欢涮火锅……
而且,他的年龄也不过30左右,和他们也差不多。
头顶上的繁星也跨越了千百年,而他们和海昏侯之间也差了千百年,但生活习惯却如此相似。
“也许海昏侯生前就和我们一样吧,”秦铎感慨道,“也喜欢吃、喜欢玩,只是莫名其妙被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之中,成为了牺牲品。”
如果这位海昏侯活到了现代,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可能也只是每天吃吃火锅唱唱歌的公子哥罢了。
他所背负的这些家国大事,未必是他自己想要的。
“在其位谋其政,”杨华轻轻摇了摇头,“如果在位的时候只知道吃吃喝喝,那我也瞧不上他,毕竟他的钱可都是老百姓交的赋税啊。”
两周之后,另一项发掘则无疑更加坐实了海昏侯奢靡浪费,只知道吃喝享乐的形象。
还是在熟悉的厨具库。
梁广发挖的好好的,突然发现手底下多了个亮晶晶的东西。
等把它挖出来定睛一看,竟然是一个漆木盒。
海昏侯墓在地下泡了那么多年,漆木的保护是最完好的。
而汉代也是漆木器工艺的一个小巅峰,手中的这个漆木盒甚至通体深红,鲜艳无比。
梁广发都快哭了,这还是他第一次挖出这么好看的东西。
但他很快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这盒子做的这么精美,里面的东西显然也价值不菲……可竟然在厨具库里?!
难道是地震把它从别的地方震过来了?
带着三分期待和五分疑惑还有两分谨慎,梁广发将盒盖轻轻打开了。
然后,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这堆东西本来就够有冲击力了,梁广发又吸了一口气,当时就没忍住,直接干呕起来。
“哕~”
呕得十分用力,眼泪都出来了。
梁广发内心此刻只有“艹”字。
不愧是他,果然挖出来的东西都有诈。
这动静很快就把楚孑和其他的组员也都吸引过来了。
他们看到这盒子里的东西也都吃惊不小。
那是一根根长的褐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像是虫蛹,但是蛹头处却有一根木棍捅了出来。
楚孑分辨半天,才猜得道:“这不会是冬虫夏草吧?”
“啥?虫草???”
梁广发也顾不上里面味道恶心了,立马凑近细看,乐了。
“还真是虫草诶!”
他的心跳像是过山车一样,一百八十度回过劲了。
一众考古学家也都兴奋起来。
要知道,这不仅是在海昏侯墓中,更是在整个西江,头一次发现虫草!
虫草都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方,西江本身是不生产虫草的,而这个发现,无疑证明了当时的海昏侯国和藏区的贸易往来。
关于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记载,还是清朝王昂的《本草备要》!
如果眼前的这些真的是冬虫夏草,那么会将华国人服用虫草的时间提前一千多年。
而在冬虫夏草旁边,还有很多别的补药。
这也能看出来,海昏侯曾经对自己的身体还蛮在意的。
死后甚至都想要补补。
梁广发把这盒珍贵的冬虫夏草交上去之后,已经觉得整个人都被掏空了。
被海昏侯一而再、再而三的惊喜太多,已经有点游离了。
这到底是什么宝藏男孩,才能有这么多宝贝啊。
现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这个富贵的海昏侯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了。
但事实证明,梁广发想的还是简单了。
如果这个真的是刘贺的墓,那他必然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惊喜等着大家。
不出几天,一个传闻就在考古工地上弥漫开了。
有小组挖到了陪葬品的重要组成成分——钱。
而海昏侯的陪葬品不是一般的钱,是一座钱山!

楚孑之前看过迪士尼的动画片。
里面唐老鸭的叔叔史高治是世界首富,所以做了个巨大的保险箱,每天都在钱堆里游泳。
他本来觉得这是动画片的夸张手法。
但和眼前的这一大堆相比,动画片还是含蓄了!
起初,这还只是一串钱而已。
负责发掘这个部分的小伙伴就已经把他当成宝了,因为根据这个就可以确定西汉的钱是一千枚为一贯了。
“吊”这个钱币的计量单位正式的记载是在宋代,而这个发现,直接将它往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兴奋之余,他越挖越不对劲。
他的口头禅变成了:“怎么还有?”
就这样,“怎么还有了”几百次,他渐渐意识到大事不妙。
于是,把周围考古组的人都忽悠过来了。
其中就包括楚孑。
这位置正好就在乐器库边上,他们小组就都转了过来,一起开挖。
十几个人,足足挖了好几个月,终于能见到全貌了。
这是一座钱山!
密密麻麻,全都是“天圆地方”的铜板!
但是,没人因为这个场面而犯密集恐惧症!
看到这一堆钱,什么毛病都被治愈了。
这下,不光是考古学家,就连路过搬运的工人,看到这一堆都“哇哦”一声。
他们虽然看不太懂经常搬来搬去的那些陶罐、漆器,但是这个是能看懂的。
好多钱。
真的是好多钱。
“钱山”根本不是夸张的修辞。
这座山有一人多高,堆得密密麻麻,几乎很难分清其中的一串出来。
所以,整个考古队别无他法,只能一点一点认真清理。
楚孑也是在这时候体会到了有钱的烦恼。
以及所谓的铜臭味,真的不是一个比喻。
这些钱真的闻起来臭臭的,是金属潮湿后的味道。
所以,当别的组朝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时,秦铎和杨华他们就会摆摆手。
“哎呀,钱多有什么用啊,真是臭死了。”
其他组:“???”
这就是凡尔赛的真正含义吧!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他们组终于把这座钱山清理完毕了。
数字的量级不仅仅是他们从没想过的天文数字,更是在迄今为止所有汉墓中都没出现过的数字。
有二百多万枚铜钱。
这批钱总重量达到十余吨,是一头亚洲象的重量(大小也差不多)。
经过经济学家的换算,这批钱在当时可以购买800吨大米,或者2400吨小米。
这足够160万人吃饱一整天。
而如果把这批钱换成黄金,那么重量也会高达五十公斤。
放到今天就是2000万人民币。
算完这一通,秦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海昏侯不仅贪吃爱玩,还很豪横!
直接把2000万埋土里了!
杨华也是冷笑一声。
“西汉时期不知道多少人吃不饱饭,”杨华叹气,“这些名门贵族却这么浪费,直接把钱都埋了。”
秦铎想了想,回道:“汉代都流行厚葬,这个风俗也不是我们的墓主人开创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桎梏,墓主人也只是照着做而已,如果杨老师是这位墓主人的身份,会能想到将这些钱分出去吗?”
杨华一时语塞。
虽然他不忿这样的行为,但也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眼光都受到时代所限制。
毕竟如同七格格韫欢那般主动放弃贵族身份投身平民教育事业的人太少了。
但无论如何,根据如此多的食物、酒器以及钱堆这些发现,基本能判断出墓主人是一个非常奢靡浪费的性格了。
古钱币学家也对于这些钱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钱都属于五铢钱。
五铢钱也被称为“长寿钱”,因为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
它每一个都相对轻巧,而且版面复杂,有比较高的美学价值。
更关键的是,经过分类发现,这批五铢钱都来源于汉武帝至汉宣帝当政的西汉中期,也就是公元前141-公元前87年。
在这之间的帝王,只可能是刘贺了。
这些东西也和他荒淫无度的作风一模一样。
但具体是不是他,还缺乏最关键性的证据。
而就在这时,娱乐用具库和武库之间的区域被打开了。
推书 20234-01-28 :是保洁,不是四界》:[无CP向] 《是保洁,不是四界拆迁办》全集 作者:一个巨大的坑【完结】晋江VIP2023-11-18完结总书评数:8975当前被收藏数:26815营养液数:44082文章积分:264,394,032文案:陆仁是一个普通人,高中毕业没上大学,但是努力工作,靠勤劳的双手挣钱。他找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