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by羽春

作者:羽春  录入:07-15

搞分裂,万万要不得。
别的事还好。
谢根也说一嘴粪池那边的情况。
“也有皮料制出来,我跟着去看过,摸着挺好的。”
这些杂事聊完,谢星珩跟他们聊家常。
谢根跟陈冬都是实心眼,事业已经融入到日常里,陈冬还好,他拜师学艺了,会摸肚子正胎位,也会给人接生,平时的交际圈子广一些,认识了很多夫郎,交了朋友,人看着开朗外向,有点越活越年轻的意思。
谢根成天闷在厂里,要不是孩子们还要人照看,他也需要巡厂,跟陈管事那边做交接,他能赖在孵化屋子里不出来。
说起家常,三五句话都不离鸡场。
谢星珩无奈,只好跟他们聊孩子。
说孩子,也要说小孩孵小鸡的事。
他跟江知与都听笑了,看大哥大嫂很享受这种生活,家里几个娃也不反感,便由着他们去。
各人有各人喜好的生活,喜欢这样,那就这样子过。
说完谢家跟农庄事,他们又跟宋家聊了聊。
宋威跟孟秋主要是做业务交接,还带来了账本。
逛小集的规模又扩大了些,他俩都是初次接触这种模式,没贸然插手,与其说是帮着管理,不如说是监督。
黄、白、王三家最初合伙人,已经有了自运行体系。白喜文也是会做生意的人,照着谢星珩留的计划,目前扩了三间铺面,新的招商计划暂时搁置,只对现有的展示区做了扩充、调整。
白喜文当着经理,没一味偏向白家。因为谢星珩不在,他对白家的待遇反而苛刻起来,怕他被一时的利益蒙蔽双眼,忽略了长远发展和团队和睦性。
黄、王两家就做调和,万事劝着他,从旁提意见。三家在营业额上有竞争,于合作上,却公私分明,配合极好。
江知与没忘记宋家的“人才们”,跟着问:“贾叔来了吗?他带人来了吗?”
大表哥宋原点头:“已经到了,我暂时让他带着些弟兄在糖厂这块儿熟悉,等你回来,你再另做安置。”
江知与回来,他也就不用继续待在糖厂。该处理自家生意了。
宋原秉承着让他的两个爹过养老生活的态度,皮料生意他要接手,香料生意同样。
都过完年了,宋家人还没商量出来再找个什么生意做。
不论是皮料还是香料,他们都只是中间商而已,不是源头生产商,没有自家手艺。
这种贩卖,挣点小钱可以。攒家业就不行了。
人在丰州县,各处气氛好,他们也不想躺平,最近也发愁。
宋原想着,离开糖厂,他要出去进货,一路走走看看,开开眼界,也扩扩思路。
江知与跟谢星珩对视一眼,又凑一处叽叽咕咕说了几句小话,趁着今天,一并把话说开,问宋原,也是问舅舅跟舅爹,要不要合伙做生意。
他们两家都做过刀口舔血的生意,生意理念相近,两家的两代人都是大气性情,不拘小节。也是极为亲密的亲戚关系,互相都信得过。
正因这点,他们可以合伙。也更加清楚,这次合伙,对双方来说,意味着什么。
宋家没有出书生,靠山都是打点的外人。离了上陵府,某些关系还能动用,但终究不如谢星珩自己有功名。
他们两家合伙,最直接的走向,就是官商结合。
当官的罩着家里,经商的供给钱财。
这像一个循环。
从前江家大房的,供着江老三一家。
以后宋家供着江家大房。
做人不能赌良心,所以要开诚布公的说。
钱财必须要分清,哪些是你的,哪些是我的。免得日后起纠纷。
这时代有“占股”的说法,聊起来好懂。
逛小集就不用了,谢星珩要控制规模,只在丰州县,最多发展到昌和府。这个“股”是糖厂的股。
糖厂要再扩大,会在江知与跟徐诚之下,再设立区域经理。一个经理,负责某几个厂区与当地的加盟商糖铺的经营策略。
现在交通不发达,国区经理就算了,只能以区域来。
丰州县是核心区域,南下连接嘉源省的分厂,再从嘉源省连接到津口县。以津口县为入口,连接南地的果树林区。
北上到京城,能将糖厂的最终王炸们,送到大启朝最繁华的地方,打入权贵圈子,实现真正的扬名。
宋家叫来的“贾叔”可以做厂长,兼顾着培养人才一职,而丰州这一线的地域,就需要“自家人”来盯。
这是一条长线,会用到很多人手。
他们通过徐诚找林庚要了些人,这些人可以负责南地到丰州县的地段。那宋原可以考虑一下从丰州县到京城的地段。
是合伙,也是自家生意。
饼子盘大了,股份自然稀释,徐诚跟江知与为了更好的管控各区域,加强人心凝聚力,愿意放出干股来。
这事说得突然,宋原不能立刻做决定。
宋威嘿嘿笑着:“还不是要找你老子商量。”
宋原看他一眼说,跟江知与和谢星珩说:“我回家跟我夫郎商量商量。”
宋威:“……”
咋生出这么欠揍的种。
江承海在旁边吃着花生米,跟宋明晖笑话他。
宋威似有所感,越过人群,朝他们看来。
宋明晖抢先问他:“二郎的婚事有着落了吗?”
宋家老二宋野,去年年底被江知与安排了一个寻访调查的任务,去跟媒人们打交道。
他正经当差事办,不知道他实际是去相看的。误打误撞,还给他相中了一个。
让宋威很愁的是:“他看中了一个寡夫郎,正经相看的人家站他边上,他一个劲儿的打听那个寡夫……”
宋明晖都听愣了。
江承海问:“那成了吗?”
孟秋叹气:“我们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人,不在乎什么二嫁三嫁的,从良的都有人娶,这算什么?关键是这孩子先死了男人,后落了胎,伤了身子,瞧着病恹恹的,这怎么同意?”
江知与跟谢星珩听着,拿眼睛看宋野。
宋野没想到,一家人讨论事业说得热火朝天,好不容易把话题递给他了,却说的是适龄青年与病寡夫的二三事。
他要脸的人,当即炸毛了。
“什么!都说了他是长得白,不是病恹恹,他力气很大,一拳头把我打趴下了,你们怎么就是不信!”
孟秋翻白眼。
力气大跟病恹恹有什么冲突吗?
老宋生病的时候,也能打趴两个熊崽子。
江知与问:“找媒人问过吗?别的情况呢?”
宋野立刻拿他当知己。
“是了,是了。我就说再问问,我爹爹不问,说我不要脸……”
找媒人问,那是要说亲的流程。
孟秋跟宋威都没松口,问什么问。
江知与瞧着他这二表哥是有点傻气,怎么半个心眼子不长?
他这样坐这里,跟大家伙儿格格不入啊。
大表哥宋原说:“我的意思是,就去找媒人说说,那夫郎还不一定同意嫁。”
旁听的陈冬听他们说着,怯怯举手问:“你们说的西街十字口住着的岳夫郎吗?”
宋野惊讶:“嫂嫂认识他?”
孟秋知道陈冬认识很多夫郎,也有了兴趣,“他怎样?”
一家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陈冬身上,陈冬紧张的咽了口唾沫,犹豫许久,不好拿岳夫郎的隐私说事,便跟孟秋说:“若不放心,可以去看看,他平时会摆摊卖蒸糕,生意可好了。”
孟秋听出言外之意了。
要真是远近闻名的病秧子,谁敢吃他卖的蒸糕?
他看宋野还傻兮兮的连连点头,就跟宋威说:“咱俩去看看?”
小儿子的婚事,是他们夫夫俩的一件心事,别的事也差不多说完,他们这便告辞。
他们走了,谢根跟陈冬也带着孩子回家。
谢川临走前,惦记着他的小马,跑到谢星珩面前,仰头喊他:“二叔,我会记得给你一只肥肥的野鸡的!你也别忘了我的小马!”
谢星珩失笑:“那你要不要找个人监督我啊?”
谢川立马看向江知与:“阿知叔,你可一定要帮我二叔记着啊,我很期待的!”
江知与也是笑,点头答应了。
谢星珩看他跑远的背影,跟江知与说:“这孩子,哪还看得出来之前的弱气?”
江知与感叹:“是啊,一晃眼都长成大孩子了。”

清早出发,抵达农庄后,他们先去看陈管事。
陈管事是家里老人了。江家只有十来亩田产的时候,陈管事就在种着。
后来田产年年增加,他也就从卖地的农民,变成了小管事。顾念着主家买他的田,还赏他饭吃,二十多年来,勤勤恳恳,从未偷奸耍滑,糊弄东家。
这一回是被“元老”们伤透了心,也吓坏了。
江知与喊他一声“陈叔”,他老泪横流。
东家没有把他当“奴才”,他也不是什么外头的奴才。
江知与跟他说:“陈叔,你既是农庄的大管事,农庄的一应事务,你都做得了主。何必怕那几个张狂小人?”
陈大河听着更是眼泪如水。
他家几个孩子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又说了些旁的话。
“元老”有派头,闹这么久,没谁拿他们有办法。一下在农庄里有了众多拥趸。
也不知哪里来的风声,说陈大河原来是农庄管事,他只能管种地的事。厂里都有厂长,轮不到他来多管闲事。
厂区招人的时候,江知与为了平衡,招人是有比例的。佃户家都有招工,这话传出来,陈大河的威信受到了严重影响。
长时间没人处理,风声也就成了真。
做管事的,哪有不得罪人的?
一件事处理下来,总有人少数人不满意。
日积月累的,矛盾就积累下来了。
陈管事在农庄里干了二十多年,现在又带着家眷来干活,小儿子都去管着皮革生产了,更是遭人嫉妒。
谢根夫夫俩不知这里利害,也就不知道还有别的管事趁机作乱,想要把陈管事拉下来,他们好上位。
江知与听着都有了火气。
才挣了几个钱,就在这里搞内斗。
他把庄上管事都叫着了,去庄上的“大食堂”开会。
“大食堂”是原来安置枫江百姓时修建的棚屋,后来经过修缮,现在能遮风挡雨,成了管事们议事的地方,农忙的时候,陈管事为了抢收,会统一做大锅饭。食堂一年开不了几次火。
他们到的时候,谢星珩已经把鸡场的管理层以及那几个“元老”都叫来了。
农庄扩大,鸡场也发展到了“完全体”,开会人数过了五十。
江知与跟谢星珩都没有做安排,让他们随便坐。
从坐下的顺序、姿态,可以看出各管理平时的地位。
陈管事跟着江知与身边,站他身后,也跟谢根夫夫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场下几个元老这时会装了,他们到底在府上待过,最是会看眼色,发现气氛不对,他们几个都不敢坐下。
依着管理级别来说,他们是鸡场里的“技术工”,每个人单独管着一个孵化屋子,要排班,要检查记录,也要及时调整温度。是重要岗位,但实际管理的只有几个人,属于最下层的小管理。
他们没法子坐下来。
反而是鸡场后来聘请的几个书生,因着能写会算,坐得稳稳当当。他们平时能负责记录各个孵化屋的孵化情况,计算孵化率,让谢根夫夫俩更加直观的看见数据。
也要记录鸡苗的情况,及时跟兽医沟通,把鸡苗的健康情况数据化,做好跟踪管理,以防鸡瘟。
这差事繁琐,需要巡视整个厂区,跟很多不同的人打交道,还需要别人配合,权限大一些。他们还是书生,有功名的秀才相公,待遇自然不一般。
书生们自恃身份,见了江知与跟谢星珩也不怕,还要当众挑衅,让元老们坐。
他们甚至点名了,“来顺,来财,来宝,坐啊,别客气,你们可是江府里出来的老人了,东家来一趟,你们不该坐在我们这堆里,该坐到东家边上!也好叫大家伙儿看看,你们是江府老人!”
江知与最先看向来财跟来宝两个人。
他俩最先是在听风轩伺候的人,因江知与不喜欢太多人在身边,两人就常在外头当差,主要是跑跑腿。
不管怎么说,能进听风轩,都是家里信得过的人。
他还记得来宝胆子小,也有点急躁,一个差事下来,生怕做不好。
出来一趟,成了这样。
江知与也点名:“来宝,来财,来顺,你们坐。”
这三个一听,脸上就有喜色,嘴里说着“谢谢东家”,眼神却带着几分挑衅,看着书生们。
江知与问:“我听说你们把一屋子的鸡蛋都烧熟了,有这事儿吗?”
来宝胆子还没彻底练出来,见了江知与有点发怵,是来财答话。
他说:“是他们几个书生干的,我们拦了,没拦住。”
书生们能认吗?
这又是一番口舌之争。
江知与也不着急,听他们吵。
他们夫夫俩在上面坐着,其他管事也不敢开口劝架。
吵架是需要气氛的,周围的人都沉默着,他们吵着也尴尬。
两拨人都往主座这里看。
谢星珩不知趴在桌上写什么,拿根小炭笔,落笔如飞。
江知与双手环胸往后靠在椅背上,表情淡淡的,看不出喜怒,眼神平静的看着场内众人。
他们看来,江知与就看去。
他们又缩回视线。
很怪,那么软和多情的一双桃花眼,偏能藏着利剑,让人下意识避开锋芒。
江知与问:“吵完了吗?”
两拨人哪还敢吵?闭嘴之前,都辩驳了一句。
元老们说:“我们拦了,没拦住!”
书生们说:“他们站旁边看着,根本没过来!”
江知与目光巡视一圈:“你们都听见了吗?”
农庄出再大的事,也只有少数人成了老鼠屎,多数人还是踏实勤劳的。
他们知道东家是谁,也在江知与跟谢星珩的带领下,让生活发生了实质改变。
听见问话,两头不沾的人,都立马回答:“听见了!”
江知与问:“这里四个秀才相公,确实给炕里添柴了,你们听见了吧?”
管事们继续答话:“听见了!”
江知与又问:“鸡场的孵化屋管事都只是站着旁观,所谓的‘拦了’,只是口头喊话‘你们烧一个试试看’,这都听见了吗?”
管事们也都点头:“听见了!”
听见了,那就无异议。
江知与问谢根:“大哥,依着鸡场的孵化管理条例,故意损坏种蛋,应该怎么处理?”
管理条例是谢星珩制定的,谢根跟陈冬天天读记,早就滚瓜烂熟。
鸡蛋是易碎品,孵化的温度纯靠人工来感受,损耗是正常的。
一般有孵化率区间,上下浮动百分之十,都叫过去问问实际情况,下次改正就好。
若数量过多,一下数百枚的鸡蛋砸坏了、烧坏了,也考虑到容错率,根据实际情况来,通常是员工个人跟厂里平摊,各担一半的责任。
而恶意损坏,故意损坏,不计数量,一律开除。
这是思想问题。
思想可以改造,但谢星珩兼顾不了这里,大哥大嫂也没这个能力,只能一刀切。
在鸡场务工的人,都是穷苦百姓,谁不知道鸡蛋的精贵?
也就是江府出来的旧仆,不知百姓疾苦的书生们,才能故意搞出这种事。
谢根说是开除。
他说得坚定,也有几分咬牙切齿。
一屋子的鸡蛋!
这些人是得换掉!
这话一出,管事们的脸色各异。
多数人是神色欣喜——东家秉公处理,他们才感到公平!
而书生们跟元老们都傻眼了。
怎么就开除了?
书生们还要脸面,反应过来以后,认为这是当众羞辱,气得脸色铁青,呼吸都变急了,还拿乔,不想跟江知与说话,要找谢星珩这个书生说。
他们让谢星珩说话。
谢星珩放下纸笔,抬头看他们,眼神凉凉的。
“你们想听我说什么?”
书生们看他这态度,明白这事没得商量,硬撑着体面道:“当初若不是顾念同乡之情,我们压根儿不会来鸡场干活!我们是读书人,是有功名的秀才,来这里养鸡是屈才了,你们瞧不上我们,看着我们在厂子里被几个奴才欺负,现在还要开除我们。我们倒要问问,这就是你们对待人才的态度?”
江家需要人才的事,县里百姓都清楚。各项培养计划落实下来,百姓家跟着受益,都以能到江家干活为目标。
他们这是明着威胁。
今天要是开除他们,他们就要出去说江家人排外,连秀才都欺负,普通百姓来了,那不得被吃得骨头都不剩下?
谢星珩听笑了。
“是非黑白,我不跟你们在这里辩,公道自在人心。瞧不上鸡场的活,那便走吧。再说一句,我就当你们口是心非,爱死鸡场了。”
处理有功名的秀才,非得谢星珩发话不可。
拿抄家、共患难说事的元老们,江知与就能全权做主。
江知与没想到早前的善举,反养出祸患。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家总能遇见这种白眼狼。
拿了恩惠,不求他们记恩,也不求他们报答,就这么安安静静过日子都办不到吗?
他们要算账,江知与就跟他们算。
“你们以前是卖了身的家仆,你们生死都在江家,理应跟主家荣辱一体,福祸同当。
“我们家给你们自由身,给你们安排职务、相看亲事,已尽了情分。你们不识好歹,有好日子不过,我家也容不下你们。”
他话得绝,那三个元老立马坐不住,眼泪说来就来,一路从下面哭嚎着过来,求江知与饶他们这一回。
又是念在往日情分,又是念在主仆一场,又说自个儿鬼迷了心窍,做这糊涂事,又要说妻小难养,求一条活路。
江知与低声嗤笑:“饶你们?你们一日日欺负王管家的时候,可想过饶了他?你们挑衅谢家大哥大嫂的时候,可想过饶了他们?正事不干,四处生事,不拿东家当回事,哄到脸上半分面子不给,养得你们越发狂了,一屋子的鸡蛋说烧就烧了,你一年的工钱够买几屋子的鸡蛋!还有脸说妻小难养,你们这般闹事时,可有想过妻小!”
他越说,语气越凌厉。分明是怒意满满的话,又不见怒吼。
一句句话砸下来,满场子都在经风雨般,好似那些话都变成了风刃,一下下刮着他们的身体。
江知与连农庄里最苦最累的堆肥差事都不给他们。
就连皮料需要的粪池,都不安排他们去。
成大业者,心不能慈。
这些人的根子坏了,留不得了。
江知与回头跟陈管事说:“陈叔,你带人把他们赶出农庄。他们妻小一并送出去。”
随他们以后做什么营生,跟他们农庄都没关系了。
江家在丰州县的势力范围,身处农庄的人,比县城的百姓更清楚。
他们知道江家的产业链,知道销售种类,更知道江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他们真是的怕了,不敢骂也不敢反抗,依然哭着嚎着求,求江知与高抬贵手。
“我们离了农庄,没法子活下去啊!您这是要逼死我们!”
他们哪就犯了死罪了?
江知与学过内宅的规矩,也知道世道的难处,明白从家里出去的家仆,很难有活路。
他们没有房屋,就没有容身之所。没有田地,就没有立身之本。
江知与依然不留他们。
他们有手艺,会孵鸡蛋。怎么都能养家糊口,就看他们能不能过苦日子。
他们也攒下了银子。农庄里过日子,日常消费比县城低,他们工钱高,福利好,日常所需的米面油盐,都有员工折扣,花销很低。
他们跟被赶出家门的家仆不一样。
他的处理方式,让在座管事们都提着心。
江知与跟他们说:“农庄发展的速度,大家有目共睹。这样的速度,也会让大家更加忙碌。我没有多的要求,有钱一起挣,想挣钱就好好干活。不想干了,挣够钱了,你提出来,我们好聚好散。别闹什么窝里横,拉帮结派的充老大。这里谁是老大?”
他看向鸡场的众管理们,里面还有很多眼熟的人。也是家里出来的旧仆。
“鸡场是大哥大嫂的家业,我不管你们从前是哪里来的人,能听话,就留下。不能听话,不服管教的,可以提出你们的问题。合理的,我们商量着来,让厂子更好的发展。不合理的,你能忍就继续干,不能忍,结算了工钱,大家各谋前程。”
他又看向农庄的管事们。
“你们听人瞎说什么资历,什么里里外外的元老、奴才,非要比个高低,那我今天告诉你们,陈管事是我们家的功臣。”
比共患难,二十几年里,陈管事包括抄家之祸在内,经历过多少事?
农庄从十来亩田地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陈管事又立了多少功劳?
想要把他挤下去,也得看看江知与答应不答应。
江知与初次到农庄来主事时,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常忘了这个遗漏了那个,跟这里的人员打交道,是他在府上学不到的东西,陈管事多有指点,也算他的“师父”。
农庄管事里,他也剔除了几个不安分的人。
“我们家是缺人才,但我们宁缺毋滥。”
这头结束,江知与又把厂区的管事们都叫来训了一顿。
员工们在眼皮子底下搞对立,他们还能无动于衷,闹呢?!
他对本地的管事们说:“你们别以为是本地人就高人一等,我当初建厂子,是为了让枫江百姓能有地方待,能挣到银子养家糊口。你们是沾了他们的光。”
他跟枫江县的管事们说:“你们落户在丰州县,就是丰州县的人。我当初承诺过,以后你们想返乡,我依然会给安家费,现走现结。”
两头管事被他说得有口无言。
说来说去,他们都是可有可无可以随手打发的人,而鸡场、农庄真的打发走了不少人,他们哪敢吭声?
江知与非要他们吭声。
“对我有意见?”
哪敢有?
他们支支吾吾赔罪认错,又做承诺。
江知与看着他们的态度,又一一比对名册。
跟元老们走得近的,受了挑唆来厂里招风招雨的人,若态度良好,他抬抬手放了。
明摆着是“不得不低头”的,那也不必装了。直接走吧。
这一天雷厉风行的裁员,让整个农庄的氛围改换一新。
管事们及其家眷都小心翼翼,大声说话都不敢。
普通的民众们就很快活,感觉呼吸都顺畅了。
推书 20234-07-15 :穿进玛丽苏文里,》:[穿越重生] 《穿进玛丽苏文里,和霸总表叔HE了》作者:应律【完结+番外】晋江VIP2021-11-24完结总书评数:904 当前被收藏数:5815 营养液数:774 文章积分:67,461,040文案:俞觉穿成一本狗血玛丽苏文里同名同姓的炮灰原书里炮灰作为霸总男主的情敌,明明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