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by我算什么小饼干

作者:我算什么小饼干  录入:02-14

江巡只写了一句话:“庭杖如何?可能正常坐卧?”
意味不明,沈琇却浑身一个激灵,坐直了身体。
别人不知道,沈琇自己心里门儿清楚,这杖刑放水了。
不是放一点水,是放大水,放了一个东海的水。听上去风声呼啸很是厉害,但打在身上只蹭破了一点油皮,虽然还是有点疼,但沈琇甚至不用卧床,就能活动了。
他只当是小叔叔在皇帝面前斡旋,但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皇城之外无人知晓,沈琇害怕小叔叔难做,装着卧床了好几天,在马车里都是趴躺着的,现在莫名其妙有人递了张条子,居然戳破了真相?
他不由抬头看去。
酒楼二楼临床的位置坐着个人。
帷幕遮面,看不清脸,但仪态舒展,袍服被风拂动,更显从容,此时也正执着酒杯偏头下望,看身形,该是个身量修长的年轻公子。
沈琇只得道:“停车。”
他借着车帘遮掩,鬼鬼祟祟地下了马车,从侧门进了酒楼,直奔二楼而去。
江巡坐在屏风后。
他不但垂了幕帘,还拦了屏风,屏风苏绣所做,半透不透,能隐约看见人形,见沈琇进门,江巡微微抬手,示意他坐。
沈琇满腹狐疑,在江巡对面落座,还未说话,视线落在书案之上,便是大惊失色。
那是一枚银锭,阴刻着吉祥纹案,莲花与冬青互相缠绕,正是宫里的东西。
沈琇为人跳脱,要他办事,需要震慑,江巡特意带了枚宫中的银锭出来。
哪知沈琇几乎撑着桌子探了过来,脱口而出:“你是洵先生!”
江巡一愣,又想到宋知章大抵和沈确通了信,沈琇知道他也正常,如此也省得他解释身份,便默认了。
沈琇讪讪的坐了:“先生……为何问我庭杖?”
他还记挂着字条上的事情。
江巡改换声音,丢出个平地惊雷:“你脱罪,是我的手笔。”
这话不错,沈琇的处置是江巡全程授意的,而要让沈琇按他说的做,最开始就要镇住了。
果然,此话一出,沈琇几乎握不住茶杯,他哆嗦站起来,不可置信地看向江巡,一双眼睛瞪圆了:“您的手笔?”
他只知道那封信里,洵先生有治国安民、经纬天下的才学,可是插手宫廷,左右刑罚,这又是何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耐?
江巡见他神色惊诧,说不出话,便知震慑完成了。
他便推出一封信:“你此去两湖,有几件事希望你上心。”
沈琇当即肃容:“您说。”
江巡示意他翻开书信:“我罗列了两湖如今大半的官员和地方豪绅,以及他们所属的势力,是否贪腐及特征弱点,绿笔标注的这几位放心用,没有标记的可用,至于标红的这几位……”
江巡停顿:“杀了。”
都是后世有名的贪官污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沈琇翻开,书信罗列清晰,两湖官员家世背景一览无余,他一愣:“如何杀?”
名单上既有一方大员,也有豪门世族,别说沈琇只是个小小的长史,就算他是知府,也无能为力。
江巡:“你不必动手,收集证据上报便可。”
他怕泄露本音,便压着声音说话,能短则短,异常简略。
听在沈琇耳中,就显得虚无缥缈,难以捉摸。
虽然只见了二十分钟,沈琇却对这位“洵先生”又敬又怕。
沈琇苦笑:“先生有所不知,我是遭了陛下厌弃,被贬出京的,我叔叔虽然在朝,却也处处受制于人,我上奏,恐怕没有什么效果。”
江巡却道:“你只管上奏。”
沈琇只管上奏,至于杀人这件事,由皇帝来办。

第123章 惊梦
江巡后世翻过河东所有州县的县志,对所有官员的生平纪事一清二楚,即使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他也了解大概。
他将这些弯弯绕绕给沈琇讲清楚,沈琇不住点头。
等讲的差不多了,沈琇将书信折起,收进衣衫,他朝江巡拱手:“多谢先生,今日琇受益匪浅,日后在两湖我若有不懂的,可否与先生互通书信?”
他本就想招揽洵先生,收归他沈家所用,但看江巡的手段非凡,便歇了招揽的心思,转为结交。
江巡自然应允。
沈琇人不坏,但思维跳脱且不服管束,要是由着他乱搞,那就像脱缰的野马,谁都不知道他能搞出些什么,要是能实时通信,收一收缰绳,当然是好的。
于是沈琇便问:“洵先生可否留个住址?您住在哪里呢?我想联系您的话又该往哪个地方寄信呢?”
“……”
——区区不才,家住皇城乾清宫,你叔父床边的那个位置便是。
江巡抬起茶盏,咳嗽一声。
这倒是疏忽了。
江巡当然不能让沈琇往皇城寄信,他斟酌片刻,便道:“皇城左侧百里胡同,有处三进的院落,院中种了枇杷树,你可以往那里寄。”
江巡久居皇宫,对京城还没沈琇了解,这一处院子,是他唯一知道的院子。
那院子早荒芜破败了,长久无人居住,前朝改朝换代时院子主人举家南迁,去了江南,将院子寄在牙行售卖。
江巡之所以知道,是因为百里胡同挨着皇宫,与冷宫只隔着护城河宫墙,江巡小时候坐在宫里梧桐树上往外望,恰好能看见这院子。
初秋里澄黄的枇杷结果,又在深秋落下,他那时没什么地位,掌事女官常常克扣饭食,江巡就望着那枇杷,想象它的味道。
应该是很甜。
他前世当了皇帝,还曾指名要王安给他拿院子里的枇杷,王安摸不着头脑,还是照做,太监们将果子洗干净了,整整齐齐地摆在檀木托盘上,跪着托举起来呈给江巡,江巡这才发现,那果子原来又干又瘪,表皮上全是棕红色的斑点,和他想象里的一点也不一样。
他尝了一口,涩得说不出话。
后来江巡不知出于何种心态,将那枇杷树砍了,但现在还没到那个时间点,树还活得好好的。
这一世,他便不砍树了。
如今百里胡同一片都没人居住,江巡打算问问地契,将院子买下来,做联络用途。
沈琇点头答应。
圣旨要求沈琇三日内离京,他们在酒楼一耽搁,便耽搁到了夕阳西下,沈琇起身告辞,与江巡别过。
江巡则出门找牙行。
他照例拿出了宫中的银锭作为震慑,然后取了普通的银钱,顺顺利利拿下地契,成了院子的户主。
江巡估算时间,离宫门落锁还有一会儿,他的两个表哥也还沉在温柔乡里,江巡便压着幕篱,独自去了百里胡同。
这家原来也是京城富户,门上涂了朱漆金粉,现在尽数斑驳,江巡推开门,踩过一地枯枝烂叶,抬头仰视枇杷树。
隆冬时节,叶子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
可旋即,他视线忽然一凝,掩饰性的抬手,将幕篱扣紧了。
远远眺望宫中,楼阁上赫然有几个人。
哪怕隔着这么远,但看那人的仪态,江巡还是认出来了。
江巡没有后妃,宫里空空荡荡,也不怕男子冲撞,他就没拘着沈确,任他在宫内行走。
走着走着,他居然走到冷宫那块去了。
那阁楼上,王安正陪着沈确。
大太监擦了擦额头的虚汗:“沈大人,您这……唉,怎么绕到这里来了?”
沈确抱歉道:“本想回摇光殿的,但不熟悉宫中道路,心里又记挂着批的折子,不知这么就走偏了,绕到这里来了。”
瑶光殿就在后宫边缘,宫中道路曲折,很容易走偏。
王安连忙道:“我带您出去吧,哎,您可千万别在此逗留了!”
大太监难得神情激动,沈确不由多问了一句:“为何?”
王安便压低声音:“陛下忌讳,不让人来,他要是知道您来了这里,该开罪与您了。”
沈确:“……此处有何不同吗?”
王安合上嘴,做了个紧闭的手势:“对不住了沈大人,事关前朝隐秘,您是外臣,就千万别过问太多了,这事儿说出去不但老奴性命不保,您也要出事。”
前一位皇帝花心好色,后宫乱得很,三宫六院七八十位娘娘,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哪个是省油的灯,日日都是大戏,这些人真真假假闹出了不少丑闻,后来皇帝更是碍于面子,下令官员百姓有私自讨论的一律杖杀,而沈确自诩清流,从不过问皇帝家世,王安这么说,他便不问了。
沈确看过一排排宫室,视线落在碧瓦红墙间,只觉某处宫室格外冷清,墙面的朱漆许久未补,瓦缝里杂草丛生,还没等他看清宫殿的牌匾,王安便哎呦一声:“沈大人,莫要看了!与咱家走吧!”
沈确只得:“有劳。”
他站在阁楼之上,不经意往皇城外远眺,视线忽然落在某处院落,那院落荒芜破败,庭院花木落尽,青苔爬了满墙,可院中却站着个人,他用纯白纱幕遮盖了全身,依稀可见身量清瘦修长,单是站着,便显得寂寥。
从幕篱偏斜的角度来看,他也正朝皇城的方向望来。
沈确无端一顿:“这人?”
话音未落,那人已压下幕篱,匆匆离去了。
王安心急如焚,只想赶在陛下回来前将人带走:“哎呦我的沈大人,哪来的人啊,根本没有人,您快和咱家走吧!”
沈确看着那人的背影消失在胡同之中,被黛墙青瓦层层掩盖,才敛下眸子:“请吧。”
当夜,江巡宣了沈确觐见。
根据66阁下下达的指示,沈琇出事后,沈确得日日留宿帝王寝宫,与皇帝肌肤相贴才行。
江巡本来有所顾虑,可66看着他为难的表情,就观察了一下尺度,用它的内置计算器点点戳戳按了半天,综合参考前面几位偷工减料的宿主的评分,再经过详细缜密的计算,发现其实不需要怎么深入交流,只需要贴着就寝,贴一晚上就能达标,欢欢喜喜的告诉江巡。
江巡微妙的松了口气。
重活一世,他确实不知道如何面对沈确,只将人宣进宫,匀一节被子给他,而后侧躺着睡了。
可这夜睡得不怎么踏实。
或许是故地重游,瞧见了那棵枇杷树,或许是连日来操心太过,又或许是神经衰弱,本也睡不好,江巡恍恍惚惚的,就梦见了小时候。
不受宠的宫人是没有炭火的,当然也没有棉絮,如果病了冻死了,一卷席子裹了丢出去就好,江巡记得有一年春,京城疫病,常与母亲一起做针线的宫女得了肺痨,拖了两天还未死,但公公们怕她感染,还是裹了席子。
江巡趴在梧桐树上,看她被抬出宫,江巡不知道她被丢到什么地方去了,但他记得那女官给他做过虎头鞋,改过两次鞋底,后来穿破了。
京城一如既往的喧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那时他盯着那卷席子,心想,要是能将皇宫一把火烧了就好了,要是能将京城也一把火烧了,就更好了。
后来他当了皇帝,他还是这样想。
他不喜欢皇城,也不喜欢京城,不喜欢那名为父亲的皇帝,也不喜欢这个国家。
他想,要是覆灭就好了。
沈确说他朽木,他认,他就是想当朽木,歪歪斜斜的,最好能直接拖垮这间大厦。
然后,就真的来了一场大火,也真的覆灭了。
那样多的痛苦盘旋在京城上空,徘徊不去,江巡幼时经历最深的苦难是那个被抬出宫的姐姐,可现在,他已经记不清看见了什么了。
大概是血,火,和哭号。
梦境像是那一天的重现,铺天盖地的红,江巡下意识地往被子里卷,稍一动作,便将沈确惊醒了。
沈确点了灯,俯身去摸江巡的额头,轻声唤他:“陛下?”
额头上有汗。
江巡未醒,沈确便去捏了捏他的手掌,同样摸到一手冷汗,他拉过被子将人裹紧了些:“陛下?”
连着唤了好几声,江巡还是没清醒,却与沈确蹭到了一处,脊背刚好抵着沈确的胸膛,沈确伸手摸了一把,背上同样是冷汗。
脊背单薄,肩胛骨微微凸起,沈确这才发现,皇帝的身体实在是过于虚弱了。
其实前世这个时候不至于此,那时江巡虽然瘦,还是健康的,但江巡现在这身体是66直接从现代拉过来的,现代社会的江巡正经历高三,本来底子就差,还伴随神经衰弱和贫血等诸多病症,能走能跳已经不错。
沈确感受着手中的触感,暗自心惊。
江巡像是觉着冷,背紧紧抵着他,却不肯转过来,沈确试探性地环住他,没有反抗。
君王有轻微的发热。
白日在酒楼临窗而坐,吹了风,又在院子里独自转了圈,以江巡的破身体,要不是系统加持,他早该进医院了。
古代风寒不是小事,能要人性命,沈确蹙眉:“陛下,您可还清醒着吗?”
他提高音量,江巡便迷迷糊糊睁开眼,却晕得很,不知今夕何夕,他记起他是个学生,他在高三,便茫然看着沈确,疑惑道:“你……”
你还活着吗?
……隔了那么多年,你还活着吗?
沈确眉头蹙的更死,披衣欲起,想要吩咐王安叫太医,可江巡却伸出手,拽住了沈确的衣襟。
像是小动物寻找热源那样,他靠了上来。

第124章 喂药
江巡发着烧,脸上一层薄汗,他眉头紧蹙,用力攥着沈确的胳膊,目光定定落在沈确身上,像是在确认他是谁。
君王用视线细细描摹沈确的眉眼,从他温雅清俊的眉眼到衣服牢牢包裹的脖颈,最后忽然吓到一般,伸手掀开了被子,朝沈确伸出手来。
沈确吓一跳,君王如今的情况可吹不得风,连忙将人裹住了。
可江巡却焦急的挣动,他像从窝里出来觅食的动物,从被子中探出一只手,去够沈确的腿。
沈确哭笑不得,也不知道这腿到底对君王有什么吸引力,可江巡已然摸索到了他的膝盖,他用指腹触碰着肌肉的每一处起伏,感受着骨骼的每一块转折,细细地按了许久,才浅浅的松了口气。
“……”
君王发着烧,指腹滚烫,烫得沈确小腿一跳,怪异的感觉从膝盖一路袭上心头,他略动了动,却硬生生止住动作,任君王摸索。
沈确敛眸,哄道:“您进被子里,在被子里给您摸,好吗?”
江巡似懂非懂,他放开沈确,像是确认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不再挣扎,卷过被子背对着沈确躺下了。
并不是舒展的睡姿,而是面对墙更,蜷缩着卷成了一团。
这是个十分缺乏安全感的姿势,皇帝像是梦见了可怕的东西,他只占了很小的位置,几乎要缩在墙角了,显得迷茫又惶惑。
沈确皱起眉头。
皇子们金尊玉贵的养大,每一个都是舒展且自如的,江巡更是其中尤其不服管教、行事出格的那个,这点从他的皇子时代到皇帝时代从未变过。
当时学堂上十几个皇子,江巡就是最喜欢盯窗外发呆,完全不听讲的学生,一副被宠坏了的模样,他怎么会露出惶惑不安的模样?
江巡烧得迷迷糊糊,身体忽冷忽热,沈确伸手来摸他,他就试图靠近身前的热源,也蹭到了沈确身边,沈确便揽住他,掖好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冷汗冰凉,可皮肤却发着高热。
这样发几个时辰的烧,人要烧出事了。
沈确按住江巡,他想出门叫太医,可君王死死拽着他一截袖子,沈确也不能扯开,他犹豫片刻,伸手抱住江巡,安抚地拍了拍君王的脊背。
沈确轻声道:“陛下,臣去给您唤太医。”
这是个略显僭越的动作,可江巡确实安静了下来,沈确便披上衣服,吩咐王安传唤太医。
而后,他再度绕进屋内,查看君王的状况。
江巡还是锁着眉头,嘴唇轻微张合,呢喃着什么。
梦中的人会混淆时间的观念,将几段记忆混合在一起,沈确俯身去听,江巡音节含混,只能断断续续的听出“冷,被子,走水,救人”等零星词汇。
沈确拼凑,觉着他大概说的是“冷,想要被子,走水了,救人。”
风马牛不相及,他再次俯身,听江巡又吐出了两个词。
“姐姐”和“母亲”。
先帝宫中妃子众多,除了母家格外有权势的几个,都泯然众人,沈确并不清楚。至于姐姐,先帝有数位公主,比江巡年长的只有两位,封号安平和宁国。
两位公主都早已出嫁,与夫婿琴瑟和鸣,久不入宫,沈确思索片刻,没听说谁与江巡有所交集,但他本来也不太知晓宫里的事情,不清楚也正常,只心道:“陛下可是想哪位公主了?”
皇帝母亲早逝,如今没有太后,江巡想见是见不着了,但皇帝想见姐姐却不难,隔几日就是千秋节,届时举办生日宴会,宣两位公主觐见就是。
江巡时热时冷,便老是蹭被子,沈确伸手压住了,将君王牢牢扣在被子里,哄道:“陛下莫动了,这病要发汗才好……您想哪位公主了?改日让王安宣进来,给您见上一面。”
江巡掀开眼帘,迷茫地看了沈确一眼,又合上了。
他说:“见不到了。”
“……永远也见不到了。”
那个会给他做虎头鞋的姐姐,会将饭食匀一点给他,会和母亲一起抱他的姐姐,永远也见不到了。
沈确心中疑惑更胜,两位公主虽然不在宫内,可都活得好好的,其中宁国公主的夫婿是京城侯爵,侯府离皇宫也就几条街的距离,一道圣旨传下去,两盏茶的时间公主就入宫了,怎么会永远都见不到了。
然而君王已经闭目睡去,沈确不好再问。
过了莫约半个时辰,软轿载着太医令一路小跑到了宫门下。
太医令今年六十有余,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他大半夜被从被子里叫起来,却不敢有丝毫怨言,只将医箱放上床头:“沈大人,陛下这是?”
沈确将江巡的一只手从被子里捉出来,那手腕受凉,下意识想缩回去,却被沈确强硬的扣住了。
帝师将皇帝的腕子按在脉枕上,示意太医把脉:“不知怎么了,下午和两位世子出去,回来便成了这样,发烧,哆嗦,出冷汗,思维也比较糊涂,说了许多有的没得,我担忧再降不下来会晕厥过去。”
闻言,太医的脸色也凝重起来,他摸上江巡的脉搏,细细诊治,脸色逐渐古怪。
沈确:“如何?”
皇帝虽然不算英明,但也不算离谱,如今这个节骨眼,北狄虎视眈眈,朝中乱成一团,无论出于何种考量,江巡绝不能出事。
况且……
沈确垂眸看向江巡,君王的年龄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身体兼具少年的青涩和青年的修长,腰背却是单薄的厉害,全然不是宫中富养的模样。
那太医斟酌良久:“依老臣的看法,陛下是吹了冷风,受了风寒,这才持续发热,但……”
他犹豫片刻,竟然不敢再说了。
沈确蹙眉:“事关圣体,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太医:“风寒是表象,陛下真正的问题是身体底子很差,内外亏空,这是长期的损耗,并非一下子弄出来,此次风寒只是提前引爆了而已,而且从脉象来看,陛下该是……该是忧思过度,需要派遣苦闷,万万不能再郁结于心了。”
这话一出,不但沈确沉默了,连王安都克制不住,挑起了眉头。
……忧思过度?
谁忧思过度?他们陛下忧思过度?!
一瞬间,太医不得不舔唇掩饰失态,王安更是面露惊异,而沈确并未说话,只是道:“开药吧。”
诊断出了如此结果,太医也倍感心虚,匆匆落笔将药方写好递给沈确,便告辞离开了。
沈确扫了眼,多是些滋补温养的药材,需要日日服用,不可间断。
王安带着药房下去,不多时,端上来一碗棕褐色的药汤,闻着便苦,大太监将药碗递给沈确,愁眉苦脸道:“沈大人,这?”
他可不敢给皇帝灌这种东西。
沈确道:“我来吧。”
他扶着江巡半坐起来,将勺子递到他唇边,江巡能感受到药的苦味,抿唇推拒,便听沈确说:“陛下,退烧降火,臣让王安准备蜜饯去了。”
少年人,总还是要哄的。
江巡恹恹睁开眼,轻声问:“66,我必须得喝吗?”
他当时仔仔细细看过系统的合约,在剧情任务期间,他的身体不会出事,至于剧情任务之外,江巡也不在乎了。
66匆匆道,下意识:“要喝的。”
江巡是唯一一个认真看合约的宿主,66本来应该高兴的,可它此时心惊肉跳,飞快地扯了个慌:“……系统会保证宿主的最低生命,但如果您在剧情前就处于生命值见底的状况,很多剧情无法完成,也就无法85……嗯,怎么说,总而言之,要喝的啦!”
说到后来,66都开始急了。
江巡便笑了声。
66:“快喝啦!宿主你还好意思笑!快喝啊!”
它真的有点急了。
除了系统,帝师的眉头也没松开过。
江巡不动,沈确又不能硬灌,握着勺僵持在原地,他不知道该如何接着哄,只道:“或许陛下还有什么想吃的,请吩咐臣,药喝完了给您准备?”
江巡一哂,心道哄三岁小孩呢,沈确话音未落,他已然接过碗,将药一口闷了。
沈确略略惊异。
以皇帝的脾气,他本以为不折腾一番,江巡是不会喝的。
可江巡喝的干脆,一饮而尽,甚至没有等蜜饯。
中药苦涩,江巡口中泛酸,便压着胸膛,轻微咳嗽起来。
沈确便伸手,想替君王顺顺脊背,可江巡看了眼屏幕,他们今日的亲密度已经满了,便挥开他,道:“沈大人下去吧,后半夜朕自己睡。”
沈确一顿:“您才染风寒,还是要人守着。”
江巡垂眸:“王安会守着我。”
江巡昏君的名头名声在外,又将帝师困在宫里,还变着法子侮辱,虽然是剧情需要,但江巡问心有愧。
毕竟史书指责江巡昏庸无道的时候,有一条罪名就是逼迫老师,将后世名垂青史的青衣宰相扣在宫中,肆意亵玩。
前世江巡是出于何种心态,他已然想不起来了,但这一世他既然不想把沈确如何,亲密度也刷够了,他便想先放沈确回去,这样沈确也自在些,省得躺在昏君身边,心惊肉跳的,睡也睡不好。
沈确蹙起眉头。
他反对道:“陛下,王总管只能睡在外间,您半夜挣脱被子,他不能第一时间发现。”
江巡依旧恹恹:“不能便不能吧。”
死不了。
沈确眉头蹙的更死:“陛下,不妥。”
刚刚江巡挣扎的有多厉害,沈确看得一清二楚,以君王如今的身体要是挣脱被子吹一晚上风,明天太医就要开会,后天京城就要挂白花,大后天文武百官就要齐齐下跪,来乾清宫给他哭灵了。
推书 20234-02-14 : 穿书之缘定今生b》:[穿越重生] 《穿书之缘定今生》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呢【完结】番茄2025-01-02完结文案:苏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胎穿到了一个古风世界。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展现出聪慧的天资,学习诗词、琴棋书画和武功。成长过程中,他听闻了侠士凌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