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穿越 一)+恶搞——猫小碧

作者:猫小碧  录入:10-25

爱,想必和父亲感情也没有多深的朱厚煜没有必要严格的服丧,更别说他现在已经病成这样了。

但是在赵审们看来,朱厚熜的想法近乎大逆不道。朱厚煜生病就该忍着,能让他请医生来延治,熬药给他吃,让他盖棉被

已经是很过分的行为了。搬回王府去继续享福?那是对先王的大不敬!

于是双方正式对上了。每天赵审都要在朱厚熜耳边念叨几百遍,不停地给他布置抄写《孝经》的功课,累积绝对达到一万

遍。朱祐杬的幕僚们不时地来演一出悲情剧,从三皇五帝讲到朱厚熜自己,然后宣布朱厚熜是多么不孝,多么比不上那些

守孝的先贤们,多么愧对朱祐杬曾经给他的教育和关爱。然后一群胡子老长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就开始哭。

朱厚熜岿然不动的看着这些老头们演话剧,对于赵审的罚抄也一概不理。反正朱厚煜已经被他送走了,一起回去的还有蒋

氏,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这些老家伙们愿意说什么就随他们,反正守孝的日子很无聊,每天看这么一出也不错。

这等于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朱厚熜的非暴力不合作让王府的家庭教师们垂头丧气。慢慢地也就丧失了说教哭诉的兴趣,

朱厚熜正好也看够了戏,开始继续他的读书和学习。

但是朱厚熜没有想到,不来麻烦他的这些书生们却找上了朱厚煜的麻烦。他们直接回到王府,不停地向朱厚煜说道,指责

他,要求他搬回配陵去。

朱厚煜没有朱厚熜的厚脸皮和坚定不移的主意,才刚满八岁的他含着眼泪,满心羞愧的回到了朱祐杬的陵前,当时他还发

着高烧。他回来的事情连他的哥哥也没敢通知,只是在心满意足的幕僚们的监视下开始了抄写《孝经》的工作,磨墨的,

自然是血。

当焦急的蒋氏找到了正在读书的朱厚熜时,朱厚煜已经昏迷不醒了。打从回到陵前他就没有休息,几个时辰里抄了高高的

一摞经文。重病,路途上的奔波,再加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个孩子实在是承受不了。

朱厚熜没有敢让朱厚煜再回王府,现在对于朱厚煜来说,休养才是最重要的,回王府的路程劳累,不知道他是不是还能承

受得起。宫殿里烧起了火笼取暖,药材也不要钱似的往陵园这里运,蒋氏亲自照料朱厚煜,连每天给朱祐杬祈福念经都顾

不得了。

然而五天后的清晨,朱厚煜还是夭折了。

这个孩子似乎一直都没有好运气。生为嫡子,他不是嫡长子。身体不好,却又没有好相貌或者是聪明脑袋来补偿。幼年丧

父,虽然有哥哥疼爱,但是却无福消受……

朱厚熜看着蒋氏哭得肝肠寸断,看着王府的下人们按照殇礼烧掉了朱厚煜小小的尸体,看着那装着骨灰的青玉坛被放在朱

祐杬的墓中附葬。

这是他来到明代之后遭到的最大的失败,这次的失败让他失去了同胞的兄弟。

一直以来朱厚熜都没有这么直接的感受到这个封建社会的礼教威严。

从最初的时候开始,朱祐杬就是极宠爱他的,就算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这个糊涂王爷也只是笑笑罢了。

后来朱厚熜又遇见了王守仁,这个人对于思想的体悟远超出这个时代,他的教育没有将朱厚熜改造得更加合乎这个时代理

念的要求,反而让他有了知己之感。

然后是赵审,这个书生虽然刻板守礼,但是他也是很讲理的,只要朱厚熜说的言之有理,他也不会一概否定。而且他是个

很天真的人,他总以为抄书就可以改变朱厚熜与这个时代的人不同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所以朱厚熜一直保持着他到达这个时间时的那种想法,他总以为封建社会腐朽落后,封建礼教迂腐刻板,这些都会随着社

会的发展被淘汰。但是他没有看到这些礼教的威力。

就算它真的是腐朽落后的,必将会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和思想所取代,但是现在它仍然是主流,仍然控制着绝对多数人的

思想和行为。

它的力量仍旧是无比强大的。

这些朱厚熜都不知道,他只想着自己能够安逸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想法过这一辈子就可以了,他完全忽视了这个世界上,

礼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

或许它操纵不了他的行为和想法,它的说教不能打动他的意志,但是它永远能够影响他身边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是穿越过来的,这个世界上除了朱厚熜,其他人都是生活在礼教的熏陶和教育之中的。或者说得难听一些,

他们都是被封建礼教毒害过了的。

或许那些嘴巴改变不了什么,千夫所指朱厚熜也能够横眉冷对,但是还有皇帝呢?还有他自己的母亲呢?还有他将来的妻

子儿女呢?一个人不能够独立在社会之外,他必定要融入,并且适应这个社会。

朱厚熜站在朱祐杬的灵位前,深深地思索。这是他来到这个时间以后,第一次怀疑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是不是真的合适,

是不是真的能够达成。

他原先总以为做一个闲王,逍遥自在一辈子对现在的他来说决不是难事。但现在看来,或许并不是这样。

读什么样的书,做什么样的事,对亲人朋友怎么说话,娶一个什么样的妻子,生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

有着束缚和条规。即使是死了,怎么安葬,埋在哪里,陪葬些什么东西,墓碑上刻什么,这都是有规矩的,由不得自专。

以前是还小,又有父亲护着,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随意一些,顶多被骂一句小孩子不懂事,童言无忌罢了。但是现在,一

切都不一样了。

四月份朱厚熜就必须要提前加冠,正式继承王位。从此以后,他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严格的监控和管束了。

已经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了亲弟,以后难道就要一直这么向他们屈服了吗?朱厚熜握着拳,不甘心的想。

是啊,怎么能甘心,怎么能甘心就这么被约束着过一辈子……

可是,他只不过是一个在别人眼中年少无知的小子,一个并没有什么权力的藩王而已。他对于这个社会,没有什么影响,

更不用提改造它,或是对抗它,那都是不可能的。

到底我今后该怎么生活,我的人生该怎么安排……

第三章:寻找出路

在旁人眼中,死了父亲又死弟弟的朱厚熜持续消沉了一个月,一直都是失魂落魄的,整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大部分时间

都用于发呆,直到他冠礼的那天才算是精神起来。

赵审认为他这是为了父亲的去世和弟弟朱厚煜的夭折而伤心,倒是没再念叨他,毕竟孝悌是美德。虽然前些日子朱厚熜违

背了服丧的要求不让朱厚煜服丧,但那也是为了爱护弟弟,倒让赵审在心里暗暗称赞了几句。

所以,冠礼的时候作为主宾的他给了朱厚熜一个挺不错的字,怀瑜,也算是对朱厚熜的赞赏了。

事实上朱厚熜已经过了伤心劲儿了,他一直都在思考自己的出路。

他的确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如同每一个平凡的人一样,希望能够平平安安的过这一辈子,活得心里舒坦就行了。

可关键是现在他心里实在是不舒坦。

同样的一件事,如果是自愿去做的,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那也是享受,起码那样是心甘情愿的。但如果是被逼的,那就算

是再有乐趣再喜欢的事情,只怕做起来也会让人心有不甘。

现在朱厚熜的生活大约就是这样了。日子虽然还是一样的过,书一样读,饭一样吃,觉一样睡,该去给母亲请安就去请安

,该给亡父的灵位上香还是去上香。但是朱厚熜的心里总觉得这些都是被逼着做的,一直都有那么一双眼睛在看着他的一

举一动,只要错了一点儿,随时都会有一个人跳出来对他说:你这里不合礼数,那里不合礼数,你一定要改。

这简直就成了心理疾病了。

朱厚熜也知道他这是被朱厚煜的死打击到了,精神上有点脆弱和恍惚。可是现在他的自我调试和安抚已经不怎么管用了,

每天的生活都感觉很压抑。

所以他开始寻找出路,找一种生活方式,怎么样才能不被这些条条框框束缚住。

朱厚熜想了很久,觉得在这个时代只有两种人,当他们的行为不符合礼教要求的时候是不会受到指责的。

第一种是疯子,第二种就是圣贤。

疯子,朱厚熜是绝对不会考虑的。先不说装疯卖傻,人生的质量会有多差,就算他愿意装,他也装不来。他穿越过来不是

为了做一个疯子的,人生从头再来,总要有它的意义才不枉费了这么多年的光阴。

然后就是圣贤了。孔圣人,孟圣人,或者是朱圣人(就是朱熹……),他们做什么说什么都是对的,不对也要找出来证据

证明他们是对的。就算他们真的不对,那也不是他们自己的错,那是谣言,或者是后人误解了他们。

但是圣人们的境界太高,难以企及。朱厚熜的思想还没有深刻到能够自创一种学术理论。

更何况,朱厚熜想要的不是在死后扬名,留下的理论流传千古,让所有人都来学习。他要的是这辈子就能达到不受制约的

高度,孔孟的标准显然不适合他。

朱厚熜几乎是一筹莫展,然后他想起了一个伟大同样足以称之为“圣”的人物,毛主席。

在新中国,基本上只要不是智商或者是精神有问题,也不是啥也不知道的小孩,就一定听说过这个人,毛泽东。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到底造成了什么影响暂且不提,但是从文革这段历史就可以看出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

地位。那基本上和上帝在天主教徒心目中的崇高位置也差的不远了。

当他活着的时候万民敬仰,是所有人的偶像;他死了之后仍然彪炳千秋,崇拜者无数,这就是毛主席在中国的地位。

朱厚熜就是从这位伟人身上看到了他自己的出路,毛主席的成功,能够值得他借鉴的地方真的是太多了。

基本上中国的老百姓是很淳朴善良的,甚至可以用逆来顺受来形容。谁对他们好,他们就牢记在心,感激涕零不说,有机

会是一定会回报的。

所以,如果能够做一个施恩于百姓,光辉照耀民众的人,那么就算有什么小缺点,也会有一大群人争着来为他掩饰,或者

是解释和美化。

这简直已经超出了朱厚熜所追求的境界了。

于是朱厚熜决定,首先要做一个恩泽广布的知名的大好人,让人们都称赞他。在树立起这样的名声和形象之后,再有什么

缺点也都无伤大雅了。

很多年后当他又一次想起了当初在安陆的那段时光,还有那些一本正经的谋名声的想法时,朱厚熜都会忍不住为自己当时

的天真乐观和杞人忧天而失笑。但是现在只有十三岁时的他,的确是很认真的开始努力做一个贤明的藩王了。

朱厚熜的封地安陆是个小地方,不算富饶,也不贫穷,是很普通的一个小城市。他的产业也并不多,但是田地不少,安陆

周围有广大的田地属于藩王的食邑,这也是当初朱祐杬能够自在逍遥的原因之一。

但是适宜安陆这里种植的作物只有水稻而已,经济作物目前朱厚熜还没有发现有哪种是适合安陆的土壤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很好的东西,但是很可惜不适合小农经济的明代。顶多就是在朱厚熜的佃户们中间实行,但也只是

增加一点粮食的产量,起不到大作用。

而明代的藩王手中实权很少,因为永乐大帝本身就是藩王出身,他很知道地方势力作坐大会有什么后果。所以朱厚熜虽然

身为一方藩王,其实在政治上也做不了什么。

那么,或者可以从经济上下手?朱厚熜想着,但是他本人对于经济基本上也是一窍不通。他大约知道一些经济学原理,但

是那些也只是原理而已。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后世有一个挺有名的城市,国际小商品城,义乌。

明代是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期,手工业发达。安陆这里也算是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发展一下商业大约也不会有太

多的阻力。

于是朱厚熜忙碌了一个月之后,在安陆最热闹的大街上,他的一家中型铺面被改成了杂货铺子,货架上出现了一种以前没

有的东西,指甲剪。

当然,在开始卖指甲剪之前,朱厚熜专门进贡了最好的一批银外壳雕花的指甲剪给他远在京城的皇帝堂兄。等收到了指甲

剪已经在京城流行的消息之后,他的店铺才开了张。这样京城和安陆两头下手,指甲剪很快流行起来。

这东西比较新鲜,用起来也比剪刀方便,加上价格便宜,一时间甚至卖到脱销。虽说这东西构造简单,有些经验的铁匠们

一看也就能仿造出来了,但是毕竟是王府做靠山,这家铺子的货,一时间还真没人敢仿。

然而朱厚熜发布了告示,想仿就仿,概不追究。于是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开始大量的仿造朱厚熜店铺里的指甲剪,然后结果

就是供大于求,积压了一大堆。

随后朱厚熜又一次站了出来,他要在临近的其他城市开店了,凡是安陆卖不出去的指甲剪都可以在他的店铺里寄卖。

这个消息才真正让安陆的人民觉得这个王爷真是个好人,不出本钱只做代理商的朱厚熜既赚了利,又得了名,很是得意了

一阵子,工作热情顿时高涨。

于是在经过了不长的一段准备时间之后,安陆指甲剪的分店风风火火的开遍了整个湖北,然后开始向周边各省蔓延,分店

越开越多。

安陆的铁匠会仿制朱厚熜的指甲剪,其他地方的人们当然也会。没有了王府的震慑,外地的仿造者基本上是毫无顾忌的。

但是朱厚熜并不怕,因为他的指甲剪做工比别人的好,样式比别人的多,使用寿命也比别人的长,带出去比别人的有面子

同时,通过前期的垄断型售卖,已经形成了安陆指甲剪品牌。短期内收益虽然会因为受到仿制品的冲击而减少,但是不至

于让朱厚熜为此担心。

现在让他忙活的,是在安陆地区统筹规划,控制指甲剪的生产数量,提高指甲剪的整体质量,划分等级,制造价位不同,

材质不同,高中低档的指甲剪,稳固住安陆指甲剪的品牌,然后争取能够流水作业。

控制了指甲剪的生产量,就一定会有一部分人得益,另一部分人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赚钱。长此以往会造成人民内部

矛盾和贫富不均,这是朱厚熜绝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朱厚熜为此推出了后招,这也是他不怕指甲剪被仿制的根本原因。他的第二批货物已经出炉上架了,那就是瑞士军刀

瑞士军刀堪称万用刀具,方便极了,原先的苏沉照就很喜欢,还买过一把价格不菲的真正瑞士产的瑞士军刀。但是其实瑞

士军刀的制作并不困难,没什么技术含量,成本也还算低廉,卖的,只是那个牌子而已。

对于心灵手巧的安陆人民来说,做瑞士军刀根本不成问题。再加上王爷保证了能赚钱,被分派了任务的大家伙儿们做的是

又好又快。

果然瑞士军刀一上架,又是大卖。瑞士军刀的需求量其实远少于指甲剪,但是中国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扎堆跟

风。不过现在这个坏习惯可是便宜了朱厚熜。

再加上瑞士军刀的利润比价格低廉的指甲剪要高上不少,实际上朱厚熜在瑞士军刀上赚到了比指甲剪带给他更多的利益。

当然,一直跟随着他的安陆人民也因此致富奔小康了。

在瑞士军刀的风潮过去之后,朱厚熜又相继推出了木制马克杯,竹编筷子笼,组合调味品盒等小东西,虽然这些家常用品

基本上都只能赚很少的利润,但是安陆已经借此树立起了名头。指甲剪厂,瑞士军刀厂,还有各种各样的制作家常用品的

推书 20234-12-15 :爱很简单——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