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穿越 二)——猫小碧

作者:猫小碧  录入:10-25

里捏着的了,那……他们手中掌握的倭寇们,可便执掌在手中了。朕的意思,令他们连结众倭寇海盗,打回日本去!”

毛伯温有些吃惊的看着朱厚熜,朱厚熜却仍旧笑意嫣然,慢慢地道:“朕听王先生说过,如今东瀛仍旧是战乱,对吧?这

些倭寇首领们,朕就不信他们对于权势无心。只不过在岛内争权夺利失意了,才将眼光转到我大明疆土上吧?这便好办了

。他们所需的钱和粮草,朕可以给他们,令他们归国,与那些东瀛本土的城主将军们,好好的争一争!

“倭寇们虽说各个都并不能与领主们相较,但,这么多的倭寇,集结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了。朕愿支持他们

统一日本,有了朕和大明朝做后盾,还怕他们事不成?”

朱厚熜说着,嘴角挑起一丝笑。毛伯温有些恍然地道:“皇上欲令之称臣?”

“称臣?”朱厚熜嗤笑道,“朕可不要那样的倭人做子民。毛卿不明白朕的意思吗?朕是要,以倭寇为刀……”

毛伯温最终总算是明白了朱厚熜意思,等他走了之后,朱厚熜长出一口气:跟对这个自己不怎么熟悉的人解释自己的想法

,还真是麻烦……

看来这个毛伯温不想自己先前想的那样,是个心机深沉,很会做人,也很低调,善于保全自己的人啊……跟他谈了这一个

时辰,朱厚熜觉得,这个人还是很爽快的,就像他的长相,是个挺爽朗的男人。

正想着,杨廷和打头,王守仁居中,夏言殿后,三个人走了进来。这三个人现在算是朱厚熜的智囊团了,也是朱厚熜平常

最经常指使的人了。

三人行礼后坐定,朱厚熜就说了找他们来的用意:评判毛伯温这个人。

杨廷和沉吟道:“这人,确是个俊才,只是……臣总觉其心如深渊……”

连杨廷和都说他心如深渊,那么这就是说,这个人心眼儿过多,心思深得连杨廷和都看不透?这心思该有多么的深啊……

朱厚熜皱了皱眉,这倒是和他对毛伯温最初的印象一样啊……杨廷和跟毛伯温没有什么间隙,不会是在说他的坏话。而杨

廷和看人,一向也是要比朱厚熜看人看得准的。人老成精,杨廷和这样的,估计已经成精很多年了。毛伯温能骗过他朱厚

熜的眼睛,但是估计他要躲过杨廷和的火眼金睛,还是不太可能的。

朱厚熜转向王守仁,王守仁却微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直到朱厚熜咳了一声,催他快说话,他才慢慢地说:“此人

可用。只是皇上须得小心,此人不可为心腹。”

哦?王守仁也是这样的评价?看来我的确是判断错误,看错了人?

朱厚熜有些恼,王守仁都这么说了,他还是没看出来自己到底是哪里被毛伯温欺瞒了。

王守仁说完,夏言也道:“毛尚书此人,可堪大用。只是臣居兵部时,毛尚书从未与人交恶,亦不与人交好。臣以为此人

不可为友。”

夏言原先就是兵部的官儿,估计和当时还不是尚书的毛伯温的接触要比身居高位的杨廷和与还在外地的王守仁要多。而且

夏言看人也是很准的,起码他就看准了朱厚熜不会怎么样他,现在说话做事是越来越嚣张了……

三个心腹重臣都这么说了,朱厚熜不禁有些烦躁。刚刚的接触,他已经有八分认可了毛伯温,准备将平寇的事情托付给他

了。可是现在杨廷和王守仁夏言都这么说,看来这个人的品性的确有些问题……心机深沉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对待敌人

的时候自然是心眼儿越多越好。但是现在朱厚熜并不能完全的相信他,所以毛伯温的心眼儿还是少一点才让朱厚熜能够放

心的用他。如果他谋求的只是功绩,那么这还好说;如果他谋的是更多,更大的东西……

朱厚熜沉吟不决,王守仁却在一旁道:“皇上可是想用毛伯温权处福建倭寇事宜?不妨的,此人可用。”

“先生不是说,此人不可为心腹?”朱厚熜奇道,刚刚否定了他的也是你,现在推荐他的还是你,“倭寇之事,便是朕心

腹之患啊。此事必得托付给一个心腹之人!”

“倭寇还不至成为皇上心腹之患。”王守仁微微一笑,道,“皇上心系百姓,是以才将此事看得过重了。倭寇之事,还不

及北疆边患啊……再者,如今皇上的要务,仍旧是内政。前些日子,皇上自己不还说,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内务整治事宜

,才是心腹之事。这些事不交给他去做便好了。至于平寇,臣以为毛尚书足以胜任。”

朱厚熜愣了一下,忽然笑了出来:是啊……先前,也太看得起那些倭寇了吧?

再怎么说,他们也只不过是一群强盗劫匪而已。战斗力强又怎么样?人数有限,地形又不如本地军队熟悉。现在自己就把

这件事情交给毛伯温去办,难道他还能和倭寇勾结吗?他现在位至尚书,年纪又轻,可以说是前程似锦。他总不可能想要

征服日本,做日本国王……

第四十三章:准备工作

晚上睡觉的时候,朱厚熜才忽然想明白,他是怎么被毛伯温骗了。

其实最初他对于毛伯温的看法和感觉一点都没错,这个人的确很善于韬光养晦,单看他为官这些年,从来都是只升不降,

就能看出来了。只是现在朱厚熜对他的评价还要加上一点:非常善于把握时机。

一开始朱厚熜让他说说对于北疆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他说得头头是道,一点也不像他一贯的谨慎作风,这就是做戏的开

始了。要在皇帝面前改变自己一贯的作风,好让皇帝认为先前对于他的印象并不正确。

随后,在朱厚熜问他倭寇的事情他有没有想法的时候,他回答是没有,因为从前朝起,皇帝就根本不关心这件事情。这是

含蓄的捧了朱厚熜一把,让他自得于自己能够处置和重视这件事,自己要比前任的皇帝爱民。

当然了,对比一下随后他对于倭寇情况的了解,和谈起来如何对付倭寇的方法的熟悉和熟练,谁都会觉得,这个人真是厉

害,短短的一段时间就能想到这么多,还想得这么好。这就在皇帝面前留下了一个极好的印象,让皇帝觉得这个臣子真是

能干。

后来故意的屡次失言,是为了提醒皇帝,就算日后他有什么不当的举措,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地方的个人英雄,很有可能

是新将领到地方之后遇到的阻碍。

而如果明明上报的是打了胜仗,却仍旧有大量的百姓死亡,财物被掠劫,那么皇帝就很有可能怀疑将军是不是谎报军情。

现在这么一提,皇帝心里首先有了个潜意识里对于“损失是应当的”想法,那么就不怕后方的不信任,造成掣肘,甚至是

没顶之灾。

说那些关于汉奸的事情,也是先和皇帝报备了,省的将来他和倭寇首领接触的消息被谍报机构传到皇帝耳朵里,被皇帝怀

疑。

这么多的心思,就是在那么一瞬间形成了。并且他就是用这些小手段,成功的骗过了朱厚熜,并且在朱厚熜心里建立起一

个有些腼腆的英才毛伯温形象。如果不是朱厚熜叫来了杨廷和王守仁和夏言了解情况,还真是要被他骗了。

这个人还真是像杨廷和说的,心如深渊。如果现在朱厚熜真的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如果朱厚熜不是那么信任杨廷和三人

,如果朱厚熜没能及时的得到王守仁的支持,杨廷和的效忠,和夏言的信任,那么今天,毛伯温就会成为皇帝的心腹了。

现在想想,朱厚熜忽然觉得后背有些冷。在这样一个时代,几乎处处都是陷阱啊……一个看起来亲切腼腆,又不失爽朗真

切的人,居然会是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人。他如今也才不过三十多岁,还算是青年,居然就有这么多心机。

朱厚熜在瞬间觉得,像他这样活了将近四十年仍旧天真单纯没心眼的人,真是不适合这个复杂的环境,这个复杂的时代啊

……

不过这次还算好,及时的醒悟过来了。倭寇的事情虽说朱厚熜把它看得重要,但是朝中其他人可不这么想,估计毛伯温也

只是将这次平倭的事情当作进身之阶。

只要他愿意好好干就行了,如果毛伯温能替这个国家解决了这个现在的和未来的祸患,就算是裂土封侯,朱厚熜也能答应

他。

出征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了,有了合适的将领,还要挑选亲兵,调配粮草,选择出兵的路线(大军沿途扰民,并且为了避

免泄露出兵的时间和路线,尽量要走人烟稀少的地方),推算吉日,祭拜天地等等。

顿时,兵部和户部忙起来了,工部也开始调配兵器。先前朝政整顿的效果也看出来了,忙而不乱,倒是让朱厚熜沾沾自喜

了一把。

只是兵员和粮草的问题仍旧没有解决。朱厚熜的计划中虽然打仗的部分相应是比较少的,但是还是需要打几次,立一下威

的。再者,如果计划并不顺利,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仍旧需要大量的兵力和粮草,彻底打垮倭寇。

但是现在的情况,和上一年赈灾的时候相似,因为临近夏粮收割,库里面上一年的余粮,调配西北边关,赈饷各地大大小

小的灾区,用的也差不多了。

这样的情况还是好的,因为朱厚熜才改革了税制,第一年的效果还算好,对于偷税漏税查的严了,缴上来的税收也增加了

不少。

只是朱厚熜舍不得北疆边关的将士们饿肚子,一向都是镇守将领上折子要了,他跟当地的检察院长和驻守太监核对过,觉

得没有虚报和太严重的吃空饷的行为,也就全额批下去了。要知道历任的皇帝,可都没有这样镇守将领要多少就给多少的

,总是要打个折扣。

再加上朱厚熜对受灾群众也很舍得发放赈粮,于是这一年的国库存粮耗费也是很迅速。到了又一年该收税粮的时候,库中

也真剩不下太多了。

不过……京畿靠北,粮食成熟的也比南方晚。毛伯温带着部队是往南方走的,一路上征粮,虽说对百姓造成一定的压迫,

也让他们这一年的日子难过一点,但是……

朱厚熜叹了口气:先前夏言和赵审下去宣传新的税收思想,回来也汇报过,南方虽然气候好,三季水稻现在都有了,但是

百姓的生活还是苦的。毕竟土地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数量众多的老百姓,就算将他们一年的所得都剥削走,也没有多少

……

毛伯温只是带着不到一千人的亲兵上路,就算朱厚熜在派给他一队神机营的配枪士兵,人数上也不会超过两千。就算是他

们一路征粮,又能征到多少?再说了,正德皇兄执政的十几年间,百姓疲敝,如今就算是不让他们活了,又能得到多少粮

草?

占了大头的那些地主们,要是能让他们放放血,那就好了……

正想着,黄锦进来,说夏言在外面递了折子进来,人却走了,然后将折子送到了朱厚熜手里。

朱厚熜翻开夏言的奏折,又一次叹气:这个夏言,说他胖,他还喘起来了!说他嚣张,也不能嚣张成这样啊!起码你递折

子的时候也要进来见上一面,才算是对皇帝的尊敬吧?

这样下去,这家伙非得走到冒犯君上那一步不可。朱厚熜咬牙,早知道就不把言官们都撵走了,要不然现在看他夏言敢不

敢这么嚣张!光口水都得淹死他!

气哼哼的开始看奏折,讲的却是税收的事情。上一年改革了税收制度,税率的问题却很麻烦。朱厚熜要求的,是土地田亩

数拥有量达到一定的数目时,就累积增加税率。现在大明朝的农业税收是十税一,也就是百分之十的税率。朱厚熜将基点

订到了普通农户和富农的差别线上,五百亩,凡是超过五百亩的田亩数,全部按照田主所拥有的田亩均产量征收百分之十

二的税率。一千亩再定下一个数目,然后是一千五百亩,两千亩,直到最终的五万亩以上,征收百分之四十八的税,就算

结束了。这是参考了后世的个税收税的办法,朱厚熜这现代人当然是清清楚楚,他学的是理科,怎么算也不会算迷糊。

但是户部的官员们可就不行了,他们都是纯粹的文科生。计算的事情,这些户部属官大多是到了户部之后才现学的。本来

教他们的老师也就是文科生出身的前辈户部官员,这些前辈们,有时候还有着自己的私心,不想让后来者业务方面超越自

己,也不会多么尽心的教。所以整个户部,精于计算的,不会被朱厚熜的新税率搞迷糊的,也就只有当初王守仁还在户部

的时候,调拨过去的那几个算学茂才。

看到了夏言的折子,朱厚熜才明白,现在夏言是怎样的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夏言的数学,貌似也是很不怎么样的……

他不禁有些郁闷,怎么就忘记了,去年秋闱科考的时候,才特意增设了算学和格物两科,虽然参加考试的人很少,但是朱

厚熜亲自出的卷子,还是颇有几个人是真的有数学才能的。当时还高兴了一阵子,之后就不知道怎么忙忘了,把这几个难

得的人才闲置了……

朱厚熜吁了一口气,转头对黄锦道:“先一年朕亲自挑出来的那几个算学博士和格物博士如今在哪里呢?”

黄锦也是一下被问住了,愣了一会儿,才嗫嚅道:“这……皇上且待奴婢们去查一查……”

实在是太早的事情了,皇帝当时高兴过,又没有再问,所以黄锦他们没有经心也是正常的。黄锦话音刚落,陈林已经跑了

出去。他带着的小徒弟胡寅接替了他的位置,站在朱厚熜身边等着随时服务。

不多时,陈林跑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点喜色,向朱厚熜回报道:“皇上,奴婢问过了,那几位博士大人,如今都在钦天监

呢。今日不知是有什么天象,几位大人跟着钦天监监正王大人进了宫,说也是昨天皇上准了的。”

朱厚熜听了,却有些无奈的笑了:现在的人,对于天文,还是将它与迷信联系在一起的。这几个数学物理方面的人才,虽

说研究一下天文也适合,但是,就怕他们自己觉得委屈了。

“皇上可要见上一见?”陈林问道。

“不了……”朱厚熜想了想道,“朕忙着呢。你去告诉王先生,调那几个算学博士去户部,格物博士嘛……还留在钦天监

就好,叫他们研究研究地震和气象气候之类的。对了,跟那几个算学博士说,先前是朕忽略了,却是委屈了他们,如今调

任户部,可得勉励了。”

把人丢给王守仁,他自然知道该安排个什么样的职位比较适合。这样一来,有人算账了,新的税制也就没有问题了吧?夏

言,也能轻松一点了……

看他下回还有什么借口过门而不入!

想到了新税制,朱厚熜忽然就有了主意。现在的税收,按照田亩数收税,对于那些大地主们,税率不可谓不重。五万亩以

上是百分之四十八的税,基本上一半都是要上交的,那些地主们肯定要心疼死。

那么……捐军粮,减税租估计会是很有诱惑力的政策吧……再不行,就加上荣誉奖励!

朱厚熜一下子兴奋起来,这么一来或许真的就解决了军粮的问题了!

号召南方各地的大地主们捐粮草,捐到一定的数目——当然了,这个数目要根据他拥有的田地数目计算——就减一定的税

推书 20234-12-25 :极欲天桥 下——M》: .....